一、读《四川监察》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17)在《从《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文中认为自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广徵博学鸿儒,开局纂修明史,至雍正十三年(1735),殿本《明史》书成告竣,明史纂修历时半个多世纪,时间之长,爲历代官修史书之最。其间监修、总裁、纂修官多次调整、变换,成果由单篇成稿,汇爲长编,又复经删润。而每一阶段産生的作品,都具有前後承袭的关系。《明史》中的《艺文志》,包含康熙二十年(1681)前後成书的尤侗《明艺文志》五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左右成书的黄虞稷《明史艺文志稿》、康熙四十一年(1702)熊赐履进呈416卷《明史》中《艺文志》五卷、雍正元年(1723)王鸿绪进呈《明史稿》三百一十卷中的《艺文志》四卷,以及雍正十三年(1735)张廷玉进呈《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中的《艺文志》四卷,这是明史纂修四个阶段中相继産生的五部艺文志,时间上先後顺承。论文主要探讨诸家《明史艺文志》成稿之间承袭关系。黄虞稷《明史艺文志稿》成书较早,对後来《明史艺文志》纂修的影响最大,故论文首以《明史艺文志稿》爲论述对象。又黄氏《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之间的关系是《明史艺文志》纂修的重要课题,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繋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顷堂书目》现存抄本较多,版本复杂,从中确定最接近原貌的本子是探讨各种问题的基础。论文通过比对成书较早的吴骞校杭世骏抄本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千顷堂书目》,认爲吴本《千顷堂书目》在条目注文、条目有无以及与《经义考》相关引文对应上,明显优於《四库全书》本《千顷堂书目》,更接近《千顷堂书目》原貌,後者经过传抄,改变的痕迹更加明显。论文第二章全面计论《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稿》的递变,从文本修订、条目有无、条目类属、条目时代、条目次第、条目注文诸方面比较《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的差异。此外,还专门论述了二书史部地理类、集部别集类産生的变化。论文指出,黄虞稷进呈《明史艺文志稿》後,史馆人员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润,这体现在京大写本的文本刮削上。在条目有无上,据统计,《千顷堂书目》独有的条目爲4766条,《明史艺文志稿》独有的则爲535条。在条目类属上,笔者总结古书归类不同或不当的原因多条,认爲因编纂目録者於所着録的典籍未能一一目验,名实之间难以考见,从而造成条目归类的失误最爲普遍。而《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涉及四部219个条目归类不同,且後者优于前者。在类目设置上,二书主要借鉴焦竑的《国史经籍志》,相较於《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二级类目、三级类目的设置都与《国史经籍志》更爲相似。可以説,虽然在具体条目类属上,《明史艺文志稿》的调整明显优于《千顷堂书目》,但在类目的设置上,前者反而因循过多,创新不足。在条目时代归属上,论文分析了补史志目録对於所收人物限断的界定,通过二书所载元明易代之际的作者分析,可知《明史艺文志稿》一以人物生卒年爲定评,无论入明仕进与否,都归之於明代,而《千顷堂书目》并未彻底地区分。《千顷堂书目》中不知时代与撰人的条目,《明史艺文志稿》亦有所考证,并作出调整。在条目序次上,《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条目排列顺序基本相同,但也有相异之处,论文从多个条目整体调整、单个条目调整、以类相从的条目调整等方面进行计论,可知,《明史艺文志稿》对一些作者生平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对一些条目位置作了更加合理地调整。在条目注文上,对於《千顷堂书目》中有关作品内容的小注,《明史艺文志稿》进行删减或删除;而对於与作者生平相关的小注,《明史艺文志稿》则一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删减个别字词,二是有改正事实有误的小注,三是增加了一些有关作者生平的小注。《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集部别集类条目衆多,序次差别大,论文讨论了二书别集类独有的条目,考察了《明史艺文志稿》别集类条目的排列,发现《明史艺文志稿》别集类条目具有以仕进与否、官职性质、官位尊卑等标准进行排列的特点。除此,尚有以家学渊源、学术交游、地域特征等爲依据进行条目排列。《明史艺文志稿》中的集部小注多数来源於《千顷堂书目》,同时在小注的内容、格式等方面又参考其他文献,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补充。《明史艺文志稿》史部地理类较之《千顷堂书目》所载郡县志书少而精,但涵盖全面,主要着録了府一级的志书。第三章则是论述黄虞稷《明史艺文志稿》到熊赐履《明史艺文志》産生的主要变化。熊赐履《明史艺文志》五卷删去了《明史艺文志稿》所附的宋、辽、金、元四朝艺文,只保留了明人着述部分,并在序文、条目、小注等方面作了较小调整。二书前後承袭关系明显,故论文以列表形式将二书歧异之处标明。第四章讨论王鸿绪《明史稿艺文志》的形成。王鸿绪在编纂《明史稿艺文志》时,除了部分类目参考《经义考》之外,其据以裁閲的主要是黄虞稷《明史艺文志稿》与尤侗《明艺文志》。在类目设置上,《明史稿艺文志》兼收二家之长,同时又有所改变。在条目着録及排列上,则主要借鉴《明史艺文志稿》,同时对条目进行精简、归并、调整。而後来殿本《明史艺文志》,则在此基础上略加调整,编爲成稿。综合正文所述及附録资料,《明史艺文志》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明史艺文志》的递变过程,基本上可以有清晰的了解。
刘辉亮[2](2016)在《明代新都杨氏家族研究》文中提出新都杨氏家族是明代集科举、政治、文化学术声望于一身的西蜀名门望族。自定居四川新都以后,杨氏家族成员不断地通过业儒以入仕,大者登台阁,小者为衙吏,在明代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新都杨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历经兴衰起伏。新都杨氏源于江西吉安,中经湖北麻城,元末明初始定居于四川新都。开始两代人湮没无闻,直到杨玫通过业儒入太学,后出为吏,杨家才稍有起色。杨玫没后,杨氏家境如初,其子杨春起家易学,汲汲于科第,家声复振。杨廷和在杨氏家族兴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廷和先于其父中进士入仕,官至内阁首辅,股肱正嘉两朝,自是相业家声,为西蜀望族。此后,杨氏子弟不断登科入仕,遍布朝廷内外,杨氏家声到嘉靖初年臻至顶峰。明代中期,政治风云变化诡谲,朝廷党派斗争日益激烈,一场由嘉靖帝导演的“议大礼”政治风波,使得杨氏家族的家声顿衰。“议大礼”事件后,杨廷和致仕,杨氏翘楚杨慎贬谪滇南,杨门子弟相继远离政治中心。到第七、八代,虽有杨有仁举进士入仕,但杨氏终难复兴,杨氏没落矣!科举和教育在新都杨氏家族兴起和维持门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举社会里,科举往往与高官厚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登科入仕成为无数寒门子弟实现“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理想的有效途径。新都杨氏家族亦致力于此,硕果累累,出现一门七进士,五世连官宦的盛况。为让杨氏子弟跻身科榜,杨氏家族非常重视家族教育。其教育以科举为导向,重视家族学术的传承,同时注重以忠孝传家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值得指出的是,杨氏家族的贤惠媳妇在家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都杨氏家族名动西南地区,与其积极参与地方公益及文化活动是分不开的。一个家族的兴起和发展,势必要与地方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杨氏家族较早的意识到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家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力。因此,杨氏家族参与保境安民、整理文献、赞修院舍等公益活动,一方面缓和了家族与地方社会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也为杨氏家族积累了名望。婚姻和交游在新都杨氏家族对外发展上影响很大。杨氏家族开始联姻对象多集中在新都一邑,后随着家族势力的壮大,与之联姻的多属蜀中名门望族,如眉山黄氏、眉州余氏、遂宁黄氏等家族,可见,杨氏家族的婚姻也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此外,婚姻可以把杨氏家族与地方士族之间的友情关系升华到亲情关系,不仅可以加强家族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可在政治上相互援引,形成股不小的政治势力,这在议大礼事件中体现尤为明显。交游是杨氏家族对外拓展人际网络的重要途径。除了蜀中交游圈外,京师交游圈、滇南交游圈是杨氏家族成员宦游在外形成的,这些交游圈子对杨氏家族名望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张学君[3](2015)在《四川通志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方志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到秦汉,随着统一国家的形成,方志成爲地域文化载体,在其存续的年代,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以行省爲记述范围的区域志出现在明清两代,是在元代开创行省制度,明清两代统治得到强化以後,编纂《大一统志》,纂修行省及府、州、县志,是王朝巩固封疆、实现海内划一而借重地域文化的重要举措。《四川通志》在明代编修四次,在清代编修三次,实
杨小东[4](2013)在《庐陵状元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科举取士制度在中国绵延存在了一千余年,斗转星移,现在已经成了历史的陈迹。但是,“状元”一词作为一个吉祥的字眼,透露着一种公平竞争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一直流传和使用到今天。然而,现今的社会大众对于“状元”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偏颇,反映的是一种直接而浅陋的功利主义诉求。实际上,在科举时代中状元或者进士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梦想,但千百年来真正能够实现这种梦想,并且是持续地实现这种梦想的群体并不多,而一旦一个群体能做到这一点意味着中状元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运行机制。本文以庐陵地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区从宋代开始出状元,到清朝为止总共出了13名状元,状元人数仅次于苏州,列全国同类地区第二,进士多达3000人,列全国同类地区第一。本文拟从庐陵状元入手,以庐陵状元文化为研究对象,探析状元文化的内涵、现状与传承。本文对科举与状元,社会结构、民风习俗与状元以及庐陵文化与状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综合概述,认为可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庐陵状元文化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考察古代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庐陵状元文化的现实和民众认知情况,初步形成关于状元文化的阐释与传承研究。在研究设计中,本文界定了状元、状元文化和庐陵状元文化等核心概念,同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对本文借助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在具体的研究内容方面:第一,本文考察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等主要问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庐陵的历史风貌。首先,自隋唐以后,庐陵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盛不衰,而雄厚的经济条件为庐陵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发达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则造就了科举上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北宋开始庐陵科举状元和进士开始繁荣,无论在全国还是在江西,庐陵地区都是科举非常发达的地方,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状元和进士,经历了从唐朝的无到两宋、元的发达,到明的极盛,再到清朝衰落的发展过程;在区域内,庐陵地区状元和进士数量形成了以庐陵、吉水、安福和泰和四县为中心的科举中心,其他地区则在这几个县的辐射下形成边缘地区。其次,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表现为重教崇文、爱惜人才的传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争上游、勇争第一的意志以及文章节义、回报社会的品质。关于这种内涵形成的原因,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看,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地方书院繁荣发展,村野私塾的支撑以及状元光环效应的驱动是庐陵状元文化产生以及千百年不衰的主要原因。第二,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和记录发生在人们生活中依然留存的状元文化。主要是以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通常采用的田野调查法,再结合当地的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和若干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庐陵地区的书院、古村和风俗三个面向对状元文化的民间存在进行全面的考察。在白鹭洲书院楹联传达了庐陵状元文化中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秉持礼义廉耻的儒家道统理念,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庐陵士大夫成为庐陵文化的榜样,被一代代传扬和学习;同时另一个表现就是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不断适应和融入,在融入中获得认可和上升的机会。其次,古村保留了完整的状元文化的家族痕迹,主要反映在民间建筑的风格、社会结构和群体聚居的模式和理念。最后,庐陵的民俗风情与状元文化息息相关,打上了深深的科举烙印,如“对轿对”、农耕和风水文化中都隐含着状元文化的气质。第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对状元知识的了解程度、关注态度、当代青年的状元意识、当代状元了解状元的途径等角度探讨了现代青年对对状元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从对状元文化的理解、对状元文化现状的认识、状元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认识等角度探讨当代青年对状元文化和庐陵状元文化的认知现状。基于对现状的认识,本文研究认为在现阶段,我们对庐陵文化的研究意识还不够强、研究力度还不够大,这就导致对庐陵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对庐陵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表面的层次,没能很好地辨析其中的封建残留和积极成分并作出选择,同时又没能有效保护开发庐陵文化物质形态、真正把握庐陵文化精神精髓。此外,当代青年有自己的文化消费方式,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与前人。庐陵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途径比较单一、陈旧,无法满足当代青年的需要。如果不对它进行创新,最终就会被年轻人所抛弃。第四,庐陵状元文化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精神内核。因此本文提出了状元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庐陵状元文化的实践原则主要包括:物质和文化同步推进,保护与开统筹兼顾,继承与发展双管齐下,政府和社会合力共治。在具体的操作上,一方面做到外塑形象,在保护和开发好庐陵状元文化中做好总体规划,切实地付诸行动,积极推进开发步伐;另一方面做到内铸灵魂,加强研究,增进文化宣传,提升教育,夯实传承基础,结合井冈山精神,推动优秀文化融合。
袁江[5](1995)在《读《四川监察》感言》文中认为 自从我当上纪检监察干部以来,我就把《四川监察》作为我的必读刊物之一,还偶尔为她写稿。每期中的重要文章,除组织单位职工学习外,我还推荐给家人看,大家读后,觉得她敢与其它刊物媲美。可谓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南,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业务知识的重要教材,亦是加强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舆论阵地,不愧是全国优秀监察期刊!我觉得该刊有以下特点:
二、读《四川监察》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四川监察》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1)从《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千顷堂书目》早期版本考 |
一、吴骞增补本《千顷堂书目》中的杭补条目 |
二、吴本、《四库全书》本《千顷堂书目》的差异 |
三、吴本《千顷堂书目》与味经书屋抄本《千顷堂书目》的比较 |
第二章 《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稿》的递变(上) |
第一节 《明史艺文志稿》成稿後的修润 |
一、从字体大小、墨色浓淡论京大写本的增删 |
二、京大写本的文本刮削 |
三、从文字书写风格上论京大写本的增补 |
第二节 《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条目有无差异 |
一、《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独有条目的数量统计 |
二、《千顷堂书目》独有条目的特征 |
三、《千顷堂书目》条目被删减的原因 |
四、《明史艺文志稿》增补的条目对尤侗《明艺文志》的借鉴 |
第三节 《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条目类属差异 |
一、古书类属的差异与成因 |
二、《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条目归类不同的分析 |
三、《千顷堂书目》中的条目复出 |
四、《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类目设置的异同 |
五、《明史艺文志稿》对《国史经籍志》的承袭 |
第四节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条目时代归属差异 |
一、补史志目録於所收作品作者限断的界定 |
二、《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归属时代不同的条目 |
三、《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不知时代与撰人的条目 |
第三章 《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稿》的递变(下) |
第五节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条目排列次第的差异 |
一、多个条目整体调整 |
二、单个条目调整 |
三、"以类相从"的条目调整 |
四、御撰之书的排列 |
第六节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小注的差异 |
一、论公私目録中的条目注文 |
二、《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条目注文的变化 |
第七节《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别集类的差异 |
一、《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集部条目的有无 |
二、《明史艺文志稿》集部别集类条目的排列 |
三、《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中的同书异名现象 |
四、《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别集小注差异分析 |
第八节 《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稿》地理类郡县志的分析 |
第四章 从《明史艺文志稿》到熊赐履《明史艺文志》 |
第一节 《明史艺文志稿》与国图藏熊氏《明史艺文志》的文本差异 |
第二节 《明史艺文志稿》到熊氏《明史艺文志》的主要变化 |
一、《明史艺文志·序》的删减 |
二、《明史艺文志稿》条目的归并 |
三、《明史艺文志稿》条目及其注文的删改 |
第三节 《明史艺文志稿》、熊氏《明史艺文志》歧异表 |
第五章 王鸿绪《明史稿艺文志》的形成 |
一、《明史稿艺文志》类目设置及条目来源 |
二、《明史稿艺文志》条目类属差异 |
三、《明史稿艺文志》文本的精简与修正 |
四、《明史稿艺文志》的条目次第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附録 |
附録1:吴本、《四库》本《千目》字词、小注、条目差异表 |
附録2:《千目》《志稿》《补宋志》《补辽金元志》史部差异汇总表 |
附録3:《千目》《志稿》独有条目汇总 |
附録4:《千目》《志稿》条目类属差异表 |
附録5:《千目》《志稿》不知时代与撰人条目归属差异表 |
附録6:《千目》《志稿》类目次第差异表 |
附録7:《千目》集部复出条目 |
附録8:《志稿》永乐朝着者的籍贯、履历信息表 |
附録9:《志稿》别集类以家族、学术师承为标准排列的条目 |
参考文献 |
谢辞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明代新都杨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都杨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新都杨氏家族的源流 |
一、杨氏宗脉 源远流长 |
二、本于庐陵 徙居新都 |
第二节 新都杨氏家族的兴盛 |
一、易学起家 家声始振 |
二、文艺才气 萃于一门 |
三、位极人臣 千古博高 |
四、除蠹定策 重安社稷 |
第三节 新都杨氏家族的没落 |
一、政治诡谲 老臣心碎 |
二、流放永昌 远离台阁 |
第二章 新都杨氏家族的教育与文学成就 |
第一节 杨氏家族的教育与科第 |
一、家族教育目标:积极应举 光耀门庭 |
二、家族道德教育:忠孝传家 家风肃穆 |
三、家族科第盛况:科第相望 人才辈出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文学成就 |
一、杨氏家族的诗歌成就 |
二、杨氏家族的散文成就 |
三、杨氏家族的散曲成就 |
第三章 新都杨氏家族名望的积累 |
第一节 参与地方公共事务 |
一、关爱生民 维护稳定 |
二、赞修文献院舍 塑造地域文化 |
(一)修撰方志 传承文化 |
(二)赞修院舍遗迹 培植文化底蕴 |
第二节 构建社交网络 |
一、联姻望族 稳固根本 |
(一)联姻邑内 辅以贤惠 |
(二)门当户对 连理望族 |
1.与眉山黄氏家族联姻 |
2.与青神余氏家族联姻 |
3.与遂宁黄氏家族联姻 |
二、结交名望 拓展人脉 |
(一)京师交游圈 |
1.与李东阳的交往 |
2.与杨一清的交往 |
(二)蜀中交游圈 |
1.与刘春的交往 |
2.与赵贞吉的交往 |
(三)滇南交游圈 |
1.与张志纯张含父子的交往 |
2.与王颖斌王廷表父子的交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庐陵状元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六节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三章 历史风貌: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及成因 |
第一节 庐陵历史、地理与人文 |
第二节 庐陵状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
第三节 庐陵状元文化的形成原因研究 |
第四章 文化遗存:庐陵状元的民间存在 |
第一节 庐陵状元文化田野调查概述 |
第二节 书院:形式之变与内质之不变 |
第三节 古村:格局与规训的遗迹 |
第四节 民俗:以寄托理想的方式活着 |
第五章 文化再认:庐陵状元的主体感知 |
第一节 庐陵状元文化认知调查 |
第二节 庐陵状元文化的主体感知 |
第三节 状元文化传承的迷思 |
第六章 文化传承:庐陵状元文化的再造 |
第一节 现实与未来:区域文化变迁的新认识 |
第二节 庐陵状元文化传承的实践原则 |
第三节 庐陵状元文化传承的未来实践 |
第七章 讨论与总结 |
第一节 庐陵状元文化研究总结 |
第二节 本文不足与延伸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庐陵地区状元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调查表 |
附录二 庐陵历朝状元、榜眼、探花方阵 |
附录三 庐陵地区着名进士列表 |
四、读《四川监察》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千顷堂书目》到《明史艺文志》[D]. 张云. 山东大学, 2017(08)
- [2]明代新都杨氏家族研究[D]. 刘辉亮.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3]四川通志考[J]. 张学君. 国学, 2015(00)
- [4]庐陵状元文化研究[D]. 杨小东. 武汉大学, 2013(07)
- [5]读《四川监察》感言[J]. 袁江. 四川监察,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