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合作银行转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鄂义强[1](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赵茜[2](2012)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成立,标志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进入实践阶段,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第三梯队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的改革目标,逐步实现从“单一城市经营”向“跨区域经营”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以及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为主线,在借鉴美国跨州经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市场结构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案例分析以及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现状、问题以及跨区域经营的现状、问题、动因、模式、目标城市选择进行分析,向监管部门和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合理化建议。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理论进行总结阐述,通过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纵向对比,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内部比较,总结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为分析跨区域经营的动因作铺垫;然后从内外多维度对跨区域经营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指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是被动适应经济形势的结果;重点分析直接参股、组织联合、村镇银行、合并重组等几种模式,并综合分析各种模式下的优劣势;对主流模式的核心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深入研究目标城市的选择这一核心问题;最后就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存在的问题向监管部门和城市商业银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综合分析认为,跨区域经营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部分表现优秀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资产质量,发展为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并驾齐驱的银行单元,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市场体系。
杨志平[3](2012)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飞跃过程,关注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历程、具体体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过程,通过对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的丰富内涵,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辩证关系。论文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分析其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基础。第三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历程:.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攻坚阶段、完善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章至第九章,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市场经济具体体制变革的内涵。第十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其经济学方面的时代价值,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启示,论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总结与阐述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选题的新意在于论文作者并非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思想单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而是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贯穿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全过程,以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为目标进行研究。第二,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集中在对某一位领导人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分析、概括,或是侧重对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多,种类丰富。而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寻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一脉相承性,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启示。第三,从作者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成果来看,大多都集中在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各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报告、讲话精神,而本论文作者则主要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开放与外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历程、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更加注重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
江美芳[4](2011)在《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然而,农业落后、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民相对贫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贫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以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农业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工业产业,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如没有国家必要的政策干预和介入,寄希望于市场本身的自我修复和完善,就算并非完全不可能,也注定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高昂的过渡成本。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其农村金融在政策支持下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等,没能对农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如何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教训,为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生产结构。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获利更高的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这使得本已薄弱的农村经济受到发展上的严重制约,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重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拟结合对江苏省农户金融需求情况的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分析,以及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江苏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进行研究。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言,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文章的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评述:对金融发展、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政府在农村金融中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第三章为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回顾这些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研究其发展过程和特点,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取长补短,为本文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指导。第四章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影响,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以及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第五章、第六章与第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对江苏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对江苏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江苏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第八章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创新: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应如何定位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析有自己的视角与创新之处。强调政府适当介入和有效干预对发展与稳定农村金融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点研究介入的方式和如何提高介入的效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和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并通过建立OLS模型,以及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及其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江苏的农村金融需求,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研究的说明:本文的研究主要以农村的信贷市场为主,而对我国农村保险以及农村的资本市场等问题未作研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州等苏南地区这些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作用应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作者希望今后能在本文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张国富[5](2011)在《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资本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量的扩张上,更重要的是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探讨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和行业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分析金融发展与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及从微观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无疑对我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及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Jeffrey Wurgler(2000)模型为基础,借助中国各行业、各地区的统计数据就各项指标求值,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整体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进而开展地区和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测度影响资本配置效率诸因素的作用力度,分析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金融政策及市场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分析和评价,为企业投资决策及政府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明晰了资本配置效率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2.以Jeffrey Wurgler(2000)模型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整体的资本配置效率水平,从中透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配置效率的基本特征,为我国资本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些量化的依据,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资本配置效率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3.利用Jeffrey 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资本在不同地区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资本配置效率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构建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金融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的开放度、地区非国有化程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地区非国有化程度、人力资本以及地区经济的开放度的提高均能显着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国有银行信贷资金占GDP比重的提高则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4.利用我国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资本在不同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资本配置效率在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选择了行业的产出水平、技术特质、市场结构、开放程度等四个方面,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各种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行业的产出水平、技术特质、外资企业比重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均能显着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大中型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降低资本配置效率。同时,本文测算了这些影响因素指标的门限值。5.利用Jeffrey 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和Klaus Gugler等(2002)提出的资产和利润预测模型,选用1998年发生重组的232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产重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资产重组对优化资本配置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并不显着。针对这一结论,本章从上市公司本身、银行及政府等多方面分析了资产重组对优化资本配置效率不显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6.选择货币存量对GDP比率(货币化程度M2/GDP)、信贷存量对GDP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与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经济证券化比率)作为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基于Wurgler(2000)提出的资本配置效率衡量模型构建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无论是金融机构贷款比率、经济证券化比率的提高,还是经济货币化比率的提高都没有成为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揭示了由现行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的中国金融发展在功能和结构上,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间不协调的事实。同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市盈率和自发投资水平之间不相关,这一结果说明股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信息是隔开的,两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使得两个市场的投资主体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存在巨大差异。产品市场的投资者认为资本市场的追逐点过多地集中在短期套利上,而投资前景好的行业没有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及时回应,最终导致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并不能有效地支持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7.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测度的市场化指数(NERI指数)来衡量中国的市场化程度,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市场化程度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同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提高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是当前提高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重点。
周符波[6](2010)在《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关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是法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具体表现为土地的集约、人口的集中和产业的集群三个领域。土地集约化,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表征之一。城市化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而农业经济的真正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来完成,这便要求在农村土地市场内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以实现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效果;另外,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大量农村土地将转变为国家所有,从而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同样要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所以,土地集约化问题又涉及到国家征收农村土地这一领域。为了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势在必行。人口集中化,也称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人口迁移伴随着城市化的整个过程,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显着的标志。而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诸多要素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为关键。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缓慢;正是由于缺乏稳定的就业岗位,使得流动人口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都分布在不稳定的、临时的、无保障的、无技术和低工资的工作岗位;正是由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在城市化进程中缺乏化解市场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处于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民被置于“城市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地位。因此,要想实现人口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前提,就业制度改革是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重点。同时,三大制度的改革成效最终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法治环境来规范和保障。产业集群化,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城市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表明,产业集群发展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集群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当前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需要产业结构法律制度的调控,但中国产业结构法律制度极不健全,大多体现为政策性规定;二是中小企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主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需要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三是以往的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其主要任务便是解决上述领域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如土地集约过程中公民土地权利的保护、人口集中过程中公民人权平等的实现,以及产业集群过程中国家法律的调控等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三大领域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便是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吕静秋[7](2009)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商业银行的存在填补了大银行的业务空白,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组织简单,有利于解决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支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原因,进而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吉林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实证检验了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非参数法中的包络分析法,选取了4家国有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12家非上市的地方银行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分年度地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小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大银行,但非上市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低于大银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小银行普遍具有优势。影响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文本最后选取了对银行这类特殊企业有特别影响的银行监管与风险,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影响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李强[8](2009)在《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诸如免除农业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等试图彻底改变三农状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补农政策。但是,新时期三农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破解三农问题非一日之功,怎样进行“以工补农”也还处在初步的探索之中。面对形势严峻的三农问题,在中央不断加大“以工补农”的力度背景下,本研究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如何提升“以工补农”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从“以工补农”概念及相关基本问题分析入手,在梳理“以工补农”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以工补农”的概念和基本范畴,然后通过对三农问题现状以及“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解析,探讨“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运行效果的制约、揭示“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路径。(1)探讨和规范“以工补农”的概念及其基本范畴。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和三农问题的现实状况,结合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对“以工补农”的内涵进行规范。并进一步从什么是“以工补农”,为什么“以工补农”,怎样“以工补农”的角度,对“以工补农”的依据、任务、主体、方法、渠道和主体互动关系等基本范畴进行理论探讨,以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渠道。“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是评价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准绳,也是未来继续实施“以工补农”的中心问题。考虑到“以工补农”提出的大背景是三农问题的凸显,论文从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入手,解析三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中相关行为主体的关联关系,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探讨和梳理,以此为评价“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确立基础。(3)分析现有“以工补农”的运行情况,并评价其实际效果。在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以工补农”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并主要从具体渠道、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具体分析的每种渠道的运行情况,然后评价其对“以工补农”基本任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4)探讨和揭示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分析的结果,探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补农”效果的制约,并进一步对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解析,然后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5)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现路径。在解析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以及三农问题的特点,在进一步界定新时期“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和设计,并根据所设计的基本模式,提出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1)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不明显,而对提高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产出有较明显的效果,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研究中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岭回归估计和主成份估计的方法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呈负的偏相关关系,即剔除其他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要素的影响之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基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运用DEA评价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农业大省,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较高,而农业生产资源匮乏地区,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从对具体投入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2)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在培育相关市场主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远不能为三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长效平台,其受益面也受到相当的制约。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和涉农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金融机构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农在支持粮食收购、大型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对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不明显。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企业的发展,以及涉农企业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企业支农,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主要的问题是企业与三农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脆弱,存在企业损害三农利益的情况,三农持续发展的长效平台还没有搭建,同时整个的受益面还相当有限。(3)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状况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两个方面制约了“补农”的总体效果。“以工补农”作为一项涉及众多主体的庞大系统工程,除了投入力度外,由谁来投,通过什么渠道来投,投到什么地方,各类主体在“补农”过程中如何分工、如何配合,即“补农”主体互动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各主体协作缺失制约了三农问题恶性循环的破除,导致了三农利益严重隐性流失,造成城乡差距扩大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各主体分工偏误导致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有限投入得不到合理配置,以及现有投入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的具体表现来看,在各主体的协作方面,偏重于财政直接支农,对引导市场主体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银行信贷支农,对引导保险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支农,对引导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支农重视不够。在各主体的分工方面农业问题较为重视,而农民和农村问题往往被忽视;重视短期和直接问题解决,不重视长期和基础问题解决,重视显性支持,不重视隐性流失问题的解决;在具体的支持对象上,某些对象被过度投入,某些对象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支农多头管理体制与政府偏好有直接的关系。(4)“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依赖于对政府和市场主体应当扮演得角色合理定位,而要实现“补农”主体良性互动,就必须完善涉农市场制度以构建互动平台,改革支农管理体制以构建互动关系,规范政府支农行为以确保良性互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就是根据各主体不同的性质,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和分工,促进“补农”过程中各主体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全社会“补农”力量的整合。政府作为“补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激励和监督主体;主要任务是完善制度、提供公共品、调节外部性、提升农民素质和平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金融机构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又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在“补农”过程中提供信贷、保险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企业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商品和要素交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要实现“补农”主体互动整合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构建“补农”主体互动的平台;通过改革政府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互动关系;通过程序化和制度化政府行为以确保“补农”主体良性互动。(1)概念界定创新。主要是对“以工补农”的内涵提出新的看法。尽管现阶段的“以工补农”与“以农补工”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支持有重要的联系,但由于“以工补农”和“以农补工”体制背景不同,以及发达国家和我国国情的区别,简单的将“以工补农”视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视为我国对发达国家农业支持的学习,不符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以工补农”的具体情况,也不利于新时期“以工补农”的科学实施。为此,本研究将在评述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以工补农”所面临的任务和特殊的体制背景,对“以工补农”做出新的界定。本文认为“以工补农”是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显着下降的背景下,基于单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通过市场干预手段和再分配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使和推动非农对三农进行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三农发展。(2)研究视角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视角创新。第一,本研究从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现阶段“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政策措施。而一般的研究主要从如何加大“补农”的力度,以及怎样投入的角度入手。本研究则着眼于怎样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以使得投入的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好的效果。第二,本研究将现阶段“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两种渠道进行分析。“以工补农”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庞大的实践问题,用什么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正在进行的“以工补农”实践,是一个新问题。由于“以工补农”实践的庞杂性,容易导致概括的片面性,本研究从政府是“以工补农”第一主体,但又不是唯一实施主体的思路出发,根据政府作用实施渠道将“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直接补农和引导市场主体补农,具有一定的新意。(3)观点创新。论文的观点主要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对三农问题的实质,以及“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提出新的观点。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明确“以工补农”基本任务的前提。三农问题看似简单的概念,由于其问题表现过于庞杂,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或强调农业现代化问题,或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或强调农民收入问题,或强调农村落后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本研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整体性,从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剖析,从而也将“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为整合全社会“补农”力量提出必要性。第二,对现行“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新的观点。由于本研究是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来研究“以工补农”的实践,不同于传统的从“补农”力度和如何投入的研究角度,因此对“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第三,对未来怎样提升“以工补农”效果提出新的观点。同样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本研究从如何协调各“补农”主体关系,整合各主体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对策措施。由于“以工补农”是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的伟大社会实践,在本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和完成之际,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于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政策措施,本研究未能很好的反映和深入研究,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田宝[9](2008)在《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中心城市,也滞后于全国县域发展水平,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金融支持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瓶颈。本文以甘肃省69个县域单位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为研究对象,探讨甘肃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在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描述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介绍了县域金融制度安排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匹配性情况。进而,论文探讨了金融体系的供给、县域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情况,研究了经济与金融的供求均衡状况,在此基础上,全面审视了目前甘肃省县域经济增长中的融资困境,深入分析了形成困境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文章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金融因素,分析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机制,尝试建立了甘肃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科学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支持情况,剖析了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根据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文章认为,甘肃县域经济增长未能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金融与经济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而且近几年甘肃县域金融被不断边缘化,如何结合实际强化金融对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最后,为构建有效支持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论文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对策建议。
杜伟[10](2008)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复杂的现实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一度进入低潮甚至遭到人为的禁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民间金融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和活跃起来,各种的民间金融形态纷纷重现。在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并给予相当的关注,不少学者就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和发展问题,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而政府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延续了国家干预的管理模式,同时对民间金融的某些形式的利用和改造还处在不断的试点和研究中。本论文主要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重新出现的原因和现存的实际形态,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出现的整体背景,对每种民间金融形态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进行研究,全文共包括导论、五章主体内容和结束语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该部分从整体上概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性说明。第二章,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及兴起原因。本章系统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和存在的类型,较系统的回顾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历史上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形态的概况。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其之下的国家、政府、农民与农村社会,金融抑制与二元金融结构,供给不足与需求的矛盾,农村金融立法,民间金融文化的深厚积淀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出现的原因。力求从现实和历史结合的角度出发,揭开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大背景。第三章,农村民间金融现状与形式。本章承接第二章的内容以总论的形式展开论述,概括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规模与特点,分析农村民间金融的利率和官方利率的关系,阐述农村民间金融的意义。同时对农村民间的主要形式农村民间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业、民间合作、地下钱庄进行逐一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业主要按照其在现实中的存在、发展的历史进行客观性的研究,并就其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农村民间借贷、民间合会、地下钱庄则主要分析他们出现的具体原因,并分析其各自的运作,提出自己在研究中的见解。第四章,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本章主要论述限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系列因素,对各个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并对各个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第五章,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本章主要论述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中的主要经验,通过对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整体性分析,发现其各自的发展特点,同时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他们的共性特点。第六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政策建议与对策。本章就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路径和模式作试探性的分析研究,讨论农村民间金融具体形式的发展,并进一步的提出促进我国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相关意见。第七章,结束语。本章简要总结全文。
二、谈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合作银行转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合作银行转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
2.1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2.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2.3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 |
2.4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 |
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动因分析 |
3.1 跨区域经营的内在逻辑 |
3.2 跨区域经营的内部压力 |
3.3 跨区域经营的环境驱使 |
4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选择 |
4.1 直接参股模式 |
4.2 组织联合模式 |
4.3 合并重组模式 |
4.4 村镇银行模式 |
4.5 主流模式比较 |
5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市场选择分析 |
5.1 方法原理 |
5.2 研究变量与数据处理 |
5.3 主成分分析过程 |
5.4 结果分析 |
6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建议 |
6.1 监管层面政策建议 |
6.2 对城市商业银行层面的建议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2011 年我国主要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状况 |
附表 2 2011 年主要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情况 |
(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
2.1.2 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 |
2.2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2.1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2.2.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3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
2.3.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
2.3.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 |
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 |
3.1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萌芽时期:对商品经济的探索与争鸣 |
3.1.1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探索 |
3.1.2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的探索 |
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 |
3.2.1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
3.2.2 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3.3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完善发展阶段 |
3.3.1 确定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 |
3.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
4.1 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1.2 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2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1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2 农村税费改革 |
4.3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4.3.1 继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4.3.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
4.3.3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4.3.4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4.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
5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
5.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5.2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问题 |
5.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外部共同治理结构 |
5.2.2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
6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 |
6.1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
6.1.1 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 |
6.1.2 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
6.1.3 1998年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
6.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6.2.1 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由建设财政向服务财政转变 |
6.2.2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系 |
6.2.3 要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 |
6.2.4 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
6.2.5 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 |
6.2.6 继续推进深层次的税制改革 |
7 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
7.1 中国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 |
7.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
7.1.2 20世纪90年代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
7.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7.2.1 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
7.2.2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
7.2.3 改革金融调控机制 |
7.2.4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
8 对外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问题 |
8.1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1.1 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
8.1.2 对外开放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完善 |
8.1.3 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2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政策的调整 |
8.2.1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
8.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
8.3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与展望 |
8.3.1 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8.3.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对外开放中增强企业竞争力 |
8.3.3 创造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体制环境 |
8.3.4 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
8.3.5 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
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 |
9.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与成就 |
9.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历程 |
9.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
9.2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9.2.1 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完善国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9.2.2 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力 |
9.2.3 改革社会保障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投入机制 |
9.2.4 规范对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和管理,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
1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 |
10.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律 |
1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 |
10.2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1 扬弃西方市场经济理论 |
10.2.2 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3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
10.3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0.3.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10.3.2 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
10.3.3 传统马克思主义如何向现代马克思主义转变 |
结束语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文章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1.5.3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2. 理论回顾与评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约束论 |
2.1.2 金融深化论 |
2.2 金融中介理论 |
2.2.1 关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 |
2.2.2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农业补贴信贷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3.4 局部知识理论 |
2.4 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角色定位 |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4.2 对于农村金融中政府介入的争论与评价 |
2.4.3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 |
2.5 本章小结 |
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3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4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
3.2.3 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4 菲律宾的农村金融 |
3.3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
3.3.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4. 二元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村金融 |
4.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
4.1.1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
4.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 |
4.2 二元经济下被压抑的农村金融 |
4.2.1 利率政策 |
4.2.2 金融制度 |
4.2.3 金融结构 |
4.3 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
4.3.1 市场内在结构的“双重不平衡” |
4.3.2 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 |
4.3.3 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 |
4.4 以金融支持实现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 |
4.5 本章小结 |
5. 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
5.1.1 指标设计 |
5.1.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5.1.3 结果 |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其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灰色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农村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6.1 被调查农户收支状况分析 |
6.1.1 农户的基本情况 |
6.1.2 农户的收入特征 |
6.1.3 农户的支出特征 |
6.2 农户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
6.2.1 农户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
6.2.2 农户金融需求的地区差异显着 |
6.2.3 正规金融信贷供给与农户借贷需求的错位 |
6.2.4 民间借贷在农户金融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
6.2.5 农户对正规金融服务认可度不高 |
6.2.6 农户金融资产需求结构失衡 |
6.3 基本结论 |
7. 江苏省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分析 |
7.1 农村金融机构中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
7.1.1 现状 |
7.1.2 取得的成绩案例 |
7.1.3 江苏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 |
7.2 农村金融市场供应的主力军-农信社 |
7.2.1 江苏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
7.2.2 农信社经营困局 |
7.3 农村金融中的新型机构 |
7.3.1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背景 |
7.3.2 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3 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3.4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7.4 本章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与江苏农户需求的特征选择政府介入的基本路径 |
8.2.2 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8.2.3 构建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基本格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1.江苏省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农信社的信贷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模型 |
附录3.2010 年农村金融大事记 |
附录4.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 |
附录5.江苏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5)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资本的含义 |
1.2.2 资本配置效率的界定 |
1.2.3 资本配置效率分类 |
1.3 资本配置效率的测度方法 |
1.3.1 边际产出均衡法 |
1.3.2 弹性系数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2 资本配置效率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资本配置效率问题 |
2.1.1 金融发展理论萌芽和形成过程中的资本配置效率问题 |
2.1.2 金融发展理论创新过程中的资本配置效率问题 |
2.1.3 金融发展理论深化过程中的资本配置效率问题 |
2.2 金融体系与资本配置效率 |
2.2.1 股票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 |
2.2.2 银行与资本配置效率 |
2.3 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
3 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整体测度 |
3.1 面板数据计量方法介绍 |
3.1.1 面板数据定义 |
3.1.2 面板数据模型分类 |
3.1.3 Hausman检验 |
3.2 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 |
3.2.1 模型设定 |
3.2.2 模型回归结果 |
3.3 时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 |
3.3.1 模型设定 |
3.3.2 模型回归结果 |
3.4 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 |
3.4.1 模型设定 |
3.4.2 模型回归结果 |
3.5 结论 |
4 资本配置效率地区差异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 |
4.1.1 按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划分 |
4.1.2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
4.1.3 七大经济带 |
4.2 资本配置效率地区差异:一个简单的综述 |
4.3 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检验 |
4.3.1 模型的设定 |
4.3.2 数据的选取 |
4.3.3 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检验 |
4.4 资本配置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模型的设定 |
4.4.2 Wald检验 |
4.4.3 数据选择与检验结果 |
4.5 结论和建议 |
5 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我国行业的划分方法 |
5.2 资本配置效率行业差异:一个简单的综述 |
5.3 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检验 |
5.3.1 模型的设定 |
5.3.2 数据的选取 |
5.3.3 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检验 |
5.4 资本配置效率行业差异的影响因素与门限特征 |
5.4.1 模型的设定 |
5.4.2 门限值τ的确定方法 |
5.4.3 Wald检验 |
5.4.4 数据选择与检验结果 |
5.5 结论与建议 |
6 资产重组与资本配置效率 |
6.1 资产重组的定义 |
6.2 资产重组的类型 |
6.3 资产重组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 |
6.3.1 资产重组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的理论研究 |
6.3.2 资产重组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
6.4 资产重组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
6.4.1 数据选择 |
6.4.2 模型的设定 |
6.4.3 回归结果 |
6.4.4 回归结果分析 |
6.5 资产重组对资本优化配置作用不显着的原因 |
6.6 结论与建议 |
7 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 |
7.1 中国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
7.1.1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
7.1.2 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7.1.3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
7.1.4 中国股票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7.2 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1 银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
7.2.2 股票市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
7.3 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实证综述 |
7.4 我国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1 金融发展变量的选取 |
7.4.2 研究模型 |
7.4.3 数据来源 |
7.4.4 回归结果分析 |
7.5 兼论市盈率与自发投资水平 |
7.6 结论与建议 |
8 市场化与资本配置效率 |
8.1 市场化与资本配置效率:一个简单的综述 |
8.2 市场化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8.2.1 市场化程度的衡量 |
8.2.2 模型的设定 |
8.2.3 数据来源 |
8.2.4 回归结果分析 |
8.3 结论与建议 |
9 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9.3.1 本文的创新点 |
9.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0.1.1 选题来源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0.2.1 国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
0.2.2 国内研究的现状述评 |
0.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问题的引出 |
1.1 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
1.1.1 城市化的本质属性分析 |
1.1.2 城市化的概念 |
1.1.3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1.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
1.2.1 世界城市化发展呈阶段性规律 |
1.2.2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互促共进 |
1.2.3 法律制度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性 |
1.3 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
1.3.1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
1.3.2 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
1.3.3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1.4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
1.4.2 中国城市化现存的主要问题 |
1.4.3 中国城市化现存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
小结 |
第二章 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构建 |
2.1 世界城市化的两种发展模式 |
2.1.1 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以美国为例 |
2.1.2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以日本为例 |
2.1.3 美、日两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2.2 中国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构建 |
2.2.1 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
2.2.2 中国特色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构建的依据 |
2.3 中国特色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保障土地集约的法律制度完善 |
3.1 土地制度与城市化的关系 |
3.1.1 土地集约对城市化的意义 |
3.1.2 现行土地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
3.2.1 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由来 |
3.2.2 土地私有化路径评价 |
3.2.3 土地国有化路径评价 |
3.2.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 |
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 |
3.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现状 |
3.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 |
3.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建议 |
3.4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 |
3.4.1 土地征收现状及其立法缺陷 |
3.4.2 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政府角色 |
3.4.3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思路 |
小结 |
第四章 解决人口集中的法律制度改革 |
4.1 人口城市化 |
4.1.1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
4.1.2 中国人口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深化户籍制度的法律改革 |
4.2.1 户籍制度与城市化 |
4.2.2 户籍制度改革的时机、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 |
4.2.3 深化户籍制度的法律改革,实现公民迁徙自由权 |
4.3 加快就业法律制度的改革 |
4.3.1 城市化与就业制度的互动关系 |
4.3.2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4.3.3 加快就业法律制度的改革,保障公民平等就业权 |
4.4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 |
4.4.1 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化的作用 |
4.4.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4.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化进程 |
4.4.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改革,形成社会保障权 |
小结 |
第五章 促进产业集群的法律制度创新 |
5.1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
5.1.1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5.1.2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关系 |
5.1.3 法制对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作用 |
5.1.4 产业集群法律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法律调控 |
5.2.1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 |
5.2.2 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法律机制 |
5.2.3 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法律机制 |
5.2.4 促进服务业的法律机制 |
5.3 中小企业扶持的法律完善 |
5.3.1 中小企业扶持对于产业集群及城市化的意义 |
5.3.2 现行中小企业法及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
5.3.3 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促进和保障 |
5.3.4 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法的完善 |
5.3.5 中小企业辅助政策法 |
5.4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 |
5.4.1 循环经济及其对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意义 |
5.4.2 中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概况 |
5.4.3 循环经济基本政策法 |
5.4.4 循环经济促进单项法的构造 |
小结 |
结论、创新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类 |
2 外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体系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金融机构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 |
2.2 小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关系型借贷 |
2.3 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的选择——基于代理理论 |
2.4 国内外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研究 |
第3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3.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成效 |
3.2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影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要素分析 |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银行效率理论 |
4.2 银行效率的生成条件 |
4.3 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分析 |
4.4 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的数据 |
第5章 基于非参数分析法下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银行效率的分类 |
5.2 银行效率研究方法的分类 |
5.3 数据包络分析(DEA) |
5.4 我国中小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中小银行的效率与监管的实证研究 |
6.1 国际银行监管的一般标准 |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变革 |
6.3 近年来银行业监管取得的成效 |
6.4 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监管对比分析 |
6.5 我国监管制度的缺陷 |
第7章 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
7.1 准确的市场定位 |
7.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7.3 加入战略联盟发挥比较优势 |
7.4 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 |
7.5 依靠人才创造发展现实动力 |
7.6 促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外部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8)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规范 |
1.1 文献综述 |
1.1.1 关于“以工补农”概念与任务的研究 |
1.1.2 关于“以工补农”原因和时机的研究 |
1.1.3 关于“以工补农”实施主体和渠道的研究 |
1.1.4 关于“以工补农”具体方式的研究 |
1.2 “以工补农”相关理论借鉴 |
1.2.1 经济发展阶段与“以工补农” |
1.2.2 三农地位演变与“以工补农” |
1.2.3 政府职能定位与“以工补农” |
1.3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与基本范畴 |
1.3.1 “以工补农”的认识误区 |
1.3.2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 |
1.3.3 “以工补农”的基本范畴 |
第2章 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与“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严峻形势 |
2.1.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基本问题 |
2.1.2 三农问题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
2.2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与现实条件 |
2.2.1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2.2 “以工补农”的现实条件 |
第3章 相关行为主体关联关系与“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关联关系 |
3.1.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行为 |
3.1.2 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特征 |
3.2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要求与实现路径 |
3.2.1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求 |
3.2.2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 |
3.2.3 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构建支持性机制的路径 |
3.3 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3.1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3.3.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第4章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效果 |
4.1 财政直接支农计算口径与规模演变 |
4.1.1 财政支农的不同计算口径 |
4.1.2 财政直接支农规模演变 |
4.2 财政直接支农的主要方向及其支持方式 |
4.2.1 主要针对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2 主要针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3 主要针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3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的效果 |
4.3.1 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效果 |
4.3.2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 |
4.3.3 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方面的效果 |
第5章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效果 |
5.1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具体运作 |
5.1.1 金融机构支农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1.2 企业支农主要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效果 |
5.2.1 对市场主体产生的效果 |
5.2.2 对带动三农发展的效果 |
第6章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6.1 “以工补农”总体效果问题及其归因 |
6.1.1 “以工补农”的总体效果存在的问题 |
6.1.2 主体互动状况对“以工补农”总体效果的制约 |
6.2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主要表现 |
6.2.1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协作问题 |
6.2.2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分工问题 |
6.3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原因 |
6.3.1 市场制度不完善制约互动平台构建 |
6.3.2 支农管理体制制约互动关系构建 |
6.3.3 政府行为偏好制约互动良性运行 |
第7章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与借鉴 |
7.1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1 英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2 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3 日本农业政策的演变 |
7.2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基本目标与主体互动模式 |
7.2.1 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 |
7.2.2 农业支持主体的互动 |
7.3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正确认识与借鉴 |
7.3.1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的争议 |
7.3.2 正确认识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 |
7.3.3 经验借鉴的主要方向 |
第8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1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
8.1.1 “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 |
8.1.2 “以工补农”的基本原则 |
8.2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2.1 “以工补农”各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
8.2.2 “以工补农”各主体在具体任务上互动 |
第9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实现路径 |
9.1 通过完善涉农市场制度构建互动平台 |
9.1.1 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
9.1.2 改革与完善户籍制度 |
9.1.3 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
9.2 通过改革支农管理体制构建互动关系 |
9.2.1 以职权整合为中心构建政府内部互动关系 |
9.2.2 以尊重市场为原则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互动关系 |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主要内容和结构 |
五、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渊源 |
二、金融结构理论 |
三、金融深化理论 |
四、金融约束理论 |
五、金融功能论 |
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
七、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状况 |
第二章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安排 |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状祝 |
二、甘肃省县域金融制度安排及变迁 |
三、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匹配性分析 |
四、小结 |
第三章 甘肃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融资困境分析 |
一、县域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分析 |
二、县域经济中的金融供给分析 |
三、县域金融供求均衡分析 |
四、县域经济融资难的直接表现 |
五、县域金融困境的根源分析 |
第四章 甘肃省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一、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机制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三、实证分析 |
四、县域金融中的利率因素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支持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金融对策建议 |
一、甘肃县域金融改革要遵循的原则 |
二、甘肃县域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后记 |
(10)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及兴起原因 |
2.1 农村民间金融及其分类 |
2.1.1 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 |
2.1.2 农村民间金融的分类 |
2.2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考察 |
2.2.1 封建时代及其以前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
2.2.2 民国时代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
2.3 1949 年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
2.3.1 1947—1953 年国家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 |
2.3.2 1953—1979 年国家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 |
2.3.3 小结 |
2.4 改革开放后农村民间金融兴起原因 |
2.4.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其之下的国家、政府、农民与农村社会 |
2.4.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金融抑制 |
2.4.3 农村社会资金供求矛盾 |
2.4.4 农村金融立法滞后 |
2.4.5 民间金融文化的深厚积淀 |
2.5 农村民间金融的意义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与形式 |
3.1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 |
3.1.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规模、特点 |
3.1.2 农村民间金融利率 |
3.2 农村民间借贷 |
3.2.1 农村民间借贷现状 |
3.2.2 农村民间借贷的运作机制及理论 |
3.2.3 对农村民间借贷的评价 |
3.2.4 关于陕西省三原县农村民间借贷司法诉讼的调查报告 |
3.3 农村合作基金会 |
3.3.1 产生背景 |
3.3.2 发展经历 |
3.3.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教训与启示 |
3.3.4 陕西省三原县农村合作基金会实证研究 |
3.4 典当业 |
3.4.1 典当业的现状 |
3.4.2 发展典当业的意义 |
3.4.3 典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3.4.4 典当业发展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
3.5 民间合会 |
3.5.1 合会的概念 |
3.5.2 合会的组织 |
3.5.3 合会的功能 |
3.5.4 合会在我国一些地方活跃的原因 |
3.6 地下钱庄 |
3.6.1 地下钱庄的概念 |
3.6.2 地下钱庄出现的原因 |
3.6.3 地下钱庄的类型、组织与运作 |
3.6.4 地下钱庄的危害与与存在问题 |
3.7 其他农村民间金融形态 |
第四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制约性因素 |
4.1.1 体制性歧视的存在 |
4.1.2 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
4.1.3 意识形态领域的排斥 |
4.1.4 金融领域的限制 |
4.1.5 基层政府角色与功能的双重性 |
4.1.6 法律领域的限制 |
4.1.7 正规金融文化体系排斥 |
4.1.8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不足 |
4.2 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
5.1 德国的雷发巽银行模式 |
5.2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5.3 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体系 |
5.4 日本合会与农协系统下的合作金融体系 |
5.5 台湾 |
5.5.1 台湾的合作金融体系 |
5.5.2 台湾合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6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政策建议与对策 |
6.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
6.1.1 支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因素 |
6.1.2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 |
6.1.3 我国政府干预下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模式 |
6.1.4 农村民间金融的自我发展 |
6.2 促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
6.2.1 理性推进国家干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模式 |
6.2.2 理性看待农村民间金融自我发展 |
6.2.3 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培育多元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
6.2.4 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建设 |
6.2.5 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6.2.6 丰富农村民间金融文化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谈城市信用社向城市合作银行转轨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D]. 赵茜. 华中科技大学, 2012(S2)
- [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分析[D]. 江美芳. 苏州大学, 2011(06)
- [5]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国富.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6]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 周符波. 中南大学, 2010(11)
- [7]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D]. 吕静秋. 吉林大学, 2009(09)
- [8]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D]. 李强. 西南大学, 2009(01)
- [9]甘肃县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D]. 田宝. 兰州大学, 2008(12)
- [10]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 杜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标签: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 配置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