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的电压调整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路新[1](2020)在《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在环保日益严格要求的今天,燃煤电厂降低粉尘的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燃煤电厂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排放污染物是否超标。本文对如皋燃煤热电厂进行除尘设备的改造,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达到最新的环保要求。本文主要对现有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每种除尘器的除尘性能效果、优缺点,再结合如皋燃煤热电厂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造除尘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在除尘效率、节约能耗、运行后维护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其他除尘方案所不具备的优势。选定方案后根据现有电除尘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包括对供电电源、电晕线的更新升级换型,导流板的开孔率、新增布袋区等。另外还对导流板的有无和开孔率大小进行气流模拟研究,选出适合的开孔率大小对改造后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最后,对现场改造完后的除尘器除尘效果进行研究,将数据整理与未改造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改造后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达到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对比改造后除尘器设计参数,确认设计参数性能达到所设计的标准;对比改造后除尘器的能耗情况,确认高频电源的确具有良好的转换效率,降低能耗,节约电能。
吴忠岚[2](2020)在《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煤矿使用的蓄电池电机车大部分都是以铅酸蓄电池为储能装置,直流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为动力的驱动控制系统,这种电机车有着蓄电池充放电次数少,充电时间长,维护成本高,电池寿命短和电动机的起动耗能大等缺点。然而,超级电容器可以减少充电时间,增加放电功率的密度;而永磁同步电机可以提高起动转矩和电机车低速时的性能,降低起动时的能量损耗。因此,本文提出了用超级电容器代替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替换直流电机(或异步电动机),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储能变换双向DC/DC变换器升降压控制,以及三相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调速控制等展开研究。首先,对新构成的矿用电机车超级电容器组的储能装置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分析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等级和计算确定了单体超级电容的串并联数;选择改进型双向并联交错DC/DC变换器来实现直流侧升降压和能量回馈充电,提出对该DC/DC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策略,实现了高升压比,高效率的能量变换,降低输出电流的纹波和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其次,对矿用电机车的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电机驱动系统主要由三相逆变器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组成。通过对矿用电机车起动调速工作特性的分析,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矢量控制策略,确定了在起动和调速时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建立了定子电流最佳运行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了矢量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对矿用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驱动系统主电路包括双向DC/DC变换器和逆变器两部分,设计了主电路、辅助电源、驱动隔离、电压/电流检测、AU6802外接电路等,并给出了这两部分硬件电路设计的详细介绍,介绍了驱动系统软件设计思路及部分软件流程图。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提出的矿用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超级电容器、永磁同步电机、双向DC/DC变换器和三相逆变器组成的驱动控制系统整体性能试验,验证了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对电机车的启动和调速性能有较大提升,保证矿用电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行。图[50]表[5]参[81]
柴大利[3](2020)在《面向高传热效率的换热器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换热器是诸多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作用是为石油、化工、制药等企业生产线进行供热及控温,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本文将对广受应用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结构创新、方案设计、尺寸优化及试验验证,从而设计出面向高效率的换热器并给出具体结构尺寸方案。本文首先研究换热器传热过程及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依据传热学原理,分析换热器的换热过程及其数学描述,并基于Fluent软件,抽取仿真模型流道、设置材料属性、精细网格划分、搭建仿真环境,采用导热油系统设备对上述仿真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对比表面传热系数和壳程压降的仿真数据和模拟数据误差,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对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设计及仿真分析。分析螺旋折流板数量、形状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种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出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建模公式,总结加热管布局、搭接度等重要组合参数的选取依据,并探索入口质量流量v、螺旋角度θ、折弯角度β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给出最优的结构与工艺参数组合定量化结果。以入口质量流量v、螺旋角度α、折弯角度β为3个设计变量,以表面传热系数和壳程压降为选取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评价指标方式进行尺寸优化;以综合性能为选取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评价指标进行尺寸优化。最后全面分析3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及各自优缺点。通过建立两种方案优化求解出的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及3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仿真模型,从表面传热系数、壳程压降、综合性能、加热管温度等方面进行性能比较,证明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高传热效率。本文所采用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设计思路、尺寸确定方案以及换热规律,对于换热器类其它相似产品的结构创新、设计方案及求解算法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梁天晨[4](2020)在《压电谐振器特殊模态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压电谐振器是一些传感器、驱动器的核心部件,这些器件包括压电陀螺仪、压电振荡器、压电滤波器、压电变压器等,它们在国计民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基于压电谐振式的温度传感器利用的是压电谐振器的热敏感性导致的谐振频率偏移,具有分辨率高、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基于压电谐振式的变压器可以实现升压或者降压功能,相较于传统电磁式变压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避免电磁干扰等优点;基于压电谐振器技术的可调谐滤波器能够产生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的低功率频率调谐,相较于传统电路滤波器组,具有零件数量少、尺寸小、重量轻和价格低等优势。本文研究的压电谐振器基于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工作,通过在驱动电极上施加电压,使谐振器处于谐振状态,同时,通过检测输出电极上的电信号来感知谐振器的工作状态,进而研究驱动信号对压电谐振器的振动特性的影响。论文研究了驱动信号对压电谐振器的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即驱动信号对谐振频率、输出信号幅值、相位以及Q值的影响,获得的研究结果为压电谐振器的电路设计及控制提供理论参考。论文针对长方体压电谐振器在300k Hz-400k Hz频率范围激励的两个特殊模态振动特性开展研究。测控系统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驱动信号及解析信号发生电路和信号检测与解调电路。在驱动信号及解析信号发生电路中,采用STM32嵌入式系统控制DDS芯片,分别产生频率和相位可调的两路驱动信号和两路矢量解析正交信号。通过向DDS芯片写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对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进行扫频驱动;采用STM32内置ADC采样两路模拟解析后的电压信号,进而计算各频率点的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获得了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两个特殊振动模态下的共振频率、Q值、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等振动特性参数。论文研究内容为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的驱动、信号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分析实验结果,具有如下几点发现:(1)输出信号的幅值和驱动电压的幅值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2)谐振器的Q值在低频模态下随驱动电压增大而减小,说明低频模态驱动电压会增大振子内部的能量损耗;而在高频模态下,当驱动电压增大时,Q值反而增大,驱动电压的增大反而减小了单位周期内振子内部损耗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比例。(3)随着驱动电压增大,两种模态输出信号的相位在谐振频率点处恒定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谐振状态下输出信号的相位几乎不受外界条件影响,这就是进一步验证了通过锁相技术来跟踪压电谐振器共振频率的有效性。(4)在两个模态下,谐振频率都随驱动电压增大而减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化效应,软化效应是压电谐振器模态激励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李瑞君[5](2020)在《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开发和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着眼于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的开发,目的在于促进施力器结构的小型化、轻量化、实用化。虽然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以PLC为控制核心的第一代施力器,解决了等速训练的控制难题,但由于其采用了静态扭矩传感器进行扭矩采集,不仅使施力器的体积增大、传动链加长、传动间隙变大,且使施力器的运动范围受限,极大的影响了施力器的响应和控制,上述因素导致了施力器难以实用化。本研究面向施力器的信号采集需求,即在不增加施力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信号采集,解决第一代施力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施力器进行受力分析,提出了无线测量臂进行力测量的方案。该方案不但更接近施力器的真实使用情况,而且将力测量功能集成到无线测量臂,施力器的通用性未降低,依旧可以很方便的适用于各种训练器材。与扭力轴等方案相比,还具有更简单、更经济、更准确等优势。在无线测量臂的结构设计方面,选取40Cr Ni Mo作为加工材料,通过计算确定其预设计参数,并利用UG NX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静态、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无线测量臂能够达到施力器信号采集的要求。其次,结合无线测量臂的使用特点,设计了高精度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信号无线传输和外置电池供电的方式,一方面消除了线缆对施力器活动范围产生的限制,另一方面缩短了全桥电路到高精度信号采集系统的距离,很大程度上减小干扰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提高了无线测量臂的准确性。为了避免因电池欠压导致力信号失真,设计了电源电压监测电路,当电池电压低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在该系统加入了卡尔曼数字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符合预期效果。最后,对无线测量臂进行了标定,验证了无线测量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无线测量臂的成功研制,为施力器结构的小型化、轻量化、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鸿坤[6](2019)在《一种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是一种基于MOSFET、IGBT等半导体功率器件,具有功率切换能力且过流保护的无触点开关部件,是智能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智能配电及控制领域。现有固态功率控制器为订制产品,为满足型号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小型化的任务要求,固态功率控制器的通用化,集成化设计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本文以现有固态功率控制器的功能为基础,以FPGA为开发平台,以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工程研制为应用背景,探索了实现通用化、集成型化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基于现有的固态功率控制器发展现状,要进一步做到通用化,集成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功能电路的模块化、外形结构的标准化和时序逻辑电路的集成化。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正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和设计工作。基于FPGA开发的软核,可移植性强,允许用户自配置,并且相对于MCU、DSP等芯片FPGA在并行处理上有明显优势,因此采用FPGA作为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核心器件,其余功能电路围绕着FPGA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设计过程中,综合各个模块电路的常用设计方案,经过各方案的对比结合具体的使用要求,优化了各模块电路的设计。并依据GJB/Z1391-2009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识别薄弱环节,并采取了冗余设计和降额使用的措施,降低失效的风险。最后采用可靠性预计方法评估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可靠性。最后参照电磁兼容项目的测试要求,开展了针对性的电路优化。鉴于现有的固态功率控制器种类繁多,外形不统一,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采用了标准CPCI板卡的外形结构,以符合外形的通用化要求。对常用的材料的成分、抗腐蚀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选定满足军用环境使用要求的材料。遵循电磁兼容设计的原则,开展外壳和印制板的设计。采用ANSYS软件仿真的方法,对智能配电控制模块进行强度分析和热分析,分别验证结构设计的强度和散热性能。时序逻辑电路可集成化的部分为短路过流保护和CAN总线控制器。过流保护是基于断路器的热脱扣原理,同时结合了反时限保护算法来实现。CAN总线控制器的设计,参考成熟的独立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的配置,同时对照CAN通信的标准来进行设计。软件的设计基于Actel公司开发的软件工具套件Libero IDE进行模块建模、仿真及综合。按照以上思路进行了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工程研制,按预期的目标进行绝缘测试,功能测试、随机振动试验、温升试验,电磁兼容的部分项目测试,以上的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实现了预期设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有固态功率控制器的通用化、集成化。
贺显明[7](2019)在《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移动通信、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无线传感网络的飞速发展,然而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对全球能源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高效获取与转换环境能量的微能源技术已成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持久可靠供电的使能技术,如何进一步实现环境动能的高效获取与转换、提高环境适应性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论文针对实用化过程中微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存在输出性能和工作频带难以满足应用需求等问题,基于多模阵列拓频法和碰撞限幅非线性拓频法,提出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新结构;系统地建立并解析求解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机电耦合与频带拓展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基于AlN薄膜的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优化了器件的结构参数;开展了AlN薄膜、三维微结构兼容加工工艺研究,制定了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成功研制出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研制的样机在0.5g加速度激励下的最优化负载电压、最优化输出功率与工作频带宽度分别可达6.73 V、10.06μW和5.8 Hz,有效地提升了输出性能与拓展了工作频带宽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系统地分析了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理论模型、压电材料、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和频带拓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基于多模阵列拓频法和碰撞限幅非线性拓频法,提出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新结构,建立并解析求解了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单自由度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模型、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基于Hamilton原理和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3)建立了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机电模型,求解与分析了构建的非线性机电模型;并理论分析了碰撞限幅激励下的限幅结构单元的电学输出。(4)研究了不同形状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的压电层轴向应力分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总体优化思路,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完成了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参数与限幅高度的优化设计。(5)分析了AlN压电薄膜的晶体结构、结晶取向机理与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完成了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与版图设计,成功研制出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6)研究了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测试方法,搭建了振动性能测试平台,对器件的相关参数和电学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杨喆[8](2019)在《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磁场耦合式无线传输,而该传输方式中存在线圈同轴性强、涡流损耗大、电磁干扰大等问题,影响了此技术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并根据电感和电容的对偶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拓扑,并在原理上进行了研究和验证。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也称电场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是一种利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并且结合现代控制理论的新传输方式。本文首先针对新型的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的系统拓扑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该拓扑中所存在的提取能量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最终对比且根据工程实际确定了实用的无线传输提取能量方案。其次,结合所设计的目标,采用控制变量分析的思想分别对交流等效电阻和并联耦合等效电感进行了参数配置,同时利用Matlab仿真对所选方案的阻抗频谱特性、输出特性、调谐特性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拓扑所具有的相关特点;针对耦合机构等效电容的时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阵列的动态调谐方式,通过设定输出电压误差计算出开关电容阵列中的级差;为了躲开并联谐振点,利用步进式试探的控制算法使其系统接近于谐振状态,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将系统传输的能量最大化,在Simulink平台下验证了此调谐方式的可行性,但是级差的存在使得最终输出电压存在纹波。最后,给出了基于DSP平台下的硬件电路设计,对各个模块调试稳定后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在谐振状态下实验成功地点亮了220V/20W的灯泡,验证了本文中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魏传臻[9](2019)在《胶带运输系统的物联网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带运输机作为最主要的大重量运输装置,成为矿井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运输装置。因此,对胶带运输机的各项性能及运行状态的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基于物联网ZigBee技术设计了胶带运输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应用层,即终端数据采集模块,终端节点设计以CC2530芯片为核心,采用电流传感器TBC06DS3.3、温度DS18B20、气体温湿度传感器DHT11和转速传感器A3144E、MQ-2型烟雾传感器、GEJ15型跑偏传感器构成节点电路,实现对胶带运输机主要运行参数的采集。网络层,即ZigBee组网实现无线通信,主要通过CC2530的无线射频功能来实现。采用ESP8266MOD WiFi模块实现一个包含路由功能的协调器,实现协调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终端节点加入协调器构建的网络,实现ZigBee组网。应用层,设计了上位机监测软件,监测界面采用B/S与C/S混合架构,利用Java语言编写实现,同时,加入了MySQL数据库,实现了对系统采集数据的实时接收、图像显示及历史数据存储,满足了客户端的用户对胶带运输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管理需求。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本文设计的胶带运输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基本上满足了设计需求,实现了对胶带运输机的无线监测和历史运行数据的存储,完成并实现了胶带运输机运行状态的多个参数在线监测功能。本论文共有图70幅,表14个,参考文献56篇。
郑浩[10](2018)在《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地形测绘、精确制导、火箭着陆等民用、军用、航空和航天领域;主要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组成,其中接收模块为其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制约着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主要用于处理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其性能决定了回波信号获取的质量、回波信号时刻鉴别的精度、对干扰信号抑制能力等。传统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常采用分立器件设计和实现,存在功耗高、电路尺寸大、电路噪声难以降低以及阵列接收器中像元非均匀性等核心问题。接收器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芯片是制约成像激光雷达智能化、紧凑化的核心器件,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本文在总结激光雷达测距原理和脉冲TOF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技术基础上,针对脉冲激光回波信号动态范围大、脉冲窄,幅度微弱的特点,基于线性模式APD提出两款单通道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架构和关键电路技术;其次,针对车载激光雷达应用需求,提出一种线性阵列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系统架构,并对其关键核心模块进行电路实现,解决了相关设计难题。论文基于0.18μm标准CMOS工艺实现了一款用于探测2.2ns脉冲宽度的单通道前端模拟接收器。该模拟前端电路采用自适应增益控制方法增大接收器处理回波信号的线性动态范围,在宽动态范围内实现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近似成线性比例关系;同时在时刻鉴别电路中采用差分电压平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双阈值时刻鉴别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拟前端电路跨阻增益为106dBΩ,等效输入参考噪声电流小于4.55 pA/Hz0.5,在3.3V电源电压条件下,芯片消耗功耗约165mW。该模拟前端电路能够处理0.5μA1mA的回波电流,动态范围达到66dB;在检测0.5μA回波电流条件下,最坏行走误差约1ns,估算的距离误差为15cm。所设计的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满足脉冲TOF成像激光雷达应用需求。本论文基于四维成像激光雷达应用,还介绍了一款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芯片,集成了跨阻预放大器、后级电压放大器、模拟电压输出缓冲器和时刻鉴别电路。跨阻预放大器采用新颖的双拓扑结构实现了亚μA级输入电流到mA级输入电流大动态范围的探测,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噪声电平,通过对跨阻预放大器进行噪声分析,在电路的晶体管级对跨阻预放大器进行了噪声优化;在时刻鉴别电路中,通过设置浮动阈值电压,降低了噪声干扰,提高阈噪比,减小虚警概率。基于0.18μm标准CMOS工艺完成了流片和测试验证,实现了106dBΩ跨阻增益,153MHz带宽,0.89pA/Hz0.5等效输入参考噪声电流,0.82ns时刻行走误差等性能参数;在可编程增益控制模式下,缓冲器输出脉冲峰值电压幅度近似与输入端峰值功率成线性关系,上述测试结果表明满足四维成像激光雷达应用需求。论文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线阵列接收器提出了一款新颖的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系统架构,并给出了其中关键电路模块的实现,包括集成了16通道跨阻放大器、16通道窄脉冲峰值检测和保持电路、以及APD反向偏置电压前端校正电路。跨阻预放大器采用Cherry-Hooper电路结构提升带宽,用于检测亚纳秒级脉冲回波信号;高精度峰值检测和保持电路被用于展宽脉冲回波信号的宽度,因此在片外可利用一片ADC实现模拟输出电压的数字量化,节省了系统成本和降低了系统功耗;同时,在线性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中,提出了新颖的APD反向偏置电压前端校正技术,可消除阵列接收器增益不匹配引起的回波强度信号检测误差。上述模拟前端电路中,模块电路在0.18μm标准工艺条件下流片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显示:单通道跨阻放大器具有100.1dBΩ跨阻增益,400MHz带宽,小于2.0 pA/Hz0.5输入参考噪声电流谱密度;峰值保持电路具有能够检测3ns上升时间的窄脉冲回波信号,在最坏情况条件下,最小的过冲电压相对误差小于2%。
二、一种新型的电压调整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的电压调整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除尘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除尘器理论研究 |
2.1 静电除尘器 |
2.1.1 静电除尘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2 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因素 |
2.1.3 静电除尘器应用特点 |
2.2 袋除尘器 |
2.2.1 过滤出尘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结构 |
2.2.3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特点 |
2.3 电袋复合除尘器 |
2.3.1 电袋复合除尘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2 电袋复合除尘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如皋热电厂电除尘设备现状与改造措施 |
3.1 电厂静电除尘设备的运行现状 |
3.1.1 除尘设备情况 |
3.1.2 燃煤参数 |
3.1.3 风机参数 |
3.2 电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
3.3 电除尘器升级改造方案 |
3.4 除尘器升级改造内容 |
3.4.1 除尘电源的选择 |
3.4.2 电晕线的选择 |
3.4.3 改善气流分布措施 |
3.4.4 滤袋和清灰方式的选择 |
3.4.5 风机增加扩容改造 |
3.4.6 增加信息反馈设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袋复合除尘器气流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
4.1 FLUENT软件介绍 |
4.2 数值计算过程 |
4.2.1 数值计算步骤 |
4.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3 网格的划分与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4 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与边界条件 |
4.2.5 离散方程求解 |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效果分析 |
5.1 除尘效果 |
5.2 经济性 |
5.2.1 节能性 |
5.2.2 安装和维护费用 |
5.2.3 社会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矿用电机车的储能装置 |
1.1.2 矿用电机车的驱动电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级电容电机车的应用情况 |
1.2.2 驱动电机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矿用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2 矿用电机车储能装置的功率变换 |
2.1 双向DC/DC变换器 |
2.2 储能装置的相关参数 |
2.2.1 超级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 |
2.2.2 单体超级电容的串联数 |
2.2.3 超级电容并联数 |
2.3 DC/DC变换器的种类 |
2.4 并联交错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4.1 并联交错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 |
2.4.2 升压驱动工作过程 |
2.4.3 降压回馈充电工作过程 |
2.5 并联交错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
2.5.1 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模式 |
2.5.2 Boost模式下控制器设计 |
2.5.3 Buck模式下控制器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矿用电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 |
3.1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结构 |
3.2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特性 |
3.2.1 电压方程式和向量图 |
3.2.2 功率和转矩 |
3.2.3 永磁同步电机坐标变换 |
3.3 MTPA控制策略 |
3.3.1 电流极限和电压极限轨迹 |
3.3.2 公式法和MTPA曲线 |
3.3.3 查表法 |
3.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3.4.1 矢量控制基本思想 |
3.4.2 转子位置/转速检测 |
3.4.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驱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控制系统主电路 |
4.1.2 IGBT驱动隔离电路 |
4.1.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4.1.4 AU6802外接电路 |
4.1.5 辅助电源电路 |
4.2 软件设计 |
4.2.1 系统初始化程序 |
4.2.2 系统主程序 |
4.2.3 DC/DC变换器控制子程序 |
4.2.4 水磁同步电机控制子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5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驱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及参数 |
5.2 储能装置仿真分析 |
5.2.1 升压驱动波形分析 |
5.2.2 降压充电波形分析 |
5.3 电机控制仿真分析 |
5.4 驱动控制系统整体性能仿真分析 |
5.5 驱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5.1 搭建实验平台 |
5.5.2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面向高传热效率的换热器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1.3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本文研究的工作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路线 |
2 换热器传热过程分析与验证 |
2.1 换热器传热理论基础 |
2.1.1 换热器传热过程 |
2.1.2 换热器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
2.2 换热器数值仿真 |
2.2.1 模型建立 |
2.2.2 材料属性定义 |
2.2.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2.3 试验 |
2.3.1 导热油系统设备工作原理 |
2.3.2 导热油系统设备关键部件 |
2.3.3 试验操作步骤及数据结果论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设计及数值仿真分析 |
3.1 螺旋折流板数量与形状分析 |
3.1.1 3/4/6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参数化模型建立 |
3.1.2 仿真结果分析 |
3.2 新型螺旋折流板结构设计 |
3.2.1 新型螺旋折流板结构设计 |
3.2.2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加热管分布 |
3.2.3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搭接度选取 |
3.3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仿真结果分析 |
3.3.1 螺旋角度θ的变化对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
3.3.2 β角度的变化对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定量分析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
4.1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尺寸确定方案 |
4.2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尺寸优化方案一 |
4.2.1 换热器的优化模型 |
4.2.2 优化目标函数的提取 |
4.2.3 方案一的尺寸优化算法 |
4.2.4 方案一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3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尺寸优化方案二 |
4.3.1 换热器的优化模型 |
4.3.2 优化目标函数的提取 |
4.3.3 方案二的尺寸优化算法 |
4.3.4 方案二的尺寸优化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型螺旋折流板与其它折流板换热器对比分析 |
5.1 建立3种换热器3维模型 |
5.2 流速迹线图 |
5.3 换热器换热评价对比分析 |
5.4 换热器寿命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压电谐振器特殊模态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压电谐振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工作机理 |
2.1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及压电效应 |
2.2 压电谐振器等效电路分析 |
2.2.1 压电谐振器机械-电学等效关系 |
2.2.2 电荷放大器 |
2.2.3 比例放大器 |
2.2.4 导纳圆法分析原理 |
2.2.5 等效电路传递函数解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固体模态压电谐振器测控实验系统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矢量信号解析原理 |
3.3 DDS信号发生模块 |
3.4 AD734 模拟乘法器模块 |
3.5 MAX274 模拟滤波器模块 |
3.6 STM32 嵌入式系统 |
3.7 测控程序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电谐振器振动特性实验结果 |
4.1 扫频实验过程 |
4.2 驱动电压幅值对输出电压幅值与Q值的影响规律 |
4.3 驱动电压幅值对输出信号相位与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开发和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施力器研究背景 |
1.1.2 扭矩测量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施力器研究动态 |
1.2.2 扭矩测量研究动态 |
1.2.3 扭矩测量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的理论研究 |
2.1 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系统总体研究 |
2.2 扭矩、弯矩与力的关系 |
2.2.1 扭矩的概述 |
2.2.2 弯矩的概述 |
2.2.3 施力器中扭矩、弯矩与力的关系 |
2.3 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测量的基本原理 |
2.3.1 无线测量臂的力学模型 |
2.3.2 应变片的选取与粘贴 |
2.3.3 桥式电路 |
2.4 无线测量臂的动力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3.1 无线测量臂的结构设计 |
3.1.1 无线测量臂的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 |
3.1.2 无线测量臂的设计参数 |
3.2 无线测量臂的三维建模 |
3.3 有限元分析介绍 |
3.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3.3.2 有限元分析软件及流程 |
3.4 测量臂的静态特性及结构优化 |
3.4.1 无线测量臂的静力学分析 |
3.4.2 电阻应变片粘贴位置的选取 |
3.4.3 无线测量臂最大应变与作用力F的关系 |
3.5 无线测量臂的动态特性分析 |
3.5.1 模态分析 |
3.5.2 谐响应分析 |
3.5.3 动态参数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
4.1 电源电路 |
4.2 信号调理电路 |
4.2.1 测量电路 |
4.2.2 信号增益 |
4.2.3 硬件滤波电路 |
4.3 数字滤波及A/D转换的实现 |
4.3.1 数字滤波 |
4.3.2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转换 |
4.4 电源电压监测及无线通信的实现 |
4.4.1 电源电压监测 |
4.4.2 无线通讯 |
4.5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板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测量臂实验及误差分析 |
5.1 无线测量臂的静态标定 |
5.1.1 静态标定的方法 |
5.1.2 静态标定Ⅰ |
5.1.3 静态标定Ⅱ |
5.2 误差分析 |
5.2.1 无线测量臂机械性能引起的误差 |
5.2.2 桥式电路引起的误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一种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对比 |
1.3.1 国外情况 |
1.3.2 国内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 |
2.1 引言 |
2.2 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 |
2.3 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型 |
2.3.1 主控模块 |
2.3.2 功率开关 |
2.3.3 功率开关驱动 |
2.3.4 电流采集 |
2.3.5 触点检测 |
2.3.6 总线接口 |
2.3.7 电源模块 |
2.3.8 连接器 |
2.4 可靠性设计 |
2.4.1 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 |
2.4.2 冗余设计 |
2.4.3 防静电设计 |
2.4.4 降额设计 |
2.5 可靠性预计 |
2.6 电磁兼容设计 |
2.6.1 针对CE102 的电路设计 |
2.6.2 针对CS101 的电路设计 |
2.6.3 针对CS114、CS116和RS103 的电路设计 |
2.6.4 针对RE102 的电路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外壳设计 |
3.2.1 外形设计 |
3.2.2 内部设计 |
3.2.3 材料选择 |
3.2.4 屏蔽设计 |
3.2.5 强度分析 |
3.3 印制板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导线设计 |
3.3.3 绝缘设计 |
3.3.4 极性控制 |
3.3.5 电磁兼容设计 |
3.4 热设计 |
3.4.1 控制功耗的措施 |
3.4.2 热设计理论计算 |
3.4.3 热设计仿真分析 |
3.5 环境适应性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软核设计 |
4.1 引言 |
4.2 FPGA的开发流程简介 |
4.3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
4.4 软件总体设计 |
4.5 数字滤波模块 |
4.6 控制模块 |
4.7 反时限保护模块 |
4.7.1 理论背景 |
4.7.2 设计实现 |
4.8 通信模块 |
4.8.1 CAN总线简介 |
4.8.2 SJA1000 功能结构 |
4.8.3 CAN控制器的设计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理样机试制和测试 |
5.1 引言 |
5.2 原理样机的试制 |
5.3 原理样机的测试 |
5.3.1 绝缘测试 |
5.3.2 功能测试 |
5.3.3 随机振动试验 |
5.3.4 温升试验 |
5.3.5 电磁兼容试验 |
5.3.6 测试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器件的理论模型方面 |
1.2.2 提升器件的机电转换效率方面 |
1.2.3 提升环境动能的获取效率方面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结构与机电耦合理论模型 |
2.1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机电耦合理论模型 |
2.2.1 单自由度双向耦合集总参数模型 |
2.2.2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 |
2.2.3 基于Hamilton原理和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 |
2.3 机电耦合理论模型分析与验证 |
2.3.1 模态分析 |
2.3.2 谐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频带拓展理论模型 |
3.1 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单元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模型 |
3.1.1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建立 |
3.1.2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求解 |
3.1.3 碰撞限幅频带拓展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分析 |
3.2 碰撞限幅激励下限幅结构单元的电学输出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优化设计 |
4.1 几种典型非等截面压电悬臂梁的压电层轴向应力分布 |
4.2 常用压电薄膜材料的性能对比分析 |
4.3 基于AlN薄膜的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因素 |
4.3.1 硅基悬臂梁与各功能层的尺寸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2 质量块的尺寸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3 压电材料参数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4 机械阻尼比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5 负载电阻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3.6 阵列单梁数对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性能的影响 |
4.4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优化设计 |
4.4.1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主要技术指标 |
4.4.2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的总体优化思路 |
4.4.3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结构参数优化 |
4.4.4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限幅高度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加工工艺 |
5.1 AlN压电薄膜的晶体结构与结晶取向机理 |
5.2 AlN压电薄膜的制备与结晶取向影响因素 |
5.2.1 AlN压电薄膜制备 |
5.2.2 AlN压电薄膜结晶取向影响因素 |
5.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加工工艺 |
5.3.1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工艺流程 |
5.3.2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的掩膜版设计 |
5.3.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6.2 振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
6.3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相关参数测试与分析 |
6.3.1 结构尺寸参数测试与分析 |
6.3.2 AlN薄膜的结晶取向表征 |
6.3.3 机械阻尼比测试与分析 |
6.4 梯形压电悬臂梁单元与矩形压电悬臂梁单元输出性能对比 |
6.5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5.1 梯形压电悬臂梁阵列单元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5.2 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输出性能测试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获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的理论分析 |
2.1 无线能量传输基础 |
2.1.1 谐振原理 |
2.1.2 近区场强 |
2.2 新型ECPT工作机理 |
2.3 新型ECPT能量提取原理分析 |
2.3.1 提取能量方案一 |
2.3.2 提取能量方案二 |
2.3.3 提取能量方案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验证性参数选取和特性分析 |
3.1 验证性参数选取 |
3.1.1 交流等效电阻的选取 |
3.1.2 并联耦合等效电感的选取 |
3.2 相关特性分析 |
3.2.1 阻抗频谱特性 |
3.2.2 系统的输出特性 |
3.2.3 调谐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谐策略研究和仿真验证 |
4.1 调谐目的和调谐方式分析 |
4.1.2 调谐目的 |
4.1.3 常见的调谐方式分析 |
4.2 调谐控制实现方法 |
4.2.1 电容阵列调谐策略的设计思想 |
4.2.2 开关电容阵列结构和分析 |
4.2.3 电容阵列调谐控制算法设计 |
4.3 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CPT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实验验证 |
5.1 ECPT系统整体方案 |
5.2 实验主电路参数选择和器件选型 |
5.2.1 整流滤波电路 |
5.2.2 高频逆变电路 |
5.2.3 吸收电路的设计 |
5.2.4 高频整流滤波电路 |
5.3 控制电路设计 |
5.3.1 交流电压采样部分的设计 |
5.3.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5.3.3 A/D转换模块的设计 |
5.3.4 CPLD芯片选择及电路设计 |
5.3.5 DSP芯片的选择及电路设计 |
5.3.6 驱动电路的设计 |
5.4 辅助电源 |
5.5 实验验证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9)胶带运输系统的物联网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胶带运输机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框架 |
2.2 ZigBee技术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CC2530 核心电路设计 |
3.2 终端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3.3 协调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4.2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4.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4 协调器节点与服务器通讯协议 |
4.5 系统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实验测试 |
5.2 系统性能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脉冲TOF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概述 |
2.1 激光雷达方程和测距技术 |
2.1.1 激光雷达距离方程 |
2.1.2 激光测距技术 |
2.2 脉冲TOF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系统结构 |
2.2.1 光电检测器 |
2.2.2 线性模式APD模拟前端电路系统架构 |
2.3 接收器模拟前端关键电路与技术 |
2.3.1 跨阻放大器 |
2.3.2 高精度时刻鉴别技术 |
2.3.3 大动态范围行走误差补偿和校正技术 |
2.4 激光雷达接收器主要性能参数 |
2.4.1 噪声分析和信噪比 |
2.4.2 虚警概率和探测概率 |
2.4.3 接收器动态范围 |
2.4.4 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带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6dB线性动态范围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 |
3.1 模拟前端电路架构 |
3.2 电路实现 |
3.2.1 自适应增益控制跨阻放大器 |
3.2.2 差分电压平移时刻鉴别方法实现 |
3.2.3 输出缓冲器 |
3.2.4 噪声分析和优化 |
3.3 芯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D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电路 |
4.1 模拟前端电路架构 |
4.2 关键模块电路实现 |
4.2.1 可编程双结构跨阻预放大器 |
4.2.2 后级放大器和输出缓冲器 |
4.2.3 噪声分析 |
4.2.4 时刻鉴别电路 |
4.3 电路仿真与芯片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成像激光雷达线阵列接收器前端电路 |
5.1 线阵列激光雷达接收器概述 |
5.2 线性接收器前端电路架构 |
5.3 关键电路实现 |
5.3.1 单通道跨阻放大器实现 |
5.3.2 高精度窄脉冲峰值保持电路 |
5.3.3 APD反向偏置电压前端校正 |
5.4 电路仿真和测试结果 |
5.4.1 16通道跨阻放大器仿真和测试结果 |
5.4.2 峰值检测和保持电路仿真和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一种新型的电压调整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D]. 杨路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吴忠岚.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3]面向高传热效率的换热器结构设计[D]. 柴大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压电谐振器特殊模态振动特性研究[D]. 梁天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施力器用无线测量臂开发和动态特性研究[D]. 李瑞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一种新型智能配电控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D]. 余鸿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基于梯形悬臂梁阵列的微型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 贺显明. 重庆大学, 2019(01)
- [8]电容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的研究[D]. 杨喆.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9]胶带运输系统的物联网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 魏传臻. 华北科技学院, 2019(01)
- [10]成像激光雷达接收器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D]. 郑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