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韬[1](2016)在《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式管理是目前公认的西方管理之外具有独立体系的管理模式,形成其独特性的除了日本的经营管理实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实践背后的精神特质,即日本的管理哲学。日本的管理哲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是日本社会发展中对于外来文化不断学习和接纳过程中的产物。在本国文明的基础上,日本吸收来自东西方文化的精神成果并不断进行融合,最终形成日本的国民精神以及“士农工商”各个阶级的思维特质。在现代企业建立之后,这些精神特质通过企业家的经营实践和管理学家的理论研究逐渐内化为企业的管理思想,形成家国情怀、道德操守和精进心理三个哲学维度,并进而产生个人与集体间的“命运共同体”、企业与国家间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价值观念中的“伦理共同体”以及企业行为方式上的“践行共同体”,构成了日本式管理中的完整管理哲学体系。当这种管理哲学对应于日本的企业管理实践时,即催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组织、决策、人事、生产制度。而在当代日本社会文化背景发生转变的前提下,日本管理哲学也必须要适应时代变革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与改变,才能保证日本企业和日本管理模式依然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最后,基于日本与中国特定的文化关系,对于日本管理哲学的研究也会给中国管理哲学的构建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与启示。
胡杨[2](2015)在《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在经历二战的摧残之后,励精图治,仅仅经过20余年的努力就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很多企业也一举成为了世界知名企业。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了日本的各大企业,试图找寻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日本式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浮出水面,开始被人们了解。进入1990年代,受“泡沫经济”影响,日本众多企业面临了诸多困难,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各大企业也开始寻求各种变革,试图探索新的方法扭转困局,这一状态也延续到了今日。但是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日本企业之前取得的成绩。毕竟在1990年代之前,日本企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在此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同样值得我国警惕和思考。国有企业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稳定等方面,甚至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历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标逐渐清晰,方向开始明确。但是笔者认为,这场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建设之路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本文旨在研究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通过阐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及内涵,分析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原因以及建立过程。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细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企业发展历程,以明治维新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这是由于尽管在明治维新之前,就有不少已经建立的企业,但是他们真正地开始跨越式发展并走向兴盛基本都是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例如赫赫有名的“日本四大财阀”。分析其中的特点,汲取经验和不足。然后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并分析目前取得的成绩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将中日两国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做对比,发现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引入日本模式进行改革。这就说明了我国应当认真研究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发掘其中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国企改革当中,这样可以让国有企业的发展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实际国情不一样,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大环境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我国不能、也不需要照搬日本模式。文章针对目前国企改革依然存在的问题,结合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李子伦[3](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指出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罗丽娟[4](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研究表明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徐兴[5](2014)在《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综观古今中外制度史的演变,制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的无形支配。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不仅是效率追求的结果,也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文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和灵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企业制度体系,催生出各异的企业制度绩效表现。回顾历史,考察当下,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及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耐人寻味,在日本独特的集团主义、等级秩序、现世主义、耻感文化、恩情主义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下,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颇不相同的的道路,形成了一道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变迁轨辙,是研究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问题的理想国别样本。论文即以“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为研究主题,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充分借鉴伦理学、博弈论、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总结归纳出了企业制度需要处理的五点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提出了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即价值传导路径、自我修正路径、博弈演进路径、兼容诱变路径和变革锁定路径,进而顺着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从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雇佣制度的变迁、外部治理内部化的制度变迁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一段时间内日本传统文化作用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轨迹和绩效表现,最后重新回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绩效的逆转和主要变革趋势产生的文化诱因,对未来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力图通过对日本的研究,对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等共性问题形成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对中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
平力群[6](2010)在《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中的社会化大生产使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个人的投资能力,同时出于分散投资风险的需要产生了以有限责任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其突出的特征是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为解决这一委托—代理问题,以企业控制权分配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运而生,并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和经济体制的约束下,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中现代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及为走向复苏而进行包括企业制度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日本经济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的研究即属于上述范畴,但与以往的同类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将在一个公司法及其变革的视角下,以战后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演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法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公司法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将有可能在更大的学术空间内阐释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从中揭示出政府与法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更为细微、复杂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阐明,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解释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不同于其它类型经济体制的特征。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第一章首先在一般意义上论述了公司制度、公司法、公司治理的产生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移植西方公司法的历史过程,并详细阐述了直到战后1950年代初期历次公司法的修订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特别指出了公司法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现实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观念上、机制上、运行上的差异。第二章论述了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起源于战后由美国占领军主导的外生强制的民主化改革,但是由美国占领军依据美国模式设计,并通过广泛分散的个人所有制、企业控制权再分配建立起来的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完成后发生了适应性演化,在产权结构、融资结构、控制权分配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对美国模式的偏离。第三章承接上一章论述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适应性演化的后果,是形成了相互持股的法人所有制、由银行进行相机治理的主银行制、“内部人控制”的层级结构,这些制度安排不仅是对战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经验观察所得到的特征化事实,而且是构成了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在战后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论述了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变之后,围绕日本企业运行和公司治理的经济形势、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资本市场日益替代主银行制对企业进行监管、稳定股东不断趋于消散而使公司控制权转移成为现实威胁的条件下,日本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面临困境,在长期萧条中开始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同时迎来了公司法变革的时代。第五章着重论述了1990年代初开始的公司法修订及其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新一轮演化之间的关系,这是战后数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变革,本章详细介绍了包括董事会结构改革、激励机制改革、信息披露制改革、股东诉讼条件改革在内的公司法变革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司法变革对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演化方向的影响。第六章带有全文总结的性质,探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的确出现了公司治理结构趋同的倾向,并且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方向上反映出来,但本章强调指出了公司法变革背景下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特征是,属于外部市场约束的改革迅速,但属于内部监管机制的改革滞后,即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是非均衡演化的,两者之间的磨合增大了公司治理结构演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会收敛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王子林[7](2014)在《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章导论通过四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基本的架构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文献评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可能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创新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创新所涉及的理论很多也很复杂,在此本文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涵盖进来,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私营企业成长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首先,私营企业在中国的成长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为基础的;其次,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中国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遭遇了成长危机,此时我们应当借鉴西方世界相对成熟的企业成长理论来丰富指导实践;最后,由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坚持完全理性人、完全信息、交易成本为零等假设,使其理论与现实脱轨,无法真正有效地描述企业的运营与成长过程,因此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研究离不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与指导。第三章,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这一章总结了中国私营企业当前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中国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私营企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在中国私营企业抓住机遇不断成长的同时,也有许多曾经在商海叱咤风云的巨头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渐步入困境,陷入成长危机。本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切入进行了私营企业成长障碍的制度机理分析,得出结论:从目前来看实现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决定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相容性包涵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企业设计的内部制度结构与国家制定的外部制度环境是否与企业发展的现实相容;二是指决定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中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是否相容。其中前者的相容性决定了后者的相容性。接下来本章具体探讨了当前我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结构存在哪些障碍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得以攻克。第四章,中国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分析。制度环境是指影响私营企业成长所有外部制度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由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同支配着,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服务环境。其中法律环境是整个制度环境的保障,对于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有三项:立法完备、司法公正、执法严格;政治环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中央政策方针的设计,二是政策的贯彻与执行;经济环境被视为是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是金融环境与市场管理;社会服务环境的完备与否影响着私营企业成长所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同时也会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程度,考察社会服务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二是专业市场的发展。本章从市场和国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梳理了市场经济制度变迁的轨迹,论述了国家对市场制度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探讨了我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的演进历程与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私营企业成长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我国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的需求与供给模型分析,为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导向。第五章,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分析。首先,本章探讨了我国私营企业的产生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私营企业的制度特征以及制度特征对私营企业成长的辩证影响。其次,本章以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为归类单位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制度变迁轨迹进行了梳理,总结探讨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私营企业的启示。最后,本章进行了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内部制度结构的需求与供给模型分析以及均衡博弈分析,为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导向。第六章,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及其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相对于我国的私营企业而言,发达国家的私营企业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它们相对成熟完善的企业制度,所以在研究我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本章将以美国与日本的私营企业为例,对它们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进行的比较制度分析,以期得出一些对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可行建议与有益启发。第七章,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路径选择。通过前几章对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以及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与制度结构变迁轨迹的梳理和发达国家间私营企业的比较制度分析可知,对于当前的中国私营企业成长来说,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决定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相容性。中国私营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成长,就一定要在清醒认识企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成长的内外环境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以解除企业成长外源性障碍的同时增强企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本章将具体探讨怎样通过制度创新来规避当前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结构中存在的障碍对企业成长的制约性。
周定财[8](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胡良才[9](2015)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按照《公司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国有资产向企业出资,“国家”依法当然成为出资人,国有资产所有权亦自然转变为资本形态的股份所有权(即,法律意义上的国有股权)。可以说,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厉行法治的基本要义。中国现行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就是适应国企股份制、公司制改革,顺应国有资产市场化、资本化经营的发展要求而建构起来的。经过出资股权转化后的国有资产,客观上就需要塑造一个具有商业行为模式的持有和行使主体,以股东的角色依法进入国家出资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形成法人治理机制。国有资产部门分割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显然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拟商业化资产运作模式,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与管理体制,自然成为改革的理性逻辑。按照党的十六大的决策部署,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法相继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国资委),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国资委的诞生,标志着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出资人时代,其体制特点是:国家出资人职责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资委行权履责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三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三结合。然而,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职能定位,从成立那天起,就一直与质疑和争议相伴。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并没有理清国资委的职权边界。由于监管与行权对象的含混与模糊,国资委不仅在管理国有资本,还在管国有企业的资产(法人财产),名为管资产、管事实则“管企业”,“婆婆”+“老板”是对国资委职能与地位的生动写照。实践中,国资委一度倾向于做“中投二号”,过多强调其作为股东的微观角色,而对国有资产面上的宏观监管职能被弱化,使得国资监管的政策与规则“政出多门”,国有资产统一所有、统一监管的体制格局难以真正形成。2008年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非但没有直面国资监管的体制弊病,反倒赋予了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权限,现行立法在“中庸”的道路上加剧了国资在部门间“依法割据”的态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之路该往处去,成为理论迷茫实践亦困惑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为此,本文以“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为题,立足于“管资本”的改革进路,对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有关法律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营与监管的法律改革与制度建构问题进行了回应性的探究。论文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实现”中去的研究路径,始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与文法,通过考察国企改革历程,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实现的制度进路进行了回顾,从实践与实证的视角,阐释了建构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塑造具有行为理性的国有资本(股权)行使与监管主体问题。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对国有资产的基本含义缺乏统一认知的状况,论文在大陆法系的理论框架里,对“财产”概念进行了法学探源,提出了国有资产所有权为“归属权意义的国家所有权”的观点,使“国有资产”有关法律问题能在统一认知的法学范式中进行研讨。“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向企业投资后身份转为出资人,论文对国家的法律人格和国家职能的学说观点进行梳理和评论,主张国家作为出资人始终是公法人格,凭据民事法律人格“功能说”,认为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具有公私兼备法律特性。论文还将国家的职能统合重构为公共管理与所有者职能的二维构成,并将国家出资人职能归属于国家的所有者职能。由于国家政治实体的主权特性以及法律人格的抽象性,使得“国家”难以满足公司股东人格具体化要求。国家作为出资人,并不意味着国家自然可以成为民商法域的“股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职能承担与权利行使问题,必须通过立法的功能创设,通过制度建构进行法律拟制。论文认为,所谓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是指确认“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国家出资企业的出资人地位和出资人职能,规定各级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及其管理体制,以及规制出资人权利(股权)和出资人监管权力行使等一整套法律制度规范的总称。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职能界分功能,二是主体塑造功能,三是职责建构功能。论文将现行立法建构的出资人法律制度归结为出资人管理体制、出资人主体以及出资人职责三个方面内容。为厘清推动改革的思路和方向,论文对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困惑进行了综述与解析。理论争议表现为对国资委的法律主体地位及其行权履责“出资人”抑或“监管人”的职能定位之争。实践困惑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基础法律关系辨识的困惑,二是“三层构架”间产权所有与行使的困惑,三是如何厘清监管层的国资委与经营层的授权运营机构之间关系的困惑。论文还对美英日法以及新加坡等西方主要国家国有资产的立法政策与法制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域外经验。由于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出资人职责由国家所有权制度演化而来,成为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元”概念。论文认为,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对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诸多分歧与困惑,根源于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这一概念的混沌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推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改革,既要超越现实的纷繁争鸣和体制博弈的利益趋向,更要追根溯源的“学术回归”,需以法治的理性思维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进行学术检讨和法律重述。论文认为,所谓国家出资人职责是指“国家”向企业出资后,基于出资人的法律地位而具有的监督管理出资人权益和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的职权和责任。结合国资委的法定职责以及国资委要么做“出资人”(即,股东)、要么做“监管人”职能定位争议,论文从本源属性和权能结构的两个维度,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进行了法学重构。论文主张,国家出资人职责是一个蕴藏“私”权基因且公私并存的复合体,具有公私兼备法律特性的新生概念。基于权利与权力构成“法权”统一体的分析范式,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法律定位是“权利与权力内在统一的经济法权”。按照股东权利(股权)及法人财产均源自出资财产的公司法原理,论文认为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权源于国家所有权,甚或说,国家出资人职责就是国有资产资本化或通过出资转化了的国家所有权。论文基于对国家所有权的权能及结构的解析,提出了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权能由“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权能同体构造的观点。在借鉴德国行政私法“双阶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国家出资人职责权能结构是由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一体双阶”构成的学术观点,并对两项权能之间的隶属性的位阶关系进行了阐析。基于对国家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权能认识,论文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国资委法律主体地位的行政机关属性,而且阐释了国资委行权履责的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职能应当一体行使、不能部门分割的法理,回应了国资委“出资人”抑或“监管人”的实践争论与理论纠结,具有正本清源的学术价值。在借鉴国外法制经验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三项改革设想:(1)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改革出资人职责“分别代表”制度,建构统分结合的“大国资”管理体制。(2)把握“出资人监管”的职能定位,推动国资委组织机构改革与功能再造。(3)实行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纵向分离”,探索出资人职责权能配置模式的实践路径。基于国家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的权能构造,论文将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权能类型化行使,归结为出资人职责机构代表国家或政府行使的出资人行政监管权和股东治理权两类法定职权,并分别就出资人监管权和股东治理的行使及内容进行了解析。为强化对监管者的监管、对规制者的规制,最后,论文对出资机构人履行权履职监督与法律责任的内容进行解构和论述。
张瑀[10](2017)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开始大幅回落,表面上看,增长速度下降反映的是有效需求不足,但实则反映的是内在增长动力的不足,供给体系无法适应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从而引发供需结构错配、经济结构失衡,结构性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等场合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要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为指导,以中央做出的关于经济结构性改革理论创新和战略决策及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政策导向,在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历程、改革取得的进展与存在问题及改革推进的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深层障碍的根本之策。根据这一研究设想,全文六章分别解决了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改革历程与现状、改革推进的障碍因素、国外经验借鉴及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等六大问题。第1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2章阐述了经济结构性改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结构理论发展与演变的探究,并在该框架下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对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加以界定。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而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产生就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此,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在于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改革引起供需结构错配的制度和构建促进供需结构平衡的新制度,来消除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障碍,为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制度保证,夯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第3章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中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大致经历了四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和政策调整。新常态阶段,针对矛盾主要方面供给侧的突出问题,以改革供给侧制度为主导,并强化总需求管理的创新,将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进行有效结合,使得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进展。与此同时,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包括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市场机制不健全、制度安排存在瓶颈、经济政策导向偏误等。第4章对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不完善、不健全、不合理的制度、体制、机制及政策是制约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最大路障。首先,需求侧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设计使得均富性需求难以释放、长期偏误的人口与生育政策造成自然性需求释放受到抑制、滞后城镇化制度改革使得新型城镇化的内需潜力亟待深入挖掘。其次,供给侧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主要包括产业升级的政策性障碍、要素创新的制度性障碍以及国资国企改革的体制性障碍。第5章探讨了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美、日、英等发达经济体曾多次实施结构性改革,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国际性经济组织普遍将经济结构性改革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和总结典型国家结构性改革的做法与成效,并辩证地吸收其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实践,将对我国的结构性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6章尝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指导下提出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在对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制度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认为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准确把握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关系、完善提振需求的制度保障体系、调整产业政策体系框架、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供给以及深化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二、日本现代企业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 |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儒家思想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日本儒学的形成 |
二、儒家思想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 |
三、儒家思想与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融合 |
第二节 西方文明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一、西方文明在日本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
二、明治维新前后西方文明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
三、西方文明与日本管理哲学的融合 |
第三节 日本国民性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一、武士道精神及其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二、町人伦理及其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三、职人气质及其对日本管理哲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二战前的日本管理哲学 |
一、现代日本企业管理兴起的背景 |
二、明治时期日本企业家的管理哲学 |
三、二战前日本管理哲学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二战后的日本管理哲学 |
一、二战后日本企业管理的背景转变 |
二、二战后日本企业家的管理哲学 |
三、二战后日本管理学家的管理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思想特质 |
一、作为爱国情怀的日本管理哲学 |
二、作为道德操守的日本管理哲学 |
三、作为精进心理的日本管理哲学 |
第二节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核心主题 |
一、人本主义与集团主义——日本管理哲学中的命运共同体 |
二、企业经营与国家振兴——日本管理哲学中的利益共同体 |
三、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日本管理哲学中的价值共同体 |
四、追求完美与讲究实用——日本管理哲学中的践行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实践旨味 |
第一节 作为特定管理实践体系的日本式管理 |
一、日本式管理的涵义与构成 |
二、日本式管理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日本组织管理中的哲学旨味 |
一、日本企业的外部组织结构:从财阀制到交叉持股的企业集团 |
二、日本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从官僚制到事业部制 |
三、日本组织管理中的管理哲学意蕴 |
第三节 日本决策管理中的哲学旨味 |
一、作为日本式决策特色的禀议制 |
二、日本决策管理中的管理哲学意蕴 |
第四节 日本人事管理中的哲学旨味 |
一、终身雇佣制的管理哲学意蕴 |
二、年功序列制中的管理哲学意蕴 |
三、企业内工会中的管理哲学意蕴 |
第五节 日本生产管理中的哲学旨味 |
一、日本重视生产管理的动因 |
二、日本式生产管理的内容 |
三、日本生产管理中的管理哲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管理哲学的前景展望 |
第一节 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的背景转变及影响 |
一、管理形势的变化及其对管理哲学的影响 |
二、管理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管理哲学的影响 |
三、管理制度的变化及其对管理哲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管理哲学在当代遭受的质疑 |
一、对日本管理哲学开放性的质疑 |
二、对日本管理哲学创新力的质疑 |
三、对日本管理哲学人治传统的质疑 |
第三节 日本管理哲学的未来走向 |
一、日本管理哲学自我救赎的实践路径 |
二、两条改革路径的管理哲学差异性比较 |
三、多元文化交融中的21世纪日本管理哲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难点及解决方法 |
1.4.1 论文难点 |
1.4.2 解决方法 |
第二章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历程 |
2.1 企业的本质 |
2.2 现代企业制度定义 |
2.3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原因 |
2.3.1 表层原因 |
2.3.2 深层原因 |
2.4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过程 |
2.4.1 解散财阀 |
2.4.2 劳动体制改革 |
第三章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内涵及评价 |
3.1 法人相互持股为主的企业所有制 |
3.1.1 法人相互持股形式企业所有制形成过程 |
3.1.2 对日本企业所有制评价 |
3.2“三大神器”下的雇佣制度 |
3.2.1 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形成过程 |
3.2.2 对日本企业雇佣制度的评价 |
3.3 主银行制度为特点的融资方式 |
3.3.1 主银行制度融资方式形成过程 |
3.3.2 对日本企业融资方式的评价 |
3.4 传统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 |
3.4.1 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过程 |
3.4.2 对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 |
3.5 紧密同盟的政企关系 |
3.5.1 紧密同盟的政企关系形成过程 |
3.5.2 对日本政企关系的评价 |
3.6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关系 |
3.6.1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关系形成过程 |
3.6.2 对日本企业间关系的评价 |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成果、问题 |
4.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
4.1.1 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9-1984) |
1.开展放权让利试点工作 |
2.推行经济责任制 |
3.实施利改税改革 |
4.1.2 转换经营机制,实施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2) |
1.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
2.实施租赁制 |
3.试行股份制试点 |
4.1.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国企战略改组行动 |
4.2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
4.2.1 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
4.2.2 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 |
4.3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
4.3.1 股权多元化进展缓慢 |
1.国有企业大幅亏损 |
2.国有企业抵触股权多元化 |
3.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
4.国有股东拥有特殊表决权 |
4.3.2 对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1.经营管理者并不“职业” |
2.缺乏合理的报酬机制 |
3.缺乏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的约束力 |
4.3.3 尴尬的银企关系 |
1.银行内部监督失职 |
2.银企产权关系不清 |
4.3.4 职工工会形同虚设 |
1.工会选拔机制不合理 |
2.传统思想的引导 |
第五章 借鉴日本经验改革我国国有企业 |
5.1 加快股权多元化建设 |
5.1.1 引进法人相互持股制度 |
5.1.2 股权代表实体化 |
5.1.3 限制国有股东使用特权 |
5.1.4 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 |
5.2 加强激励约束机制 |
5.2.1 实行经营管理者持股制度 |
5.2.2 试行企业内部选拔经营管理者 |
5.2.3 推动企业职工人性化管理 |
5.2.4 建立经营管理者“黑名单”机制 |
5.2.5 完善经营管理者市场 |
5.3 完善银行监督机制 |
5.3.1 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参与国企融资 |
5.3.2 实行银行贷款责任人制度 |
5.3.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5.4 切实发挥职工工会应有的作用 |
5.4.1 改变职工工会选举机制 |
5.4.2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工会成员待遇 |
5.4.3 以法律为依托保障权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
1.4.1 政府与国家 |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可能创新 |
1.5.2 论文不足 |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1 经济增长 |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
3.3.6 小结 |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双因素”理论 |
四、分享经济理论 |
五、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
二、工匠精神缺乏 |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
五、持股平台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制度及企业制度变迁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
1.4.1 主要创新 |
1.4.2 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解读 |
2.1 文化与制度的内涵诠释 |
2.1.1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
2.1.2 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结构 |
2.1.3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概念界定 |
2.2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 |
2.2.1 文化与制度的同一性 |
2.2.2 文化对制度的决定作用 |
2.2.3 制度反作用于文化 |
2.3 企业制度的概念界定 |
2.3.1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
2.3.3 企业制度的主要构成 |
2.3.4 企业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
3.1 制度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 |
3.1.1 制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 |
3.1.2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的来源 |
3.1.3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3.2 制度变迁理论的“路径依赖”说 |
3.2.1 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机理 |
3.2.2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路径依赖 |
3.2.3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4 文化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 |
3.3 博弈论 |
3.3.1 博弈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博弈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
3.3.3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和均衡 |
3.4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
3.4.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3.4.2 文化传统作用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 |
3.4.3 企业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
第4章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4.1 企业制度处理的核心问题 |
4.1.1 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 |
4.1.2 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 |
4.1.3 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和平衡 |
4.1.4 企业间关系——怎样开展基于“利益”的合作与竞争 |
4.1.5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 |
4.2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与变革的核心文化因素 |
4.2.1 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集团意识 |
4.2.2 社会构造的基本法则——等级秩序 |
4.2.3 群体的基本生活态度——现世主义 |
4.2.4 行为方式的关键约束——耻感文化 |
4.2.5 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恩情主义 |
4.3 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 |
4.3.1 价值传导路径 |
4.3.2 自我修正路径 |
4.3.3 博弈演进路径 |
4.3.4 兼容诱变路径 |
4.3.5 变革锁定路径 |
4.4 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日本模式 |
4.4.1 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4.4.2 日本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基于日美模式的比较 |
4.4.3 文化差异与企业制度模式趋同 |
第5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沿革与绩效评价 |
5.1 制度引进与适应性变革: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5.1.1 明治维新与日本财阀的兴起 |
5.1.2 传统文化与财阀体制的形成 |
5.1.3 财阀体制的绩效评价 |
5.2 强制性制度变迁:战后美国对日本财阀体制的改造 |
5.2.1 解散财阀与 GHQ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设计 |
5.2.2 文化冲突与 GHQ 制度设计的破灭 |
5.2.3 美国模式在日本实践的绩效评价 |
5.3 适应性演化: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 |
5.3.1 法律修改与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 |
5.3.2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低层:下请关系 |
5.3.3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中间层:企业集团 |
5.3.4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高层:财界团体 |
5.3.5 战后日本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绩效评价 |
第6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6.1 家族主义经营:日本式雇佣的初步形成 |
6.1.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初始雇佣制度及其弊端 |
6.1.2 家族主义经营的“回归”及主要内容 |
6.1.3 家族主义经营的绩效评价 |
6.2 战时劳动统制:权力干预下的雇佣制度变化 |
6.2.1 战时劳动统制的基本内容 |
6.2.2 国家对雇佣制度实施规制的文化基础 |
6.2.3 战时劳动统制的绩效评价 |
6.3 终身雇佣制:日本式雇佣的延续与发展 |
6.3.1 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
6.3.2 终身雇佣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 |
6.3.3 文化约束与终身雇佣制的绩效评价 |
第7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7.1 主银行制:融资与债务约束的内部化 |
7.1.1 财阀融资与主银行制的渊源 |
7.1.2 文化影响与战后主银行制的形成 |
7.1.3 主银行制的绩效评价 |
7.2 从“实”到“虚”的股东与内部人控制结构的形成 |
7.2.1 股东地位变化的历史梳理 |
7.2.2 文化影响与战后经营层控制地位的确立 |
7.2.3 监督机制弱化与经营层的自我约束 |
7.2.4 内部人控制结构的绩效评价 |
7.3 内部晋升制度:经理人市场约束的内部化 |
7.3.1 内部晋升制度的主要内容 |
7.3.2 文化影响与内部晋升制度沿革 |
7.3.3 内部晋升制度的绩效评价 |
7.4 治理模式与公司法的背离:企业运行的内源性 |
7.4.1 企业运行与实体法相背离的历史与现实 |
7.4.2 企业实际运行与成文法背离的文化诱因 |
7.4.3 法律与实践背离的绩效评价 |
第8章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革与创新方向展望 |
8.1 环境变化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失衡 |
8.1.1 战后日本企业制度均衡的环境基础 |
8.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运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
8.1.3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失衡的加速作用 |
8.2 日本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与惯性趋势 |
8.2.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与争论 |
8.2.2 变革中的惯性趋势及其影响 |
8.2.3 趋同与惯性的日本文化因素解析 |
8.3 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 |
8.3.1 文化引致的路径闭锁效应的规避与控制 |
8.3.2 考虑文化因素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融合 |
8.3.3 外部法律规制与内在经营目标的调适和统一 |
第9章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9.1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 |
9.1.1 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 |
9.1.2 文化传统决定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 |
9.1.3 文化与制度的兼容决定高绩效的企业制度 |
9.1.4 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 |
9.1.5 外在形式的改革不是治本之道 |
9.2 现阶段中国企业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文化根源 |
9.2.1 企业制度引进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9.2.2 契约文化缺失与企业制度的低效 |
9.2.3 “一把手”、“官本位”文化与内部人控制 |
9.3 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
9.3.1 处理好制度移植、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问题 |
9.3.2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制度 |
9.3.3 积极推进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变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问题 |
0.1.3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日本公司法改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
0.2.1 日本公司治理的研究现状 |
0.2.2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0.2.3 日本公司法与日本公司治理关系研究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0.3.1 研究的思路 |
0.3.2 研究的方法 |
0.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股份公司与公司法 |
第一节 "准公共公司"的兴起与公司法 |
1.1.1 公司法的民主化与股份公司制度的普及 |
1.1.2 "准公共公司"的兴起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日本的制度移植与公司法的现代化 |
1.2.1 公司制度及公司法的移植 |
1.2.2 日本公司法的本土化及战前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 |
第三节 日本公司法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
1.3.1 促进财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法改革 |
1.3.2 成文法律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四节 股东替代:日本的经理人导向模式 |
1.4.1 公司运行与实体法背离的现实 |
1.4.2 董事兼职下公司运营与成文法背离的实现 |
1.4.3 公司实际运营与成文法背离得以维持的原因 |
第二章 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的历史起源 |
第一节 战后改革与企业控制权再分配 |
2.1.1 战后的经济改革 |
2.1.2 企业控制权再分配 |
第二节 制度设计:占领军对日本企业制度的改造 |
2.2.1 GHQ对日本企业融资制度的设计及其措施 |
2.2.2 GHQ"制度设计"的破灭 |
第三节 适应性演化:对美国模式的偏离 |
2.3.1 企业资金来源:偏离资本市场走向银行 |
2.3.2 股权结构:偏离分散的个人持股集中于法人持股 |
2.3.3 公司法制度:偏离保护分散股东的立法目标 |
2.3.4 公司治理结构的偏离 |
2.3.5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
第三章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化事实 |
第一节 稳定股东与市场约束的屏蔽 |
3.1.1 法人相互持股下稳定股东的形成 |
3.1.2 屏蔽市场的约束:弱化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 |
第二节 主银行制与相机治理的效率 |
3.2.1 主银行机制的成熟 |
3.2.2 主银行制度的特征及其治理效率 |
第三节 内部人控制与监督机制的弱化 |
3.3.1 降低代理成本的内部人控制 |
3.3.2 监督机制的弱化 |
3.3.3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与资本积累体制 |
第四章 公司治理环境的变化与公司法变革 |
第一节 融资结构的变化:资本市场监管的强化 |
4.1.1 公司融资结构的变化 |
4.1.2 资本市场监管的强化 |
第二节 股权结构的变化: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威胁 |
4.2.1 日本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 |
4.2.2 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威胁 |
第三节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困境 |
4.3.1 维持银行相机治理机制的困境 |
4.3.2 内部人控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负面效应 |
第四节 公司法变革时代的来临 |
4.4.1 公司法变革的背景 |
4.4.2 公司法变革的开端 |
4.4.3 公司法历次修改的主要内容(1993年-2004年) |
4.4.4 日本公司法法典化的必然性及其修订内容 |
第五章 公司法变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影响 |
第一节 董事会结构的改革 |
5.1.1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多元化 |
5.1.2 公司法对委员会制度的引入及其实施情况 |
5.1.3 委员会制度导入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5.1.4 日本公司董事会的现状与日本公司法改革的关系 |
第二节 报酬制度的改革 |
5.2.1 股票期权与新股预约权制度 |
5.2.2 新型报酬激励机制 |
第三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 |
5.3.1 建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
5.3.2 严格会计监查制度 |
5.3.3 会计制度的改革 |
第四节 股东诉讼条件的改革 |
5.4.1 促进股东诉讼的制度改革 |
5.4.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合理化及责任减免制度 |
第六章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趋势 |
第一节 国际化、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结构收敛 |
6.1.1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与存续的争论 |
6.1.2 日本公司治理的形式趋同与功能存续 |
第二节 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的非均衡演化 |
6.2.1 外部治理结构的趋同 |
6.2.2 内部治理结构的存续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演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
6.3.1 新古典股东主权公司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
6.3.2 现行公司治理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 |
6.3.3 技术革命促进公司组织形态的演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报告 |
1.2.1 关于私营企业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1.2.3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创新研究 |
1.2.4 简要评析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科学的态度对待私有制 |
2.1.2 毛泽东:对私有制理论的探索 |
2.1.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
2.2 企业成长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3 其他学派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2.3.2 制度的基本理论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2.3.4 制度与私营企业成长相关度的一般分析 |
第3章 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 |
3.1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概况与其在当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3.1.1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概况 |
3.1.2 中国私营企业在当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3.2 当前私营企业成长障碍的制度机理分析 |
3.2.1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囹圄 |
3.2.2 私营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符合制度逻辑的制度设计 |
3.2.3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障碍 |
3.2.4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内源制度障碍 |
第4章 中国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分析 |
4.1 市场制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主导性 |
4.1.1 市场经济制度进化历程 |
4.1.2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 |
4.1.3 经济增长与市场制度选择 |
4.1.4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必要性 |
4.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变迁轨迹梳理 |
4.2.1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构建的铺垫与过渡阶段 |
4.2.2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
4.2.3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完善阶段 |
4.3 地方政府与中国私营企业成长 |
4.3.1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政治约束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 |
4.3.2 地方政府行为偏好 |
4.3.3 地方政府行为偏好效应 |
4.4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供求分析 |
4.4.1 影响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供给的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需求的因素 |
4.4.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变迁的方式 |
4.4.4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供求状况 |
第5章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1 我国私营企业产生路径分析 |
5.1.1 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的私营企业 |
5.1.2 集体企业变革而来的私营企业 |
5.1.3 由政府官员、科研人员等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创办的私营企业 |
5.1.4 由国有企业改制演变而来的私营企业 |
5.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特征及其对企业成长的辩证影响 |
5.2.1 中国私营企业的“三缘性”制度特征 |
5.2.2 中国私营企业的“家族化”制度特征 |
5.2.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特征对其成长的良性影响 |
5.2.4 中国私营企业的制度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制约性 |
5.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模式归类分析 |
5.3.1 中国私营企业“温州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2 中国私营企业“苏南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3 中国私营企业“珠江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4 中国私营企业三大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私营企业的启示 |
5.4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供求与博弈均衡分析 |
5.4.1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供求分析 |
5.4.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博弈均衡分析 |
第6章 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及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 |
6.1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制度分析 |
6.1.1 美国私营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6.1.2 日本私营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6.2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制度分析 |
6.2.1 董事会的设置与职责 |
6.2.2 美国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 |
6.2.3 日本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 |
6.3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管理比较制度分析 |
6.3.1 美国私营企业管理制度 |
6.3.2 日本私营企业管理制度 |
6.4 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 |
6.4.1 构建适应私企营业成长发展的制度结构 |
6.4.2 对家族企业制度的适度创新 |
6.4.3 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
6.4.4 建立健全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
6.4.5 政府职能在制度环境创新中的适度体现 |
第7章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环境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路径选择 |
7.1 构造良好的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 |
7.1.1 私营企业成长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型 |
7.1.2 解除市场经济体系障碍 |
7.1.3 解除政策性障碍 |
7.1.4 解除法律法规障碍 |
7.1.5 解除金融融资障碍 |
7.1.6 解除政府服务行为性障碍 |
7.1.7 建立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的监督与效果评估机制 |
7.2 构造良好企业内部制度环境 |
7.2.1 产权制度创新 |
7.2.2 组织制度创新 |
7.2.3 管理制度创新 |
7.2.4 代际传承制度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8)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小结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论 |
第二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网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巧匠”理论 |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情况 |
(二) 国内情况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理论认识 |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本文的限定 |
二、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民法学解读及本质属性 |
第二节 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及职能定位 |
一、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 |
二、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职能定位 |
第二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源起的改革进路——国企改革视域下国有资产所有权实现的制度进路 |
第一节 “国有国营”体制内的扩权让利 |
一、利润留成 |
二、实行经济责任制 |
三、实施“利改税” |
第二节 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 |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 |
二、企业经营权法定 |
第三节 国有资产实行股份(股权)制公司化运营 |
一、股份制改革试点 |
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 |
第三章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法理解构及实践困惑 |
第一节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法理解析 |
一、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内涵界定及功能分析 |
二、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构成的解读 |
第二节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实践的争议与困惑 |
一、国资委法律定位之争 |
二、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实践困惑 |
第四章 国外国有资产出资人相关法律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企业国有资产的立法政策与法制实践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法国 |
四、日本 |
五、新加坡 |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企业国有资产法制实践的经验借鉴 |
一、 “一企一法” 特别立法,营造体现国有资产运营与监管特性的法制环境 |
二、划清功能定位,分类监管企业国有资产 |
三、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权责明晰,专职化、专业化管理成为新 |
四、国有控股公司承担国有资产资本经营职能,国有资产监管与 |
第五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法学重构与完善出资人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法学重构 |
一、本体属性的法律重述——公私兼备的经济法权 |
二、权能结构的法律重塑——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权能“一体双阶”构造 |
第二节 完善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改革设想 |
一、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改革出资人职责“分别代表”制度,建构统分结合的“大国资”管理体制 |
二、把握“出资人监管”的职能定位,推动国资委组织机构改革 |
三、实行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纵向分离,探索出资人职责权能配置模式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权能的类型化行使 |
第一节 出资人行政监管权 |
一、出资人行政监管权的界定与行使 |
二、出资人行政监管权的构成 |
第二节 出资人股东治理权 |
一、出资人股东治理权的界定与行权主体 |
二、出资人股东治理权的构成及行使 |
第七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监督与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监督 |
一、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监督的理论基础 |
二、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监督的法律途径 |
第二节 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法律责任 |
一、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经济责任 |
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行政责任 |
三、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民事责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结构性改革内涵解读 |
2.1.1 结构性改革的概念界定 |
2.1.2 结构性改革理念的形成 |
2.1.3 结构性改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 原点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 |
2.2.1 社会经济结构的类型 |
2.2.2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
2.2.3 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条件 |
2.2.4 社会经济结构的历史形式 |
2.3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思想 |
2.3.1 列宁的社会经济结构思想 |
2.3.2 毛泽东的社会经济结构思想 |
2.3.3 邓小平的社会经济结构思想 |
2.3.4 习近平的社会经济结构思想 |
第3章 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估 |
3.1 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历程演进 |
3.1.1 由计划经济主导下的供求调节(1978~1991 年) |
3.1.2 供求管理的市场化转型(1992~2001 年) |
3.1.3 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快速增长(2002~2012 年) |
3.1.4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创新( 2012 年以来) |
3.2 经济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 |
3.2.1 经济增速缓中趋稳 |
3.2.2“三去一补一降”稳步推进 |
3.2.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向好 |
3.2.4 创新创业动力不断增强 |
3.3 经济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旧体制惯性未能除清 |
3.3.2 制度安排存在瓶颈 |
3.3.3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
3.3.4 政策导向出现偏误 |
第4章 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因素 |
4.1 内需拉动的制度性障碍 |
4.1.1 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设计 |
4.1.2 缺乏时效性的人口政策 |
4.1.3 滞后的城镇化制度改革 |
4.2 产业升级的政策性障碍 |
4.2.1 配套性不足的产业政策体系 |
4.2.2 驱动作用不突出的产业发展机制 |
4.2.3 单一的产业政策实施工具 |
4.3 要素创新的制度性障碍 |
4.3.1 迟滞的金融创新制度安排 |
4.3.2 有效性不足的科技创新机制 |
4.3.3 欠缺实效性的人力资本制度建设 |
4.4 国资国企改革的体制性障碍 |
4.4.1 存在弊端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4.4.2 不健全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4.4.3 不规范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制度体系 |
第5章 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做法与经验 |
5.1.1 实施大规模税制改革 |
5.1.2 放松政府对经济的规制 |
5.1.3 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 |
5.2 日本做法与经验 |
5.2.1 扩大海外投资助推过剩产能化解 |
5.2.2 通过强化技术研发扩大中高端供给 |
5.2.3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
5.3 英国做法与经验 |
5.3.1 有序推进国企私有化改革 |
5.3.2 强化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 |
5.3.3 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管制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
5.4.1 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是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
5.4.2 供需双侧协调配合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 |
5.4.3 创新驱动是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
5.4.4 国有企业改革是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关键抓手 |
第6章 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
6.1 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关系 |
6.1.1 平衡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6.1.2 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 |
6.1.3 兼顾短期政策引导与中长期制度创新 |
6.2 完善提振需求的制度保障体系 |
6.2.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6.2.2 推进人口政策体系变革 |
6.2.3 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
6.3 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框架 |
6.3.1 健全产业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 |
6.3.2 变革产业准入配套政策 |
6.3.3 促进产业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相协调 |
6.4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供给 |
6.4.1 优化科技创新驱动的制度安排 |
6.4.2 完善人才驱动创新政策体系 |
6.4.3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 |
6.5 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
6.5.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6.5.2 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
6.5.3 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日本现代企业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日本管理哲学研究[D]. 刘韬. 黑龙江大学, 2016(12)
- [2]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D]. 胡杨. 吉林财经大学, 2015(03)
- [3]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4]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 徐兴. 吉林大学, 2014(03)
- [6]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 平力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7]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子林. 吉林大学, 2014(09)
- [8]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9]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D]. 胡良才.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 [1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视角[D]. 张瑀. 吉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