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晏权[1](2020)在《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认为穗分枝小麦是普通小麦的变异类型,其主穗轴节上有支穗轴,支穂轴上又着生多个小穗,从而穗粒数较多,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同时,穗分枝小麦一般千粒重低,成熟较晚,抗性和品质较差,难以在小麦育种中直接利用,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有助于创新穗分枝小麦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穗分枝小麦GZ95-6与普通小麦中燕96-3、贵紫麦1号构建遗传群体,对其穗分枝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利用中燕96-3、贵紫麦1号、贵农19号和贵农麦30号普通小麦与其杂交,对不同杂交后代进行田间鉴定,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对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和粒色等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优良穗分枝小麦类型,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贵紫麦1号在穗分枝性状上差异明显,正反交F1植株均为正常穗,表明穗分枝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穗分枝性状开始分离,分枝与正常穗型的分离比均接近1:15,经χ2检验符合1:15。F3群体中分枝相关性状大体表现为偏正态分布,其中分枝穗数、分枝长度和分枝指数表现为连续的正态分布,变异呈连续性的特点,说明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2.对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在F2中穗粒数与穗长(0.62)、小穗数(0.37)呈极显着正相关;F3中分枝数与分枝长度(0.24)、分枝穗数(0.34)、穗粒数(0.16)、千粒重(0.14)呈显着正相关,分枝粒数与分枝数(0.56)、分枝长度(0.42)、分枝穗数(0.43),穗粒数与穗长(0.49)、小穗数(0.23)都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穗分枝小麦的分枝较长且着生小穗较多,从而有效提高了穗粒数。穗分枝小麦GZ95-6与贵紫麦1号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相同。3.穗分枝小麦GZ95-6田间鉴定表明,其穗粒数较多,平均可达79粒,但易感条锈、白粉和叶锈,抗逆性较差,千粒重仅26.97g,籽粒较小:粒长7.06mm、粒宽2.82mm、粒厚4.33mm,结实率71.80%。如要将其利用到小麦育种中,很有必要改良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等相关性状。4.利用中燕96-3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进行改良。F2群体中,筛选出184个穗分枝植株,这些穗分枝植株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得到较大提高,平均千粒重显着提高至30.74g,平均结实率提高至83.49%,粒长7.26mm、粒宽2.90mm、粒厚4.47mm。穗粒数超过65粒的有85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79株;F3群体中,筛选到195个穗分枝植株,平均结实率93.61%,穗分枝植株的平均千粒重47.02g,最大的达56.74g,粒长13.86mm、粒宽6.32mm、粒厚8.99mm。穗粒数超65粒94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140株。在F3群体中还筛选到初步稳定的4个穗分枝小麦株系,其中株系5中27个单株,11株高于均值70粒,最高可达133粒,14株千粒重高于均值31.78g,最高可达42.30g;株系6中45个单株,18株高于均值64粒,最高可达137粒,25株高于均值33.04g,最高可达51.79g。对群体进行农艺性状显着性分析表明,通过与中燕96-3杂交,杂交后代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极显着优势,结实率、籽粒千粒重也得到较大提高。5.利用贵紫麦1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籽粒进行粒色改良。在F3分枝群体195株中,平均千粒重提高至31.69g,粒长7.05mm、粒宽3.07mm、粒厚4.56mm,千粒重40g以上41株,穗粒数超65粒23株,结实率提高到85.29%。分子检测表明,分枝群体中含粒重Ta Sus2-2BH基因的52株,其中籽粒是紫色的14株,目前将这14株种植得到初步稳定的F4株系。6.利用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抗病性(抗条锈、白粉、叶锈性)和综合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病性鉴定,与贵农19号杂交的F2代200个分枝群体中,84个单株的抗条锈病鉴定为抗病,73个单株抗白粉病鉴定为抗病,其中分子检测到含有Yr Gn6基因78株,Pm21基因65株,Yr Gn6+Pm21基因25株;同时,与贵农麦19号杂交后籽粒大小得到改善,粒长达7.47mm、粒宽3.35mm、粒厚4.91mm,千粒重由26.97g提高至45.11g,高于分枝小麦GZ95-6的材料53株,其中粒重45g以上的32株。同时,与贵农麦30号杂交对分枝麦GZ95-6感条锈、白粉和叶锈及综合农艺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性鉴定,与贵农麦30杂交后,F2代187个分枝群体中73株抗条锈、75株抗白粉,分子检测到含Yr Gn6基因65株、Pm21基因70株、Lr37基因72株,其中同时含有Yr Gn6+Pm21+Lr37基因的植株共10株;千粒重显着提高22.83g至49.8g,粒长达7.59mm、粒宽3.40mm、粒厚5mm,粒重45g以上的16株。综上,穗分枝小麦GZ95-6的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利用中燕96-3、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和贵紫麦1号等普通小麦对其相关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到的分枝植株中,千粒重最高可达64.91g,部分植株含有粒重TaCwi-A1a或TaSus2-2BH基因,粒长、粒宽和粒厚可至13.86、6.32和8.99mm,结实率可达93.61%,穗粒数最大可达137粒。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到同时含有抗病基因Yr Gn6+Pm21+Lr37的植株10个,并获得初步稳定的14个紫色籽粒分枝小麦株系。以上这些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或株系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特色小麦育种提供了优良育种材料。
杜凯青[2](2020)在《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畜牧业和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饲草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苜蓿育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培育新的苜蓿品种是提高草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手段。草原3号杂花苜蓿抗逆性强,杂种优势显着,表型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选育潜质,可为进一步选育不同优良特性的新品种提供适宜的育种材料。为全面了解其表型多样性,本论文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和2019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基地进行了两年大田栽培试验,对92个草原3号单株丛的植株性状、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理指标等表型性状进行了观测比较,通过数理统计与绘图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始群体存在丰富的变异,株丛性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聚类分析分为6个变异类型。类型Ⅰ直立性良好,适合培育高草产量品种;类型Ⅱ、Ⅲ、V茎叶比较小,鲜干比较大,适口性良好,适合培育优质品种;类型Ⅳ株高较小,荚果数量较多,适合培育高种子产量品种。类型Ⅳ生育期较短,有利于安全越冬,适合培育抗寒品种;对6个变异类型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表型性状的观测结果。其中,光合能力较强的为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V;同时,Ⅱ号、Ⅳ号、Ⅴ号和Ⅵ的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值较高,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值较低。表明了各个变异类型的高产优质及抗逆性能。
杜欣欣[3](2019)在《化学杀雄剂对油菜骨干亲本的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杂种优势显着。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杂交种具有多种优点,如亲本选择自由,周期短,后代无胞质不良效应等。为了更快更好地采用化学杀雄方法,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多功能油菜新品种和生产高纯度杂交种,本文研究了6个新种质材料的特征特性,根据6个新种质材料的不同特征配制了5个不同区域的化杀油菜新品种(组合)。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配化学杀雄剂(EN2)对6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进行杀雄效果试验,通过大田调查、细胞学观察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测定,研究了6个骨干材料的最适杀雄浓度和EN2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花器官形态、花粉活力、育性及ALS活性的影响,还研究了EN2对细胞质不育系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6个新种质材料存在明显差异,S1强抗倒伏、抗病、抗裂荚、适应性广,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203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特别适合机械化收获,适合在国家长江下游、黄淮、陕南种植。S6高油、高产、抗病,配制的新品种陕油1309高油、高产,达到国家3个区域的登记标准,适合在国家长江中游、黄淮、陕南种植。S2、S3、S4、S5配制的组合也表现突出。2.6个材料对EN2的敏感程度不同,可分为敏感型、比较敏感型和迟钝型三种类型,其中S2、S3属于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5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1、S5属于比较敏感型材料,在单核期和初花期分别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S4、S6属于迟钝型材料,在单核期用1.3μg/mL EN2处理,初花期用0.9μg/mL EN2处理可获得95%以上的全不育株率。3.油菜单核期和初花期,在不同材料茎叶上喷施各自适量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较好,全不育株率在95%以上,花药缩短干瘪为针状,花丝显着缩短,花药中没有花粉,或花粉空秕、破裂。4.油菜单核期喷施EN2,能明显降低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微粉花朵数,提高其不育度,有效抑制低温下微粉的产生。不同的不育系对EN2的敏感性不同,不育系209A、203A和169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是0.5μg/mL、0.5μg/mL、0.7μg/mL。5.通过三个不同时期,两个部位ALS酶活性测定试验,显示其活性于现蕾后期已经下降,盛花期降到最低并趋于稳定,其中花蕾ALS活性下降的幅度大于叶片,表明在花蕾中ALS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强,而盛花期表现最为明显。其中S4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S3的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小。
陈登辉[4](2018)在《甘蓝抽薹结实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析》文中认为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具有较复杂的遗传机理,许多农艺性状如抽薹、开花、产量等都是数量性状。对这些性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甘蓝类作物的遗传育种与改良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早抽薹晚熟高代自交系R4P1和晚抽薹早熟的R2P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8)为材料,构建甘蓝高密度连锁遗传图谱,并对抽薹性状进行QTL定位及分析。并基于甘蓝自交不亲和特性,利用DNA测序及序列分析,对52份甘蓝材料进行了S单元型的鉴定,从而减少自交不亲和的发生,为一代杂交种的配制提供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遗传图谱的构建利用软件Join Map4.0对408个SSR和InDel分子标记进行连锁遗传分析,当LOD值≥3.0时,有387个分子标记进入甘蓝9个连锁遗传群,与甘蓝9条染色体数目一致,分别命名为Ch1-Ch9。在甘蓝的9条染色体中,覆盖基因组长度为838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2 cM,各染色体长度分别为105 cM、67 cM、103 cM、101 cM、95 cM、61 cM、94 cM、105 c M、108 cM,标记数目分别为37、25、29、54、33、34、86、51、38。其中C09标记长度最大但标记数目却不是最多,C07标记数目最多,密度最大。2.甘蓝抽薹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利用软件MapQTL6.0对结球甘蓝重组自交系(RIL8)的抽薹时间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对构图群体进行了田间抽薹时间的调查,并利用新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抽薹性状的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与抽薹时间相关的QTL(qbt-2-2),其贡献率为9.1%,加性效应为-1.23,分子标记为CB10139。3.甘蓝52份自交不亲和材料的鉴定及分析本研究开发了两对引物SRK1F/R和SRKSP2F/R,能够很好地对甘蓝52份材料的单倍型进行快速的鉴定。其中发现13种单倍型,其中S2材料2份,S5材料2份,S6材料2份,S7材料2份,S8材料2份,S14材料1份,S15材料18份,S28材料5份,S33材料6份,S36材料3份,S45材料4份,S50材料3份,S57材料2份。本研究甘蓝材料中,不同的S单元型出现频率为0.19%-34.62%,其中S15出现频率最高,S14只有1份材料最低,而S2、S5、S6、S7、S8和S57都是两份材料,频率为3.8%。
杜玉堂[5](2018)在《陕单650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文中认为评价玉米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是优化品种布局,发挥玉米品种遗传潜力重要措施。本文以陕单650、陕单609、陕单638、先玉335、华美1号和郑单958等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8个地点进行品种鉴定试验,应用产量、变异系数分析法,非参数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和GGE双标图法等方法,重点对陕单650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为陕单650玉米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应用产量和回归系数分析,陕单650、先玉335和陕单609产量变异系数较小,适应性系数陕单650(0.99)、陕单609(1.03)和华美1号(1.05)接近于1,且陕单609、先玉335和陕单650回归系数较小,分别为0.83、0.9和0.93,先玉335、陕单650和陕单609产量高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小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值,为高产稳产品种。2、应用非参数分析,先玉335、陕单609和陕单650丰产性系数(pi)较高,分别为87.5%、57.5%和52.5%,与显着丰产性系数iP’排名相同,陕单650、陕单609、郑单958和陕单638稳定性指数Si较小,稳定性好。3、应用高稳系数分析,先玉335、陕单650和陕单609的高稳系数≥70%,不同品种高稳系数的排序为先玉335(81.45%)>陕单650(72.85%)>陕单609(72.07%)>郑单958(66.77%)>华美1号(64.03%)>陕单638(59.94%)。4、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法作图,产量大小排序先玉335>陕单609>郑单958>陕单650>华美1号>陕单638。稳定性排序陕单650>陕单609>先玉335>华美1号>郑单958>陕单638。陕单609、先玉335和陕单650属于高产稳产的品种。综合分析,先玉335、陕单650和陕单609的平均产量高,变异系数小,丰产性指数较高,稳定性系数较小,为高产稳产品种。陕单650的平均产量和丰产性系数较大,变异系数较小,适应性系数接近于1,具有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
李胄[6](2017)在《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文中认为综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棉花育种研究的进展历程,包括育种方法、人工变异技术、远缘杂交技术、抗枯黄萎病及抗棉铃虫技术、杂交制种技术以及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棉花植株性状等研究,认为常规育种,尤其是系统育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育种技术,其中田间"选择变异"的功夫,是植物育种的灵魂,是育种工作者看似简单但却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育种就是克服千难,历尽万辛,打破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之间的负相关,实现在田间选择出集各有利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小概率事件!
王瑞[7](2017)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不仅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小麦更加耐存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世界前列。但从单产来看,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小麦的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依靠科技创新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小麦的科技创新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也分为多种类型。研究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类型之一,是小麦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明确中国小麦研究到底处于“领跑”、“并跑”还是“跟跑”阶段。本文利用WOS核心集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手段,对近三十年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厘清世界小麦研究论文产出的时间和国家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和文献引用等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进一步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期刊分布、论文影响力等视角,对比分析了小麦研究论文数量居前八位国家的整体水平,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呈现了各国小麦研究的前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世界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与中国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进行对比,明确了在论文产出时间、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涉及学科、发表期刊以及研究重点上的差异,并采用PageRank算法比较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最后,在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与小麦主产国生产及研发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WOS中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为53824篇,产出论文的79016位作者来自151个国家的12883个机构,近三十年的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的态势。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发文数量居于前列;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的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居于前列;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的H指数居于前列。从综合影响力来看,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小麦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居前30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中国有5个、澳大利亚有4个、加拿大有3个。美国国内小麦研究的相对优势机构有美国农业部、堪萨斯州立大学等,中国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澳大利亚有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加拿大有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等,印度有贝拿勒斯大学等,法国有国家农业研究院等,英国有利兹大学植物科学中心等,德国有霍芬海姆大学等。利用PageRank算法比较中国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与国外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影响力,结果显示,在机构两两相比较中,中国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PageRank值均高于国外的三个机构。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30位科研人员中,美国有12位、中国有5位、加拿大有3位,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各有2位。发文数量最多的是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Gill BS。中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何中虎,澳大利亚发文数量最多的是Appels R,加拿大发文数量最多的是Clarke JM,印度发文数量最多的是Dhaliwal HS,法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Branlard G,英国发文最多的是Shewry PR,德国发文最多的是Roder MS。1987-2016年WOS中53824篇小麦研究论文分布在2591种期刊上,刊载数量在500篇以上的期刊有15种,《Crop Science》载文量最大。载文量最多的30种期刊载文量占总数的33.96%,平均影响因子为2.976。美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rop Science》,中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los One》,澳大利亚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加拿大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印度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法国、英国和德国学者发文数量发文最多的期刊均为《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共有123个,发文超过100篇的学科有39个,全球及发文数量居于前八位的国家均是Agronomy和Plant Science学科最多。美国、中国、德国和印度的Plant Sciences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澳大利亚Agronom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加拿大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法国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德国Food Science Techn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论文中,美国数量最多,其次是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20篇论文的篇均引用频次达621.5次。近十年小麦研究共产生161篇ESI高被引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7.4次。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是澳大利亚科学家MUNNS,R等2006年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的“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the salt tolerance of wheat and other cereals”论文。161篇高被引小麦论文中,美国、澳大利亚、中国、英国机构参与发表的论文较多。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7-2016年全球小麦研究论文的共被引聚类时间线图谱,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主要体现在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小麦品种与营养健康研究、小麦生产、加工和利用研究以及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各国研究关注的重点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于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遗传育种,病虫害的防控,产量、品质与性状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小麦加工、膳食与营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发现,中国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与全球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相比,中国机构论文发表的总量低于国外机构,但增速高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引用频次居前20位论文的平均引用频次低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与国外机构在学科方面能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国内外机构发文的期刊分布均呈现出较强的离散态势;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比较注重小麦分子生物学、病虫害防治、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国外机构更加关注小麦生产加工方面的研究,而国内机构则比较注重小麦品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全球小麦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呈现出大范围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进一步应用,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重要的学者。美国小麦研究的整体实力最强,中国在多数领域处于“并跑”阶段,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科研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合作交流、改革管理模式以及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小麦的科研实力。在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中,作者首次提出了科研项目评审的独立式连续评审方法,对推动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史峰霖[8](2017)在《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收集评价与选育》文中提出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与多头菊丰富的花色不同,长期以来我国标准型切花菊市场一直以黄、白色为主,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影响了我国切花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选育颜色纯正、光泽鲜亮的粉、红、橙、紫、间色等彩色标准型切花菊极为迫切。本研究选用32个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筛选出17个对切花菊生育特性、观赏性影响较大的评价因子,构建了彩色标准型切花菊性状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筛选出9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切花菊F1代单株的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并对F1代切花菊的部分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选育出一批性状优良、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单株。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专家意见并参考其它评价体系文献,筛选出17个影响彩色标准切花菊生育特性、观赏性的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确定的评分标准对17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花径、花型、花色与亮度对切花菊综合性状影响较大,其权重值为0.128,其它评价因子影响相对较小。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32个切花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32个切花菊品种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级品种10个,占31.25%;良等级品种21个,占65.63%;差等级品种1个,占3.13%。(2)进一步筛选出株高、茎粗、花枝鲜重、花梗长度、叶韧性等9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9个评价因子进行分析,构建切花菊F1代单株的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发现花径、花型、花色对切花菊的观赏性的影响较大,其权重值为0.212,株高和茎粗次之,其权重值为0.104。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574个切花菊F1代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将574个F1代群体单株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级单株44个,占7.67%;良等级单株229个,占39.90%;差等级单株301个,占52.44%。筛选出44个优良单株,作为进一步的复选材料。(3)选用花型端正、瓣性高、颜色鲜亮的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对获得的F1代单株进行统计分析。共有6个杂交组合获得种子,’红日’ × ’南农衡春’的结实率最高,为7.79%;’顺发’ × ’南农嵩明’的结实率次之,为4.15%,其它3个组合的结实率都较低。通过统计F1代种子的发芽率发现,6个组合的杂交后代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红色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当用粉色的’顺发’作为母本,黄色或白色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了母本所没有的颜色黄色和白色,这表明了黄色和白色具有较强的遗传力,没有明显的偏母性遗传。同时还发现,在每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颜色均占有较高的比例,表现出较强的遗传优势。株高、茎粗、叶形指数、花径、舌状花数量的中亲优势率均为负值说明这5个性状在F1群体中的杂种优势具有显性遗传效应。
许杰[9](2017)在《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基因型烤烟对钾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对钾素的需求量也不同。深入研究烤烟不同基因型对钾素吸收和积累差异的机理及遗传特性,对于选育高钾基因型烤烟,提高钾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转AtNHX1烟草的3个纯合株系和4个烟叶钾含量不同的材料,研究了不同供钾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的钾营养特性和根系特性,初步探讨了高钾基因型不耐低钾的生理表现,并利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烟叶钾含量以及与钾素吸收相关的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和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的遗传特性,以期为选育高钾烤烟新品种和营养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转AtNHX1烤烟在大田10-70d叶龄11-14叶位烟叶钾含量始终高于未转化材料K326。在水培正常供钾条件下,转AtNHX1烤烟具有更好的养分吸收形态学特性:根系量大,活跃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ATP酶活性和根系CEC等根系生理特性指标也显着高于K326;钾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转AtNHX1烤烟具有较大的Vmax,N7、N9和N10的Vmax值分别是K326的1.71倍、1.63倍和1.41倍;但是对K+的亲和性较低,可吸收的最低K+浓度较高,结果说明转AtNHX1烤烟吸钾能力强,是烟叶钾含量高的原因之一,对K+亲和性低可能是其不耐低钾的原因。利用4个烟叶钾含量有差异的基因型进行分析也表明,在供钾充足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干物质积累、各部位钾含量和体外钾吸收效率显着高于低钾基因型,根系吸收钾素能力、向叶片中转运钾素能力较强,但其钾利用效率低于低钾基因型。在无外源钾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烟叶钾含量和整株钾积累量显着低于低钾基因型,耐低钾能力和根系吸钾能力也显着低于低钾基因型。高钾基因型烤烟在缺钾时,会通过增大根系量,提高根冠比,增强对生长介质中矿物钾的活化来提高烟株根际钾含量,但是由于根系吸钾能力较弱,对活化出的钾素未能充分利用。高钾基因型具有对钾素敏感,吸收、转运和积累钾素能力强,钾响应度高,但是不耐低钾的特点。烤烟旺长期烟叶钾含量和根系特性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着,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也达到极显着水平,广义遗传率较高,均大于60%,性状的变异主要由基因效应控制。其中,烟叶钾含量、根系活力和ATP酶活性的遗传以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F1杂种优势较强,40%-50%的组合表现出超高亲优势,可以利用杂种优势获得烟叶钾含量高、根系活力大、ATP酶活性强的基因型;烤烟根体积和根系CEC的遗传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较高,分别为54.81%和46.18%,提高烤烟根系量和根系CEC育种在早代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农大202、农大203和秦烟96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提高根系吸钾能力的较为理想的亲本。除了秦烟96在根体积的遗传中一般配合力为负值,秦烟96、农大202和农大203在烟叶钾含量、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和CEC的遗传中,一般配合力均为正值,表现出正向的效应,而云烟85和NC628的一般配合力均为负值,表现出负向的效应。F1杂交组合中农大203×NC628和云烟85×NC628特殊配合力均较高,烟叶钾含量和根系生理特性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选育烤烟钾高效吸收基因型的材料。
曾俊莉[10](2014)在《K型CMS小麦恢复系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保持、易恢复、恢复源广、种子不皱缩、发芽率正常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利用价值的不育系类型。本研究以三个具有粘果山羊草细胞质(Aegilops Kotchyi)的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5A,KTP3315A和KTM3315A及72个K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为试验材料。对所有恢复系的1B/1R核型进行鉴定分析;并将三个不育系与恢复系分别组配杂交,比较同质异核不育系易恢性及不同恢复系恢复力的差异;同时结合与育性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恢复基因的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筛选高恢复力的K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提供参考。试验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选用位于黑麦1RS及小麦1BS的特异性标记对所有恢复系材料进行PCR扩增电泳分析,同时用A-PAGE方法对其醇溶蛋白进行检测,以区分1B/1R类型和非1B/1R类型小麦。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核型鉴定结果一致,在72个恢复系中,有68个品种属于非1BL/1RS类型(占94.4%),4个品种属于1BL/1RS类型(占5.6%)。2.72个恢复系与3个不育系杂交组合的F1结实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各杂交组合F1结实率广泛分布于0-91.7%之间。同一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杂交,各不育系间的易恢性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三个不育系的易恢性强弱依次为KTP3315A、KTM3315A、K3315A。各恢复系间的恢复力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获得高恢复力的恢复系2个,如KR8-1-2(80.80±1.41),KR7-7(80.91±3.73);获得育性稳定的恢复系22个,如KR5212(78.02±2.63),6-96Z6(75.35±1.95),N9806(66.87±1.67)等。3.72个恢复系材料中,仅XY22-2、SY3-1、906E2三个恢复系材料中不含有育性恢复基因Rfv1,可能还含有其它育性恢复的主效基因,如SY3-1(63.41±19.17);906E2的恢复能力较差(10.41±4.66),恢复基因Rfv2的效应约为10%。其余恢复系既含有育性恢复基因Rfv1又含有育性恢复基因Rfv2,且恢复基因Rfv1效应(60%)强于Rfv2。不同恢复系含有的育性恢复基因的数目及其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二、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小麦分枝穗研究现状 |
1.2 小麦穗分枝研究现状 |
1.2.1 穗分枝小麦的来源 |
1.2.2 穗分枝小麦的形态分类 |
1.2.3 穗分枝基因的遗传研究 |
1.2.4 穗分枝小麦的利用 |
1.3 小麦的遗传改良 |
1.3.1 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 |
1.3.2 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其基因 |
1.4 小麦分子辅助育种的性状改良及其应用 |
1.4.1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 |
1.4.2 穗分枝小麦性状改良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方法 |
2.3.1 穗分枝相关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
2.3.2 小麦条锈、白粉病抗性鉴定 |
2.3.3 小麦农艺性状的测定 |
2.3.4 PCR分子检测 |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遗传分析 |
3.1.1 分枝麦的分枝特性 |
3.1.2 分枝麦的显隐性表型分析 |
3.1.3 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 不同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改良 |
3.2.1 与中燕96-3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籽粒性状 |
3.2.2 与贵紫麦1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紫色籽粒性状 |
3.2.3 与贵农19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综合性状 |
3.2.4 与贵农麦30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籽粒性状 |
4.结论 |
5.讨论与展望 |
5.1 穗分枝小麦的遗传分析 |
5.2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 |
5.3 利用分子辅助技术进行性状改良 |
5.4 多抗小麦种质聚合育种程序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2)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研究概况 |
1.3 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1.3.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发展 |
1.3.2 苜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 苜蓿表型特征研究概况 |
1.5 苜蓿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6 苜蓿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1 植株性状 |
2.3.2 物候期观察 |
2.3.3 植物学特征 |
2.3.4 生理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及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始群体株丛的变异类型 |
3.2 六个变异类型株丛物候期的比较 |
3.3 六个变异类型株丛植株性状的比较 |
3.3.1 不同类型单株鲜重构成要素及其相关性 |
3.3.2 不同类型生长速度比较 |
3.3.3 不同类型草产量 |
3.3.4 不同类型茎叶比和鲜干比 |
3.4 六个类型植物学特性比较 |
3.4.1 不同类型地上部分营养生长情况比较 |
3.4.2 不同类型的荚果与种子特征的测定 |
3.4.3 不同类型抗倒伏性比较 |
3.5 六个类型生理指标比较 |
3.5.1 不同类型现蕾期光合性能比较 |
3.5.2 不同类型的生理指标比较 |
4 讨论 |
4.1 苜蓿的多叶大叶特性 |
4.2 株高特性 |
4.3 分枝、分蘖性 |
4.4 苜蓿抗逆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化学杀雄剂对油菜骨干亲本的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概况 |
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2.3 自交不亲和性 |
1.2.4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 |
1.3 CHA及CHA在油菜上的应用 |
1.3.1 CHA的研究进展 |
1.3.2 油菜专用CHA的研究 |
1.3.3 CHA途径的优点 |
1.4 CHA的使用方法研究 |
1.4.1 CHA的施用方式 |
1.4.2 其他药剂配合CHA使用 |
1.4.3 不同类型CHA杀雄效果研究 |
1.5 化学杀雄效果的影响因素 |
1.5.1 化学药剂因素 |
1.5.2 外界环境因素 |
1.5.3 遗传因素 |
1.6 CHA诱导不育的机理 |
1.6.1 细胞学研究 |
1.6.2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
1.6.3 植物激素与雄性不育 |
1.6.4 膜脂过氧化物与雄性不育 |
1.6.5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研究 |
1.7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杀雄效果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田间种植及喷药方法 |
2.2.2 大田调查及品质分析 |
2.2.3 花粉活力测定 |
2.2.4 育性鉴定方法 |
2.2.5 ALS活性(in vivo)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6个材料的特征特性及品质 |
2.3.2 EN2使用浓度研究 |
2.3.3 EN2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4 EN2对甘蓝型油菜花器官形态的影响 |
2.3.5 EN2对甘蓝型油菜花粉活力的影响 |
2.3.6 EN2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 |
2.3.7 EN2对细胞质不育系的作用效果 |
2.3.8 EN2对甘蓝型油菜ALS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甘蓝抽薹结实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1.1 作图亲本的选择 |
1.1.2 作图群体的选择 |
1.1.3 群体的选择 |
1.2 遗传标记 |
1.3 甘蓝类作物常用的DNA分子标记 |
1.3.1、RFLP标记 |
1.3.2、RAPD标记 |
1.3.3、AFLP标记 |
1.3.4、SSR标记 |
1.3.5、EST标记 |
1.3.6、InDel标记 |
1.3.7、SNP标记 |
1.4 基因定位 |
1.4.1 数量性状 |
1.4.2 QTL定位的原理 |
1.4.3 QTL定位的主要方法 |
1.5 芸薹属作物抽薹性状研究进展 |
1.5.1 抽薹性状传统的遗传学研究 |
1.5.2 抽薹开花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6 结实性相关性状分析 |
1.6.1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研究 |
1.6.2 SLG基因 |
1.6.3 SRK基因 |
1.6.4 SCR/SP11基因 |
1.6.5 自交不亲和反应机理 |
1.6.6 甘蓝类作物S单元型鉴定方法 |
1.7 甘蓝类作物S单元型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抽薹性状的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双亲及作图群体的构建 |
2.1.2 田间抽薹性状调查方法 |
2.1.3 引物的筛选 |
2.1.4 总DNA的提取 |
2.1.5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1.6 10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配方及操作步骤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与InDel分子标记筛选及RIL群体分析 |
2.2.2 分子标记在群体上的应用效果 |
2.2.3 条带的统计及数据整理 |
2.2.4 甘蓝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5 偏分离标记与分析 |
2.2.6 表型变异及遗传分析 |
2.3 抽薹时间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
2.3.1 QTL的命名 |
2.3.2 QTL定位及分析 |
2.4 讨论 |
2.4.1 甘蓝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4.2 抽薹时间性状的QTL定位 |
第三章 自交不亲和的鉴定及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甘蓝自交不亲和S单倍型分析 |
3.1.3 引物的设计 |
3.1.4 总DNA的提取 |
3.1.5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3.1.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1.7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 |
3.1.8 测序及序列分析 |
3.1.9 SRK15引物的验证 |
3.2 结果分析 |
3.2.1 S基因引物在甘蓝材料中的扩增 |
3.2.2 S基因简并引物特异性的扩增 |
3.2.3 S基因特异性引物的扩增 |
3.2.4 S15SPF/R的验证 |
3.2.5 S15单倍型的鉴定与分析 |
3.2.6 S33单倍型的鉴定及分析 |
3.2.7 S28单倍型的鉴定及分析 |
3.2.8 S45单倍型的鉴定及分析 |
3.2.9 其他单倍型的鉴定及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抽薹性状的定位 |
4.2 甘蓝S单元型的快速鉴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陕单650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 |
1.1.1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
1.1.2 我国玉米主栽品种发展现状 |
1.2 当前玉米育种目标 |
1.2.1 玉米育种方向 |
1.2.2 对实现玉米育种目标的探讨 |
1.2.3 国外主要农业推广对我国的启示 |
1.3 玉米多点试验(区域试验) |
1.3.1 多点试验的意义 |
1.3.2 多点试验的重要性 |
1.3.3 多点区域试验分析的内容 |
1.4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
1.5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
1.5.1 产量和回归系数分析 |
1.5.2 非参数分析法 |
1.5.3 高稳系数分析法 |
1.5.4 GGE双标图分析法 |
1.6 GGE双标图介绍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地点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主要调查项目及方法 |
2.3.1 农艺性状调查 |
2.3.2 产量调查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 |
3.2 方差分析 |
3.3 产量和回归系数分析 |
3.4 非参数分析法 |
3.5 高稳系数法 |
3.6 GGE双标图分析法 |
3.7 综合分析 |
3.8 四种分析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的探讨 |
4.1.2 对品种评价和分析方法的探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变异方法 |
1.1 自然变异 |
1.1.1 天然杂交 |
1.1.2 虫媒杂交 |
1.1.3 继续分离与重组 |
1.1.4 由上述三点以外所致的杂交 |
1.2 人为变异 |
1.2.1 有性杂交 (不含杂交制种和种间杂交) |
1.2.2 诱变 (辐射和航天) |
1.2.3 基因工程变异 |
1.2.4 远缘杂交 |
2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
2.1 早熟性 |
2.2 抗枯黄萎病性 |
2.3 纤维品质 |
2.4 丰产性 |
3 育种方法 |
3.1 常规育种 (系谱选育) |
3.1.1 系谱育种法 |
3.1.2 品种间杂交育种 (单交、复式杂交、多父本杂交、回交) |
3.2 现代高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3.2.1 生化辅助育种 |
3.2.2 生化遗传辅助育种 |
3.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杂交优势利用 |
4.1 杂交优势、遗传力、配合力 |
4.2 雄性不育三系 |
4.3 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
4.3.1 指示性状 |
4.3.2 杂交制种技术 |
5 其他与棉花生产有关的育种研究 |
5.1 抗倒伏性 |
5.2 机采棉育种以及相关研究 |
6 棉花育种研究主要成就, 经验与不足 |
7 展望与讨论 |
(7)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科研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科研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 科研评价的主要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小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3.1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3.2 基于CNKI的小麦研究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
3.3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前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国家小麦研究的比较分析 |
4.1 研究机构分析 |
4.2 研究人员分析 |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
4.4 涉及学科分析 |
4.5 发文期刊分析 |
4.6 论文影响力比较 |
4.7 研究前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机构的中外比较分析 |
5.1 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与中国科学院比较 |
5.2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比较 |
5.3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比较 |
5.4 机构影响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麦主产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比较研究 |
6.1 中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2 美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3 澳大利亚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4 加拿大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5 法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6 印度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 |
7.1 优化资源配置 |
7.2 完善科研体系 |
7.3 提升创新能力 |
7.4 加强合作交流 |
7.5 改革管理模式 |
7.6 创新评价机制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收集评价与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观赏植物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百分制计分法 |
1.2 主成分分析法 |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4 灰色关联分析法 |
1.5 层次分析法 |
2 菊花花色育种方法的研究 |
2.1 杂交育种 |
2.2 芽变育种 |
2.3 诱变育种 |
2.4 基因工程育种 |
3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
3.1 花色的遗传 |
3.2 花器性状的遗传 |
3.3 营养性状的遗传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彩色标准型切花菊性状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层次结构的分析与建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性状统计 |
2.2 生根能力分析 |
2.3 各影响因子评分标准的确定 |
2.4 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 |
2.5 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的得分及等级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标准型切花菊F_1代单株性状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优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层次结构的分析与建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因子评分标准的确定 |
2.2 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 |
2.3 标准型切花菊F_1代单株的得分及等级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彩色标准型切花菊F_1代表型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杂交方法 |
1.3 性状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_1代结实率的分析 |
2.2 F_1代性状的分离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标准型切花菊F_1代单株的得分及等级 |
附录二 标准型切花菊F_1代部分优选单株 |
致谢 |
(9)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钾素对烟草的影响 |
1.1.1 钾对烟草生理代谢的影响 |
1.1.2 钾对烟草抗逆性的影响 |
1.1.3 钾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4 缺钾对烟草的危害 |
1.1.5 提高烟叶钾含量的途径 |
1.2 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
1.2.2 NHX基因的分类及表达 |
1.2.3 转入NHX基因对受体钾含量的影响 |
1.3 植物钾营养特性的遗传研究 |
1.3.1 植物钾营养特性的差异及遗传研究 |
1.3.2 植物钾营养效率的根系特性差异及遗传特性 |
2 引言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研究目标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转At NHX1 烤烟钾素积累及根系特性研究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3.1.3 项目测定与计算 |
3.2 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研究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3 项目测定与计算 |
3.3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特性的遗传研究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3.3 项目测定与计算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转At NHX1 烤烟钾积累与根系特性研究 |
4.1.1 转AtNHX1 烤烟农艺性状分析 |
4.1.2 转AtNHX1 烤烟中部叶不同叶龄烟叶钾含量 |
4.1.3 转AtNHX1烤烟根系K~+吸收动力学参数分析 |
4.1.4 转AtNHX1 烤烟根系形态学特征分析 |
4.1.5 转AtNHX1 烤烟根系生理特性分析 |
4.2 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研究 |
4.2.1 不同基因型烤烟大田农艺性状分析 |
4.2.2 不同基因型烤烟大田烟叶钾含量分析 |
4.2.3 不同基因型烤烟干物质积累差异分析 |
4.2.4 不同基因型烤烟钾素吸收和转运能力分析 |
4.2.5 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差异分析 |
4.2.6 不同基因型烤烟根系特性差异分析 |
4.3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特性的遗传规律 |
4.3.1 亲本及杂交组合烟叶钾含量及根系特性差异分析 |
4.3.2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4.3.3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3.4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 |
4.3.5 烟叶钾含量及根系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高钾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 |
5.1.2 高钾基因型烤烟不耐低钾机理初步探讨 |
5.1.3 烤烟烟叶钾含量及根系特性的遗传规律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K型CMS小麦恢复系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 |
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
1.2.1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研究 |
1.2.2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 |
1.2.3 核基因雄性不育的研究 |
1.2.4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机制研究 |
1.3.1 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时期及特点 |
1.3.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
1.4 K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 |
1.4.1 1BL/1RS 和非 1BL/1RS 类型雄性不育系 |
1.4.2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表现 |
1.5 分子标记在杂交小麦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应用 |
1.5.2 分子标记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中的应用 |
1.5.3 分子标记在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K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的核型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 1BL/1RS 核型的特异性检测 |
2.2.2 1BL/1RS 易位系醇溶蛋白检测 |
2.3 讨论 |
2.3.1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非 1BL/1RS 核型的特异性分子检测 |
2.3.2 K 型雄性不育小麦 1BL/1RS 核型的麦醇溶蛋白分析 |
第三章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和恢复系的恢复能力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不育系杂交组合 F1育性表现 |
3.2.2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的恢复力及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 |
3.2.3 杂交组合 F1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3.3 讨论 |
3.3.1 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 |
3.3.2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的恢复度比较 |
第四章 K 型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基因组成及其效应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筛选 |
4.2.2 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效应和作用方式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晏权. 贵州大学, 2020(02)
- [2]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D]. 杜凯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化学杀雄剂对油菜骨干亲本的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D]. 杜欣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甘蓝抽薹结实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析[D]. 陈登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5]陕单650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D]. 杜玉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6]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J]. 李胄. 西北农业学报, 2017(12)
- [7]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D]. 王瑞.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4)
- [8]彩色标准型切花菊品种收集评价与选育[D]. 史峰霖.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不同基因型烤烟钾营养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研究[D]. 许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K型CMS小麦恢复系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D]. 曾俊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