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水解山东缺水之急(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民[1](2021)在《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采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取工程措施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影响研究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有着重要意义,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监督与管理、需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本论文以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对该建设工程从日照水库取水的水资源影响研究,研究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范围为日照市全部行政区域,取水水源研究范围为日照水库、青峰岭水库、仕阳水库、峤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及日照水库坝上傅疃河流域。本文对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工业供水管道工程从取用水的合理性以及取退水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对现状年及规划年的需水量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对规划年全市用水量进行了用水合理性分析;通过评估和计算工程取水水源的可供水量及水质情况对取水水源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日照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下游生态河道用水量等分析了取水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供水区用户的废污水处理过程对退水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及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项目:(1)供水区各用户用水量基本合理;(2)工程的取水方案合理、水源可靠;(3)项目退水方案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影响较小;(4)对今后日照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对策及管理措施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本项目实施后,一方面可保证区域饮水安全,有利于提高日照市区城乡及企业供水保证程度,另一方面可保护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改善生态,而且支撑地下水环境。本文在调水量计算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主要是:各水库的丰枯比以及调节性能不同,本次对本工程取水水源涉及的水库进行跨流域联合供水调算,以确定调入调水枢纽供给市区的最大供水能力。该水库群为混联式水库群,其中调出区水库即沙沟水库与青峰岭水库串联、石亩子水库与仕阳水库串联,青峰岭水库与仕阳水库相并联,水库水量与区间径流汇合后入日照水库,最终通过日照水库向日照市区供水,是较复杂的水库群系统。
祁琳[2](2020)在《黄河三角洲刺槐林衰退特征及个体分化机制》文中指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是黄河三角洲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已成为该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屏障。上个世纪90年代,黄河三角洲刺槐林开始衰退,林内个体分化明显,出现了枯梢、死亡现象,森林经营面临巨大挑战。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一直是影响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问题,滨海盐碱地人工林生产力衰退成因更为复杂。因此弄清滨海盐碱地刺槐人工林个体分化机制进而揭示生长衰退成因,对刺槐林恢复重建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构建稳定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17年生刺槐、30年生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刺槐幼苗盆栽试验,系统探讨了刺槐抗盐生理生态特性;从不同盐分梯度和年龄进程两个路径,通过生长指标测定、土壤养分、林土互作分析,结合树干解析和土壤水盐运动追踪,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个体生长规律、径级分布特征、光合生理、根系特征、生物量分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碳氮分配特征、钠离子累积动态;阐明刺槐人工林内个体分化机制、人工林群落结构和人工林生产力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胁迫下刺槐呈现出地上和地下部分协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盐胁迫显着抑制了刺槐幼苗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径生长速率、相对高生长速率、幼苗生物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着降低,细胞膜透性显着增加。氮的吸收量和利用率显着降低,叶片13C同化速率下降。根系生物量分配的调整是其适应盐胁迫的重要机制。盐胁迫下,刺槐减少了叶片生物量的分配,增加了根系的分配,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加,而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在碳氮分配上,优先分配给根,光合产物更多的向下运输至根系使得根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大。盐胁迫下对根系生理和形态的调解有利于其根系维持较高的活力,为地上部营养生长提供支持,是刺槐植株适应盐逆境的一种策略。(2)竞争是林木分化的内因,滨海盐碱地刺槐人工林个体分化表现出鲜明的林龄特征。树高生长前6年生长迅速,第9年近乎达到平台期,生长迅速下降,第14年高生长接近停止;胸径生长前6年生长迅速,6-11年仍保持较高生长量,第14年生长迅速下降;材积生长前25年保持持续生长,胸径、材积生长下降明显滞后于树高。尽管气候条件好,尤其是降雨量多的年份,树木的形成层活动旺盛,年轮较宽,但总趋势保持了一定的规律性,且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表现出近乎一致的变化趋势,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的形成是个体分化长期累积和林分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盐分是刺槐人工林内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的外因,高盐胁迫加速了这一进程。盐胁迫下刺槐树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随土壤盐度升高显着下降。尽管存在高盐林地刺槐健康木生长高于低盐林地情况,但总体上低盐林地的树木生长明显高于高盐林地,说明土壤盐分是限制刺槐生长的关键因子,盐分加速了刺槐人工林内个体分化和衰退,以中等木为例,高盐林地刺槐个体衰退比低盐林地提前了3年。盐分对刺槐人工林内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的影响反映在径级随株数分布上,即高盐林地与低盐林地相比,健康木比例下降,中等木和濒死木比例增大;反映在年龄进程上,即17年生刺槐人工林与30年生刺槐人工林相比,17年林龄林地中濒死木的比例很低,只占2%;31年林龄与17年林龄相比,健康木比例下降,中等木和濒死木比例增大。刺槐体内Na+含量随刺槐个体生长进程不断累积,林龄和土壤盐度显着影响着累积量,是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的重要内在因素。Na+含量在不同器官含量表现为:根>干;随树干高度变化规律为:根>根茎部>2.6m树高>4.6m树高;3种衰退程度的个体中,树干Na+含量为: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根中Na+含量为:濒死木>中等木>健康木。刺槐根细胞的液胞化、液胞的囊胞化,将吸入的Na+区隔化于液胞,以及根茎叶的拒吸作用是刺槐抗盐的生理机制。健康木的根系可以较好的控制盐分吸收,避免吸收过多Na+导致离子毒害;濒死木根系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对盐离子吸收的控制能力下降,盐离子浓度高。这印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也是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的重要成因和关键机制。细根活力和细根形态随林龄和林地盐分不同而不同,与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密切关联。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细根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健康木的细根生物量要优于中等木和濒死木;细根平均直径呈增大的趋势,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下降,衰退程度加重;平均根系直径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根系活力表示植株中根系吸收和转化根系环境中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通常作为根系衰老的一个指标。根系活力随盐分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不同衰退程度细根活力表现为,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比根长反映了根系拓展能力和利用土壤资源的集中程度,其变化影响着根系吸收效率根长和比根表面积呈下降的趋势,不同衰退水平刺槐个体比根长变化表现为: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比根长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细根活力、细根量与分布与个体分化和树木衰退程度呈负相关,与地上部分生长呈正相关。随林龄增加,刺槐细根生物量显着增加,比表面积显着减少;衰退水平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显着,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林龄、衰退水平对细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着。刺槐对盐碱(1.65‰-2.3‰)有一定适应性,在逆境下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光合能力;年龄与衰退程度对光合生理各指标影响也不显着。刺槐个体分化的合成营养物质差异不在于光合速率可能在于光合叶面积。随土壤盐浓度的增大,叶片胞间CO2浓度、暗呼吸速率显着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显着增加,但不同年龄纯林(17a、31a)、不同盐分梯度(1.65‰、2.3‰)间光合生理各指标影响均不显着。不同盐浓度下,盆栽刺槐幼苗和31年生刺槐个体内可溶性糖、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而降低,刺槐调动消耗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来抵抗盐胁迫的危害以及恢复生长。不同衰退水平个体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变化为濒死木>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将大量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用于储存而非消耗,导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不同器官之间,根系最高,刺槐将较多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分配到根系中,增强抵抗盐胁迫的能力。随林龄增加,刺槐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显着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暗呼吸速率显着降低。衰退水平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显着,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变化为健康木>中等木>濒死木。(3)刺槐林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有鲜明的季节特征。高盐林地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均显着高于低盐林地。土壤含水量高造成根系低氧胁迫,根系生长受到抑制,衰退程度加重;采样时间对土壤含水量、含盐量、p H的影响均显着,表现出明显的水盐动态:春季5月土壤含水量最低,为蒸发积盐阶段;夏季8月含水量最高,处于脱盐阶段;秋季11月地下水位低,再次积盐。水盐表现为“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特点。刺槐林内树木根际土壤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均随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而显着降低,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壤贫瘠,导致刺槐养分缺失,衰退加重。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根际土壤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显着,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的变化为濒死木<中等木<健康木,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为中等木<濒死木<健康木,表明个体分化导致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改变,衰退木根际土壤养分贫瘠。根际土速效钾含量随林龄的增大而显着增加,有效磷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表明盐碱条件影响了磷的有效性是制约滨海盐碱地刺槐生长的关键限制因素。不同衰退程度对刺槐个体根际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着,为健康木<濒死木<中等木。(4)盐胁迫下黄河三角洲刺槐林林分生产力动态因盐碱程度和林龄而异。高盐林地健康木比例下降,中等木和濒死木比例增大,生产力降低;随着林龄增加,材积生长和地上生物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林分生产力动态变化是盐胁迫、林龄、光合能力、径级分布、衰退进程、林土互作以及外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白瑞[3](2020)在《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发展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黄河浑水灌溉特点,基于膜孔灌灌溉新技术,通过土箱试验,分析不同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及养分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取得主要成果为:(1)基于浑水中含有的泥沙问题,研究了不同含沙率对层状土入渗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含沙率与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浑水含沙率对入渗具有减渗作用,同一时间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同一位置土壤含水率随浑水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入渗结束后,相比清水入渗,含沙率为2%、5%、7%、9%减渗率分别为31.53%、47.30%、54.12%和60.95%。(2)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浑水膜孔灌的影响,探明了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下的浑水入渗特性、水分运移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特性,分别建立了不同施肥方式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水结束后表施方式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最大,土壤同一位置水分含量最高,湿润体范围越大;表施与深施尿素水解转化后的无机氮主要集中地表以下垂直7.5 cm位置,而灌施方式在膜孔中心附近尿素水解后铵态氮含量最大。不用施肥方式对应尿素水解速率和硝化速率不同,其中,表施条件的水解速率最快,土壤铵态氮转化较快,分别在灌水结束后第4天基本完全水解,再分布第12天土壤无机氮转化完全,其次为灌施,完全水解和转化分别用时5天和14天,深施条件的氮素转化最慢。(3)研究了不同浓度尿素肥液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浓度尿素肥液的浑水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变化过程,及肥液浓度对土壤湿润体水分含量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液浓度对入渗速率有促进作用,浓度增大,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增大,两者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相对于清水入渗,肥液浓度为352 mg/l、763 mg/l、1174 mg/l分别增渗19.9%、36.3%和52.6%;湿润锋运移距离、土壤含水率随肥液浓度增加而增大。肥液入渗明显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尿素肥液浓度越大,进入土壤尿素水解后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越大,硝化反应物增多使转化后土壤硝态氮含量越大。(4)通过室外冬小麦土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施肥量对冬小麦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期显着影响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和产量形成。在返青-拔节期施氮能有效促进冬小麦株高生长,提高光合速率、开花期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有效降低成熟期土壤无机氮残留及氮素表观损失量,返青-拔节期施氮较拔节-抽穗期和抽穗-灌浆期产量增长率分别为31.6%和72.2%;同一生育期施氮量越高,对应冬小麦株高、光合特性、干物质与产量积累及植株氮素积累量越大,但会加重成熟期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冬小麦成熟期籽粒产量最大对应最佳生育期施肥组合为返青-拔节期施氮240 kg/hm2。
王威[4](2020)在《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至准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本课题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基于臭氧混凝耦合机理,通过构建电诱导臭氧气浮小试及中试系统(Electro-hybrid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EDOF),明确了工艺的关键影响参数,探究了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对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水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静态实验以COD、TP和NH3-N为重点控制指标,分析对比了电诱导臭氧气浮、常规电絮凝和臭氧氧化等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与电絮凝和臭氧氧化工艺相比,EDO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升,在EDOF工艺中,电絮凝与臭氧氧化间可能存在互促增效耦合机制。基于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机理分析,探究了极板材料、初始pH、电流密度和臭氧投加量对体系处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最佳条件为采用铁电极、初始pH 7.0、臭氧投加量10.0mg/L、电流密度5.0 mA/cm2,其中COD、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9.66%、71.43%和12.96%。根据静态实验结果,构建了电诱导臭氧气浮一体化中试工艺系统,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臭氧投加量及进水流量条件下,EDOF一体化工艺对二级出水中COD、TP和NH3-N的去除效果。实验发现,最佳电流密度和臭氧投加量分别为3.66mA/cm2、6.8mg/L,最大允许进水流量为1.0m3/h,在此条件下EDOF出水COD及TP可以达到准Ⅳ类水标准,但不能有效去除氨氮,其中COD和总磷最佳承载负荷分别为82.9mgCOD/cm2·d和1.72 mgTP/cm2·d。三维荧光与分子量分析结果表明,EDOF工艺对类富里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有机物去除效果显着。
李文浩[5](2020)在《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根系微环境的影响》文中提出黄河故道地区是我国四大苹果产区之一,隶属于黄河故道的苏北地区具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但近年在该地区的果园存在耕作模式混乱、夏季高温多雨、果实裂果、日灼、产量及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试验以苏北夏季苹果园根系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清耕为对照,通过测定与分析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下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20个土壤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苹果园夏季的土壤耕作措施,为果园耕作措施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栽培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与清耕相比,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下苹果根系土壤温度明显降低,且随土层加深,降温效果下降。其中起垄覆草处理降温效果显着。在0-10cm土层,6-9月生长季的4个月地温与清耕相比分别降低1.8℃、1.2℃、1.1℃、1.3℃,地温稳定在23.2-25.1℃;在10-20cm土层,分别降低2.2℃、1.9℃、1.4℃、1.8℃;在20-40cm土层,分别降低2.0℃、1.7℃、1.6℃、1.8℃;在40-60cm土层,分别降低2.0℃、1.7℃、0.8℃、1.4℃。自然生草处理次之,地布覆盖处理效果最差。2.与清耕相比,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在6-9月生长季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苹果根系土壤的含水量,其中以0-20cm土层含水量变化最为明显。与清耕相比,起垄覆草(T2)处理的保水效果最好,在6-9月生长季的4个月土壤表层含水量分别提高40.8%、38.4%、55.3%、53.1%,土壤含水量在17.28%-36.56%之间。自然生草处理次之,地布覆盖处理效果最差。3.与清耕相比,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含量,其中苹果根系0-20cm土壤养分增幅最大,且随土层加深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减小。在0-20cm土层,起垄覆草(T2)处理最好,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氮磷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含量与清耕相比分别提高25.4%、37.1%、43.2%、34.1%、38.0%、34.5%、21.0%、28.7%、25.7%。自然生草处理次之,地布覆盖处理效果最差。4.与清耕相比,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其中表层土壤酶活性增幅最大,且随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变化减小。在0-20cm土层,自然生草(T3)处理最好,该处理下土壤脲酶、蔗糖酶、FDA水解酶、脱氢酶、磷酸酶等活性与清耕相比分别提高7.1%、91.2%、142.6%、130.4%、108.5%。其次为起垄覆草(T2)处理,其土壤脲酶、蔗糖酶、FDA水解酶、脱氢酶、磷酸酶等活性与清耕相比分别提高8.4%、61.6%、113.7%、96.5%、65.0%。地布覆盖处理效果次于起垄覆草与自然生草处理。5.与清耕相比,地布覆盖(T1)、起垄覆草(T2)、自然生草(T3)等处理下苹果根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起垄覆草(T2)处理最好,该处理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细菌的数量与清耕相比分别增加13.5%、8.9%、10.2%、11.2%。自然生草处理次之,地布覆盖处理效果最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起垄覆草处理是最适合黄河故道地区夏季果园的一种耕作模式。且起垄覆草处理主要通过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肥力、土壤酶活力及增加微生物数量,加快土壤物质循环,促进果树矿质元素吸收,从而改善果树光合效应及果实品质。
路其首[6](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王珊[7](2019)在《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而水环境状况却未得到有效改善,地表水源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为实现优质生活饮用水供给,保障饮用水安全,多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技术具有水源适应性强、降浊效果好、致病微生物去除率高、药剂投加量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不仅适用于常规工艺水处理厂的强化,还可进一步提高以臭氧-活性炭工艺为主的深度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在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工艺中,助滤剂的选择对强化过滤效果至关重要,传统的铝盐和聚丙烯酰胺类助滤剂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壳聚糖(CTS)作为天然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因来源广泛、人体无害、分子链上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活性基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由于壳聚糖存在阳离子性弱、水溶性差、有机物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基础材料,将无机金属离子引入壳聚糖分子链中,丰富了壳聚糖分子链中阳离子基团,制备了三种新型无机金属盐-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并以地表水处理厂沉淀池出水为试验原水,进行了三种复配助滤剂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研究。通过对比四种水处理常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强化过滤效果,优选出适合作助滤剂的壳聚糖,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中BBD模型优化了壳聚糖二次微絮凝运行参数,并探讨了壳聚糖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质子化壳聚糖(HCTS)具有较好的强化过滤效果。HCTS投加量为0.60 mg/L,微絮凝时间2 min,微絮凝强度(速度梯度G值)为110 s-1时,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性能最好。HCTS形成微絮体与滤料表面接触,主要受重力沉淀作用和阻截作用影响,且絮体粒径与过滤周期存在较好的线性负相关性。黏附机理主要靠降低水中胶体Zeta电位绝对值,增强胶体颗粒与滤料表面的界面化学作用,以及高分子吸附架桥的凝聚作用。以优选得到壳聚糖为基础,分别与新型水处理药剂硫酸钛及传统水处理药剂硫酸铝、氯化铁复配制备了三种助滤剂硫酸铝-壳聚糖复配助滤剂(AS-CTS)、氯化铁-壳聚糖复配助滤剂(FC-CTS)、硫酸钛-壳聚糖复配助滤剂(TS-CTS)。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等方法,分析了三种复配助滤剂外貌形态、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S-CTS助滤剂中生成了 O-Al、N-A1等基团键;FC-CTS中存在-Fe-O-Fe-键和聚合态Fe-OH-Fe;钛离子水解产物与壳聚糖的氨基、羟基发生了反应。这些无机金属盐与壳聚糖的结合,丰富了壳聚糖分子链上的阳离子和官能团,可提高胶体颗粒和滤料表面的Zeta电位,增强胶体颗粒与滤料表面的接触和粘附能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仍有部分AS晶体镶嵌在AS-CTS中;FC-CTS助滤剂形成了新的物质相结构,以非晶体形式存在;TS-CTS助滤剂形成了新的无定形态晶体结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金属盐与壳聚糖发生了一定反应。以上结果均表明,壳聚糖分子中引入了无机金属盐的羟基水解产物。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中CCD模型确定了 AS-CTS、FC-CTS、TS-CTS三种助滤剂最适复配比和投加量。明确了最佳复配条件下,三种复配助滤剂的强化过滤性能,通过考察胶体稳定性、絮体粒径、分形维数的变化,探究了其主要强化过滤机理。优化结果为AS-CTS 助滤剂mAS/mCTS 为 4:1、CTS 投加量为 0.2 mg/L;FC-CTS 助滤剂mFC/mCTS为 9:2、CTS 投加量为 0.2 mg/L;TS-CTS 助滤剂 mTS/mCTS 为 2:1、CTS 投加量为 0.3 mg/L。最佳复配条件下,三种助滤剂强化过滤性能指数AS-CTS>TS-CTS>FC-CTS,形成微絮体粒径 FC-CTS>AS-CTS>TS-CTS,分形维数 AS-CTS>FC-CTS>TS-CTS;以 Zeta 电位为指标的界面化学作用影响AS-CTS>FC-CTS>TS-CTS。AS-CTS和FC-CTS助滤剂形成微絮体,主要在重力沉淀作用和阻截作用下与滤料表面接触;TS-CTS强化过滤迁移机理以重力沉淀作用和水动力作用为主。AS-CTS强化过滤粘附机理以AS、CTS水解阳离子的界面化学作用和CTS高分子吸附架桥作用为主;FC-CTS则以Fe(OH)3、Fe(OH)2+、Fe3(OH)45+等铁离子水解产物的吸附凝聚作用和CTS架桥作用为主;TS-CTS强化过滤主要依靠多核羟基偏氧钛吸附凝聚作用和高分子架桥作用。通过超滤膜法、树脂分离、三维荧光光谱等手段,从分子水平上,对砂滤进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亲疏水性分布情况和荧光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考察三种复配助滤剂微絮凝强化过滤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质效能。研究结果表明:AS-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水中大分子量的HOA(疏水酸性有机物)、HIN(亲水中性有机物);FC-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水中分子量<3 KDa组分中的HOA、HOB(疏水碱性有机物)和HIC(亲水极性有机物);TS-CTS强化过滤主要去除>30 KDa和<3 KDa分子量组分中的HOA和HIC(亲水带电性有机物)。此外,FC-CTS强化过滤对三卤甲烷前体物质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53.92%。将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技术应用于处理高藻水时期沉淀池出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过滤前后水中微生物细胞状态和去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针对单独使用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去除藻类欠佳的情况,采用高铁酸钾预氧化与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研究结果表明: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过程中对微生物细胞无破坏,且可有效去除水中细菌等含有核酸类微生物,微生物去除效果优于藻类。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藻类和藻源嗅味物质2-MIB去除效果较好,叶绿素a去除率达91.6%,较未预氧化提高了 18.1%。当砂滤进水中2-MIB浓度为45 ng/L时,出水浓度为5 ng/L,低于饮用水标准限值10 ng/L。此外,组合工艺还可有效去除藻源有机物,其中,被去除EOM以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色氨酸类蛋白为主,IOM主要为腐殖酸和富里酸类有机物。组合工艺强化过滤主要靠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作用,和高铁酸钾还原新生铁水解产物Fe(H20)63+的吸附电中和作用,增强滤料对藻源污染物的截留能力。综上所述,无机金属盐和质子化壳聚糖复配助滤剂材料,对实际水体具有较理想的强化过滤效果,与高铁预氧化组合工艺可用于处理高藻水。同时,助滤剂微絮凝形成絮体形态和稳定性,可预测滤池运行状态和过滤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过滤工艺的改进和新水厂的建造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倩[8](2019)在《硅酸盐矿物对滨海盐碱土改良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之一,盐碱地面积分布广泛,主要是氯化物为主的粘质盐碱土,具有盐分含量高,土壤肥力差,土壤孔隙度低,土壤板结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盐碱地的治理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需求压力,促进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对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硅酸盐矿物作为盐碱土的改良剂,主要是通过添加硅酸盐矿物改良盐碱土的土壤团聚体,以此来改良盐碱土的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增强植物对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增加生物活性。同时探究固化时间对硅酸盐矿物改良盐碱土效果的影响,并与洗盐后盐碱土(EC<1000μs/cm)添加硅酸盐矿物改良试验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盆栽发芽试验,探究盐碱土改良对作物幼苗萌发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究,以期为黄河地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一定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硅酸盐矿物添加比例筛选试验中发现,不同硅酸盐矿物添加量能够增加不同粒级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也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通过试验发现硅酸盐矿物能够显着增加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在土灰比为5:1、10:1和50:1的三种硅酸盐添加量中,5:1和10:1的改良效果比50:1的改良效果好。通过试验发现添加硅酸盐矿物改良后的盐碱土土壤颗粒粒级增多,也有效的增加了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改善了盐碱土原有的遇水泥泞(盐碱土中>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近乎为零)的特点。综合改良结果,10:1的添加比例改良效果最佳,HM10:1(盐碱土+硅酸盐矿物)处理组在1-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比例达到22.12%,有效的增加了1-0.25 mm粒径的水稳定性团聚体。(2)在盐碱土的孔隙度改良试验中发现,硅酸盐矿物有效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渗透性,降低土壤的容重。HM10:1的试验处理的孔隙度为63.73%,比CK组的孔隙度提高了18.06%。HM5:1的处理孔隙度为65.47%比CK组提高了19.8%,使得盐碱土原本加水后板结的状态改善,土壤变得疏松。(3)对改良土壤进行白菜、生菜、菠菜等蔬菜的萌发试验,发现土壤碱度并没有降低或者稍微有所升高,但对作物的发芽率影响小,只是延缓了作物发芽时间。通过试验还发现洗盐改良土壤的发芽率几乎跟非盐碱土发芽率相同,脱盐加硅酸盐矿物改良盐碱土发芽率最高。HM10:1(盐碱土+硅酸盐矿物)和WM10:1(洗盐土+硅酸盐矿物)处理组小白菜的发芽率达到了90%以上,CK组小白菜没有发芽,生菜在试验时每个处理都有发芽,生菜可能有一定的耐盐碱性,所以经过改良的盐碱土能够提高作物的发芽率,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显着。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豫政办[2017]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年)》《南水北
包艳杰[10](2014)在《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河南是指现在行政区划中的河南省,在三至十二世纪不同朝代今河南省曾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但是国家政权中心自西向东逐渐进入河南中心地区。在集权制国家体系内,政权中心所在地的发展往往具备优厚于其他地方的条件。因此河南境内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蔬菜等种植技术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北宋以后逊色于南方。在传统农业国家的中心地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是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气候、土壤、水利条件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自然条件。气候波动必然影响农事活动安排,从不同时代古籍,尤其是历书和月令体农书的记载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联系。华北平原的气候受海洋影响,属暖温带的半干旱季风气候。雨量稀少而分配不均,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极大。夏季气温高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很少降雪,春季温度上升快而蒸发量大,再加以大风多,造成了严重的春旱,这是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威胁。自12万年以来华北平原古气候曾有过多次冷暖交替,殷商时期的温暖持续到周朝初年,此后温暖寒冷交替,春秋之后转暖,持续到西汉,东汉开始气候整体趋于寒冷,至唐代进入温暖期,而北宋又是由暖转寒的一代。不同气候条件促成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发育,土壤又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之基,东汉崔寔将田地主要分为三类:沙白轻土之田、美田缓土、强土黑垆之田。《齐民要术》中新出现的土壤类型有:白土、黑土(砂质壤土,粘土);白软地、黑软地、刚强之地(沙质壤土、粘质壤土、粘质土);黄白软土(疏松肥沃的红壤或黄壤,或疏松的壤质土),黑软青沙土:肥沃的沙土或粉砂质壤土;白沙地即沙土。人们在长期劳作过程中,观察认识土壤的能力逐渐提高,并采取适当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肥力,使土壤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循环状态,这是中国传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适当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然条件,因此灌溉可谓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境内的水环境由好变坏,主要河流—黄河处于"安流期",境内湖泊的变化较为明显,随之动荡的是陂塘的兴废及陂塘技术的发展与停滞,在湖泊陂塘湮废的进程中,沼泽湿地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水环境的变化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水稻和水生蔬菜种植。小麦、水稻、粟、豆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的农作物。文中的麦是指冬小麦,自传入中国后因受脱粒磨粉及加工技术的限制一直到东汉末年才获得显着发展,至唐代与传统的粟豆主食地位相当,此后发展为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本是南方作物,但北方种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各朝代都能看到人们对水稻生产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的重视。魏晋以前,河南一带为中国的中心,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农业技术成熟较早,不管是水稻种植技术还是农田水利南方都不及北方发达,文章以"别稻"作为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了这一情形。但是南北朝以后,南北方的稻作事业发生了变化。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摧残,农田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口大量南迁,稻作衰落,而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稳定的社会环境此时遇到先进的技术,可谓进入到水稻生产的黄金期,此后稻占据了粮食产量的统治地位,总的来说,稻的南北转变过程从魏晋开始,最迟南宋结束。粟和豆除了作人们的日常粮食外,还常被用作饲养牲畜的精饲料,尤其以养马最重要。自西汉以后养马业逐渐兴盛,唐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在这个养马盛行的时代出现人与马争食、牧场与农田相争的情形是必然的。粟在麦作兴起以后并没有很快衰落也与它的饲料用途有一定关联,而豆渐渐退出主食行列,作为重要的副食一直繁荣至今。瓜、茄子、韭、姜、莴苣、芥菜、芜菁及菱藕等水生蔬菜是三至十二世纪河南重要的蔬菜。旱地栽培蔬菜在三至十二世纪的河南不断巩固发展,水生蔬菜则多受限于环境制约,比重逐渐减轻。文章结合各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逐一考察了古籍中关于这些蔬菜的记载,对目前仍有疑问的点做了分析辨明,力图使这些蔬菜的种植技术脉络更加清晰。桑麻是棉花传入以前人们主要的衣料来源。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悠久的植桑历史。虽然考古发现证明南北方蚕桑业起源相当,但早期北方处于政权中心附近,所以发展速度远胜于南方地区。唐代之前,河南是我国最大的桑树种植区,与桑树种植相伴而生的丝织业也比较先进。中唐以后,河南蚕桑业呈现衰落之势,虽与以往相比略有逊色,但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依托种桑业而起的缫丝织锦,是达官贵族们的主要衣料。而沤麻织布则是寻常百姓的衣料来源。文中的大麻是指以取纤维为目的的雄麻,目前学界关于《齐民要术》中"得霜露则皮黄也"仍有疑问,文章结合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种植地域认为这是贾思勰在强调适时播种的重要,怕皮黄,而非"尚黄"。技术选择与发展依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同时技术发展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农耕首先受制于时节及土壤条件,因此文章以时节及土壤环境为两个观察点,分析了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中因时耕作与因地制宜两个主要特点,并以洛阳为例,结合文人诗集阐述了技术发展引起的农田景观变化。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先民根据地形、气候、水环境等自然资源基础创造了水作与旱作并存的农业局面,但是六朝以后逐渐集中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中心,耕耙耱旱作体系定型并精细化。在这个过程中水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旱作体系的成熟。而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农业生产者在改造自在自然,创造农业景观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同样的一片土地上究竟呈现哪一种农业景观,这里生活的人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人口因素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变化对粮食的需求不同而产生的影响,二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构成所造成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消耗就越少,因此,有效缩短食物链,可供养较多的人口。对于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养活更多的人口,农耕就显示出了突出的优势,因此在人地矛盾出现后,种植农业中辅助能投入逐渐增加,农耕技术逐渐精细化,畜牧则逐渐退缩,仅在不适宜农耕的环境里延续。北朝及唐末五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大量的游牧民族人民进入到中原,这些来自少数民族的居民在河南逐渐放弃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学习并适应定居的农耕生产与生活,而不是以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改造中原,这种"入乡随俗"现象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生态因子。同时,融入到中原人中间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农牧地位、畜产种类及饮食文化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饮食文化中以"胡饼"最负盛名。人们对饼食的喜爱也是麦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此外,农田水利的兴修及农具的革新、劝农制度发展成熟也为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黄河水解山东缺水之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水解山东缺水之急(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介绍 |
2.1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项目概况 |
2.2.1 建设项目概况 |
2.2.2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 |
3 需水预测研究 |
3.1 用水节水工艺和技术分析 |
3.1.1 精品钢基地 |
3.1.2 华能电厂 |
3.2 用水过程 |
3.3 供水区用户需水量分析 |
3.3.1 设计供水范围及用水户简介 |
3.3.2 傅疃河水厂及四大企业现状年实际供用水情况 |
3.3.3 傅疃河水厂及四大企业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3.4 用水水平评价及节水潜力分析 |
3.4.1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 |
3.4.2 污水处理及回用合理性分析 |
3.4.3 节水潜力分析 |
4 可供水量计算分析 |
4.1 水源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 |
4.1.1 可利用的水源分析 |
4.1.2 水源论证方案 |
4.2 沭水东调工程调水量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 |
4.2.3 现状工程条件下入库径流量计算 |
4.2.4 调出区调水量分析计算 |
4.3 日照水库供水量分析计算 |
4.3.1 日照水库需水量分析 |
4.3.2 日照水库可供水量计算 |
4.3.3 水库供水水质评价 |
5 取退水影响研究 |
5.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影响 |
5.1.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3 水资源配置格局变化分析 |
5.2 取水对日照水库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 |
5.3 退水影响分析 |
5.3.1 退水方案 |
5.3.2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5.3.3 对水生态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项目用水量及合理性 |
6.1.2 项目的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性 |
6.1.3 项目的退水方案及可行性 |
6.1.4 取水和退水影响补救与补偿措施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黄河三角洲刺槐林衰退特征及个体分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生产力衰退概念 |
1.2.2 盐胁迫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 |
1.2.2.1 个体生长 |
1.2.2.2 树木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
1.2.2.3 地上地下协调性 |
1.2.3 基于林龄的人工林生长与林地养分动态 |
1.2.3.1 光合作用 |
1.2.3.2 树木体内养分 |
1.2.3.3 根系动态 |
1.2.3.4 土壤理化性质 |
1.2.4 盐胁迫下林分结构变化 |
1.3 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2.1 盆栽试验 |
2.2.1.1 盐胁迫试验 |
2.2.1.2 碳氮同位素试验 |
2.2.2 大田试验 |
2.3 指标与测定方法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光合指标 |
2.3.3 叶绿素含量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4.1 土壤有机质 |
2.3.4.2 N、P、K测定 |
2.3.4.3 土壤pH值和含水(盐)量 |
2.3.5 细根形态和生理指标 |
2.3.6 生物量的测定 |
2.3.7 NSC的测定 |
2.3.8 稳定同位素的测定 |
2.3.9 钠离子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刺槐抗盐性及其盐胁迫下刺槐生理适应机制 |
3.1.1 盐胁迫对刺槐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1 生长 |
3.1.1.2 光合特性 |
3.1.2 盐胁迫下刺槐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3.1.3 盐胁迫下刺槐根系特征变化 |
3.1.3.1 根系形态特征 |
3.1.3.2 根系活力 |
3.1.4 盐胁迫下刺槐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 |
3.1.4.1 生物量 |
3.1.4.2 生物量分配 |
3.1.5 盐胁迫下刺槐个体各器官NSC浓度 |
3.1.5.1 可溶性糖含量 |
3.1.5.2 淀粉含量 |
3.1.5.3 NSC含量 |
3.1.6 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7 盐胁迫下刺槐N素养分吸收和同化产物分配 |
3.1.7.1 整株植株总~(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 |
3.1.7.2 各器官~(15)N吸收量 |
3.1.7.3 各器官~(15)N分配率 |
3.1.7.4 总~(13)C吸收量 |
3.1.7.5 各器官~(13)C吸收量 |
3.1.7.6 各器官~(13)C分配率 |
3.2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个体分化机制 |
3.2.1 基于盐分梯度的刺槐林个体分化特征 |
3.2.1.1 径阶分布特征 |
3.2.1.2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分化比例 |
3.2.1.3 生长 |
3.2.1.4 单株生物量 |
3.2.1.5 生物量分配特征 |
3.2.2 基于林龄的刺槐林个体分化特征 |
3.2.2.1 径阶分布特征 |
3.2.2.2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分化比例 |
3.2.2.3 生长 |
3.2.3 盐胁迫下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年生长动态 |
3.2.3.1 树高 |
3.2.3.2 胸径 |
3.2.3.3 材积 |
3.2.3.4 生长动态的数学模拟 |
3.2.4 刺槐个体分化的生理生态基础 |
3.2.4.1 盐胁迫对刺槐个体分化的影响 |
3.2.4.2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Na~+累积规律 |
3.2.4.3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NSC变化 |
3.2.5 刺槐个体分化的年龄特征 |
3.2.5.1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的光合生理 |
3.2.5.2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个体的根系特征 |
3.3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林地水盐动态及根际土特性 |
3.3.1 不同土壤盐分梯度的刺槐人工林林地水盐动态及根际土特性 |
3.3.1.1 土壤水盐动态 |
3.3.1.2 土壤pH值 |
3.3.1.3 根际土壤养分 |
3.3.2 基于林龄的刺槐人工林林地水盐动态及根际土特性 |
3.3.2.1 水盐动态 |
3.3.2.2 土壤pH值 |
3.3.2.3 根际土壤养分 |
3.4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动态 |
3.4.1 土壤含盐量对黄河三角洲刺槐林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
3.4.2 基于林龄的林分地上生物量动态 |
4 讨论 |
4.1 刺槐抗盐性及其生理适应 |
4.1.1 生长 |
4.1.2 地上生理适应 |
4.1.3 根系生理形态适应 |
4.1.4 生物量分配 |
4.1.5 C、N分配 |
4.2 刺槐个体分化形成机制 |
4.2.1 刺槐个体分化特征 |
4.2.1.1 不同土壤含盐量下的个体分化特征 |
4.2.1.2 基于林龄的个体分化特征 |
4.2.2 不同衰退程度刺槐的生长动态 |
4.2.3 刺槐个体分化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 |
4.3 林地水盐动态及根际土特性 |
5 结论 |
5.1 刺槐抗盐性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
5.2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个体分化机制 |
5.3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林地水盐动态及根际土特性 |
5.4 黄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林分生产力 |
5.5 创新点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浑水入渗研究进展 |
1.2.2 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 |
1.2.3 覆膜灌溉土壤水氮运移的研究进展 |
1.2.4 施氮对作物生长特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土壤参数 |
2.1.3 试验材料 |
2.2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3 施肥条件下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水氮运移特性 |
3.1 不同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影响 |
3.1.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1.2 湿润锋运移特性 |
3.1.3 含水率分布特性 |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浑水膜孔灌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
3.2.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2.2 湿润锋运移特性 |
3.2.3 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
3.2.4 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 |
3.3 不同肥液浓度对浑水膜孔灌水氮运移特性影响 |
3.3.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3.2 土壤湿润锋运移特性 |
3.3.3 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
3.3.4 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膜孔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期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1 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4.2.2 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期对冬小麦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1.1 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1.2 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成熟期氮素吸收效率 |
6.1.1 对冬小麦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6.1.2 对冬小麦氮素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6.1.3 对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6.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6.4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土壤氮素残留及氮平衡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
1.1.1 我国水环境现状 |
1.1.2 城市污水准IV类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
1.1.3 城市污水准IV类提质增效处理难点 |
1.2 传统深度工艺及其局限性 |
1.2.1 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
1.2.2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2.3 膜处理技术 |
1.2.4 高级氧化技术 |
1.2.5 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的提出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课题来源 |
1.3.4 论文组成 |
2 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系统及研究方法 |
2.1 EDOF静态实验工艺系统 |
2.1.1 EDOF静态实验装置 |
2.1.2 EDOF静态实验操作步骤 |
2.2 EDOF中试工艺系统 |
2.2.1 EDOF中试实验装置 |
2.2.2 EDOF中试工艺运行流程 |
2.2.3 EDOF中试工艺特点 |
2.3 实验用水概况 |
2.3.1 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概况 |
2.3.2 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2.4 水质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 |
2.4.2 有机物指标 |
2.4.3 傅立叶漫反射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3.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
3.1 EDOF工艺特性与机理分析 |
3.2 电极材料比选 |
3.3 初始pH的影响 |
3.4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
3.5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运行特性 |
4.1 电流密度对EDO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 电流密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电流密度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臭氧投加量对EDO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1 臭氧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臭氧投加量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臭氧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EDOF中试设备运行经济可行性评价 |
4.4 本章小节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根系微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果园覆盖研究现状 |
1.2.2 果园地表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果园地表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4 果园地表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果园地表覆盖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3.3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4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5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时间和方法 |
2.4 项目测定与方法 |
2.4.1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2.4.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0-1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10-2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20-4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4 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根系40-6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不同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0-20cm土层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20-40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3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40-60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 不同覆盖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的影响 |
3.3.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0-20cm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的影响 |
3.3.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20-40cm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的影响 |
3.3.3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40-60cm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的影响 |
3.4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0-2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20-4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40-6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不同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0-20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2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20-40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3 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根系40-60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6 不同覆盖对苹果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7 黄河故道地区夏季苹果园不同覆盖模式的生态效应评价 |
3.7.1 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氮养分含量相关分析 |
3.7.2 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磷钾养分含量相关分析 |
3.7.3 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分析 |
3.7.4 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性相关分析 |
3.7.5 不同覆盖处理苹果根系表层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果园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 果园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 果园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 果园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果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6)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饮用水安全现状 |
1.1.1 饮用水卫生和安全标准的变化趋势 |
1.1.2 基于饮用水安全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 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环境现状和水质特点 |
1.3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研究进展 |
1.3.1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 |
1.3.2 二次微絮凝助滤剂研究进展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4.1 壳聚糖的特性 |
1.4.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 无机金属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1 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2 铁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3 钛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2.2 试验原水及助滤剂的制备 |
2.2.1 试验原水 |
2.2.2 单一微絮凝助滤剂溶液的制备 |
2.3 壳聚糖基复配助滤剂基本性质及结构表征方法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3 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征 |
2.3.4 扫描电镜(SEM)观测 |
2.4 有机物指标检测方法 |
2.5.1 分子量分布检测 |
2.5.2 亲疏水性分布检测 |
2.5.3 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
2.5.4 三卤甲烷生成势 |
2.5 藻类指标检测方法 |
2.4.1 叶绿素a |
2.4.3 藻类有机物的分离 |
2.4.4 嗅味物质 |
2.6 微絮体指标检测方法 |
2.6.1 絮体粒径 |
2.6.2 絮体分形维数 |
2.6.3 水中胶体ZETA电位 |
2.7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第3章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的制备及形态分析 |
3.1 复配药剂的制备方法 |
3.1.1 AS-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1.2 FC-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1.3 TS-CTS微絮凝助滤剂的制备 |
3.2 复配药剂基本形态分析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 |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 |
3.2.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强化过滤研究 |
4.1 壳聚糖强化过滤效能研究 |
4.1.1 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4.1.2 壳聚糖助滤剂优选 |
4.1.3 投加条件对HCTS强化过滤效能影响 |
4.2 HCTS二次微絮凝运行参数优化 |
4.2.1 运行参数优化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与回归方程 |
4.2.3 回归方程拟合程度分析 |
4.2.4 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4.2.5 最优运行参数的预测和验证 |
4.3 壳聚糖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4.3.1 胶体颗粒粒径变化分析 |
4.3.2 胶体粒子Zeta电位分析 |
4.3.3 HCTS主要强化过滤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 |
5.1 三种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效能研究 |
5.1.1 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5.1.2 CCD响应曲面试验模型分析 |
5.1.3 浊度去除效能分析 |
5.1.4 颗粒物去除效能分析 |
5.1.5 过滤周期的影响 |
5.1.6 三种复配助滤剂复配比的优化 |
5.2 投加方式对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效能影响 |
5.2.1 投加方式对浊度去除效能影响 |
5.2.2 投加方式对颗粒物去除效能影响 |
5.2.3 投加方式对残留铝浓度影响 |
5.2.4 投加方式对过滤周期影响 |
5.2.5 投加方式对过滤性能影响 |
5.3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5.3.1 复配助滤剂对胶体粒子稳定性影响 |
5.3.2 复配助滤剂对微絮体结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壳聚糖复配药剂强化过滤对消毒副产物前质去除效能研究 |
6.1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去除有机物效能研究 |
6.1.1 试验原水有机物分布特征 |
6.1.2 AS-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1.3 FC-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1.4 TS-CTS去除有机物效能分析 |
6.2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对三卤甲烷前体物质去除效能研究 |
6.2.1 AS-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2.2 FC-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2.3 TS-CTS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质效能分析 |
6.3 壳聚糖复配助滤剂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机理研究 |
6.3.1 滤料表面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变化 |
6.3.2 三卤甲烷前质物化性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TS-CTS助滤剂强化过滤对藻源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
7.1 TS-CTS复配助滤剂对藻类及藻源污染物助滤效果研究 |
7.1.1 高藻进水条件下试验原水水质特点 |
7.1.2 藻细胞完整性影响 |
7.1.3 浊度、颗粒物及过滤周期影响 |
7.1.4 叶绿素a和2-MIB去除效果分析 |
7.2 预氧化-微絮凝强化过滤组合工艺对藻源污染物助滤效果研究 |
7.2.1 浊度、颗粒物及过滤周期影响 |
7.2.2 叶绿素a和2-MIB去除效果分析 |
7.2.3 藻源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7.3 TS-CTS复配助滤剂微絮凝强化过滤机理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硅酸盐矿物对滨海盐碱土改良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盐碱土概况 |
1.3.1 盐碱土的成因、种类和分布 |
1.3.2 盐碱土的危害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盐碱土物理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2 盐碱土水盐运移的研究进展 |
1.4.3 盐碱土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
1.5 土壤团聚体 |
1.5.1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理 |
1.5.2 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 |
1.6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试验区 |
2.1.2 试验区土壤基本概况 |
2.1.3 试验材料 |
2.2 硅酸盐混合盐碱土比例筛选试验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硅酸盐矿物对盐碱土改良影响的研究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硅酸盐混合粘土矿物对不同作物萌发的影响 |
2.4.1 试验设计 |
2.4.2 试验指标与方法 |
2.5 硅酸盐粘土矿物对作物影响的盆栽试验 |
2.5.1 试验设计 |
2.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硅酸盐矿物混合盐碱土对土壤颗粒粒级分布与稳定性的影响 |
3.1.1 硅酸盐矿物混合盐碱土的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 |
3.1.2 硅酸盐矿物混合洗盐土的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 |
3.1.3 硅酸盐矿物混合盐碱土的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 |
3.1.4 硅酸盐矿物混合洗盐土的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 |
3.2 不同固化时间对硅酸盐粘土矿物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
3.2.1 硅酸盐粘土矿物pH |
3.2.2 硅酸盐粘土矿物电导率 |
3.3 硅酸盐矿物添加比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4 不同硅酸盐矿物添加比例对盆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1 对盆栽土壤容重(BD)的影响 |
3.4.2 对盆栽土壤p H影响 |
3.4.3 盆栽土壤总孔隙度 |
3.5 硅酸盐粘土矿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6 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微观结构 |
4 讨论 |
4.1 硅酸盐矿物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添加硅酸盐矿物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4.3 改良后的土壤对作物萌发的影响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农业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河南的气候与土壤 |
一、冷暖交替的气候 |
二、土壤概况 |
三、土壤类型 |
第二节 河南境内的河流与湖泊 |
一、黄河 |
二、主要湖泊及变迁 |
第三节 河南境内的陂塘 |
一、河南南部的陂塘 |
二、河南中部的陂塘 |
三、河南东部的陂塘 |
四、河南西部的陂塘 |
第二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的麦作技术 |
第一节 魏晋以前小麦种植技术缓慢发展 |
一、小麦的推广与地位 |
二、麦作发展缓慢的原因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的麦作技术 |
一、整地 |
二、垄作 |
三、播种方法 |
四、田间管理 |
五、收获贮藏 |
第三节 唐宋时期河南麦作技术快速发展 |
一、与小麦种植有关的物候知识 |
二、间作技术提高—桑下植麦 |
三、唐宋河南小麦大面积种植 |
四、麦作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粟、稻、豆种植技术 |
第一节 粟种植技术 |
一、粟的种植状况 |
二、粟的播种方法 |
三、轮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四、影响粟种植技术发展的因素 |
第二节 水稻种植技术 |
一、东汉以前的水稻种植 |
二、东汉的“别稻” |
三、六朝到北宋稻作技术 |
第三节 豆的种植技术 |
第四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主要蔬菜种植技术 |
第一节 蔬菜种类 |
一、宋代以前河南蔬菜种类 |
二、北宋时河南蔬菜种类 |
第二节 旱地栽培蔬菜的种植技术 |
一、瓜的种植技术 |
二、茄子的种植技术 |
三、从韭菜到韭黄 |
四、莴苣种植技术 |
五、姜种植技术 |
六、芥辣种植技术 |
七、芜菁种植技术 |
第三节 水生蔬菜的种植技术 |
一、菱种植技术 |
二、莲藕种植技术 |
三、蒲菜种植技术 |
四、茭白种植技术 |
第五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桑麻种植技术 |
第一节 桑树种植技术 |
第二节 麻类纤维作物种植技术 |
一、大麻对土壤的要求 |
二、适时播种以避“得霜露则皮黄” |
第六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特点及农田景观变化 |
第一节 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特点 |
一、因时耕作 |
二、因地制宜—以为古代诗词中心 |
第二节 农田景观的变化—以洛阳为例 |
一、白居易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
二、王禹偁笔下的洛阳农田景观 |
第七章 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环境要素变迁 |
第二节 影响种植技术发展的人口因素 |
一、人口数量的影响 |
二、民族构成的变化及影响 |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农具革新对种植技术发展的影响 |
一、以犁为主的整地工具 |
二、播种农具 |
三、中耕农具 |
四、灌溉农具 |
五、收获农具 |
六、魏晋隋唐墓葬中所见的农具或明器 |
第五节 劝农制度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劝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二、劝农的具体过程 |
三、劝农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黄河水解山东缺水之急(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D]. 王成民. 山东大学, 2021(11)
- [2]黄河三角洲刺槐林衰退特征及个体分化机制[D]. 祁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3]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D]. 白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D]. 王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根系微环境的影响[D]. 李文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6]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壳聚糖及其复配助滤剂强化过滤研究[D]. 王珊.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8]硅酸盐矿物对滨海盐碱土改良作用及机理研究[D]. 王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8)
- [10]三至十二世纪河南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D]. 包艳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