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8)在《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文中研究指明《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是以史学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相结合,探索和分析隋唐宋金元时期墨学发展的情况,同时考察这几个朝代墨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然后理清民国以来墨学研究的概况,搜寻其中墨学断代研究涉及隋唐宋金元的相关成果,同时将隋唐宋金元这几段处于墨学衰微期的因果关系作出简析。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宋代墨学接受研究、金元墨学接受研究。以下各章皆先概述墨学发展背景,目的在于考察不同朝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墨学发展演变的轨迹,然后再分别论述不同时期文人学士对墨学的接受,同时探索墨学同几段朝代各自时下主流思潮产生的融合或碰撞。第一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八节。首先归纳分析隋唐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文本和引用墨家思想的特点;然后考察唐代儒墨关系较之前代发生的重要转变;最后解析唐代文人着作中的墨学引用和摘录情况,魏征《群书治要·墨子》、赵蕤《长短经》、马总《意林》较为典型,分别设专节专论;对于没有形成着述、无法系统考察其墨学思想的文人学士,则是采取收集分析其论及墨学的文论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墨学观,比如韩愈《读墨子》和其他文论中对墨学的取舍、柳宗元文论中的斥墨识墨论等。第二章,宋代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十节。第二节承接隋唐类书对墨学的考察方法,细致分析宋代三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辑录《墨子》条文的特点,并总结出其与隋唐类书吸收墨学的不同特征。第三节开始专论两宋文人学士的墨学观,北宋时期的文人学士接受墨学少有形成着述,但不乏专篇专论以及散见在文论、史着、注疏等作品中的观点,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的墨学观,即是以此法归纳和分析。从程颢、程颐论墨学,到南宋以后文人学士的墨学接受,则是着重于考察理学兴盛之后理学家们对墨学的批判,朱熹最为典型。最后补充以南宋文人笔记对墨学的接受,即洪迈《容斋随笔》和黄震《黄氏日抄》。第三章,金元墨学接受设立四节。先是考察道教转型、新旧交替中对墨学的吸收,然后列出南宋遗民文人作品对墨学的接受,马端临《文献通考》颇为独特。此章末尾则是将元末文人陶宗仪《说郛》中收录的《墨子节抄》和《读墨子随识》作具体分析,阐明其于元代保存《墨子》文献之功。
肖鑫[2](2014)在《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与政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整个蒙元时期,全真教都是北方最大的道教教派。由于三次佛道论辩的打击,全真教的势力在元世祖忽必烈一朝处于低落期。本文以元朝中后期的全真教为研究对象,研究侧重于全真教在政治层面的表现。首先以时间为顺序,通过研究皇帝们对全真教的政策的变化、对全真教的赏赐及全真教在政府宗教事务中的参与情况,来展现全真教在世祖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的发展情况。然后又通过诸王后妃等贵族、中央政府官员及地方各种官员与全真教的结交往来情况,来反映此时的全真教与政府各个层面的关系,更加全面的反映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的与政府的联系。
张华[3](2014)在《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文中指出金代山东全真教的发展在整个全真教的历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王重阳创教之始,山东便是全真教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金代山东全真教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金朝全真教发展的一个代表。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四月,王重阳烧毁终南刘蒋茅庵,东迈山东传道。同年七月,到达宁海,先后收丘处机、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七人为徒,号称“全真七子”,在登、莱、宁海三州建立起“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与“三教平等会”五个全真教下层民众组织,号称“三州五会”。金代全真教虽然起源于陕西,但其真正兴盛则是在山东地区。在全真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山东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也在不断的变迁中。早期(1167-1197)主要集中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是全真教初步发展时期。中期(1197-1219)主要是以尹志平在潍坊玉清观的经营为代表,这一时期主要得益于金朝统治者对全真教政策上的松弛,使得全真教在山东中部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后期(1210-1234)主要是从宣宗贞佑年间直至金朝灭亡,全真教在山东西部地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以洞真观崔道演及其弟子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在元代依然很有影响力的全真教道士,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便开始向泰山地区转移,为元代以后全真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陈明[4](2010)在《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文中指出“得道成仙”是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终极目的,其修炼理论和实践也是围绕得道成仙的宗教目的而展开的,全真道得道成仙的内涵却较前代道教修炼理论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全真道倡导以德正心,体现出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提升、追求品德完善和身心健康的价值取向。因此,道德修炼在全真道的心性修炼中占住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全真道看来,道德是全真道心性修炼的基础、是人格净化的阶梯、是“澄心制欲”的法宝,道德甚至被看作是修道者得道成仙的标准。所以,全真道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有利于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全真道正是以道德修炼为出发点,通过“功行双全”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全真道的“心性”,即精神境界,全真道的“心性修炼”其实就是精神层面的修炼,它以伦理道德净化精神世界,通过内在与外在两种类型的超越以最终达到与道相合“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因此,“天人合一”是全真道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个体追求的最高精神目标,体现出入世与出世的统一,超越与内在的统一、对天道天命的虔敬与现世伦常积极尽责的统一、终极关怀与现实负责的统一等等。全真道心性修炼以道德为修炼的基础,追求德性至善、至美与心理的至和、至静,与现代西方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调治内蕴,两者都是以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精神健康状态为目的,都体现出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意义,无论是全真道的“天人合一”,还是后人本主义的“与大精神合一”,这些思想不仅仅只局限于心理层面的调治,而且深入到精神层面的调控,揭示出精神调治与道德修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密切关系。
陈明,吕锡琛[5](2010)在《全真道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对全真道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的繁荣昌盛,时间源远流长,长达百年。无论是发表的论文,还是出版的着作,真可谓汗牛充栋,发展到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由于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以性命双修、功行双全为修炼途径,实现精神境界终极超越的目标追求,从而打破了传统道教的修炼模式,建立
刘全芬[6](2009)在《南宋金元新道教孝道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对道教伦理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道教研究的一个热点。就道教伦理而言,其孝道伦理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种宗教,道教与伦理道德天生具有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南宋金元时期新道教与孝道的关系更为典型。孝道伦理作为调整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特性为其长期延续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道教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丰富其孝道的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新道教孝道伦理,构成传统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要求人们自觉履行忠孝伦理,自我约束,从而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较为完善的孝道伦理思想体系。忠孝成仙是其核心教义,道教孝道通过世俗忠孝伦理来规范道教内部的修炼活动,提出修德与修仙并行,甚至认为孝道即仙道,“道德决定论”的凸显对传统注重道术的道教修炼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采用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的理论,综合运用资料考证、个例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以新道教的孝道伦理为核心,来研究道教在追求长生乃至成仙不死的过程中,孝道所表达的核心意义。唐宋以来道教的“内转”倾向,使得南宋金元道教孝道获得大发展,内在化转向直接导致成仙的道德决定理论的提升,构成了孝道与宗教理想之间贯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道教孝道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其所指向的对象也表现出和世俗伦理的极大不同。在道教孝道中,不仅存在着“人-人”,也即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世俗的孝道,同时还存在着“人-神”,即信徒与崇拜对象“真父母”之间的孝道伦理。同时,在“人-人”之间的孝道这一层面上,除子女与父母关系之外的徒弟与师父之间的关系也被纳入孝道的范围,被赋予孝道的内涵,要求以孝道的原则来规范。本文首次以孝道的视角来纵观这多重对象,使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得以突显并在对立之中呈现出一致性。南宋金元时期新道教教派中世俗孝道色彩最为浓厚的当属净明道。净明道将儒家的忠孝伦理与道教成仙修炼相结合,倡导将忠孝的伦理实践作为步入道门的丰要修行法则,即“忠孝自得以致仙”。由此看来,神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就把个体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的践行紧密结合起来,加速了个体对于社会伦理规范尤其是孝道的内在自觉,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决定论特征;在其神学伦理中,以斋醮、符箓为媒介,并通过天地鬼神的道德赏罚机制,来提高孝道伦理规范的执行力度,其斋醮、符箓均被注入特定的宗教伦理内涵。换句话说,道教斋醮、符箓是道教孝道伦理的神学化表达。人们认识到:斋醮、符箓任何时候只是得道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决定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斋醮、符箓内涵的理性成分——伦理,道教伦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道教伦理愈来愈和儒家伦理趋同。正是以宗教神学的形式,传统孝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净明道孝道强大社会控制作用的根源。作为南宋金元时期最大的新道教派别——全真道,其孝道体现出道教孝道的另一特色。全真道把抛弃家缘当成修道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它会要求它的道徒不行忠孝,只不过表现上和儒家伦理不同。全真教向信徒提出了不仅要修“真功”,而且要有“真行”的内外伦理操作要求。对于出家道徒来说,行孝的对象是师父而不是父母;对于在家的道众来说,他们的日常行为同样要恪守封建伦理纲常,把孝道放在首位。全真教对世俗伦理的强调与重视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入世倾向;南宋金元时期,思想文化形态逐渐向道德绝对论演变。道教不再局限于个体的自我修道成仙,而是要求他们积极投身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践行道,而后方可成仙。全真道还将其伦理外化为社会性很强的道德行为规范——道教戒律。通过道教戒律对孝道伦理的强制化规定,保证了道教孝道伦理的践行,进一步扩大了道教伦理在社会中的影响和教化作用。应当指出,在本质上,注重“真行”是全真教注重孝行的根本原因;全真道把德行践履纳入修道系统,全真七子均为至孝之人,其孝行世人皆知。随着道德因素在道教的神仙理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道教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道教劝善书和功过格的形成和不断涌现以及其在民间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所阐述的孝道伦理是这一时期新道教孝道伦理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道教劝善书和功过格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不但与道教的世俗化发展有关,也与儒释道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的劝善书和功过格,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的劝善思想、实现方式,而且也为劝善书和功过格的基本形式提供了范本,对明清社会劝善书的大量涌现和广泛流行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劝善书与功过格中孝道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神学性和量化等方面,为道教孝道伦理社会控制作用的加强奠定了基础。另外,南宋金元《道德经》注疏中的孝道也是研究新道教孝道伦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德经》中的以“道”为本、崇尚自然的伦理观,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统儒家的以“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也是历代《道德经》注疏中伦理学说的起点和依据。南宋金元时期的注疏者,在阐发经典本身的理论之余,更注重的是从自己所处时代的现实需要出发,对经典做出新的解释,附加上时代新的思想,其中有些内容已经大大超出经典本身的范围了。他们一方面发展了《道德经》本身的自然无为的孝道思想,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认为,讲求外在之“孝”的社会,恰恰是缺乏孝道、不符合道德之本来意义的社会。老子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是顺从自然之“道”,这种自然无为的孝道观是南宋金元《道德经》注解者阐发孝道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另一方面,有的学者根据当时儒道合流的思想趋势,倡导儒道结合,不主一家,他们所阐释的孝道伦理思想多体现了儒道合一、相互渗透的趋向。其中或以儒家伦理解老,或借道家思想阐明忠孝之义,或以批判社会现实,不一而足,表现了儒道合流在南宋金元时期的新发展。由上可见,道教孝道伦理在得道成仙与个人的孝道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使人的道德行为成为终极关怀的直接决定因素,整合并完善了传统的孝道伦理。道教伦理对于传统伦理的弥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控制作用,正是历史上中国道教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道教孝道伦理从另一种角度认识和把握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在思路,凸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所以,道教伦理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既发挥了宗教引导的功能,又履行了促进社会稳定的控制功能。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以全面探讨南宋金元时期新道教教派及道教经书中的道教孝道,来增进对南宋金元时期道教伦理及社会控制方式的认识,并为当代中国孝道伦理的重构提供借鉴;同时也力图推进对道教思想史的研究。必须认识到,道教孝道思想中尽管有消极的地方,如对神秘和鬼神的渲染,容易把人导向命运无法把握的玄虚之中。然而如何将道教孝道中所蕴含的颇具世俗特色的伦理思想和教化方法作一番清理,对其进行新的诠释和转换,从而为建设现代道德文明提供可供选择的文化资源,则应当是道教伦理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向,也是当今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韩育臻[7](2008)在《金朝文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统治中国北方长达120年之久,其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金朝文化发展的背后,必然有政策因素的推动。金朝统治者在其文化统治思想指导下,通过文化管理体系合力推动,极力推行尊孔崇儒政策,倍加推崇忠孝观,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女真族与汉族之间拥有了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金朝统治者从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出发,实行扶植、限制和利用并举的宗教政策,从而为本民族的发展、国家统治的稳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金朝统治者积极推行教育、科举和文化事业管理政策,创新女真民族教育,创设女真进士科,提高了女真民族文化水平,增强了民族意识。金朝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是基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融合等因素所做出的选择,它反映了女真族自身发展和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又得益于本民族开放的文化精神的内力推动。金朝文化政策既具有鲜明的汉化倾向,又保留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同时具有强烈的思想控制和中央集权色彩。它的推行既达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保留了女真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特别是元朝、清朝文化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洪权[8](2008)在《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全真教是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道教新派,它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北方社会的制约,同时对北方社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本文以北方社会为宏观背景,以全真教为核心,从经济形态、政治状况、伦理道德和社会救济等角度,阐释了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的内在关系,重点在于揭示全真教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出现的诸种演变情形,以及全真教对北方社会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金元时期全真教内在本质的认识。
王廷琦[9](2005)在《金元全真心学研究》文中指出金元全真(北宗)心学,系指金元之际,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关于内丹修炼的心性学说。它以老庄思想和传统道教为基础,广泛吸收、融合儒家特别是宋代理学、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一些心性思想,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以道、心、性、神、气、虚、空、静、精等为基本范畴,来阐述内丹修炼的心性问题,包括三教合一、全真而仙、清静无为、明心见性、功行双全、性命双修等内容,是中国道教史、思想史上风格独特的心性理论。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也是全真心学的奠基者,他提出了全真心学三教合一、识心见性、性命双修等基本观点,建立了全真教独具特色的心性学说。马丹阳的清静修养论,主张忘心见性,清静无为,勾勒了全真心学的基本风貌。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弟子主张从“无为”、“有为”两个方面来修仙证道,强调外道内儒,内外双修,功行俱全,内外结合,表现出了强烈的入世精神,既能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社会群体的现实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全真道的心性理论。以郝大通为先导、以王志谨为代表的盘山派吸收儒家和禅宗的心性思想,建立起了以心为起点,以心、性、道合一为特色的具有浓厚禅宗色彩的心性理论,主张境上炼心、心道合一、功行双全等。谭处端、王处一、刘长生、孙不二等全真七子,根据各自的实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心性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全真心学的内容,使全真心学一举成为与佛教的禅宗、儒家的理学并驾齐驱的道教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后期,李道纯、陈致虚等全真大师又内兼南北二宗、外合儒释道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真心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将全真心学推向新的高峰,并最终奠定了全真心学在道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全真心学在创立和完善过程中,融合与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特别是借鉴与吸纳了儒家、佛教以及传统道教的一些思想和理论。首先,全真教“全真而仙”的宗教理想,已不是魏晋道教追求的肉体长生,而是真性永存,精神超越,这与全真教在吸取佛教教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观密不可分。其次,全真教吸取了佛教的人生皆苦和儒家的心性修养论等思想,来改造传统道教的肉体长生说,促使内丹学在道教中走向兴盛。再次,全真教在对人的本真生命存在的体悟中,吸收了儒家的仁学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的自利利他以及墨家的勤苦“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献身精神,倡导“真功真行”、普渡众生,先人后己,大大改变了传统道教偏重个体成仙而忽视救渡众生的状况。 从哲学、宗教学的角度,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研究全真心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人们深入、全面了解全真教的历史与贡献,以正视听;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全真心学中有价值的思想,古为今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全真心学的研究,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了悟与论证的统一。 全真道的研究,代不乏人。但研究主要针对全真教的总体,较多地从史的角度考辩全真教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全真教的思想内涵。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专题研究了全真道的心性思想,勾勒了全真心学的总体风貌。关键词:金元,全真教,北宗,王重阳,心性思想
张应超[10](2000)在《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文中研究指明全真道作为金、元道教中一个新兴的教派,广采诸家思想学说之长,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需要,既能引起上层当权者的重视,又有广大社会下层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使其创立后得以迅速发展。金世宗、章宗时,已经在中国北方有很大的影响,“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元朝统一后,全真道传至江南,其鼎盛又超过金代。汲取儒释墨的思想精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是全真道得以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墨学的“中绝” |
第一章 隋唐墨学接受研究 |
第一节 隋唐墨学接受概述 |
一、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点 |
一、《北堂书钞》辑录《墨子》及特点 |
二、《艺文类聚》辑录《墨子》及特点 |
三、《初学记》辑录《墨子》及特点 |
四、《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及特点 |
第三节 隋唐墨学发展与儒学 |
一、儒墨并举观念延续 |
二、儒墨关系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墨子治要》及魏徵的墨学观 |
一、从善择取、专为王治——《墨子治要》节录《墨子》文本 |
二、助成帝王之术——魏徵史论、政论和疏表类文章中的墨学观 |
第五节 赵蕤《长短经》引墨用墨 |
一、儒墨并举 |
二、推崇墨学 |
第六节 韩愈《读墨子》及其墨学观 |
一、从“崇儒排墨”到“儒墨相用” |
二、韩愈对墨家思想的取舍 |
第七节 柳宗元的墨学观 |
一、斥墨 |
二、识墨 |
第八节 马总《意林》引墨用墨 |
一、收录《墨子》及墨家书 |
二、马总的墨学观 |
第二章 宋代墨学接受研究 |
第一节 宋代墨学接受概述 |
一、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宋代三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征 |
一、《太平广记》辑录《墨子》及特征 |
二、《太平御览》辑录《墨子》及特征 |
三、《册府元龟》辑录《墨子》及特征 |
第三节 欧阳修、曾巩论墨学 |
一、欧阳修斥墨之论 |
二、曾巩斥墨之论 |
第四节 司马光论墨学 |
一、史学着作引墨论墨 |
二、文学作品引墨用墨 |
三、注疏之作引墨注墨 |
第五节 王安石《杨墨》论墨及其墨学观 |
一、墨子之道非圣人之道 |
二、对墨家学说的批判 |
第六节 程颢、程颐论墨学 |
一、墨学之害 |
二、批判墨子之“兼爱” |
第七节 苏轼、苏辙论墨学 |
一、苏轼斥墨 |
二、苏辙斥墨 |
第八节 朱熹论墨学 |
一、评孟子辟墨 |
二、非难韩愈之墨论 |
三、辩护张载《西铭》非墨 |
四、论墨学流弊 |
第九节 洪迈《容斋随笔》引墨论墨 |
一、专论墨子及墨学 |
二、征《墨子》用以考证 |
三、引墨子其人为例证 |
第十节 黄震《黄氏日抄》引墨论墨 |
一、论墨子及其学说 |
二、论孟墨之辩及墨学之弊 |
第三章 金元墨学接受研究 |
第一节 金元墨学接受概述 |
一、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金元新兴道教对墨学的继承和发展 |
一、极苦:发扬墨家自苦精神 |
二、极俭:继承墨家“节用”思想 |
三、平等、非战:继承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墨论墨 |
一、辑录《墨子》及墨家书 |
二、马端临的墨学观 |
第四节 陶宗仪《说郛》辑录《墨子》 |
一、《墨子节抄》 |
二、《读墨子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墨学的“复兴” |
后记 |
科研成果 |
(2)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与政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选题原因 |
二、前人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全真教的创立与其在元初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王重阳创教与全真教在金朝的发展 |
第二节 丘处机与全真教在大蒙古国时期的兴盛 |
第三节 全真教在蒙哥和忽必烈时期面临的危机 |
第二章 元朝中后期各皇帝与全真教的关系 |
第一节 成宗对道教政策的改变 |
第二节 武宗与全真教的再兴 |
第三节 仁宗、英宗及泰定帝对全真教的态度 |
第四节 文宗、惠宗时期的全真教 |
第三章 全真教与不同层次的元朝政府的关系 |
第一节 宗室后妃与全真教的交往情况 |
第二节 朝中大臣与全真教的往来 |
第三节 地方官员和全真教的交往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思路 |
3、研究现状 |
4、创新点 |
第1章 金代山东的信仰传统及政治形势 |
1.1 金代以前山东的民间信仰传统 |
1.2 金代山东的政治形势 |
第2章 王重阳及全真七子在山东东部布教 |
2.1 全真七子及三州五会的建立 |
2.2 全真七子在山东东部的布教 |
2.2.1 马钰在山东东部的布教 |
2.2.2 丘处机在山东东部的布教 |
2.2.3 刘处玄与王处一在山东东部的布教 |
第3章 全真教在山东中西部的发展 |
3.1 玉清观的建立 |
3.2 尹志平在山东中部地区的布教活动 |
3.3 金代全真教在山东西部的发展 |
第4章 金代全真教在山东发展阶段与特点 |
结语 |
参考资料 |
致谢 |
(4)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内容结构和篇章安排 |
第二章 全真道及其心性修炼概述 |
2.1 全真道概述 |
2.1.1 全真道的诞生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2.1.2 "全真"释义及其特点 |
2.2 全真道心性概述 |
2.2.1 全真心性释义 |
2.2.2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本质特征 |
第三章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道德蕴涵 |
3.1 丹阳派清净修行的道德蕴涵 |
3.1.1 无心 |
3.1.2 主静 |
3.2 龙门派内道外儒的道德蕴涵 |
3.2.1 积功累德 |
3.2.2 有为无为 |
3.3 盘山派功行双全的道德蕴涵 |
3.3.1 境上炼心 |
3.3.2 超越善恶 |
3.4 后期江南全真道本心即道的道德蕴涵 |
3.4.1 至虚守静 |
3.4.2 以心合道 |
第四章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精神健康价值 |
4.1 精神健康的内涵及其道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
4.1.1 精神健康的内涵 |
4.1.2 道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
4.2 全真道心性修炼对精神生命的提升 |
4.2.1 修持道德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 |
4.2.2 心性修炼有助于进入内在精神生命 |
4.2.3 全真道内丹修炼的精神健康价值 |
4.3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理想精神境界 |
4.3.1 与道合一的最高精神追求 |
4.3.2 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
第五章 全真心性修炼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道德心理思想的相互诠释 |
5.1 人性论 |
5.1.1 人的本性是精神 |
5.1.2 人性能达的境界 |
5.2 精神层次论 |
5.2.1 精神性需求 |
5.2.2 超越小我之限 |
第六章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现代意义 |
6.1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 |
6.1.1 道德衰退,精神超越缺失 |
6.1.2 "上行"淡出,"下行"统治的现代社会 |
6.2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意义 |
6.2.1 人格净化 |
6.3 世俗化与精神价值追求的整合 |
结语: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全真道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一, 对全真道修炼思想、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二, 对全真道的教义戒律、仪式、教旨等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三, 对全真道的诞生、发展及其谱系等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四, 对全真道诗词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六, 对全真道养生研究方面的成果 |
第七, 对全真道的人物思想研究方面的论文 |
第八, 将全真道心性修炼思想与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方面的成果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 对全真道的宫观等考察研究 |
第二, 将道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 |
第三, 史料分析方面的研究 |
第四, 对全真道的人物及人物思想的研究 |
第五, 道教以及全真道在美国的发展研究 |
第六, 对全真道道教修炼思想和伦理价值方面的研究 |
(6)南宋金元新道教孝道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 资料综述及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四 论文主要构架及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唐宋以来道教的新发展与孝道 |
第一节 道教发展的内在化转向 |
一 唐宋之际的文化内转 |
二 道教的内在化转型 |
第二节 道教伦理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
一 成仙的道德决定论 |
二 新道教对儒家伦理的吸收 |
第三节 道教孝道对象的多重性 |
一 报恩生身父母 |
二 以师为父母 |
三 归依真父母 |
第二章 净明道的孝道—孝即道的道德决定论 |
第一节 孝即道—净明道孝道的内在驱动机制 |
一 净明道的成仙方式—行孝 |
二 净明道孝道的内在哲学基础 |
第二节 净明道孝道的神学媒介—斋蘸符箓 |
一 净明道斋蘸科仪与孝道 |
二 净明道符箓与孝道 |
第三节 净明道孝道的社会控制方式—孝感神通 |
一 天神赏罚、善恶报应的方式 |
二 孝道神仙的示范手段 |
第三章 全真道的孝道—孝即行的道德实践 |
第一节 全真道的孝道实践—孝即“行” |
一 全真道的出世之孝 |
二 全真道的入世之孝 |
第二节 全真道的孝道实践基础与动力 |
一 道教伦理传统的继承 |
二 深厚的理论基础 |
三 为己成仙的利己性驱动 |
第三节 全真道孝行的保证—全真道的戒律与清规 |
一 全真教戒律中的孝道 |
二 全真教戒律中的孝道思想特点 |
第四章 南宋金元道教劝善书与功过格中的孝道 |
第一节 劝善书系统中的孝道对教派孝道的功能替代作用 |
第二节 道教劝善书中孝道的神学性 |
一 孝道的神圣性 |
二 神佑鬼惩的孝道监督手段 |
三 行孝的最终目的-成仙 |
第三节 道教功过格中孝道的量化 |
第五章 南宋金元《道德经》注疏中的孝道 |
第一节 《道德经》注疏中孝道的历史-哲学基础 |
一 《道德经》中的道德本体论 |
二 孝道发展的困境对《道德经》注疏的影响 |
第二节 《道德经》注疏中自然无为的孝道 |
一 孝的本质 |
二 孝的辩证法 |
三 孝的实现方式 |
第三节 《道德经》注疏中儒道结合的孝道 |
一 有为与无为相结合的孝道 |
二 可道与常道之间的孝道 |
三 作为皇道帝德的孝道 |
四 “孝存乎道中”的孝道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金朝文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概况 |
一、金朝的兴衰和金朝文化政策的推行 |
(一) 金朝的建立及其文化统治思想 |
(二) 金朝的文化管理体系 |
(三) 金朝文化政策的发展和演变 |
二、儒学与宗教政策 |
(一) 儒学政策 |
1、尊孔崇儒 |
2、推崇忠孝观 |
(二) 宗教政策 |
1、扶植 |
2、抑制 |
3、利用 |
三、教育、科举与文化事业管理政策 |
(一) 教育政策 |
1、强化汉式教育,广集人才 |
2、创新女真民族教育,增强民族意识 |
(二) 科举政策 |
1、倡导汉人科举取士 |
2、创新女真科举,设置女真进士科 |
(三) 文化事业管理政策 |
1、重视翻译汉文图书文籍 |
2、鉴史治世,重视史书编纂 |
四、金朝文化政策的成因、特点和影响 |
(一) 成因 |
1、女真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
2、金朝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 |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需要 |
4、开放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力推动 |
(二) 特点 |
1、鲜明的汉化倾向 |
2、自觉的民族意识 |
3、强烈的思想控制和中央集权色彩 |
(三) 影响 |
1、巩固了金政权的统治 |
2、促进了民族融合 |
3、保留了女真民族优秀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价值 |
二、相关研究成果述略 |
三、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及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全真教的经济与金元北方社会 |
第一节 全真教经济生活方式的衍变 |
一、金末乱前:行化乞食 |
二、金元之际:耕凿自给 |
三、入元以后:贵盛寄生 |
第二节 全真教道观经济的社会来源 |
一、金末乱前全真教经济来源概况 |
二、金元之际全真教道观经济的社会来源 |
三、入元后北方全真教经济来源的新变化 |
第三节 金元全真教的财产与消费观念 |
一、全真教的财产观念 |
二、全真教的消费观念 |
第三章 全真教与金元北方世俗政治 |
第一节 全真教与金元两朝关系的演变 |
一、全真教与金廷的关系:控制与利用 |
二、全真教与大蒙古国的关系:扶植与发展 |
三、全真教与元朝的关系:防范与优容 |
第二节 全真教与地方权贵的交往 |
一、金末乱前全真教与地方权贵的有限交往 |
二、金蒙交战时期全真教与各种势力的广泛交往 |
三、蒙古统一北方后全真教与地方权贵的交往 |
第三节 全真教的无为政治观 |
一、全真教无为政治观的理论来源 |
二、全真教无为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
三、全真教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效果 |
第四章 全真教与金元社会伦理道德的维护 |
第一节 全真教维护伦理道德的历史背景 |
一、金元战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破坏 |
二、儒者入道与全真教的儒家色彩 |
第二节 全真教的善恶观及其劝善止恶的实践 |
一、全真教的善恶观 |
二、全真教劝善止恶的实践 |
第三节 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的孝道 |
一、王重阳创教与孝道的关系 |
二、全真教徒对孝的宣扬和实践 |
第四节 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的纲常 |
一、全真教对“三纲”的不同态度 |
二、全真教对“五常”的宣传和实践 |
三、世俗社会对全真教维护纲常的评价 |
第五章 全真教与金元时期的社会救济 |
第一节 全真教对北方民众的物质赈济 |
第二节 全真教对北方民众的医术救助 |
一、全真教对医药的认识及其救助民众的实践 |
二、全真教与符水治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金元全真教道观经济情况简表 |
附表二 金元全真教部分教徒情况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金元全真心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金元全真心学概述 |
第一节全真教及全真心学诞生的背景 |
第二节从全真释义看全真心学 |
第三节全真心学之要旨 |
一、王重阳的心性思想 |
二、马丹阳的清静修养论 |
三、丘处机及龙门派的心性理论 |
四、盘山派的心性理论 |
五、后期全真教的心性理论 |
第四节全真心学对儒道释的融合与借鉴 |
第二章明心见性 性命双修--王重阳及全真早期心性论 |
第一节王重阳与全真教之创立 |
第二节收徒立会 阐释心学 |
第三节王重阳及全真早期的心性思想 |
一、道本体 |
二、心主体与心本体 |
三、识心见性 |
四、性命双修 |
第三章以心合性 清静无为--马丹阳的清静修养论 |
第一节马钰及全真教之发展 |
第二节清静修养理论 |
一、忘心见性 |
二、命中养性 |
三、清静无为 |
第四章内道外儒 积功累行--丘处机及龙门派的心性思想 |
第一节一代宗师丘处机 |
第二节长春西游 龙马相会 |
第三节丘处机及龙门派的心性思想 |
一、修心论 |
二、炼性论 |
三、功行论 |
第四节大丹功法与养生理论 |
一、大丹功法 |
二、顺时养生论 |
第五章以道合禅 境上炼心--郝大通及盘山派的心性理论 |
第一节郝大通从教历程 |
第二节郝大通的大易图像说 |
第三节卦爻周天丹道法 |
第四节王志谨及盘山派的心性理论 |
一、以道合禅 |
二、境上炼心 |
三、功行双全 |
四、心性道合一 |
第六章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一谭处端 刘长生 王处一 孙不二的心性思想 |
第一节谭处端的从教经历与心性见解 |
第二节刘处玄的心路历程及心学特色 |
第三节王处一对全真教的独特贡献 |
一、胶东传教 构筑全真教的大后方 |
二、五次诏见 助全真教走出困境 |
三、王处一的内丹心性思想 |
第四节孙不二的女丹功法 |
一、从教历程 |
二、女丹功法 |
第七章身心合一 性命圆融--后期全真道的心性思想 |
第一节后期全真教的三教之道 |
第二节李道纯的身心合一论 |
第三节李道纯的性命圆融思想 |
第四节陈致虚的逆反生化论 |
四、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D]. 金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与政府关系研究[D]. 肖鑫.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3]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D]. 张华. 吉林大学, 2014(09)
- [4]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D]. 陈明. 中南大学, 2010(02)
- [5]全真道研究综述[J]. 陈明,吕锡琛. 世界宗教研究, 2010(05)
- [6]南宋金元新道教孝道伦理研究[D]. 刘全芬. 山东大学, 2009(12)
- [7]金朝文化政策研究[D]. 韩育臻. 青岛大学, 2008(03)
- [8]全真教与金元北方社会[D]. 李洪权. 吉林大学, 2008(11)
- [9]金元全真心学研究[D]. 王廷琦.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10]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J]. 张应超. 人文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