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密高温测量用的铂电阻温度计(论文文献综述)
袁宇[1](2021)在《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常规无线探空仪通常搭载高精度温度、湿度传感器、气压计等传感器,对大气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进行测量。为了克服探空仪出云、入云后,水分子以冰晶或水滴的形式覆盖在湿度传感器表面从而影响湿度测量的精度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同时,为了研制高精度、低成本的总辐射传感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铝制防辐射罩的热电型的总辐射传感器设计。通过两种传感器对高空温度、湿度、辐射强度的测量,旨在对常规探空仪上的传感器进行改良的同时,也为日后探空仪出云、入云的判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了提高高空湿度测量的精度以及响应速度,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Y”型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使用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对传感器进行仿真分析。其次利用L-M算法对加热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70,拟合精度较高。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总辐射传感器设计。首先,构建传感器的三维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传感器进行传热分析,初步验证了传感器设计的可行性。接着使用L-M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89,拟合精度较高,并使用Kalman算法对热电偶测量的温度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使用Kalman算法后能有效降低温度测量误差。最后,利用低气压风洞和太阳模拟器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对两种传感器分别在地面和模拟高空恶劣环境进行性能测试,将实验值与参考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湿度的测量,在地面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湿度测量误差平均值为2.40%RH,均方根误差为2.43%RH,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相对于地面标准湿度值而言偏干,而在低气压风洞中模拟的高空低压恶劣环境下,测量误差逐渐增大,湿度测量误差平均值为7.94%RH,均方根误差为8.05%RH;对于辐射强度的测量,总体来说,在地面或是模拟高空环境下,辐射强度测量误差相差不大,测量误差的平均值为5.66W/m2,均方根误差为9.89W/m2。经分析,设计的两种传感器均达到预期效果。
崔双龙[2](2021)在《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温度及裂缝双参数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铁路纵横交错,贯通全国各主要城市,无砟轨道技术随之高速发展。无砟轨道解除了有砟轨道对列车速度的限制,以其稳定性高、耐久性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随着运营时间的累积,无砟轨道板温度效应大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一些施工质量差的路线上,无砟轨道的维护工作量逐步增大。无砟轨道板温度测量及安全隐患检测对其安全运营及特性研究愈加关键,其温度及安全隐患检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测温方法,该技术通过目标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进行检测,具有非接触、非侵入、响应速度快、被动测量等优点。本文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对无砟轨道板温度及裂缝进行检测,旨在:研制适用于高寒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系统,解决无砟轨道板外场大范围温度检测仪器缺失的问题;研究外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技术,解决所研制红外测温系统标定环境与测量环境温度不一致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技术,实现温度及裂缝双参数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国内无砟轨道板外场大范围温度测量设备缺失问题,研制了一种悬挂于综合检测列车底部的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系统,填补了高寒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轨道板表面温度测量功能的缺失。测温系统可以在-30℃~30℃环境下工作,测温范围为-40℃~60℃,响应速度优于2.5ms。根据使用需求,红外测温系统采用分立式结构。系统上位机负责数据处理工作,包含标定及测量两项功能。系统下位机负责辐射信息采集及光电转换,长时间在室外工作,环境严苛,设计有温控系统及冷启动功能,通过连接结构悬挂于检测列车底部。研制过程中对所选探测器信噪比进行计算以保证所选探测器能够完成-40℃目标测量任务,对所设计连接结构进行承载能力计算以确保仪器使用安全。测温系统通过面源黑体进行标定,所研制面源黑体温控范围为-40℃~60℃,通过恒温槽构建第二恒温场的方式实现。(2)为能够基于所研制红外测温系统实现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外场高精度温度测量,对外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红外测温模型的建立、测温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及低温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计算的研究。研究中重点解决标定环境与测量环境不一致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外场无砟轨道板高精度测温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标定函数分离标定过程中混合在一起的靶标自身辐射与反射的环境辐射,构建出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相等的等效黑体辐射函数,该函数符合外场无砟轨道板实际测量场景,可用于提高外场无砟轨道板温度测量精度。对所提外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3)针对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问题,开展了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技术研究工作。该技术通过温度信息进行裂缝检测,可避免光线及阴影干扰,仅需采集电压序列并进行比较,响应速度快,便于进行高速车载检测。该方法建立在裂缝无法充满红外探测器视场的情况下,研究中构建了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的检测场景,基于所构建的检测场景建立了单像元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与裂缝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函数关系可以计算探测器视场内裂缝宽度。根据所建立函数关系进行仿真研究,观察存在裂缝时输出信号变化趋势,裂缝宽度与输出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及视场大小与可检测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设计模拟毫米级裂缝检测过程的实验,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4)在实验室内对所研制的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系统进行响应速度验证实验、环境温度适应性验证实验及不确定度分析。使用红外测温系统配合线速度超过360km/h的转盘进行实验,验证了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使用红外测温系统配合高低温实验箱进行实验,验证了系统环境温度适应性。使用标定好的红外测温系统进行重复测量实验,根据测量结果完成了不确定度分析。
王明凯[3](2021)在《防护热板导热仪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导热系数是材料的热物性参数之一,导热系数的准确测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防护热板法是目前为止测量绝热导热材料导热系数最准确的绝对方法,但是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国内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的比对结果显示,不同实验室、不同来源的防护热板导热仪的测量偏差达到±15%。分析比对结果,认为产生测量差异较大的关键原因是导热仪的温度测量和控制水平不高,急需一种精确控温的方法和热控制系统,来提高导热仪测量导热系数的精度。由于防护热板高温导热仪热惯性很大,部件之间温度的差异,干扰部件和装置整体的温度控制,因此本文以研究高温防护热板导热仪的优化控温参数为目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通过分析防护热板法测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冷热板的结构和加热丝最优位置的分布,设计了一套防护热板导热仪装置。采用精密铂电阻温度计、高精度测温仪、虚拟PID控制器等搭建了热控制系统,基于Lab View设计了温控系统软件,实现了温度数据采集、记录,PID精确控温等功能。通过对温控实验和优化参数方法的研究,在常温至500℃范围内,实现了对导热仪温度的精确控制,控温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与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防护热板法装置的水平一致。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防护热板法原理设计了一套单试样保护热板法导热仪装置,装置测量范围为常温至500℃。此导热仪对控制温度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控温系统由两种控温模式结合,定功率控制计量板温度和定点定温控制周防护层温度,使周防护板温度跟随中心板温度,从而消除计量板向非计量区域的散热。2.针对该导热仪设计了一种快速控温策略,即对控制程序进行了分段PID设计,并且在整体测试中设计了加热顺序,使测试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能够快速升温和精确控温,使温度过冲量不超过0.3℃,同时使得系统快速进入热稳定状态。3.针对该导热仪设计了一种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使得升温时间和控制的稳定性达到优化的状态;研究了不同的测温段对应的优化参数组合,在常温至400℃范围,同时使得各部分温度被长时间稳定控制在设定值±0.01℃范围以内,可以满足扩展测量不确定度1%的要求。在300℃~400℃范围内,系统进入稳态后,防护板、冷板实际温度与预设值相差在0.005℃以内,温度的波动度维持在5 m K以内。
刘碧强[4](2020)在《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1世纪初提出的新型制冷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于其高效率、高可靠性、结构紧凑、可满足变负载需求等诸多优势表现出在深低温空间探测制冷领域的巨大潜力。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组成,该复合型制冷机继承了斯特林制冷机效率高、结构紧凑和脉管制冷机可靠性高的优点,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耦合方式使两者各自工作在适合自身优势的场景下。复合型制冷机在深低温下兼具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特点,此外可通过排出器调节对高低温区制冷量进行再分配,满足外界负载变化的需求。然而,目前关于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和热力特性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制约了该复合型制冷机的发展、推广与应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对复合型制冷机内热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冷机内热力参数与结构尺寸、运行工况之间的关系,并对模型和相关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1)建立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根据线性热声理论和热力过程关系式搭建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复合型制冷机主要部分划分成两类控制体,根据控制体的种类分别采用热声方程以及热力过程关系式给出各控制体内压力、体积流的解析表达式,结合能流分析清晰直观地表现出制冷性能参数与结构尺寸、运行工况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考虑了回热器声感、声容、粘性阻抗、轴向温度梯度以及惯性管湍流工况等影响,可较为准确地表征实际情况并同时提供了制冷机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2)基于理论模型对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进行研究并搭建相关数值模型进行验证。根据理论模型针对复合型制冷机能流分布和相位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制冷机内部热力特性,并基于理论模型从相位分布角度给出解析。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多种热力设计软件搭建了复合型制冷机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复合型制冷机内各位置气体温度、壁面温度、声功、相位差、压力波和体积流与排出器相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复合型制冷机级间冷量分配与排出器相位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数值模型以及相关分析对后续实验样机的成功研发打下了重要基础。3)研制了一台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原理样机,用于本文所提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该复合型制冷机实验样机在234.6W输入电功、散热温度315K下可获取1.16W@35K+7.25W@85K的制冷性能,相对卡诺效率为12.32%(按电功计算);在262.5W输入电功(包含压缩机耗功240W和排出器耗功22.5W)、散热温度315K下获取1W@30K+6.5W@80K的制冷量,相对卡诺效率达到10.89%(按电功计算),满足课题目标要求。该制冷机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通过调节排出器相位对一二级冷量再分配的理论分析,证实了存在临界相位:排出器相位超过临界相位后不再具有有效的级间冷量分配能力。此外,开展了复合型制冷机性能测试实验,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邹轶[5](2020)在《T型热电偶测量中冷端补偿温度的研究》文中提出T型热电偶是使用率极高的一种温度测量仪器。本文参照规程JJG 368-2000《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对T型热电偶的校准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通过改变补偿温度找到其与T型热电偶的影响关系。
陈逸清[6](2020)在《基于匀速升降温激励法的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度测量在科研发展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非常广泛而又关键的作用,其准确性是保证相关研究和产品使用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或校准是保证温度测量准确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控温过程耗时长、需要等待每个温度点上校准装置内温场稳定,才能进行后续测量计算,因此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人工操作步骤繁杂且只能得到个别温度点校准结果,不能实现温度传感器快速检定或校准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进行基于匀速升降温激励法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的研究,并设计构建配套校准装置。通过对校准装置进行一轮匀速升降温控制代替传统恒温校准方法,提高温度传感器校准效率。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温度校准技术及相关校准装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满足快速校准需求的基于匀速升降温激励法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并对该校准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校准结果的相关不确定度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其次,制定了校准装置槽体结构的设计方案,并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校准槽体的物理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校准槽体温度场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数值热分析对设计结构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校准槽体的最终设计方案,并仿真了校准过程,为后续实验部分提供参考;然后,对校准装置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介绍,基于C8051F34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多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并在VB6.0平台上设计了对应的人机交互上位机软件,完成基于课题研究校准技术配套校准装置的全部搭建工作;最后,对经过设计、安装、调试完成的校准装置进行了测试实验,验证了校准装置的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校准装置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实现了快速校准的需求,可在一轮控温循环后得出被校温度传感器在控温温区内的全部校准结果,大大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效率。本文研究的校准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为温度校准提供新的可行性,为计量行业提供全新高效的温度校准方法和技术途径。
李晓晖[7](2014)在《精密测温仪的研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度是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参数,快速准确的获得温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工业现场常用温度段-60℃~300℃范围内,还沿用传统的标准水银温度计作为精密测量和量值传递的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于自身材料性质等影响,无法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递,不能满足现状测温智能化的要求;且测量中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水银遗洒,对人身健康及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和污染,禁止和限用水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和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研制开发出一种精密测温仪实现智能化、高精密、高稳定性的测温系统,用来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本课题正是基于此展开的研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显示仪表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各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本文对硬件部分的单片机系统、双通道A/D、精密恒流源等主要模块进行了简介,并对设计中的恒流换向电路、基于比例法的测温电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是自制的精密铂电阻传感器,从筛选焊接封装到预处理的过程都进行了说明。在软件设计部分,在主程序下分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编程调试的功能程序模块,本文给出了精密测温仪的软件流程图。二是对制作的精密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分度试验。首先采用ITS-90国际温标的固定点法分度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基于CVD方程法,采用标准铂电阻对比分度的方法对精密铂电阻进行分度,并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采用基于CVD方程法分度精密铂电阻温度计的分度方法。三是对研制的高精度测温仪进行稳定性实验和示值误差实验,并和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对研制的高精度测温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并将两者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从实验和不确定度两方面说明高精度测温仪数据优于标准水银温度计,可进行精密测温。
刘定强[8](2011)在《流程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过程的测量数据是流程工业关于过程状态的重要信息源,这些重要信息源需要通过现场计量装置测量。工业过程计量装置的实际测量数据不可避免产生误差甚至出现偏离允许的范围。因此,对工业现场计量装置校准进行研究并保证装置的计量性能处于受控范围就成为流程工业过程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流程工业现场装置计量性能的研究,就是要通过参考标准对现场装置计量性能检测和获取数据,并对这些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通过这些数据来优化装置的计量性能、评估装置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尽力消除系统误差、降低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工业装置的测量性能。本研究作为广东省科技厅项目“面向中小流程企业的工业计量问题研究及应用”(粤科函财字[2007]519号)的一个子项目,主要从计量角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着力解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⑴研究流程工业现场先进、复杂装置的计量性能问题;⑵研究工业现场精密温度测量装置常用自校准方法及其自校准参数的准确快速求取方法;⑶研究工业现场温度传感器分散但集中控制的综合计量装置高效率校准方法;⑷研究具有通讯接口的现场温度测量装置自动校准,并通过实例开发一套工业现场具有通讯接口的智能仪表的自动校准系统。本文从硬件开发到软件设计,完成了一整套现场温度校准系统。该系统下位机硬件是基于AVR内核的Atmegal128单片机为核心制作的嵌入式控制电路;分析了我国温度计量基准状况,并采用电阻比进行热电阻温度计的电阻测量;设计了自动换向恒流源;分析和设计了硬件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集成了LCD模块,在开发和调试中显示部分都有效地给人们提供直观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分为两部分: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上位机程序基于Visual Studio.NET软件平台进行设计。校准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靠人工手动去记,显然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人为错误。鉴于此,本文开发了一个全自动校准系统。在Excel中,其中一个文档主要完成对标准器的温度采集,另一个文档主要针对不同的被校准设备编制数据采集表和原始数据表;下位机程序使用了C语言。AVR单片机编译器支持C编译器,下位机系统软件全部采用C语言编写。整个温度测量系统在主程序控制下工作;对设计和制作完成的系统进行了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试验,获得了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过程和结果基本符合系统预期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目的。
罗健明[9](2011)在《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这有赖于计量检测技术不断提高,计量检定校准仪器的日新月异。但一些高精尖的计量检测仪器还依赖于进口。标准恒温槽主要用于我国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检定校准各类温度计,为其提供一个均匀稳定的温场。在国内生产的标准恒温槽大多是使用温度仪表进行控温,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每一步的操作,且控温精度较低、温场不够稳定。而国外生产的标准恒温槽也大多使用温度仪表或智能温度表进行控温,没有使用精密温度控制与自动计量检测相结合的技术。该项目的开发研究,将取代传统的单个仪表控制方式,使用编程自动计量检测技术,实现控温和检定过程全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该系统由槽体、均匀搅拌装置、触摸屏、高准确度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计量检测软件组成。其中,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计量检测软件是本研发项目的核心,重点解决标准恒温槽的精密温度控制方案、自动计量检测软件方案、触摸屏操作界面以及触摸屏与温控系统之间的数字化通讯方案。本项目为“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课题研究对于精密温度控制系统、自动计量检测和标准恒温槽综合运用技术的发展有实际应用,对推动计量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崔建军[10](2006)在《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精密测量的精度越来越高,环境条件对能否实现高精度测量产生直接影响。在长度测量的许多领域中,一方面在采用光学测量方法测量时,需要实时补偿空气折射率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环境温度湿度等能够保持恒定,为测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空气折射率测量方法分两类: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一般直接测量法测量精度较高,但结构复杂测量系统体积庞大,或者工作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间接测量法方法简单,随着传感器的精度不断提高,间接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而温度控制方法在不同领域采用的控制方法大不相同,在精密测量的仪器环境温度控制领域,典型的有直接加热制冷方式、直接加热自然散热、工作物质循环法等几种。其中工作物质循环进行温度控制使用比较广泛。 本文设计的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通过测量PTF等利用Edlen公式进行测量空气折射率测量。其中,温度测量采用铂电阻进行测量绝对的参考温度,结合热电偶测量相对于参考温度的仪器各点温差,相加得到各点最终的温度。大气压力、环境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测量采用智能高精度传感仪器。另一方面: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及变频器控制恒温水循环,将恒温水槽中的恒温水流入控温箱,通过水流的热交换实现控温箱的温度控制。 温度测量中基于平稳随机过程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仪器的多路信号成分进行了分析。准确获知各仪器噪声的特性及其分布。总结常温应用的完整的热电偶分度实验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温度测量系统,使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达到±4mK,温度控制系统控温精度达到±10mK/8小时。 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环境的测量控制软件,应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数据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技术,实现对PTF系统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与调度。软件一方面实现对环境参数的测量和控制,一方面实时空气折射率数据传输给纳米测量系统。
二、精密高温测量用的铂电阻温度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密高温测量用的铂电阻温度计(论文提纲范文)
(1)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探空仪简介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总辐射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感器物理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
2.1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选型与工作原理 |
2.2 CFD与FLUENT介绍 |
2.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模型建立与传热分析 |
2.3.1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3.2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模型建立 |
2.3.3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网格划分 |
2.3.4 双加热湿度传感器的传热分析 |
2.4 总辐射传感器的器件选型与工作原理 |
2.5 总辐射传感器模型建立与传热分析 |
2.5.1 总辐射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5.2 总辐射传感器的模型建立 |
2.5.3 总辐射传感器的网格划分 |
2.5.4 总辐射传感器的传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电源的设计 |
3.1.1 模拟电源的设计 |
3.1.2 数字电源的设计 |
3.2 主控制器的选型及最小系统的设计 |
3.2.1 主控制器的选型 |
3.2.2 主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
3.3 温度采集与加热电路设计 |
3.3.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3.2 加热电路的设计 |
3.4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4.1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4.2 LoRa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3.5 PCB布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介绍 |
4.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4.3 湿度采集程序设计 |
4.4 太阳辐射测量程序设计 |
4.5 AD7794与LoRa模块的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感器误差修正算法 |
5.1 L-M误差修正算法 |
5.1.1 L-M算法的原理 |
5.1.2 L-M算法修正辐射误差 |
5.1.3 L-M算法对加热时间的拟合 |
5.2 Kalman滤波算法修正测温误差 |
5.2.1 Kalman算法原理 |
5.2.2 Kalman算法对测温误差的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
6.1 铂电阻标定实验 |
6.2 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温度及裂缝双参数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无砟轨道板温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接触测温法 |
1.2.2 非接触测温法 |
1.3 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系统研制 |
2.1 引言 |
2.2 红外测温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测温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2.2 测温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红外测温系统探测器选型及信噪比计算 |
2.3.1 测温系统红外探测器选型 |
2.3.2 测温系统红外探测器信噪比计算 |
2.4 红外测温系统光学及电路系统设计 |
2.4.1 测温系统光学系统设计 |
2.4.2 测温系统放大电路设计 |
2.4.3 测温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4.4 测温系统下位机温控系统设计 |
2.5 红外测温系统上位机研制及应用程序设计 |
2.5.1 红外测温系统上位机研制 |
2.5.2 红外测温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总体方案 |
2.5.3 红外测温系统标定程序设计 |
2.5.4 红外测温系统测量程序设计 |
2.6 测温系统下位机与检测车连接结构设计及承载能力计算 |
2.7 红外测温系统标定用面源黑体研制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模型研究 |
3.2.1 无砟轨道板红外辐射规律研究 |
3.2.2 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模型建立 |
3.2.3 红外测温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
3.3 低温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解析式研究 |
3.3.1 传统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计算 |
3.3.2 低温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解析式推导 |
3.3.3 低温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解析式仿真研究 |
3.3.4 低温黑体波段辐射响应解析式验证实验 |
3.4 外场无砟轨道板高精度测温方法研究 |
3.4.1 外场无砟轨道板高精度测温方法原理 |
3.4.2 外场无砟轨道板高精度测温方法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无砟轨道板裂缝检测原理 |
4.2.1 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模型研究 |
4.2.2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裂缝检测场景构建 |
4.2.3 单像元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与裂缝宽度函数关系的构建 |
4.2.4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
4.3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裂缝检测原理的仿真研究 |
4.3.1 裂缝检测原理仿真研究数据准备 |
4.3.2 视场内存在裂缝时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变化 |
4.3.3 裂缝宽度与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变化量的关系 |
4.3.4 可检测裂缝宽度与红外探测器视场半径的关系 |
4.4 基于单像元红外探测器裂缝检测原理的实验验证 |
4.4.1 裂缝检测原理验证实验装置及方法 |
4.4.2 裂缝检测原理验证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红外测温系统实验及不确定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红外测温系统响应速度验证实验 |
5.3 红外测温系统环境温度适应性验证实验 |
5.4 红外测温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5.4.1 红外测温系统A类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
5.4.2 红外测温系统B类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
5.4.3 红外测温系统合成不确定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防护热板导热仪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护热板法导热仪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导热率理论及测试方法 |
2.1 导热率的定义 |
2.2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2.3 保护热板法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护热板导热仪核心装置的机械设计 |
3.1 核心测试装置的机械设计 |
3.1.1 热板的设计 |
3.1.2 冷板和上防护板的设计 |
3.2 加热丝位置分布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护热板导热仪温度控制硬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
4.1 温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 温度传感器选取 |
4.3 测温仪的选取 |
4.4 供电电源的选择 |
4.5 温控系统的研究及搭建 |
4.6 实验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控制算法的研究及软件设计 |
5.1 PID控制原理 |
5.2 PID参数整定的常规方法 |
5.3 控制算法的应用 |
5.4 软件程序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防护热板导热仪温度控制实验及参数优化 |
6.1 控制参数的优化过程 |
6.2 周防护板温度控制及控制参数优化 |
6.3 冷板、上防护和边缘保护层的温度控制及参数优化 |
6.4 整体测试 |
6.5 实验总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间用低温制冷方式 |
1.3 斯特林制冷机 |
1.3.1 发展概况 |
1.3.2 理论分析方法 |
1.3.3 空间应用现状 |
1.4 脉管制冷机 |
1.4.1 脉管制冷机基本结构的发展进程简介 |
1.4.2 脉管制冷机理论分析 |
1.4.3 空间应用现状 |
1.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 |
1.6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本文主要工作 |
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及分析 |
2.1 热力分析基础 |
2.1.1 热力系分析 |
2.1.2 交变流动时均分析 |
2.1.3 相量表示法(时域与频域之间的转换) |
2.2 线性热声理论 |
2.3 建模思路和假设 |
2.4 控制体划分与分类 |
2.4.1 第一类控制体一般分析 |
2.4.2 第二类控制体一般分析 |
2.5 各控制体具体分析 |
2.5.1 惯性管气库(控制体I) |
2.5.2 第二级脉管(控制体II) |
2.5.3 第二级回热器(控制体III) |
2.5.4 第一级冷端膨胀腔(控制体IV) |
2.5.5 第一级回热器(控制体V) |
2.5.6 第一级室温压缩腔(控制体VI) |
2.6 复合型制冷机各部件内压力、体积流和声功的解析表达式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理论模型的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分析 |
3.1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能流分析 |
3.1.1 第二级分析 |
3.1.2 第一级分析 |
3.1.3 整机能流分析 |
3.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相位特性 |
3.2.1 回热式制冷机相位分析基础 |
3.2.2 复合型制冷机相位特性 |
3.3 基于理论模型的热力特性分析 |
3.3.1 复合型制冷机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
3.3.2 复合型制冷机压力幅值和相位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优化设计 |
4.1 数值模型建模思路 |
4.2 主要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模拟研究 |
4.3 数值模型优化取值 |
4.4 基于数值模型的热力参数分布分析 |
4.4.1 温度分布 |
4.4.2 压力分布 |
4.4.3 相位差分布 |
4.4.4 声功分布 |
4.4.5 级间冷量分配 |
4.4.6 数值模型与理论模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样机与实验系统 |
5.1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样机 |
5.1.1 第一级斯特林级制冷单元 |
5.1.2 第二级脉管级制冷单元 |
5.1.3 级间耦合单元 |
5.2 控制系统 |
5.3 真空绝热系统 |
5.4 数据采集测量系统 |
5.4.1 温度参数测量 |
5.4.2 压力测量 |
5.4.3 位移测量 |
5.4.4 输入电功测量 |
5.4.5 制冷量测量 |
5.4.6 数据监测和采集系统 |
5.5 误差分析 |
5.5.1 温度测量误差 |
5.5.2 制冷量测量误差 |
5.6 本章小结 |
6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实验研究 |
6.1 第一级斯特林制冷机实验 |
6.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实验 |
6.2.1 设计工况实验 |
6.2.2 运行工况实验 |
6.2.3 无负载最低温实验 |
6.3 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T型热电偶测量中冷端补偿温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
2 热电偶的检测现状 |
3 实验方案 |
4 实验过程 |
5 总结 |
(6)基于匀速升降温激励法的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校准设备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预期指标 |
1.5 本章小结 |
2 温度传感器的匀速升降温激励法校准技术理论研究 |
2.1 温度传感器的匀速升降温激励法校准原理 |
2.2 影响校准结果的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热仿真分析 |
3.1 数值热分析原理 |
3.2 校准槽体设计及优化 |
3.2.1 校准槽体初步设计 |
3.2.2 初始结构热分析 |
3.2.3 校准槽体优化设计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校准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
4.1 校准装置硬件设计 |
4.1.1 数据采集模块 |
4.1.2 电源模块 |
4.1.3 数据存储模块 |
4.1.4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
4.1.5 控温模块 |
4.1.6 印制电路板 |
4.2 校准装置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单片机程序设计 |
4.2.2 PC机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校准实验研究 |
5.1 校准实验 |
5.2 检测数据处理 |
5.3 校准结果修正 |
5.4 温度滞后校准实验 |
5.5 匀速升降温激励法温度传感器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
5.5.1 评定方法 |
5.5.2 数学模型 |
5.5.3 不确定度来源 |
5.5.4 校准不确定度分量 |
5.5.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_c(x) |
5.5.6 扩展不确定度U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精密测温仪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温度检测技术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精密测温仪硬件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2 主要模块功能 |
2.2.1 STC89C58RD+简介 |
2.2.2 ADS1232 结构特性及应用 |
2.2.3 精密恒流源模块简介 |
2.2.4 铂电阻传感器 |
2.2.5 键盘、显示模块 |
2.3 关键技术 |
2.3.1 恒流换向电路设计 |
2.3.2 四线测量 R-V 转换模型 |
2.3.3 基于比例法的测温电路 |
2.3.4 精密铂电阻温度计的制作 |
2.3.5 参考电阻 Ref 自校准 |
第3章 精密测温仪软件设计及分度方法研究 |
3.1 精密测温仪软件设计 |
3.2 精密测温仪分度方法研究 |
3.2.1 ITS-90 国际温标分度精密铂电阻温度计的方法研究 |
3.2.2 基于 CVD 方程法分度精密铂电阻温度计的方法研究 |
第4章 精密测温仪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可行性研究 |
4.1 精密测温仪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验研究 |
4.1.1 精密测温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误差比对 |
4.1.2 精密测温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稳定性试验 |
4.2 精密测温仪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不确定度分析 |
4.2.1 精密测温仪不确定度分析 |
4.2.2 精密测温仪不确定度分析 |
4.2.3 标准水银温度计不确定度分析 |
4.2.4 不确定度分析结论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流程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温度计量技术概述 |
1.2.1 温度计量相关的基本概念 |
1.2.2 温度计量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温度的量值传递与溯源 |
1.2.4 温度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 |
1.3 工业现场温度计量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内外温度自动校准系统研究情况 |
1.3.2 国内外工业现场温度自动校准系统研究情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热电阻工作原理 |
2.3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及其电阻-温度关系 |
2.4 工业热电阻温度计及其电阻-温度关系 |
2.5 工业现场热电阻测温系统的关键硬件测量技术 |
2.6 工业现场热电阻测温系统的软件修正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传感器的选择 |
3.2.1 我国温度计量基准状况 |
3.2.2 传感器的选择 |
3.3 测量电路部分的关键硬件设计 |
3.3.1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常见测量电路原理 |
3.3.2 基于电阻比的便携式现场温度校准器测量原理 |
3.3.3 基本电路说明 |
3.3.4 自动换向恒流源设计 |
3.3.5 标准电阻器件的选取 |
3.4 控制系统部分的关键硬件设计 |
3.4.1 单片机芯片的选取 |
3.4.2 显示部件设计及选取 |
3.4.3 通讯电路设计 |
3.4.4 整体电路设计 |
3.5 硬件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
4.3 关键程序设计 |
4.3.1 主程序设计 |
4.3.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3 数据滤波子程序设计 |
4.3.4 通讯子程序设计 |
4.3.5 LCD显示程序设计 |
4.3.6 按键设置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Visual Studio.NET软件平台 |
4.4.2 基于VB.NET与EXCEL互连的校准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试验 |
5.1 引言 |
5.2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典型修正技术及参数求取方法 |
5.3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的试验 |
5.3.1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实物装置 |
5.3.2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试验平台 |
5.3.3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上位机软件 |
5.3.4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试验步骤 |
5.3.5 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提出及意义 |
1.2 标准恒温槽概述 |
1.2.1 结构 |
1.2.2 标准恒温槽控温原理 |
1.2.3 性能分析(均匀性及波动度) |
1.2.4 温场检测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标准恒温槽国内技术水平 |
1.3.2 标准恒温槽国外技术水平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计量装置的问题提出 |
2.1 中温温度计检定方法 |
2.1.1 玻璃温度计检定方法 |
2.1.2 热电阻检定方法 |
2.1.3 热电偶检定方法 |
2.2 不确定度分析 |
2.2.1 精密水银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2.2.2 工业铂、铜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2.2.3 工作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2.3 分析和设想 |
2.3.1 分析 |
2.3.2 设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触摸屏精密温度控制的标准恒温槽系统设计 |
3.1 引言(研究目标) |
3.2 触摸屏控制系统 |
3.2.1 原理和功能 |
3.2.2 温度控制技术 |
3.3 新型标准恒温槽原理与结构 |
3.3.1 原理 |
3.3.2 结构 |
3.3.3 温度计选型 |
3.4 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3.4.1 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3.4.2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标准恒温槽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3.4.3 系统验收技术报告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计量检测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自动检测技术 |
4.3 中温温度计检定规程方法分析 |
4.3.1 热电偶检定原理分析 |
4.3.2 热电阻检定原理分析 |
4.3.3 玻璃温度计检定原理分析 |
4.4 自动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检定方法设计 |
4.4.3 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
4.4.4 源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综合分析 |
5.1 引言 |
5.2 装置综合系统原理分析 |
5.2.1 热电偶检定系统 |
5.2.2 热电阻检定系统 |
5.2.3 玻璃温度计检定系统 |
5.3 综合系统运行报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6.1 引言 |
6.2 系统测量重复性评定 |
6.3 系统稳定性评定 |
6.4 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6.4.1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水银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6.4.2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6.4.3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
6.5 系统测量数据和不确定度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激光测量技术与折射率测量技术发展概况 |
1.3 纳米尺度测量技术发展概况 |
1.4 微纳尺度测量方法和仪器比较 |
1.5 环境因素对精密测量的影响 |
1.6 国内外精密温度测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
1.7 论文工作内容和目标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PTF测量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PTF测量方案设计 |
2.3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 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系统的软件控制平台设计 |
第三章 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 常用温度传感器及测温方法简介 |
3.2 高精度温度测量方案设计 |
3.3 温度测量系统相关测量实验及其分析 |
3.4 温度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度、气压、二氧化碳含量的测量 |
4.1 空气湿度测量 |
4.2 大气压力测量 |
4.3 二氧化碳含量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TF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 |
5.1 PTF测量系统的主要内容 |
5.2 PTF法测量空气折射率原理 |
5.3 PTF等参数的不确定度分量和自由度分析 |
第六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6.1 常见环境温度控制方法简介 |
6.2 温控系统方案设计 |
6.3 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传递函数推导 |
6.4 温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6.5 温度控制系统总的数学模型的传递函数 |
6.6 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水循环的模型结构 |
第七章 温度控制及 PTF测量系统软件控制平台设计 |
7.1 软件控制平台设计概述 |
7.2 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7.3 软件控制平台的结构功能 |
7.4 基于统计随机的相关数学处理 |
第八章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8.3 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工作 |
8.3 完成的其他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精密高温测量用的铂电阻温度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加热湿度传感器与总辐射传感器设计[D]. 袁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高寒地区无砟轨道板温度及裂缝双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 崔双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防护热板导热仪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D]. 王明凯. 河北大学, 2021(09)
- [4]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D]. 刘碧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T型热电偶测量中冷端补偿温度的研究[J]. 邹轶.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0(09)
- [6]基于匀速升降温激励法的温度传感器校准技术研究[D]. 陈逸清.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2)
- [7]精密测温仪的研制与开发[D]. 李晓晖. 河北大学, 2014(01)
- [8]流程工业现场精密温度计自动校准的研究[D]. 刘定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D]. 罗健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高精度温度控制及PTF测量的研究[D]. 崔建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