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半姊妹轮回选择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赵胜[1](2021)在《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使得其在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Whole Genome Genotyping,WG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测序数据产量的稳步提升相比,测序文库的制备流程仍然效率较低,导致在目前的WGG应用中,文库构建成本远远高于测序成本,尤其是其中耗时且费力的文库片段分选和定量步骤,已成为涉及大样本项目文库制备的瓶颈。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们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All-In-One sequencing(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将传统文库制备中每个文库都需进行片段分选及定量的繁琐流程,替换为按照每个文库的靶区域浓度(Target Region Concentration,TRC)及预期的数据产出预先将所有文库混合在一起、而后只进行单次片段分选及定量的高效操作;(2)利用AIO-seq测序技术对少量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小数据量测序,以及多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包Lane测序,都可以获得预期的测序数据产出;(3)AIO-seq测序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文库测序,获得预期各样本间相等或不等的测序数据产出;(4)利用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对一个玉米BC1F4群体进行WGG,共鉴定到19个株型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部分QTLs含已知的功能基因。AIO-seq测序技术提高了测序文库的制备效率,降低了文库制备成本,在群体遗传学以及植物育种等相关项目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玉米(Zea may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和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构成玉米株型的主要因素中,叶夹角(Leaf Angle,LA)、株高(Plant Height,PH)和穗位(Ear Height,EH)的变化,会对玉米最终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前人已利用不同的分离群体,对控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展开研究,但玉米株型调控的复杂机理仍未被完全解析。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玉米巢式关联作图群体(HNAU-NAM1)及其全基因组基因型数据(玉米9.4K芯片和百万来源于亲本的SNP标记),通过单个亚群的连锁分析(Separate Linkage Mapping,SLM)、整合的连锁定位(Joint Linkage Mapping,JLM)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三种QTL定位方法,分别对LA、PH以及EH三个株型性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遗传解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由13个亲本杂交而成、包含1,625个BC1F4或BC2F4株系的玉米HNAU-NAM1群体进行了进化树分析、表型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显示HNAU-NAM1群体的亲本和所有株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内部群体结构微弱、LD衰减距离小,表明HNAU-NAM1群体可以用于LA、PH和EH三个性状的遗传解析;(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借助S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41、31和26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基于J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84、78和88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通过GWAS定位方法,共鉴定到22、23和18个分别与LA、PH和EH显着关联的SNPs;此外,每个株型性状的三种定位结果间都存在部分重叠;(3)全基因组上共鉴定到10个可同时影响LA、PH和EH的QTL热点区域,且每个区域内控制某一个株型性状的QTLs可至少被两种定位方法检测到;(4)13个可同时被三种定位方法检测到的主效QTLs区间内,结合每种方法的定位区间及区间内基因功能注释,预测了潜在的候选基因:含4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和8个新基因。本研究对玉米HNAU-NAM1群体的群体结构及LD水平等遗传特性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全面解析了控制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这不仅为玉米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群体资源,而且加深了我们对株型复杂调控网络的认识,为后期玉米理想株型的培育及高产、耐密植新品种的分子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艳红,刘兴二,仲义,徐艳荣,孙德智,代秀云,焦仁海[2](2020)在《浅谈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及选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育种材料是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前提和基础。优质育种材料,还应配以合理的选系手段,育种目标不同所采用的选系方法也不一样。本文针对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选系方法进行探讨。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3](2018)在《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获取高配合力优良育种群体,对‘运轮1号’群体开展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选择‘运轮1号’C4群体中优良单株自交,以‘昌7-2’为测验种配制对应的测交种,鉴定筛选20个优良单株,等量种子经混合授粉形成C5群体。结果显示:C5群体的株高、穗位、茎腐病率较C4分别下降4 cm、2 cm和3.5%。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预计C5群体测交种产量增益为7.7%;与选择前相比,中选测交种穗位和茎腐病下降0.7 cm、6.3%,穗长、行粒数、出籽率、持绿度、株高、籽粒含水量分别增加0.1 cm、0.6粒、0.4%、0.3级、0.3 cm、0.2%,穗粗、穗行数、百粒重保持不变;除含水量和百粒重外,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且多数性状的变异系数仍然在10%以下。进一步改良需扩大群体,增加测验种数量,并加入新的种质;单株选择应严格控制株高、穗位及生育期。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郭书磊,陈彦惠[4](2012)在《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利用群体改良方法,充分挖掘地方优异种质的遗传潜力是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金群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材料,通过1年2点产量比较试验,分析了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对黄金群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法对群体产量改良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黄金群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3.78%,其中,混合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4.27%,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2.07%;虽然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3%下降到12.80%,但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通过改良群体穗部性状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改良效果显着,分别提高14.71%和17.62%,说明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刘海静,陈彦惠[5](2012)在《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文中提出玉米群体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是培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源泉。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对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良自交系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豫综5号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四、丹340、中综5号、齐319、掖478、Mo17为测验种配制成30个测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的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评价试验,研究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群体与各测验种间的杂交后代产量平均每轮提高3.57%。半姊妹轮回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在改良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方面,均得到显着提高,呈逐轮上升的趋势;采用半姊妹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3轮的选择后,C3群体与C0相比,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11.63增长到5.57,差异极显着;经1轮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C3的5.57增加到C4的9.75。豫综5号改良群体与黄早四的特殊配合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逐轮朝着Reid×唐四平头杂优模式水平提高的方向稳定发展。
张德贵[6](2010)在《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叶以来,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拓宽玉米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玉米育种者的共识。对于遗传基础狭窄的中国来说,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改良和拓展现有种质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种植通常表现出不适应性,如雌雄开花不协调、空秆率高等,大多不能作为直接选系的原始材料,这是玉米具有光周期敏感性造成的。为了使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适应温带生态条件,需要进行种质的适应性改良。在群体改良方案中,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又可以防止近交衰退。许多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混合选择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原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采用控制双亲授粉的混合选择法成功改良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POOL33和POOL34,改良后的基因库分别被命名为中群13和中群14。本研究以POOL33和POOL34及其改良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热带玉米群体POB43和SUWAN-1、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原始群体CO及采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的不同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年2点试验分析其在适应性改良过程中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各个群体不同轮次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揭示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间遗传变异水平和适应性的改良效果,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热带环境(海南)下,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多数性状差异不显着;在温带环境(北京)下,开花期等大多数性状在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多数性状对混合选择发生了显着的相关响应,主要表现为:(1)开花期提前、ASI缩短,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抽丝期分别从99.2d和90.7 d缩短为79.5 d和76.2 d,平均每轮提前4.9 d和3.6 d,散粉期从90.8 d和77.8 d缩短为76.7 d和74.7 d,平均每轮提前3.5 d和0.8 d,抽丝散粉间隔(ASI)分别从8.3 d和12.8 d缩短为2.8 d和3.5 d,平均每轮缩短1.4 d和2.3 d;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抽丝期分别从78.3 d和81.8 d缩短为69.2 d和69.0 d,平均每轮提前2.3 d和3.2 d,散粉期分别从71.0 d和72.5 d缩短为67.5 d和68.0 d,平均每轮提前0.9 d和1.1 d,抽丝至散粉间隔(ASI)分别从7.3 d和9.3 d缩短为1.7 d和2.7 d,平均每轮缩短为1.4 d和1.7 d。抽丝期和散粉期的选择响应幅度不同,散粉期提前的幅度较小,因而散粉至抽丝间隔(ASI)缩短。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和RD值随改良轮次增加而降低。(2)植株高度和穗位逐渐降低,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株高分别从378,8cm和310.0cm降低至334.1cm和301.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11.2cm和2.2cm;穗位分别从213.1cm和179.6cm降低至176.1cm和166.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9.3cm和3.4cm;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株高分别从301.2cm和287.5cm降低至270.3cm和263.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7.7cm和6.1cm,穗位从144.8cm和142.3cm分别降低至131.9cm和131.6cm,平均每轮降低3.2cm和2.7cm。(3)产量、出籽率和结穗率大幅度提高,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出籽率分别从62.8%和81.4%提高至81.1%和80.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4.58%和-0.18%,结穗率分别从36.1%和71.0%提高至85.1%和85.0%,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3%和4.4%,籽粒产量分别从1232.1 kg/hm2和3693.7公斤/hm2提高至6228.2公斤/hm2和5726.9公斤/hm2;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出籽率分别从77.7%和79.4%均提高至82.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5%和0.83%,结穗率分别从68.1%和58.6%均提高至86.9%,平均每轮提高4.7%和8.6%,产量分别从3419.3 kg/hm2和2642.8 kg/hm2提高至4559.0 kg/hm2和4624.3kg/hm2,平均每轮分别提高284.93kg/hm2和508.30kg/hm2。(4)穗部性状及其它农艺性状大多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响应,但群体不同,响应方向和响应程度不同。(5)测交种的开花期也在提前,株高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2.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玉米群体的DNA样本进行扩增,用全自动DNA遗传分析仪的SSR荧光标记检测。40对SSR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检测出343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nc133等)-17(phi090等)条,平均每个位点8.575个。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257-0.899,平均值为0.747;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H))分布范围为1.038-2.494,平均值为1.657。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相比,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显着变化。(1)40对SSR引物在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检测到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04、111、105、107、108和101,与其原始群体CO检测到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98、114、87、88、106和102)差别不明显。(2)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411、0.400、0.395、0.394、0.423和0.366,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346、0.420、0.333、0.359、0.422和0.363)相比,没有降低。(3)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87、1.281、1.286、1.283、1.284和1.279,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4、1.281、1.285、1.281、1.287和1.274)无明显差异。(4)从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POB43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55-0.845之间,SUWAN-1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32-0.848之间,POB69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00-0.793之间,POB70各轮次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26-0.819之间;利用遗传相似系数对24个群体进行聚类,发现POB43、SUWAN.1和POB69的原始群体CO分别和各自的改良群体C1-4聚在了一类,而POB70的原始群体和改良群体C1-3聚在了一类,C4没有聚在一起。结论:利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热带、亚热带群体可有效提高其在温带的适应性,缩短ASI,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结穗率和产量等,同时可有效地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改良群体为提高我国温带玉米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提供有效的种质材料。
杨爽,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张君,陈彦惠[7](2010)在《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豫综5号5个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点产量比较试验,对豫综5号群体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豫综5号群体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6.36%,其中,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6.30%,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5.51%,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下降到12.8%,基本符合选择预期效果,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说明2种选择方法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对改良群体穗部性状的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分别提高5.27%和9.96%.说明穗长和行粒数的改良效果明显,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对相互轮回选择的方法和豫综5号群体改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家富[8](2009)在《玉米黄金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种质为玉米育种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挖掘地方种质的遗传潜力,深入开展改良和利用是拓宽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对玉米育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地方种质黄金群采用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五个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改良群体产量比较试验,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黄金群五个轮次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4、丹340、中综5号、齐319、掖478、Mo17为测验种配制成30个测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的产量配合力评价试验,从群体本身产量性状、配合力等不同角度研究了轮回选择对黄金群群体的改良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黄金群群体本身的产量。C3与C0相比,黄金群群体本身单株平均产量有较大提高,达到极显着水平;C4与C3相比,增加了2.06%,达到显着水平;C1-C4各轮次与C0相比,分别增加了4.51%、6.66%、12.81%、15.13%,逐轮增加,平均每轮增加3.78%。2.从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效果来看,C3与C0相比,穗长、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均有所增加,其中穗长和行粒数分别增加14.71%和17.61%,均达到极显着水平。C4与C3相比,行粒数、穗长、穗粗和百粒重均有所增加,穗行数略有所下降。说明改良群体在群体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其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良,表现出百粒重较高、行粒数较多、穗行数多且稳定的优点,在育种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但该群体还存在着秃尖长、果穗短的不足,应进行重点改良和提高。3.对黄金群改良群体变异系数分析发现,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变异系数略有下降,单株产量变异系数从C0的15.43%下降到C4的12.80%,但是改良群体中单株平均产量160g以上的个体总数明显大于C0,说明改良群体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遗传变异,有进一步改良提高的潜力。C4轮次改良群体各穗部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秃尖长度、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由此可见,群体在改良秃尖长度、提高百粒重、增加行粒数方面选择的潜力较高。4. 30个测交组合单株产量平均值分析表明,单株产量最高的前三位高产组合中齐319作测验种的组合占2个,Mo17作测验种的组合占1个;前十位高产组合中齐319作测验种的组合占5个,掖478作测验种的组合占3个。产量最低的后三个组合分别为黄早4×黄金群C0、丹340×黄金群C0、中综5号×黄金群C0,低产组合中塘四平头类(黄早4、中综5号)作测验种的占2个。说明黄金群与P群杂优类群的优势最大,而与塘四平头类杂优类群的优势最小。5.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选择对黄金群群体进行了3轮的选择后,C3群体与C0相比,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8.613增长到C3的3.804,达到极显着水平;经1轮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也相应从C3的3.804增长到C4的6.91。说明两种选择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金群群体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发现,黄金群改良群体与齐319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其次是掖478,所以黄金群体的利用向P群×塘四平头、Reid群×塘四平头杂优模式方向发展。
张莉[9](2009)在《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豫综5号的遗传多样性》文中指出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解决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问题的唯一途径。研究不同群体遗传组成和多样性及其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对于种质改良创新和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玉米群体豫综5号轮回选择改良群体的6个世代为材料,通过SSR标记技术对豫综5号群体的6个世代的多态性位点比例、位点的平均杂合度、遗传距离以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豫综5号经过改良后,群体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35对SSR引物,在通过半同胞轮回选择和混合选择改良的豫综5号6轮群体中共检测到115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的平均位点数为3.29个, C0、C1、C2、C3、C4、M5等6轮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依次是:90、97、110、103、95、102。35对引物在6个群体扩增的多态位点及多态位点比例也不尽相同,2/3的引物在6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都达到100 %。不同轮次改良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比例来看,经过改良后的群体C1、C2、C3、C4、M5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不同轮次改良群体的基因型数目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轮回选择,改良的五轮群体的基因型数目和种类都略有增加,说明豫综5号通过5轮的改良后,由于基因重组等原因可能产生了一些新的基因型。3、通过比较各轮次群体的基因杂合度,结果表明:同一对引物在不同群体中检测到的基因杂合度有一定差异,也就表明同一位点在不同群体里的基因频率是不相等的,并从而导致各种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存在差异。通过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C1、C2、C3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34、0.316、0.314,与C0相比,差异不大;通过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58,较上一轮有所减少;混合选择群体M5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66,与C4相比略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混合选择能保持群体丰富的遗传变异,半姊妹轮回选择次之,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相对较低。C0、C1、C2、C3、C4、M5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0、0.445、0.441、0.45、0.419、0.435,各轮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说明豫综5号通过轮回选择后,还没有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这可能是由于群体的轮回选择和优良种质的渗透导致豫综5号改良群体偏离遗传平衡状态。4、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是度量群体变异幅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35个引物计算的每群体90个单株两两间的遗传距离,改良后群体与基础群体C0相比,遗传距离有加大的趋势,其标准差、极值都略大于基础群体,这可能是由于在轮回选择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种质,使改良群体中大部分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变大,改良群体经过数次重组交换,增加了部分个体间的异质性。5、同一群体不同轮次间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C0与C4的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870,与C1的关系次之,为0.0909,与C3、M5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099、0.1146,与C2的关系最远,为0.1357。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轮回选择过程中根据表现型和配合力标准进行,所获得的不同轮次改良群体由于选择导致了针对本试验所检测到的基因位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遗传距离相对远,说明根据表型和配合力选择所关联的相同基因位点较少,遗传距离相对近,说明根据表型和配合力选择所关联的相同基因位点较多。
孟庆雷[10](2008)在《豫综5号玉米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体改良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豫综5号五个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改良群体产量比较试验,同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豫综5号五个轮次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4、丹340、中综5号、齐319、掖478、Mo17为测验种配制成30个测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的产量配合力评价试验,从群体本身产量性状、配合力等不同角度研究了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的改良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豫综5号群体本身的产量。C3与C0相比,豫综5号群体本身单株平均产量有较大提高,达到极显着水平;C4与C3相比,增加了5.51%。C1-C4各轮次与C0相比,分别增加了6.15%、13.62%、18.90%和25.45%,逐轮增加,平均每轮增加6.36%。2.从产量的构成因素的改良效果来看,C3与C0相比,主要产量性状均有所增加,C4与C3相比,秃尖长度有所下降,行粒数增加4.63%。说明改良群体在群体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其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良,表现出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百粒重较高、株高和穗位适中、成熟较早的优点,在育种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但该群体还存在着果穗较细、穗行数较小的不足,应进行重点改良和提高。3.对豫综5号改良群体变异系数分析发现,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变异系数略有下降,单株产量变异系数从C0的15.43%下降到C4的12.80%,但是改良群体中单株平均产量150g以上的个体总数明显大于C0,说明改良群体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遗传变异,有进一步改良提高的潜力。C4改良群体穗部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因此,群体在提高百粒重、行粒数方面的选择潜力仍较大。4. 30个测交组合单株产量平均值分析表明,单株产量最高的前三位高产组合中黄早4作测验种的组合占2个,齐319作测验种的组合占1个;前十位高产组合中黄早4作测验种的组合占4个,齐319作测验种的组合占3个。产量最低的后三个组合分别为Mo17×豫综5号C0、掖478×豫综5号C0和掖478×豫综5号C1,低产组合中掖478作测验种的占2个。说明豫综5号与唐四平头杂优类群的优势最大,而与Reid杂优类群的优势最小。5.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半姊妹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进行了3轮的选择后,C3群体与C0相比,一般配合力效应从-11.63增加到5.57,达到极显着水平;经1轮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也相应从C3的5.57增加到C4的9.75。说明两种选择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提高豫综5号群体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发现,豫综5号改良群体与黄早4的特殊配合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逐轮朝着Reid×唐四平头杂优模式水平提高的方向稳定发展。
二、改良半姊妹轮回选择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半姊妹轮回选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应用 |
1.1 引言 |
1.1.1 测序技术发展概述 |
1.1.2 DNA超声波机械打断和生物酶切法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
1.1.3 Tn5 转座酶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
1.1.4 测序文库的分选和质控 |
1.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及表型测定分析 |
1.2.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 |
1.2.3 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
1.2.4 Bin map图谱构建及玉米株型性状QTL定位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AIO-seq测序技术构思 |
1.3.2 利用少量样本验证AIO-seq测序技术的可行性 |
1.3.3 利用多样本包Lane测序探索AIO-seq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
1.3.4 运用AIO-seq测序技术获得样本间预期不等的数据产出 |
1.3.5 AIO-seq技术在RNA-seq测序文库制备中的运用 |
1.3.6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玉米BC_1F_4群体株型QTL定位研究中的运用 |
1.4 讨论 |
1.4.1 Tn5 转座酶在组学技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
1.4.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流程的改进 |
1.4.3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4 后续工作展望 |
第二章 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
2.1 引言 |
2.1.1 玉米生产和研究概况 |
2.1.2 常用分离群体类型及特点 |
2.1.3 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定位 |
2.1.4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 |
2.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亲本选取及HNAU-NAM1 群体构建 |
2.2.2 玉米HNAU-NAM1 群体株型性状考察及分析 |
2.2.3 HNAU-NAM1 群体基因型数据分析 |
2.2.4 HNAU-NAM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5 利用S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6 利用J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7 利用GWAS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8 株型性状QTL热点区域分析 |
2.2.9 株型性状主效QTL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NAU-NAM1 群体特征分析 |
2.3.2 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2.3.3 亚群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3.4 叶夹角性状遗传解析 |
2.3.5 株高性状遗传解析 |
2.3.6 穗位性状遗传解析 |
2.3.7 株型性状QTL定位热点区域分析 |
2.3.8 主效QTL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
2.4 讨论 |
2.4.1 HNAU-NAM1 群体特点 |
2.4.2 株型性状QTL定位方法及结果特征 |
2.4.3 株型性状候选基因 |
2.4.4 基因组de novo组装对基因克隆的影响 |
2.4.5 后续工作展望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3.1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和应用 |
3.2 玉米HNAU-NAM1 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浅谈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及选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材料的选用 |
1.1 国外玉米资源的利用 |
1.1.1 利用国外杂交种直接选系 |
1.1.2 引入国外自交系或杂交种亲本直接利用 |
1.1.3 利用国外资源选育自交系 |
1.2 国内玉米资源的利用 |
1.2.1 核心种质内改良 |
1.2.2 两个核心种质间融合 |
1.2.3 用国外种质改良国内种质 |
2 自交系选育方法 |
2.1 二环系改良 |
2.2 轮回选择 |
2.3 回交方法选系 |
2.4 用早、晚杂交选系 |
2.5 用辐射诱变选系 |
2.6 利用亲本繁殖田大群体选系 |
2.7 单倍体育种技术选系 |
2.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系 |
(3)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调查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选择前后主要性状选择效果 |
2.2 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 |
2.2.1 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2 测交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改良对策 |
2.2.3 优良测交种的选择 |
2.2.4 选择前后各性状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基础群体组建及改良过程 |
1.2 改良群体产量比较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
2.2 黄金群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2.2.1 穗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2.2.2 田间植株性状和生育期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3 讨论 |
3.1 轮回选择对黄金群体本身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改良是有效的 |
3.2 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的利用与黄金特色群体的改良 |
(5)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础材料组建及改良过程 |
1.2 测交组合产量比较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交组合改良效果分析 |
2.1.1 方差分析 |
2.1.2 测交组合产量分析 |
2.1.3 测交组合产量性状分析 |
2.2 群体配合力分析 |
2.2.1 群体配合力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轮回选择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豫综5号群体的配合力 |
3.2 关于豫综5号群体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探讨 |
4 结论 |
(6)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
1.2.1.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
1.2.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种类 |
1.2.1.3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
1.2.1.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优利用模式 |
1.2.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应用 |
1.2.1.6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
1.2.2 玉米群体改良 |
1.2.2.1 群体改良方法 |
1.2.2.2 影响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因素 |
1.3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3 SSR标记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24个群体 |
2.1.2 40测交组合 |
2.2 田间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田间数据分析方法 |
2.3 分子标记试验方法 |
2.3.1 引物 |
2.3.2 试验方法 |
2.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2.3.2.2 扩增体系 |
2.3.2.3 扩增产物的纯化和产物的变性 |
2.3.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差异分析 |
3.1.1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 |
3.1.2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性状光敏性RD值的变化 |
3.2 热带亚热带群体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对混合选择的相关响应 |
3.2.1 株高和穗位各轮次的差异及光周期敏感性RD值变化 |
3.2.2 穗部性状各轮次间差异及光敏性RD值变化 |
3.2.3 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相关响应及光敏性RD值变化 |
3.3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混合选择响应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
3.3.1 40对SSR引物在24份玉米群体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变异 |
3.3.2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3.3.3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分析 |
3.3.4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5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3.4 热带亚热带群体测交种的选择响应 |
3.4.1 POB43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2 SUWAN-1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3 POB69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4 POB70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4 讨论 |
4.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降低 |
4.2 供试群体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发生了显着的选择响应,但选择响应程度因群体不同而异 |
4.3 改良过程中,同一群体不同轮次的选择响应程度不同 |
4.4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
4.5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测交种抽丝期提前,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 |
4.6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育种价值的初步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础材料组建及改良过程 |
1.2 改良群体产量比较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轮群体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
2.2 豫综5号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
2.2.1 方差分析 |
2.2.2 豫综5号群体穗部性状改良效果 |
2.2.3 豫综5号群体田间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
3 讨论 |
3.1 关于轮回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 |
3.2 关于相互轮回选择方法 |
3.3 关于豫综5号的改良与利用 |
(8)玉米黄金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1 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1.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
1.1.3 扩大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途径 |
1.2 玉米群体改良及研究进展 |
1.2.1 群体改良的意义 |
1.2.2 基础群体的组建 |
1.2.3 群体改良的方法 |
1.2.4 群体改良效果评价 |
1.2.5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现状 |
1.3 轮回选择与群体改良 |
1.3.1 轮回选择是数量性状改良提高的主要方法 |
1.3.2 轮回选择对玉米群体的改良效果 |
1.4 玉米配合力的研究 |
1.4.1 玉米配合力的种类与测定 |
1.4.2 玉米群体配合力的研究 |
2 前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基本材料黄金群体的来源 |
3.2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3.3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的分析 |
4.1.1 群体本身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
4.1.2 群体本身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4.2 改良群体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4.2.1 测交组合性状方差分析 |
4.2.2 测交组合产量及穗部性状分析 |
4.2.3 测交组合田间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4.3 改良群体产量配合力分析 |
4.3.1 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4.3.2 产量配合力效应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可以有效地改良黄金群本身的产量 |
5.2 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可以提高黄金群的配合力 |
5.3 关于黄金群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9)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豫综5号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概述 |
1.1.1 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1.2 玉米种质资源类型划分 |
1.1.3 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4 玉米外来种质资源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1.1.5 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 |
1.1.6 解决种质基础狭窄问题的途径 |
1.2 玉米群体改良 |
1.2.1 玉米群体在玉米种质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
1.2.2 群体改良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
1.2.3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现状 |
1.2.4 群体改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5 基础群体的组建 |
1.2.6 轮回选择的概念和方法 |
1.3 构建品种DNA 指纹图谱 |
1.3.1 DNA 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
1.3.2 指纹图谱技术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1.4 遗传多样性 |
1.4.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4.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的重要性 |
1.4.3 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方法 |
1.5 SSR 分子标记技术 |
1.5.1 SSR 标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
1.5.2 SSR 标记技术的特点 |
1.5.3 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样品DNA 提取 |
3.3 引物筛选 |
3.4 PCR 反应 |
3.5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3.5.1 扩增DNA 变性 |
3.5.2 电泳准备 |
3.5.3 扩增产物的电泳 |
3.5.4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
3.6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豫综5 号不同轮次改良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
4.1.1 不同轮次改良群体检测到的多态位点及多态位点比例 |
4.1.2 不同轮次改良群体的基因型数目和频率分析 |
4.1.3 不同轮次群体的基因杂合度比较 |
4.1.4 群体内遗传距离的比较 |
4.1.5 不同轮次改良群体间遗传距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豫综5号玉米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 |
1.2.1 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 |
1.2.2 外来种质资源 |
1.2.3 生产上主栽杂交种的遗传种质 |
1.3 玉米种质资源拓宽的方法和途径 |
1.3.1 挖掘优良地方种质 |
1.3.2 改良群体 |
1.3.3 改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 |
1.3.4 其它途径 |
1.4 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
1.5 玉米群体改良研究 |
1.5.1 玉米群体改良的基本概念 |
1.5.2 改良群体的类别 |
1.5.3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
1.5.4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现状 |
1.6 玉米配合力的研究 |
1.6.1 配合力的种类 |
1.6.2 配合力的测定时期 |
1.6.3 测验种的选择 |
1.6.4 测定方法 |
1.6.5 玉米群体配合力的研究 |
2 前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的基本材料豫综5 号群体来源 |
3.2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的分析 |
4.1.1 群体本身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
4.1.2 群体本身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4.2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 |
4.2.1 改良群体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4.2.2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可以有效地改良豫综 5 号群体本身的产量 |
5.2 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豫综 5 号群体的配合力 |
5.3 关于豫综 5 号群体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改良半姊妹轮回选择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D]. 赵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浅谈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及选系方法[J]. 张艳红,刘兴二,仲义,徐艳荣,孙德智,代秀云,焦仁海.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4)
- [3]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J].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5)
- [4]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J].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郭书磊,陈彦惠. 华北农学报, 2012(02)
- [5]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J]. 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刘海静,陈彦惠. 作物学报, 2012(02)
- [6]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D]. 张德贵.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7]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J]. 杨爽,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张君,陈彦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8]玉米黄金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D]. 李家富.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9]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豫综5号的遗传多样性[D]. 张莉.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10]豫综5号玉米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D]. 孟庆雷.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