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代兰兰,丁长青,李绍东[1](2021)在《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与MRI序列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特征、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MRI磁敏感加权序列对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9年8月240例MM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为出血组(HT组,n=56)及非出血组(NHT组,n=184),采用单因素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MMI发生HT的危险因素。对其中同时采用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的50例在HT检出率及检出体积大小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两组临床上均表现为严重的大脑半球综合征;(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血压水平、心房颤动、既往脑出血病史、占位效应(中线移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出血病史(OR=4.222,95%CI:1.445-12.334)、心房颤动(OR=3.452,95%CI:1.275-9.349)、中线明显移位(OR=0.156,95%CI:0.038-0.641)及较高的NHISS评分(OR=0.475,95%CI:0.345-0.656)是MMI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影像学上均可见典型急性MCA供血区大面积梗死征象,部分病例可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n=63)、FLAIR大脑中动脉血管高信号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n=79)、梗死区域FLAIR序列可见血管高信号征(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n=65)及SWI图像上可见到突出血管征(prominent vessel sign,PVS,n=9);(4)SWI与MRI常规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分别检出HT50例、20例、34例、40例及46例,SWI与MRI常规序列在HT的检出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20例SWI与MRI常规序列均能检出的HT出血灶大小方面,SWI与MRI常规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检出的出血灶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既往脑出血病史、心房颤动、中线移位≥2.5cm及较高的NHISS评分是MMI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SWI相比常规MRI序列在MMI的HT检出率及对出血灶大小显示方面具有优势。
侯敏捷[2](2021)在《CT与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疾病特点,评价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8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均行CT、MR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80例患者经DSA检查后确诊急性期23例、亚急性期40例、慢性期17例。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8.75%高于CT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有大片扇形低密度阴影,且阴影中有散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等表现;MRI检查显示脑梗死区域有混杂斑块状信号等表现。结论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需积极诊断、治疗。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升患者治疗预后。
李兆勇,梁俊生,王青云,何银雀,李佳钰,林燕萍,李扬彬[3](2021)在《多模态MRI联合CT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相关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相关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8例LHI相关CLN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收集76例LHI患者为对照组。总结CLN的多模态MRI及CT特点,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表现为皮质特征性条带状异常信号/密度,T1WI、T2FLAIR、MRA原始图以高信号为主,DWI、ADC及SWI以等信号为主,CT以等/高密度为主。MRA示责任血管5例闭塞,37例重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多模态MRI的CLN检出率(94.8%)高于CT(32.8%)和常规MRI(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联合CT能够准确评估LHI相关CLN的影像学特征;CLN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影像科及临床医师的重视。
于山,朱曼[4](2021)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高度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HI分型、病灶位置。结果:62例患者经DSA诊断共确诊50例出血性脑梗死。MRI检查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其中敏感度、准确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HI 48例(96.00%)较对照组41例(82.00%)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最小病灶面积为(8.23±1.03)mm2,病灶数量为(2.56±0.44)个,CT检出最小病灶面积为(10.38±1.17)mm2,病灶数量为(2.48±0.37)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0,P<0.01)。结论:CT、DWI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但MRI能够明显提高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邹永杰[5](2021)在《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据Lancet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脑卒中是全世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的第二高发疾病,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类型中致死致残率最高,发病率占卒中类型的10-15%。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在我国,ICH发病率高达17-5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剧增,ICH发病率不降反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针对ICH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目前的手段并不能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所以寻找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提高ICH疗效的希望所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98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2010-2014年患者死亡率较2000-2004年患者下降,而存活患者预后没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客观实时评估ICH入院时病情,是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的第一环节。目前病情评估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观察,结合现有的评分量表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第一次入院地点往往在基层医院,很多基层医院缺乏CT、MRI等客观检测设备,甚至连是否为脑出血的诊断难以明确,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本研究先将生物电阻抗技术与猕猴脑出血模型相结合,初步评估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病情监测与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我们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于临床脑出血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以探讨该技术是否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脑出血的辅助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患者的预后预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ICH患者数据,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寻找影响我院ICH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2000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住院经过与病情评估,并发症,以及随访资料等进行评估入组。根据时间段分为A组2000-2004年、B组2010-2014年,对两组分别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特征研究,同时根据9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两个时间段收治患者的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有显着差异(P<0.05);2.高血压、吸烟和饮酒依然是ICH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我院收治患者的死亡率较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由2000-2004年的26.9%降至2010-2014年的18.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年龄、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等均为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和脑出血后并发症(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进一步加强ICH患者病情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是未来ICH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拟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模拟临床脑出血及血肿扩大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观察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内出血量增多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以明确该技术在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采取自体血注入法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对造模动物进行有创颅内压和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观察脑出血后出血量增加过程中及不同出血量时两种监测数值的变化情况,术后通过MRI确认模型稳定性。研究结果:1.建立了稳定的猕猴ICH模型,术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3和7天,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为28.67±0.89、27.33±1.11、25.33±1.11、23.67±0.89;2.MRI扫描可见左侧基底节区T1稍低信号影,T2稍高信号影,中线向右侧稍偏移,左侧脑室受压明显;3.ICH造模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由9.2±0.5mm Hg升高到27.2.±1.3mm Hg;扰动系数由102.5±6.0升高到146.5±5.3;全频相位斜率值由-0.9558±0.0038升高到-0.9445±0.0043。研究结论: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指标(扰动系数、全频相位斜率)变化的趋势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技术可以反映脑出血量的多少和脑内血肿量增多的过程,在ICH的辅助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病情监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入组162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使用便携式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护,测定扰动系数值,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GCS昏迷评分、NIHSS评分、脑病变部位等指标。最后经头颅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研究结果:1.脑出血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80.29±7.80,脑梗死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71.64±7.81,两组扰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扰动系数大于78.5时,提示脑出血的可能性大(敏感度52.4%,特异度88.9%),其曲线下面积为0.778。在4.5-24h之间测得的扰动系数具有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类型的价值。研究结论:生物电阻抗技术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第四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诊疗过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无创脑水肿监测,对监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观察并收集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入院诊疗以及随访资料进行评估入组,根据监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血肿部位进行回顾性匹配对照组患者,每组内再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同时根据3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扰动系数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的患者,扰动系数在急性期有随着水肿面积增大而降低的趋势;2.无创颅内压指数与患者的血肿量,绝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死亡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存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OC曲线分析显示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1.55时,提示患者应当行手术治疗(敏感性:73.63%,特异性:70.93%),其曲线下面积:0.78;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3.65时,提示患者死亡可能性大(敏感性:74.07%,特异性:60%),其曲线下面积:0.70;4.监测组患者的死亡率(11.7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7.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瞳孔变化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发现血肿扩大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脑积水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3小时,癫痫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6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水肿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梗死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3小时,监测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12小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协助判断患者手术时机,预测患者预后,是一种新的病情监测方法。
叶叶[6](2021)在《CT与MRI诊断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1)记录100例患者的疾病类型;(2)对比CT及MRI对100例患者各类脑梗死的检出率;(3)分析CT及MRI对不同疾病发病时间的检出率。结果:(1) 100例脑梗死患者中,缺血性脑梗死者60例,占比60.00%,出血性脑梗死者40例,占比40.00%;(2)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对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CT与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对脑梗死发病时间<12 h、12-24 h的检查率明显较高(P<0.05)。CT及MRI检查对脑梗死发病时间在24-72 h、>72 h的检查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率较CT高。
陈旭娜[7](2021)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背景目前,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病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最高,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梗死区或者梗死血管供血的区域会发生出血,被称为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出血性转化在脑梗死确诊患者中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达10%~40%。出血性转化的高峰时期多发生于脑梗死后的36小时~2周内,目前头部CT和MRI常规技术是诊断出血性转化的常用方式,但是仍存在一些症状没有加重的出血性转化被漏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3D梯度回波技术,具有流动补偿特性,分辨力极高,并且可以薄层重建,依靠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性成像,对血液代谢产物、铁离子等均较敏感,在微量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SWI对小静脉的显示也较敏感;所以本文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法剖析其在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并对H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偃师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285例首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组120例,症状出现后入院先行头颅CT平扫检查排除脑出血,随后48小时内完成头颅MRI、DWI、SWI检查,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随时复查或2周左右复查头颅CT、MRI、SWI检查。发病3个月后患者再次到医院复查/电话回访,记录患者的m 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并作出以下研究分析,观察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1)观察CT、MRI、SWI上首发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与否的影像表现: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密度(信号)、周边情况,分析CT平扫、MRI平扫、SWI序列图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T的检出敏感性;(2)分析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SWI图像显示脑微出血存在的例数、数目情况,并分析与HT发生的相关性;(3)观察SWI序列图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区域小静脉显示情况,分析脑梗死区域小静脉显示与HT关系。(4)对比分析HT患者和非HT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生化指标等情况,探讨与HT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5)大面积脑梗死组中HT、梗死周围引流静脉扩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及非正态分布者组间采用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12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有出血转化的56例,未发生出血转化64例。(2)CT平扫、MRI常规序列、SWI序列检出HT的敏感度分别为75%(42/56)、64.3%(36/56)、100%(56/56),相比较CT平扫和MRI常规序列,SWI序列能够很好地显示全部的HT病灶,并且SWI序列较CT平扫、MRI常规序列显示HT的范围大。(3)本次研究中,12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首次SWI检查中49例首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实质内存在微出血病灶,其中中-重度16例,12例发生HT,占比75%;轻度微出血灶33例,20例发生HT,占比60.6%;无微出血表现的71例,24例发生HT,占比33.8%;对结果采用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从SWI对梗死区静脉血管显示情况及其与HT的关系分析,68例患者梗死区小静脉显示,HT组与无HT组梗死区小静脉明显显示率为71.4%(25/35)和15.2%(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梗死区小静脉显示明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后容易发生脑出血转化。(5)8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HT组和非HT组预后不良分别36/46(78.3%)、14/35(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梗死周围引流静脉扩张组和无变化组预后不良分别21/26(80.8%)、19/34(5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T组和非HT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的梗死面积、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甘油三酯、心房纤颤、溶栓治疗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WI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HT的检出率优于CT平扫、常规MRI检查;脑实质内存在中重度微出血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SWI序列图像中梗死区小静脉显示明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HT;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脑梗死灶周围的静脉明显扩张,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2)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具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甘油三酯、心房纤颤史、抗凝及溶栓治疗史是HT的相关危险因素。
黄信鸿[8](2021)在《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急性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发病后常遗留后遗症,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早期明确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诊断急性脑卒中的方法,可直接影响早期治疗及预后。当下,临床针对脑卒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影像学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但诊断结果易受到接诊医生经验及医疗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且急性脑卒中具有出血性和梗死性两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故探索一种快速、简单易操作的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方法,以早期诊断急性脑卒中及其分类尤为重要。血清生物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特有标志物,在神经系统损伤及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在脑血管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属于一种半胱氨酸水解酶,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炎症反应等诸多生理病理反应,在大脑中含量较高,成为神经系统损伤评估的常见标志物。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50例和梗死性脑卒中50例作为急性首发脑卒中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下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GFAP、MMP-9和UCH-L1水平,分析上述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急性首发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评估上述指标在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急性首发脑卒中组病例结合标本采集时间,分析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病例从发病到标本采集不同时间段(<6h、6h-12h、12h-24h、24h-48h、48h-72h、>72h)GFAP、MMP-9和UCH-L1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GFAP、MMP-9、UCH-L1水平最高,其次为梗死性脑卒中,正常对照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梗死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分别作为状态变量,血清GFAP、MMP-9、UCH-L1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FAP、MMP-9、UCH-L1诊断及联合诊断梗死性脑卒中的AUC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其中以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血清GFAP、MMP-9、UCH-L1诊断及联合诊断出血性脑卒中的AUC均>0.9,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其中以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标本采集不同时点(<6h、6h-12h、12h-24h、24h-48h)血清GFAP、MMP-9水平均高于梗死性脑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梗死性脑卒中患者各时点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发生作为状态变量(1=出血性脑卒中,0=梗死性脑卒中),血清GFAP、MMP-9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水平鉴别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的AUC均>0.7,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鉴别诊断价值;其中GFAP指标在<6h、12h-24h与24h-48h的AUC均>0.9,表示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MMP-9在各时点的AUC均>0.7,虽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但与GFAP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结论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水平在急性首发脑卒中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GFAP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诊断价值,MMP-9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上均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UCH-L1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未来,预期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为早期明确诊断脑卒中和脑卒中具体类型及早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胡雪姣[9](2021)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出血转化,HT)是急性脑梗死自然病程的一部分,也是改善血流疗法(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介入等)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与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也是上述有效疗法明显使用不足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实施再灌注和抗栓治疗更好地选择获益大于出血风险的患者,使治疗获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有利于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近年对出血转化患者血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越来越多。近来研究发现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有关。本研究拟分析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TG/HDL-C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验证其是否可作为预测HT的一项危险因素,可否为HT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血生化标志物,从而帮助早期识别急性脑梗死发生HT的高危人群,进而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防治HT。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住院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符合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且单一脑叶梗死面积>2×1cm或累及脑叶≥2个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HT组和非HT组。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选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各组间比较选用χ2检验;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χ2检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检测,确定HT的危险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等多重比较,分析该指标对HT的预测能力,确定其敏感度与特异度。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1例急性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其中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非HT组)251例(80.71%),包括了161例男性患者(61.4%),90例女性患者(35.8%);平均年龄68.85±12.05岁。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HT组)有60例(19.29%),包括37例男性患者(61.6%),23例女性患者(38.4%);平均年龄71.97±10.97岁。在单变量分析中,一共研究了NIHSS评分、吸烟饮酒史、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HDL-C等29种指标。通过分析发现:1、HT组与非HT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脑出血病史、抗栓药物使用史、吸烟史、血糖、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肌钙蛋白I、D-二聚体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HT组与非HT组在饮酒史、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HDL-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TG及TG/HDL-C可能为HT的保护性因素;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NR可能为HT的危险因素,该指标越高则HT的发生风险越高。3、NIHSS评分与HDL-C可能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越高、HDL-C越低,则HT发生风险越高;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G、LDL-C、INR、TG/HDL-C、饮酒史与HT的发生无独立相关性。4、NIHSS评分预测HT的敏感性为46.7%,特异性为84.1%;HDL-C预测HT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66.5%。NIHSS评分对预测HT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异性。研究结论:1、TG/HDL-C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且为负相关,即TG/HDL-C越高,HT的发生风险可能越低。2、TG/HDL-C尚不能作为预测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TG/HDL-C对于HT的预测能力可能较单一血脂HDL-C差。4、NIHSS评分与HDL-C可能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NIHSS评分越高、HDL-C越低,则HT发生风险可能越高。NIHSS评分对预测HT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异性。5、LDL-C、TG可能为HT的保护因素之一,其值越高HT发生的风险越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NR可能为HT的危险因素之一,该指标越高则HT的发生风险可能越高。
陈丕昱[10](2021)在《老年非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未进行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出血转化预测模型,为尽早识别出血转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老年患者进行资料收集,详细记录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是否进行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再依据临床症状提取证素。将有关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先用单因素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初筛,比较后得出统计学有意义的因素;再将这些因素作为协变量,将是否发生HT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H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拟合建立发生HT的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检验其预测能力。以上处理均使用SPSS26.0。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48例患者,非HT组61例,HT组87例。单因素分析中,饮酒史、吸烟指数、血清胱抑素、凝血酶原时间,低密度脂蛋白、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治疗,病位在肾、脑、经络、肺,病性为痰、血瘀均与出血转化相关(P<0.05)。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饮酒史(OR=14.22,95%CI:2.368-85.410,P=0.004)、血清胱抑素(OR=5.329,95%CI:1.292-21.980,P=0.021)、血瘀(OR=1.4,95%CI:1.002-2.054,P=0.000)、脑(OR=1.1,95%CI:1.002-1.495,P=0.000)、经络(OR=1.79,95%CI:1.432-2.744,P=0.000)是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OR=0.157,95%CI:0.132-0.810,P=0.016)是其保护因素。3.建立非溶栓性出血转化的预测模型,Log(分组)=饮酒×2.655+血清胱抑素×1.673-低密度脂蛋白×1.119+血瘀×4.653+脑×4.523+1.719×经络+3.383,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9(标准误=0.018,95%CI:0.924-0.995,P=0.000),最佳临界值为 0.874,其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8.5%。结论:1.饮酒史、高水平Cys C、病位在脑与经络、病性为血瘀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是预防HT发生的保护因素。2.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最佳临界值为0.874,其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8.5%,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当该模型评分>0.874时,该患者发生HT的风险较高。
二、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与MRI序列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影像学检查及评价方法 |
1.2.2 HT与NHT分组及标准 |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2 MMI发生HT的单因素分析 |
2.3 MMI发生HT的多因素分析 |
2.4 影像学征象 |
2.5 SWI及MRI常规序列在MMI的HT检出率 |
2.6 SWI及MRI常规序列在MMI检出HT体积大小比较 |
3 讨论 |
3.1 MMI病因、病理生理学及临床表现 |
3.2 MMI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 |
3.3 MMI的MRI诊断优势、梗死体积及部位对DHC的预测价值 |
3.4 MRI征象及其意义 |
3.5 MMI伴发HT的SWI相对MRI常规序列的诊断优势 |
3.6 影像学MRI主要鉴别诊断 |
3.7 MMI预后 |
4 结论 |
(2)CT与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检查方法80例患者均采取CT、MRI检查。 |
1.3.1 CT检查 |
1.3.2 MRI检查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
2.2 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 |
3 讨论 |
(3)多模态MRI联合CT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相关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2.1 MRI检查 |
1.2.2 CT检查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临床资料对比 |
2.2 研究组CLN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
2.3 多模态影像学显示CLN阳性率及误诊情况分析 |
3 讨论 |
3.1 CLN的发病机制 |
3.2 CLN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 |
3.3 LHI相关CLN的预后 |
(4)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DSA诊断结果 |
2.2 CT、MRI诊断结果 |
2.3 CT、MRI分型 |
2.4 CT、MRI检出病灶数量及面积 |
3 讨论 |
(5)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一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神经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二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CT与MRI诊断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100例患者的疾病类型 |
2.2 对比CT及MRI对100例患者各类脑梗死的检出率 |
2.3 分析CT及MRI对不同疾病发病时间的检出率 |
3讨论 |
(7)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试剂 |
2.3 血液标本获取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资料的收集 |
2.4.2 血清GFAP、MMP-9、UCH-L1 检测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血清GFAP、MMP-9、UCH-L1 水平 |
3.3 血清 GFAP、MMP-9 、UCH-L1 水平诊断梗死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分析 |
3.4 血清 GFAP、MMP-9 、UCH-L1 水平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分析 |
3.5 发病至标本采集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UCH-L1 水平 |
3.6 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 水平对鉴别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的价值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 GFAP、MMP-9 、UCH-L1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老年非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1 脑梗死的概念 |
1.2 非大面积脑梗死的概念 |
1.3 流行病学 |
2.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研究 |
2.1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概念 |
2.2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流行病学 |
2.3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病理机制 |
2.4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
2.5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诊断 |
2.6 脑梗死出血转化的治疗 |
3.中医对脑梗死的研究 |
3.1 历史渊源 |
3.2 病因病机 |
3.3 辨证分型 |
3.4 治则治法 |
4.中医对脑梗死出血转化的认识 |
5.证素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3 研究方法 |
1.4 资料采集 |
2.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单因素分析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1.3 既往史 |
1.4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1.5 治疗方式的比较 |
1.6 中医证素 |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ROC曲线 |
第四部分 讨论 |
1.临床结果分析 |
1.1 一般情况分析 |
1.2 既往史 |
1.3 个人史 |
1.3.1 饮酒史 |
1.3.2 吸烟 |
1.4 实验室指标 |
1.5 治疗方式 |
2.中医部分讨论 |
2.1 病性 |
2.2 病位 |
3.模型预测 |
4.创新、不足与展望 |
4.1 创新点 |
4.2 不足之处 |
4.3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脑梗后出血转化临床客观指标收集表 |
英文缩略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四、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与MRI序列诊断分析[J]. 代兰兰,丁长青,李绍东. 影像技术, 2021(05)
- [2]CT与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侯敏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4)
- [3]多模态MRI联合CT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相关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李兆勇,梁俊生,王青云,何银雀,李佳钰,林燕萍,李扬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04)
- [4]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对比[J]. 于山,朱曼. 黑龙江医学, 2021(13)
- [5]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邹永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CT与MRI诊断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 叶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0)
- [7]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陈旭娜.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黄信鸿. 南昌大学, 2021(01)
- [9]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D]. 胡雪姣.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10]老年非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 陈丕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