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机制的生理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岳永程[1](2021)在《东毕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毕吸虫病是由东毕属的六种虫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羊和牛的肠系膜静脉和肝门静脉中,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脏组织。东毕吸虫寄生在牛羊等终末宿主的血管中,虫体自身需要氧化还原酶来抵抗宿主免疫系统或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而东毕吸虫没有Trx和Grx这两种相互独立的系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功能酶——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TGR)系统,该酶具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 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氧还蛋白(Grx)三种酶活性。鉴于这种独特性质,对寄生蠕虫TGR的研究受到寄生虫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常用的实验动物作为东毕吸虫的终末宿主,对其感染情况进行了探索。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以山羊作为终末宿主维持东毕吸虫生活史循环;在大鼠和豚鼠体内可以获得虫体,但虫体发育迟缓;在小鼠和东方田鼠体内收集不到成虫。在兔子体内可以获得90-120天、发育成熟的虫体,并可用于后续实验;但180天后虫体发育受阻。利用PCR技术从东毕吸虫cDNA中扩增得到TGR基因的ORF序列,并将大肠杆菌含有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SECIS)插入到东毕吸虫TGR开放阅读框的末端。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Ot TGR和p ET-28a(+)-Ot TGRsec,并在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His-tag蛋白纯化磁珠对重组表达蛋白r Ot TGRsec和r Ot TGR进行纯化。将纯化的r Ot TGRsec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抗体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r Ot TGR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形式表达,而r Ot TGRsec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制备得到了抗r Ot TGRsec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可以检测到虫体蛋白中Ot TGRsec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该蛋白在虫体中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虫体体被,其他组织有部分分布。通过TrxR、GR、Grx三种酶活性的检测体系,检测并计算了rOtTGRsec的Trx R、GR和Grx的酶活性。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 Ot TGRsec的Trx R酶活性为12.30±1.63 U/m L,GR酶活性为8.83±3.15 U/m L,Grx酶活性为0.31±0.07 U/m L。研究了Furoxan衍生物对r Ot TGRsec蛋白Trx R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的、对日本血吸虫、大片形吸虫TGR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三种Furoxan衍生物LGM-35、ZWJ-19和CH-33,检测了其对东毕吸虫TGR酶Trx R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RNA干扰技术对东毕吸虫TGR基因进行了体外干扰,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比较分析了不同si RNA分子对该基因的体外干扰效果。结果显示,6个si RNA产生了不同的干扰效果,该基因的转录水平最高可降低46.1%,蛋白表达可降低30.6%。同时对不同浓度LGM-35的体外杀虫效果进行了观察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LGM-35对东毕吸虫具有一定的杀伤效果,当浓度为400m M,作用96 h后,杀虫效果可达100%,该结果略差于其对日本血吸虫的体外杀虫效果。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维持了东毕吸虫的生活史循环,并对东毕吸虫TG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后续开展东毕吸虫的实验室研究及以Ot TGR为靶标研制新的抗东毕吸虫药物奠定了基础。
李坤[2](2019)在《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牦牛是地理分布非常有限的偶蹄动物之一,也是高寒地区特有牛种,更是高原地区支柱产业,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高寒藏香猪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比较少见的小型猪种,亦是我国珍贵的、独有的猪种。然而,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牦牛、藏猪的健康,也制约着牦牛、藏猪产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更潜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牦牛频发腹泻病,至今尚不清楚导致牦牛腹泻的具体病原。而寄生虫所致的动物腹泻病,占所有腹泻疾病的40%。故为摸清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常见原虫流行状态;初步挖掘牦牛腹泻的寄生虫病原体;揭示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挖掘潜在的药物靶基因。本研究开展了牦牛、藏猪常见原虫的血清学调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研究;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高原牦牛、藏猪常见原虫血清学调查通过IHA或ELISA的检测方法对在采自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四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3582份牦牛血清(2011-2017),开展了牦牛七种寄生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泰勒虫、巴贝斯虫、棘球蚴、贝诺孢子虫、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检测。应用ELISA法对2016年采自西藏地区的454份藏猪血清进行了棘球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牦牛这七种寄生虫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5.0%、6.3%、15.1%、21.5%、6.5%、1.1%、0.9%;藏猪棘球蚴阳性率为7.3%。2.我国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在我国西藏地区某屠宰场收集的藏猪肺线虫、结节线虫、蛔虫、包虫的包囊及在四川红原地区采集的牦牛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寄生虫虫体的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克隆、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分别对这五种寄生虫的9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感染我国藏猪的肺线虫为复阴后圆线虫,其中米林县、林芝县及工布江达县藏猪源复阴后圆线虫与澳大利亚野猪源复阴后圆线虫(NC013813.1)同源性为97.5%-97.7%。感染藏猪的结节线虫为三种混合感染(齿食道口线虫、长尾肠结节虫、猩猩管口线虫)。其中猩猩管口线虫为首次在猪上发现。将从藏香猪胃和结肠分离的猩猩管口线虫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其与猩猩管口线虫(AJ619979.1)同源性分别为89%和90%。基于nad1、cox3和ITS三种分子标记基因,发现藏猪胃、盲肠、结肠的线虫阳性率分别为81.13%、66.04%和77.36%。藏猪蛔虫与猪蛔虫(日本、我国湛江)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4%-99.9%,与人蛔虫(日本、巴西、我国临沭)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4%-99.7%。藏猪包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包虫G4型(AF346403.11)高度同源,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G4型。藏猪包虫线粒体atp6基因与包虫G6型(AY056613.1)同源性较高,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包虫G6型。感染牦牛的蛔虫为牛弓首蛔虫,且与牛弓首蛔虫(AJ937266.1)同源性为99.7%。3.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甘南地区,采集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样品,通过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g DNA)和进行18S SSU r DNA序列扩增,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全面分析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线虫门和顶复亚门。其中三组牦牛在线虫门上,无显着差异性(p>0.05);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犊牦牛显着高于腹泻成年牦牛(p<0.05)。在纲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侧口纲、色矛纲和Gregarinasina(顶复亚门的一个纲),而仅有腹泻犊牦牛检测到旋毛纲和纤毛虫纲,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5种纲水平上均未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在目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前庭目、三毛滴虫目、杆线虫目和Eu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而Neo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毛滴目和Hypotrichomonadida(鞭毛虫刚的一类寄生虫),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检测到。腹泻成年牦牛在毛滴目上,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而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其它目水平上均未发现显着的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毛滴目下的一个科)和Haemonchidae(类毛样线虫上科)。而毛圆线虫科仅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毛滴虫科和网尾线虫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Plectidae(色矛纲下的一个科)、圆线虫科、Echinamoebidae(变形虫门下的一个科)、衣孢虫科、伪角毛虫科和Panagrolaimidae(线虫目下的一个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且在毛滴虫科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在属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内变形虫属、布克斯顿纤毛虫属和血矛线虫属。而绕线属和Echinamoeba(变形虫门下的一个属),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中检测到。毛圆线虫属和锥滴虫属,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但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未发现该虫属。簇虫属仅在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出,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未发现该虫属。在四毛滴虫属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4.急性腹泻犊牦牛的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四川某牦牛牧区,采集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犊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以粪便寄生虫为研究对象、以18S SSU r DNA为切入点、以高通量测序为载体,全面分析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发掘潜在的寄生虫病原体。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便血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顶复亚门、槽虫门、苔藓虫门,且健康犊牦牛在槽虫门上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明显高于健康犊牦牛(p<0.0001)。副基体门仅在健康犊牦牛发现,而Blastocysta、变形虫门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出。在纲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均检出Trichomonadea、Conoidasida、Phylactolaemata,而健康犊牦牛的Trichomonadea(p<0.001)和Conoidasida(p<0.0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Archamoebae、Aconoidasida、Blastocystidea这三纲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de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目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和Plumatellida,且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Pelobiontida、Piroplasmida、Blastocystida、Adeleorina这四目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均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科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Gregarinidae和Plumatellidae这3科,且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的Simplicimonadidae(p<0.0001)和Gregarinidae(p<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Entamoebidae、Theileriidae、Trichomonadidae、Blastocystidae、Cryptosporidae这5科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e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属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s、Gregarina,且健康犊牦牛在这两属上均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值分<0.0001和<0.01。Entamoeba、Theileria、Tetratrichomonas、Blastocystis、Cryptosporidium这五种属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s仅在健康组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到。5.高原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通过测序,将感染藏猪的肺线虫鉴定为萨氏肺线虫(Metastrongylus salmi),并首次揭示了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信息。藏香猪M.salmi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722 bp,碱基AT总含量为73.54%,核酸组成为A(23.52%)、C(6.14%)、G(19.60%)、T(50.02%)、N(UCAG)(0.73%)。包含12种蛋白编码基因(cox1、cox2、cox3、nad1、nad2、nad3、nad4、nad5、nad6、nad4L、atp6、cytb),22个t RNA和2个r RNA(rrn L、rrn S),而缺少编码atp8蛋白的基因。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4L、atp6、nad2、cob、cox3、cox1、cox2、nad5基因的3‘端会紧挨着一个trn碱基序。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可翻译氨基酸4237个,其中以ATA为起始密码子的最多41.7%(5/12);以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的有11个(91.7%)。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使用的密码子有63种,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的使用频率最高,而除密码子CGC外,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的使用次数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七种寄生虫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明了牦牛腹泻的潜在寄生虫病原;确定了5种寄生虫的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分子标记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信息。知己(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等)和知彼(全面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状态、分子特征等),方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原牦牛、藏猪的寄生虫疾病,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为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牧民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持。
施维[3](2018)在《片形吸虫及其分泌排泄产物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片形吸虫的两个致病种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均能感染人和哺乳动物引起片形吸虫病,不同宿主的易感性不同,这与片形吸虫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控或逃避有关。肝片形吸虫及其ESP已被证实能诱导小鼠和牛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而大片形吸虫在宿主中能否引起相似的免疫反应尚无明确的结论。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探讨大片形吸虫及其ESP在不同宿主引起的巨噬细胞极化和固有免疫反应的差异及其免疫机制,并将淋巴插管模型应用于片形吸虫ESP对宿主免疫细胞的作用研究,以探明片形吸虫及其ESP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为理解大片形吸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用大片形吸虫囊蚴感染水牛、昆明小鼠(KM)和C57BL/6Nju小鼠(B6),分别于水牛感染后4周、10周、14周和小鼠感染后3周、4周、7或8周处死。通过肝组织切片观察到水牛和小鼠肝脏均能从炎症浸润向结缔组织增生转归,水牛感染14周可见肝内肉芽组织和成虫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枯否细胞(巨噬细胞)分子标志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并用ELISA检测血清IFN-γ和IL-4,结果显示:随着感染病程的加剧水牛枯否细胞表型从M2型极化向M1、M2型共上调的趋势转变,KM小鼠枯否细胞表型则由前期的M1+M2混合型向M0型转归,而B6小鼠则表现为更明显的M2型极化。结果表明:大片形吸虫感染水牛和小鼠可诱导肝脏KC表型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存在较大宿主差异,这些变化的宿主差异是与不同宿主肝脏的载虫能力、损伤修复能力、病变程度以及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密切相关的。2.用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200μg FgESP腹腔注射KM小鼠和B6小鼠,4天、7天隔日注射作为短期试验组,14周每周注射作为长期试验组,注射PBS为对照。通过肝组织切片观察到FgESP腹腔短期注射不会引起小鼠肝脏明显的组织学变化,而长期注射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枯否细胞(巨噬细胞)分子标志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KM小鼠短期注射FgESP会引起肝组织iNOSmRNA表达下调,但B6小鼠CD206、Arg-2、YM-1的表达上调,两种小鼠枯否细胞均表现出M2型极化优势;两种小鼠长期注射FgESP则引起完全不同的KCs表型趋势,其中KM小鼠表现为M1和M2型同时上调的混合型,B6则表现为M1和M2均没变化的M0型。3.用200 gg/mL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体外刺激水牛原代BLMΦ和B6小鼠来源的传代iPMΦ(野生型)两类MΦ48小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两类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化学法测定细胞Arg-1,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NO浓度,ELISA测定上清IFN-γ、IL-4浓度,结果显示:水牛BLMΦCD68基因表达下调、Arg-2基因表达上调,Arg-1、NO的合成增加,上清中的IFN-γ浓度下降、IL-4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可能存在M2型极化和细胞激活的抑制或凋亡的发生;小鼠野生型iPMΦArg-1合成增加,上清中的IL-4浓度显着升高,而IFN-γ、NO浓度没有变化,也提示M2型极化。结果表明:FgESP体外刺激不同宿主MΦ均能诱导M2型极化。4.用2000μg/mL FgESP分别体外刺激B6小鼠来源的基因敲除iPMΦ(MyD88-/-、MyD88/TRIF-/-、TLR-2/4-/-),测定上清NO、IFN-γ、IL-4浓度和细胞裂解物的Arg-1含量,并与野生型iPM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yD88的缺失导致IL-4的分泌与对照组无差异,而MyD88、TRIF同时缺失导致IL-4的分泌减少,两者均低于野生型iPMΦ;无论是MyD88-/-、MyD88/TRIF-/-还是TLR-2/4-/-iPMΦ,FgESP体外刺激诱导的Arg-1产量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FgESP体外刺激小鼠传代巨噬细胞能诱导依赖于MyD88及其相关通路的M2型激活,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促进Arg-1合成和NO分泌抑制,而TRIF和TLR2、TLR4也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发挥作用。5.通过外科手术成功构建绵羊的股骨前伪输入淋巴插管、肝脏输入淋,巴插管,成功率分别为约70%和33%左右。6.将200μg荧光标记的肝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hESP于绵羊股骨前区域多点皮下注射(OVA设为对照抗原),并通过股骨前伪输入淋巴插管收集0~7天不同时间点的淋巴液并分离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种类和抗原吞噬细胞的比例,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标志mRNA表达量,ELISA测定淋巴液的IFN-γ和IL-4,结果显示:FhESP注射刺激能使股骨前输入淋巴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分别在注射后4~8小时和8~12小时特异性升高,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注射后4~8小时特异性降低,DCs的比例在注射后4~8小时升高但与OVA对照抗原相比缺乏统计学差异,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的比例在各时间点无明显改变;抗原吞噬细胞的数量在注射后4~12h的短暂提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FhESP的早期吞噬具有特异性,但DCs的两个亚群的比例变化不具抗原特异性;FhESP刺激能导致淋巴液分离到的细胞M2型分子标志CD206、Arg-2和YM-1的表达均在刺激后24小时内特异性上调,淋巴液IL-4在0~8h特异性升高,IFN-γ、IL-10、IL-12的含量没有特异性变化。结果表明:绵羊股骨前伪输入淋巴插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适用于免疫反应动力学试验,通过该模型我们发现FhESP能在绵羊体内促进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快速招募,提高吞噬细胞抗原吞噬能力,特异性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和Th2细胞因子分泌。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大片形吸虫感染导致肝脏枯否细胞表型极化趋势和细胞免疫应答趋势存在较大的宿主差异,主要取决于宿主肝脏的载虫能力、损伤修复能力和病变进程。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则能在体、内外诱导动物宿主巨噬细胞依赖于MyD88信号通路的M2型极化,并刺激分泌Th2型细胞因子,通过上调Arg-1抑制NO分泌降低巨噬细胞清除病原的能力,可能是大片形吸虫逃避巨噬细胞免疫杀伤的策略。此外,在绵羊身上成功构建并应用伪输入淋巴插管模型研究肝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hESP对宿主免疫细胞的作用,发现FhESP具有早期招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提高吞噬细胞早期抗原吞噬、诱导M2型巨噬细胞和Th2型细胞免疫的能力。
曹晓丹[4](2016)在《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文中认为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释放或分泌一些抗原分子进入宿主体内,这些分子直接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诱导和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一些排泄分泌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s,ESPs),包括早期童虫和其它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差异表达的排泄分泌蛋白对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感染的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研究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排泄分泌蛋白质的组成和变化,鉴定分析与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繁殖等相关的重要分子,将有助于理解血吸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血吸虫免疫调节关键分子及血吸虫病的疫苗候选分子。1.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日本血吸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童虫是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早期发育阶段,是疫苗介导保护性免疫的主要靶标。排泄分泌蛋白在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日本血吸虫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至今尚未有研究报道。本实验首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鉴定,最终鉴定到713种蛋白。这些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介于10kDa和70kDa之间,理论等电点介于3到13之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鉴定到的童虫排泄分泌蛋白主要参与应激反应(如heat shock protein)、碳水化合物代谢(如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蛋白质降解(如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其中一些ESPs可能是与日本血吸虫早期童虫适应寄生生活,维持在终末宿主体内生存、发育等相关的重要分子。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日本血吸虫童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2.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童虫和成虫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终末宿主体内的两个主要发育阶段虫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童虫和成虫期别差异表达的排泄分泌蛋白在血吸虫的感染建立和维持、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首次应用iTRAQ和液质联用技术,完成了日本血吸虫14d童虫和42d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最终鉴定到298种差异蛋白。其中,童虫高表达蛋白有161个,包括hot shock proteins、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应激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降解等过程;成虫高表达蛋白有137个,包括thioredoxin peroxidase、ade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等,它们主要与免疫调节和嘌呤代谢等相关;另有31个蛋白在童虫和成虫间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如phosphoglycerate mutase等。该研究可为阐述童虫和成虫生理学上的差异,及理解这两个发育阶段虫体差异表达ESPs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可为寻找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基础。3.日本血吸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jPDI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rSjPDI诱导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为本研究排泄分泌蛋白组分析中鉴定到的一种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本文应用PCR技术对SjPDI基因进行克隆,该基因具有141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69个氨基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PDI,并在BL21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kDa的可溶性重组蛋白rSjPDI。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rSjPDI可以被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免疫兔血清识别,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可以被rSjPDI免疫小鼠血清识别,说明重组蛋白rSjPDI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且SjPDI确实存在于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中。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jPDI在各个检测的生长发育阶段虫体中均有表达,且在42天成虫和早期童虫体内呈高表达。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SjPDI主要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膜及实质组织内。生物学特性分析显示,重组蛋白rSjPDI具有蛋白异构和抗氧化等功能。ELISA实验表明rSjPDI可引起免疫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在两批小鼠免疫保护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rSjPDI免疫组分别获得35.32%和26.19%的减虫率及33.17%和31.7%的肝脏虫卵减少率。本研究表明排泄分泌蛋白SjPDI在血吸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一种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4.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在机体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促炎性和抗炎性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谷胱甘肽脱氢酶为本研究排泄分泌蛋白组分析中鉴定到的另一种重要的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该蛋白含有GSTs结构域,与克氏锥虫Tc52免疫调节分子具有相同的结构位点。本实验首次对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进行克隆表达,分析该重组蛋白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NOS的表达,同时可增强巨噬细胞中microRNA-146a分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显示,miR-146a对LPS活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有负调控作用,miR-146a可能参与调节巨噬细胞促炎性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以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活化和促炎性反应参与宿主免疫应答进程,该分子可能在血吸虫的生存和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法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组的组成进行分析鉴定,应用iTRAQ和液质联用技术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和42d成虫排泄分泌蛋白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SjPDI的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对重组蛋白rSjPDI诱导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评估。对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谷胱甘肽脱氢酶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就该重组蛋白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血吸虫生长发育机制及血吸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可为筛选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实验依据。
邢凤,梁志朋,李成林[5](2015)在《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绵羊免疫反应》文中提出以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只羊经口感染250个囊蚴,在感染后的0、3、6、10周测定血液中生化指标、细胞因子(IFN-γ、IL-2、IL-10、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感染6周后,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显着上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6、10周后,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和田羊血清IgM含量在感染6周后感染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6、10周后,这两个品种的绵羊感染组血清IgG、IL-2、IFN-γ的含量均显着上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的过程中,中国美利奴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比和田羊上升幅度大,而和田羊血清IgM、IgG、TNF-α及IFN-γ含量比中国美利奴羊上升幅度大。结果提示,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对肝片吸虫的免疫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绵羊抗肝片吸虫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料。
吴晓鸣[6](2009)在《福安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肝片吸虫调查》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对世界水牛的发展历史进行的调查,论述了世界水牛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全球水牛的发展现状看我国奶水牛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全国水牛的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福安水牛的乳用特性,为福安水牛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并针对福安水牛的特性提出改良意见,为福安水牛的杂交改良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实地测量得出福安水牛的胸部发展(胸围指数为150-157%),骨骼粗壮(管围指数为17-19%),体高几乎等于体长(体长指数为104-107%)。福安水牛的存栏数是1858头,福安水牛牛群结构较以前老、弱、病、残数量减少,青壮年的水牛增多,群体更趋于年轻,体况健壮。福安水牛公牛的平均宰前体重为406.1kg,母牛377.3kg;公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是50.7%和39.8%,母牛为50.0%和41.3%,阉牛为61.5%和35.2%;公牛的骨肉比是4.94,母牛为5.29;公牛的眼肌面积是54.13cm2,母牛为49.18cm2。本文还对福安水牛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福安水牛的生命周期在14岁左右,繁殖年限一般为7年左右,饲养管理好的,劳役轻的,繁殖年限可达10岁。通常4-7岁左右为繁殖高峰期,8岁以后逐渐下降。调查32头福安水牛的繁殖性能,福安水牛的初配期是30.25±3.61月(18-35月),初产期是40.84±3.53月(29-46月),产犊间隔是390.63±46.59天(290-480天),福安水牛的初配期和初产期比摩拉水牛还略早,产犊间隔与摩拉水牛接近,.说明福安水牛的繁殖性能较好,但福安水牛的主要繁殖问题是公母牛混群放牧,野交乱配容易造成近亲早配。本文首次对福安水牛的9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福安水牛的红细胞数平均值为5.35±4.02×1012/L,福安水牛母水牛的红细胞数平均值为5.04±4.02×1012/L;白细胞总数为10.56±3.49×109/L;白细胞总数为11.42±3.98×109/L,福安水牛的总蛋白含量为69.75±5.92g/L。福安公水牛和母水牛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都非常相似,通过t检验,差异不显着(P<0.05)。这表明福安水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上没有显着性差异,无论是公水牛和母水牛都可以采用其总体指标作为判定福安水牛健康与否的标准。本文对福安水牛的乳用性能进行测定、研究,并针对水牛的泌乳特点提出了提高泌乳量的方法。从这次的泌乳调查来看,福安水牛泌乳期一般为5-10个月,平均226天,最短为151天,最长的达302天。在一个泌乳期内的泌乳量为372-632kg,平均泌乳期泌乳量为527.2kg,日平均泌乳量为2.34kg;与1980年的测定150-300天,平均210天的泌乳期相比,泌乳期长了十六天;泌乳量也较1980年有所增长,但是增加量不明显。本文对福安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场的65头水牛进行肝片吸虫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在福安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场调查的65头水牛,粪便检查发现15头水牛粪样中有肝片吸虫虫卵,阳性率为23.08%。感染水牛最小年龄为10个月,最大为6岁,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母牛阳性率13.61%,公牛阳性率16.74%。感染水牛的EPG为5-40枚。
李雪莲[7](2005)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金属酶,按其结合的金属离子可分为Cu/Zn-SOD、Mn-SOD、Fe-SOD三种,它们主要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氧和过氧化氢,因而具有防御氧毒性,增强机体抗辐射损伤能力,还可预防衰老,在一些疾病如肿瘤、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通过研究寄生虫及宿主体内SOD的含量、结构及功能有助于确立寄生虫免疫诊断指标、制备疫苗和寻找特异性抑制虫体相关酶的药物。其中,Cu/Zn-SOD(SOD1)分布最广,占总SOD的90%以上。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酶,在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FALS)、帕金森病(PD)、登革热、癌症、Down’s综合症、白内障和多种神经紊乱综合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和治疗潜力。 天然SOD来源有限,且具有异体蛋白免疫原性,外源SOD不易被人体接受等,使之在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SOD基因工程是广开酶源、降低成本和获得无抗原性的人源SOD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外对SOD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临床试验。国内主要集中在与应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如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等方面的研究,SOD基因克隆和表达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来生产SOD的生物技术研究已比较成熟,并已达到医学临床试验阶段,而用酿酒酵母等真核生物表达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则较少。本文首次利用酿酒酵母交配因子(MF)α的分泌信号肽序列与hCu/Zn-SOD cDNA融合,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实现其在酿酒酵母中的克隆和分泌表达,其表达产物有可能不经过传统的纯化工艺而直接应用于化妆品、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发挥其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该酵母工程菌株的成功构建为开发hCu/Zn-SOD的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顾有方,傅小平,毛鑫智,沈永林,J.Gonzalez-Gallego[8](2002)在《Closantel缓释剂驱除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的效果》文中认为选用 5只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进行 Closantel(氯氰碘柳胺 )缓释剂驱虫试验。试验用山羊每只一次性口服肝片吸虫囊蚴 15 0个 ,感染后第 15周随机将山羊分成对照组 (n=2 )和驱虫组 (n=3) ,驱虫组每只羊口服 2丸 Closantel缓释剂 (含 15 .5 % Closantel,每丸 7.6 g) ,每周定时采集颈静脉血和进行粪便检查 ,每月称重 ,试验结束时剖检测量肝重和计数肝内虫体数 ,以驱虫前后山羊的红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抗体和一氧化氮的变化、体重变化、剖检时肝重 /体重之比、虫卵的变化以及虫体减少率作为衡量驱虫效果的指标。结果表明 ,投药后嗜酸性粒细胞在第 1、2、3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下降 ,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虽有一定差异但不显着。虫体减少率为 4 1.2 2 %。提示Closantel缓释剂对驱除实验感染肝片吸虫有一定效果 ,在虫体感染前投药会起到预防作用。
陈龙,王丙云,毛鑫智,沈永林,J.Gonzalez-Gallego[9](2001)在《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血液T、B淋巴细胞比例及激素水平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深入了解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免疫细胞和内分泌活动的变化 ,将 6只健康山羊均分为感染 、 组及对照组。 、 组分别一次性口服感染肝片吸虫囊蚴 2 0 0、5 0 0个 /只 ,试验期 17周 ,每周定时采血 ,测定血浆 T、B淋巴细胞比例、皮质醇、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T3 、T4)等。结果表明 , 、 组山羊 T淋巴细胞 (% )分别从感染后 4、6周开始低于或显着低于对照组 ,直至 17周 ;而 B淋巴细胞 (% )变化与之相反。 、 组山羊血浆皮质醇变化较大 ,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 ;T3 、T4水平从第 4周开始逐渐低于对照组 ,且在极低的水平上变动 ; 、 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提示山羊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 ,内分泌活动紊乱 ,体内细胞免疫反应抑制 ,而体液免疫反应增加 ,表现出山羊对肝片吸虫感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较弱的特点
王丙云,陈龙,毛鑫智,I.Ferre,J.Ganzalez-Gallego[10](2001)在《急性感染肝片吸虫水牛的某些免疫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选用 12头体重为 3 0 0~ 50 0kg ,年龄 2~ 3岁的雄性去势水牛 ,经粪便检查和Dot -ELISA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吸虫感染后 ,随机分为感染组 (n =9)和对照组 (n =3 )。感染组每头水牛1次性经口感染 160 0个肝片吸虫囊蚴。实验期间由专人饲养 ,自由采食青干草和饮水。每周定时颈静脉采血 ,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T和B淋巴细胞比例、IgG水平以及血清蛋白总量和比例。结果表明 :感染组水牛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在感染后 2~ 8周高于对照组 ,但刺激指数和IL 2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感染组水牛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从感染后第 1周显着下降 ,以后一直在低于对照组水平波动 ,而B淋巴细胞从感染后第 1周开始显着升高 ,且一直在高于对照组范围内波动。感染组水牛的α 球蛋白、β 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 ,而白蛋白从第 5周开始显着下降 ,以后维持在低于对照组的水平范围波动 ;γ 球蛋白从第 5周显着高于对照组 ,以后在高于对照组范围波动。感染组水牛的抗ES抗原 (分泌 排泄抗原 )的IgG抗体水平从第 2周升高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结果提示 :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是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的重要机制
二、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机制的生理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机制的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毕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东毕吸虫病的现状 |
1.1.1 东毕吸虫病的危害 |
1.1.2 东毕吸虫病的防治 |
1.2 寄生虫氧化还原系统 |
1.2.1 生物体的氧化还原系统 |
1.2.2 寄生虫氧化还原系统 |
1.2.3 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 |
1.2.4 谷胱甘肽(GSH)系统 |
1.2.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系统 |
1.2.6 硫氧还蛋白(Trx)系统 |
第二章 东毕吸虫不同宿主适宜性观察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耳萝卜螺的饲养 |
2.3.2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毛蚴孵化与耳萝卜螺感染 |
2.3.3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尾蚴的释放、收集与终末宿主的感染 |
2.3.4 粪便毛蚴孵化检查 |
2.3.5 感染宿主的不同组织虫卵计数 |
2.3.6 兔子感染不同时间虫体发育情况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实验动物感染东毕吸虫的情况统计 |
2.4.2 兔子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虫体发育情况 |
2.4.3 兔子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虫卵分布情况 |
2.4.4 东毕吸虫不同时期虫体观察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东毕吸虫TGR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仪器和实验试剂配制 |
3.2.2 菌株和质粒 |
3.2.3 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东毕吸虫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3.3.2 东毕吸虫TGR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OtTGR基因的扩增和pET-28a(+)-OtTGR表达质粒的构建 |
3.3.4 pET-28a(+)-OtTGRsec表达质粒构建 |
3.3.5 rOtTGR和 rOtTGRsec的表达和纯化 |
3.3.6 rOtTG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3.3.7 蛋白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 |
3.4 实验结果 |
3.4.1 OtTGR、OtTGRsec基因的克隆及pET28a(+)-OtTGRsec和 p ET28a(+)-Ot TGR的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 |
3.4.2 OtTG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rOtTGR和 rOtTGRsec的表达和纯化 |
3.4.4 rOtTGR蛋白免疫印迹与重组蛋白的质谱鉴定 |
3.4.5 OtTGR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3.4.6 免疫小鼠抗体效价的测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东毕吸虫TGR的酶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rOtTGRsec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检测 |
4.3.2 rOtTGRsec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检测 |
4.3.3 rOtTGRsec谷氧还蛋白(Grx)的活性检测 |
4.3.4 抑制剂对rOtTGRsec TrxR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4.4 实验结果 |
4.4.1 rOtTGRsec TrxR的酶活性 |
4.4.2 rOtTGRsec GR的酶活性 |
4.4.3 rOtTGRsec Grx的酶活性 |
4.4.4 抑制剂对rOtTGRsec的 TrxR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东毕吸虫TGR的体外干扰及抑制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生物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东毕吸虫收集 |
5.3.2 东毕吸虫培养 |
5.3.3 体外干扰东毕吸虫虫体实验 |
5.3.4 虫体RNA提取 |
5.3.5 qPCR分析干扰结果 |
5.3.6 Western blot分析siRNAs干扰OtTGR后的蛋白表达水平 |
5.3.7 LGM35 对东毕吸虫成虫的抑制效果评价 |
5.4 实验结果 |
5.4.1 siRNAs干扰后OtTGR的转录水平 |
5.4.2 siRNAs干扰OtTGR后的蛋白表达分析 |
5.4.3 LGM35 对东毕吸虫成虫的杀伤效果评价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牦牛和藏猪概况 |
1.1 牦牛和藏猪的简介 |
1.2 牦牛和藏猪的分布 |
1.3 牦牛和藏猪的价值 |
1.4 牦牛和藏猪的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2 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 |
2.1 牦牛球虫病 |
2.2 牦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 |
2.3 牦牛皮蝇蛆病 |
2.4 牦牛包虫病 |
2.5 牦牛弓形虫病 |
2.6 牦牛犬新孢子虫病 |
2.7 牦牛隐孢子虫病 |
2.8 牦牛贾第鞭毛虫病 |
2.9 牦牛微孢子虫病 |
2.10 牦牛弓首蛔虫病 |
2.11 牦牛肝片吸虫病 |
2.12 牦牛住肉孢子虫病 |
2.13 绵羊夏伯特线虫病 |
3 藏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
3.1 藏猪弓形虫病 |
3.2 藏猪肺线虫病 |
3.3 藏猪包虫病 |
3.4 藏猪蛔虫病 |
3.5 藏猪旋毛虫病 |
3.6 藏猪结节线虫病 |
3.7 藏猪疥螨病 |
3.8 藏猪鞭虫病 |
3.9 藏猪球虫病 |
3.10 藏猪棘头虫病 |
4 寄生虫病的危害 |
4.1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 |
4.2 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 |
4.3 寄生虫病对畜牧产业的影响 |
5 寄生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
5.1 流行病学 |
5.1.1 剖检 |
5.1.2 虫卵检测 |
5.1.3 血清学检测 |
5.2 寄生虫分离鉴定 |
5.2.1 形态学鉴定 |
5.2.2 分子鉴定 |
5.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5.4 高通量测序 |
5.5 组学研究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牦牛、藏猪七种寄生虫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待检血清 |
2.1.2 ELISA和 IHA检测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及结果判定 |
3 检测结果 |
3.1 牦牛弓形虫的检测结果 |
3.2 牦牛犬新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3 牦牛和藏猪棘球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4 牦牛巴贝斯虫、泰勒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5 牦牛贝诺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6 牦牛住肉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弓形虫在青藏高寒地区牦牛的流行情况 |
4.2 犬新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3 棘球蚴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4 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5 贝诺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6 住肉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5 总结 |
第二章 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牦牛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牦牛与健康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4 分析讨论 |
第三章 急性腹泻牦牛的寄生虫病原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 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g 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犊牦牛与健康犊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4 分析讨论 |
第四章 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虫株的收集与保存 |
2.2.2 虫株的形态学鉴定 |
2.2.3 虫体基因组DNA(g DNA)的提取 |
2.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电泳和切胶回收 |
2.2.5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 |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结果 |
3.3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五章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检测 |
2.3.3 肺线虫线粒体文库构建 |
2.3.4 藏猪肺线虫测序文库质量检测 |
2.4 测序 |
2.5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
2.5.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
2.5.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
2.5.3 进化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提取结果 |
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
3.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概况 |
3.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估计 |
3.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及评价 |
3.4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
3.4.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编码/非编码基因分析 |
3.4.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
3.4.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与氨基酸分布分析 |
3.5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分析 |
3.6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可视化分析 |
3.7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3)片形吸虫及其分泌排泄产物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蠕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
1.1 抗蠕虫感染固有免疫应答概述 |
1.2 抗蠕虫感染的固有免疫细胞 |
1.3 抗蠕虫感染的病原识别受体(PRRs) |
1.4 抗蠕虫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Th)免疫 |
第二章 巨噬细胞的激活和调控与蠕虫感染 |
2.1 巨噬细胞的不同亚型 |
2.2 巨噬细胞信号通路与免疫学功能实现 |
2.3 巨噬细胞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 |
第三章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
3.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的研究概况 |
3.2 片形吸虫与宿主免疫应答 |
3.3 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与宿主免疫 |
3.4 巨噬细胞与抗片形吸虫免疫 |
第四章 淋巴插管模型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 大动物淋巴插管模型的研究进展 |
4.2 大动物输入淋巴插管及其应用研究 |
第五章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大片形吸虫感染对宿主肝脏枯否细胞极化及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 |
1.1 前言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第二章 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对宿主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相关关键信号通路的初探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输入淋巴人造插管模型在片形吸虫细胞免疫研究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血吸虫及我国血吸虫病防控 |
1.2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
1.3 血吸虫感染免疫 |
1.3.1 抗原复杂性 |
1.3.2 宿主免疫效应机制的多样性 |
1.3.3 免疫逃避 |
1.3.4 宿主免疫应答作用的两面性 |
1.4 单核吞噬细胞 |
1.5 排泄分泌蛋白及相关研究 |
1.5.1 排泄分泌蛋白 |
1.5.2 排泄分泌蛋白与免疫调节 |
1.5.3 寄生蠕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学研究 |
1.6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6.1 蛋白质组分分离技术 |
1.6.2 蛋白质组分鉴定技术 |
1.6.3 蛋白质组分定量分析技术 |
1.6.4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7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日本血吸虫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 |
2.3.1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总体分析 |
2.3.2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分泌特性分析 |
2.3.3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 |
2.3.4 GO注释 |
2.3.5 KEGG通路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SDS-PAGE电泳 |
3.3.2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总体分析 |
3.3.3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理论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预测及分泌特性分析 |
3.3.4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GO功能显着性分析及通路分析 |
3.3.5 iTRAQ验证试验 |
3.4 讨论 |
第四章 日本血吸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jPDI)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rSjPDI诱导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SjPDI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重组质粒pET28a(+)-SjPDI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
4.3.3 rSjPDI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
4.3.4 Real-time PCR检测SjPDI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内的转录水平 |
4.3.5 SjPDI蛋白在虫体内的组织定位观察 |
4.3.6 重组蛋白rSjPDI的异构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7 重组蛋白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
4.3.8 重组蛋白r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 |
5.3.1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2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5.3.3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iNOS的转录水平 |
5.3.4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的释放 |
5.3.5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增强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转录水平 |
5.3.6 mi R-146a负调控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β 的表达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绵羊免疫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动物 |
1.2肝片吸虫囊蚴接种 |
1.3血液采集和处理 |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绵羊感染肝片吸虫后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2.2感染肝片吸虫后免疫球蛋白(IgM、IgA、IgG)的变化分析 |
2.3绵羊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TNF-α及IFN-γ)的变化 |
3讨论 |
3.1肝片吸虫感染后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3.2肝片吸虫感染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分析 |
3.3肝片吸虫感染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 |
4结论 |
(6)福安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肝片吸虫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世界水牛的分布及发展概况 |
1.1 水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
1.2 水牛的分布概况 |
1.3 水牛业开发背景 |
1.4 全球水牛发展趋势 |
1.5 世界主要乳用水牛品种 |
1.6 世界水牛产业开发现状 |
2 中国水牛 |
2.1 中国水牛的起源 |
2.2 中国水牛业的发展历程 |
2.3 中国水牛的品种 |
2.4 中国水牛的分布 |
2.5 中国水牛的形态特征 |
2.6 生物学特性 |
2.7 中国水牛产业化现状 |
3 福安水牛 |
3.1 福安水牛发展历史 |
3.2 福安水牛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福安水牛体尺指标及生产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地调查 |
1.2 实地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福安水牛体型结构 |
2.2 福安水牛存栏数和分布情况 |
2.3 福安水牛牛群结构的变化 |
2.4 福安水牛形态特征与习性 |
2.5 福安水牛生产能力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福安水牛繁殖性能调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地调查 |
1.2 实地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福安水牛生殖生理特征 |
2.2 福安水牛母水牛的发情特征 |
2.3 繁殖年限和繁殖年龄 |
3 小结与讨论 |
3.1 采取人工授精方式提高福安水牛的繁殖率 |
3.2 掌握福安水牛发情特征 |
3.3 掌握适时输精时间 |
3.4 输精技术 |
3.5 做好早期妊娠诊断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福安水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牛所处大气环境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项目 |
1.5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和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福安水牛生理指标 |
2.2 福安水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福安水牛乳用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牛选择 |
1.2 饲养及日粮 |
1.3 泌乳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泌乳期分布情况 |
2.2 胎次对泌乳天数的影响 |
2.3 泌乳量 |
2.4 泌乳曲线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水牛的泌乳特点 |
3.2 影响排乳的原因 |
3.3 水牛挤奶技术 |
3.4 提高水牛产奶量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福安水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点选择 |
1.2 样品采集 |
1.3 粪便检查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自由基的概况 |
1.2 SOD概况 |
1.2.1 SOD的分类及理化特性 |
1.2.2 Cu/Zn-SOD基因概况 |
1.2.3 Cu/Zn-SOD的结构和性质 |
1.2.4 SOD的应用和展望 |
1.2.5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质粒 |
2.1.3 人胃组织 |
2.1.4 抗体 |
2.1.5 限制性内切酶及工具酶 |
2.1.6 试剂盒 |
2.1.7 核酸及蛋白分子量标准 |
2.1.8 引物设计 |
2.1.9 主要仪器 |
2.1.10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配置 |
2.2.2 主要溶液配置 |
2.2.3 大肠杆菌DNA操作的常规方法 |
2.2.4 酵母细胞操作的常规方法 |
2.3 实验步骤 |
2.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3.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3 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及SOD基因的诱导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 |
3.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 SOD基因原核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酶切鉴定 |
3.2.2 SOD基因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YES-MS的构建与酶切鉴定 |
3.3 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 |
3.3.1 SO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鉴定 |
3.3.2 SOD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
4 讨论 |
4.1 SOD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
4.2 SOD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
4.3 SOD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具备的条件 |
4.4 SOD在电泳图谱中呈现多条谱带现象 |
4.5 SOD活性测定方法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现代寄生虫学中的研究进展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血液T、B淋巴细胞比例及激素水平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囊蚴接种 |
1.3 血样采集和处理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山羊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的表现 |
2.2 T、B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 |
2.3 一些代谢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10)急性感染肝片吸虫水牛的某些免疫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囊蚴接种 |
1.3 血样采集和处理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1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测: |
1.4.2 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 水平的测定: |
1.4.3 外周血T淋巴和B淋巴细胞比例: |
1.4.4 血清总蛋白 (TP) : |
1.4.5 血清蛋白比例分析: |
1.4.6 血清抗体 (IgG) 的检测-ELISA法。 |
1.4.6.1 抗原的制备: |
1.4.6.2 酶标兔抗牛二抗的制备: |
1.4.6.3 ELISA操作程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 果 |
2.1 感染肝片吸虫后水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 |
2.2 感染肝片吸虫后水牛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 水平的变化 |
2.3 感染肝片吸虫后水牛血液中T-和B-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 |
2.4 感染肝片吸虫后水牛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
2.5 感染肝片吸虫后水牛的血清蛋白总量和组分比例的变化 |
3 讨 论 |
四、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机制的生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毕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D]. 岳永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片形吸虫及其分泌排泄产物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D]. 施维. 广西大学, 2018(05)
- [4]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D]. 曹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5]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绵羊免疫反应[J]. 邢凤,梁志朋,李成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15(03)
- [6]福安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肝片吸虫调查[D]. 吴晓鸣.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2)
- [7]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D]. 李雪莲. 郑州大学, 2005(08)
- [8]Closantel缓释剂驱除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的效果[J]. 顾有方,傅小平,毛鑫智,沈永林,J.Gonzalez-Gallego. 中国兽医学报, 2002(01)
- [9]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血液T、B淋巴细胞比例及激素水平变化[J]. 陈龙,王丙云,毛鑫智,沈永林,J.Gonzalez-Gallego. 中国兽医学报, 2001(06)
- [10]急性感染肝片吸虫水牛的某些免疫反应研究[J]. 王丙云,陈龙,毛鑫智,I.Ferre,J.Ganzalez-Gallego. 畜牧兽医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