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控制措施及具体效果

浅谈审计控制措施及具体效果

一、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龚研[1](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A所为例》文中认为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行各业对于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强,审计市场也逐步走向成熟化。但是獐子岛、长春长生以及瑞幸咖啡等等财务造假的案例依然没有得到杜绝也暴露出了审计质量良莠不齐。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证监会等机构的要求;其次国内一些事务所采用低价竞争的手段来招揽客户,为缩减成本而对审计程序“浅尝辄止”等行为审计质量同样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审计费用的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造成审计质量的问题。在此,本文就将A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本文选取了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A所作为案例的分析对象,A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本土大所。A会计师事务所当前的审计质量控制大多集中于审计程序等地方,但是最近却还是受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控制理论等并采用案例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构建了审计收入与审计质量的替代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之间的评价体系,利用A会计师事务所的A股上市公司客户的相关数据,对A所的审计质量控制进行了评价,得出A会计师事务所在各个环节均未考虑审计收入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的结论。最后针对相关结论提出A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审计费用披露制度等建议。

史龙威[2](2019)在《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发展结构日益优化,由此审计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不断发展。但这其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各企业经营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终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不断加大,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2017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对几家本土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行政处罚和整改意见。可以发现,审计风险不仅存在于中小型事务所,在大型事务所中仍旧存在这一问题,这是需要提起注意的。根据公告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存在执业质量、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也导致了审计风险的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2018年8月6日,证监会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处罚决定,原因是在对金亚科技公司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整改刻不容缓,为此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选择在本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LX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主体,针对本事务所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审计风险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其控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成因,同时有针对性地对LX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保障措施。本文总体上从事务所架构和流程入手,进而分析得到本所的风险控制体系结构,通过分析得出风险控制现状。同时结合本所的业务特点发现其存在的控制问题,对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成因分析,对问题进行实质性剖析。总结得到LX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存在业务承接缺乏风险控制、业务实施质量欠缺、质量复核效果不佳、审计业务组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原因包括决策方式主观化严重、风险控制措施缺少有效性、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和业务环境受经济制约。本文的核心内容由此产生,根据上述问题及成因进行归纳,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控制的优化设计,包括业务承接风险控制优化,业务计划、实施和报告的过程控制优化和审计业务组的稳定性控制优化。通过对这三个角度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审计风险控制薄弱的问题,该优化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田芳泽[3](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电子化办公的普及,现代企业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记录的方式也发生了和之前相比迥异的变化。在此种现象面前,审计机构作为可以监督其经济状况的第三方机构和组织也在与时俱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在审计方式和审计工具上,更是在审计的思路上有了很大的革新。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面对如今各种形式和种类的会计信息和数据,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愈发凸显。而大数据审计的帷幕正式拉开,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态势下,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应用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革新基础。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财务信息及质量的鉴证者,在其独立第三方的身份背后,想把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发挥到最大,把审计这项工作做好,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程序中,这是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式,也将是大势所趋。本文重点以在大数据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角度出发,从审计风险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可以降低的检查风险入手,以LX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进行研究探讨。首先通过对该主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阐述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LX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现状,将风险管理和审计风险作为基底,来研究和分析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现状与面临的风险挑战。从事务所层面和具体的业务层面分析现状,从审计技术、行业竞争、及信息系统三方面来分析面临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如事务所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传统审计程序的局限性、传统的审计抽样方法的局限性和缺少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人才;分析形成目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想对应的应对措施,像数据里经常使用的利用模型等,监督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度、利用NoSQL技术、机器学习及数据可视化都将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流程变得更丰富,革新抽样方法。事务所还可以有意识的培养或者招聘一些擅长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组建更好的审计团队。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丰富此主题的研究,促进审计行业发展的更好。

金文颖[4](2008)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经营背景和社会法律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扩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不断陷入诉讼案件中,受到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但是,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本文旨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探索控制风险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共分四个部分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及意义。明确了研究审计风险的目的,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并就审计风险要素、模型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明确了审计风险要素的含义、特点。第三部分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案例为例,详细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从构成审计风险模型的四个要素出发,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如何防范和控制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白华[5](2012)在《论控制活动》文中指出控制活动要素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其定义有同义反复之嫌,对其分类不够系统。从本质上看,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将元控制及其组合作用于控制客体之上的一种管理行为。控制活动可以分为22类,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可以表述为:控制主体为达成控制目标,基于管理职能的要求,通过对内部控制要素的分析,借助管理技术,采取一定的控制方式,对控制客体进行控制的过程。

郑世方[6](1994)在《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胶南市审计局郑世方一、审计控制措施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开展审理,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建立以后,建立审计控制制度,设立审理机构,配备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各环节质量进行全面把关控制。对照控制标准进行...

任妮[7](2016)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1年数字图书馆概念被提出以来,其研究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然而数字图书馆广泛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专业技术而存在和发展,其面临的安全风险远远高于传统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实践的重大命题。美国的图书馆在经历了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和制度保障三个发展阶段后,开始尝试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建立预防机制和主动干预等方式应对各类突发信息安全问题。而我国图书馆在信息安全方面大多数还处于技术保障阶段。据调查,我国100%的数字图书馆每年至少发生一次信息安全事件,而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缺乏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等原因首当其冲。可见,贯彻“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黄金定律,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而言势在必行。为了能够给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符合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解决方案,同时解决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中较少涉猎的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完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将ISO 27000的基本原则与思想完整地引入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领域,使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与先进的国际标准相接轨。本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框架、方法模型和标准规范草案进行研究,解决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形成建议方案,为制定数字图书馆行业目标明确、体系完备、功能实用、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框架研究通过对ISO/IEC 27001标准中涉及的PDCA过程方法、主要因素、管理流程等内容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数字图书馆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完成了ISO/IEC 27001过程模式在图书馆领域的转化。包括:明确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PDCA过程方法与内涵;梳理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从制定方案到风险评估再到风险控制的管理流程,以及其中每个过程的实施流程;分析并确定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直接因素(资产,威胁,脆弱性,控制措施)与间接因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对资产价值的重要程度,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威胁发生后对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产生的损失)两种类型,风险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直接因素(实施成本和有效性)和间接因素(时间、人力、费用、难度、对每项风险的有效性等)两种类型。(2)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模型研究从已有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总结入手,分析了现有风险评估模型在平衡定量与定性关系、可操作性、结果可接受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不适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因。进而,确定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的选择依据。最终,研究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GB/T 20984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的资产价值和威胁大小的计算模型、以及基于多渠道加权平均的脆弱性大小计算模型,详细阐述了评估模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计算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该风险评估方法模型的可行性及实际评估效果进行了验证。(3)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方法模型研究从已有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和模型总结入手,分析了现有风险控制模型存在与风险评估环节相脱离、操作繁琐复杂等问题,并阐述了现有的风险控制方法不适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因,明确了基于ISO 27000、与风险评估相衔接的、半定量方法或综合分析方法更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基于此前提,对ISO/IEC 27002:2005和ISO/IEC 27002:2013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调研分析,最终确定了基于ISO/IEC 27002的数字图书馆风险控制核心要素和参考要素集合。并以数字图书馆领域成本最低、成效最佳的风险控制要求,构建了基于线性规划和模糊数学的风险控制决策模型,并详细阐述了控制决策模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计算策略,确保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4)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规范草案研究在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过程模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在电信、金融、医疗行业的标准转化和应用分析,探讨了在数字图书馆领域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形成和实施推广过程中还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标准确立的目的、意义、范围、结构、流程、核心、实施障碍、推行策略等方面内容。最终,初步制定并撰写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的草案,为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长效的机制保障。(5)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证研究选择了国内某知名的大学城图书馆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草案中涉及的流程、方法、要求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该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范围、方法、团队、计划等前期准备工作,资产、威胁、脆弱性等识别、估值、计算等风险评估工作,控制措施的影响要素识别、有效性计算、措施推荐等风险控制工作,并最终根据实施结果和实际访谈调研,对该数字图书馆已建立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查,验证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流程和标准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旨在建立通用、规范、可行、有效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框架,解决数字图书馆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构建了可操作性强、周期可控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框架。该框架不仅能够满足ISO 27000思想要求和数字图书馆的具体要求,而且能够将在数字图书馆的调研实施周期缩短在一个月之内,节省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时间与资金成本。(2)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应用模型。该模型模型使得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定量化计算流程简化有效,同时又能符合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和现状。(3)以2013版ISO 27002为依据筛选适合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核心控制要素和参考控制要素。该要素集合为数字图书馆风险控制措施的决策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依据。(4)设计了一套既遵守IS0 27000基本原则与思想、又照顾到数字图书馆行业特点的标准规范草案。该草案为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打下了基础,能够用于指导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另外,本文所研究的方法、模型以及各种清单、模板还可以为其它行业研究利用ISO 27000系列标准进行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李宝宝[8](2013)在《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一直集中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忽略了同样客观存在并大量发生的操作风险,因而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风险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将操作风险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将其纳入了银行资本计量和监管范畴。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的是,操作风险涉及了银行的所有业务、影响因素多且更为复杂,与银行内部控制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在现实环境和银行管理实践中,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度量、控制等管理环节并未有机结合起来。而现有相关学术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大多从微观金融管理理论对操作风险进行理论解释,对操作风险状况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大部分采用商业银行外部损失数据进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理想等。随着我国近年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频发,操作风险日益受到监管层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视,迫切需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本文围绕这一前沿和热点问题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内容结构如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现有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评述,详细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系统分析和完善了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操作风险的内涵、特征、分类,操作风险的三大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解释,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内部控制要素、方式和评价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内部控制要素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之间的关系。第三,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收集资料和分类统计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与国外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第四,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在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人员、技术、流程、外部事件、内部控制过程和内部控制结果等因素;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和赋权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结合H银行Q省分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阐述了操作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和分级管理方法。第五,比较分析了操作风险度量的不同方法,阐述了选择CVaR-POT模型进行度量的优势和局限性;详细分析了H银行Q省分行的操作风险资料的收集范围和损失数据的分布特点,结合该行近八年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采用CVaR-POT模型的适用性和具体度量过程;分析对操作风险度量结果进行修正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利用操作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对CVaR-POT模型度量结果进行修正的模型及具体方法,分析说明了本文的度量修正方法相较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改进之处。这一方法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因素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克服了单纯依靠主流度量模型的缺陷,提高了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节约了银行资本。最后,结合构建的操作风险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

王妍慧[9](2011)在《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命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推动了各国金融业的长足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其能否稳健高效地运营关乎着一个国家乃至全球金融的健康发展。近30年来是世界银行业发展最快、最有成就的时期,但也是金融危机,特别是银行业危机频繁爆发的时期。尽管造成金融危机、银行业危机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损失和倒闭破产案例专门研究发现’,银行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其内部控制失效有关。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金融监管有所放松,商业银行风险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银行却没有很好的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上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便导致了一波又一波银行危机。由此,全球各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其风险防范体系,大力加快银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以求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在银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过程中,科学评价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审计人员准确有效地获取审计证据并降低审计风险,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也有利于银行管理当局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最终推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我国银行业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是以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官方权威文件为依据,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控评价现状,构建出一套改良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目的之二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综合性评价,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评价结果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量化的评价结果既能反映出不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也便于银行内部控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主要内容及观点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整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三、列举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四、分析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明确内部控制内涵,然后就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文献评述。第三章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分析。本章第一节是从信息经济学理论、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入手,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是根据COSO报告,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详细阐述了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第三节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适用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灰色系统,含有大量灰色信息,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样本量的大小没有过多要求,分析时也不要求典型分布,分析结果一般和定性分析相吻合,所以本文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银行内部控制。本章和上章内容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为后文基于灰色关联法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做好理论准备。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章第一节是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本章第二节是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为样本,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定的权重,以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数据来源,获得初步加工数据。第三节是根据所获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灰色关联法的基本思路是:(1)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2)计算各个银行的关联系数;(3)计算各个银行的关联度;(4)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排序。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我国14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由好到劣依次为: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A,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排序的结果基本符合相关文献描述和实际情况,由此验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这种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合理且可行。本章第四节根据上节的排序结果,分别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沟通与交流和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五个方面,对14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看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比较重视,银行业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较高;2,交叉上市银行灰关联度排名靠前,内部控制水平普遍高于仅在境内上市的银行;3,内部控制环境方面,14家银行不同程度的存在部门分工不明晰,内部控制目标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特色不足等问题;4,风险评估方面,首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6家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其余银行,但总体来说,14家银行在风险定量分析技术上均有待提高;5,内部控制措施方面,排名靠前的银行普遍在自我评估报告中较详细的披露了内部控制活动,而排名较后的银行则多为一句话带过,由此可看出各银行对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一;6,信息与沟通方面,关联度排名靠前的银行在内部交流渠道和外部信息传递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而排名靠后的银行往往忽略了外部沟通的重要性,但总体来看,14家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7,监督与评价方面,14家商业银行均设立相关监督审计部门,均出具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但这些报告形式极不统一,可比性较差。第五章是本文的建议和展望部分。本文按照COSO报告五要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做出了以下建议:1,内部控制环境方面:(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界定公司高层人员责权利,提高各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参与度;(2)综合银行自身的因素设立可量化的内部控制目标;(3)重视培育具备银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增加诚信、廉洁等元素。2,风险评估方面:(1)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借鉴国外先进风险分析方法,提高风险分析能力。(3)商业银行不仅应识别、分析和应对银行普遍面临的风险,还应深层次剖析自身实际情况,发现潜在风险。3,控制措施方面:(1)借鉴国外有效控制措施,创新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控制活动,满足我国银行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2)注重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4,信息沟通方面:(1)加强与外部相关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注意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加强信息披露工作;(2)注意对结构层级的调整,加强信息传递效率;(3)注意建立、维护、和更新管理信息系统。5,内部监督与评价方面:(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设计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2)重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注意自我评价的全面性,不可避重就轻;(3)内部控制漏洞的排查应作为自我评估报告中单独说明部分,并及时作出对策分析和应对计划。四、研究贡献本文的主要贡献:其一,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主要依据,综合银监会2004年颁布的第6号文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2007年颁布的第9号文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融合COSO报告和萨班斯法案的核心思想,通过大量公开资料的分析,构建出一套改良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本文弱化了内部控制要素“信息交流与沟通”中对纸质文件的繁杂要求,增加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披露的权重。本文的指标体系建设是在深入考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开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权威研究总结得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二,虽然目前关于灰色关联方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还很少,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灰色关联法解决了其他综合评价方法中依赖大样本且样本必须服从某种典型概率分布等现实中不太容易满足的问题;其三,本文根据新构建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打分表,第一、二层指标权重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规定进行设定,第三层指标权重根据公开资料自行分析和设计。对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部分,采用手工整理信息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量化处理,以分数形式表现。

刘国城[10](2017)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构建——基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实证估计》文中认为当前,信息系统风险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此,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并有效构建自身的安全审计免疫机制,将变得无比重要。以"审计免疫"为理论指导,以"信息熵"为关键技术,结合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运营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安全风险估计的"信息熵"模型,分析该模型对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的贡献,并基于"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与"免疫防御"视角,提出构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建设性思路。

二、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A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审计质量概念
        2.1.2 审计质量控制概念
        2.1.3 异常审计费用概念
        2.1.4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控制理论
        2.2.4 声誉理论
第三章 A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3.1 A所简介
    3.2 A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3.2.1 领导责任的控制
        3.2.2 职业道德的控制
        3.2.3 业务的接受与保持控制
        3.2.4 业务执行的控制
        3.2.5 对控制运行的监控
第四章 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
    4.1 A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4.1.1 外部因素
        4.1.2 内部因素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1 构建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设置
    4.3 A所审计质量评价
        4.3.1 实证分析
        4.3.2 结论与评价
第五章 加强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5.1 加强法律规范建设
    5.2 加强审计费用披露制度
    5.3 强化收入与成本控制
    5.4 健全审计流程监控
    5.5 提升控制措施的科技化
    5.6 强化员工考核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2)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LX事务所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LX事务所概况
        2.1.1 LX事务所简介
        2.1.2 LX事务所组织结构
        2.1.3 LX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2.2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2.2.1 LX事务所风险控制体系
        2.2.2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现状
        2.2.3 业务执行风险控制现状
        2.2.4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现状
    2.3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2.3.1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缺乏有效性
        2.3.2 业务实施质量欠缺
        2.3.3 质量复核效果不佳
        2.3.4 审计业务组缺乏稳定性
    2.4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4.1 决策方式主观化严重
        2.4.2 风险控制措施缺少有效性
        2.4.3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2.4.4 业务环境受经济制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设计
    3.1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评估优化
        3.1.1 业务承接风险因素分析
        3.1.2 业务承接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3.1.3 YL公司业务承接风险评价
    3.2 业务执行流程控制优化
        3.2.1 APT业务系统介绍
        3.2.2 业务计划流程优化
        3.2.3 业务实施监控措施优化
        3.2.4 报告流程优化
    3.3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控制优化
        3.3.1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影响因素
        3.3.2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控制优化流程
        3.3.3 YL项目审计业务组稳定性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4.1 人员保障措施
        4.1.1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4.1.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4.1.3 制定合理的晋升机制
    4.2 加强业务系统持续优化力度
    4.3 制度保障措施
        4.3.1 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4.3.2 完善执业道德制度建设
        4.3.3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2.1.2 审计风险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审计风险理论
第3章 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3.1 LX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概述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业务范围
        3.1.3 公司组织结构
    3.2 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现状
        3.2.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风险控制现状
        3.2.2 具体业务层面的风险控制现状
    3.3 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挑战
        3.3.1 审计技术有限
        3.3.2 行业竞争激烈
        3.3.3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4章 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4.1 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弱
    4.2 审计程序难以适应大数据环境
        4.2.1 审计程序相对保守
        4.2.2 审计程序信息处理效率低
        4.2.3 外部数据应用与大数据分析较少
    4.3 传统抽样审计方法存在局限性
    4.4 缺乏大数据相关人才
第5章 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5.1 通过模型验证和监督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
        5.1.1 通过模型验证分析识别出风险点
        5.1.2 加强质量控制的运行监督
    5.2 健全并完善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程序
        5.2.1 使用NoSQL技术完善审计程序
        5.2.2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大数据审计体系
        5.2.3 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
    5.3 探寻大数据审计抽样方法
    5.4 培养和招聘大数据审计相关人才
        5.4.1 完善薪酬体制,吸引大数据相关人才
        5.4.2 明确校招院校以及招聘条件
        5.4.3 对现有员工进行大数据知识的相关培训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2.1 审计风险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2.2 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2.2.1 审计风险的含义
        2.2.2 审计风险的特征
    2.3 审计风险模型研究
        2.3.1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探讨
        2.3.2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
        2.3.3 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良
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3.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个案分析
        3.1.1 甲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3.1.2 科龙事件审计失败案例剖析
    3.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的综合分析
        3.2.1 从固有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3.2.2 从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3.2.3 从检查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3.2.4 从职业道德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4.1 针对固有风险要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1.1 创建良好的行业外部监管环境
        4.1.2 健全法制体系、完善法律环境
        4.1.3 净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环境
        4.1.4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方面情况
        4.1.5 了解外部使用者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高低
        4.1.6 努力缩小社会公众与审计执业人员之间的期望差
    4.2 针对控制风险要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2.1 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4.2.2 注册会计师正确评价控制风险
        4.2.3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
    4.3 针对检查风险要素应采取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4.3.1 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4.3.2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4.4 针对职业道德风险采取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4.4.1 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4.4.2 应加大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4.4.3 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
        4.4.4 事务所应建立职业道德自我纠错机制
        4.4.5 应加大惩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
        4.4.6 打造行业诚信文化,健全职业道德准则建设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论控制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控制活动的本质与内涵
    (一) 控制活动的本质属性
    (二) 控制活动的内涵
三、控制活动的分类
    (一) 控制活动的分类依据
    (二) 控制活动分类的具体说明
        1. 按控制目标分类
        2. 按管理职能分类
        3. 按控制要素分类
        4. 按控制主体分类
        5. 按控制客体分类
        6. 按管理技术分类
        7. 按控制方式分类
        8. 按应急与否分类
        9. 按分担与否分类
        10. 按控制频率分类
        11. 按控制时点分类
        12. 按自动与否分类
        13. 按量化与否分类
        14. 按有形与否分类
        15. 按客观与否分类
        16.按刚性与否分类
        17.按正式与否分类
        18.按闭合与否分类
        19.按综合程度分类
        20.按影响范围分类
        21.按控制边界分类
        22.按控制作用分类
四、控制活动体系的结构与内在机理
    (一) 控制活动体系的结构
    (二) 控制活动体系的内在机理
五、结束语

(7)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网络安全的宏观需求
        1.1.2 数字图书馆行业的微观需求
        1.1.3 数字图书馆对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篇章结构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数字图书馆及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
        2.1.2 规范化管理
        2.1.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
    2.2 数字图书馆行业的标准规范研究
        2.2.1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
        2.2.2 国内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
    2.3 信息安全领域的标准规范研究
        2.3.1 ISO 27000系列标准
        2.3.2 国外其它重要的信息安全标准
        2.3.3 国内重要的信息安全标准
    2.4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
        2.4.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管理问题研究
        2.4.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2.4.3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框架
    3.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模式
        3.1.1 ISO 27000与PDCA
        3.1.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PDCA过程模式
    3.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3.2.1 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常见因素
        3.2.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
        3.2.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因素
    3.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流程
        3.3.1 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一般流程
        3.3.2 数字图书馆行业的管理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框架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模型
    4.1 新版ISO27001对风险评估的要求
    4.2 现有风险评估方法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的适用性研究
        4.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4.2.2 信息安全风险总值的计算模型
        4.2.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要素的计算模型
    4.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模型
        4.3.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总值的计算
        4.3.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素的计算
        4.3.3 模型的效果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应用模型
    5.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要素筛选
        5.1.1 2005与2013版ISO/IEC 27002的对比分析
        5.1.2 基于ISO/IEC 27002:2013的控制要素筛选
        5.1.3 新老标准中的数字图书馆风险控制要素对比分析
    5.2 现有风险控制方法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的适用性研究
        5.2.1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5.2.2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模型
    5.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决策
        5.3.1 基于模糊数学的控制措施实施成本的计算
        5.3.2 基于风险项的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计算
        5.3.3 基于线性规划的控制措施决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警理的标准规范设计
    6.1 基于ISO 27000的行业标准分析
        6.1.1 电信行业的ISO/IEC 27011
        6.1.2 金融行业的ISO/IEC 27015
        6.1.3 医疗行业的IsO/IEC 27799
    6.2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标准规范设计的关键问题
        6.2.1 目的与意义
        6.2.2 范围与结构
        6.2.3 主要流程
        6.2.4 核心内容
        6.2.5 标准规范草案
    6.3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实施的关键问题
        6.3.1 实施障碍
        6.3.2 推行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证研究
    7.1 实证研究对象介绍
    7.2 制定S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案
        7.2.1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
        7.2.2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
        7.2.3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范围
        7.2.4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方法
        7.2.5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团队
        7.2.6 S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计划
    7.3 S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7.3.1 S图书馆资产价值的计算
        7.3.2 S图书馆威胁大小的计算
        7.3.3 S图书馆脆弱性大小的计算
        7.3.4 S图书馆风险等级的计算
        7.3.5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7.4 S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
        7.4.1 S图书馆控制措施的识别
        7.4.2 S图书馆控制措施的实施成本计算
        7.4.3 S图书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计算
        7.4.4 S图书馆控制措施实施方案的决策计算
    7.5 审查与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附录A: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的草案
    附录B: 缩略术语表
    附录C-1: 针对管理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安全脆弱性调查问卷
    附录C-2: 针对技术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安全脆弱性调查问卷
    附录C-3: 针对普通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安全脆弱性调查问卷
    附录C-4: 由全国三十家数字图书馆调研得到的资产属性权重集
    附录D-1:S 图书馆的风险评估结果
    附录D-2:S 图书馆不可接受风险项所对应的控制措施的识别情况
    附录D-3:S 图书馆不可接受风险项所对应的控制措施的赋值情况

(8)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2.1 本文问题的提出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概况
        1.3.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研究
        1.3.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
        1.3.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
        1.3.5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证研究
        1.3.6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1.3.7 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1.3.8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范畴的界定
        2.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
        2.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2.1.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2.1.4 操作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关系
    2.2 操作风险的构成要素分析
        2.2.1 操作风险因子(或因素)
        2.2.2 操作风险事件
        2.2.3 操作风险损失
    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解释
        2.3.1 战略管理理论
        2.3.2 内部控制理论
        2.3.3 组织决策理论
        2.3.4 公司治理理论
    2.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2.4.1 操作风险战略和政策
        2.4.2 风险管理文化
        2.4.3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2.4.4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架构构建
        2.4.5 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5 内部控制要素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
        2.5.1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2.5.2 内部控制要素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3.1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管理现状分析
        3.1.1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3.1.2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2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3.2.1 中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状况
        3.2.2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状况的问卷调查情况
        3.2.3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3.2.4 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比较
        3.2.5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识别及综合评价研究
    4.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4.1.1 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因素分析
        4.1.2 商业银行人员因素分析
        4.1.3 商业银行系统(技术)因素分析
        4.1.4 商业银行流程因素分析
        4.1.5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因素分析
        4.1.6 商业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4.2 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4.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4.2.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赋权
        4.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4 实例研究: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
    5.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比选
        5.1.1 基本指标法
        5.1.2 标准法
        5.1.3 高级计量法
    5.2 CVaR-POT 度量模型的提出
        5.2.1 VaR 和 CVaR 方法
        5.2.2 极值理论(EVT)
        5.2.3 CVaR-POT 度量模型的优势
        5.2.4 CVaR-POT 度量模型的局限性
    5.3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5.3.1 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
        5.3.2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基本分析
    5.4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
        5.4.1 损失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5.4.2 阈值的选取和参数的估计
        5.4.3 VaR 和 CVaR 的确定
    5.5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修正
        5.5.1 基于内控修正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5.5.2 H 银行 Q 省分行操作风险度量结果的修正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6.1 基于内部控制过程的操作风险控制
        6.1.1 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操作风险控制
        6.1.2 基于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操作风险控制
        6.1.3 基于内部控制活动的操作风险控制
        6.1.4 基于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操作风险控制
        6.1.5 基于监督评价与纠正的操作风险控制
    6.2 基于内部控制结果的操作风险控制
        6.2.1 加强银行案件防控
        6.2.2 降低贷款集中度风险
        6.2.3 保证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
    6.3 基于人员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6.4 基于系统(技术)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6.5 基于流程因素的操作风险控制
    6.6 基于外部事件的操作风险控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博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9)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
        2.1.1 18世纪产业革命之前:内部牵制实践
        2.1.2 18世纪产业革命后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内部牵制制度转化为内部控制
        2.1.3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
        2.1.4 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
        2.1.5 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1.6 21世纪开始至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阶段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述评
        2.2.1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述评
        2.2.2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述评
    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述评
        2.3.1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述评
        2.3.2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分析
    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3.1.2 控制理论
        3.1.3 系统理论
    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指标的逻辑框架
        3.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指标的设计
    3.3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适用性
        3.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理论
        3.3.2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适用性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
    4.1 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3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4.3.1 确定参考数列与比较序列
        4.3.2 无量纲化处理
        4.3.3 求得关联系数
        4.3.4 计算关联度与排列关联序
    4.4 结果分析
        4.4.1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4.4.2 风险评估方面
        4.4.3 控制活动方面
        4.4.4 信息沟通方面
        4.4.5 内部监督方面
    4.5 本章小结
5.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5.1 政策建议
        5.1.1 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构筑
        5.1.2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
        5.1.3 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实施
        5.1.4 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
        5.1.5 完善银行内部监督和评价体系
    5.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构建——基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实证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理论回顾与概述
二、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的递阶层次结构
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模型的构建与例证
    (一) 信息熵安全风险估计模型的建立
    (二) 风险估计熵模型的实例分析
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估计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的贡献
五、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一) 强化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机制的基础建设
        1. 正确界定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科学规划风险估计的递阶层次结构
        2. 合理运用熵模型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持续评价
    (二) 优化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机制的运行模式
        1.合理构建“免疫监视”运行平台
        2.有效构建“免疫自稳”运行平台
        3. 科学构建“免疫防御”运行平台

四、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以A所为例[D]. 龚研.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D]. 史龙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D]. 田芳泽.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 金文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5]论控制活动[J]. 白华. 会计研究, 2012(10)
  • [6]谈审计控制措施和具体效果[J]. 郑世方.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4(01)
  • [7]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规范化管理研究[D]. 任妮.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8]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 李宝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12)
  • [9]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王妍慧.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免疫体系的构建——基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实证估计[J]. 刘国城.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05)

标签:;  ;  ;  ;  ;  

浅谈审计控制措施及具体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