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下,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

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下,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

一、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空前大好形势下毛主席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邢恩源[1](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研究指明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叶青[2](2002)在《“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教训。对文革史的研究有着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文革”作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基层与区域方面的内容。群众组织是群众运动的细胞、成分与结构。群众运动与群众组织互为因果。千百万群众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也因此催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群众组织。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层次探究了福建文革群众组织产生、发展、演化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变动轨迹,并力图分析福建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对立演化的原因及其在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都必须给予科学的批判。

林小波[3](2004)在《“四清”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紧紧围绕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以时间为线索,对“四清”运动的起源、发动、试点、铺开、高潮、转折、尾声等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做了一番宏观的全方位的历史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四清”运动作出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从借鉴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历史文献资料,介绍了研究手段、方法以及该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起源。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几乎每年都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整风整社,实际上成为“四清”运动的预演。在国内,因对形势的看法以及如何解决矛盾,党内高层产生了意见分歧,导致了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苏两国因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苏联对“三面红旗”的批评,使毛泽东认为苏联已经变修,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中国周边形势的紧张,使毛泽东加紧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一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宗旨的政治运动,即“四清”运动。 第二章:发动和试点。主要考察了二月中央工作会议、《前十条》以及《后十条》的基本情况,认为《前十条》是整个“四清”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整个运动的进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前十条》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看,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的错误,但有些观点和具体规定是正确的。从《后十条》的最初准备、起草和修改过程看,这是带有一定反“左”和防“左”意义的文件。同时,以大量史料介绍了“五反”、“四清”试点的总体概况、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铺开。主要阐述了“双十条”宣讲的总体情况、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五反”、“四清”铺开的基本内容,以及毛泽东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认为毛泽东对这一时期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情况仍然看得十分严重,这促使毛泽东更加坚定搞“四清”运动的决心,并决定由刘少奇挂帅“四清”,从而使运动走向了高潮。 第四章:高潮—政策制定。主要论述了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认为这次会议同1963年2月和5月工作会议有着明显的不同,即提出了一些过火的不恰当的意见和措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显向“左”转。梳理了刘少奇视察“四清”时提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大兵团作战”部署运动的思想,对“四清”运动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详细论述了《后十条》修正案的制定过程、基本内容,并与第一个《后十条》做了比较,认为《后十条》修正案最重要的修改就是整个运动由工作队领导,这是导致“四清”运动发生严重扩大化错误的重要措施和步骤,可以说,《后十条》修正案是一个有严重“左”倾错误的文件。 第五章:高潮—夺权样板。主要介绍了“四清”运动时期有名的三大夺权样板,即“白银厂经验”、“桃园经验”、“小站经验”的基本内容,认为三大夺权样板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是根本错误的。中央对三大夺权样板的肯定和推广,一方面影响了中央决策层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从而助长了运动“左”的错误。另一方面,三大夺权样板也成为各地开展运动的示范,从而使夺权斗争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同时,本章还介绍了高校“四清”的样板即“北大社教”的基本内容,认为“北大社教”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第六章:高潮—大兵团作战。主要考察了大兵团作战的基本特征,即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夺权斗争。 第七章:转折。主要理清了毛泽东与刘少奇冲突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两人冲突的原因;详细介绍了《二十三条》制定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其影响和各阶层的反映,认为《二十三条》的颁布,标志着“四清”运动发生重大转折,即进入以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大四清”阶段;考察了“大四清”阶段的基本特征,即各地根据《二十三条》精神重新部署运动、清政治、学习毛泽东着作以及出现的严重问题。 第八章:尾声。主要论述了“四清”纳入“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同时,各地都对“四清”运动重新部署,并把“文化大革命”纳入“四清”计划之内。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各地又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带动“四清”,把“四清”又纳入“文化大革命”中去,“四清”运动实际上也不了了之。 结语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对“四清”运动进行了初步的历史评价,认为“四清”运动在许多方面还有值得肯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l)运动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运动过程中始终强调抓生产,?

易春秋[4](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喻频莲[5](2016)在《“两报一刊”评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特殊年代的一种非常规媒体现象,“两报一刊”评论极具个案研究的价值,是当代新闻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对象,是修当代新闻史尤其是“文革”新闻史的客观需要。而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文革”新闻史为敏感地带,研究亦为薄弱地带,以“两报一刊”评论为对象的本体研究,至今尚付阙如。本研究走出的这一小步,旨在突破盲点,而完整准确地呈现“两报一刊”评论这份历史遗产,尚任重道远。本研究重点有二:一是通过考察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下,“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面貌及其宣传运作的动态过程,还原“两报一刊”评论的真实历史面目;二是通过梳理舆论权威主体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再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变化轨迹,厘清“两报一刊”评论从形成到终结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本研究正论部分共有五章,研究思路总体上遵循纵的历史发展观,即依循“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开,第一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渊源,即舆论权威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的演化过程;第二、三、四章是对特殊历史时空下的“两报一刊”评论的本体研究;第五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终结,即舆论权威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演化过程。第一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主要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前身“一报-刊”评论在特殊历史情境中,应形势所需演变为“两报一刊”评论的过程。第二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本质上是一个更一律的舆论环境。第三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从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分析入手,厘清“两报一刊”评论宣传内容共时性存在的内部逻辑以及历时性流变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报一刊”评论背离实际的表达的虚伪性,及其顺应新的客观现实的表达流变。第四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路径、组织化宣传路径两方面就“两报一刊”评论宣传路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并通过考察具体议题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宣传的概况,以窥全貌。第五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考察了困于表达僵局的“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渐渐折损,被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取代的退场过程。通过以上五章分析,本研究最后结论是:从甚嚣尘上的喧哗到止于无力的静默,“两报一刊”评论有着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具体说来是:“两报一刊”评论诞生伊始,即建立起了超越文本的舆论威权的符号价值,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中,“两报一刊”评论被赋予了宣达“最新指示”的政治权力,具有无上的威权,作为重要的权力角色,参与到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凭借举国权威媒体的齐声呐喊和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个单位的组织化宣传网络,“两报一刊”评论将领袖的政治意志传达到每一个民众。提出和论证“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两报一刊”评论的重要政治任务。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越来越难以继续,意识形态与实践的严重背离,使以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己任的“两报一刊”评论逐渐陷入到表达的困境。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承担起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启蒙任务,“两报一刊”评论权威折损,最终失守,退出政治的舞台,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其终结,正如其出场一样,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杜立芳[6](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刘长军[7](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阳勇[9](2014)在《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前,毛泽东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思想基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将鞍钢作为恢复钢铁工业的重点,决策、指导了鞍钢的恢复和改建。为改变钢铁工业布局,毛泽东还作出了新建武钢、包钢的重要决策。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毛泽东决策重点建设钢铁工业,极大地加快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中国钢铁工业作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战略布局。这一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强调钢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和不切实际的钢产量高指标,钢铁工业战线出现“三年大起”的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挤了农业和轻工业,是引起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钢铁工业的过度发展是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为后来钢铁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支持钢铁工业进行调整、整顿,初步展开了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钢铁工业生产建设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依然十分关心、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年徘徊时期,损失严重。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国家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大量投人,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并为后来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发展道路,他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尽管在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他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27年间新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27年间钢铁工业取得的成果,也为之后中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这27年间建立起来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至今仍在并将继续在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丘新洋[10](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指出“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二、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空前大好形势下毛主席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空前大好形势下毛主席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一、病逝成都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三、死因重提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一、出身
        二、新潮学生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早期生涯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见到列宁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一、与刘少奇“结怨”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三、被“抢救”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第一节 主政南京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二、接管南京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四、恢复生产
        五、推动城市转型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第一节 初露锋芒
        一、入主上海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一、整风运动
        二、鼓励鸣放
        三、反右主将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一、“主要矛盾”问题
        二、乘风破浪
        三、批评反冒进
        四、无限崇拜
        五、“急先锋”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三、大炼钢铁
        四、“技术革命”
        五、“全国一盘棋”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一、推波助澜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短暂的纠“左”
        四、不服输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第一节 庐山会议
        一、再度转向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三、打击刘顺元
    第二节 继续跃进
        一、工业再跃进
        二、“救命稻草”
        三、“穷过渡”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一、更上层楼
        二、保钢
        三、农村危局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不同的反思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三、为毛泽东辩护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三、“四清”运动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一、“大写十三年”
        二、华东各地贯彻
        三、毛泽东的支持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三、高潮的背后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一、与江青合作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结语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2)“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 作者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一、 中国古代、近代的群众运动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三、 从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四、 中共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第二章 福建群众组织的产生
    一、 文革的发动与群众组织的产生
    二、 福建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三、 东海前线红卫兵
    四、 红卫兵组织的“破四旧”
第三章 福建群众严重对立的出现与群众组织的发展
    一、“八·二九事件”──群众组织对立的肇始
    二、 福建群众组织“革”与“保”的对立
    三、 福州工人赤卫队
    四、 福州农民赤卫队
    五、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
第四章 红卫兵的“大串连”与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一、 红卫兵组织的大串连
    二、 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三、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
    四、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第五章 “一月风暴”与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成立
    一、 “一月风暴”和“反经济主义之风”在福建
    二、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六章 “文革”的深入与福建群众组织“拥军”与“反军”对立
    一、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二、 “1·26事件”----“拥军”与“反军”的界标
    三、 福建“拥军派”组织的壮大
    四、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五、 福建省机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势与福建群众组织演变的加速
    一、 “二月逆流”后“反军派”的再起
    二、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武汉“七·二○事件”后“反军派”组织的扩展
    四、 毛泽东改变战略部署与福建群众组织新分化
    五、 四·二○革造会
    六、 革造会内部的分化
第八章 “革命大联合”前后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一、 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二、 “革命大联合”
    三、 福建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第九章 “福建省革委会”的产生与群众组织的消亡
    一、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二、 福建文革群众组织的消亡
第十章 福建群众组织特征及对立演变的分析
    一、 福建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特征
    二、 对立演变原因的分析
结语: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研究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福建省“破四旧”中参加运动的单位、人数统计表
    △福建省“破四旧”中查抄物品统计表
    △“一·二六事件”后福建群众组织分离的网络图
    △毛泽东思想人民反修战斗团连江总部革委会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全省各专、县“老区”组织概况一览表
    △八·二九榕司下属分部组织结构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福州市及各市县网络图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所属系统一览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第二轻工业系统组织分布图
    △福建省各县市主要群众组织概况一览表
    △1968年1·18北京来电后福州主要群众组织对时局态度一览表
    △福建省各专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一览表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名单一览表
群众组织成立宣言、时局声明等目录
    △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宣言
    △福州市工人赤卫队总部成立告全市革命职工书
    △毛泽东思想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宣言
    △“福建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的实况
    △“2·11”大会会议的实况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福州工人2.11革命造反司成立宣言
    △福建省直党群机关革命造反总部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的实况
    △福州军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热烈欢呼干到底公社新生
    △四·二○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公告
    △四·二○革造会红卫兵警备区政治部、司令部成立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州部队支左联络站成立公告
    △福建省革造会福州市工联总12.5革命行动委员会公告
    △“新飞虎”队《造反公告》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时局声明
    △福建前线工农赤卫军联合总部原子总部关于支持联合总部退出省革造会声明
    △革造会《向北京》朝阳联络站成立公告
    △“二·二”协议签字的福建省群众组织名单
    △福州工人群众组织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全部成立庆祝大会
    △福建省各革命群众组织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的签字组织名单
附录
    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群众组织资料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1、 福建省大专院校群众组织
        2、 福建省中等专业学校
        3、 福州中学群众组织
        4、 外地来榕学生组织
        (二) 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四) 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3)“四清”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资料
    三 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四 基本框架和学术创新
第一章 起源
    一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二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
    三 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
第二章 发动和试点
    一 “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与《前十条》
    二 “五反”试点
    三 农村“四清”试点
    四 《后十条》
第三章 铺开
    一 “双十条”宣讲
    二 继续“五反”
    三 “四清”铺开
    四 毛泽东视察“四清”
第四章 高潮--政策制定
    一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
    二 刘少奇视察“四清”运动
    三 《后十条》修正案
第五章 高潮--夺权样板
    一 “白银厂经验”
    二 “桃园经验”
    三 “小站经验”
    四 “北大社教”
第六章 高潮--大兵团作战
    一 集中优势兵力,大军压境,打歼灭战
    二 检查和反对右倾思想
    三 领导干部蹲点,指导“四清”
    四 练兵练将,整训工作队
    五 夺权斗争
第七章 转折
    一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公开冲突
    二 《二十三条》
    三 “大四清”
第八章 尾声
结语: 对“四清”运动的历史评价与思考
    一 历史评价
    二 几点思考
附录: “四清”运动大事记(1957年-1967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事政策教育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小结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小结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二、调整中的波折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小结
结语
    一、历史评价
    二、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5)“两报一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重要概念阐释
        一、“两报一刊”
        二、“两报一刊”评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主体性文献
        二、背景性文献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
    第一节 “一报一刊”评论:“两报一刊”评论的缘起
        一、“一报一刊”评论的出现
        二、“一报一刊”评论的特殊规格
        三、“一报一刊”评论的舆论转向
    第二节 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
        一、《解放军报》比肩“一报一刊”的政治资本
        二、《解放军报》与“一报一刊”联合署名的政治修辞
        三、“由乱而治”:“两报一刊”评论的舆论基调
        四、“两报一刊”评论的基本样态
第二章 “两报一刊”评论生存的基础
    第一节 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
        一、“文革”前的宣传体制
        二、“旧”宣传体系的瘫痪
        三、“新”宣传中枢:特殊小组
    第二节 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
        一、“夺权”:新闻媒体的集中化
        二、“越位”:新闻媒体的权力化
        三、“宣达”:“两报一刊”评论的权力角色
第三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主要宣传议题
        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二、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性
        三、舆论审判党内阶级敌人
        四、指导秩序重建
        五、关切世界革命形势发展
        六、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一元化领导
        七、指导军队建设
    第二节 背离实际:“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虚伪性
        一、虚构的两条路线斗争史
        二、虚假的革命胜利
        三、虚无的理想政治社会图景
    第三节 顺应现实:“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流变
        一、“天下大治”表达的流变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达流变
第四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
    第一节 “文革”时期宣传网络的重建
        一、新闻媒体宣传网络从失范到规范
        二、组织化宣传网络的常规与非常规
    第二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新闻媒体宣传路径
        一、“对版面”:报刊宣传的一律
        二、“今晚广播,明日见报”制度化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造势
        四、新闻媒体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再阐发
    第三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组织化宣传路径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二、单位政治学习小组
        三、基层民众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学习与讨论
第五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的折损
        一、新的舆论阵地开辟:《理论动态》创刊
        二、新的舆论阵线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
        一、“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赋予
        二、“两报一刊”评论的退场
结语:“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逻辑性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四、资料汇编类
    五、外文资料
附录
    一、“一报一刊”评论目录
    二、“两报一刊”评论目录
    三、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6)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2.2.3 晋察冀日报
        2.2.4 华北《人民日报》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前毛泽东与中国钢铁工业
    第一节 号召争取“铁的自给”
    第二节 要求做好企业中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留用工作
    第三节 电令鞍钢迅速恢复生产
第二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和第一个“黄金时期”
    第一节 决策、指导鞍钢的恢复和改扩建
        一、将鞍钢作为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
        二、指示鞍钢培养钢铁人才
        三、集中全国力量支援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第二节 决策新建武钢、包钢
        一、决策新建武钢
        二、决策新建包钢
    第三节 指导制订“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钢铁工业
        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制订“一五”计划
        二、要求重点加强冶金工业,打好基础
    第四节 启发、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二、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第五节 提出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
        一、提出赶超美国
        二、决策十五年赶超英国
第三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
    第一节 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十五年赶上美国
        一、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
        二、肯定冶金工业部关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设想
        三、提出十五年赶上美国
    第二节 决策钢产量翻一番,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一、决策钢产量翻一番,“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
        二、召开北戴河会议,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第三节 发动全民大炼钢铁
        一、提出七年超过美国,强调必须首先抓紧钢铁工业
        二、亲临各地视察钢铁生产
        三、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第四节 指导钢铁工业局部纠“左”
        一、提出压缩空气,降低1959年钢产量指标
        二、号召鼓足干劲,完成1800万吨钢
        三、提出要波浪式前进,确定钢产量指标降为1650万吨
        四、委托陈云研究钢产量指标,将钢产量指标降到1300万吨
    第五节 争取钢铁更大的“跃进”
        一、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倾,鼓干劲”
        二、提出争取二千二百万吨钢
        三、支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提出“鞍钢宪法”
        四、慎重提指标,注重降指标,全力保钢产
第四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年大落”和第二个“黄金时期”
    第一节 降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
        一、接受钢产量指标大幅度再降
        二、赞成将1962年钢产量指标降至600万吨
        三、开展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运动
    第二节 提出再搞三年调整,控制钢产量指标
        一、提出再搞三年调整
        二、控制钢产量指标
    第三节 初步展开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
        一、提出重建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
        二、督促、指导攀枝花和酒泉钢铁基地建设
        三、支持小三线搞小钢铁厂
第五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十年徘徊
    第一节 钢铁工业战线遭到严重破坏
        一、把“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矿企业
        二、支持、号召夺权
        三、清理阶级队伍
        四、制止武斗
    第二节 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一、提出、推动落实政策,引导“文化大革命”向结束的方向发展
        二、掀起备战高潮,反对翻番
        三、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政策
    第三节 钢铁工业战线再遭破坏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二、支持全面整顿
        三、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第六章 评价与总结
    第一节 对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评价
    第二节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
        一、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
        四、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
        五、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六、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
        七、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无路可退型
        (四) 混水摸鱼型
        (五) 逍遥观潮型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结语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空前大好形势下毛主席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2]“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D].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3]“四清”运动研究[D]. 林小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4]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5]“两报一刊”评论研究[D]. 喻频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6]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7]《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D]. 阳勇. 湘潭大学, 2014(08)
  • [10]“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下,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