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讲解(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颂[1](2021)在《新中国70年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史研究》文中指出
范正琦[2](2020)在《陈文述及其着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文述是嘉道时期着名的诗人,早年以《团扇诗》受阮元赏识,投入阮元幕下。中嘉庆庚申科举人,遂入仕途。后北上京城,三试春闱不第,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多地任职县令,辗转二十余年,在多地开河、建祠,一心为民,政绩颇丰,却一生不得升迁。子裴之去世后曾辞官致仕,携家人侨寓吴门。晚年因家庭贫困,难以为继,复又出山,重新北上入都。后在安徽地区任职,积劳成疾,最终卒于任上。陈文述一生辗转多地,交游广泛。在其青年时期,陈文述就因其文才与治理之能而收到了许多前辈的赏识与提携。后来,陈文述于官场上得益于众同辈友人的帮助,于诗文创作上也多受友人们的欣赏和鼓励。在其晚年,陈文述也对后进多有提携,嘉道时期在吴中地区名噪一时的“七子诗坛”就是在陈文述和其子陈裴之的推动下形成。在同众人往来唱和中,陈文述的文学思想也难免收到各方的影响。陈文述着作等身,其一生刊印着述多达百余卷,收其诗文作品近万篇,其中以《颐道堂全集》系列为主。陈文述且作且刻,前后历时近二十年才将《颐道堂全集》系列着述刊印完成,收录其二十多年间大半诗文作品,而其他着述中的作品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收录在《颐道堂全集》当中。在《颐道堂全集》系列刊刻完成后,陈文述曾戒诗不作,后又在众人劝说下重新编纂其诗集,续用“颐道堂”之名,为《戒后诗存》。通过列举、整理其着述及其中收录作品,可以考察其着述的版本源流,可以推断陈文述的大部分着述都是由自家印社刊印。陈文述追随袁枚广收女弟子,称为“碧城仙馆女弟子”,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群体,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对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这也是他在文学史上最受争议所在。陈文述为其女弟子刻“碧城女弟子”小印,带领女弟子修西湖三女士墓、建兰因馆,并作诗以唱和,更集其女弟子优秀诗作为《碧城仙馆女弟子诗》。但其女弟子诗作良莠不齐,风格不一,没有能够达到较高的文学水平。陈文述广收女弟子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对袁枚的追随和模仿,更多的则是出于他对女性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不同于时人的女性观更是影响他诗作、诗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诗集《西泠闺咏》就是他称赞古今女性的集大成之作。在陈文述的诗作中,有大量描写、赞美女性的作品,这种赞美不仅仅停留于其对女性美好容貌的欣赏,更在于其对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和优秀文才的欣赏。在陈文述看来,女性的诗文之才并不输于男性文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超越了男性,这种思想在普遍以男性为尊的封建社会是极为难得的。陈文述一生诗歌风格几经变换,早年诗学吴伟业,诗风绮丽华藻;后在友人萧抡的影响下开始追求以诗歌讽喻用世,一变而为浑厚醇雅;在萧抡去世后,人生阅历逐渐丰富的陈文述在诗风上渐趋李、杜,更为沉郁旷达。而他诗风的变化也不仅仅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陈文述因公开追随袁枚而被划为“性灵”一派,但其诗学观念在某些方面和“性灵派”是有很大出入的。因家学、恩师阮元和好友萧抡等人的影响,加之陈文述一直投身官场,思想基本和官方主流思想保持一致,其诗学观点受当时乾嘉学风“考据”思想影响极深。另外,陈文述一生多与僧人、道士等方外人士交游,晚年又沉溺修道一途,佛道思想也在其诗作中随处可见。
覃江[3](2020)在《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以欧阳竟无、吕澂、韩清净、太虚四位近代唯识学代表人物的唯识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类型上把他们的唯识研究分为哲学、历史学、语义学、宗教四种“进路”,通过对四人唯识学研究方法、唯识思想的深度剖析,力图揭示四种研究进路的方法论指向和学术特质,并依据佛教义理研究的“对向性”做出评价,期望引起学界对他们唯识思想的再认识和学术方法的反思,为今后中国佛教义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分析了近代唯识学复兴的背景,对中国近代佛教衰落的原因和表现作了梳理。在近代的重重危机中,佛教界开始寻求革新,各类佛学院的兴办,佛教刊物的发行,刻经处的创立,为近代佛教学术的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唯识学成为近代佛教研究的显学。另外,杨文会作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他开创的刻经、办学等佛教事业,为近代唯识学的振兴,在组织、文献、人才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分析了在中国近代学术以西学分科为参照进行的现代学术转化和范式转移的时代语境下,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构建过程。指出近代唯识学的复兴实际是中西新旧各类范式通过相互竞争、相互对话,最后形成几种主要学术进路的范式构建过程。本文依据其代表人物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特点,将近代唯识研究分为四种进路。第三章研究了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哲学进路。重点分析了他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论,对他重要的唯识思想,依《唯识抉择谈》的框架进行了阐述,详细辨析了他的法相、唯识分宗说、体用论、转依论,以及对中国传统佛教的批判。第四章研究了以吕澂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历史学进路。分析了吕澂的学术史、思想史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他的区分唯识今古学、唯识学与大小乘佛法的源流关系、唯识学名相辨析、佛学基本问题、性寂与性觉之争等重要的唯识学研究成果。第五章研究了以太虚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宗教进路。太虚是近代佛教罕见的以内证经验依据,从佛教本位立场融摄现代学术的唯识学者。本章重点分析了他的三系三宗判教说、唯识学思想体系、唯识观行、对欧阳竟无分宗说的批驳等内容。第六章研究了以韩清净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语义学进路。韩清净在治佛学之初,就确立了章句训诂式的佛学研究方法论,他的“唯圣典论”倾向使他成为一位纯粹的唯识学者。本章重点分析了他的三时判教说,以及唯识观、真如观等核心的唯识思想。最后总结,研究了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对近代唯识学研究的影响,指出“袪魅”的现代性诉求使近代唯识学研究在“对向性”上出现了现代转化。从对向性的角度分析了四种进路的得失,指出现代性转化改变了传统佛教义理研究的学术形态。这是今后的佛教义理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陈伟[4](2018)在《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特定文化的载体,它是经过编者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精心选择的结果。中学语文教科书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构成了学生的重要参照群体,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整个民国(1912-1949)作为时间背景,按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划分为国文时期、国语文混用时期和新国文时期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笔者选取了52套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性别、年龄、国别、身份这四个维度对52套教科书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窥探人物的发展演变。性别上,受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教科书中的女性数量有了显着提高,职业女性逐渐取代传统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成为教科书中女性的主要形象,她们不再是局限于家庭生活的“闺中妇人”,开始走出家庭、迈向社会。年龄上,在西方儿童本位论的指导下,教科书的编撰开始适应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一改民初成人垄断的局面,民国中后期的教科书开始出现众多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儿童,学生被赋予自己独立的个性与价值。国别上,新文化运动后,教科书不再局限于本国人物的塑造,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外国人物的主要来源,教科书对外国各领域人物均有涉及,所选择的外国人物身上体现的多是不分国界、种族、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身份上,普通百姓逐渐取代民初的“王侯将相、圣贤名儒”等传统道德人物成为教科书中的主要人物群体,科学家、发明家等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受到重视,教科书人物呈现方式越来越生活化与平民化。最后,笔者根据对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人物的统计与整理,发现教科书在人物选取时主要存在职业女性比例过低、独特的异域文化特征在教科书中甚少体现、民国后期教科书沦为政治教育的工具等几点问题。
李珂[5](2015)在《政治遗产与历史展演 ——民国时期戏剧中的黄花岗起义叙述》文中研究指明黄花岗起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七十二烈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鼓舞了无数革命志士,也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本文以民国时期戏剧作品中的黄花岗起义叙述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出1949年之前以黄花岗起义为题材的戏剧作品的发展脉络,联系具体的时代背景考察这些戏剧展演中赋予黄花岗起义的特殊意义。同时本文也考察国民党依靠政权的力量对“黄花岗”这一政治遗产的经营,对黄花岗题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戏剧展演中所传达的“黄花岗”精神同国民党官方话语中的“黄花岗”内涵有无异同。另外,本文将以黄花岗戏剧为个案,分析历史戏剧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表现。作为历史事件的黄花岗起义有着清晰的来龙去脉,黄花岗事件发生后,整个民国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主导下的黄花岗起义纪念,经过领袖人物的特意撰文高度评价,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经由设立制度化的革命纪念日、进行纪念仪式的操演、建立黄花岗烈士公园等方式不断对民众进行意义的灌输。“黄花岗”成为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文化符号。这些彰显着国民党革命历史传统以及中华民国建国功业的政治文化符号是国民党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政治遗产。国民党通过对这一政治遗产的经营,在纪念黄花岗起义的同时,根据时代要求对这份政治遗产进行不同的阐释,附加新的政治诉求,便能够更好地实现统治。黄花岗起义与以同盟会员为主导的广东新剧团体“志士班”密不可分,用戏剧进行革命动员是同盟会成员的革命策略之一。黄花岗起义刚刚发生,这一事件就被革命人士创作为剧本,搬演上舞台,歌颂烈士的牺牲精神,起到了唤醒民众激励同志的作用。民国初期以黄花岗为题材的戏剧作品,配合着建国后同盟会对烈士的纪念活动,是在共和建立之后对为此牺牲的烈士的缅怀,同时也是同盟会对自身在建立民国这一革命历程中的功绩的彰显。1920年代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逐渐加强,才有机会把“黄花岗”这一政治遗产加以利用。大革命时期,作为国民党官方戏剧团体的黄埔军校血花剧社将《黄花岗》话剧搬上舞台,黄花岗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成为了鼓舞了北伐将士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通过党义宣传、纪念日的确立等方式在全国范围经营黄花岗这一政治遗产。一些非党派的作家如田汉等也参与编写黄花岗剧本,叙述这段建国革命历史。在地方曲艺中,有关黄花岗的剧目遍地开花。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主导的黄花岗纪念活动也被赋予了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抵抗侵略的主题。创作黄花岗戏剧、鼓舞民众成为了文艺界救亡的武器之一,在编演黄花岗戏剧的同时,曲艺工作者们也联合起来。广东戏剧协会创作史剧《黄花岗》剧本最为着名,广州、香港、重庆的三次《黄花岗》演出大大鼓舞了军民的抗战斗志。抗战后期,左派通过《黄花岗》戏剧的表演传达出“实现自由平等”的愿望,国民党利用“黄花岗”这一政治遗产日感棘手,对于其官方剧团上演《黄花岗》也试图阻挠。总之,民国时期戏剧中的黄花岗起义叙述表明,国民党虽然试图将“黄花岗”作为政治遗产来经营,达到加强自身统治的目的。但是,这一政治遗产所能阐发出来的意义却不能为国民党所垄断,左派反而能够利用对黄花岗起义意义的不同解读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姚大怀[6](2015)在《民国传奇杂剧史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进程以及戏曲史的演变为背景,以民国传奇杂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戏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全面考察该时段传奇杂剧的发展、变化以及消亡历程,重点分析重要作家群体的思想艺术倾向以及各时段作品的思想主题、艺术风貌、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总结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反思其在剧烈的政治文化转型中尴尬的处境。为此,本文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属于“史”的范畴,即以时间为线,审视民国传奇杂剧的演变过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为民国传奇杂剧概述,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笔者拟从时空、文体以及学科等三个角度为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界定,从而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二是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该部分将从作家的籍贯分布、年龄分布、作品创作(刊发)的时间分布、作品刊发的地域分布以及传播载体等角度对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统计,从而从总体上把握民国传奇杂剧的作家、作品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民国初期、中期与后期的传奇杂剧创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不同时段作品的发展背景,探讨其兴盛与衰亡的外部原因,并从时代主题、传统主题等两个角度梳理各阶段的创作情况,宏观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发展历程及其兴盛、沉潜与消亡的规律。本文认为,推动传奇杂剧继续前进的外部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传奇杂剧的启示,其二是现代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强烈刺激,其三是不同类型剧作家的勉励坚守,其四是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与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除剧本体制以及剧作质量等内部因素外,致使传奇杂剧走向衰亡的外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远离戏曲舞台,其二是新文学与现代话剧的冲击,其三是大批作家的纷纷淡出,其四是现代报刊业以及文化市场与传奇杂剧的疏离。通过梳理民国不同时期的剧作内容与主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击现实、服务读者、紧随时代主题需求,是民国传奇杂剧的主旋律与主要特色;抒情言志、自娱自乐、与时代需求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是民国传奇杂剧的重要特点,但与民国以前的此类剧作相比,同样融入了相应的时代色彩。下篇属于“论”的范畴,即抓住民国传奇杂剧发展与消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论述,并涉及对其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的评价,共分五章。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以报人作家、遗民作家、学者作家等主要作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旨在展现不同群体的思想倾向、创作观念、艺术贡献以及相应的教训等,从微观上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兴衰得失。本文认为,受思想、经历、职业、修养等要素的影响,上述三类作家在担负起民国传奇杂剧创作主力的同时,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传奇杂剧的发展进程,并给后世留下迥异的经验与启示。报人作家主要在民初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在政治与市场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其剧作明显指向政治时事与文化市场。在延续清末传奇杂剧的兴盛局面并收获可贵的艺术经验的同时,报人作家也在思想、艺术以及文体形式上暴露出明显的硬伤,从而透支了传奇杂剧的生命。遗民作家的创作高峰也在民国初期。特定的成长环境与生平经历,决定了遗民作家多在剧作中表达特有的遗民思想,表现出与民国政权以及新文化的截然对立。就艺术而言,遗民剧作在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具有较为明显的文人化与学术化的倾向,客观上加速了传奇杂剧的衰亡进程。学者作家在民国中后期成为传奇杂剧创作的主力。深重的民族危机、特殊的学者境遇与扎实的曲学造诣,使得学者作家一方面大声疾呼,号召民众勇赴国难,另一方面将传奇杂剧当成抒情写心的载体以及学术尝试的平台,表现出与报人作家、遗民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倾向。在艺术方面,学者作家注重曲律、文采与布局,创作了一批兼顾案头与场上的佳作,堪称民国传奇杂剧领域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群体,其创作对于探索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不无启示意义。第八章通过与元明清以来的戏曲进行比较,以及综合比较民国各阶段的创作情况,揭示民国传奇杂剧在思想内容、艺术方面以及剧本体制等方面的传承与新变。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剧作家们一方面承袭了既有的戏曲传统,在传统题材领域收获颇丰,在书写传统主题方面仍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吸收了清末以来戏曲发展的经验,在题材开掘与主题开拓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创作成就;就艺术风貌而言,民国传奇杂剧在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戏语言风格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新旧兼备的特色;在剧本体制方面,传承即意味着对文体个性的坚守,而新变则意味着挣脱束缚,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民国传奇杂剧而言,无论是传承,还是新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九章一方面将民国传奇杂剧分别放在民国与当下,揭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戏曲史与文学史领域,总结其无法替代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本文认为,作为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孕育出来的艺术成果,传奇杂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亦具有重要的认识、审美与借鉴价值,较之于鼎盛时期的传奇杂剧,亦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还在重点梳理其艺术贡献的基础上,审视民国传奇杂剧在传奇杂剧史、民国戏剧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认为,民国传奇杂剧是元明清戏曲史的延续,是传奇杂剧史的殿军与终点,是民国戏剧史的旁枝与支流,并与其他文体一道,共同构筑起斑斓多姿的民国文学,堪称中国戏曲史与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论部分将以政治文化转型为切入口,综合分析民国传奇杂剧的功能定位、创作手法以及传播方式等关键问题,从而探讨与反思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本文认为,在政治文化剧烈转型之际,民国传奇杂剧只能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之中,无论如何抉择,都无法摆脱逐渐消亡的命运。
王凤仙[7](2014)在《民初小说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912-1919)》文中认为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政治结构现代化的序幕,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叙写辛亥革命的小说大量出现,不失为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遗憾的是,由于五四价值视阈的左右与“鸳鸯蝴蝶”的遮蔽等原因,这一文学现象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对1912-1919这一文学时段叙述辛亥革命的小说进行研究的成果数量极其有限。基于此,本课题对民初(1912-1919)佚散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叙写辛亥革命的小说文本,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深入地考察。本文呈现的是民初小说对辛亥革命形象的话语建构。其核心问题是:民初小说是如何叙述辛亥革命的?为什么这样叙述?民初小说的辛亥革命叙述如何参与着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建构?论文通过对民初小说辛亥革命叙事的系统考察,一方面,分析民初小说辛亥革命叙事的叙事形态与叙事内涵,探讨民初小说对辛亥革命形象的话语建构以及形象建构背后各种话语权力的呈现,并从文学史层面考察辛亥革命叙事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在文学与政治、历史的关联中,考察民初小说参与叙述辛亥革命的立场与声音,探讨民初小说对辛亥革命的书写如何参与了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建构,从而认识辛亥革命叙事的文化意义。论文旨在通过这一研究重新认识民初小说在文学史脉络中的地位与意义,深入了解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态势。全文共分六部分:绪论:相关概念释义、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标与方法。第一章:民族意识表达与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辛亥革命是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下进行的,因而辛亥革命叙述的民族话语与现代国家话语成为最为凸显的叙事内涵。本章主要从语言修辞、人物形象建构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叙述中的民族话语,在文本内外的沟通中考察小说文本与社会历史文本之间多重互文关系,并以《神州光复演义》、《血泪黄花》为典型文本进行个案分析。从叙述声音、叙述行为等层面考察辛亥革命叙述中的现代国家形象建构,包括国家想象、共和形象与共和体验。在分析民族国家话语与现代国家形象建构的同时,进一步考察民初作家的主体精神及其参与民初思想文化建构的过程。第二章:国民书写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呈现。民初小说在“革命—国民”框架中对平民、士绅、革命者等各类人物的叙写,构成了辛亥革命叙事的重要图景。本章主要通过分析民间投机者、庸众、士绅等各阶层人士在辛亥革命中的行为表现与革命者、投机革命者的形象建构,考察其形象背后所蕴涵的国民批判以及现代国民召唤的诉求,并通过国民叙事进一步考察辛亥革命与国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整体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李涵秋的《侠凤奇缘》为典型文本进行个案分析。“革命—国民”框架下的国民书写,呈现着民初作家的现代国民意识,丰富着文学国民批判主题的话语内涵。第三章:命运书写与个体意识的彰显。与晚清革命小说的单一主题不同,“革命—个体”框架下的命运书写也成为民初辛亥革命叙事小说内容的重要构成。本章从叙事视角、叙事主体、叙事结构等不同层面分析辛亥革命叙事小说中的命运书写,包括平民个体的苦难命运、革命者亲人的生死离别之苦与革命者的个体命运等,考察命运书写背后作家对个人价值与尊严的扞卫。同时,考察个人化叙事风格中所彰显的个体意识。辛亥革命叙事中的国民话语是对个人政治权利的确认,辛亥革命叙事中的命运书写则是有血有肉“个体”的出场。民初辛亥革命叙事小说在对个人悲剧命运的书写中,蕴涵着对“个体”的建构,其对“个体”的建构,正是现代个人生成过程中的呈现。第四章:革命与爱情交织的“众声喧哗”。本章聚焦“革命加爱情”的叙事模式,考察不同叙事形态的复杂叙事内涵。与清末新小说“革命加爱情”的单一、明朗相比,民初“革命加爱情”的叙事框架中则是“众声喧哗”:或者“革命”席卷“爱情”,革命为主调,爱情或汇入革命,或被革命统领;或者“爱情”笼罩“革命”,言情为主调,革命被纳入到个人爱情命运的书写中;或者“革命”与“爱情”双元并存,二者或经纬交织,或线团式缠绕,或接力式地呈现,或奇妙地组接。在“革命”与“爱情”动态的变化中,呈现了叙述者对革命的不同态度,或者歌颂、认同,或者质疑、否定,或者既认同又否定,或者超然旁观。而这些不同态度的背后都牵扯着复杂的社会时代语境,是各种话语权力的呈现。余论:民初小说辛亥革命叙事的文学史意义与文化意义。
马强[8](2014)在《沤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词研究是当下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里。民国词社是民国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选取民国词社中的沤社作为研究对象。沤社是民国时期的重要词社,1930年秋冬之际成立于上海。沤社社员二十九人,来自于全国各地,社员身份多样化,包括了民国时期着名词学家、清代遗老、民国政要、书画名家、大学教授等。沤社词人的词作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们在词集文献整理、词选编纂、词话写作、词学研究等方面也均有杰出的成就。本文主要研究沤社词人的词作与词学。本文首先考察沤社与民国诗社、词社的联系,然后探讨他们的词作特色与词学研究,最后探讨沤社对民国时期词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绪论部分回顾学界对沤社的总体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沤社整体情况,这一部分分为两章,第一章探讨民国前期的词学发展,以及沤社成员与民国诗社、词社的联系,第二章考察沤社成立及集会情况与社集《沤社词钞》。第二部分探讨沤社成员的创作,这一部分根据他们的词学师承分为疆村门人、散原门人、沤社其他词人三类,分别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探讨沤社成员的词学成就,这一部分从沤社词人对倚声之学的研究、词选编选、词话理论三个方面分别加以研究。结语部分回顾总结沤社对民国词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陈思[9](2014)在《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属于文选型教材,对教材的研究也多落实到对教材选文的研究之上。每一次教材的变革,选文增删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时期以来的七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上具有顺承的关系,且在每一次教材修订后,新教材都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对选文进行了相应的增删。通过研究、比较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变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标准、价值取向、编选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和变化所在,从而有助于人们准确地把握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优缺点,以便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语文教材。本文从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变动入手,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人教社出版的1979版、1982版、1987版、1990版、2000版、2003版和新课标版等七套高中语文教材的共同篇目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对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总数、特色篇目、增删篇目进行归纳整理,在以上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选文变动做历时的系统研究,来探寻新时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的轨迹,总结各版教材的选文变化特点,并从课程标准与选文变动,价值取向与选文变动的关系上来探讨选文变动的原因。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及使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对教材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借鉴。
王明建[10](2013)在《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内容的正确是教育活动的底线,语文教育应“教什么”的不确定是其备受争议的根源。把“教什么”理解为课程,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知识,再细分为本体的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结构和纵向的课程组织,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视角和对象。中国传统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载体。把中国传统教育的课程作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对比项,兼及课程文件关于现代化的规划与课程实践,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与其它学校课程的比较,和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创建语文课文数据库,作为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认同“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线索来探讨社会变化”就可以归属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晚清民国时期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非学科课程向现代学科课程的转变;动力上是迫于外力的模仿;步骤上异于内容决定形式的常识,走的是课程组织、结构的现代化在先,课程内容在后的道路;结果上表现为五方面的“囿于传统”和在三方面的“突围”。其中,“囿于传统”是指现代化的被接受凭借的是以部分中国传统教育作为论据的支持;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实践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运作;关于语文科课程现代化效果的评价惯于以对中国传统教育效果的想象为标尺;以对理想状态的中国传统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看待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有中国传统教育经历和素养的师生处于这一时期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实施的主体之中。也正是在这几方面的意义上,把晚清民国的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称之为“早期”。“突围”是指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了推倒中国传统语文科课程“唯一”的课程结构、“多篇”的课程组织和“经验”的课程内容,分别以“之一”、“分段”和“知识”的重建之。重建的进行,于课程结构方面是中国传统类现代化课程结构的探索为西学学科课程在中国的被接受提供了论据;教会学校良好教学效果的示范和催化,学习洋务学堂的西学课程也可获得官阶,特别是西学获得科举科目的身份,显示出官方对西学的认可,促成了语文科课程从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全部被缩减为众多课程“之一”。在西学学科课程结构的影响和比照之下,作为“之一”的语文科课程由中国传统的“专书命名课程”现代化为“学科命名课程”,但作为其课程名称之一的“国文”依旧是书名出身;由中国传统的“分进合击”现代化为“齐头并进”,然而,由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初学难度不一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矛盾未能解决,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实践依然有“分进合击”的时候;针对随基础教育阶段读经教学的废除而不再存在的中国传统教育“同道异课”的学程联络,语文科课程现代化重建的学程联络和设置的选修课,呈现出的是繁复且随意的“异道异课”。在课程组织方面,迫于近代学制的中小学学段设置产生的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和专为学校系统编选的西学教材的催化,中国古代选本成为“专为学校系统编选”语文教材的立足点。由以“篇”改为以“册”称呼单位教材的出现,标志着语文科课程组织从中国传统的“多篇”现代化为了“分段”。为比附年级制度,“分段”样式的语文科课程把中国传统教材非专为学校系统而撰,以“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材与课程,现代化为制定教材编制规范和编制与年级制度相配套的教材;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从有序到无序的排列,现代化为经由课程文件的规划和教材编写的创新构建有序的课程内容。然而,较之专为学校系统所编的教材,师生更为喜欢的是专书、活叶文选一类的补充教材;课程标准的出现虽然表现出了区别课程、教材和教学的认识,但由于它制定的语文科课程内容标准的不明晰,现代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中国古代选本的编制是一样的原则性规范;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材关于生字的排列与中国传统单篇识字教材一样,都不强调生字的高重复率;因为不好说那种文体或问题是易还是难,语文教材的选文排列实际上仍处于“无序”之中。在课程内容方面,科学知识型成为了现代化语文科课程的理想;“前台”化处于“后台”的中国传统语文知识,并改变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德前知后”的形态;移植西学语文知识为我所用,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层叠累积”的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另起炉灶”,加之替代“圈点评注”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一起把中国传统“经验”性的课程内容现代化为了学科“知识”。其中,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的建设,把明确语文科课程的本质看作确定课程内容的前提;把观察和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生产的唯一方式;采摘最新研究成果,细化课程内容生产环节等等,显示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具有科学意识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课程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首先,西学语文知识与中国语文科课程的特性相关不大,且中国传统语文知识的“前台”化也仅是物理的位移。这就易于导致或者语文科课程实践仅是这一类语文知识的教学,或者语文知识被忽视,语文科课程实践继续中国传统教育的样式。其次,关于语文科课程本质的讨论并没形成一致的认识,加上参与课程内容生产人员的增多,不一致的认识就更加不一致。由此形成的语文科课程实践或者如“圈点评注”的各自为政,或者是延续百科全书式课程内容。最后,语文科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虽然对新事物做了采摘,但除明显的意识形态类内容外,它并未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全都排斥出去。因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没有着力于对西学学科课程和中国传统课程的转化,仅止于从“过河拆桥”到“移花接木”的现代化逻辑,生成的传统与现代性的拼接。因此,早期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总让人有低效之忧,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要命的是20世纪后期至今,虽然中国传统课程基本消失殆尽,但是该时期语文科课程的影响却与晚清民国时期一样。这说明今天的语文科课程与晚清民国时期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好在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为今天提供了经验和资源。如基于创造性转化理论,创建关于20世纪前期语文课文的Access数据库,统计和分析出被选用次数较多的课文,就可作为当前课程现代化的资源范围。
二、《<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讲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讲解(论文提纲范文)
(2)陈文述及其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陈文述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陈文述生平 |
一、初露头角的青年时期 |
二、几多辗转的中年时期 |
三、多经离丧的晚年时期 |
第二节 陈文述交游情况 |
一、与前辈恩师的交游 |
二、与同辈好友的交游 |
三、与后辈子侄的交游 |
第二章 陈文述着述研究 |
第一节 陈文述着述版本研究 |
一、《碧城仙馆》系列 |
二、《颐道堂集》系列 |
三、其他诗文集 |
四、亡佚着作 |
第二节 陈文述着述刊刻缘由研究 |
第三章 陈文述和碧城仙馆女弟子 |
第一节 碧城仙馆女弟子 |
一、初识闺秀诗人 |
二、“碧城女弟子”与其主要活动 |
三、“碧城女弟子”的诗作特点 |
第二节 陈文述的女性观 |
一、对容貌的欣赏 |
二、对美德的赞美 |
三、对文才的称颂 |
第四章 陈文述的文学成就 |
第一节 陈文述诗风的变化 |
一、早年绮丽华藻 |
二、中年浑厚醇雅 |
三、晚年沉郁旷逸 |
第二节 陈文述的诗学观念 |
一、陈文述和“性灵说” |
二、乾嘉学风对陈文述思想的影响 |
三、佛道思想对陈文述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陈文述年表 |
二、陈文述着述序跋汇编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法相唯识学的复兴 |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的原因及表现 |
第二节 近代佛教的革新 |
第三节 近代唯识学研究的兴起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构建 |
第一节 学术分科背景下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抉择 |
第二节 三系唯识与四种进路 |
小结 |
第三章“假圣言量为比量”:欧阳竟无唯识研究的哲学进路 |
第一节 生平事略 |
第二节 学术精神与唯识研究的哲学进路 |
第三节 以法相学重构全体佛法的唯识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在言教变迁中寻找真实:吕澂唯识研究的历史学进路 |
第一节 生平事略 |
第二节 历史学进路的“佛教研究法” |
第三节 唯识学思想史研究 |
第四节 唯识义理研究 |
第五节 性寂与性觉之诤 |
第六节 对中国佛教的批判 |
小结 |
第五章 依内证而总持:太虚唯识研究的宗教进路 |
第一节 生平事略 |
第二节 以内证经验融摄诸学:唯识学研究的宗教进路 |
第三节 对全部佛法的判摄和法相唯识学的定位 |
第四节 教观并举的唯识思想 |
第五节 论法相必宗唯识 |
小结 |
第六章 从语义觉到如实觉:韩清净唯识研究的语义学进路 |
第一节 生平事略 |
第二节 语义学进路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三时判教思想 |
第四节 《十义量》中所见阿毗达磨 |
小结 |
总结:以“对向性”反思四种研究进路 |
第一节 现代性转换中“中国佛教”的失落 |
第二节 四种进路的“对向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基本概况 |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
(一)1912—1921年:国文时期 |
(二)1922—1928年:国语文混用时期 |
(三)1929—1949年:新“国文”时期 |
二、教科书人物基本情况介绍 |
(一)样本选择 |
(二)人物界定 |
(三)分析维度 |
第二章 性别——男性占据主导,新女性逐步呈现 |
一、数量上:男性拥有绝对优势,女性难以抗衡 |
(一)男性人物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
(二)女性人物数量快速增长后逐渐回落 |
二、活动领域上:男性活动广泛,女性走出家庭 |
(一)男性社会角色丰富多样 |
(二)女性从家庭迈向社会 |
第三章 :年龄——打破成人垄断,少年儿童得到关注 |
一、数量上:少年儿童迅速增长 |
(一)民国初期:成人垄断教科书 |
(二)民国中后期:少年儿童占据一定比例 |
二、人物类型上:各类少年儿童竞相出现 |
(一)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 |
(二)富有爱心的少年儿童 |
(三)勤奋刻苦、志向高远的少年儿童 |
第四章 :国别——冲破文化壁垒,外国人物纷至沓来 |
一、数量上:异国人物从无到有,欧美占据主流 |
(一)异国人物从无到渐趋稳定 |
(二)国家选择上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
二、思想内容上:注重共同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 |
(一)反战争反侵略 |
(二)对人性美好品质的推崇 |
第五章 :身份——告别单一类型,各式人物精彩纷呈 |
一、民国初年:种类单一,以王侯将相、圣贤名儒为主 |
二、二三十年代:人物呈现类型逐渐多元 |
(一)普通百姓受到更多关注 |
(二)科学家、发明家群体开始出现 |
三、民国后期:革命家群体异军突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5)政治遗产与历史展演 ——民国时期戏剧中的黄花岗起义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资料来源 |
第一章 黄花岗起义及其政治遗产定位 |
一、作为历史事件的黄花岗起义 |
二、作为政治遗产的黄花岗起义 |
第二章 戏剧中的革命动员与革命建国史叙述 |
一、民前演剧的革命动员 |
二、民初黄花岗戏剧的兴起 |
三、北伐前后黄花岗剧的再兴盛 |
四、党义宣传与革命史叙述 |
第三章 田汉与《黄花岗》 |
一、政治立场与《黄花岗》立意 |
二、《黄花岗》的革命史叙述 |
第四章 《黄花岗》与民族救亡 |
一、徐鸿仪的《黄花岗》剧本 |
二、统一战线与广东戏剧协会的《黄花岗》 |
三、香港《黄花岗》与继续抗战 |
四、重庆中央青年剧社的《黄花岗》表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民国传奇杂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论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篇 |
第一章 民国传奇杂剧概述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时空界定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文体界定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学科界定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 |
一、作家整理统计 |
二、作品整理统计 |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发展背景 |
一、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民初传奇杂剧的启示意义 |
二、现代化报刊业与出版业对传奇杂剧的支持 |
三、作家队伍的壮大对传奇杂剧的推动 |
四、结语 |
第二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时代书写 |
一、民初传奇杂剧中的“革命”与“民国” |
二、社会问题的展现与剖析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传承与变异 |
一、主题多样的历史文献剧 |
二、文学市场化背景下的儿女风情剧 |
三、结语 |
第三章 民国中期(1920-1931)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五四风潮下传奇杂剧面临的困境 |
一、新文学的崛起与旧文体的衰落 |
二、现代话剧的崛起与旧剧的衰落 |
三、主流报刊与传奇杂剧的疏离 |
四、作家数量的锐减 |
五、结语 |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延续与开拓 |
一、政治乱象的书写 |
二、民族存亡的思考 |
三、社会问题的反思 |
四、结语 |
第三节 传统题材剧的主题建构 |
一、历史文献剧中惆怅情绪与历史意识 |
二、儿女风情剧的自我书写与时代意识 |
三、结语 |
第四章 民国后期(1932-194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国后期传奇杂剧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
一、战争的创伤与文化的劫难 |
二、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抗战文艺的勃兴 |
三、结语 |
第二节 时代意识的空前高涨 |
一、抗战题材剧的勃兴 |
二、其他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书写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延续与深化 |
一、历史感慨与惆怅情绪的抒发 |
二、女性问题与爱情生活的呈现 |
三、传统文化观念的解读与反思 |
四、结语 |
下篇 |
第五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上)——报人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云集与星散:报人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一、民国以前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概况 |
二、民国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政治与市场:报人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文人论政与政治意识 |
二、卖文为生与市场意识 |
第三节 经验与教训:报人剧作的艺术得失 |
一、报人剧作的艺术经验 |
二、报人剧作的艺术教训 |
三、结语 |
附:民国报人作家一览 |
第六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中)——遗民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喧哗与平静:遗民作家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概况 |
一、遗民群体的思想倾向 |
二、遗民作家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现实与传统:遗民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否定现实与反思前朝 |
二、抵制新学与弘扬传统 |
第三节 定性与反思:遗民作家的艺术表现 |
一、遗民剧作的案头化倾向 |
二、遗民剧作的教训 |
三、结语 |
附:遗民作家一览 |
第七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下)——学者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沉默与崛起:学者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体:学者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民族危机与呼唤抗争 |
二、学者境遇与惆怅感怀 |
三、学术兴趣与创作尝试 |
第三节 案头与场上:学者作家的艺术造诣 |
一、曲律谨严,南北兼擅 |
二、文词精雅,本色自然 |
三、脉络清晰,布局妥帖 |
四、结语 |
附:学者作家一览 |
第八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思想内容的传承与新变 |
一、延续与起伏:题材类型的消长 |
二、单一与多元:剧作内容的拓展 |
三、传统与现代:戏曲主题的嬗变 |
四、结语 |
第二节 艺术风貌的传承与新变 |
一、借鉴与创新:情节结构的设置 |
二、延伸与拓展: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典雅与通俗:语言风格的变迁 |
四、结语 |
第三节 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 |
一、回归与解构:剧本结构的变革 |
二、再现与扭结:音乐体式的因替 |
三、结语 |
第九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当代意义 |
三、结语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艺术贡献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地位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文学史地位 |
四、结语 |
余论 政治文化转型下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及其反思 |
一、关于功能定位: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 |
二、关于体制规范:是突破创新还是传承坚守 |
三、关于传播方式:是静态传播还是动态传播 |
四、结语 |
附录一:晚清民国曲家曲目摭补 |
附录二:民国传奇杂剧目录 |
附录三: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丛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民初小说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912-1919)(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概念释义 |
二、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民族意识表达与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的发生 |
第二节 “光复”、“反正”与种族意识 |
第三节 叙述策略与民族国家话语 |
第四节 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 |
第二章 国民书写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呈现 |
第一节 国民话语的发生 |
第二节 辛亥革命叙述与国民形象 |
第三节 国民批判与国民的现代性想象 |
第三章 命运书写与个体意识的彰显 |
第一节 革命与平民个体苦难 |
第二节 革命者亲人的悲苦 |
第三节 革命者的个体命运 |
第四节 个人化叙述与个体意识 |
第四章 革命与爱情交织的“众声喧哗” |
第一节 “革命”席卷“爱情” |
第二节 “爱情”笼罩“革命” |
第三节 “革命”与“爱情”的双元并存 |
余论 |
一、 民初小说辛亥革命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
二、 民初小说辛亥革命叙事的文化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沤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前期词学发展及沤社与民国诗社、词社的渊源 |
第一节 民国前期词学概况 |
第二节 沤社成员述略 |
第三节 沤社与“清末民初宋诗派”的联系 |
第四节 沤社与民国诗社的联系 |
第五节 沤社与民国词社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沤社的成立、社集与《沤社词钞》 |
第一节 沤社的成立 |
第二节 沤社社集 |
第三节 《沤社词钞》的内容 |
第四节 《沤社词钞》的艺术特征 |
小结 |
枢社词人创作研宄 |
第三章 疆村及其门人的创作 |
第一节 朱祖谋的疆村词 |
第二节 林鹍翔《半樱词》、《半樱词续》 |
第三节 杨铁夫《抱香词》、《双树居词》 |
第四节 叶恭绰的遐庵词 |
第五节 龙榆生《忍寒词》、《葵倾室吟稿》 |
小结 |
第四章 散原门人的创作 |
第一节 许崇熙《沧江诗馀》 |
第二节 袁思亮《冷云词》 |
第三节 陈方恪《彦通词》 |
第四节 袁荣法《玄冰词》 |
小结 |
第五章 沤社其他词人的创作(上) |
第一节 潘飞声《说剑堂词》 |
第二节 程颂万《美人长寿庵词》、《鹿川词》 |
第三节 夏敬观《映庵词》 |
第四节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 |
第五节 林葆恒《瀼溪渔唱》与周庆云《梦坡词》 |
第六节 洪汝闿《勺庐词》与刘肇隅《阏伽坛词》 |
小结 |
第六章 沤社其他词人的创作(下) |
第一节 王蕴章《秋平云室词》 |
第二节 吴湖帆《佞宋词痕》 |
第三节 赵尊岳《珍重阁词》 |
第四节 黄孝纾《匑厂词》、《东海劳歌》 |
小结 |
枢社词学理论研宄 |
第七章 沤社词人对倚声之学的研究 |
第一节 龙榆生的倚声之学研究 |
第二节 夏敬观与袁荣法的倚声之学研究 |
第三节 冒广生的倚声之学研究 |
小结 |
第八章 沤社词选研究 |
第一节 沤社词人的唐宋词选研究 |
第二节 沤社词人的清代词选研究 |
第三节 沤社词人的地域词选研究 |
小结 |
第九章 沤社词话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夏敬观词话研究 |
第二节 王蕴章词话研究 |
第三节 赵尊岳词话研究 |
第四节 冒广生、郭则沄、叶恭绰、周庆云词话研究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沤社词人汇评 |
附录二:夏敬观《词律拾遗补》 |
附录三:夏敬观跋宋人词集 |
附录四:部分沤社词人书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材选文标准方面的研究 |
1.2.2 教材选文横向方面的研究 |
1.2.3 教材选文价值方面的研究 |
1.2.4 教材选文类型方面的研究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分析 |
2.1 选文数量及共同篇目分析 |
2.1.1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数量 |
2.1.2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共同篇目 |
2.2 新时期人教版各套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分析 |
2.2.1 1979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2 1982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3 1987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4 1990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5 2000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6 2003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2.2.7 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目 |
第三章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期人教版各套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特点 |
3.2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原因 |
3.2.1 课程标准与选文变动的关系 |
3.2.2 价值取向与选文变动的关系 |
第四章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建议及使用策略 |
4.1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建议 |
4.1.1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人文性 |
4.1.2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典范性 |
4.1.3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应注重时代性 |
4.2 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
4.2.1 找准切入点,使教材贴近学生 |
4.2.2 丰富教学过程,使教材生动活泼 |
4.2.3 适当深化教材,使教材厚重起来 |
4.2.4 密切联系生活,使教材亲切可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辨证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必要性 |
三、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破与立 |
四、关于Microsoft Office Access语文课文数据库的说明 |
第一章 从“唯一”到“之一” |
一、“体用一原”的中国传统课程结构 |
(一) 以专书而非学科定课程 |
(二) 异“课”同道 |
(三) 同“道”异课 |
(四) “分进合击” |
二、从“体用一原”到“体用之分” |
(一) “中学”化“西学”:打破语文科课程“唯一”地位的可行性论证 |
(二) “耶稣”挟“孔子”:早期传教士的“催化” |
(三) “西艺”挤“中学”:官方对“西学”课程的认可 |
(四) “西学”进“科举”:“之一”课程结构的盖棺定论 |
三、学科课程结构建设 |
(一) 采用学科课程形式 |
(二) 各学程齐头并进 |
(三) 重建学程联络 |
(四) 设置选修学程 |
四、“之一”的形,“唯一”的质 |
第二章 从“多篇”到“分段” |
一、实践生成的中国传统课程组织 |
(一) “篇”非为学校系统而撰 |
(二) 由“碰篇”进学校 |
(三) “篇”因“学”相组 |
(四) 从“有序”到“无序” |
二、从“实践生成”到“系统开发” |
(一) “中小学”分“小学”:产生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 |
(二) 选本化教材:找到教材编选的立足点 |
(三) 教材替专书:对“为学校系统编选教材”的催化 |
(四) “册”换“篇”:基于教材的“分段”课程组织地形成 |
三、年级制课程组织建设 |
(一) 构建课程内容的序 |
(二) 制定语文教材编制规范 |
(三) 编制与年级相配套的语文教材 |
四、“分段”其外,“多篇”其中 |
第三章 从“经验”到“知识” |
一、暗中摸索的中国传统课程内容 |
(一) 层叠累积 |
(二) 德前知后 |
(三) 圈点评注 |
二、从“暗中摸索”到“明里探讨” |
(一) “西学”塑“中学”:科学知识型成为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 |
(二) “前台”化“小学”:“语识”研究提供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三) “国语”入“课程”:语文科急需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四) “教员”替“塾师”:“明里探讨”被可能 |
三、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生产 |
(一) 辨析明确语文科课程的“质” |
(二) 实验得出课程内容的“真” |
(三) 采摘增添课程内容的“新” |
(四) 分工形成课程内容生产的“链” |
四、“经验”“知识”总相“离” |
第四章 从“囿于传统”向“创造性转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逻辑 |
(一) “过河拆桥” |
(二) “移花接木”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影响 |
(一) 造成阴魂不散的低效之忧 |
(二) 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 |
三、语文科课程现代化路径初建 |
(一) 当传统与现代性拼接路径的前提已不存在 |
(二) 低效与厚古薄今的评价反映出现代化路径依然固我 |
(三) 创造性转化应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四) 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奇理斯玛”权威构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讲解(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70年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史研究[D]. 刘宇颂.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陈文述及其着述研究[D]. 范正琦. 扬州大学, 2020(02)
- [3]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D]. 覃江. 南京大学, 2020(04)
- [4]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D]. 陈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政治遗产与历史展演 ——民国时期戏剧中的黄花岗起义叙述[D]. 李珂. 南京大学, 2015(06)
- [6]民国传奇杂剧史论[D]. 姚大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民初小说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912-1919)[D]. 王凤仙.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沤社研究[D]. 马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革研究[D]. 陈思. 河南师范大学, 2014(12)
- [10]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 王明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