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耀权[1](2021)在《氮肥运筹对旱农区玉米叶片抗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陇中旱农区春玉米适宜的氮肥施用方案,本试验以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实验站2012年设定的氮肥运筹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四个氮肥水平(N0:不施氮肥,N1:施氮100 kg·hm-2,N2:施氮200 kg·hm-2,N3:施氮300 kg·hm-2)和两个施肥时期及分配比例(T1:1/3基肥+2/3拔节期追肥、T2:1/3基肥+1/3拔节期追肥+1/3大喇叭口期追肥)对玉米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从玉米生长发育、叶片抗衰老特性的角度探讨了氮肥运筹影响玉米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主要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适宜的氮肥施用能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1、N2和N3水平下的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N0增加了94.14%、170.99%和189.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N0提高了79.31%、140.85%和160.81%,但N2和N3水平下,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着。方程拟合的最高籽粒产量及对应施氮量均接近N3水平。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N2水平下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较N3水平提高了40.58%和35.60%。施肥时期及分配比例对以上指标无显着影响。2.施氮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各施氮水平显着增加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当施氮量超过200 kg·hm-2时,上述指标不再显着增加。施氮时期及分配比例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没有显着影响。3.施氮提高了玉米叶片抗衰老性能和抗旱性。抗衰老保护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及MDA(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N3水平的抗衰老保护酶系统综合得分较N2水平提高了200.00%;施肥时期及分配比例对以上指标影响不显着。在水分亏缺时,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抗旱性增强,而在水分充足时,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氮素胁迫的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4.施氮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和PPDK(丙酮酸磷酸双激酶)活性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N1、N2和N3水平下玉米的平均净光合速率较N0分别提高了74.23%、128.22%和158.90%,N3水平的光合特性综合得分较N2水平提高了50.00%。5.玉米籽粒产量与抗衰老保护酶系统综合因子(0.912**)和光合特性综合因子(0.971**)均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籽粒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0.725**)和氮肥农学效率(-0.278)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合理的氮肥运筹能够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同时,合理施氮能够提高叶片抗衰老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玉米的抗衰老能力,提高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关键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促进生育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转运,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促进玉米可持续生产。综合考虑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建议在陇中旱农区春玉米施氮200 kg·hm-2,按1/3基肥+2/3拔节期施用。
李小忠[2](2021)在《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以现代品种先玉335(XY335)及老品种丹玉13(DY1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三种水分梯度,四个种植密度,采用旱棚池栽的方式,通过对花期根系构型、冠层光合指标、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光水资源高效协调利用技术途径,解析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差异,旨为提高区域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根系构型受灌溉量、种植密度的综合影响。随着水密胁迫的双重加剧,支柱根根角(BA)、冠根根角(CA)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水分胁迫和高密胁迫均抑制支柱根数量(BN)、冠根数量(CN)、支柱根分支数(BB)、冠根分支数(CB)根系的生长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但是也减少了根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收获指数。逆境胁迫植株根系形态向纵向演变,深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有利于对深层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根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有限的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下,正常灌水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7)XY335群体根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DY13在正常灌水结合7.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5)群体根系的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在根系构型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玉米产量受到植株光合系统的综合影响。土壤干旱及高密种植在不同程度上均影响了叶片水分亏缺,使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受限,导致光合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促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叶片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能力减弱,造成作物生物量产量降低。花期的水分胁迫影响了XY335和DY13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对老品种DY13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着高于XY335,这种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新老年代品种耐旱性在光合性能强弱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其它光合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Fv/Fm和Pn性能良好的品种。(3)生理生化指标可体现抗旱能力的强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可作为与光合能力相联系的重要干旱指标,花期随着灌溉量密度胁迫的双重加剧作用,RWC逐渐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则逐渐增大;随着逆境胁迫的加剧,DY13的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的降幅大于XY335。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明显升高,进而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其耐旱性;灌溉量密度胁迫下,XY335的SOD含量及Pro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DY13。试验结果表明,XY335在S1M7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而DY13在S1M5处理下的群体间的协调性能良好。新老年代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相同逆境胁迫下,XY335较DY13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这可能是在逆境胁迫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产量的内因所在。(4)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植密度对两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ET)无显着性差异,但10.5万株/hm2(M7)处理下的玉米群体耗水量最多。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ET影响差异显着。同一水分梯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WUE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XY335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在M5处理下表现出最大值,试验表明中高密较低密显着提高了WUE。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WUE差异显着。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产生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处理均在M5~M7区间拥有最大灌溉效率值。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IWPE、WUEL均存在显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中、高密度种植和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IWPE及WUEL,XY335的WUEL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的WUEL在M5处理下拥有最大值。(5)抽雄吐丝前后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水分尤为敏感,灌水增产效果显着;水分胁迫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实际产量差异显着。XY335在正常灌水及10.5万株/hm2(M7)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12.11 t/hm2,11.51 t/hm2;DY13在正常灌水及7.5万株/hm2(M5)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9.76 t/hm2,10.36 t/hm2。
张志民[3](2021)在《负压灌溉及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影响》文中提出负压灌溉是一项新型灌溉技术,具有持续稳定供水的特性,此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水分自动补给功能,省去人工灌水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水分精准供应需求,通过改变负压可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水分适宜状态。土壤调理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起到对作物增产的效果。将土壤调理剂与负压灌溉相结合的综合运用,可以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适当水分条件下起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室内土柱二维入渗试验、室外蒸发试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初步研究了负压灌溉及不同土壤调理剂对于土壤水分入渗与分布特征、水分蒸发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并基于盆栽负压灌溉系统对负压灌溉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的初步运用进行了探索,得出如下结论:(1)土柱入渗试验表明:负压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湿润锋动态,随负压增大而增大。添加土壤调理剂会显着促进累计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速率,促进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与时间呈幂函数、二次项函数关系。(2)蒸发试验表明:-7k Pa~-1k Pa负压灌溉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可以控制在12%~24.55%范围内,添加土壤调理剂可以将含水率提高至13.94%~28.69%,含水率随土壤调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随负压增大而增大。生物炭对土壤水分蒸发无明显影响;保水剂在各负压水平下对土壤水分蒸发均有抑制效果,生物炭+保水剂在各负压水平下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均呈现促进作用。(3)盆栽试验表明:-7k Pa~-1k Pa负压灌溉下土壤含水率可以控制在7.85%~19.44%,添加保水剂可以将含水率提升至8.88%~22.75%,提升增加效果随保水剂施用量增加而增强,-7k Pa~-1k Pa灌溉负压下玉米各生长指标随负压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添加保水剂将抑制-1k Pa下玉米各生长,促进-3k Pa、-7k Pa下玉米生长,-3kpa下施用40kg/亩保水剂促进效果最好。(4)大田试验表明:负压灌溉可以在节水基础上提高玉米产量,-1k Pa、-3k Pa、-7k Pa产量分别为充分灌溉的90.35%、84.62%、76.73%。但是分别较充分灌溉节水63.27%、73.68%、83.79%,节水效果显着。负压灌溉在大田条件下的试运行试验表明负压灌溉方式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是完全可行的。综上所述,负压灌溉可通过结合土壤调理剂改变土壤水分入渗、蒸发能力,适宜负压灌溉水平下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可运用负压灌溉技术达到节水增产效果。
苏文楠[4](2021)在《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选择高产品种和确定适宜施氮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选育并应用兼具高产与氮高效性能的品种对玉米生产极为重要,而探明玉米的氮响应特征和品种氮高效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开展玉米营养生理育种与养分管理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在陕西关中灌区,选取5个主栽的夏玉米品种,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基于产量的氮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对比划分不同类型的氮高效率品种:双高效品种(高氮和低氮条件氮效率都高的品种正大12)和耐低氮品种(低氮条件高产品种郑单958),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基于氮高效的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诊断,系统分析耐低氮品种的叶源与根系性状、籽粒灌浆特征及其过程中碳同化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玉米品种的农艺学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夏玉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与氮效率的品种差异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总体表现为正大12、先玉335和郑单958差异不显着,且显着大于强盛101,以陕单609最小。其中,郑单958与强盛101在N225(施纯氮225 kg ha-1)和N300(施纯氮300 kg ha-1)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N0(不施氮)和N150(施纯氮150 kg ha-1)处理下,郑单958产量显着高于强盛101。根据产量和氮素利用的表现将正大12定义为双高效品种,陕单609定义为双低效品种;根据在低氮和高氮下的产量表现将郑单958定义为耐低氮品种,强盛101定义为不耐低氮品种。根据产量、氮素表观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曲线,推荐在该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播前土壤供氮量(播前2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施氮量)为280~350 kg N ha-1。双高效品种和耐低氮品种的选择可以使产量增加11%~16%,与当地300 kg N ha-1的普遍施氮量相比可以使得施氮量减少25%~34.3%,保证其较低的表观氮素流失量,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减小硝态氮淋溶的风险。2夏玉米不同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对氮肥的响应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夏玉米产量差异是由粒重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其中穗粒数带来的差异大于粒重。与不施氮肥相比,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6.3~30%。植株生物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为71%。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可达84.8~93.7%,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的变化范围5~13.1%。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为37.3~57.9%;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为44.5~54.7%,其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为47.5~57.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籽粒氮浓度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呈显着正相关,同时籽粒氮浓度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可达到一半,其中先玉335高的茎氮素转运效率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维持高的籽粒氮浓度,最终保证了高的籽粒氮素积累。在低氮条件下选择氮高效利用品种可以以氮素吸收效率作为筛选指标,在高氮条件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筛选指标。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氮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以正大12(双高效品种)和陕单609(双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比叶氮(specific leaf nitrogen content,SLN)的双高效品种可以达到水分、光能和氮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SLN时,双高效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SL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RU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产量都呈现很好的二次关系,SLN在1.5~1.8g N cm-2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不再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玉米产量。4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不同部位的氮营养诊断2个品种基于叶片(LDM)、茎秆(SDM)和植株(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正大12”方程为:Nc=2.64 LDM-0.204、Nc=1.58 SDM-0.388、Nc=2.33PDM-0.263;“陕单609”方程为:Nc=2.61 LDM-0.205、Nc=1.83 SDM-0.337、Nc=2.47PDM-0.237。不同氮效率品种基于叶片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差异不显着,植株氮营养差异主要由茎秆的氮素营养状态造成的。与双低效品种相比,双高效品种具有低的单位茎秆氮浓度(参数a值)和高的茎秆氮浓度稀释速率(参数b值)。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基于LDM和S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基于PDM建立的曲线进行代替。三种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产量进行预测比较时,发现相对产量(RY)与氮营养指数(NNI)、累计氮亏缺(AND)在十二叶期和抽雄期(V12~VT)R2值最大,证实了V12和VT两个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很好地说明了在限制和非限制氮下RY的变化,可以对夏玉米产量进行估计。该研究结果为玉米花前的氮肥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思路。NNI与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农学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源端特征以对低氮下不同耐性的品种强盛10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源端(叶源和根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低氮品种郑单958在较低的施氮量(0和150 kg ha-1)下产量较高,吸收较多氮素,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氮素生理效率。低氮条件下,郑单958能够保证叶片更高的叶片氮浓度和较低的比叶面积,减小低氮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从而确保更多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为保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供了结构和物质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率,从而达到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更深的根分布、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保证了高的氮素积累,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保证耐低氮品种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终实现其在低氮条件下高的物质生产能力。6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NSC利用特征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耐低氮品种郑单958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端籽粒,具有高的顶端籽粒灌浆速率和较早的灌浆起始时间,同时顶端籽粒保持相对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此外,耐低氮品种中较低的叶片淀粉和茎蔗糖也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源端与库端的协调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氮高效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和光、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及淋溶。耐低氮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氮效率的有效途径。优良的叶片光合特性、高的光合氮效率、较深根系分布、较长根系、较高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及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是耐低氮品种主要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植株特征,保证了耐低氮品种高产和高的氮素生理效率,可以用来作为氮高效品种选育以及生产上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韩玉薪[5](2021)在《不同CO2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光合特性和气孔参数的影响》文中认为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升高影响植物光合生理,进而影响大气-植物-土壤的物质循环。同时,气候变化预测未来降水分布不均匀,某些地区的植物生长会遭受干旱胁迫。至今,CO2浓度升高对C3作物的影响的研究众多,但关于C4作物在CO2浓度升高后水分亏缺下的光合和水分生理响应仍有不同结论,这种不同有时会存在于不同品种之间。研究不同品种应对CO2浓度升高和水分胁迫时的策略差异,能够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玉米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培育年份不同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气候室控制CO2浓度分别为环境和增高CO2浓度,采用滴灌方式进行调亏灌溉,设定高、中、低三种灌水量,利用气孔拍照和红外气体分析技术测定相关参数,分析了不同CO2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叶片生长指标、光合特征以及气孔形态参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2浓度升高后,郑单958抽雄期的茎粗显着增高,六叶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叶面积显着提高,京科968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叶面积显着提高。在CO2浓度与水分处理共同作用下,京科968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茎粗间存在显着性差异,郑单958六叶期、拔节期和抽雄期的株高间存在显着差异。(2)饱和光强下,CO2浓度升高显着提高了京科968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而对郑单958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影响。CO2浓度400ppm下,各水分处理的京科968的气孔导度均高于郑单958,而600ppm时,京科968的气孔导度则由于降低更多而低于郑单958,且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应对CO2浓度升高表现不同,京科968在未来CO2浓度升高环境下,因其较低的气孔导度可能具有更好的抗旱能力。(3)CO2浓度显着影响了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参数。在相同CO2浓度下2个品种玉米不同水分处理的气孔导度最大值没有显着性差异,而CO2浓度升高使气孔导度最大值(Gs-max)显着降低,并且各水分处理下的降幅不同。CO2浓度升高后,京科968的气孔导度光饱和点、气孔限制光饱和点和水分利用效率光饱和点均提高,而郑单958则降低,即京科968各参数达到最大值所需光强较高。因此,为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还应考虑种植密度等因素以满足作物对光强的需求。(4)以CO2浓度、水分处理和叶片正反面为独立因素,对气孔形态参数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参数会因CO2浓度和水分的变化而有不同响应,而叶片正反面的气孔参数结果也会明显不同。本研究还分析了气孔形态参数与气孔导度的关系,发现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因CO2浓度、品种和叶片正反面的不同而异。CO2浓度400ppm下郑单958叶片正面、CO2浓度600ppm下郑单958叶片反面及CO2浓度400ppm下京科968叶片反面的气孔密度与气孔导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2个CO2浓度下京科968叶片正面及CO2浓度600ppm下郑单958的叶片反面,气孔密度与气孔面积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
叶玉秀[6](2021)在《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生理机制,试验于2014~2015年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开花期(抽雄-吐丝)、籽粒建成期(授粉后1-15 d)]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对糯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物质积累及转运、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光合作用、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方面分析了其影响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产量及物质积累与转运开花期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降低了糯玉米每穗粒数和粒重,进而降低产量。苏玉糯5号的籽粒产量在开花期干旱(DW1)、开花期渍水(WW1)、籽粒建成期干旱(DW2)和籽粒建成期渍水(WW2)下分别降低了 15.15%、20.17%、27.35%和35.52%;渝糯7号分别降低了 11.95%、15.97%、21.70%和30.26%,表明渍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均降低了籽粒干重,而籽粒含水量在DW1、DW2和WW1下均显着降低,WW2处理下籽粒含水量21 DAP前高于对照,21 DAP后低于对照,表明灌浆进程受抑。水分胁迫显着增加了糯玉米花前营养器官转运率和花前营养器官转运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转运量、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产量对花前营养物质转运量的依赖性增强。2光合荧光特性水分胁迫(干旱或渍水)降低了叶片含水量、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抑制了叶片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了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渍水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且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不同时期水分胁迫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Pn、Tr、Ch1 a、Ch1 b以及Car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Pn、NPQ以及光合色素等光合参数,增加了 Ci,进而影响糯玉米物质生产过程。3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水分胁迫提高了叶片和籽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O2-的产生速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小于弱势粒,而渍水对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程度大于干旱,从而能更有效的清除活性氧,减轻细胞膜损伤。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与MDA、Pro、O2-含量呈显着负相关。4内源激素干旱或渍水增加了叶片和籽粒中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乙烯释放速率(ETH),降低了赤霉素(GA3)、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和3-吲哚乙酸(IAA)的含量,水分胁迫对强势粒的影响程度小于弱势粒。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水分胁迫下的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水分胁迫对苏玉糯5号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渝糯7号,表明苏玉糯5号对水分更加敏感。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籽粒中ABA、IAA及Z+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GA3和ETH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较低的GA3、Z+ZR以及IAA含量和较高的ETH释放速率可能是粒重下降的重要原因。5碳氮代谢相关酶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AGP)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随着灌浆进程先升后降。叶片中淀粉含量、AGP活性、叶片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下降。籽粒中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逐渐上升。干旱或渍水使叶片和籽粒中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含量减少,且渍水的下降幅度大于干旱;干旱或渍水显着降低了淀粉合成相关酶、氮代谢相关酶、SPS、以及蔗糖合酶(合成方向)活性,提高了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影响以9 DAP时最大,且渍水影响程度显着大于干旱,籽粒建成期的影响程度大于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开花期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CK水平,而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处理在复水后14 d仍然恢复不到CK水平,表明籽粒建成期水分胁迫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片和籽粒淀粉含量、蔗糖含量、NR、GS、GOGAT、SPS、AGP、SSS以及SBE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王旭敏[7](2021)在《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当前夏玉米生产中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施氮过量不仅严重浪费水肥资源,同时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不同减氮节水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水氮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分布残留情况的影响,同时建立并验证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旨在为关中平原夏玉米水肥减量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于2018和2019年在陕西杨凌开展夏玉米水氮减量田间试验。灌溉设常规灌溉(800 m3 hm-2)、减量灌溉(400 m3 hm-2)和不灌溉(0 m3 hm-2)三个处理;施氮设常规施氮(300 kg N hm-2)、减施25%(225 kg N hm-2)、减施50%(150 kg N hm-2)、减施75%(75 kg N hm-2)和不施氮肥(0 kg N hm-2)五个处理,两品种为郑单958和浚单2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夏玉米地上部生长、产量形成、土壤水分动态、水氮利用效率情况和成熟期硝态氮分布残留特征,并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不会显着影响夏玉米生长。与常规水氮模式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过程合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未降低;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无显着影响,也能加快花前LAI上升速度且减缓花后LAI下降速度;穗位叶在抽雄期~成熟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对SPAD值无显着影响;植株地上部氮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变化过程合理。(2)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未显着降低产量,且提高了品质和收益。与常规灌溉量(W2)相比,不灌溉处理郑单958产量显着下降17.3%,浚单20产量显着下降14.3%,有减产风险,但在减量灌溉处理下,玉米穗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均未产生显着变化,未降低产量;减氮25%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夏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显着差异。减量灌溉下减氮25%对籽粒品质有一定提升作用。郑单958两年平均收益较常规水氮处理增加1048元hm-2,浚单20增加2151元hm-2。(3)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显着提高了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常规灌溉处理下玉米从拔节期开始土壤水分含量始终保持较高,80 cm以下土层水分有减小趋势,到成熟期各土层水分含量逐渐提高,基本保持在18%以上,对土壤水分补充作用显着。减量灌溉处理下夏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较常规灌溉有所降低,但成熟期浅层土壤水分含量较播前大幅提高,也起到一定补充水分作用。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施氮量和灌溉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回收率(NRE)、氮素利用效率(NUE)随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与常规水氮组合(W2N300)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郑单958和浚单20两年平均WUE分别显着提高20.9%、31.6%;NAE分别显着提高51.1%、25.7%;NRE分别显着提高8.4%、5.9%;NUE分别显着提高21.2%、13.7%。(4)夏玉米收获后硝态氮含量在0~200 cm土壤剖面中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郑单958和浚单20各减量施氮较常规施氮量硝态氮残留量两年平均减少25.2%~86.8%、30.2%~87.6%;硝态氮累积峰随灌溉量的增加逐渐向下层土壤移动,常规水氮处理淋溶现象最明显。结合分析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硝态氮残留量之间的关系,减量灌溉下,施氮量在207~210 kg hm-2综合表现较好。(5)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植株临界氮浓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均符合幂指数关系(W0:Nc=35.04DM-0.27;W1:Nc=37.15DM-0.31;W2:Nc=33.36DM-0.37),W1处理下植株吸氮量高且氮浓度稀释速度适宜。用来评价模拟和实测氮浓度值拟合程度的标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4、1.45、1.30和9.90%、7.48%、8.24%,即曲线模型在两年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不同灌溉条件下氮营养指数(NNI)值表现为W1>W2>W0,不同生育时期NNI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W0、W1、W2处理下NNI接近“1”时的施氮量分别为225、150~225、225~300 kg hm-2。通过验证表明NNI与产量、NAE、相对产量均有显着、极显着相关关系,所以NNI能够进一步说明不同水氮处理下的产量变化。本研究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建立的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对夏玉米氮营养诊断和水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水肥利用效率、植株氮营养状况以及硝态氮残留情况,关中平原夏玉米生产中推荐减量施氮25~30%,即施氮200~225 kg hm–2,拔节期灌溉400 m3 hm–2,可以达到兼顾作物产量和生态效益的减氮节水目标。
董越[8](2021)在《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究黑龙港流域典型半干旱半湿润区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生长、耗水、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为确定该区域青贮玉米节水减氮丰产高效的水肥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9年4月至8月在河北省巨鹿县河北农业大学综合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试验期间总降雨量294.64mm。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青贮巡青818”,试验设计灌水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设置4个灌水水平分别为:0.251(W1)、0.501(W2)、0.751(W3)、1.001(W4)(I为高水处理的灌水量),高水处理(W4)的灌水量采用土壤含水率上下限控制,苗期的灌水下限为55%±2%田间持水量,其余生育阶段灌水下限为60%±2%田间持水量,上限为95%田间持水量,该灌水量记为I。设置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1:120kg/hm2、N2:240kg/hm2、N3:360 kg/hm2,共计1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计36个小区,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试验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灌水是影响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施氮。在拔节期灌水和施氮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交互作用,增加灌水量和施氮量,能显着提高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2)W4N3处理总耗水量最大为492.67 mm,耗水量较其余各处理显着增加6.15%~41.11%,在W4和W3灌水水平下,减少施氮量可显着降低青贮玉米耗水,每减少1 kg/hm2氮肥可降低2.26 m3/hm2、1.26 m3/hm2作物耗水量。3)青贮玉米鲜重产量变化范围为59.65-107.49 t/hm2,干重产量变化范围为12.75-29.56 t/hm2;干鲜重产量最大值均为W4N3处理,干鲜重产量较W4N2处理仅增加3.43%和1.61%,差异性不显着,与其余各处理差异均显着。随着灌水和施氮的增加,青贮玉米果穗干物质占比先增加后平稳;W3N3处理果穗占比最大,但较W3N2处理仅增加2.02%,无显着差异。4)灌水、施氮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青贮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极显着影响。青贮玉米全生育期W4N2处理WUE最大,W3N2处理与W4N2处理差异不显着。果穗氮素吸收量占比最大为W3N2处理的66.43%,适度的水分亏缺和适宜的施氮量能获得较高的果穗氮素吸收量占比,还能减少灌水量和施氮量。W3N2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NUE达113.52 kg/kg,与最大NUE处理W4N3无显着差异,却减少了 49.17mm灌水量和120kg/hm2的施氮量。施氮量和灌水量对青贮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素回收率NRE有极显着的影响,相同施氮水平下,灌水量与PFPN及NRE成正比关系,而施氮量与PFPN及NRE成反比关系。5)采用轻度亏水处理W3(灌水量141.57 mm)、中施氮水平N2(240 kg/hm2施氮量)可达到节水减氮丰产高效目的。
宋利兵[9](2020)在《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我国南北跨度大,各地区气候差异显着,降雨、辐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差异明显。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以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区的杨凌试验点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夏玉米的影响,同时通过评估和提高CERES-Maize模型在水分胁迫情况下对玉米生长的模拟能力来更好的理解干旱对夏玉米的影响机理;利用作物模型分析理解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温的下降以及品种更替对陕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统计模型分析温度增加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布中心的北移对历史和未来全国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苗期严重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玉米连续4个生长季的不同生育期田间受旱田间试验表明:玉米苗期水分胁迫通过降低截获有效光合辐射和辐射利用效率,导致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下降且影响持续到玉米生殖生长阶段,进而导致玉米籽粒粒重和总产量的降低。同时,苗期严重持续的水分胁迫会破坏光合膜结构,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利用效率,即使其后生长期的灌溉水平与全灌溉处理相同,玉米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后期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总之,在夏玉米苗期受到严重长期水分胁迫时,可能会导致不可恢复的产量损失。(2)改进CERES-Maize模型模拟水分胁迫下玉米生长的能力通过对CERES-Maize模型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籽粒重、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叶面积指数模拟精度的评估和改进,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全灌溉情景下各变量的变化,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特别是苗期水分胁迫处理下,模型模拟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在原始的CERES-Maize模型中,没有考虑水分胁迫对物候期的影响。而在营养生长期特别是苗期水分胁迫推迟了玉米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因此,通过在模型中加入这些效应,以改善模型对玉米物候期的模拟。同时,由于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被高估,CERES-Maize低估了叶片面积、地上生物量和产量,本研究通过修改用于计算根系吸水的土壤水特性系数改进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LAI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更加准确。另外,本研究通过引入一个线性回归的光合利用率和水分胁迫关系系数,以反映苗期严重的水分胁迫对叶片结构损伤导致光合利用率较低的影响。通过考虑这一因素,模型对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水分含量的模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3)量化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温度的下降以及玉米品种的更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分气象站数据均表明日照时数(SSH)呈下降趋势且夏季玉米生长季节最为明显。1994-2012年夏玉米生育期,陕西省19个气象站的SSH下降趋势为-0.068 h d-1,同一时期日最高温度(Tmax)呈每十年-0.5℃的下降趋势。在考虑品种变化的影响的基础上,利用CERES-Maize模型对SSH和Tmax有下降趋势和无下降趋势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SSH下降主要通过限制根系生长使玉米产量平均下降8%,而且这种影响在SSH较短的站点比较长的站点更为明显。同时,Tmax的降低在一些站点通过延长玉米生育期,使玉米产量增加;而在另外一些站点通过降低生育期总积温从而使产量减少。此外,根据模拟结果和观察均显示产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频繁的品种替换导致。与原品种相比,新品种的生长期较长,灌浆时间较长。玉米净产量随着品种替代和产量下降的综合效应而增加。(4)分析气候变化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布的北移对全国玉米产量的影响从1979年到2015年,中国玉米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面积都有很大增长。在此期间北方尤其是东北和新疆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全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分布和生产中心整体呈现北移的现象。由于温度的持续增加导致玉米各生育期的生长积温(GDD)和高温危害积温(KDD)均在增加。利用面板统计回归型建立产量和GDD以及KDD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玉米播种面积分布有无北移现象对比分析得出:与实际种植面积分布逐渐北移相比,播种面积分布没有北移对GDD的影响较小,两种情景下GDD的产量趋势也相似。但是,在播种面积分布没有北移情况下,KDD显着增加,导致全国玉米产量的减少。表明玉米播种面积分布的北移在全国尺度上显着的降低KDD,从而增加了玉米产量,有效缓解了温度升高带来的高温危害负效应。根据当前全国玉米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增长趋势,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在2050年达到饱和(当前粮食种植总面积)。利用回归模型预测了2050-2100年四种RCP情景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在所有RCP情景中,GDD趋势对产量趋势的影响很小。其中在RCP2.6(低排放)情景下,KDD趋势对产量的趋势影响不大。其他三种RCP情况下,KDD趋势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下跌(18-102 kg a-1)。总而言之,在未来播种面积饱和的情况下,没有了播种面积分布北移对温度升高的抵消效应,未来KDD趋势导致的产量下降趋势(-40 kg hm-2 a-1)远大于近期值(-10 kg hm-2 a-1)。本文由点(杨凌试验点)到区域(陕西省)最后到全国尺度,主要从气候变化和与作物相关联的光照、温度、水分和人类采取的适应措施出发,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依据,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适应措施提供帮助。
康彩睿[10](2020)在《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在该种植技术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同时加剧了土壤养分的消耗,必须合理培肥土壤才能维持玉米可持续高产。为此,本文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肥(NA)为对照,设计四个等氮的不同培肥方式,即单施化肥(CF)、有机肥+化肥(SC)、单施有机肥(SM)和单施玉米秸秆(MS),研究了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培肥方式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与NA相比,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玉米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NA平均增加了61.4%、65.1%和145.8%、142.3%。2.四种培肥方式均增强了玉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随玉米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CF、SC、SM和MS处理下的平均光合速率较NA分别增加了58.7%、48.7%、17.7%和7.8%;CF和SC处理下的Ru 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NA处理,分别较NA处理平均增加了31.3%、34.4%和25.0%、31.2%。3.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随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SS和SPS活性的变化与蔗糖含量一致;同时花后各时期的玉米SS活性、SPS活性与蔗糖含量显着相关。四种培肥处理均提高了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与NA相比,CF和SC处理的蔗糖含量、SS活性和SPS活性分别显着平均增加了35.6%、27.6%、32.8%和32.3%、24.8%、28.1%。4.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产量、全生育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CF和SC处理下的籽粒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46.2%和115.8%,生物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08.1%和94.2%,全生育期耗水量较NA显着增加了了18.4%和15.9%。各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CF>SC>SM>MS>NA,其中CF和SC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玉米籽粒产量与每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玉米光合特性综合因子、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综合因子和蔗糖代谢综合因子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四种培肥方式通过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延长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增加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提高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改善了玉米碳代谢,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两种培肥方式改善碳代谢、提高产量的效果最佳,且二者对产量的作用相当。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要维持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提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更加适宜。
二、伤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伤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运筹对旱农区玉米叶片抗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1.1 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1.2 氮肥运筹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 玉米叶片衰老与氮素调节 |
1.2.1 玉米叶片衰老的表现与机理 |
1.2.2 与玉米叶片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
1.2.3 氮肥运筹对玉米衰老的影响 |
1.3 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与氮素调节 |
1.3.1 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1.3.2 氮肥运筹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3.3 氮肥运筹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3.4 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路线 |
2.3 试区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5.2 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2.5.3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
2.5.4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5.5 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6 光合关键酶(PEPC、Rubisco、PPDK)活性的测定 |
2.5.7 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测定 |
2.6 主要计算方法 |
2.6.1 土壤重量含水量 |
2.6.2 土壤体积含水量 |
2.6.3 土壤贮水量 |
2.6.4 土壤水分亏缺程度 |
2.6.5 作物阶段耗水量 |
2.6.6 水分利用效率(WUE) |
2.6.7 氮肥偏生产力(NPFP) |
2.6.8 氮肥农学效率(NAE)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氮肥运筹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氮肥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抗衰老性能及抗旱性的影响 |
3.2.1 氮肥运筹对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2 氮肥运筹对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2.3 氮肥运筹对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4 氮肥运筹对MDA(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氮肥运筹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6 氮肥运筹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7 氮肥运筹对土壤水分亏缺程度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1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影响 |
3.3.2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3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3.4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5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中PEPC活性的影响 |
3.3.6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中Rubisco活性的影响 |
3.3.7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中PPDK活性的影响 |
3.4 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
3.4.1 氮肥运筹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氮肥运筹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
3.5 玉米叶片的抗衰老性能、光合特性与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2 氮肥运筹影响玉米产量的生理机制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和发表的文章 |
导师简介 |
(2)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近年来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
1.2.2 光合特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3 根系构型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2.4 生理指标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测定 |
2.3.2 土壤容重测定 |
2.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4 植株取根及其根部指标测 |
2.3.5 吐丝散粉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
2.3.6 耐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
2.3.7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
2.3.8 测产及考种 |
2.3.9 气象资料收集 |
2.4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年代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3.1.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不同年代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2 产量对灌溉量密度互作响应的拟合曲线 |
3.1.3 全生育期耗水量 |
3.1.4 水分利用效率 |
3.1.5 灌溉水生产效率 |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 |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
3.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根系构型的方差分析 |
3.3.2 支柱根根角、冠根根角 |
3.3.3 支柱根数量、冠根数量 |
3.3.4 支柱根分支数、冠根分支数 |
3.3.5 不同根系构型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3.4.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指标的方差分析 |
3.4.2 最大光化学效率 |
3.4.3 光合性能指数 |
3.4.4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4.5 净光合速率 |
3.4.6 蒸腾速率 |
3.4.7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3.4.8 气孔导度 |
3.4.9 胞间CO2 浓度 |
3.4.10 不同光合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 |
3.5.2 叶片相对含水量 |
3.5.3 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 |
3.5.4 叶片脯氨酸 |
3.5.5 超氧化物歧化酶 |
3.5.6 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4.2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根系指标的影响 |
4.3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4.3.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Pn、Tr、Gs、Ci的影响 |
4.3.2 不同灌溉量和密度互作对SPAD值、Fv/Fm与 PI的影响 |
4.4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负压灌溉及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负压灌溉原理 |
1.2.2 负压灌溉的发展 |
1.2.3 负压灌溉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1.2.4 负压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5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的影响 |
1.2.6 土壤调理剂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负压灌溉下室内二维土柱入渗试验 |
2.2.2 负压灌溉下蒸发试验 |
2.2.3 负压灌溉下盆栽玉米试验 |
2.2.4 负压灌溉技术在大田条件下的试运行试验 |
2.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2.3.1 取样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负压灌溉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3.1 负压灌溉下土壤调理剂对累计入渗量影响 |
3.1.1 负压灌溉对累计入渗量影响 |
3.1.2 土壤调理剂参与对累计入渗量影响 |
3.2 负压灌溉与土壤调理剂对湿润锋动态影响 |
3.2.1 负压灌溉条件对水平湿润锋动态影响 |
3.2.2 土壤调理剂参与对水平湿润锋动态影响 |
3.2.3 负压灌溉对垂直湿润锋动态影响 |
3.2.4 土壤调理剂对垂直湿润锋动态影响 |
3.3 负压灌溉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分布影响 |
3.3.1 负压灌溉下土壤水分分布 |
3.3.2 土壤调理剂参与条件下(-3k Pa)土壤水分分布 |
3.4 土壤调理剂参与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再分布(-3k Pa)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4 室外环境负压灌溉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 |
4.1 对土壤水分日入渗量的影响 |
4.2 对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的影响 |
4.3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4.4 对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负压灌溉下土壤调理剂对盆栽玉米生长的影响 |
5.1 作物耗水过程 |
5.1.1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5.1.2 对作物累计灌水量的影响 |
5.2 对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5.2.1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5.2.2 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
5.2.3 对玉米全叶面积的影响 |
5.3 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 对玉米生产要素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负压灌溉对大田玉米生产实践指导 |
6.1 负压灌溉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的运用思路 |
6.1.1 设备材料的选择 |
6.1.2 运行及维护 |
6.2 负压灌溉对大田玉米耗水过程的影响 |
6.2.1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6.2.2 对作物灌水量的影响 |
6.3 不同负压对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6.3.1 对株高的影响 |
6.3.2 对茎粗的影响 |
6.3.3 对玉米全叶面积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6.4 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5 讨论与小结 |
6.5.1 讨论 |
6.5.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利用现状 |
1.2.2 氮效率定义 |
1.2.3 玉米氮高效品种 |
1.2.4 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
1.2.5 玉米光能、氮素和水资源利用 |
1.2.6 临界氮浓度曲线及其对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
1.2.7 玉米氮素营养与源端的关系 |
1.2.8 玉米氮素营养与库端的关系 |
1.2.9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差异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 |
2.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相关氮效率分析 |
2.2.3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平衡 |
2.2.4 施氮水平与产量、表观氮素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产量和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
2.3.2 品种氮吸收差异与土壤氮素平衡 |
2.3.3 适量施氮决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籽粒氮浓度、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 |
3.2.2 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 |
3.2.3 籽粒产量、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的相关性分析 |
3.2.4 籽粒产量和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组成的组分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3 相关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水平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耗水量、光能截获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 |
4.2.2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差异 |
4.2.3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4.2.4 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与比叶氮(SLN)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 |
5.2.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验证 |
5.2.3 生育期内两个品种施氮量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2.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产量以及氮亏缺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
5.2.5 相对产量模型的验证和最终模型确定 |
5.2.6 产量、氮效率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基于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之间的对比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
5.3.2 玉米氮素诊断建模的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高产的叶源光合和根源生物学响应机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和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6.2.2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RUE) |
6.2.3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
6.2.4 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 |
6.2.5 两个品种不同氮水平下的叶片质量、氮营养与光合生理特征 |
6.3 讨论 |
6.3.1 耐低氮品种高的干物质累积量保证了高产 |
6.3.2 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耐低氮品种高产的的生理基础 |
6.3.3 花后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耐低氮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 |
6.3.4 高的SPAD值、叶片氮浓度和低的比叶面积是耐低氮品种高净光合速率的基础 |
6.3.5 花后较高的PSⅡ活性保证了耐低氮品种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
6.3.6 低氮下耐低氮品种有较深的根分布 |
6.4 小结 |
第七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碳同化物分配规律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指标测定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单株小花数、受精情况和单株籽粒数 |
7.2.2 雌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征 |
7.2.3 不同施氮水平下耐低氮品种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NSC)水平 |
7.3 讨论 |
7.3.1 影响玉米籽粒形成的因素 |
7.3.2 籽粒灌浆特性差异 |
7.3.3 玉米花后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积累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8.1.2 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8.1.3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8.1.4 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8.1.5 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源、根源和库端的特征 |
8.2 创新点 |
8.2.1 分类评价了夏玉米高产高效和低氮高产两类品种氮高效的农艺学性状 |
8.2.2 系统揭示了耐低氮品种的叶源、根源和库端生物学特征 |
8.2.3 建立了夏玉米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不同CO2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光合特性和气孔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1.2.2 二氧化碳浓度与水分亏缺对植物生长和叶片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1.2.3 二氧化碳浓度与水分亏缺对植物净光合特征的影响 |
1.2.4 二氧化碳浓度与水分亏缺对植物气孔参数和气孔限制的影响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条件控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 |
2.3.2 光合特征曲线参数的测定 |
2.3.3 气孔参数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2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
3.3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光合和SPAD值的影响 |
4.1 饱和光强下的气体交换参数 |
4.1.1 饱和光强下的光合参数 |
4.1.2 净光合速率与其它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 |
4.2 光合参数的光响应曲线 |
4.2.1 净光合速率对PAR的响应曲线 |
4.2.2 气孔导度对PAR的响应曲线 |
4.2.3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对PAR的响应曲线 |
4.2.4 气孔限制对PAR的响应曲线 |
4.2.5 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对PAR的响应曲线 |
4.2.6 G_s与AH_S/C_S的线性相关关系 |
4.3 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
4.3.1 净光合速率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曲线 |
4.3.2 玉米的蒸腾速率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曲线 |
4.3.3 玉米的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曲线 |
4.3.4 玉米的气孔限制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曲线 |
4.3.5 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拟合参数 |
4.4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气孔形态参数的影响 |
5.1 玉米京科968 叶片气孔参数的影响 |
5.2 玉米郑单958 叶片气孔参数的影响 |
5.3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下气孔导度与气孔参数的相关关系 |
5.3.1 玉米叶片气孔导度与气孔密度的相关关系 |
5.3.2 玉米叶片气孔导度与气孔面积的相关关系 |
5.4 讨论与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物质转运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粒重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物质转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产量与光合特性参数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产量与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 产量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
3.2 水分胁迫对糯玉米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
3.3 产量与碳氮代谢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2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3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1.3.4 水氮处理对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夏玉米地上部生长各指标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2 夏玉米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5.3 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5.4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构建及验证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3.1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 |
3.5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氮含量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量下籽粒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
4.3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4.4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动态 |
5.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夏玉米肥料利用效率 |
5.4 小结 |
第六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的影响 |
6.1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2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
6.3 减氮节水处理下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与硝态氮淋失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与氮素营养诊断 |
7.1 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氮含量和籽粒产量的方差分析 |
7.2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建立 |
7.3 不同灌溉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验证 |
7.4 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氮营养指数动态变化 |
7.5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氮营养指数与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相对产量的关系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8.1.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8.1.3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8.1.4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5 减氮节水处理对硝态氮分布累积情况的影响 |
8.1.6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特征 |
8.1.7 关中平原适宜施氮量和灌溉量的确定及氮营养指数的可行性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影响研究 |
1.2.2 作物耗水规律研究现状 |
1.2.3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
1.2.4 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土壤基础指标测定 |
2.3.2 青贮玉米生长指标及叶绿素 |
2.3.3 青贮玉米耗水及作物系数 |
2.3.4 青贮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生长及叶绿素的影响 |
3.1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株高的影响 |
3.2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茎粗的影响 |
3.3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4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结果与讨论 |
3.5.2 结论 |
4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耗水的影响 |
4.1 青贮玉米全生育期ET0变化规律 |
4.2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
4.3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耗水强度和耗水模数的影响 |
4.4 水氮互作对Kc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结果与讨论 |
4.5.2 结论 |
5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其器官分配的影响 |
5.1 水氮互作下青贮玉米各生育期干鲜重的变化 |
5.2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
5.2.1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鲜重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5.2.2 灌水量和施氮量与鲜重产量的回归分析 |
5.2.3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2.4 单因素边际效应分析 |
5.2.5 水氮交互效应分析 |
5.3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产量及分配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5.4.1 结果与讨论 |
5.4.2 结论 |
6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1 青贮玉米各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 |
6.1.2 青贮玉米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 |
6.2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6.3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各器官氮素吸收量占比的影响 |
6.4 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6.5.1 结果与讨论 |
6.5.2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水分胁迫对玉米的影响 |
1.2.3 作物模型及其应用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田间实验 |
2.1.1 概述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气象条件 |
2.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6 数据分析计算 |
2.2 DSSAT模型 |
2.2.1 气象模块 |
2.2.2 土壤模块 |
2.2.3 植物氮磷平衡 |
2.2.4 通用作物模块 |
2.2.5 作物模块 |
2.2.6 管理模块 |
2.2.7 模型所需数据 |
2.2.8 数据输入工具 |
2.2.9 DSSAT中遗传数据的模拟 |
2.2.10 模型分析工具 |
2.2.11 模型源代码编译 |
2.3 统计模型 |
2.4 数据及趋势分析 |
2.4.1 气象数据 |
2.4.2 作物数据 |
2.4.3 数据趋势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各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苗期水分胁迫随时间的变化 |
3.4 苗期受旱对夏玉米物候期的影响 |
3.5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的影响 |
3.6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籽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3.8 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胁迫条件下CERES-Maize模拟评估 |
4.1 概述 |
4.2 CERES-Maize模型的输入数据 |
4.2.1 气象数据 |
4.2.2 土壤数据 |
4.2.3 田间管理数据 |
4.2.4 田间观测数据 |
4.3 CERES-Maize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
4.3.1 数据和评价指标 |
4.3.2 模型参数率定 |
4.3.3 模型校准验证结果 |
4.4 CERES-Maize模拟水分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 |
4.5 小结 |
第五章 提高水分胁迫下CERES-Maize模拟玉米生长的能力 |
5.1 概述 |
5.2 CERES-Maize水分胁迫计算 |
5.3 CERES-Maize水分胁迫情况下的机理分析和提高 |
5.3.1 水分胁迫对物候期的影响 |
5.3.2 水分胁迫对光合过程的影响 |
5.3.3 提高根系吸水参数化方案 |
5.3.4 RUE计算方案的改进 |
5.3.5 CERES-Maize基础数据的模拟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以及品种更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区域选取和情景设置 |
6.2.1 区域选取 |
6.2.2 情景设置 |
6.2.3 模型校准验证 |
6.3 结果分析 |
6.3.1 日照时数长时间趋势和季节变化 |
6.3.2 日照时数下降的空间分布 |
6.3.3 玉米生育期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
6.3.4 玉米生育期长度的变化趋势 |
6.3.5 模型校准与验证 |
6.3.6 玉米品种及参数的变化 |
6.3.7 气候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 |
6.4.2 降雨对产量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气候变化和种植面积分布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1 概述 |
7.2 种植区域划分 |
7.3 结果分析 |
7.3.1 玉米总产量、单产和播种面积趋势 |
7.3.2 1979-2015年中国玉米地理分布变化 |
7.3.3 玉米生长期GDD和 KDD变化 |
7.3.4 气候变化下产量趋势 |
7.3.5 玉米种植面积地理分布变化趋势 |
7.3.6 未来产量趋势 |
7.4 讨论 |
7.4.1 其他因素对模型回归结果的影响 |
7.4.2 未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培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2 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 |
3.1 培肥方式对玉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及调节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路线 |
3 试区概况 |
4 试验设计 |
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5.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5.3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测定 |
5.4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测定 |
5.5 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5.6 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
5.7 蔗糖、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测定 |
5.8 产量的测定 |
6 主要计算方法 |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
6.2 作物阶段耗水量计算 |
6.3 水分利用效率(WUE)计算 |
6.4 干物质转运计算 |
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1.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的影响 |
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2.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
3.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的影响 |
4.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含量的影响 |
4.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
4.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 |
4.4 玉米穗位叶SS、SPS、光合速率与穗位叶蔗糖含量的关系 |
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6 影响产量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1.2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文章 |
导师简介 |
四、伤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运筹对旱农区玉米叶片抗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刘耀权.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D]. 李小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负压灌溉及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影响[D]. 张志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D]. 苏文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不同CO2浓度下调亏灌溉对玉米光合特性和气孔参数的影响[D]. 韩玉薪.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水分胁迫影响糯玉米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 叶玉秀. 扬州大学, 2021(02)
- [7]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旭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水氮互作对青贮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 董越.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9]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D]. 宋利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10]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康彩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