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花,杨雪梅,孙轶楠,苑亚坤,杨俊涛[1](2021)在《核酸疫苗研发态势与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迫切需求,核酸疫苗以其快速高效的优点得到了疫苗研发领域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研发进程显着加快,首次获批上市并在人体中使用。本文从核酸疫苗及相关技术概念、研发轨迹与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梳理核酸疫苗的研发态势,辨识核酸疫苗特征,分析COVID-19疫情对m RNA疫苗研究的促进作用,梳理核酸疫苗拓展应用的主要领域,针对可能存在的技术性、安全性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研究建议,从改良目的基因表达、完善递送系统、提高免疫应答、增强mRNA稳定性及易存性等方面着手,着力开展核酸疫苗的关键技术开发;严格监管核酸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导利益相关方对具有安全性风险、可能对肿瘤与传染病防控带来颠覆性影响的m RNA疫苗技术开展改进研究,注重技术研发的前瞻布局并促进应用转化。

曾佳[2](2021)在《黄颡鱼主要细菌性疾病免疫预防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黄颡鱼,又称黄姑鱼、黄辣丁等,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品种,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广州等地。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其病害逐渐显现,主要是细菌性疾病,黄颡鱼养殖产业因为细菌性疾病的爆发遭受了很大损失。本研究主要针对黄颡鱼两种主要细菌性疾病免疫预防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黄颡鱼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从各发病黄颡鱼养殖场采样,从患病黄颡鱼肝脏、肾脏分离得到两株致病菌,通过形态学、基因序列等各种分析,然后进行健康黄颡鱼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其病症及病原菌再分离鉴定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该两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不同渔场患病濒死黄颡鱼肝脏、肾脏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XJH06和JZ096,经鉴定分析表明,病原菌XJH06为维氏气单胞菌,JZ096为鲶爱德华氏菌,且通过回归感染实验,可使得健康黄颡鱼与自然患病黄颡鱼出现相同的病症并能再次分离得到相同的菌株。药物敏感试验表明,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XJH06)、鲶爱德华氏菌(JZ096)有抑制作用。第二部分: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和鲶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分别对黄颡鱼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F-AV)和鲶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F-EI)分别作为免疫原,将抗原浓度调整至1.0×108 cfu/m L,1.0×107 cfu/m L,1.0×106cfu/m L三个不同梯度的浓度,通过对健康黄颡鱼腹腔注射进行免疫,于免疫之后第1、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用于血清指标的测定,并分离头肾用于免疫基因m RNA表达量的测定,在第28天进行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当抗原浓度为1.0×108 cfu/m L,免疫保护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免疫之后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蛋白、补体C3在第7天显着上调,血清抗体效价在第21天显着上调,头肾中免疫球蛋白M(Ig M)、甘露糖受体(MR)和C-型凝集素(Ctl)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调,攻毒感染实验表明,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分别攻毒之后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52.0%和48.0%。第三部分: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疫苗对黄颡鱼的免疫效果以及黄芪多糖对二联疫苗的促进效果本研究以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疫苗作为免疫抗原,二联疫苗配比分别为3:7;5:5和7:3,疫苗浓度为1.0×108cfu/m L,通过对健康黄颡鱼腹腔注射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后第1、7、14、21、28天采集血样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血清酶活性,相关免疫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第28天进行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和鲶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的混合比例为3:7的免疫效果最好。免疫组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蛋白和补体C3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在28天时恢复初始水平。脾脏中Ig M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在免疫后第7天达到最大值,在肾脏中第14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恢复初始水平。脾脏和头肾MR和Ctl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均在免疫后24 h达到最大值。免疫后第28天,血清抗体效价最高。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分别攻毒之后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49.1%和51.9%。之后以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配比为3:7的二联疫苗作为免疫原,添加黄芪多糖作为佐剂,分别用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无佐剂组、PBS组对健康黄颡鱼进行腹腔注射,分别于免疫后第1、7、14、21、28天采集血样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血清酶活性,相关免疫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第28天进行攻毒感染实验,测定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佐剂对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疫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黄芪多糖组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蛋白,补体C3在免疫后第14天达到最高值,且显着高于无佐剂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效价都在第28天最高,且显着高于无佐剂组和对照组。黄芪多糖佐剂组Ig M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上调在头肾中上调并在第14天达到顶峰,在脾脏中上调并在第7天达到顶峰;MR基因和Ctl基因m RNA水平表达量在头肾和脾脏中均上调第24h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但一直高于无佐剂组和对照组,攻毒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分别攻毒之后其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0.0%和79.1%。

黄建东,黄琨[3](2021)在《基因工程纳米颗粒在EB病毒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说明EB (Epstein-Barr)病毒普遍性感染人类并引发多种病毒相关性癌症,其中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最高,并在我国广东等地区发病率极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款上市可接种的EB病毒防治性疫苗,针对EB病毒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手段在临床试验中也收效甚微。近年来,纳米颗粒基因改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EB病毒的防治带来了新希望。新型功能化纳米颗粒疫苗载体具有高稳定性、高生物兼容性、高安全性及多功能联合等优势,已被各国团队用于EB病毒预防及治疗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介绍并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小组利用功能化外泌体纳米颗粒、类病毒颗粒、铁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纳米颗粒所开展的EB病毒防治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功能化纳米颗粒在EB病毒疫苗临床转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彭沙[4](2021)在《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为应对突发疫情,基于现有原料设计安全、高效且具有强化免疫效果的疫苗佐剂是一种能快速实现临床转化的理想策略。然而临床对于疫苗佐剂安全性的严苛要求,导致铝佐剂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我国唯一批准临床使用的疫苗佐剂。但铝佐剂往往通过贴附在细胞膜表面的方式递送抗原,其自身不进入细胞,无法参与抗原胞内加工和递呈,最终抗原经溶酶体途径加工后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递呈,引发体液免疫应答,而细胞免疫应答较差。正是由于铝佐剂的这一弊端,在实际应用中单独使用铝佐剂难以对机体产生综合性的保护,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疫苗佐剂需求。因此,如何合理化改造铝佐剂,使得改造后得到的疫苗佐剂在继承铝佐剂的安全性的同时能高效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诉问题,本研究工作提出对传统的铝佐剂进行颗粒化改造,获得基于铝佐剂颗粒化乳液(Particulate Alum-stabilized Pickering Emulsion,PAPE)疫苗佐剂。颗粒化的策略使PAPE同时具备传统油乳佐剂和新型颗粒佐剂的优势,赋予了铝佐剂颗粒化乳液相比于传统的铝佐剂更好的疏水性以及膜亲和性,大大提升抗原的内化效率。同时,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表面正电荷性质有利于抗原实现溶酶体逃逸至胞质内,促进抗原在胞质内的交叉递呈,高效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角鲨烯作为油相,临床批准使用的铝佐剂作为乳化剂,利用一步超声法将铝佐剂紧密排布在油水界面,从而对铝佐剂进行颗粒化乳液改造。通过对超声条件包括颗粒浓度、缓冲液种类、缓冲液p H等进行一系列优化,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室温稳定性长达120天的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得到的铝佐剂颗粒化乳液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呈现出树莓状结构。(2)以新冠病毒的刺突(Spike,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重组蛋白作为模式抗原,探索铝佐剂颗粒化策略用于新冠疫苗研发的潜力。首先,RBD重组蛋白高效且密集的排布在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表面,更加利于刺激免疫反应。其次,铝佐剂紧密排布在油水界面,能够提高铝佐剂颗粒化乳液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力,促进抗原的内化。当表面吸附了大量抗原(90%以上)的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被细胞内化进入细胞后,由于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表面正电荷的性质(质子海绵效应),可以帮助RBD重组蛋白实现溶酶体逃逸,促进抗原的交叉递呈。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铝佐剂颗粒化乳液促进较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能很好的中和新冠病毒,且高滴度抗原特异性Ig G2a的分泌表明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诱导Th1和Th2的协同免疫应答。由于使用角鲨烯以及铝佐剂为材料,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铝佐剂成熟的制备技术为制备安全、高效的铝佐剂颗粒化乳液新冠疫苗提供了可行性。

霍元子[5](2021)在《PLGA脂质复合纳米疫苗的构建及免疫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炭疽这一烈性传染病的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炭疽主要通过胃肠、皮肤和吸入三种途径感染,其中皮肤和吸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死亡率分别为20%和100%[1-2],现有炭疽疫苗以重组蛋白r PA为抗原,其免疫原性弱,需要添加佐剂增强免疫应答,尽管铝盐佐剂能够诱导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但其存在严重的局部副反应,而且细胞免疫弱,因此,需要研发新型、安全且有效的佐剂。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具有可生物降解、能够携载大量抗原并诱导高水平的免疫应答的优势,是具有潜力的疫苗佐剂。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携载抗原,如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抗原、通过化学偶联方式携载抗原等,但不同抗原携载方式对免疫有什么影响,目前还是未知,因此,本论文将以r PA为模式抗原,采用不同方式在纳米粒表面展示抗原,研究不同抗原展示方式对免疫效应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PLGA脂质复合纳米疫苗的构建。以PLGA和DDAB为材料,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载免疫刺激剂R848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R848/PLGA/DDAB,以PLGA和DSPE-PEG2000-SH为材料,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载免疫刺激剂、且表面含巯基的纳米粒R848/PLGA/SH。采用不同方式在构建的两种纳米粒表面携载和展示抗原,其中,纳米粒R848/PLGA/DDAB以静电相互作用方式在其表面物理吸附和携载抗原r PA,纳米粒R848/PLGA/SH以共价键偶联方式展示和携载抗原r PA,对所构建的两种纳米疫苗进行表征。(2)对构建的两种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纳米疫苗开展细胞水平免疫效应评价,包括两种纳米疫苗的细胞安全性、DC的抗原摄取、DC细胞活化水平研究。细胞安全性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在终浓度为125μg/m L以下时,DC细胞的存活率较好(>70%),表明构建的纳米疫苗安全性好;DC细胞摄取抗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观察到R848/PLGA/DDAB纳米疫苗中的抗原能够更快且更多地被DC细胞摄取,这可能与其表面荷正电,更易与带负电的细胞膜表面相互作用,进而被细胞内吞;在DC的活化水平上,R848PLGA/DDAB纳米疫苗表达共刺激因子CD80和CD86的水平要强于R848/PLGA/SH纳米疫苗,而在CD40和MHCⅡ的表达上则是R848/PLGA/SH纳米疫苗的活化效果更强;两种纳米疫苗均可以显着促进DC细胞分泌Th1型IL-1β,IFN-γ和TNF-α相关细胞因子,且R848/PLGA/SH纳米疫苗能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这可能与不同抗原展示方式活化DC的胞内途径有差异相关。(3)对构建的两种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纳米疫苗开展动物水平免疫效应评价。采用BALB/c小鼠进行免疫评价,对抗体分泌水平、脾细胞活化水平、免疫记忆等进行了评估。免疫后在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血清中IgG及其亚型IgG1、IgG2a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纳米疫苗均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水平,通过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法进一步检测了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纳米疫苗分泌抗体的B细胞水平,其与抗体分泌水平结果一致。在毒素中和实验中,两种复合纳米疫苗激发中和抗体的水平均较高。在淋巴细胞的活化上、R848/PLGA/DDAB纳米颗粒的活化能力更强。在T细胞的免疫记忆性方面,不同抗原展示方式的两种纳米疫苗均有各自的优势,R848/PLGA/DDAB纳米疫苗能够显着增加中央记忆性CD4+T细胞的数目,而R848/PLGA/SH纳米疫苗能够显着增加效应记忆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数目。综上所述,两种不同方式携载抗原的纳米疫苗制剂可以诱导较高水平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作为疫苗佐剂的潜力。

杨杰[6](2021)在《杜仲叶多糖偶联OVA脂质立方液晶对小鼠免疫活性探究》文中认为脂质立方液晶(Cubs)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因其双连续通道结构使得其在难溶性大分子药物的包载与体内运输过程中有巨大优势,杜仲由于其资源稀少,又因其滋补的功效甚佳,所以自古就被视为名贵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可补中益气,强筋骨,而植物多糖有着抗氧化、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的功能,尤其是在机体免疫层面,免疫细胞存在多种多糖受体,植物多糖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其能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尚未有关于杜仲叶多糖(PsEUL)配合Cubs在机体免疫活性探究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探究将PsEUL与卵清蛋白(OVA)偶联并通过Cubs作为疫苗佐剂对小鼠的免疫活性,本试验使用超声热水提取PsEUL并使用碳二胺盐酸盐(EDC)缩合法将PsEUL和OVA通过化学键偶联在一起,并使用植烷三醇作为两亲性脂质物质制备PsEUL-OVA/Cubs,并分别对PsEUL-OVA和PsEUL-OVA/Cubs进行体内外试验,探究其免疫活性以期为植物多糖修饰抗原和新型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本次试验的主要方法与试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PsEUL的提取与优化。本试验采用超声热水提取PsEUL,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提取的PsEUL进行鉴定,并通过大孔树脂对提取的PsEUL进行脱色工艺优化,使用硫酸苯酚法测定PsEUL多糖含量。结果显示,PsEUL在红外光谱下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并且PsEUL是含有吡喃糖和呋喃环的酸性多糖;通过硫酸苯酚法对超声水提的PsEUL的提取率进行计算,PsEUL的提取率为5.7%;通过两种方式对PsEUL进行脱色处理,当采用大孔树脂为脱色的材料,使用乙醇作为洗脱液时,乙醇浓度为5%时,脱色率和多糖保有率最佳。2.杜仲多糖与OVA偶联物(PsEUL-OVA)的制备与表征。将PsEUL在EDC中与OVA反应得到杜仲叶多糖与OVA的偶联产物PsEUL-OVA,在葡聚糖凝胶G-150的层析柱上通过记录洗脱液的紫外吸收值,得到纯化的PsEUL-OVA。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BCA试剂盒进行表征。将PsEUL和PsEUL-OVA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PsEUL-OVA的红外光谱在1580 cm-1处出现了己二酰肼上对应的C=O伸缩振动峰,表明PsEUL已经成功通过共价键-CO-NH-的形成偶联到OVA上;通过SDS-PAGE检测OVA和PsEUL-OVA,与OVA相比,PsEUL-OVA的条带明显上移至压缩胶部分,表明分子量增大,表明PsEUL成功与OVA偶联;通过SEM观察发现PsEUL和PsEUL-OVA的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PsEUL-OVA的颗粒发生黏连,说明OVA与PsEUL成功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BCA法和硫酸苯酚法计算得到PsEUL-OVA的转化率(%)=46.25%±4.2%;多糖与蛋白的比为48.1%±6.8%。3.PsEUL-OVA体内外免疫活性的探究。为了探究PsEUL-OVA的免疫活性,本试验通过CCK-8法研究了PsEUL-OVA体外脾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并测定PsEUL-OVA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再以FITC标记OVA,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FITC标记的PsEUL-OVA的吞噬效果;体内试验,9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PsEUL组、OVA组、PsEUL与OVA混合组、PsEUL-OVA组,弗氏佐剂(FCA)阳性对照组。各组小鼠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各种免疫指标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小鼠脾脏细胞中CD4+、CD8+的表达,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成熟标志因子CD80、CD86以及MHC-II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PsEUL-OVA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6浓度以及OVA特异性IgG及其亚类IgG1、IgG2a、IgG2b的水平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PsEUL-OVA的浓度为200μg/m L时小鼠脾细胞活性与巨噬细胞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PsEUL-OVA能够分别提高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IL-6的分泌水平;激光共聚显微镜发现巨噬细胞对PsEUL-OVA的吞噬效果显着高于其他各组。体内试验表明,PsEUL-OVA可以显着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及其亚类IgG1、IgG2a、IgG2b的水平及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6水平,提高脾淋巴细胞中CD4+T与CD8+T的分化,促进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成熟标志因子CD80、CD86、MHC-II表达水平。4.PsEUL-OVA/Cubs的制备与表征。使用植烷三醇作为双亲性脂质物质加入F127水溶液,使用超声均质法制备PsEUL-OVA/Cubs,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偏光显微镜观察、Zeta电位和粒径分析,并测定PsEUL-OVA/Cubs包封率与载药量对PsEUL-OVA/Cubs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通过TEM对PsEUL-OVA/Cubs进行观察,可见制备的PsEUL-OVA/Cubs呈现出六面体与立方体结构,且分布比较均匀,大小也相对均一;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常温下PsEUL-OVA/Cubs为暗视野,无偏光,将PsEUL-OVA/Cubs加热至60℃可以观察到视野逐渐变亮,结构也变明显。由此可以证实PsEUL-OVA/Cubs为立方相结构,光学特点为各向同性;通过测定PsEUL-OVA/Cubs的粒径和Zeta电位,PsEUL-OVA/Cubs平均粒径(AD)为(381.68±12.28)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5±0.01),平均Zeta电位为(-10.43±0.3)m V,说明PsEUL-OVA/Cubs分散性良好,比较稳定;通过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计算公式算出制备的PsEUL-OVA/Cubs包封率为78.12%±1.23%,载药量为80.75%±2.43%。5.PsEUL-OVA/Cubs体外免疫活性研究。本试验通过CCK-8法探究PsEUL-OVA/Cubs对体外培养的脾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PsEUL-OVA/Cubs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再以FITC标记OVA,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FITC标记的PsEUL-OVA/Cubs的吞噬效果,最后将PsEUL-OVA/Cubs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PsEUL-OVA/Cub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sEUL-OVA/Cubs的浓度为150μg/m L时小鼠脾细胞活性与巨噬细胞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PsEUL-OVA/Cubs能够显着提高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4、IL-6;激光共聚显微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对PsEUL-OVA/Cubs的吞噬效果显着高于其他各组;高通量测序发现,PsEUL-OVA/Cubs处理小鼠巨噬细胞24h后,RAW264.7基因表达谱中出现差异表达相关基因3385个,其中显着上调1891个,其中差异表达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富集通路为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抗原处理和递呈信号通路、吞噬体等信号通路。6.PsEUL-OVA/Cubs体内免疫活性的探究。150只ICR小鼠分为10组,空白组、PsEUL组、OVA组、PsEUL与OVA混合组、PsEUL-OVA组、PsEUL/Cubs组、OVA/Cubs、PsEUL+OVA/Cubs组、PsEUL-OVA/Cubs组,弗氏佐剂(FCA)阳性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小鼠脾脏细胞中CD4+、CD8+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表面成熟标志因子(CD80、CD86和MHC-II)的表型变化;此外检测了PsEUL-OVA/Cubs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6的浓度以及OVA特异性IgG及其亚类IgG1、IgG2a、IgG2b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PsEUL-OVA/Cubs可显着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显着上调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及其亚类抗体水平,同时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6水平;PsEUL-OVA/Cubs能够显着促进脾淋巴细胞中CD4+T与CD8+T的分化,显着提升小鼠树突状细胞CD80+、CD86+、MHC-II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PsEUL与OVA偶联可以显着提高PsEUL的免疫增强活性。PsEUL-OVA/Cubs在体外可显着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在体内PsEUL-OVA/Cubs可以显着提高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G及其亚类的抗体水平,增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增强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CD4+、CD8+的表达,促进树突细胞的成熟。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推测PsEUL-OVA/Cubs对机体免疫活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差异基因富集,从而表达与免疫相关蛋白来实现的。

丛佳南[7](2021)在《SARS-CoV-2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筛选和免疫原性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β类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SARS-CoV-2主要有4个结构蛋白(棘突糖蛋白S、囊膜蛋白E、膜蛋白M、衣壳蛋白N)和1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16)。其中结构蛋白S是最主要的,包含S1和S2两个亚基,S1亚基内部包含受体结构域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可以与SARS-CoV-2入胞的重要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病毒感染。由于痘苗病毒基因组大、易于操作等生物学特点常被用作病毒载体。但痘苗病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含有的毒副作用成为研究过程的中的阻碍,所以构建基因缺失型的痘苗病毒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坛株痘苗病毒为载体,为达到减弱病毒毒力和缩小病毒宿主范围的目的,实验采用Cre/loxp系统敲除天坛株痘苗病毒上的E3L基因并且与SARS-CoV-2 RBDEPI基因同源重组,构建表达SARS-CoV-2 RBDEPI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ΔE3L-RBDEPI。首先通过CCK-8增殖抑制的检测、结晶紫染色、一步生长曲线检测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的扩散能力和复制能力,经鼻腔接种感染BALB/c小鼠观察缺失型痘苗病毒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分析其毒力水平。其次经肌肉注射BALB/c小鼠的两后肢股四头肌位置处,同时以相同剂量注射野毒VTT和PBS作为对照,初次免疫后间隔21天进行加强免疫,免疫后的每周对小鼠进行尾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加强免疫后2周取小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利用ELISPOT检测试剂盒检测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来分析重组痘苗病毒的免疫原性;并于加强免疫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取小鼠心、肝、脾、肺、肾、脑、肌肉等器官进行病毒残留的检测,分析重组痘苗病毒的安全性。经研究发现,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型的SARS-CoV-2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且病毒毒力明显低于野毒VTT,连续传代40代检测没有野毒存在,证明遗传稳定性良好。免疫小鼠后可引起机体发生明显的免疫反应,其免疫原性良好,器官的病毒残留检测发现没有明显的病毒残留,证明构建的SARS-CoV-2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的安全性较好。

宋艳民[8](2021)在《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质控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疫苗生产过程中有效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提升疫苗质量和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保证。由于病毒抗原具有尺寸大(几十至上百纳米)、三维结构复杂、溶液浓度极低、生物学活性依赖于结构完整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其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但仍具挑战。传统的疫苗质量控制方法,如动物体内实验及其他体外免疫学分析,成本高、耗时长、准确性低,难以满足质量控制的需求。本论文以灭活口蹄疫病毒(inactivate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iFMDV)疫苗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建立包括核酸酶预处理-高效尺寸排阻色谱(nuclease digestion-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ND-HPSEC)、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差示扫描荧光(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等多种质量控制新技术,对病毒疫苗进行质量控制和在线研究,实现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建立了 ND-HPSEC用于iFMDV商品疫苗中完整抗原146S的定量检测。系统研究了超速离心法、PEG沉淀法、离心色谱法和核酸酶消化法等四种预处理方法去除iFMDV商品疫苗中杂质的能力,其中核酸酶消化法处理效果最好,表现出处理速度快、准确性高、去除完全、操作简单等优势,表明核酸是最主要的干扰物质。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优核酸酶处理条件为200 μL水相中添加终浓度 421 U/mL 的 Benzonase,25.1℃ 反应 1.29 h。在此基础上建立 ND-HPSEC,并对来自4家企业的各3种不同血清型共计12批样品进行146S含量检测,结果表明ND-HPSEC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RSD<5.3%,n=3)。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商品疫苗抗原定量检测中杂质干扰的难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扩大了 HPSEC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2)基于CZE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在线分离和定量iFMDV单价和双价疫苗中146S的方法。在优化的紫外检测波长、背景电解质、进样量和分离电压等检测条件下,A型和O型146S在15-400 μg/mL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RSD<5%)以及抗原含量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响应关系(R2=0.999)。随后利用不同血清型病毒粒子结构差异所导致的CZE迁移时间差异,实现了 A/O双价146S的分离及定量,相对误差<10%。建立的CZE方法成功应用于O型单价和A/O双价iFMDV商品疫苗的定量检测。相较于HPSEC,CZE不仅能够对不同血清型146S定量,而且不受核酸杂质的干扰。(3)建立了在线分析佐剂中iFMDV热稳定性的DSF检测技术。以SYBR Green Ⅱ为荧光探针,DSF最低可以检测浓度为5 μg/mL iFMDV的Tm值。与溶液中的iFMDV相比,在三种代表性的油包水、水包油及颗粒佐剂中iFMDV的热稳定性均略有降低,其中吸附在磷酸铝颗粒上的iFMDV Tm值降低最为显着。利用DSF筛选佐剂中疫苗的稳定剂型,发现蔗糖和甘油均能增加在三种佐剂中iFMDV的热稳定性,并结合HPSEC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证明了筛选结果的可靠性。DSF在低纯度iFMDV溶液、以及预先混合佐剂的成品疫苗检测中同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具有不受蛋白杂质干扰的优势。(4)采用HPSEC结合DSF,对iFMDV在溶液和最常用的水/油/水型ISA 206佐剂中的稳定制剂配方进行筛选。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含65 mM CaC12和50 g/L蔗糖的200 mM HEPES溶液为A型和O型iFMDV的稳定剂型。该溶液条件下A型和O型146S Tm达到59.2℃和58.2℃,分别高于对照组近10℃和12℃。将iFMDV与ISA 206乳化配制的疫苗在37℃储存,A型稳定剂组储存50天后剩余抗原约35%,对照组仅余不足10%;对于稳定性更差的O型,稳定剂组储存40 h后几乎无裂解,而对照组完整抗原仅剩余7%。(5)通过HPSEC、DSF、圆二色光谱、荧光扩散等多种检测技术,结合动物实验,系统考察凝胶过滤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过程对iFMDV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探索了抑制其结构变化的策略。发现iFMDV经过孔径相近或大于其颗粒直径的SEC介质后,尺寸及分子量无显着变化,但在HPSEC谱图上的保留时间前移,二级和三级结构发生一定改变,Tm降低;荧光扩散实验证明iFMDV病毒颗粒结构变得松散。而经过孔径小于iFMDV颗粒直径的SEC介质后则无上述明显结构变化。推测iFMDV在能够进入介质孔道的SEC过程中,与孔道内壁产生的物理碰撞导致其结构微观变化。小鼠免疫实验发现微观构像的变化和稳定性的降低,导致免疫初期抗体水平的降低,不利于动物接种疫苗后快速形成免疫保护。在流动相添加5 mM CaCl2可有效抑制SEC过程中146S结构的破坏。

陈小燕[9](2021)在《ETEC K99-SIgA复合物制备及其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中ETEC K99是已发现的新生仔猪病例最多的一种。黏膜免疫为机体免受病原菌ETEC攻击及保持肠道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SIgA作为黏膜免疫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具有阻止病原微生物黏附及免疫清除等作用。据文献报道,免疫复合物能够有效增强免疫应答,因此,本研究通过体外制备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探究免疫复合物是否增强肠道黏膜免疫,从而更全面地认识SIgA在黏膜免疫应答中的复杂作用,为口服免疫复合物疫苗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本实验构建了pET-32a-K99/BL21原核表达载体,经1.2 m M的IPTG诱导6 h后,以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制备了重组蛋白K99;K99蛋白经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K99多克隆抗体;以ETEC K99菌液口服感染BALB/c小鼠,获得含有特异性SIgA抗体的粪便上清,采用His pull-down方法制备ETEC K99-SIgA复合物,利用还原剂β巯基乙醇和SDS还原复合物后,Western blot鉴定制备的ETEC K99-SIgA复合物。结果表明重组蛋白K99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纯化蛋白浓度约4.5 mg/m L;腹腔免疫后的小鼠血清能有效地与ETEC K99进行反应;ETEC K99菌液口服感染小鼠后,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在感染后42 d达到高峰;鉴定正确的ETEC K99-SIgA复合物浓度约为2 mg/m L,为后续免疫学相关实验奠定物质基础。为了揭示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对激发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首先利用小肠袢试验检测K99-SIgA免疫复合物被肠道上皮细胞的什么细胞所摄取。然后建立M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进一步揭示M细胞对K99-SIgA免疫复合物的摄取方式。最后以K99-SIgA复合物刺激DC细胞,探究其对DC成熟的影响;用ETEC K99-SIgA复合物刺激ETEC K99口服感染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ELISPOT检测细胞因子,CCK-8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效应T细胞CTLL-2活性。小肠袢试验表明K99-SIgA免疫复合物主要由PP结M细胞摄取。采用抑制剂封闭相应的摄取通路,检测体外培养模型的M细胞摄取ETEC K99-SIgA复合物能力,结果表明K99-SIgA复合物主要以网格蛋白介导的方式被M细胞所摄取。K99-SIgA复合物能有效促进DC细胞成熟,从而增强其抗原呈递能力。ETEC K99-SIgA复合物刺激感染后的脾淋巴细胞,相比K99单独抗原组,能更有效地上调TNF-α、IFN-γ、IL-2、IL-4、IL-6、IL-5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促进小鼠脾T淋巴细胞及小鼠效应T细胞CTLL-2的增殖活化,揭示了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能有效地增强小鼠的黏膜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免疫复合物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胡珊[10](2021)在《载卵清蛋白的壳聚糖基生物高分子复合递送体系的制备及其免疫应答研究》文中指出壳聚糖(CS)是一种表面带正电荷、可生物降解、可生物相容以及可粘附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因此,CS在疫苗递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延长抗原在机体内的作用时间并且提高抗原被带负电荷的抗原呈递细胞所摄取和吸收的能力,本文分别制备了基于CS的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复合疫苗递送载体,并以口服或皮下注射的形式递送疫苗模型蛋白卵清蛋白(OVA),探究了基于CS的复合疫苗递送载体包裹OVA后,在小鼠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1.采用水包油包水(W/O/W)双重乳化蒸发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双层结构的壳聚糖(CS)/聚乳酸(PLA)/卵清蛋白(OVA)微球,简称CS/PLA/OVA微球。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聚环氧乙烷(PEO),其作为相容剂可提高PLA与CS之间的相容性。所制备的微球呈球形且表面光滑,粒径范围为1-7μm。通过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LSM)可知,微球具有核壳双层结构,可防止OVA在微球中的结构遭到破坏。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可以确定OVA的结构在CS/PLA微球依然保持完整。优化了CS/PLA/OVA微球的制备条件,结果如下:PLA浓度为10 mg/m L,OVA浓度为30 mg/m L,CS浓度为4 mg/m L。在该条件下,微球的包封率可达到76.4%±0.1%,载药量可达到272.0±15.6μg/mg。研究了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显示,OVA以指数递减的形式从微球中释放,并在8 h内完全释放。最后,通过MTT法测定了微球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S/PLA微球具有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CS/PLA微球在疫苗的递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2.采用离子交联法和聚电解质复合法制备了聚谷氨酸((?)-PGA)/壳聚糖(CS)/卵清蛋白(OVA)纳米粒子(NPs),简称(?)-PGA/CS/OVA NPs。所制备的(?)-PGA/CS/OVA NPs均呈圆形,粒径范围为200-400 nm,且NPs表面带正电荷。通过聚丙烯酸凝胶电泳(PAGE)分析可知,(?)-PGA/CS/OVA NPs中OVA具有很高的结构完整性。优化了(?)-PGA/CS/OVA NPs的制备条件,结果如下:OVA浓度为16.0 mg/m L,TPP浓度为0.5 mg/m L,CS浓度为2.0 mg/m L,(?)-PGA浓度为1.0 mg/m L。在此条件下,NPs的包封率为40.9%±2.2%,载药量为207.7±11.1μg/mg。MTT实验结果显示,(?)-PGA/CS NPs具有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小鼠体内免疫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PGA/CS复合载体包裹的OVA相比,(?)-PGA/CS/OVA NPs在机体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来诱导更强的免疫应答效应。因此,(?)-PGA/CS NPs可作为良好的疫苗递送系统,在体内增强免疫应答效应。

二、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核酸疫苗研发态势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核酸疫苗技术概述
    (一)DNA疫苗技术
    (二)mRNA疫苗技术
    (三)核酸疫苗的特征
三、核酸疫苗研发轨迹和趋势
    (一)DNA疫苗研发相对成熟,mRNA疫苗研发崭露头角
    (二)COVID-19疫情促进mRNA疫苗研究提速
    (三)各国核酸疫苗产品研发态势不均衡
    (四)感染和肿瘤是核酸疫苗的主要应用方向
四、核酸疫苗发展建议
    (一)技术发展建议
        1. 改良目的基因表达
        2. 完善递送系统
        3. 提高免疫应答
        4. 增强mRNA稳定性及易存性
    (二)行业政策建议
        1. 严格监管核酸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注重技术研发的前瞻布局并促进转化

(2)黄颡鱼主要细菌性疾病免疫预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黄颡鱼
    2 维氏气单胞菌
        2.1 维氏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2.2 维氏气单胞菌流行情况
    3 鲶爱德华氏菌
        3.1 鲶爱德华氏菌生物学特性
        3.2 鲶爱德华氏菌流行情况
    4 鱼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4.1 维氏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4.2 鲶爱德华氏菌疫苗研究进展
        4.3 联合疫苗研究进展
        4.4 渔用佐剂研究进展
    5 免疫效果的评价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黄颡鱼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1.2 病原菌分离及培养
        1.3 人工感染试验
        1.4 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
        1.5 16S rDNA序列的扩增与测序以及毒力基因的检测
        1.6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1.7 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2.2 人工感染实验
        2.3 病原菌生理生化结果分析
        2.4 16s r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毒力基因检测
        2.5 药敏试验
    3 讨论
第三章 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分别对黄颡鱼的免疫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黄颡鱼与暂养
        1.2 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1.3 免疫原与吞噬原的制备
        1.4 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1.5 免疫样品处理与检测
        1.6 血清指标检测
        1.7 攻毒感染试验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疫苗安全性
        2.2 血清酶活性
        2.3 血清抗体效价
        2.4 免疫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测定
        2.5 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第四章 维氏气单胞菌和鲶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疫苗对黄颡鱼的免疫效果以及黄芪多糖对二联疫苗的促进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黄颡鱼与暂养
        1.2 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1.3 疫苗制备
        1.4 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1.5 免疫接种
        1.6 血清指标检测
        1.7 攻毒感染实验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疫苗安全性检测
        2.2 血清酶活性
        2.3 血清抗体效价
        2.4 免疫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测定
        2.5 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疫苗佐剂
    1.2 FDA批准临床使用佐剂
        1.2.1 MF59和AS03
        1.2.2 AS01
        1.2.3 CpG ODN
        1.2.4 AS04
        1.2.5 铝佐剂
        1.2.6 新型铝佐剂
    1.3 进入临床阶段的佐剂
        1.3.1 细胞因子佐剂
        1.3.2 基于脂质体的佐剂
        1.3.3 其他佐剂
    1.4 理想佐剂特征
        1.4.1 有效性
        1.4.2 安全性
        1.4.3 动态激活免疫
        1.4.4 粗糙的表面结构
    1.5 本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本研究意义
        1.5.2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商品化氢氧化铝佐剂表征
        2.2.2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
        2.2.3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表征
        2.2.4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稳定性考察
        2.2.5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安全性考察
        2.2.6 新冠病毒RBD重组蛋白
        2.2.7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抗原吸附
        2.2.8 提取和诱导分化BMDCs
        2.2.9 BMDCs膜包覆PLGA纳米颗粒
        2.2.10 流式检测BMDCs膜包覆PLGA纳米颗粒
        2.2.1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DCs膜包覆PLGA纳米颗粒
        2.2.12 光镊分析镀膜PLGA纳米颗粒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2.2.13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细胞内化(细胞实验)
        2.2.14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溶酶体逃逸
        2.2.15 BMDCs成熟以及活化检测(细胞实验)
        2.2.16 注射部位免疫反应
        2.2.17 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反应
        2.2.18 免疫效果的评价
        2.2.19 实验动物伦理说明
        2.2.20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铝佐剂的表征
    3.2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条件优化
        3.2.1 水相颗粒浓度优化
        3.2.2 缓冲液种类优化
        3.2.3 缓冲液pH优化
    3.3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稳定性考察
    3.4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细胞毒性考察
    3.5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力
        3.5.1 BMDCs膜包覆PLGA纳米颗粒
        3.5.2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与DCs膜相互作用
    3.6 BMDCS对抗原的内化
    3.7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溶酶体逃逸
    3.8 体外表征DCS活化和抗原的交叉递呈
    3.9 注射部位免疫活化
    3.10 引流淋巴结免疫评价
    3.11 体液免疫评价
    3.12 细胞免疫评价
    3.13 免疫耐受的评价
    3.14 免疫记忆评价
    3.15 安全性评价
    3.16 表面活性剂稳定乳液的免疫应答
    3.17 其他铝佐剂制备的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免疫效果评价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PLGA脂质复合纳米疫苗的构建及免疫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疫苗及佐剂的概述
    1.2 常用佐剂
        1.2.1 颗粒型佐剂
        1.2.2 分子佐剂
    1.3 免疫系统概述
        1.3.1 天然免疫
        1.3.2 适应性免疫
    1.4 颗粒理化性质与佐剂效应关系的研究现状
        1.4.1 表面电荷
        1.4.2 颗粒粒径
        1.4.3 形貌
        1.4.4 抗原-颗粒结合方式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PLGA脂质复合纳米疫苗的构建
    2.1 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部分
        2.2.1 纳米沉淀法制备R848/PLGA纳米粒
        2.2.2 R848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2.3 R848/PLGA纳米粒制备条件优化(单因素考察)
        2.2.4 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纳米粒制备优化
        2.2.5 复合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理化性质表征
        2.2.6 复合脂质纳米疫苗的构建
        2.2.7 rPA抗原携载率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R848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3.2 R848/PLGA纳米粒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2.3.3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R848/PLGA纳米粒
        2.3.4 R848/PLGA/DDAB纳米粒中DDAB加入量的考察
        2.3.5 R848/PLGA/SH纳米粒中DSPE-PEG2000-SH加入量的考察
        2.3.6 复合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
    2.4 本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体外细胞水平的佐剂效果评价
    3.1 仪器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部分
        3.2.1 髓源DC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3.2.2 DC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
        3.2.3 纳米佐剂对DC的细胞毒性研究
        3.2.4 纳米佐剂对DC动态摄取抗原的影响
        3.2.5 DC细胞对抗原摄取的定量评价
        3.2.6 DC细胞对抗原摄取的胞内定性评价
        3.2.7 体外DC细胞的活化
        3.2.8 DC活化表面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因子的检测
        3.2.9 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检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纳米佐剂疫苗对DC细胞毒性的研究
        3.3.2 DC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过程
        3.3.3 DC细胞对抗原摄取的定量评价
        3.3.4 DC细胞对抗原摄取的胞内定性评价
        3.3.5 纳米佐剂疫苗活化DC细胞能力
        3.3.6 纳米佐剂疫苗活化DC双信号
        3.3.7 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检测
    3.4 本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复合脂质纳米佐剂的体内动物水平评价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部分
        4.2.1 小鼠及其免疫方案
        4.2.2 小鼠血清IgG、IgG1和IgG2a抗体水平的测定
        4.2.3 毒素中和实验
        4.2.4 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4.2.5 ELISpot法检测抗原特异性B细胞
        4.2.6 淋巴细胞的活化
        4.2.7 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4.2.8 记忆T细胞反应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
        4.3.2 ELISpot法检测抗原特异性B细胞
        4.3.3 中和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
        4.3.4 淋巴细胞的活化
        4.3.5 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4.3.6 中央记忆性T细胞反应
        4.3.7 效应记忆性T细胞反应
    4.4 本部分小结
第五部分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杜仲叶多糖偶联OVA脂质立方液晶对小鼠免疫活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课题得到以下项目支持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1.2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偶联研究概况
        1.2.1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介绍及应用
        1.2.2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偶联方法
        1.2.3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偶联物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应用
    1.3 脂质立方液晶的研究
        1.3.1 脂质立方液晶
        1.3.2 脂质立方液晶作为载药体的优势
    1.4 小结与展望
第2章 引言
第3章 PsEUL的提取与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杜仲叶多糖的提取
        3.2.2 杜仲叶多糖红外光谱(IR)分析
        3.2.3 硫酸苯酚法测定杜仲叶多糖的含量
        3.2.4 杜仲叶多糖脱色方法
        3.2.5 统计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杜仲叶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3.3.2 杜仲叶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3.3.3 杜仲叶多糖脱色效果
    3.4 分析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sEUL-OVA的制备与表征
    4.1 试验材料
        4.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多糖与蛋白的偶联
        4.2.2 PsEUL-OVA结构表征
    4.3 试验结果
        4.3.1 PsEUL-OVA分离纯化
        4.3.2 红外光谱分析
        4.3.3 SDS-PAGE结果
        4.3.4 扫描电镜结果
        4.3.5 多糖与蛋白的结合程度
    4.4 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PsEUL-OVA体内外免疫活性的探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动物
        5.1.2 试验细胞株
        5.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小鼠脾细胞培养
        5.2.2 巨噬细胞培养
        5.2.3 PsEUL-OVA对小鼠脾细胞毒性(细胞活性)试验
        5.2.4 PsEUL-OVA对小鼠RAW264.7 巨噬细胞毒性(细胞活性)试验
        5.2.5 PsEUL-OVA对小鼠脾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5.2.6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5.2.7 小鼠体内免疫分组及血清和免疫器官处理
        5.2.8 流式细胞术分析
        5.2.9 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5.2.10 血清细胞因子分析
        5.2.11 统计方法
    5.3 试验结果
        5.3.1 体外试验结果
        5.3.2 体内试验
    5.4 分析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PsEUL-OVA脂质立方液晶(PsEUL-OVA/Cubs)的制备与表征
    6.1 试验材料
        6.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PsEUL-OVA/Cubs制备
        6.2.2 PsEUL-OVA/Cubs结构表征
        6.2.3 PsEUL-OVA/Cubs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
    6.3 试验结果
        6.3.1 透射电镜结果
        6.3.2 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6.3.3 Zeta电位和粒径分析结果
        6.3.4 PsEUL-OVA/Cubs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结果
    6.4 分析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PsEUL-OVA/Cubs体外免疫活性的探究
    7.1 试验材料
        7.1.1 试验细胞株
        7.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7.1.3 主要仪器
    7.2 试验方法
        7.2.1 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
        7.2.2 巨噬细胞培养
        7.2.3 PsEUL-OVA/Cubs对小鼠脾细胞毒性(细胞活性)试验
        7.2.4 PsEUL-OVA/Cubs对小鼠RAW264.7 巨噬细胞毒性(细胞活性)试验
        7.2.5 PsEUL-OVA/Cubs对小鼠脾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7.2.6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7.2.7 PsEUL-OVA/Cubs对RAW264.7 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7.2.8 统计方法
    7.3 试验结果
        7.3.1 PsEUL-OVA/Cubs对小鼠脾细胞毒性(细胞活性)试验结果
        7.3.2 PsEUL-OVA/Cubs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试验结果
        7.3.3 PsEUL-OVA/Cubs对小鼠脾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7.3.4 巨噬细胞对PsEUL-OVA/Cubs吞噬试验
        7.3.5 PsEUL-OVA/Cubs对RAW264.7巨噬细胞相关基因
    7.4 分析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PsEUL-OVA/Cubs体内免疫活性的探究
    8.1 试验材料
        8.1.1 试验动物
        8.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8.1.3 主要仪器
    8.2 试验方法
        8.2.1 小鼠体内免疫分组及血清和免疫器官处理
        8.2.2 流式细胞术分析
        8.2.3 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8.2.4 血清细胞因子分析
        8.2.5 统计方法
    8.3 试验结果
        8.3.1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8.3.2 PsEUL-OVA/Cubs对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的影响结果
        8.3.3 PsEUL-OVA/Cubs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8.3.4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8.4 分析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
    9.1 结论
    9.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SARS-CoV-2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筛选和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第2章 痘苗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E3L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的构建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表达SARS-CoV-2RBDEPI重组痘苗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SARS-CoV-2 RBDEPI重组基因缺失型痘苗病毒的免疫原性研究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篇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质控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病毒疫苗及种类
        1.1.1 减毒活疫苗
        1.1.2 灭活病毒疫苗
        1.1.3 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
        1.1.4 病毒载体疫苗
        1.1.5 其它类型的病毒疫苗
    1.2 病毒疫苗的效力评价方法
        1.2.1 攻毒保护实验
        1.2.2 体外感染性实验
        1.2.3 免疫学实验
        1.2.4 病毒含量检测技术
        1.2.5 效力分析的主要挑战
    1.3 病毒疫苗稳定性分析方法
        1.3.1 基于效力变化检测
        1.3.2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1.3.3 差示扫描荧光技术
        1.3.4 动态光和静态光散射
        1.3.5 圆二色光谱
        1.3.6 化学变性实验
    1.4 灭活口蹄疫疫苗的质控与挑战
        1.4.1 动物免疫实验
        1.4.2 补体结合试验
        1.4.3 ELISA
        1.4.4 密度梯度离心
        1.4.5 凝胶过滤色谱
        1.4.6 RT-PCR
        1.4.7 灭活口蹄疫疫苗的质控新挑战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HPSEC定量检测iFMDV疫苗抗原含量的预处理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iFMDV纯品制备
        2.2.4 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检测
        2.2.5 iFMDV定量标准曲线的制备
        2.2.6 口蹄疫疫苗破乳及检测
        2.2.7 超速离心法预处理
        2.2.8 PEG沉淀法预处理
        2.2.9 离心色谱法预处理
        2.2.10 核酸酶消化预处理
        2.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146S定量标曲的制备
        2.3.2 无预处理疫苗的HPSEC检测
        2.3.3 超速离心法预处理
        2.3.4 PEG沉淀预处理
        2.3.5 离心色谱法预处理
        2.3.6 核酸酶消化法预处理
        2.3.7 四种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2.3.8 市售疫苗样品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价iFMDV疫苗抗原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A型与O型iFMDV纯品的制备及表征
        3.2.4 CZE检测iFMDV特征峰的确定
        3.2.5 CZE检测条件的优化
        3.2.6 CZE方法验证
        3.2.7 A型和O型146S纯品混合物的分离与定量
        3.2.8 iFMDV商品疫苗的定量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146S纯品的制备与表征
        3.3.2 CZE检测中146S特征峰的验证
        3.3.3 CZE检测iFMDV的方法建立
        3.3.4 A型和O型单价146S的CZE定量分析
        3.3.5 A型、O型146S混合物的分析与定量
        3.3.6 CZE应用于单价和双价iFMDV商品疫苗的抗原含量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机颗粒和乳液佐剂中iFMDV稳定性的快速在线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iFMDV样品的制备
        4.2.4 加入佐剂的iFMDV样品制备
        4.2.5 DSF方法的建立
        4.2.6 佐剂中iFMDV稳定剂的筛选
        4.2.7 DSC及HPSEC检测
        4.2.8 低纯度iFMDV的DSF分析
        4.2.9 总蛋白含量测定
        4.2.10 DNA含量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SF检测技术的建立
        4.3.2 pH对iFMDV稳定性的影响
        4.3.3 基于DSF筛选佐剂中iFMDV稳定剂
        4.3.4 低纯度iFMDV疫苗的DSF检测
        4.3.5 染料和佐剂混合次序对DSF检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乳液佐剂中iFMDV的稳定性检测和稳定策略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iFMDV的制备
        5.2.4 稳定剂型筛选
        5.2.5 乳液稳定性分析
        5.2.6 抗原稳定性验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缓冲体系对ISA 206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5.3.2 不同缓冲体系对146S稳定性的影响
        5.3.3 赋形剂对146S稳定性的影响
        5.3.4 146S稳定剂组合优化
        5.3.5 稳定剂组合溶液对iFMDV溶液的稳定作用
        5.3.6 稳定剂组合对ISA 206乳液中146S的稳定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iFMDV在凝胶过滤色谱介质固液界面构象变化的微观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iFMDV的凝胶过滤色谱
        6.2.4 DLS及透射电镜检测
        6.2.5 HPSEC-MALLS检测
        6.2.6 圆二色光谱分析
        6.2.7 内源性荧光光谱分析
        6.2.8 荧光小分子扩散
        6.2.9 DSF分析
        6.2.10 微量热泳动(MST)分析
        6.2.11 接种小鼠
        6.2.12 间接ELISA检测iFMDV特异性抗体滴度
        6.2.13 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SEC介质孔径对iFMDV颗粒结构的影响
        6.3.2 SEC层析流速、柱长和材质对iFMDV结构的影响
        6.3.3 SEC对iFMDV微观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6.3.4 SEC纯化对iFMDV稳定性的影响
        6.3.5 SEC纯化对iFMDV生物活性的影响
        6.3.6 SEC过程中iFMDV的稳定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ETEC K99-SIgA复合物制备及其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概述
    1.2 黏膜免疫机制
        1.2.1 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在SIgA产生中的作用
        1.2.2 M细胞在启动黏膜免疫中的关键作用
    1.3 免疫复合物研究进展
        1.3.1 免疫复合物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1.3.2 免疫复合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1.3.3 ICs疫苗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主要材料
        2.1.1 质粒、菌株、细胞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的制备
        2.2.1 引物设计
        2.2.2 pET-32a-K99重组质粒的构建
        2.2.3 pET-32a-K99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2.2.4 pET-32a-K99重组蛋白的纯化
        2.2.5 小鼠K99特异性IgG抗体的制备
        2.2.6 小鼠K99特异性SIgA抗体的制备
        2.2.7 以His pull-down方法制备ETEC K99-SIgA复合物
    2.3 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初步探究
        2.3.1 小鼠小肠袢结扎实验
        2.3.2 M细胞对K99-SIgA免疫复合物的摄取机制
        2.3.3 K99-SIgA复合物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2.3.4 淋巴细胞免疫学实验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的制备
        3.1.1 目的基因的扩增结果
        3.1.2 重组质粒pET-32a-K99鉴定
        3.1.3 测序结果
        3.1.4 目的蛋白最佳诱导条件的确定
        3.1.5 蛋白可溶性鉴定
        3.1.6 纯化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3.1.7 小鼠血清中K99特异性IgG抗体水平
        3.1.8 小鼠粪便中K99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
        3.1.9 ETEC K99-SIgA复合物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3.2 ETEC K99-SIgA免疫复合物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初步探究
        3.2.1 小鼠小肠袢结扎实验结果
        3.2.2 M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鉴定
        3.2.3 M细胞摄取K99-SIgA免疫复合物的结果
        3.2.4 K99-SIgA复合物刺激DC细胞成熟的结果
        3.2.5 小鼠脾淋巴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3.2.6 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
        3.2.7 小鼠效应T细胞活力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载卵清蛋白的壳聚糖基生物高分子复合递送体系的制备及其免疫应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生物高分子材料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2.1 天然生物高分子疫苗递送载体
        2.1.1 壳聚糖
        2.1.2 魔芋葡甘聚糖
        2.1.3 多肽/蛋白质
        2.2 合成生物高分子疫苗递送载体
        2.2.1 聚酸酐
        2.2.2 聚乙二醇
        2.2.3 聚乳酸
    3 疫苗递送载体的性质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3.1 粒径大小
        3.2 包封效率
        3.3 带电性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一种具有核壳双层结构的壳聚糖/聚乳酸复合递送体系的制备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CS/PLA/OVA微球的制备
        3.2 CS/PLA/OVA微球的表征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3.2.3 共聚焦激光扫描表征
        3.2.4 红外光谱表征
        3.2.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2.6 OVA结构完整性的确定
        3.3 CS/PLA/OVA微球包封率(EE)和载药量(LC)的测定
        3.4 CS/PLA/OVA微球平均水合粒径的测定
        3.5 CS/PLA/OVA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
        3.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3.7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4.1 CS/PLA/OVA微球的表征
        4.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1.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1.3 共聚焦激光扫描分析
        4.1.4 红外光谱分析
        4.1.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1.6 CS/PLA/OVA微球中OVA结构完整性分析
        4.2 不同因素对CS/PLA/OVA微球性能的影响
        4.2.1 PLA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水合粒径的影响
        4.2.2 OVA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水合粒径的影响
        4.2.3 CS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水合粒径的影响
        4.3 CS/PLA/OVA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
        4.4 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聚谷氨酸/壳聚糖纳米复合递送载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反应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仪器及动物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 实验方法
        3.1 (?)-PGA/CS/OVA NPs的制备
        3.2 (?)-PGA/CS/OVA NPs的表征
        3.2.1 水合粒径、Zeta电位和PDI的测定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3.2.3 确定OVA结构的完整性
        3.3 (?)-PGA/CS/OVA NPs包封率(EE)和载药量(LC)的测定
        3.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5 小鼠体内免疫实验
        3.5.1 免疫方法
        3.5.2 OVA-特异性Ig G抗体的测定
        3.5.3 流式细胞术实验
        3.5.4 细胞因子检测
        3.6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4.1 (?)-PGA/CS/OVA NPs的表征
        4.1.1 水合粒径的测定
        4.1.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1.3 OVA结构完整性分析
        4.2 不同因素对(?)-PGA/CS/OVA NPs性能的影响
        4.2.1 OVA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水合粒径的影响
        4.2.2 TPP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水合粒径的影响
        4.2.3 CS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水合粒径的影响
        4.2.4 (?)-PGA浓度对包封率、载药量和水合粒径的影响
        4.3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析
        4.4 小鼠体内免疫实验
        4.4.1 OVA-特异性Ig G抗体的测定结果分析
        4.4.2 小鼠体内免疫细胞的测定
        4.4.3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实验不足之处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核酸疫苗研发态势与发展建议[J]. 李爱花,杨雪梅,孙轶楠,苑亚坤,杨俊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21(04)
  • [2]黄颡鱼主要细菌性疾病免疫预防技术的研究[D]. 曾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基因工程纳米颗粒在EB病毒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概述[J]. 黄建东,黄琨. 集成技术, 2021(04)
  • [4]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D]. 彭沙. 江南大学, 2021(01)
  • [5]PLGA脂质复合纳米疫苗的构建及免疫评价[D]. 霍元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杜仲叶多糖偶联OVA脂质立方液晶对小鼠免疫活性探究[D]. 杨杰. 西南大学, 2021
  • [7]SARS-CoV-2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筛选和免疫原性研究[D]. 丛佳南. 吉林大学, 2021(01)
  • [8]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质控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D]. 宋艳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9]ETEC K99-SIgA复合物制备及其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研究[D]. 陈小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10]载卵清蛋白的壳聚糖基生物高分子复合递送体系的制备及其免疫应答研究[D]. 胡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ASDP/ASDE3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新型复合佐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