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

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

一、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鹏,唐永菁[1](2021)在《一种便携式无线输液报警器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输液患者的安全保障,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无线输液报警器,设计采用电容式报警器的方案,报警器外形结构采用单手可操作的夹扣形式,控制核心采用AT89C52,实现了独立声光报警,此外,可以通过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与医院的报警系统对接,进一步保障输液患者的安全。

姬智[2](2020)在《基于ZigBee的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无线技术等智能化技术发展迅猛,其中,ZigBee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网络容量大、传输速率低、成本小、功耗低、稳定和灵活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根据ZigBee技术设计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以满足医院对病房呼叫系统的需求,方便患者应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系统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设计方案以CC2530型芯片作为主控芯片,配有液晶显示屏和按键,兼具报警、振动等功能,便于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本设计采用C语言编程并经过仿真论证,能够确保系统高效运转,有助于及时满足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求。

李亚旋[3](2019)在《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和人们对自身护理的重视,医疗护理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很多医院、看护中心或养老院都安装有医疗护理通讯设备。但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分机数量不断增多,通讯距离也在不断延长,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整体走线和布局,甚至还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输,现有的通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分机数量的增多和通讯距离的延长。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基于二线制的医疗护理通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中继器,主要完成分机与主机或两种不同分机之间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该中继器与分机和主机相连的总线采用双绞线,采用二线制编码技术,实现控制信号与语音信号共线传输,同时给分机供电,并且该设计有极性矫正电路,两根线不分正反。通过中继器对主机或分机传来的命令和音频信号进行复制、调整、放大和转换,同时向分机提供电源,使得主机配装分机的数量不受主机硬件电路的限制,通讯距离也可通过级联加以延长。工作过程中,中继器对分机传来的信号进行选频、调制后发送给主机或另一种分机,对主机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给分机端的分机或直接发送给主机端的分机,对电话机传来的信号经滤波放大后发送到中继器的分机端,以此完成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另外,因两种分机音频信号频率相差较小,设计过程中在信号选频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解决办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继器的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过程,对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与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了系统性地阐述。采用的二线制技术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施工困难、维修不便的问题。通过中继器的接入,从根本上解决了主机可配装的分机数量少,通讯距离短的问题。

吴静[4](2019)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三甲医院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多中心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较大样本的调查,了解目前我国三级甲等医院儿科ICU护理组织的结构、过程、结果特征以及护理工作环境现状。方法第一部分:翻译、改编原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调查问卷,通过专家小组会议修订问卷,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最终形成中文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系列调查问卷。第二部分:运用形成的中文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系列调查问卷,综合采用方便抽样、整群抽样,对国内16省市2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1个儿科ICU及1414名儿科ICU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SPSS20.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翻译并改编的中文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系列调查问卷内容效度为0.96。2.护理组织结构特征:(1)受调查的26所医院包括15所儿童专科医院、5所妇产儿专科医院、6所综合性医院,51个儿科ICU包括26个PICU、16个小儿CICU、9个小儿SICU,开放床位总数达1219张,注册护士总人数达1910名。华北、华东和华南共80%的医院设有小儿CICU,53.3%的医院设有小儿SICU,西北、西南和东北共36.4%的医院设有小儿CICU,9.1%的医院设有小儿SICU。49%的儿科ICU开展ECMO技术,56.9%开展CRRT技术。(2)96.1%实行护士能级管理制度,54.9%采用8小时护士排班制度,31.4%的儿科ICU要求聘入ICU的新进护士具备本科学历。(3)儿科ICU床护比平均为1:1.61,护患比平均为1:2.88。儿科ICU护士职称以护师为主,占48.4%;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0.7%;ICU工作年限以3-5年为主,占30.5%;不同地区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构成不同(P<0.01)。(4)21.5%的儿科ICU护士通过国际PALS培训认证,5.5%的儿科ICU护士通过国际ACLS培训认证。19.6%的护士通过了省市级ICU专科培训,8.8%通过了省市级儿科护理专科培训,12.7%通过了省市级高级生命支持培训。(5)62.7%的儿科ICU设置了临床护理专家岗位,33.3%的儿科ICU配备营养师,11.8%配备呼吸治疗师。3.护理组织过程特征:62.7%运用电子化的护理记录单,45.1%的儿科ICU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49%应用了流程化的清单管理。4.护理组织结果特征:(1)患者结果:儿科ICU患者病死率平均为1.88%,ICU住院天数平均7天。(2)护士工作满意度各条目得分(3.29±0.49)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所在地、月收入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环境正向预测护士工作满意度(R2=0.731,P<0.01)。5.护理工作环境: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得分(93.14±15.23)分,各维度条目平均得分最高是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3.12±0.45)分,最低的是充足的人力物力(2.83±0.64)分。结论1.翻译并改编成的中文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系列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2.护理组织结构特征:(1)三甲医院儿科ICU建设已日趋完善,但国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小儿外科ICU配置不完善。(2)儿科ICU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床护比和护患比配置不足,年轻护士居多,护士的学历构成和工作年限构成尚能满足ICU需求。(3)儿科ICU护士还需加强儿科和ICU专科培训认证。(4)儿科ICU的护理岗位及其他医疗支持岗位设置逐渐丰富。3.护理组织过程特征:大部分的儿科ICU护理工作流程正逐步科学性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4.护理组织结果特征:三甲医院儿科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医院所在地、月收入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但护理工作环境是最主要的预测变量。5.护理组织环境:三甲医院儿科ICU护理工作环境尚可,具备一定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但人力物力不足。

吕晓颖[5](2018)在《一种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的病床呼叫系统》文中认为利用单片机设计了无线病房呼叫系统,分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通过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与STC89C52单片机结合,把从机采集病床的床号发送给主机,主机接收信号并控制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发出声光报警,医护人员按下主机的呼应键,取消对应的呼叫,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程璐璐[6](2018)在《基于患者体验的某三级医院绩效管理成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患者体验为基准,通过对某公立三级医院绩效管理改革前后的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系统分析对比了该院经历绩效管理改革前后患者体验的不同,探究该院绩效管理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意见,以完善该院绩效管理相关考核制度与指标体系。方法本文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该院绩效管理改革前后进行患者体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其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绩效管理改革前共回收有效问卷967份,外科患者共395人,占比40.85%,内科患者共572人,占比59.15%。该院绩效改革前患者体验量表总体得分639.76分,高于639.76分的调查表共有439份,占比45.40%,低于639.76分的调查表共有528份,占比54.60%。967份有效问卷中得分最高的分数为694.79分,属于内科患者;最低的分数为618.52分,属于外科患者。绩效管理改革后共回收有效问卷974份,外科患者共424分,占比43.53%,内科患者共550人,占比56.47%。该院绩效改革后患者体验量表总体得分709.89分,高于709.89分的调查表共有575份,占比59.03%,低于709.89分的调查表共有399份,占比40.97%。974份有效问卷中得分最高的分数为918.96分,属于内科患者;最低的分数为618.05分,属于外科患者。绩效管理改革前共收集有效“患者体验”调查量表967份,评价总分为639.76分,其中外科患者测评分析总分为632.94分,内科患者测评分析总分为653.71分。绩效管理改革后共收集有效“患者体验”调查量表974份,测评分析总分为709.89分,其中外科患者测评分析总分为697.92分,内科患者测评分析总分为716.83分。从上述得分情况看,绩效管理改革后,无论是总体还是内外科患者群体的相应得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两样本进行显着性检验,t=7.5344>tα/2,相应P-value=0.0102,拒绝原假设,通过检验,说明样本是可靠的。结论1.该院经过为期半年的绩效管理改革,从患者体验角度来看,其医疗服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善,绩效管理成效较为显着。2.前后无显着变化的指标,多半是与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诊疗细节等相关。针对此问题,应在下一步的医院绩效管理中将改善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纳入考核,制定相关指标及细则,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范金文[7](2015)在《医疗呼叫系统下的移动终端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医疗呼叫系统是一种具有远程通话功能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加强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联系,提高护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医疗呼叫系统已不足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要,医院的智能化已迫在眉睫。因此,新型医疗呼叫系统的研发已成为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论文首先广泛调研当前医疗呼叫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发展现状,在传统医疗呼叫系统基础上,引入具有移动呼叫与人员定位功能的移动终端。由于室内定位大多情况下只需提供所处房间的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以床头分机充当工作基站、护士腕表采用信道轮询方式,通过选择接入信号最强的基站来定位医护人员位置信息的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完成了移动终端的核心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射频模块、按键模块与触摸显示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医院现场运行测试表明,移动终端能够顺利完成无线呼叫,护士腕表与病人腕表之间可以实现身份识别,能够处理呼叫信息,医护人员位置信息也能正确给出,说明本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论文所设计的移动终端,一方面克服了当前医疗呼叫系统无法为患者提供移动呼叫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医院护理工作中因患者增加带来的人员管理与护理工作量加大的问题。基于信道轮询方式的定位方法,相对复杂算法的定位而言,不需要耗费大量硬件资源就能满足室内定位的日常要求。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为医疗呼叫系统的移动呼叫与医护人员定位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姚文坡,周昂,王娣,唐立源,刘铁兵[8](2014)在《呼叫器在医院病房合理配置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呼叫器是医院基础设备,在医护人员的监护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医院病区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本文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病房特点配置呼叫器。方法通过对当前呼叫器性能以及医院病区病房规模和应用特点的分析,对呼叫器和病区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针对医院病房结构以及功能特点安置呼叫器。结果根据对呼叫器在病区的应用特点的分析,医院病区可分为具有较大流动性、稳定型和包含监护特殊环节三类,呼叫器可分为包含附加功能和移动便携式两种类型,为呼叫器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结论为提高医院病房的监护能力,需要详细分析医院病区的特点,并且结合病房类型和呼叫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田常俊[9](2014)在《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1.应用国外患者体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理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患者体验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2.探索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开发医疗服务质量测量工具,探寻从患者视角科学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新方法、新手段。3.开展对己构建的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理论、关键指标体系和研制的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应用研究。通过开展患者体验现场调查,获得真实、适宜、高质、稳定、准确的测量结果,以患者的视角评判医疗质量,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可比性和追溯性。同时,对影响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为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供策略。[方法]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与分析,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患者体验、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形成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理论框架。运用顾客体验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SERVQUAL理论等经典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基于我国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罗伯特·F.德维利斯(DeVellis. R.F.)量表编制理论,以三级指标体系为条目池,研制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并开展信度、效度检验。制定量化计分办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编制量表分析处理程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量表的现场应用研究,使用EpiData3.1,SPSS19.0和EXCEL2000建立数据库,录入和储存数据。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定量资料用x±s表示,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追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探寻找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1.构建了我国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通过界定体验、患者体验、传统医疗质量、现代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体验调查的相关概念,分析比较患者体验调查和传统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内涵应该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改进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的,注重患者真实感受的反映,强化患者感知价值,寻求质量改进的机会,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和谐。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是以有形性(Tangible)、可靠性(Reliability)、反应性(Responsiveness)、保证性(Assurance)、关怀性(Empathy)、连续性(Continuity)为主要内涵的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2.创新建立了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体系。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了科学导向、整体一致、相对独立、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原则。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参加咨询专家共163名,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3%和92.0%。第一轮咨询协调系数在0.24~0.37之间,第二轮咨询协调系数在0.28~0.46之间,两轮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的权威程度中判断依据、熟悉程度、权威程度分别是,有形性指标依次为0.93、0.84、0.86;可靠性指标依次为0.92、0.83、0.83;反应性指标依次为0.91、0.83、0.87;保证性指标依次为0.92、0.84、0.86;关怀性指标依次为0.93、0.83、0.85;连续性指标依次为0.91、0.82、0.86。用头脑风暴法、文献分析法等设计咨询问卷,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结合新医改提出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目标,确定了以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和连续性等6个维度构成的一级指标,每个维度进一步扩展进一步形成33个二级指标、108个三级指标。向163名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专家,医院专家及卫生管理专家发出了第一轮患者体验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在剔除了重复以及不相关的项目后,形成了第二轮患者体验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共有28个二级指标和85个三级指标;进行第二类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了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知情告知、服务效率、患者安全、隐私保护、转科(院)服务等28个二级指标,有警示设施、医师能详细告知患者病情与诊疗方法、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快速、准确、患者在医院诊疗期间没有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有患者投诉渠道和投诉管理部门并有处理结果、为出院患者提供了出院后的联系方式,提供复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等服务等83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关键指标体系。对最终确定的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再次进行专家咨询,确定了关键指标体系各级各项指标权重。3.研制出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PEES-50。以构建的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中的三级指标为条目池,本着紧紧围绕患者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问题描述、尽量避免用医方视角的评价性语言描述的原则,将三级指标进行量表条目转化,转化的语言改变了以往患者满意度调查常用的Likert五级“差/一般/好/很好/优秀”记分法,患者从原来要求直接评价医疗行为“好不好”转变为只谈亲身感受到的某医疗行为“有没有”。据此,将83个三级指标转化为初始量表109个条目,形成了量表测试版。量表修订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完成100份调查问卷之后,对重复和阳性率较低的项目进行了剔除,最终保留86个条目。第二阶段,现场调查了136位出院患者,再次剔除不敏感的、患者主观成分判断较多的、阳性率低的条目,最终保留54项条目。第三阶段,现场调查780位出院患者,重点对阳性率低的条目进行剔除,确定保留50个条目。经过三轮修订完善,优化量表长度,最终形成了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PEES-50)。量表重测信度为=0.92;分半信度斯皮尔曼-布朗分半信度是0.834,Guttman分半信度是0.817;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55;选择40位专家评议打分,结果证实内容效度较高,结构效度采用证实性因子分析来进行评价,KMO值为0.789,经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977.856,P<0.05,效度良好。本课题对量表条目进行了量化,每个因素消除量纲,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确定了条目计分方法,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设计总分计算程序,计算量化评分结果。4.运用构建的理论、关键指标和量表开展了应用研究确定7个地市20家医院,采用现场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发放问卷3265份,回收3187份,有效问卷3066份,问卷回收率为97.61%;无效问卷121份,问卷有效率为96.20%。使用SPSS19.0编制的总分计算程序,对306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分析分为二级、三级医院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均从各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三级医院调查问卷总体得分687.27分,其中三级医院G1得分最高为715.30分,三级医院B1得分最低631.14分。二级医院调查问卷总体得分670.45分,二级医院H3得分最高为700.01分,二级医院D5得分最低606.70分。排名经卫生领域的专家对各个医院评分进行讨论,一致认为符合当前医院运行和患者体验的实际情况,提示从患者视角下的医疗服务质量的改进空间较大。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医院级别x1、付费方式x2、职业x3是影响患者体验的因素。所得回归方程为y=637.760+17.729*x,-12.853*x2-12.600*x3。利用SWOT分析对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并对利益相关者政府、医院、患者等进行了分析。[结论](1)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概念模型,是指导医疗服务从“提供者导向”向“服务对象导向”转变的有效实现形式。其包涵的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和连续性六个维度的质量内涵,为完善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策略,改进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2)基于医疗服务质量内涵的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体系,是科学研制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工具的重要基础。在指标筛选方面更关注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细节,突出患者真实感受,对于建立以安全目标、服务文化、服务流程、服务环境和费用控制等为内涵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体验经济时代现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创新实践。(3)体验质量量表解决了医疗服务质量的可比性和追溯性问题,可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工具。有利于指导医疗机构系统地分析患者就医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关注患者感受,注重服务细节,提高诊疗效果,减少医疗差错,改善医患关系,为持续改进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评价量表对与改进和完善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手段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与不足](1)诠解了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厘清了患者体验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的区别和联系,构建了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概念模型。(2)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研制了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PEES-50),实现了医疗服务质量可比性和追溯性。(3)鉴于本课题以河南辖区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将随之变化,因此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量表及判定工具在推广应用上可能需要完善。

钱浩[10](2014)在《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尤其是无线技术应用,近几年来更是飞速发展。但对于病房呼叫系统,大部分地区医院都是采用传统的有线呼叫,很少地区甚至还是沿用最早的人工呼叫,这些呼叫方式费时又费力。而且传统病房呼叫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布线困难,排线困难,安装、维护不方便,也不便与临时增加床位呼叫器等。现在病人对医院要求是快速及时地诊断与治疗,减少与降低病人的就医时间与成本。随着各种无线的日趋成熟,也会催生出新的技术应用需求。特别是近几年,ZigBee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应用更广泛。尤其在病房呼叫方面,ZigBee技术有着特别的优势。ZigBee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网络容量大、时间延迟小、兼容性强、安全性高、成本低、协议套件紧凑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鉴于此技术的优点,本文依据ZigBee软、硬件技术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1]。本文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区别了传统的有线呼叫系统。本文将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ZigBee的技术背景,ZigBee勺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和国外无线系统所处的状态。同时,指出未来无线呼叫系统的一种发展态势。本文介绍了ZigBee技术的特点,与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作了比较,并介绍了ZigBee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第二部分:分析了系统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对系统的结构作了一个大概的描述,确定无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ZigBee CC2530开发实验平台,对其中的接口模块进行分析,阐明某些接口模块通用的接口电路,给出部分接口电路图。然后分析ZigBee协议栈的功能、协调器组建网络的过程,使用其内部丰富的库函数,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第三部分:确认程序的完整性与正确性,烧录程序,模拟仿真设计的软件结构是否正确,确定系统组网结构的正确性。然后对其系统功能进行实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通信使以达到预期结果。综上所述,本文实现了一种新的无线呼叫方式并应用在病房中。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功耗低、安全性高易与安装调试的特点,能满足病人的基本呼叫需求。此种技术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前景始终被人们看好。

二、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便携式无线输液报警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输液报警器的应用现状
2 便携式无线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2.1 设计原理
    2.2 结构设计
    2.3 系统设计
        2.3.1 控制系统设计
        2.3.2 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2.3.3 与医院呼叫系统的对接系统设计
    2.4 程序设计
3 小结

(2)基于ZigBee的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Zig Bee技术概述
2 系统设计
    2.1 硬件系统设计
        2.1.1 CC2530最小系统。
        2.1.2 报警电路。
        2.1.3 按键电路。
        2.1.4 电源稳压电路。
        2.1.5 接口电路。
    2.2 软件系统设计
        2.2.1 软件开发环境。
        2.2.2 Zig Bee终端程序设计。
        2.2.3 Zig Bee协调器程序设计。
3 试验结果分析
4 结语

(3)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医疗护理通讯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
2 二线制中继器的整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2.1 二线制中继器总体设计方案
    2.2 二线制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3 二线制中继器硬件设计
    3.1 信号隔离电路
    3.2 信号矫正电路
    3.3 分机发码与音频转发电路
    3.4 主机发码转发电路
    3.5 主机音频转发电路
    3.6 电源电路
    3.7 控制电路
    3.8 地址编码电路
    3.9 保护电路
4 二线制中继器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4.2 总线启动子程序
    4.3 实时监测拨码子程序设计
    4.4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4.5 分机音频通信子程序设计
    4.6 信息发送程序设计
    4.7 中断子程序设计
5 系统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整机调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三甲医院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中文版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调查问卷的形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3 研究结果
3 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对儿科ICU护理管理的建议
    5.3 研究创新点
    5.4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5)一种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的病床呼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系统方案设计
2 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2.2 无线传输模块
    2.3 声光报警模块
3 系统软件实现
    3.1 无线发射模块软件设计
    3.2 无线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4 实验结果
结语

(6)基于患者体验的某三级医院绩效管理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对象
    2.3 抽样方法
    2.4 样本含量
    2.5 调查方法
    2.6 绩效管理模式的介绍
    2.7 测量工具
    2.8 量表的具体计分方法
    2.9 数据输入与分析
    2.10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绩效改革前患者体验量表调查情况及实证分析
    3.2 绩效改革后患者体验量表调查情况及实证分析
    3.3 对比分析绩效管理改革前后医院状况
4 讨论
    4.1 绩效改革成效显着,评价指标明显提升
    4.2 绩效管理不足之处分析结果
    4.3 患者体验评价客观,充分反映医院整体情况
    4.4 医护态度指标欠缺,服务理念有待规范
    4.5 医患沟通不到位,心理、情感支持欠缺
    4.6 效率和质量容易失衡,公益性定位需加强
    4.7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性
5 建议
    5.1 将服务态度纳入绩效管理
    5.2 加强沟通技能的教育培训
    5.3 突显医院的公益性定位
    5.4 提高领导对绩效管理重视程度
    5.5 加强绩效管理团队建设
    5.6 运用PDCA模式持续改善绩效管理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医疗呼叫系统下的移动终端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医疗呼叫系统的应用背景
    1.2 医疗呼叫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有线通信医疗呼叫系统
        1.2.2 无线通信医疗呼叫系统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无线医疗呼叫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无线功能介绍
    2.2 系统构成
    2.3 系统工作原理
        2.3.1 工作基站及其信道设置
        2.3.2 信道轮询流程
        2.3.3 移动终端参数配置
        2.3.4 护士腕表定位实现过程
    2.4 小结
第三章 移动终端硬件设计
    3.1 移动终端硬件
        3.1.1 移动终端硬件框图
        3.1.2 核心控制模块
        3.1.3 电源模块
        3.1.4 射频模块
        3.1.5 按键模块
        3.1.6 触摸显示模块
    3.2 移动终端PCB设计
    3.3 小结
第四章 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软件介绍
        4.1.1 μCOS-II操作系统简介
        4.1.2 STM32库开发
        4.1.3 基于stm32的 μCOS-II移植介绍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4.2.1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4.2.2 主程序程序代码
    4.3 系统任务创建
    4.4 超时管理任务程序设计
    4.5 充电管理任务程序设计
    4.6 射频模块任务程序设计
        4.6.1 信道轮询中断函数
        4.6.2 数据处理函数
        4.6.3 上电复位函数
    4.7 基于RSSI的RFID定位算法
    4.8 基于DFSA技术的防碰撞算法
        4.8.1 动态帧时隙ALOHA(DFSA)算法原理
        4.8.2 帧长度调整设计
    4.9 呼叫处理流程
    4.10 移动终端定位识别通信功能测试
        4.10.1 现场安装图
        4.10.2 移动终端调试结果
    4.11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病人腕表原理图
附录C 护士腕表原理图

(8)呼叫器在医院病房合理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呼叫系统和病房特点
    1.1 呼叫系统
    1.2 病房特点
2 合理配置呼叫器
3 讨论
4 结论

(9)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理论研究
        1.5.2 构建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
        1.5.3 探讨研制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
        1.5.4 开展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实证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专题小组讨论
        1.6.3 Delphi法
        1.6.4 关键指标的定量分析和筛选方法
        1.6.5 现场调查方法
        1.6.6 信度、效度检验
        1.6.7 实证研究方法
        1.6.8 统计学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顾客体验理论
    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4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
    2.5 结构-过程-结果评价理论(Donabedian assessment theory )
    2.6 质量零缺陷理论
    2.7 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理论
3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及概念模型
    3.1 体验
    3.2 患者体验
    3.3 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形成
    3.4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内涵
    3.5 患者体验调查
4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4.2 专家咨询
        4.2.1 专家基本情况
        4.2.2 专家积极系数
        4.2.3 专家协调系数
        4.2.4 专家权威程度
    4.3 初步建立三级指标体系框架
    4.4 指标筛选与修正
    4.5 确定指标权重
    4.6 关键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4.7 关键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分析
5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构建
    5.1 量表编制的原则
    5.2 量表编制目的
    5.3 量表条目形成
    5.4 量表形成(PEES-50)
    5.5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5.5.1 信度
        5.5.2 效度
    5.6 量表量化及计分方法
        5.6.1 量表量化原则
        5.6.2 量表计分方法
    5.7 程序开发
6 实证研究
    6.1 调查设计
    6.2 现场调查
        6.2.1 问卷回收情况
        6.2.2 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6.2.3 调查患者基本情况
    6.3 结果分析
        6.3.1 三级医院横向比较分析
        6.3.2 二级医院横向比较分析
        6.3.3 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分层比较分析
    6.4 医院个案分析
        6.4.1 首次测量评价结果分析
        6.4.2 再次测量评价结果分析
        6.4.3 患者体验追溯性分析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单因素分析
        6.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 讨论
    7.1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理论及评价量表应用的SWOT分析讨论
    7.2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因素分析讨论
8 研究创新与不足
    8.1 本课题创新点
    8.2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
    8.3 本课题后续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患者体验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10)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ZigBee研究背景
    1.2 ZigBee技术发展历程
    1.3 病房呼叫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病房呼叫系统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病房呼叫系统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ZigBee技术基础概述
    2.1 ZigBee的特点
    2.2 几种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2.1 IEEE 802.15.1/IEEE 802.15.2
        2.2.2 IEEE 802.15.3
        2.2.3 IEEE 802.11x
    2.3 ZigBee网络体系结构
    2.4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2.5 原语的概念
    2.6 ZigBee物理层功能概述
        2.6.1 物理层数据收发
        2.6.2 物理层测量
        2.6.3 收发机状态设置
        2.6.4 物理层属性管理
    2.7 ZigBee安全策略
        2.7.1 关于安全的一些考虑
        2.7.2 不同协议层的安全
        2.7.3 信任中心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结构及Z i gBee开发平台
    3.1 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的需求分析
    3.3 无线系统方案设计
    3.4 CC2530-MDK开发平台
        3.4.1 系统特性
        3.4.2 高性能2.4GHz射频模块-FB2530RF
        3.4.3 多功能仿真扩展板-FB2530EB
        3.4.4 扩展板电源
        3.4.5 串口部分(RS232)
        3.4.6 按键及指示灯部分
    3.5 主要模块原理图
        3.5.1 电源模块
        3.5.2 LCD原理图
        3.5.3 按键原理图
        3.5.4 LED原理图
        3.5.5 串口接口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1 ZigBee软件集成开发平台IAR
    4.2 ZigBee协议栈概述
    4.3 TI Z-Stack协议栈软件架构与功能
        4.3.1 轮转查询式操作系统
    4.4 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4.4.1 建立网络
        4.4.2 建立网络相关原语
        4.4.3 加入网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功能测试
    5.1 系统功能
    5.2 系统仿真
    5.3 系统运行现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系统简要分析
    6.2 系统改进探讨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系统主要程序

四、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便携式无线输液报警器的设计[J]. 孙鹏,唐永菁. 医疗装备, 2021(09)
  • [2]基于ZigBee的医院病房呼叫系统设计[J]. 姬智. 河南科技, 2020(35)
  • [3]一种基于二线制的医护通讯系统中继器的设计[D]. 李亚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三甲医院儿科ICU护理组织特征的调查研究[D]. 吴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一种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的病床呼叫系统[J]. 吕晓颖.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8(08)
  • [6]基于患者体验的某三级医院绩效管理成效分析[D]. 程璐璐. 郑州大学, 2018(01)
  • [7]医疗呼叫系统下的移动终端软硬件设计与实现[D]. 范金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8]呼叫器在医院病房合理配置的研究[J]. 姚文坡,周昂,王娣,唐立源,刘铁兵. 中国医疗设备, 2014(09)
  • [9]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田常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10]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研究与设计[D]. 钱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新型病床呼叫系统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