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余生[1](2018)在《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其要义就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基于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本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在内涵上主要涵盖涉及承担公共文化权力与责任的党政文化管理机构及其权责配置格局的制度重构。换言之,就是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纳国内外改革经验与教训启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治理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组织体系承上启下的“关接点”,对保障公民文化权益、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和促进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进行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就是推动县级各类文化机构向着创造良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要求转变,经由权责结构与组织体系重组,着力解决县级政府文化治理领域党政机构与市场、社会之间,以及党政机关之间及其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论文重点围绕有效澄清与合理配置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间的职能与权责关系等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工程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尤其是运用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理清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路径和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和制度效能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找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制度影响因素。通过设计相应的问卷,列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参与文化管理体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面谈和调查,归纳出几个大类制度因子。同时,构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列出制度效能的影响要素序列表,为制度创新寻求突破和路径选择。最后,探讨如何完善和理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微观文化管理制度和体制,建立和完善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分类、绩效、人事、资产体系,加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运作效率,确保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不难看出,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工具,融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流派,构建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和制度创新的三维分析框架,来透视和分析我国县级政府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新的理论尝试。虽然新制度主义分析架构的提炼与整合、制度效能指标体系的提炼与检验、制度效能制约因素的萃取以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的提出面临挑战,但也给研究带来寻求突破的空间。作为一项应用性研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有助于从制度上认识文化管理体制的障碍和成因,审视制度效能的成效,从而探索出完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层路径,更好地体现和彰显文化管理体制的地方特色。
蒋宏宇[2](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刘庆[3](2019)在《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将“旅游”和“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旅行主题,按照学校设定的规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前往目的地进行学习,通过旅游的方式,切身体会生活,感受自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方式,研学旅行目前已经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11个部门共同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开始逐渐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并被学界所熟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对于全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开发他们的心智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岳阳市城区小学4到6年级的学生、教师,以及部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岳阳市城区小学已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这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研学旅行的重视密不可分。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游轻学、课程目标模糊;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组织实施规划随意;评价片面、形式单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研学旅行的综合性导致学校和基地难以落实;能够组织研学旅行的师资力量不足。为进一步促进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学校、教师、研学基地要从政策宣传上树立正确认识;从加强师资的研学水平入手提高研学旅行的课程化程度;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组织管理水平、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来提升主体的参与性;从明确研学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当地教育资源、加大基地师资投入来合理开发基地资源;从对研学旅行进行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和加强机制保障入手来改进其组织实施过程;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以完善评价机制。
龚婷[4](2020)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研究 ——以岳阳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发展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在教学资源方面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便培养出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课程资源开发的区域性特色。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特有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也是高中思政课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于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思政课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湖南岳阳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其具有政治性、教育性、多样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蕴含的红色精神为岳阳地区高中思政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岳阳地区高中的相关调研发现:当前部分高中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能够主动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程度不够、应用缺乏资料支撑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结合班级学情及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通过建设红色网站、阅读红色课外书、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等辅助手段以及组织红色研学活动来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岳阳地区教育局办公室[5](1977)在《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文中指出岳阳地区教育局于今年三月下旬,以华容一中为现场召开了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县(市)、农场管教学改革的负责同志和部分教学改革搞得好的学校代表。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着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关于教学改革的论述,深揭狠批了“四人帮”
哈达[6](2013)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文中指出蒙古语授课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自治区民族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份责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基和摇篮,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振兴,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奠基的决定性意义。自治区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共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自治区各行各业迅速恢复并得以初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一度被称为“模范自治区”。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教育在薄弱的基础上较快普及和提高。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演变,它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文革”时期批评蒙古语授课教育为“长期以来推行了一条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路线”,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到改革开放后,有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又赞扬它是实行民族政策的“黄金时期”或是发展民族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蒙古语授课教育是如何起步的,具体的政策、背景、实施又如何?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意义,而且结合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或民族教育)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选择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为题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本论文以当时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将自治区成立到“文革”期间的十九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置于中国和自治区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查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澄清选择该题目做研究的意义、价值及目的,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该题目搜集到的基本文献资料,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主要思维、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情况。论文的主要部分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五个章节来分别论述。第一章分三个阶段回顾从清末到自治政府成立前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情况,交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章结合党的民族区域政策、普及和发展民族教育政策以及内蒙古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学校、学生、教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决定发展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论述了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情况、师资管理制度、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的建立以及在职教师的培训等内容。第四章从影响教学的国家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入手考查了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和授课语言的主要变化。
刘会贵[7](2011)在《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文中指出今天,在微型地球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由于缺乏各类杰出人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处于不自由状态。为此,构筑良好的文化场域,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涵养众多的杰出人才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二良策。本研究所谓的名师即教育情操高尚、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独到、教育业绩卓越、教育英名远扬的杰出教师,包括占教师总数约20%比例的区县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家等。幸福,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主体在其人生观的指导下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幸福的三要素指主体、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无论西洋文明还是东亚文明,其幸福思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坚持感性快乐主义幸福观,类坚持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宗教禁欲主义幸福观乃是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的极端形式。幸福观指主体关于幸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阶级社会,幸福观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幸福观和集体主义幸福观两类。幸福感指主体对客体给予自己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感受状态,它是幸福的表现方式,其一般表现为沉静体验,高端表现为高峰体验,异化表现为约拿情结。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同时也是人生发展的条件。名师职业幸福指其育人理想得以实现的舒畅心理体验,它源于对自己育人成就的愉快体验,具有精神性、创造性、给予性。本研究被问卷调查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为75.91,在21-105的取值范围中,75.91的平均幸福指数处于微弱的上等水平,但绝对数不高,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名师在职业心境方面的职业幸福感指数失分最多,失分率达32.30%;其次为身体健康因素,其失分率为31.63%;第三为精力充足因素,其失分率为31.55%;第四为职业满足(职业兴趣)因素,其失分率为29.60%;第五为松弛与紧张因素,其失分率为24.04%;最后为情感控制因素,其失分率为23.60%;6因素平均失分率为27.71%。考虑到名师由普通教师发展而来,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普通教师,在制约主体职业幸福感的6项因素方面,名师均优于普通教师。考虑到许多名师纷纷转行到公务员队伍,因此,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处级干部,在6个职业幸福感因子中,名师与处级干部在精力充足、职业满足(职业兴趣)方面,差异不显着;在身体健康、职业心境、情感控制、松弛与紧张方面,名师都优于处级干部,差异极其显着。个人幸福的实现至少涉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个人的实践结果、由文化场域决定的个人幸福系数。因此,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条件一:活动本身自成目的;条件二:活动结果价值自足;条件三: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场域。从内因看,名师职业幸福的内部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名师自身的“心”(心态)、“健”(健康)、“德”(道德)、“才”(才能)、“力”(努力)等要素。因此,名师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幸福水平的内部修炼措施在于: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心态境界,有效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切实增进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用心涵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基于名师职业幸福和职业不幸福首要因素的科学编码和频次统计,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水平的外部措施在于:首先,放弃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评价模式;其次,用心减轻名师的工作负担,让名师从过多的杂务和过多的考评中解脱出来:再次,切实改善名师的工作环境,尤其要给名师构建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再次,真正提高名师的职业待遇,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水平应足够使他们同相应社会地位的官员或雇员持平;最后,从实际出发构建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将“教师优先”予以落实,吸引并保留名师终生从事教师职业。只有构筑可能的文化场域,才能实现名师可能的职业幸福。从广义讲,名师外在的文化场域由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构成。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指名师可以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自然场域的优劣会影响名师的职业幸福。名师所处的中观社会场域由名师所处的社会教育技术文化场域、社会经济文化场域、社会制度文化场域、社会心态文化场域构成。制约名师职业幸福之微观任务场域主要指名师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治学态度、激励制度,它是名师面临的微观因素和直接因素。名师的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主要通过“树结构”或“果结构”的教育体制来阻碍名师获得职业幸福或促进名师获得职业幸福。为了有效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水平,有关当局应以“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名师工作室”、“名师导师制”和“名师沙龙”为有效载体,分别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确保名师拥有职业顺境。为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构筑一个出世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入世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彼岸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此岸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无为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有为的职业幸福。
武月清[8](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邓世平[9](2018)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宣传动员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对于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农民走上集体化生产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快速推进和完成,和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有重要的关系。土地改革后的湖南农村,农民个体生产的热情高涨,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很多贫农想通过单独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并不现实,他们有“组织起来”的愿望。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思想在建国后的继续实践。但是,党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农民走上集体生产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和个体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又有明显的冲突。长期浸染在传统个体生产中的农民,小农意识和小农特征十分明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实现个人的发家致富。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剩余,小农生产条件下的农民,关注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他们对于未来没有多少的预期。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恰恰是向广大农民讲一个有关未来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就是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生产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因此,许多农民对于要走集体生产和社会主义道路起初存在犹疑、恐慌甚至不满,对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消除农民中的这些怀疑与不满,引导农民走上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湖南是新解放区,虽然经历了土地改革,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党是一个具有陌生面孔的外来者。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湖南农村基层党组织才大部分得以建立。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则加速了党的组织系统在农村的下沉过程。同时,通过整顿和发展农村党的宣传网和群众性的宣传网,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加强农村干部对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学习和对宣传干部的培训,党牢牢把握了宣传动员中的话语权,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也更加规范;通过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动员,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影响力持续地扩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是一个由内而外、层层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党团员、青年积极分子以及农村妇女是重点的宣传动员对象。农村党团员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带头和模范的作用,他们受过党团的教育,对正在走的集体化道路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农村党团员大部分是从农民中发展的,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小农的气息,思想容易发生动摇,对他们的宣传动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青年积极分子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热情高涨,但是他们对农业生产不太里手,而且一般不适应农业生产中的艰苦劳动,对他们的宣传动员主要是要他们安心农业生产,发挥青年人在农业合作社中的作用;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和妇女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是妇女彻底解放的标志,同时也解决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劳动力的需要。党在长期革命中所积累的宣传动员经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途径来看,党基本上沿袭了土地改革时的经验,主要进行文字、语音以及示范性的宣传动员。不过在宣传动员的具体过程中,已经有了不同于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特征。例如,土地改革运动中广泛采用的“诉苦会”已经很少采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召开的群众大会或贫农会同样使用回忆、对比和算账的方法,但是其着眼点不再是引起农民对旧社会或旧制度的厌恶,而是激发他们对新社会和新道路的向往。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中,报纸、图书、广播、展览、电影以及剧团等宣传形式也主要是正面的宣传为主,宣传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宣传农业合作社能够增产的优越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具有双面或多面性的特点,宣传动员中既有耐心的思想教育又有严重的强迫命令,既强调经济利益的激励又有着阶级觉悟的斗争。这些因素往往夹杂在一起,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显得有些复杂而混乱。但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多些;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强迫命令和阶级斗争则多些。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呼应与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掘和研究史料,将历史过程真实、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是历史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同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也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中国农民富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地解决,甚至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和短腿。因此,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宣传动员的经验教训,对于党在新时代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都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蒋梅[10](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决策的推动,需要人们观念的变革和生态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教育。高中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高中时代是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素养、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全面进步培养所需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方向。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使命所在。笔者梳理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归纳整理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内容,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采取调查研究方法,发现高中思政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存在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缺乏深刻性、学生生态文明知行缺乏一致性、教师生态文明教学缺乏有效性、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缺乏协同性等诸多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对策研究,依托高中思政课主渠道,初步探讨了“融入”的突破点,即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材体系之中、思政课教师教学环节之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道路自信、生态文明理论自信、生态文明制度自信和生态文明文化自信。依据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四本必修教材,重点研究了“融入”的着力点,即从指导原则、目标导引、内容把握、方法指导、保障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落地、落细、落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的将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二、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县域文化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 |
1.1.2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策略选择 |
1.1.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署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析评 |
1.4 核心概念厘定 |
1.4.1 县级政府 |
1.4.2 文化管理与文化管理体制 |
1.4.3 制度与制度逻辑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新制度主义理论“硬核”与“保护带” |
2.1 “硬核”与“保护带”理论要义 |
2.2 新制度主义的“硬核” |
2.2.1 新制度主义的源流 |
2.2.2 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
2.2.3 新制度主义的特征 |
2.3 新制度主义的“保护带” |
2.3.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2.3.2 社会学制度主义 |
2.3.3 历史制度主义 |
2.4 三个理论流派的融合起点与理论依据 |
2.4.1 强调制度因素的是三派融合的基点 |
2.4.2 拓展核心假设的是三派融合的重点 |
2.4.3 结合研究层面的是三派融合的场域 |
2.5 小结 |
3. 分析框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制度逻辑 |
3.1 有关制度阐述 |
3.1.1 制度内涵和外延 |
3.1.2 制度功能和分类 |
3.2 分析框架: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制度创新 |
3.2.1 分析框架的理论谱系 |
3.2.2 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
3.2.3 分析框架的学理价值 |
3.3 分析框架与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契合性 |
3.3.1 分析框架对解释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适用性 |
3.3.2 分析框架对分析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性 |
3.4 小结 |
4. 制度变迁: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
4.1 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
4.1.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创阶段(1949-1956) |
4.1.2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化阶段(1956-1966) |
4.1.3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锐变阶段(1966-1976) |
4.1.4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修复阶段(1976-1978) |
4.1.5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阶段(1978-2002) |
4.1.6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阶段(2002-至今) |
4.2 县级政府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
4.2.1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探索(1949-1978) |
4.2.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突破(1978-2002) |
4.2.3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深化(2002-至今) |
4.3 县级政府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
4.3.1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1949-1978) |
4.3.2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1978-2002) |
4.3.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化(2002-至今) |
4.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 |
4.4.1 激励与收益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 |
4.4.2 改革成本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
4.4.3 “变与不变”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
4.5 小结 |
5. 制度效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审视 |
5.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5.1.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3 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的过程 |
5.2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5.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确立 |
5.2.3 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运用 |
5.3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效能的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文化行政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实证分析 |
5.4.1 文化管理运行制度不流畅 |
5.4.2 文化基础设施制度不完善 |
5.4.3 文化人事管理制度不匹配 |
5.4.4 文化资产经费制度不健全 |
5.5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案例 |
5.5.1 H省S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
5.5.2 A省C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
5.6 小结 |
6 制度创新: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
6.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
6.1.1 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
6.1.2 文化经费保障的制度创新 |
6.1.3 文化设施体系的制度创新 |
6.1.4 文化管理运行的制度创新 |
6.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
6.2.1 文化单位分类的制度创新 |
6.2.2 文化单位绩效的制度创新 |
6.2.3 文化人事管理的制度创新 |
6.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
6.3.1 文化资产产权的制度创新 |
6.3.2 文化资产运营的制度创新 |
6.3.3 文化资产监管的制度创新 |
6.4 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电子文献 |
政策法规 |
附录 |
附录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价指标筛选问卷》 |
附录2. 《H省M县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综合评价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基础 |
1.3.1 自然主义教育 |
1.3.2 生活教育 |
1.3.3 休闲教育 |
1.4 文献综述 |
1.4.1 研学旅行的内涵 |
1.4.2 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 |
1.4.3 影响研学旅行的因素 |
1.4.4 推进研学旅行的措施 |
1.4.5 简要评析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和意义 |
2.1 小学研学旅行的概念界定 |
2.2 小学研学旅行的特点 |
2.2.1 主体自主性 |
2.2.2 内容开放性 |
2.2.3 方法研究性 |
2.2.4 过程体验性 |
2.3 小学研学旅行的意义 |
2.3.1 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
2.3.2 对学校的促进意义 |
第3章 城区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调查——以岳阳市为例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工具的编制 |
3.1.2 调查方式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情况调查 |
3.2.3 研学旅行的认知调查 |
3.3.4 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调查 |
3.3.5 研学旅行的内容调查 |
3.3.6 研学旅行的实施调查 |
3.3.7 研学旅行的评价调查 |
第4章 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重游轻学,课程目标模糊 |
4.1.2 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
4.1.3 组织实施规划随意 |
4.1.4 评价片面,形式单一 |
4.2 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4.2.2 研学旅行的综合性导致学校和基地难以落实 |
4.2.3 能够组织研学旅行的师资力量不足 |
4.3 优化建议 |
4.3.1 扩大宣传力度,加深内涵认识 |
4.3.2 加强师资水平,提高课程化程度 |
4.3.3 优化研学情境,提升主体参与性 |
4.3.4 推进基地建设,整合研学资源 |
4.3.5 改进实施过程,促其良性发展 |
4.3.6 完善评价机制,丰富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査问卷 |
附录二 教育工作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小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工作员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研究 ——以岳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
2.2.1 政治性 |
2.2.2 教育性 |
2.2.3 多样性 |
2.3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
2.3.1 岳阳地区的物质红色文化资源 |
2.3.2 岳阳地区的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 |
第3章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1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
3.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3.1.2 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3.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
3.1.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3.2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可行性 |
3.2.1 理论基础 |
3.2.2 实践基础 |
第4章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4.1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取得的进展 |
4.1.1 师生对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持赞成态度 |
4.1.2 师生能正确认识学习岳阳地区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
4.2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堂中应用存在的不足 |
4.2.1 学生对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不高 |
4.2.2 应用缺乏资料支撑 |
4.2.3 学生学习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兴趣不高 |
4.3 调研小结 |
4.3.1 社会红色文化宣传氛围不足 |
4.3.2 教师主动应用意识不强 |
第5章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原则及策略 |
5.1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原则 |
5.1.1 教育性原则 |
5.1.2 灵活性原则 |
5.1.3 针对性原则 |
5.2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 |
5.2.1 教学设计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
5.2.2 课堂教学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
5.2.3 辅助手段中应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岳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情况调查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6)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与学堂教育的推行 |
二、内蒙古的蒙古族新式学堂教育 |
三、清末蒙古族学堂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北京政府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一、日本殖民地伪满洲国境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二、伪蒙疆政府统治区域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政策措施 |
一、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二、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的形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情况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1) |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2) |
第三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基本情况 |
一、小学师资情况 |
二、中学师资 |
三、其他学校师资 |
第二节 培养蒙古语授课教师之师范学校的建立 |
一、初等中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三、师范学校主要制度的变化 |
第三节 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 |
一、在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
二、在职教师培训方法及其规定 |
三、在职教师培训的问题 |
第四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主要变化 |
一、1947-195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变化 |
二、1957-196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大变化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计划的主要变化 |
一、小学教学计划 |
二、中学教学计划 |
第三节 中小学的教育评价 |
一、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二、自治区中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与升学 |
第五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授课语言问题 |
第一节 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变化 |
一、蒙语文教学计划 |
二、汉语文教学计划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学校语文教学计划 |
四、语文教学计划的比例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
一、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语文教材问题 |
二、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汉语文教材问题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中小学生蒙语文教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的授课用语问题 |
一、自愿情况下蒙古语授课为主 |
二、提倡蒙汉兼通,蒙古语授课的被轻视 |
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语言授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7)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缘起 |
(一)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背景 |
(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值得研究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名师"研究的现状 |
(二) 关于"名师职业幸福"研究的现状 |
(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还稀有研究 |
三、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
(一) 研究的理论框架 |
(二) 研究的预期结论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理论分析 |
一、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与标准 |
(一) 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 |
(二) 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标准 |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理论 |
(一) 西方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
(三) 中西方文化场域下幸福观的比较 |
(四) 幸福的含义 |
(五) 名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
(六) 文化场域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审视 |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概述 |
(一)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值得考虑的因素 |
(二) 采纳并修改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
(三)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调查覆盖范围广泛 |
(四)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 |
二、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结果 |
(一) 名师基本情况 |
(二) 名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 |
(三) 名师总体职业幸福感现状 |
(四) 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 |
(五) 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 |
三、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主要问题 |
(一) 名师职业幸福心态文化场域的问题 |
(二)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的问题 |
第四章 名师职业幸福的自主修炼 |
一、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
(一) 对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的调查 |
(二) 名师的具体培训需求 |
(三) 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
二、心态文化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一) 不同文化心态的主体在同一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幸福感 |
(二) 名师要实现职业幸福离不开良好的心态文化条件 |
三、名师的职业幸福以自己身心健康为基础 |
(一) 健康的身体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
(二) 健康的心理也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
四、名师的职业幸福以加强德性修养为前提 |
(一) 德性是个人幸福的前提 |
(二) 名师的德性即依据其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
(三)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属"我"的职业幸福尺度 |
五、名师的职业幸福以提升才干为必要条件 |
(一)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的才干 |
(二) 名师的才干指名师的知识技能 |
(三) 名师才干的形成过程 |
六、名师的职业幸福在于不断的奋发与拼搏 |
(一) 名师的奋发有为是名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条件 |
(二) 名师的奋发有为不是名师职业幸福的充分条件 |
(三) 努力给力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第五章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建构 |
一、文化场域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一)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规律 |
(二) 我国当代缺乏教育家的真正原因 |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具体文化场域 |
(一) 名师职业幸福之教育技术文化场域 |
(二) 名师职业幸福之经济文化场域 |
(三) 名师职业幸福之制度文化场域 |
(四) 名师职业幸福之任务场域 |
三、给予名师以职业顺境——支持性职业场域 |
(一) 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主体的职业幸福 |
(二) 名师的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名师的职业幸福 |
(三) 支持性职业场域将名师的短期职业幸福累积为长期的职业幸福 |
四、建构名师支持性文化场域之可能载体 |
(一) 载体一——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
(二) 载体二——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 |
(三) 载体三——区域名师工作室 |
(四) 载体四——区域导师制 |
(五) 载体五——区域名师沙龙 |
结语 |
一、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
(一) 市场经济场域在本质上是功利主义文化场域 |
(二) 创新载体,精心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
二、观点回顾 |
三、论文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 |
附录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
3.3.3 开展电教实验 |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
4.2.2 出版管理 |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
4.3.2 开展对外交流 |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
第5章 结语 |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
(9)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 |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五、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概况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起步和发展 |
一、土地改革后湖南农村的基本情况 |
二、互助组的兴起 |
三、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对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二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快速完成 |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全面铺开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并社升级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三节 小结 |
一、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绩 |
二、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干部群众的思想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畏难情绪以及急躁冒进的思想 |
二、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三、对走农业生产的集体化道路的认识 |
四、农业生产中的保守思想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民进行思想洗礼 |
二、把农民组织起来为集体而生产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领导与组织 |
第一节 树立领导权:宣传机制的建立 |
一、湖南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
二、报告员、宣传员的选拔与使用 |
三、非党宣传网的建设 |
第二节 把握话语权:宣传动员的规范化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文件的学习 |
二、发挥学习站、宣传员传授站在宣传动员中的作用 |
三、宣传干部训练班对宣传干部的训练与培养 |
第三节 扩大影响力:宣传动员的针对性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动员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 |
三、建立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宣传动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重点对象 |
第一节 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一、农村党员干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作用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对农村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村青年团员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对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 |
一、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 |
二、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合作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文字的宣传动员 |
一、报纸、图书的宣传动员 |
二、标语口号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语音的宣传动员 |
一、广播的宣传动员 |
二、会议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示范性的宣传动员 |
一、组织工作队下乡进行建社的示范动员 |
二、劳动模范的典型示范效应 |
三、农业展览会的示范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 |
一、思想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强制同时并举 |
二、经济利益激励与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 |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相互呼应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现实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 |
1.1.2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
1.1.3 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
1.4.3 综合研究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上的新探索 |
1.5.2 研究内容上的深挖掘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概述 |
2.1 生态文明教育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教育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容 |
2.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
2.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 |
第3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取得的成效 |
3.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地位牢固树立 |
3.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纳入教材 |
3.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认同得到提升 |
3.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氛围基本形成 |
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
3.2.1 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缺乏深刻性 |
3.2.2 学生生态文明知行缺乏一致性 |
3.2.3 教师生态文明教学缺乏有效性 |
3.2.4 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缺乏协同性 |
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目标不明晰 |
3.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内容不系统 |
3.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途径不宽阔 |
3.3.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保障不完备 |
第4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对策研究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指导原则 |
4.1.1 方向性原则 |
4.1.2 综合性原则 |
4.1.3 渗透性原则 |
4.1.4 实践性原则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导引 |
4.2.1 树立学生生态文明理念 |
4.2.2 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
4.2.3 养成学生生态文明习惯 |
4.2.4 增强学生生态文明责任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内容把握 |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4.3.2 《经济与社会》:融入习近平生态经济观、生态道德观 |
4.3.3 《政治与法治》:融入习近平生态治理观、生态法治观 |
4.3.4 《哲学与文化》:融入习近平生态自然观、生态文化观 |
4.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方法指导 |
4.4.1 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 |
4.4.2 主题教育与自主学习结合 |
4.4.3 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 |
4.4.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
4.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保障建设 |
4.5.1 组织保障 |
4.5.2 师资保障 |
4.5.3 资源保障 |
4.5.4 质量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学生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余生. 武汉大学, 2018(06)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3]城区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及优化研究[D]. 刘庆.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4]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用研究 ——以岳阳地区为例[D]. 龚婷.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4)
- [5]岳阳地区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J]. 岳阳地区教育局办公室. 湖南教育, 1977(05)
- [6]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D]. 哈达.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7]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 刘会贵. 西南大学, 2011(09)
- [8]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9]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D]. 邓世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 蒋梅.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