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1年世界各类织物产销普遍下降(论文文献综述)
李港佳[1](2021)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日本帝国与台湾地区》文中认为
关皓中[2](2021)在《侨资上海永安纱厂研究(1921-1937)》文中研究表明永安纱厂由旅澳华侨郭氏兄弟集侨资于1921年创办,是近代中国唯一由华侨资本创立的棉纺织企业。1937年抗战爆发前,永安纱厂已从一个纺织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五个棉纺织厂、两个织布厂、一个印染工厂和一个机器工厂的纺织印染全能企业,即永安纺织印染公司。自永纱创建至抗战爆发,国内纺织市场始终处于低谷期,民族纺织工业在内外压榨和排挤的环境下经营异常艰难,纺织企业多有倒闭清算。在如此严酷的境况下,永安纱厂逆势而上,短短十几年便跻身中国第二大民族纺织工业,规模仅次于荣氏兄弟的申新纺织公司。作为中国近代唯一的侨资纺织企业,永安纱厂在中国纺织工业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永安纱厂的专门研究极少,工业史角度的专门研究更是阙如。本研究基于大量一手特别是档案文献,对1921至1937年间永安纱厂的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认为其逆势发展主要源自侨资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以及独具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本文进一步将永安纱厂与其他民营纺织企业进行了对比,突显其成功背后的内外原因,并讨论其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首先进行历史背景分析,梳理永纱的发展轨迹。针对抗战前民国时期的国内纺织业发展概况,以及1922年至1937年国内花纱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研究阶段的纺织市场仅1928至1931年有利可图,是市场的回暖期。再依据国内纺织市场的起伏变化,将永安纱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探寻永纱兼并扩张的阶段性变化,以及其在民族纺织工业中的特殊性,并得出1928至1931年间是永纱快速实现兼并扩张的发展关键时期的结论。针对永纱在市场不佳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笔者从企业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了分类讨论。在纺织技术方面,侨资的背景使永纱紧密的接触西方先进的纺织技术。永纱引进生产设备方面呈现先进性、阶段性、谨慎性三点特征;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取高薪聘用与出国考察培养两种方式;在技术内化方面,永纱注重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并自备发电设备降低成本;同时完善生产规定,以提升工人工作效率;并不断改进设备,通过改装大牵引、引进电气白金烧毛机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产品方面体现出多样化、高档化、细支化(纱支数细化)的特点,并树立了良好的业内口碑。这些技术与生产方面的优势,使永纱获得了较强的纺织行业竞争力。在企业管理方面,永纱也领先于同行业。本文从资金结构、制度优势、经营策略等多个方面对永安纱厂的内部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侨资身份的特殊性方面,从华侨资金的集聚、联号资金的灵活使用以及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其他同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家族制”的中央集权模式稳定了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先进的生产、财务管理方式让永纱有一套科学的内部经营模式;同时善于利用金融手段通过套汇等方式获取利润,使永纱在最初建厂时期市场不佳的状况下,依然有所盈余,实现前期初步的积累。在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方面,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分庄制度,利用强大的分庄网络获取第一手市场消息,采购优质低廉的原棉,并获得广阔的销售市场。总体而言,永安纱厂之所以能在逆势中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其有较充足的资金、新厂新机器以及技术力量较强等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资本来自华侨,在国外吸取了一套当时资本主义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侨资永纱的成功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当今时代企业经营提供了范例。本文认为,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开放的眼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原料采购和销售的“分庄制”,以产品的多样化、高档化和细支化并配合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共同打开市场,发挥人才、科技、设备的生产力功效,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是永安成功的“秘诀”,也是今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可资借鉴的历史样本。
于菁竹[3](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王乾润[4](2020)在《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潜力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佳炜[5](2020)在《京津冀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改进策略》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全国各地都积极推进扶贫工作、落实扶贫任务,使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进展,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帮扶措施已在各地落地见效。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短发展差距的新阶段[1],更需关注基层政府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在京津冀区域内,“环京津贫困带”(1)的贫困问题尤其突出,亚洲开发银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内有25个贫困县集中连片,存在200多万的贫困人口,与西部最贫困的“三西”地区(2)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城乡差别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京津地区虽已没有绝对贫困人口,但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大力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当地偏远郊区的部分低收入困难群体的扶助,而这类群体是临时陷入贫困和脱贫后又返贫的高风险人口。因此对京津冀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门头沟、天津蓟州、河北承德的典型乡村做主要研究,通过与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成员的深入访谈,在全面解读京津冀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出发,总结三地执行精准扶贫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特色模式,并对京津冀精准扶贫的总体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对目标人群的识别误差、脱贫内生动力难培养、干部驻村帮扶困难多以及对部分易返贫的特殊人群的帮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效果不显着的原因,结合对扶贫典型地区的学习,从培育“造血功能”、集中扶贫资源、建立稳定脱贫长效运行机制及针对老年人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帮扶措施四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也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持续稳定脱贫成果提供依据。
胡安娜[6](2020)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中国”的反响这四个方面叙述。首先,借助报刊、书籍、文献等对博览会的背景分析,并对日本在台举办的历次博览会及此次博览会的一般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载体和事件分析日本帝国在此次博览会举办前后体现的殖民性。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也存在不同反应。殖民性之外,博览会的展示和设施也透露了日本带来的“现代性”。但通过其它资料的共同佐证,日本的“现代性”并不单纯。此外,被暂时分割的台湾和“中国”仍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的“中国”民众——从政府到民间,对此次博览会反应不一,值得探讨。结语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契机以及台湾、“中国”民众的观感可知,在恶意掠夺下、在民族情感下、在歧视和不公下,此次博览会的“现代性”需重新解读,综合看可谓作用有限。而日本仅仅以本国利益为唯一标准,殖民性是其最好解读。本次博览会举办了五十天,是日本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博览会。本次博览会共分为五个部分,台北为主会场,其它地方设有分会场。以总督府为核心成立了台湾博览会、台湾博览会协赞会和南方大稻埕助成会三个主要机构。各个组织分工合理,进行宣传和捐款动员、展品挑选和会场布置等工作。日本希望通过博览会展示其“帝国实力”,这在各个会场的展览中可窥知一二。但在此过程中日本对于“南进”的望穿秋水,对于“理蕃政策”不变更基调的适时调整、对台湾人记忆的操纵和控制等均是其殖民性的典型表现。小部分民众对于博览会感到新奇,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参观。更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于日方的作为并不买账,青年群体策划反日活动,知识分子撰文表达不满。会场的各馆等通过殖民当局有意安排的“今昔对比图”,刻意凸显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现代化”。台湾产业的发展、会场外交通的完善、卫生防疫体系的提高、公共设施的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健全等。从展示来看,台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现代化”是牺牲诸多、付出惨重代价换取的。日本对台湾的资源疯狂掠夺,以期换取最大经济效益;教育上开办了更多的学校,资源分配上却向着在台日人严重倾斜。日人还在“国语”教授上大下功夫,希望借此抹除台湾人的国语记忆,进一步“日本化”。日本在台举办博览会时,“中国”也派代表团参观交流,以福建省为代表。福建省政府为振兴经济特派人赴台,此前还举办了特产竞赛会遴选产品,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博览会上该省产品也获得好评。一些社会团体和相关人士也赴台,有参观游览者,有赴台谋生者。对于台湾的局势和特别人物,如辜显荣等人,“中国”未赴台的部分人士也表达了其观点。总之,此次博览会牵涉的面相较多。日本在博览会上,其殖民性并未展示,所想要展示的“现代性”满是污点,经不起推敲。除了台湾上下层的反应外,“中国”的反响对于研究此次博览会来说同样重要。
邓瑞[7](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梯田景观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资源,具有美学,生态,生产、文化等价值。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梯田景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污染、自然灾害等原因,梯田弃耕、撂荒问题日益凸显,给梯田农业生产,梯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梯田景观形态的维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梯田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梯田资源,挖掘梯田特色,兼顾其美学,生产,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规划设计出和谐共生,可持续性的梯田景观,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梯田景观为切入点,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梯田景观进行总体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明确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及原则,尝试性地提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为今后梯田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周边自然环境要素、梯田自身构成要素、梯田人文传承要素组成。通过从局部的构成要素分析到梯田整体分析,进而得出了梯田的景观特征。包括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游赏功能组成的功能性特征和由田埂、田坎线条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田面构成的色彩美,附作物变化的季相美,梯脊梯谷的空间美,农业生产的劳作美组成的美学特征。(2)通过对所选三个梯田案例的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梯田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具体如下:在自然条件和景观格局方面,充分利用梯田周边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殊的垂直空间结构;在功能特征方面,促进梯田生产、生活、生态和游赏多方面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在美学特征方面,依据梯田坡度的差异打造不同的梯田景观效果,陡坡梯田突出田埂线条美、梯脊梯谷空间美,缓坡梯田重视附作物生长变化的色彩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四个层面明确了规划目标,提出了梯田景观整体优化,保护优先,经济生产,文化延续,可持续性发展的六大规划原则。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和梯田农业生产策略。在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中,提出通过外“引”内“借”、显“山”露“水”、观景游览系统构建、旅游营销体系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观景条件。在梯田农业生产策略中,提出通过田坎系数合理化、田块分区治理、沟渠分级灌溉等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条件优化。
武晓媛[8](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金科[9](2020)在《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1927-1937年是民国时期杭州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杭州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杭州民众的生活总体稳定,有了更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然而七七事变以后,日军的野蛮侵略打断杭州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随着日军南下,民众纷纷逃亡,杭州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沦陷初,杭州的城市被破坏,各行各业都陷入停滞。随着日伪政权构建起沦陷区的殖民秩序,杭州社会治安逐渐好转,人口回归。然而因为日伪的高压统治与竭泽而渔的掠夺破坏,杭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远不及战前水平。沦陷初,日军通过军事入侵,制造种种暴行,造成的人口和财产损失不可数计,民众的生活从“常态”转向“非常态”。匮乏的物资、阻断的交通、脏乱的城市环境等各种问题随后凸显,严重影响普通民众日常的生活,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滑。沦陷后期,杭州民众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向“殖民化常态”。各种因素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杭州物价疯涨,生活指数飙升。普通民众的日常支出与收入差距加剧,尤其是工薪阶层入不敷出,沦陷区民众生存困难,生活逐步陷入崩溃。作为杭州沦陷区普通民众中的一部分,单帮客、劳工、学生、僧尼等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不同,然而他们的共同经历和心态都反映出在日本殖民秩序压迫下普通民众艰难的生活。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对沦陷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殖民统治政策。然而在其统治的过程中,沦陷区的现代化进程受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被破坏,沦陷区对日的补给能力进一步下降。沦陷区民众,更是中日战争的首要受害者。民众因为日军暴行无法产生对沦陷区政府的信任,同时生存的困难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反日意识与行为,促成他们形成民族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也使日本的镇压成本上升。这宣告日本殖民统治的失利与侵华战争的注定失败。
肖中孝[10](2019)在《MD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在过去的5年发生剧变,国内市场形成寡头格局,敢于投入创新、敢于推动转型变革,抓质量、抓创新、推精细化管理、去库存,由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企业的基本面得到有效改善。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家电品牌关于走出去,兼并、收购举措频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家电行业近年来的成为了社会、学界关注的市场热点。本文提出,MD集团应定位为家电行业的领导者。2010年在企业巅峰壮士断腕,推动企业的第一阶段的经营转型,组织架构扁平化(砍掉二级产业集团)、推动产业数一数二原则(剥离未来三年做不到行业前三的产业)等,如何通过“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的三大战略主轴,逐步构建产品层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构建企业经营层面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提出深化转型:在巩固前期转型成果同时,坚定推动全球产业布局,收购KUKA、收购TOSHIBA、收购意大利Clivet,与伊莱克斯成立合资公司等等。过去的转型的6年,MD在规模上确保10%的符合增长,利润确实20%以上的复合增长,企业经营净现金流从2010年的-50亿,到2018年的300多亿,一系列数据足以证明经营转型的成效。MD集团未来五年的战略主轴仍将是“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坚定不移的推动深化传略转型。集团战略定位本文以MD集团的发展战略转型为切入点做案例解析,以期对我国制造业如何推动深化转型的战略思考与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1991年世界各类织物产销普遍下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1年世界各类织物产销普遍下降(论文提纲范文)
(2)侨资上海永安纱厂研究(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棉纺织史相关研究 |
1.2.2 永安纱厂及永安集团相关研究 |
1.2.3 近代侨资企业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说明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抗战前永安纱厂发展概述 |
2.1 纺织行业背景分析 |
2.1.1 抗战前民国时期纺织业发展概况 |
2.1.2 抗战前花纱市场情况分析 |
2.2 永安纱厂的创办与发展 |
2.2.1 创办始末(1921至1922年) |
2.2.2 初步发展时期(1922至1927年) |
2.2.3 兼并扩张时期(1928至1931年) |
2.2.4 发展成型时期(1932至1937年) |
2.3 小结 |
3.永安纱厂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3.1 生产设备的引进 |
3.2 技术人员的聘用及培养 |
3.2.1 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总工程师骆乾伯 |
3.2.2 派遣出国考察培养——纺织人才郭棣活 |
3.3 技术的内化及创新 |
3.4 产品质量、品种的变化 |
3.4.1 树立品牌形象 |
3.4.2 产品多样化、高档化、细支化 |
3.5 小结 |
4.永安纱厂管理模式分析 |
4.1 侨资联号企业的特殊性 |
4.1.1 侨资联号集团的优势 |
4.1.2 永纱侨资的集聚 |
4.1.3 联号资金的运用 |
4.2 公司治理模式与竞争策略 |
4.2.1 “家族制”中央集权结构 |
4.2.2 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
4.2.3 通过金融手段获取收益 |
4.3 原棉的采购与分销——分庄的设立 |
4.3.1 广阔的分庄分布 |
4.3.2 原棉采购的优势 |
4.3.3 销售市场的抢占 |
4.4 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人已发表成果 |
致谢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京津冀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环京津贫困带 |
2.1.3 驻村帮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2.2 参与式扶贫理论 |
2.2.3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第3章 京津冀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
3.1 北京市精准扶贫实践 |
3.1.1 北京市精准扶贫总体情况 |
3.1.2 北京市精准扶贫政策 |
3.1.3 典型案例:门头沟区太子墓村“产业+就业”精准帮扶模式 |
3.2 天津市精准扶贫实践 |
3.2.1 天津市精准扶贫总体情况 |
3.2.2 天津市精准扶贫政策 |
3.2.3 典型案例:蓟州区乔安子村“党建+教育文化”精准帮扶模式 |
3.3 河北省精准扶贫实践 |
3.3.1 河北省精准扶贫总体情况 |
3.3.2 河北省精准扶贫政策 |
3.3.3 典型案例:承德市银里村“三产融合”精准帮扶模式 |
3.4 京津冀精准扶贫的比较分析 |
3.4.1 贫困标准设定和扶贫难度具有显着差异 |
3.4.2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体系 |
3.4.3 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是帮扶的第一步 |
3.4.4 将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关键一环 |
3.4.5 特色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成为重点帮扶模式 |
第4章 京津冀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扶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难保证 |
4.1.2 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和“精气神”有待提升 |
4.1.3 干部驻村帮扶中的共性问题 |
4.1.4 扶贫效果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5 针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扶助措施未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
4.2 部分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不显着的原因 |
4.2.1 精准扶贫政策不完善影响当前扶贫工作的效果 |
4.2.2 目标群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低使扶贫成果难以延续 |
4.2.3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影响扶贫目标的实现 |
4.2.4 部分贫困村的内外部环境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
第5章 精准扶贫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四川凉山“电商+旅游+网络直播”扶贫模式 |
5.1.1 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基本情况介绍 |
5.1.2 阿土列尔村精准扶贫经验及启示 |
5.2 安徽宿州“能人”带动脱贫模式 |
5.2.1 安徽宿州萧县基本情况介绍 |
5.2.2 朱解庄村精准扶贫经验及启示 |
第6章 京津冀精准扶贫的改进策略 |
6.1 激活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
6.1.1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 |
6.1.2 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与脱贫活动 |
6.1.3 进一步完善驻村帮扶工作 |
6.1.4 重视贫困村内生人才的培养 |
6.2 落实各方扶贫资源的投入 |
6.2.1 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 |
6.2.2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项目 |
6.2.3 建立针对贫困村的扶贫平台 |
6.3 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
6.3.1 确保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的真实性 |
6.3.2 健全扶贫工作监督机制 |
6.3.3 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成效跟踪 |
6.4 重点关注农村部分特殊群体 |
6.4.1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扶助 |
6.4.2 重视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帮扶 |
结语 |
附录 驻村帮扶第一书记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博览会研究概况 |
(二) 1935年台湾博览会具体角度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分析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多领域交叉研究法 |
(三) 微观与宏观视角结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 |
一、日殖下台湾博览会事业之沿革 |
二、博览会之缘起 |
三、博览会之组织动员 |
(一) 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筹划动员 |
(二) 捐款动员 |
(三) 自发动员 |
四、博览会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二章 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 |
一、会场布置及活动所呈现的台湾社会之发展进步 |
(一) 博览会会场布置 |
(二) 会场上展开的系列活动 |
二、博览会促进台湾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效用 |
(一) 交通运输网更为完备 |
(二) 公共卫生防疫的完善 |
(三) 公共设施的进步 |
(四) 民众休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
(五) 繁荣市面 |
第三章 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 |
一、“日本帝国”之呈现 |
(一) 日本元素的渗透 |
(二) 军国主义的彰显 |
二、日本殖民台湾的表现 |
(一) 南进政策的发展 |
(二) 理蕃政策的前后调整 |
(三) 日本对台湾产业的疯狂掠夺 |
三、“去中国”的教育殖民化 |
(一) 内台之间的差别对待 |
(二) 教授日语,传输日本文化观 |
四、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的反应 |
第四章 “中国”的反响 |
一、“中国”对“日殖台湾”的复杂心态 |
二、福建省积极参与博览会 |
(一) 政府举办福建省特产竞赛会 |
(二) 政治观摩:陈仪、厦门市长王固磐等赴台参观 |
三、社会人士参观考察博览会 |
四、“辜显荣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梯田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 梯田景观类型 |
2.2 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 小结 |
第3章 梯田景观功能与美学特征研究 |
3.1 梯田景观的功能性特征 |
3.2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典型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
4.2 自然条件与景观格局分析 |
4.3 梯田景观功能分析 |
4.4 梯田景观美学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梯田景观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 |
5.4 梯田景观农业生产设计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实践—酉阳花田梯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2 现状分析 |
6.3 景观资源分析 |
6.4 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
6.5 总体规划 |
6.6 专项规划设计 |
6.7 梯田修复设计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
1.1.1 “工艺”词源考察 |
1.1.2 “工艺”的新内涵 |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
1.2 工艺的分类 |
1.2.1 分类依据 |
1.2.2 主要门类 |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史料来源、研究方法 |
一、沦陷前杭州的“常态”时期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杭州 |
(二)“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二、沦陷初杭州的“非常态”时期 |
(一)杭州的沦陷 |
(二)“非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三、沦陷后期杭州的“殖民化常态”时期 |
(一)杭州市伪政府的建立 |
(二)“殖民化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三)“殖民化常态”下的特定人群 |
四、杭州沦陷区日本殖民统治的失败 |
(一)打断杭州现代化发展进程 |
(二)破坏民众的日常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MD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
二、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本文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战略研究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研究理论分析 |
一、产业周期与阶段理论对企业战略规划的导向作用 |
二、产业竞争力理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参考意义 |
三、产业属性对战略研究的重要价值 |
第三节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应用面对的挑战 |
一、我国企业实践对西方战略理论提出的挑战 |
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经典战略理论的挑战 |
三、资本对经典企业战略理论产生影响 |
四、战略管理理论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研究 |
一、企业战略转型概述 |
二、企业战略转型的驱动原因 |
三.企业战略转型的实现方式 |
四、关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家电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一节 质量经济阶段的“三个转变” |
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二、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
三、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第二节 家电市场行业概述 |
一、家电行业的界定与构成 |
二、家电市场的整体结构及其业务特征 |
三、全球家电市场发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家电市场行业的发展概况 |
一、我国家电市场行业概述 |
二、我国家电行业研究 |
三、我国家电行业消费者研究 |
第四节 资本和互联网对家电市场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
一、资本市场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
二、互联网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 |
第五节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一、环保、节能、健康、智能是未来家电竞争的砝码 |
二、基于消费者研究、差异化竞争快速占领消费市场 |
三、全球技术布局,构建核心产品技术竞争力 |
四、产业链纵向延伸,合资并购,快速掌握核心资源 |
第四章 MD集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评估 |
第一节 MD集团简介 |
第二节 MD集团的发展历程 |
一、艰苦创业阶段(1968-1980年) |
二、迅速发展阶段(1980-1991年) |
三、规模发展阶段(1992-2002年) |
四、跨越发展阶段(2002-2010年) |
五、转型发展(2011-2015) |
六、战略未来(2016-至今) |
第三节 MD集团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一、外部环境给MD集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二、MD集团内部所面临的挑战 |
三、竞争对手的挑战 |
第四节 MD集团战略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一、对企业家的评估 |
二、对企业业务能力的评估 |
三、对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估 |
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 |
五、对资本运营能力的评估 |
第五章 MD集团战略转型的规划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战略转型的逻辑 |
一、家电市场竞争格局及战略机遇 |
二、家电行业天花板 |
三、如何打破家电行业天花板 |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五、全球化战略 |
第二节 战略转型的定位与转型战略的选择 |
一、MD集团的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
二、MD集团的总体定位 |
三、MD集团的客户定位 |
四、MD集团的产品定位 |
五、MD集团转型战略的选择 |
第三节 转型战略的目标与转型战略实施的阶段计划 |
一、转型战略的目标 |
二、战略实施阶段计划: 333战略规划 |
第四节 战略转型的经营方针 |
一、产品领先 |
二、效率驱动 |
三、全球经营 |
第六章 MD集团战略转型的支撑体系 |
第一节 MD集团的组织保障 |
一、合理组织结构的建立 |
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和考核标准 |
三、提高组织能力,建立高效团队 |
第二节 MD集团的人才保障 |
一、人才理念: 用事业成就人才,用人才成就事业 |
二、“一个MD”构建人才新优势 |
三、人才全球化 |
四、培训机制 |
五、员工关怀 |
第三节 MD集团的制度保障 |
一、职业经理人机制 |
二、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 |
三、股权激励长效机制 |
四、建立企业风险管控体系 |
第四节 MD集团的文化保障 |
一、战略的执行和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 |
二、企业文化是慢变量,需要常抓不懈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实践启示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1991年世界各类织物产销普遍下降(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日本帝国与台湾地区[D]. 李港佳. 外交学院, 2021
- [2]侨资上海永安纱厂研究(1921-1937)[D]. 关皓中. 东华大学, 2021(09)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潜力与路径研究[D]. 王乾润. 新疆农业大学, 2020
- [5]京津冀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改进策略[D]. 李佳炜.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D]. 胡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D]. 邓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8]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9]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D]. 金科.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MD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D]. 肖中孝. 厦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