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紧性在选择理论中的一个刻划(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贺琛[1](2021)在《楚鉨的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涛黎[2](2021)在《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 ——以Halfway to Harmony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实践报告以美国儿童读物作家芭芭拉·奥康纳(Barbara O’Connor)所着的《回到哈莫尼》(Halfway to Harmony)的第1至14章为实践材料,该作品一共42章,以朴实易懂的文字讲述了有关成长、友谊、勇气、重回平和的故事。由于儿童文学所面向的读者仍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译者要以读者为中心进行翻译,认真考量儿童读者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语言能力、表达习惯、审美偏好等,唯有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容易让译入语儿童所接受。而由汉斯·罗伯特·姚斯创建的接受美学理论突破了单纯注重原作和作家的片面性,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感受。本报告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共分为六章,分别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层面和文化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相应的语言策略:在词汇层面,通过使用形象鲜明、节奏明快的口语词、叠词、拟声词、押韵词来体现译文的文字之美;在句法层面,通过化长句为短句、完善句意,帮助儿童读者理清逻辑,深化理解;在修辞层面,通过使用比喻、拟人、排比,让译文内容变得丰满生动,增强儿童读者阅读愉悦感;在文化层面,通过文化解释和正念表达,拓展儿童读者的审美视野。笔者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层面的分析,能更好的帮助目标语儿童读者理解原作思想。通过撰写该实践报告,尤其是案例分析部分,笔者更加确信了接受美学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结合的可能性,并希望此后能继续该方面的研究,产出优质的译文。
唐菁菁[3](2021)在《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贺金叶子[4](2020)在《台湾女性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台湾地区文艺领域对女性主义题材研究虽然仅仅三四十年时间,但发展速度让人惊讶,而电影领域里女性主义融入的时间则更短,在新电影运动深入开展的形势下,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女性议题的导演和电影初现影坛,但也只是星星之火,女性仍处在整个社会的边缘位置。到了90年代,女性电影人、纪录片创作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女性影像才渐渐开始燎原。台湾女性文学作品为台湾女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创作文本,90年代以前大部分的女性电影都改编自女性小说,女性小说在创作题材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女性电影的影像语言。进入90年代,受西方女性思潮传播的影响,女权主义运动在台湾开始兴起,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纷纷加入到这一潮流中。电影作为众多媒介领域中的一块,特别是在女性主义早期阶段,被认为是女性运动的阵地,台湾女性电影被用来作为意识形态工具来纠正一些男性主导的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以一种对抗的姿态独立于主流电影之外的女性影像。台湾女性影展的的创办正是在这种创作局面下诞生的,它的成立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工作者投入到为女性发声的影像创作工作中。对于台湾女性电影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绪论阐释了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台湾女性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章将改编自台湾女性小说的女性电影分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分别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台湾女性作家及其代表作中所展现的女性在不同现实社会时空下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的变化,从中归纳出改编自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台湾女性电影作为一种图像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意蕴上与作为语言文本的女性小说之间的互文关系。第二章先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女性主义进入台湾后对台湾女性文学及电影的影响来阐释台湾女性电影的女体符码的建立过程,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观点与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解说台湾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是如何从电影中被凝视的“他者”变为凝视的主体的,再从台湾女性电影题材的流变和台湾女性电影的叙事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论述台湾女性电影的形态是如何完成从情欲书写到自我表达的转变的。第三章先从台湾独立制片的女性电影中挑选出具有建构女性情欲主体意识的几部代表作,紧扣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隐喻与直喻两个方面来探析当代台湾女性电影是如何建立起女性主体、打破男性霸权,再从当代台湾女性导演的创作实践观点、女性电影参与社会议题和影像历史的创作等方面,阐述台湾女性影人的发声与其对男性霸权的解构。结语部分立足台湾女性电影在制作环境、价值导向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现状,总结台湾女性电影女性叙述视角所展现出的独特的话语特点和视野情怀,强调女性电影对于构建一个两性平等、和谐互助的社会的重要性。
孙昉煦[5](2020)在《马克·坦西绘画的超文性戏仿手法研究》文中指出超文性戏仿是戏仿文本通过对目标文本(源文本)的整体性模仿,比如体裁、意象、风格、叙事模式、常用母题等,来达到对目标文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转移、置换或解构,从而使传统的和先锋的、正统的和非正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矛盾和对峙。(1)超文性戏仿既肯定又否定、既扞卫又破坏的双重意义,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被发扬光大,以至于这种创作手法越来越常见,作品也越来越多,影响也日渐扩大。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但在绘画领域,当代美国画家马克·坦西无疑是一位杰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的作品,超文性戏仿手法一直在马克·坦西的作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将经典作品进行超文性戏仿来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是他作品的巧妙之处。这些超文性戏仿作品大多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对当今世界的油画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这个影响甚至波及到了中国。本文从超文性戏仿手法入手,对马克·坦西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尝试着揭示这种创作手法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带来的启示性意义。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分析超文性戏仿手法的含义和功能,介绍这一创作手法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广泛运用。超文性戏仿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历史十分悠久,涵盖范围也十分广泛;但作为一个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却并不长。第二章,分析马克·坦西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对超文性戏仿手法的独特运用。马克·坦西是将观念因素引入绘画,藉此对艺术现象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的艺术家,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展现这些观念,他最常使用的艺术手法便是超文性戏仿。由于他对这一创作手法的大量使用和成功运用,使他的作品都有内涵深刻的一面。第三章,分析马克·坦西超文性戏仿作品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启示性意义。超文性戏仿手法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油画指明了一条新路。但即使如此,在具体应用中,也要避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本文结合超文性戏仿对马克·坦西的部分作品做出了深入剖析,为更好地宣介超文性戏仿手法提供了参照。超文性戏仿作为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创作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视角。
江午奇[6](2020)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海德格尔通过《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为其此在形而上学辩护时,紧紧抓住“人的有限性问题”,一再强调康德是在为人的此在的形而上学做奠基工作,而“实现”这种形而上学之任务的关键是要揭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间的关联。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在“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的关联上进行思考的?“人的有限性问题”是如何发展为此在形而上学或此在现象学的?海德格尔是如何走向《存在与时间》的?要弄清楚这些海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必须对海德格尔哲思道路进行一番勘察。珀格勒、克兹尔等许多海学研究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充分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研究从发生诠释学视角,结合辩证法的一些因素,对海德格尔从1907年获得存在问题的激发开始直至1926年《存在与时间》完成的此在现象学探索道路进行了深入考察,把此“路”揭示为自身发展自身、自身赢获自身、自身诠释自身的活生生的动态进程。首先,1907-1911年间,海氏哲思在宗教中获得触发,亦活动在宗教领域内。在虔诚天主教信仰的滋养和促动下,作为此在的海德格尔经孔拉德·格勒贝尔,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存在问题之激发。就海德格尔之能在来说,此“激发”作为其哲思之真正开端,展开了种种可能性,即其哲学活动要向之去存在的可能性。这种“激发”着的可能性之展开,从其作为一种解释活动来看,在根本上乃是源初“理解”所展开的可能性。于是,这种“激发”作为“开端”,就有了“理解的萌发”之意义(第一篇)。其次,1911-1918年间,海氏哲思展现出从“实在性”“有效性”引向“实际性”之势。在“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上做短暂停留之后,海氏将其哲思聚焦于逻辑领域,经历了“逻辑研究Ⅰ”(《关于逻辑学的新研究》)、“逻辑研究Ⅱ”(《心理学主义的判断理论》)、“逻辑研究Ⅲ”(《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和意谓理论》)三大进程,并力图通过对历史和时间问题的思考将其对逻辑问题的研究统一起来。总的来说,这是在逻辑领域内思考存在问题,并展现出从“存在”走向“时间”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海德格尔尝试着将现象学运用到逻辑领域之中。这种“尝试”,作为现象学与逻辑性东西的某种融合,当其运用到中世纪人的精神生活的分析之上时,在海德格尔哲思活动中激起某种共振。历史性的精神生活映入眼帘,逻辑东西的有效性与现象学、历史性精神生活和时间问题等纠缠在一起,为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引向实际生活奠定了基础。由于所有这一切哲学思考,作为解释活动,都是海德格尔自身之源初“理解”的展开状态,故而这个阶段的研究活动具有“理解的展开”之意义(第二篇)。再次,1919-1922年间,海氏哲思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在此过程中,战时补救学期讲座率先提出“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并初次触及影响整个此在现象学之建构的两大问题,即现象(前理解领域)的可通达性与可描述性。在《直观与表达的现象学》之后,从“第一路标”开始,海氏之哲思活动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中。此筹划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又被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并进一步发展为“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前理解”领域的赢获(同时意味着诠释学处境的赢获),而海氏哲思作为解释活动,乃在源初“理解”的推动下实施的对“前理解”的占有,故而前述“赢获”和“描述”就表现为作为解释者的此在对其自身的拥有。因此,海氏本阶段的探索被诠释为“理解的自身拥有”(第三篇)。最后,1923-1926年间,海氏此在现象学,经“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和“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等形态,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达到成熟。通过《那托普报告》彻底赢得诠释学的源初处境之后,海氏将“存在论的现象学”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统一于《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之中,并初步专题地展开了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在此基础上,《时间概念》从此在生存论分析和时间性分析两个方面奠定了此在现象学的整个格局。《时间概念史导论》在对现象学的发展历史做了告别性的梳理和回顾后,正式确立了其自身的现象学方向,即明确其研究论题乃是“起源于此在的无规定的前理解”的存在问题,研究目标是“对研究领域的准备性描述,借此显露时间现象”。在这里,海氏深化和拓展了对此在的解释,但并未完成“显露时间现象”之任务。这一任务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被充实,此在现象学在这里达到成熟。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此在之解释,而解释者本身亦为“理解”着的此在,故而有“理解的自身诠释”之义(第四篇)。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此在的解释以及将此在存在之意义揭示为时间性,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之理解”的现象学把握和诠释。这种把握和诠释,作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关联的一种揭示,蕴含着海德格尔解决支配西方哲学上千年的哲学难题的意图。从根本上讲,前述把握和诠释走过的道路构成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总之,从发生诠释学视角,对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进行全面、深入考察,揭示其哲思在不同阶段的“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对于推进海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强[7](2019)在《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当下中国建筑语境中,路径通常被理解为简单的功能流线组织、具体操作过程中人的体验与建筑的场所感通常被忽视以及路径设计研究呈系统性缺失、各种方法碎片化的现象,论文研究试图以空间与路径关联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与诊断空间组织与路径引导的关系,从设计方法层面阐明路径对于空间内涵的扩展、空间感知的提升以及空间场景的构建的学术与应用价值。论文从“空间-路径”系统构建、系统物质要素分析与组合、行为感知以及模拟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构建“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首先,系统的构建: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历史上各阶段的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并对其一般形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厘清系统由物质要素与感知要素两方面构成。其次,系统物质要素与组合关系分析:运用图解分析、案例类比等方法,解析与论证抽象与具象等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第三,物质要素对行为感知的影响:从礼仪性与日常性两种形式具体探讨路径对人行为感知的意义。第四,模拟分析:运用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建立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的关系,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法进行量化模拟,分析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变形成视觉感知的差异。最后,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研究分别从预设性与生成性两个方面、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性质分别展开论述,并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结合要素组合结构的控制以及要素具体设计,最终形成主客观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探讨建筑空间与路径的关系,从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两个层面,以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礼仪性与日常性、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三组关系共同构建“空间-路径”系统;其次,将isovist视域分析、图解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转化应用,将客体空间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人的路径体验进行关联,构建数据化与可视化的“空间-路径”分析方法体系;最后,以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具体应用加以阐释,提出更关注体验的设计方法,使建筑设计向更高层级跃迁。
张洁[8](2019)在《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瓷是一种“泥琢火烧”的艺术,土语有言“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死活看烧成”,可见陶瓷窑在其制作过程中发挥了极重要的地位。不同于现代窑炉的可控性,传统的陶瓷窑炉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这完全有赖于匠人的烧制经验和窑炉性能。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造技术和研究只被坊间少数陶瓷匠人所掌握,但是他们大多文化有限,且不善于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的文字记录非常少。陶窑的建造在历代匠人的口口相传中,其准确性无法验证,设计和建造技艺也近乎失传。基于前人对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研究较少,在建筑学领域内对其设计建造亦无相关研究和记载,本文实地调研了云南省文物保护名单中记录的三十三处窑址,并在调研途中测绘了现存的,构造完整的且仍在使用中的十三处陶瓷窑,结合历史资料和实测数据研究云南传统陶瓷窑,主要从类型发展和建造技艺特征两个大的方向。首先,以中国陶瓷窑的类型和发展历史为大背景,依据云南有历史记录的窑址,以时间轴为线索对云南陶瓷窑的类型进行梳理和研究。同时,针对调研和测绘的陶瓷窑从其制陶技艺流程、窑炉选址、建造材料、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横向研究,探讨以云南陶瓷窑本体为主要对象的建构特征。
杨书林[9](2019)在《城市群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凭借着低廉的成本要素、完善的基础设施、贴牌加工的贸易方式,逐渐融入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成为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中国制造业此时的特征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末端、对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主要是通过加工、制造、组装等方式实现自身盈利。中国制造业就是凭借着这一定位实现了贸易量的快速扩张、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因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整个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区域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前期中兴事件的发生、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我国大幅上涨的要素成本,都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对行业的生产分工模式进行思考,以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城市群作为为我国城市化新的主体形态,它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区域经济活动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作为人口的空间密集区和城市的空间集聚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集聚平台与开放发展的门户区域,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阶段。城市群生产网络空间边界的确定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区域生产网络是一种可行模式选择,其能够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和产业升级。选择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以期利用长三角整体的区位优势,从中国视角、全球视野,探讨整合具有跨越区域行政边界、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掌控力优势产业的模式和路径,以实现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和结论对于我国优化产业布局、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紧紧围绕现实背景,直面全球价值链攀升这个中国重大的现实问题,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对城市群生产网络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与效应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城市群生产网络—城市群企业生产效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城市群生产网络集聚下的成本降低效应和竞争强化效应,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对研究重点进行实证上的检验,为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主要结论有:(1)基于三次产业层面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同构系数的测算,根据既能反映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简化E-G指数,并基于2001-2013年中国经验数据的测算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三次产业层面的集聚同构程度很高,长三角城市群在产业和部门层面存在较强的集聚同构特征,而且特征表现为产业层面大于部门层面。以收敛性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的产业集聚同构程度收敛,其生产网络分布的产业前后关联程度高、匹配程度好,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规模和外溢效应。(2)通过扩展Kee and Tang(2016)的模型设定,构建分析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进口中间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本文的基准模型。理论模型显示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加成率和国外/国内相对价格正相关。基准模型下,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由加成率和国外/国内相对价格决定,加成率、国外/国内相对价格越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越高。进一步,由于存在成本降低效应和竞争强化效应,因此城市群集聚效应对最终品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作用。如果成本降低效应为主,则可能提升企业加成率。引入城市群协同集聚效应后,外部规模经济在降低成本、降低行业门槛方面具有明显成效,使得企业在更高难度基础上进行该类创新,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的集聚程度,以及人均资本存量、外国直接投资的对数、人均道路面积等对生产效率都有明显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这是基准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这一学术命题的刻画和检验。(3)继基本理论模型引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后,外部规模经济可能通过成本降低效应和竞争加剧效应影响最终品企业加成率水平,城市群的协同集聚效应使得成本降低效应大于竞争加剧效应,企业加成率提升。城市群对中间品市场的影响可能存在明显的竞争加剧效应,即城市群由于较大的市场规模可能存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数目众多的中间品企业使得市场结构趋向于竞争,降低了国内中间品的价格,因此可能存在显着正向的国内外中间品价格效应。且由于城市群集聚效应,外部规模经济可能通过竞争加剧效应影响中间品企业相对价格水平,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增大,国内中间品价格下降,存在显着的正向国外/国内相对价格效应(增大)。由此可知,由于城市群的协同集聚效应引致加成率和国外/国内相对价格的上升,因此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了其全球价值链地位。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一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产业的协同集聚)对出口企业本地附加值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群内的人均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生产效率以及人均道路面积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率也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另外,长三角城市群的垂直水平的产业集聚水平对出口产品附加值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水平关联的影响。(4)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条件下,城市群内将分层次有序分工合作,实现产业要素资源与市场需求分层对接,实质上是产业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产业体系分层次并行优化发展。这将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扩大一体化性质的国内需求市场,完善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产业体系,这些无疑将强化中国产业综合性优势的叠加效应,进而维持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互动能打破区域产业同构与结构固化效应、消除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与战略性隔绝机制,并能有力应对“碳锁定”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产业要素在群内自由流动、高端要素资源聚集的具体路径与以多维度优化政策作为取向转向耦合互动范式的基本路径。
孔庆荣[10](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二、亚紧性在选择理论中的一个刻划(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紧性在选择理论中的一个刻划(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 ——以Halfway to Harmony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任务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审校 |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特点及文本翻译要求 |
3.1 儿童文学的特点 |
3.2 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 |
第四章 接受美学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
4.1 产生与发展 |
4.2 重要概念 |
4.2.1 期待视野 |
4.2.2 审美经验 |
4.3 接受美学理论对儿童文学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 |
第五章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译例分析 |
5.1 文字美 |
5.1.1 口语词的使用 |
5.1.2 叠词的使用 |
5.1.3 拟声词 |
5.1.4 押韵 |
5.2 句子美 |
5.2.1 化长句为短句 |
5.2.2 完善句意 |
5.3 修辞美 |
5.3.1 使用比喻 |
5.3.2 使用拟人 |
5.3.3 使用排比 |
5.4 文化美 |
5.4.1 文化解释 |
5.4.2 正念表达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台湾女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小说:台湾女性电影的改编来源 |
第一节 主题意蕴的承袭 |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女性小说 |
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台湾女性小说 |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台湾女性小说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启迪 |
一、琼瑶:爱情王国里的闺秀 |
二、廖辉英、萧飒:在新旧社会夹缝中的挣扎者 |
三、李昂:挑战男性霸权的反叛者 |
第三节 故事情节的复现 |
一、《婉君表妹》:封建大观园的兄妹之恋 |
二、《油麻菜籽》:现实时空下台湾女性的成长史 |
三、《暗夜》:外遇情境中情欲与道德的挣扎 |
第二章 女体符码:台湾女性电影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视点:从男性凝视到女性凝视 |
一、被凝视的“他者” |
二、女性主体的确立 |
第二节 形态:从情欲书写到自我表达 |
一、情欲的沉沦 |
二、意识的突破 |
第三节 风格:从单一到多元 |
一、单一的传统女性 |
二、多元的现代女性 |
第三章 女权凸显:台湾女性电影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女性情欲的大胆呈现 |
一、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隐喻 |
二、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直喻 |
第二节 男性霸权的着力解构 |
一、导演观点的披露 |
二、社会议题的呈现 |
三、历史题材的揭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马克·坦西绘画的超文性戏仿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意义 |
4、研究方法及特色 |
第一章 、超文性戏仿手法的阐释 |
(一)超文性戏仿的含义与功能 |
1.超文性戏仿的含义 |
2.超文性戏仿的功能 |
(二)超文性戏仿手法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
1.“双重编码”图像信息的开放性 |
2.绘画作品中超文性戏仿常见处理方式 |
第二章 、马克·坦西绘画中超文性戏仿手法的运用 |
(一)马克·坦西与“图像一代”的艺术观 |
(二)马克·坦西作品素材来源与创作过程 |
(三)马克·坦西作品的形式嬗变 |
(四)马克·坦西绘画超文性戏仿手法的体现 |
1.画中之画 |
2.经典情节的重塑 |
3.经典元素符号巧妙的穿插 |
(五)马克·坦西绘画对现代主义的寓言 |
第三章 、马克·坦西超文性戏仿作品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启示性意义 |
(一)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超文性戏仿手法的运用 |
(二)马克·坦西超文性戏仿作品对当代架上绘画的借鉴性意义 |
(三)马克·坦西超文性戏仿作品对当代戏仿手法使用者的启示性意义 |
1.谨防戏仿的简单恶搞化和过度化 |
2.注意与反讽、讽刺和挪用的区别 |
3.选择影响力大的目标文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篇 理解的萌发: 存在问题的激发与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
第一章 问题的起始: 此在现象学的问题缘起 |
第一节 开端问题 |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与存在问题的激发处境 |
第二章 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
第一节 文化斗争的传统与海德格尔哲思的起源 |
第二节 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海氏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关联 |
本篇小结 |
第二篇 理解的展开: 从“实在性”、“有效性”向“实际性”的挺进 |
第一章 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
第一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何所从来” |
第二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作为“可能性”所蕴含的何所向 |
第二章 逻辑研究Ⅰ: 逻辑东西之现实性-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逻辑的本质 |
第二节 迈农和阿梅瑟德的对象理论 |
第三节 判断与意义 |
第三章 逻辑研究Ⅱ: 博士论文中的“有效性”与Dasein |
第一节 博士论文的结构所凸显的主导问题,及里普斯的有效性思想 |
第二节 “前意识”的生活体验作为通达纯粹逻辑领域的入口,以及有效性与Dasein |
第三节 判断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形式显示方法的可能性基础 |
第四章 逻辑研究Ⅲ: “理解”将其自身引向“实际性”领域 |
第一节 哲学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先兆 |
第二节 “存在问题”视域下的现实性领域之区分 |
第三节 对意谓理论的现象学解读作为建构此在现象学之方法的准备 |
第五章 早期思想的“合题”——时间 |
第一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形式上的“合题”特征 |
第二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内容上的“合题”特征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理解的自身拥有: 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走向“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
第一章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作为此在现象学研究之指南 |
第一节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 海德格尔“看”之方式上的自身否定 |
第二节 “前理解”处境之初步进入: 体验结构分析与世界现象的初步揭示 |
第三节 此在现象学的预备: 从认识论循环到诠释学循环 |
第二章 源始科学的初步建构: 现象学作为实际自在生活的源始科学 |
第一节 对“本源”(Ursprung)之寻求的草描: 把“生活”确定为现象学的问题领域及把自身带入生活之方法 |
第二节 “自在生活”的描述作为对世界现象的进一步揭示: 把自身世界确定为探入“本源”的基本方向 |
第三节 “前理解”处境之赢获的尝试: 自身世界作为本源领域以及本源之探寻 |
第三章 从“前理解”处境到“人”之此在: 将“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人的此在的存在论” |
第一节 “第一路标”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 |
第二节 现象学解构方法之筹划 |
第三节 “人是什么?”: 雅思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引导性问题 |
第四节 生命哲学的核心任务: 实存现象之把握 |
第五节 “第一路标”之意义 |
第四章 理解处境的初步赢获: 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到“存在论的现象学” |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 将“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 |
第二节 形式显示方法与理解处境的自身拥有 |
第三节 对实际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
第五章 诠释学处境的显示与此在的正式出场: 从“存在论的现象学”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
第一节 诠释学处境的六重构境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
第二节 此在的正式出场与“实际性的诠释学”的前奏 |
本篇小结 |
第四篇 理解的自身诠释: 此在现象学之建构 |
第一章 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推进到“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 |
第一节 再论哲学的规定: 诠释学作为此在的自身解释 |
第二节 对此在的首次生存论分析: 此在现象学建构之预备 |
第二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Ⅰ: 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概念 |
第一节 此在之存在论结构的揭示: 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推进 |
第二节 自身诠释的彻底化——基于此在的分析探寻时间性问题 |
第三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Ⅱ: 从“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到“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 |
第一节 现象学的自身批判与人的规定性之解构 |
第二节 “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的建构理路及其基本结构环节 |
第四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Ⅲ: 此在现象学的完成 |
第一节 此在现象学在结构环节上的完善 |
第二节 此在之存在意义问题的解决与诠释学循环的完成 |
本篇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1.3 文献总结 |
2.2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2.1 空间-路径 |
2.2.2 功能流线 |
2.2.3 行为轨迹 |
2.2.4 三者的关系 |
2.3 相关理论解析 |
2.3.1 空间运动理论 |
2.3.2 生态知觉理论 |
2.3.3 建筑现象学理论 |
2.4 相关技术方法解析 |
2.4.1 isovist视域分析原理 |
2.4.2 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空间-路径”系统构建 |
3.1 路径发展沿革 |
3.1.1 古典时期路径 |
3.1.2 现代时期路径 |
3.1.3 当代时期路径 |
3.2 建筑中路径具体形式 |
3.2.1 廊道:线性求解 |
3.2.2 坡道:倾斜功能 |
3.2.3 楼梯:重力转化 |
3.2.4 过桥:聚集效应 |
3.3 “空间-路径”系统要素构成 |
3.3.1 抽象与具象 |
3.3.2 行为与视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空间-路径”物质要素及组合关系分析 |
4.1 抽象要素解析 |
4.1.1 开敞程度 |
4.1.2 尺度关系 |
4.1.3 转折关系 |
4.1.4 开口位置 |
4.2 具象要素解析 |
4.2.1 材料质感 |
4.2.2 光影变化 |
4.2.3 色彩关系 |
4.3 物质要素组合关系分析 |
4.3.1 组合条件与结构 |
4.3.2 单向延展 |
4.3.3 闭合循环 |
4.3.4 叠加交织 |
4.3.5 漫游离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空间-路径”行为感知影响分析 |
5.1 行为感知解析 |
5.1.1 行为关注 |
5.1.2 视觉影响 |
5.2 行为感知影响 |
5.2.1 等级强化程度 |
5.2.2 终点接近方式 |
5.2.3 阈值转换方式 |
5.3 礼仪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
5.3.1 对称与向心布局 |
5.3.2 转折与迂回接近 |
5.3.3 阈值与节点转换 |
5.4 日常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
5.4.1 自主关联性 |
5.4.2 最短路径设置 |
5.4.3 节点平滑过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视域分析的建筑“空间-路径”模拟研究 |
6.1 视觉分析的必要性及相关方法 |
6.1.1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6.1.2 相关方法解析 |
6.2 路线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
6.2.1 开敞程度模拟 |
6.2.2 尺度关系模拟 |
6.2.3 转折系数模拟 |
6.2.4 模拟结果分析 |
6.3 节点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
6.3.1 邻边开口模拟 |
6.3.2 对边开口模拟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4 典型案例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
7.1 既有路径设计方法概述 |
7.1.1 轴线控制 |
7.1.2 流线导向 |
7.1.3 视线指引 |
7.2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分类方式 |
7.2.1 两个层面:预设性与生成性 |
7.2.2 两种性质:指向性与不确定性 |
7.3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
7.3.1 组合结构预设与选择 |
7.3.2 要素设计与视觉反馈 |
7.3.3 “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 |
7.3.4 案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论文研究目标、对应方法、相关内容及结论汇总表 |
附录 B:建筑路径历史沿革 |
附录 C:建筑“空间-路径”单向延展结构及案例 |
附录 D:建筑“空间-路径”闭合循环与叠加交织结构及案例 |
附录 E:路线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
附录 F:节点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 |
附录 G:但丁纪念堂“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
附录 H:视域分析模拟程序 |
致谢 |
(8)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云南陶瓷和陶瓷窑 |
1.4.2 建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特征 |
2.1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发展概况 |
2.2 云南制陶瓷历史 |
2.2.1 元代之前 |
2.2.2 元代之后 |
2.3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类型及特征 |
2.3.1 窑的各部位名称与概念 |
2.3.2 窑的分类方法 |
2.3.3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类型及特征 |
2.4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布及类型特征 |
2.4.1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布 |
2.4.2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类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构特征 |
3.1 建构的内容与特征阐释 |
3.1.1 建构的内容 |
3.1.2 建构特征阐释 |
3.2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构特征 |
3.2.1 功能特征 |
3.2.2 选址特征 |
3.2.3 材料特征 |
3.2.4 结构特征 |
3.2.5 构造特征 |
3.2.6 文化特征 |
3.3 云南传统制陶的工艺与附属空间建构特征 |
3.3.1 建水制陶 |
3.3.2 华宁制陶 |
3.3.3 腾冲马站乡制陶 |
3.3.4 云南传统制陶工艺的空间和场所 |
3.3.5 云南传统陶瓷窑附属空间建构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云南传统陶瓷窑调研表格及成果 |
(9)城市群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全球价值链(GVC) |
1.2.2 长三角城市群 |
1.2.3 城市群生产网络 |
1.3 主要内容 |
1.3.1 问题1:全球价值链攀升与空间互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
1.3.2 问题2:城市群生产网络是否真实存在? |
1.3.3 问题3:城市群生产网络会对全球价值链攀升产生什么影响,即城市群生产网络的效应分析? |
1.3.4 问题4:现实中如何利用城市群生产网络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即实施路径是什么? |
1.4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沿革 |
2.1.1 概念的演进 |
2.1.2 研究现状 |
2.1.3 全球价值链攀升 |
2.2 城市群生产网络 |
2.2.1 城市群的沿革 |
2.2.2 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布 |
2.2.3 城市群生产网络 |
2.3 研究评述:城市群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 |
3 基于集聚同构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度量 |
3.1 产业的生产与分工 |
3.1.1 国际分工理论 |
3.1.2 垂直专业化分工理论 |
3.1.3 国际生产网络理论 |
3.2 产业集聚同构概念以及成因 |
3.2.1 产业集聚同构的概念 |
3.2.2 产业集聚同构的成因 |
3.2.3 生产网络集聚同构对长三角的影响 |
3.3 基于三次产业层面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同构现状 |
3.4 基于简化E-G指数的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集聚同构测算 |
3.4.1 简化E-G指数 |
3.4.2 数据来源和基本统计特性 |
3.4.3 基于简化EG指数的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同构测算 |
3.4.4 长三角城市群简化EG指数的收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的集聚同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 产业的协同集聚 |
4.1.1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提升”与“协调”视角 |
4.1.2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空间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 |
4.2 理论模型及命题提出 |
4.2.1 基准模型设定 |
4.2.2 需求与消费者偏好 |
4.2.3 供给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框架 |
4.2.4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下企业生产率演进 |
4.3 计量模型设定、指标测度与变量数据 |
4.3.1 计量模型设定 |
4.3.2 变量数据 |
4.3.3 基于广义最小二乘的长三角城市群协同集聚对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的集聚同构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
5.1 产业集聚同构的影响 |
5.2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下企业国内增加值率演进的理论分析 |
5.3 数据处理、匹配及生产网络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 |
5.3.1 数据来源、处理及匹配 |
5.3.2 基于DVAR的生产网络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 |
5.4 基于SAR模型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4.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2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SAR)的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对DVAR的提升研究 |
5.4.3 基于垂直和水平分工的长三角城市群生产网络对DVAR的提升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路径 |
6.1 长三角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分析:一个案例 |
6.1.1 产业结构变动幅度 |
6.1.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6.1.3 城市群功能分工 |
6.1.4 产业优势格局 |
6.2 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路径:案例的启示 |
6.2.1 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机理分析 |
6.2.2 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下的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可行路径分析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产业联动:以产业协同集聚建设提升城市群经济发展 |
7.2.2 空间联动: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群空间联系 |
7.2.3 制度联动:以体制机制平台建设进行城市群同城设计 |
7.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亚紧性在选择理论中的一个刻划(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楚鉨的艺术研究[D]. 贺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儿童文学翻译 ——以Halfway to Harmony汉译为例[D]. 孙涛黎. 山西大学, 2021
- [3]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D]. 唐菁菁. 广西大学, 2021
- [4]台湾女性电影研究[D]. 贺金叶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马克·坦西绘画的超文性戏仿手法研究[D]. 孙昉煦. 西南大学, 2020(01)
- [6]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D]. 江午奇. 山东大学, 2020(08)
- [7]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志强. 天津大学, 2019(01)
- [8]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D]. 张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城市群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以长三角为例[D]. 杨书林.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