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活血作用的探讨

大黄活血作用的探讨

一、大黄活血功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左黎黎[1](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张丰荣[2](2021)在《丹灯通脑胶囊的功效语义表征及其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基础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寻找抗脑卒中中成药治疗脑卒中的功效语义特征,并以丹灯通脑胶囊为例研究其对抗脑卒中的作用,以便为丹灯通脑胶囊抗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中国药典》2015版收集抗脑卒中中成药及其组成药物,通过数据挖掘获得抗脑卒中中成药的功效语义关系,并运用功效语义关系的药对赋值、关联规则等计算方法,获得抗脑卒中中成药功效语义关系的高频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高频药对的候选靶点、通路库以探究其功效语义特征。通过丹灯通脑胶囊抗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斜板实验、脱胶实验、TTC染色、脑组织病理学染色、肠道菌群等实验,分析其作用机制。采用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丹灯通脑胶囊抗脑缺血再灌注差异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信号通路,从蛋白水平揭示丹灯通脑胶囊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结果:1.本文通过遴选得到30个抗脑卒中中成药,抗脑卒中功效语义关系主要集中在活血-止痛、活血-祛风、活血-散瘀、活血-通经、活血-通络等,根据活血-止痛为主的高频药对数据,包括细辛-草豆蔻、沉香-乳香、檀香-沉香等;由活血-祛风为主高频药对包括细辛-草豆蔻、檀香-乳香、香附-乳香等;活血-散瘀功效的高频药对涉及三七-川芎、葛根-三七、檀香-乳香等;活血-通经为主的高频药对结果为三七-川芎、檀香-乳香、沉香-乳香等;活血-通络为主高频药对涉及三七-川芎、槐花-丹参、牛膝-丹参等。2.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高频药对的靶点及通路,得到活血止痛、活血祛风、活血散瘀、活血通经和活血通络交集靶点SRC、EGFR、PTGS2、ESR1、MMP9、IGF1R、MMP2等,富集到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VEG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氮代谢等KEGG通路及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和对刺激的反应等GO生物过程。3.利用脑缺血再灌注(MCAO)造模方法后,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TTC染色模型组可见明显的白色梗死区,证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已建立。造模7d后,丹灯通脑胶囊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较模型组相比,均使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着降低(P<0.05);造模后7d开始,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及阳性药组使MCAO大鼠斜板停留角度显着升高(P<0.05),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及阳性药组均显着加快脱除胶布的时间(P<0.05);TTC染色中,模型组可见明显的白色梗死区丹灯通脑胶囊低剂量、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和阳性药组梗死区均有一定缩小或减轻;HE染色显示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和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坏死细胞减少;Nissl染色显示,丹灯通脑胶囊低剂量和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完整细胞数明显增加,水肿情况亦较轻。4.脑组织的蛋白质组学鉴定和定量后,共有4372个蛋白被识别和量化,其中177个蛋白表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丹灯通脑胶囊高剂量组的上调蛋白主要涉及TSC2、KIF3B、FUK、CLPB、RAB2B等,下调蛋白涉及HSPB1、APRT、ARHGDIB、RBP1、RBBP9、ACAD9等,可能通过调节局灶性粘连(Focal adhesion)、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粘附连接(Adherens junction)、AMPK信号通路(AMPK signaling pathway)、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thyroid hormone signaling pathway)、Rap1信号通路(Rap1 signaling pathway)、VEGF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发挥抗脑卒中的作用。5.通过丹灯通脑胶囊给药后观察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现,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增加,厚壁菌门水平降低,并且可能通过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淀粉和蔗糖代谢、丙酮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丙酸酯代谢等干预肠道菌群发挥一定的调控脑卒中的作用。结论:1.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得到抗脑卒中中成药功效语义的高频药对及其潜在靶点和通路,以SRC、EGFR、PTGS2、APP、ESR1、MMP9、AR、MAPK14、IGF1R、KDR、PPARG、MMP2、MDM2等靶点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VEG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通路进行表征活血-止痛、活血-祛风、活血-散瘀、活血-通经和活血-通络的语义关系。2.丹灯通脑胶囊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组织梗死区域,改善运动功能,加速胶布的脱除和增高斜板停留角度,同时减轻脑细胞损伤,减少坏死细胞,使完整细胞数明显增加,水肿情况减轻,调节肠道菌群的改变。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丹灯通脑胶囊可能通过TSC2、HSPB1、SRC、ARHGDIB、GFAP等蛋白,以及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局灶性粘连、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等通路发挥抗脑卒中的作用。

李媛[3](2021)在《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学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研读李东垣的代表着作,明确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并对着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疾病与方剂进行整合与分类,分析并总结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经验,完善传承谱系,为现代中医临床服务。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信息学方法,系统搜集、整理李东垣着作中涉及桃仁、红花的的病证及论述,并分门别类。通过理论归纳、逻辑推理等,全面研读李东垣相关着作及参考资料,归纳、总结其在各类病证中运用桃仁、红花的学术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结果:本文从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李东垣对桃仁、红花的临床应用,和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现实意义三方面逐渐深入。1.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是脾胃病化寒变热、燥瘀内生。脾胃病为阳虚阴盛之证,存在由热中到寒中的病理变化过程,即为元阳渐以虚衰,阴寒转而亢盛的过程。《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阴盛生内寒”即是李东垣所言脾胃病始热终寒病理过程的理论来源。具体而言,元气虚损较轻时为热中,气虚而致气机升降失常、郁而化热,主要表现热象,也可无阳护其荣卫,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元气渐至虚甚则成寒中,则阴盛格阳于外或戴阳于上,机体可现真寒假热并见之象;及至元气已绝,内外俱阴,则只寒无热。脾胃病化寒变热,热多成燥,寒多生瘀,在本虚的基础上另夹有邪实。分而言之,元气不升反降为热中病机,元气不足是热中的发病基础,元气的升降出入是以三焦为通路,三焦通达,则气机运行不滞,李东垣对三焦的具体分类,在承袭刘完素与张元素天地六位藏象思想的基础上,分别以肺、心属上象天,以脾、肾属下象地,以阳明胃与大肠、厥阴肝与心包络属中象人,其中更强调胃与心包络沟通上下的功能,故而胃气既病精气不升反下流于地中而变生百病。气火关系失调为热中内涵,包含阴火或心火乘土(火盛气虚)的一面,及土虚致阴火盛(气虚火盛)的一面,两者互为因果,此即李东垣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之理。寒中为脾肾阳虚所致,李东垣称之为“肾之脾胃病”,缘于机体内阴寒偏盛,周身血气常行秋冬之令,足太阳寒水、足少阴肾水旺盛,子能令母实,以致肾水膀胱与肺金大肠相辅反来侮火土,即为“寒水来复火土之仇”,可表现为寒象或寒热并见之象,分属太阴、少阴之阴寒证,与少阴证从阳化热所致真寒假热证,对比门人王好古所言阴证,发现王氏阴证范围大于李氏寒中证,另包含与阴证缓证相应的热中证阶段,王氏重于补中,李氏在此之余,另偏于用风药升阳降阴以调理气机。治疗上,热中阶段,用甘温之桃仁,使脾运旺,可为胃行其津液,并配合《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的“辛润”法,用味辛之红花宣降气机,调节腠理开合,运行全身水液,散结润燥,另二药于活血中蕴有养血之效,并抑制瘀、燥的相互转化,而红花味辛还可发散郁火,如此则气血通利,邪实不生。寒中阶段,李东垣提出“以辛甘温甘热润滑之剂,以泻西北方则愈”的整体治疗原则,桃仁、红花的性味功效,符合此治疗原则,故多在此阶段的治疗中用此二药,两者可助阳气升浮,散寒以助消瘀、润燥。2.李东垣对桃仁、红花的临床应用多体现于痛证、下竭证、燥结证、汗证四类病证。李东垣虽以脾胃学说立论,但其应用范围不局限于消化系统类疾病,而是在内外妇儿眼耳鼻等临床各科均有广泛使用,各类疾病均在病程的某个阶段存在脾胃元气亏虚、升降失调、郁而化火这一共同病理基础,此四类病证也属于脾胃病范畴。李东垣从气血两方面论述脾胃病,其中血分病的治疗,无论寒热虚实,多配伍桃仁、红花。痛证,李东垣侧重调和气血,气血各有所归,而痛自止。气分用药主为补气升阳,兼有理气;血分用药则以活血和血为要,多用桃仁、红花。二药性温,故可适用于寒性痛证,但由于红花味辛,可升阳散火,因此在热性痛证中同样也可使用。因红花味辛,故其更适于中上部,尤头面部的痛证,桃仁则适用于中下部痛证。桃仁用量为三个到五十个,约合三分到半两,用量较大,起破血止痛之用;红花用量为少许、一分、二分、二钱,甚或半两,红花少许主要起和血养血之效,其余则为破血之用,剂量越大,通经止痛力愈强。下竭证,久沉久降,红花于和血之余,还可升提阳气。于经水不止轻证与久泻时,脾胃之气尚存,红花多取少许,稍通调血气即可,而因瘀所致之胎产血崩时,当急用大量红花,三分至一两,破血以急救之,亦可伍以大量桃仁。燥结证,病机以燥、热、瘀为主,血分用药以桃仁为要,并红花佐助之。桃仁用量大,为主药,低至五分,多至一两,尤在便秘和痔漏中用量更重,凸显为润燥之用,表明此类疾病内燥尤甚,而红花的应用频率和用量均较少,为佐助桃仁而设。汗证,始为热中,终传寒中,阳气消亡,血液闭塞,唯热入血分时,选取桃仁,余多以红花入药。红花量少,至多为一分,防破血伤气,用之一为升阳固表,一为和血通络。汗证中阴汗配伍红花,侧面表明红花可入肝经,于肝经湿热时可使用,提示红花可散下焦邪气,后世缪希雍、李中梓等所提出的红花入心、肝二经,实滥觞于此。就配伍而言,二药相合多用于燥结证,于此病证中桃仁、红花用量均较大,如桃仁一钱,红花三到五分,以增强破血润燥之力;或桃仁量大,可至二钱五分,佐以少许红花,以行破血之用而无耗气之弊。桃仁较少单用,多与红花相合,而红花单用多见于下竭证、汗证,及上外部痛证(头目痛、疮疡),而中下部痛证(胃腰痛)多用桃仁,缘于红花味辛性温,能入气分,升阳以散寒热,为血中气药,红花可通行上下之气,作用范围较广,而桃仁多用于中下部血结、血燥证。就用量而言,红花整体用量偏小,多为一分甚至更少,偶有多者,可至半两、一两,在方中多作为佐使药存在;桃仁用量范围较大,少至二分,多至一两,在方中可作为主药存在;桃仁、红花用量最多均可至一两,约合现代剂量四十克,今少有医家临床用以如此剂量,更未言宋金元时期用量普遍偏小,反映出李东垣未囿于小量之见,而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当用大量则用之。辨证论治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但上四类病证中可表现无燥瘀证候,而根据疾病的病机及发展传变,李东垣酌加活血之品桃仁、红花,或为预防性用药,或为治疗性用药,以气血兼顾,这为后世医家,如王清任、叶天士等,从血分论治此类病证奠定基础。3.现代脾胃病的嬗变使桃仁、红花的运用具有了现实意义。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脾胃病病机亦在发展与变化。结合现代运气条件和社会状况,发现现代环境中湿热成分较多,并在情志(焦虑郁火)、药物(过用、滥用寒凉药物)、饮食(餐不定时、过食寒凉)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了脾胃病病机的变化。李东垣时代饥苦劳役而成损者多,诸症蜂起多因脾胃之虚,也不乏有因虚致实之证,如血瘀、食滞、燥热等,多产生于脾胃病寒中阶段,但非为疾病主要矛盾,治疗仍以补为主。今人体质相较金人,普遍壮实,故脾胃阳气不足者少,而厚味蓄毒、过逸成滞者、血气不通者多,导致郁火内生,气血拂郁,瘀可生燥,燥可致瘀,成燥瘀交结之态。交结之患外阻于经络关节,内蕴于五脏六腑,虚实夹杂,缠绵难愈,极大的扩展了现代脾胃病的病变范围。古之脾胃病有始热终寒的疾病发展过程,今之脾胃病亦有,不同于古之虚主夹实者,今之为实主夹虚,始之郁火旺盛属实,终则火盛耗气属虚。始之火盛既伤津血成燥,又可炼血成瘀;同样,终之气虚既可使津血失于输布,脏腑形体官窍失养成燥,又可无力推动血行而成瘀;并且,燥邪凝敛气机致瘀,瘀血又可阻碍津气运行成燥。燥瘀交结贯穿于现代脾胃病全程,既是寒热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推动疾病进程的致病因素。因此,治疗上关注重点应为燥瘀交结所致的血气不通,而非血气亏损,李东垣热中、寒中阶段酌情应用的活血、润燥之品,于今应成为脾胃病组方的重点,还可包括除湿之品、泻火之品等,并量病患虚实程度,灵活配伍补气升阳者。

梁达歌洋[4](2021)在《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医生在临床应用方剂时主要依据方剂的功效进行甄选,现行的功效表述尚不够规范与系统,难以与辨证结论进行有效、精确的对接,探讨一种对方剂更为规范有效的功效标定方法,是深化发展中医辨证论治学体系的必经道路。目的:本研究试探讨基于辨证要素对经典方的功效进行规范标定的方法,并构建相应方剂数据库,以有利于方剂学习和运用的精确选择。通过对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希望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对方剂功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表述,以适应依法选方的要求;第二,使学者对功效的药理内涵有更具体和准确的理解;第三,功效的规范标定利于临床根据辨证需求进行化裁合方;第四,将研究结果做成数据库,便于从多角度对方剂进行检索、学习,为临床提供更系统、明晰的选方思路。方法:(1)基于对《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着作中方证对应的规范描述,进行功效的解析确认;(2)借鉴姚氏(姚荷生先生)和导师对辨证论治规范和病证分类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指导方剂功效标定的理论借鉴;(3)收集整理导师临床用方经验,以规范辨证的要素标定,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辅证;(4)以上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能够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以规范方剂的精细化标定方式。结果:本课题共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方剂共421首,在对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诸方剂进行了可规范的功效标定,文句式的综合表述,并初步标定量级,配以药理分析,最后制作成功效标定的结构化表格,形成能够进行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结论:(1)方剂的功效的标定以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病因病所病机)为参照点,能够形成对其功效更为精准的认识;(2)每个方剂的功效应主要由作用病所、消除病因与逆转病机作用复合构成,因而也应由此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确认与标定;(3)每个方剂的功效的作用病所,都可以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多维度进行认识和标定;(4)方剂功效的三方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并非是平行等量的,治疗效应存在各有侧重的情况;(5)构建的方剂数据库确能实现多维分类与检索,且有利于同类方的比较研究。

张晶[5](2020)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a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的干燥根及根茎。临床上,以生、熟大黄饮片常用。生大黄苦寒之性较强,泻下之力强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热结便秘。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的泻下作用缓和,同时增强了活血祛瘀作用。生、熟大黄功效上的差异,其根源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其核心在于炮制改变中药药性。近年来,许多学者逐渐开展了对于中药药性理论以及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的研究。课题组前期已从宏观的功能药性的角度成功探明了生、熟大黄苦寒泻下作用变化的基本规律,而对于大黄的向位药性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向位药性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对中药治疗疾病与脏腑相关性的总结,一般包括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内容。大黄入气分,攻气滞,主要作用于肠道,可解决肠道功能问题,因此临床上大黄主要用于攻下,治大便不通,肠胃阻塞的急腹症。熟大黄偏入血分,能泄降胃中实热而凉血,攻除体内瘀血。血液瘀滞性疾病,如肌瘤、崩漏等,可以用酒制大黄。为研究大黄炮制前后向位药性的变化以及与气分血分之间的相关性,本课题在国自然基金“酒蒸改变大黄“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辩证相关性的科学诠释”的支撑下,基于课题组前期生、熟大黄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差异研究结果,采用便秘以及寒凝血瘀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分析生、熟大黄在不同模型下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明确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差异,揭示生、熟大黄向位药性变化的科学内涵,探索大黄饮片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的相关性,为全面揭示大黄炮制前后药效差异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拓宽了炮制学科的研究思路。一、生、熟大黄的化学成分表征本节基于RRLC-QTOF/MS方法,对生、熟大黄饮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采集到的生、熟大黄的定性质谱数据,采取分子特征提取法,快速地从总离子流图(TIC)中直接提取所有化合物信息。以各成分的峰面积为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了引起生、熟大黄化学成分差异的73个标志化合物。通过分析对照品的裂解规律,总结确定各类成分的特征碎片离子。根据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对73个化学成分标志物进行推导和指认。其中,包括蒽醌类27个,二苯乙烯类16个、苯丁酮类11个以及其他类成分19个,明确了生、熟大黄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本节采用UPLC-DAD分析方法,对生、熟大黄提取物中12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1)、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2)、莲花掌苷(3)、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4)、异莲花掌苷(5)、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6)、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没食子酰基-6"-O-(4"’-羟基)-桂皮酰基)(7)、芦荟大黄素(8)、大黄酸(9)、大黄素(10)、大黄酚(11)以及大黄素甲醚(12)。经回收率、专属性、重复性、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等方法学考察可知,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各成分的在生大黄提取物中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 0.99%、0.23%、5.46%、1.81%、7.73%、0.29%、1.69%、0.05%、0.66%、0.19%、0.12%和0.36%,各成分在熟大黄提取物中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 0.03%、0.18%、2.49%、1.76%、2.89%、0.14%、0.12%、0.13%、1.29%、0.23%、0.21%和0.55%。结果提示,炮制为熟大黄后,蒽醌苷、苯丁酮类成分含量下降,蒽醌苷元类成分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科学、准确分析生、熟大黄之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研究基础。二、生、熟大黄在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UPLC-MS/MS技术,建立并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芦荟大黄素-3-CH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分析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分析,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及回收率等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符合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采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正常大鼠一次性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的不同时间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根据血浆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绘制浓度-时间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在熟大黄中的达峰时间(Tmax)明显快于生大黄。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较高的血药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 UC0-24)以及在生大黄中较低的清除率(CLz/F),提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吸收多,消除慢,生物利用度较高。除此之外,发现大黄酸以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吸收入血的量多,清除率低,生物利用度高,因此推测其可能是生大黄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其余三个成分,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这三个成分在熟大黄中的体内滞留时间(MRT0-24)长于生大黄,但三个成分的血药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在生、熟大黄中的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这三个成分在生、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差异或者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稍高,因此推测其可能是熟大黄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上述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三个不同时间点(15 min、60 min、4 h)的组织中各成分的浓度。结果显示,随着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及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所降低,而相应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含量逐渐升高,提示蒽醌成分在体内发生了生物转化。生、熟大黄中各成分主要分布胃脏、大肠以及结肠中。组织分布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存在靶向性、向位性。此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生、熟大黄在不同病理模型下的向位药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三、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UPLC-MS/MS技术,建立并测定给药后便秘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使用β-葡萄糖醛酸酶酶解生物基质中的蒽醌苷元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前处理步骤,克服其对照品难以获得而无法定量的问题,实现样品中蒽醌苷元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快速定量。所有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及回收率等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符合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采用已建立的UPLC-MS/MS方法,测定便秘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绘制浓度-时间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本实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蒽醌苷、蒽醌苷元及蒽醌苷元结合物在熟大黄中的清除率(CLz/F)均高于生大黄组,结果提示,炮制为熟大黄后,各成分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加快,成分在体内的蓄积时间会减少。结合生、熟大黄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含量比值(1.03)结果分析,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及其在生大黄中较低的清除率(CLz/F)。上述结果均提示,在便秘模型大鼠中,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熟大黄。除此之外,大黄酸以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的体内暴露量明显高于熟大黄,同时这两个成分在生大黄中较长的体内滞留时间(MRT0-∞),上述结果提示,大黄酸及芦荟大黄素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熟大黄。除此之外,大黄酸葡萄糖醛酸、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大黄素甲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其余四个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大黄酚葡萄糖醛酸在生、熟大黄中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差异。已有文献报道,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与芦荟大黄素均与大黄的泻下作用有关,因此推测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能是生大黄发挥泻下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在便秘模型大鼠的组织分布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灌胃给予提取物4h后,组织中的各成分仍有较高的分布浓度,结合各成分较长半衰期(t1/2),提示各成分在体内的消除较慢,存在蓄积现象。其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及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主要分布于结肠以及大肠中;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主要分布结肠中,其中在生大黄中的组织分布浓度高于熟大黄,大黄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多个组织均有分布,结果提示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下,成分在体内主要分布于结肠组织,作用部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证实大黄通过在结肠中的向位性分布,发挥泻下作用。四、生、熟大黄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基于上述建立的UPLC-MS/MS技术,测定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以及组织中蒽醌苷元、蒽醌苷以及结合蒽醌的含量。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一次性灌胃给予生、熟大黄提取物后,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15 min、30 min、60 min、2 h、6 h、24 h)以及组织(60 min、6 h)中蒽醌类成分的浓度。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中,明确生、熟大黄的入血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及其相应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等均可能是熟大黄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寒凝血瘀模型下的组织分布动力学结果显示,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以及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在脾脏中分布较多;而大黄酸以及大黄酸葡萄糖醛酸主要分布于血浆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以及大黄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主要分布于肝中。与便秘模型下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对比,上述成分在寒凝血瘀模型下的组织分布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提示在寒凝血瘀模型下,大黄中各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具有向位性,揭示生、熟大黄是通过分布于靶向组织,进一步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在便秘模型下,生、熟大黄中成分主要分布于结肠组织中,在寒凝血瘀模型下,成分主要分布于血浆、肝脏及脾脏中,结果显示,生、熟大黄在不同的病理模型下,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推测大黄通过入气分,分布于结肠,进而发挥泻下作用;通过入血分,分布于肝脏、脾脏等脏器,进而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揭示了生、熟大黄向位药性变化的科学内涵,阐明了生、熟大黄向位药性的差异可能是其产生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验证了向位药性与气分血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向位药性的角度探索中炮制原理科学内涵,在丰富中药饮片炮制原理研究方法的同时,为同类中药的炮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杜丽[6](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李春娥[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多角度、全方位检索和整理骨关节炎古今文献,根据用药途径不同,深入挖掘骨关节炎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的临床用药规律、组方配伍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做出有益探索,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借鉴。2.系统评价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骨关节炎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1.用药规律研究:全面检索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古今文献,采用数理统计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用药规律与配伍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2.系统评价:全面检索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严格筛选随机对照试验,借助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用药规律研究1古今内服方剂均以补虚药为主,其次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药性以温性最为多见;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多归肝、肾、脾经。药类配伍以补益、发散风寒、祛风湿、活血化瘀、温里常见;核心药物配伍常用羌活、防风、细辛、牛膝、当归、白芍、杜仲、补骨脂、甘草、独活、五加皮、桑枝、秦艽、川芎、附子、肉桂等。聚类组合,多具补益气血、肝肾,祛风寒湿,活血祛瘀之功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古今外治方剂均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解表药、温里药等。药性以温热最为多见;药味以辛、苦味为重,多归肝、脾经。药类配伍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发散风寒为常见,古方中亦常配伍燥湿化痰、泻下、逐瘀等药。核心药物配伍古今常用川乌、草乌、独活、伸筋草、透骨草、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等。古方亦常用白芷、防风、羌活、当归、苍术、天南星、大黄等。聚类组合,多具祛风寒湿,温经通脉,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燥湿化痰之功效,临床用药可随症加减。2.系统评价共纳入文献24篇,涉及病例2134例。Meta分析结果基本肯定了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文献数大于10的指标做漏斗图分析均对称性较差,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1.骨关节炎发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古今医家对该病的治疗,均以“补益、祛邪、温通”为主。内服方剂从全身出发,偏重于整体的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着眼于补脏腑气血之虚,调整机体机能,治法以补益为主,辅以发散风寒、祛风湿、活血化瘀、温里;外治方剂重视局部的辨病治疗,治法以祛邪为主,重在散寒祛湿、温经通脉、消肿止痛,缓解临床症状。2.文献的系统评价基本肯定了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由于存在发表偏倚,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及某些指标异质性明显等原因,今后需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步证实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王逗逗[8](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钟岢屹[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车彪[10](2020)在《施今墨学派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经验研究》文中指出施今墨学派是燕京医学的重要一支,融师承家传、学院学术、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等特点为一体,在北京地区有着非常突出的中医学术特色。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几位医家学术相承,不断发展,具有明确的中心学术思想和传承轨迹明确的人才链。施今墨学派在糖尿病诊治方面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的经验,通过对施今墨学派5位医家医案的整理与挖掘,对比各自特色,凝练共性规律,对探索施今墨学派治疗糖尿病临床组方原则及用药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王世东教授5位医家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医案资料,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分析5位医家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经验。2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病例(包括疾病诊断、四诊信息、中药名称等)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医案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四诊信息、功效分类、及活血化瘀药的四气、五味、归经、活血化瘀药的剂量等进行统计。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5位医家活血化瘀药物配伍进行分析,并对症状与药物之间、药物功效之间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对单味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在糖尿病不同分期、不同并发症的应用进行差异性分析。3 结果西医疾病诊断:出现频次前10位的西医诊断依次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四诊信息统计:医案中症状出现频次前10位分别为:乏力、失眠、口渴、水肿、视物模糊、腰酸、大便干结、夜尿多、泡沫尿、麻木。医案中舌象出现频次前10位分别为:舌红、舌暗、舌淡、苔白、苔薄、苔腻、苔黄、边有齿痕、舌胖大、舌尖红,兼夹舌象前6位为:舌暗红、舌淡红、舌淡暗、苔薄白、苔黄腻、苔白腻。医案中脉象出现频次前10位分别为: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数,兼夹脉象前6位为:脉沉细、脉细弦、脉弦细、脉弦滑、脉细滑、脉沉弦。功效分类:处方中频次排名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施今墨先生处方中补虚药、清热药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活血化瘀药,而其余四位教授处方中此3类药物频率差异性较小。活血化瘀功效关联规则:按支持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祝谌予教授、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王世东教授处方中活血调经药与补气药的关联强度均位居前列。除此之外,祝谌予教授、吕仁和教授处方中活血调经药、补气药还与清热凉血药关联性较强,赵进喜教授处方中活血调经药、补气药与补血药关联性较强。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四气”统计以温性最为多见,而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3位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四气”统计以寒性最为多见。5位医家处方中活血化瘀药“五味”统计以辛味最为多见,“归经”统计以肝经最为多见。处方药味数:吕仁和教授处方平均药味数最小,仅为11味,处方大小集中在5至20味;赵进喜教授处方平均药味数最多,为19.4味,处方大小从8味到33味不等;剩余三位教授处方平均药味数差异不大,施今墨先生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9味,祝谌予教授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6味,王世东教授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6.9味。活血化瘀药物剂量:吕仁和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平均剂量(16.9g±9.3g)及活血化瘀药平均剂量占比(42.48%±14.46%)最大。施今墨先生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平均剂量(13.2g±9.8g)及活血化瘀药平均剂量占比(7.26%±4.95%)最小。祝谌予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离散化程度最大,剂量范围相对较宽,其平均剂量为15.8g±11.0g。赵进喜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离散化程度最小,其平均剂量为15.6g±7.6g。王世东教授处方中活血化瘀药平均剂量为15.5g±8.0g。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共性药物组合包括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狗脊、续断,黄芪、当归,柴胡、赤芍,丹参、葛根,鬼箭羽、夏枯草。祝谌予教授个性药物组合为:五灵脂、香附,桑寄生、鸡血藤,赤芍、地龙。吕仁和教授个性药物组合为:丹参、牡丹皮、赤芍,鹿角、龟甲,香附、乌药,红景天、灵芝。赵进喜教授个性药物组合为:大黄、蝉蜕、姜黄、僵蚕,白芍、赤芍,土茯苓、石韦、萆薢、穿山龙,鬼箭羽、牛蒡子。王世东教授个性药物组合为:延胡索、川楝子,郁金、石菖蒲,牡丹皮、泽泻、山茱萸,大黄、厚朴、枳实。活血化瘀药物分期应用分析:共得出13味活血化瘀药、7组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在消渴期、消瘅期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消渴期病例中,分别筛选出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4位教授处方中核心活血化瘀药物6味、4味、5味、6味。消瘅期病例中,分别筛选出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4位教授处方中核心活血化瘀药物6味、5味、7味、4味。活血化瘀药物并发症应用分析:共得出11味活血化瘀药、2组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在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脏病病例中,分别筛选出吕仁和、赵进喜2位教授处方中核心活血化瘀药物5味、9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例中,分别共筛选出吕仁和、赵进喜2位教授处方中核心活血化瘀药物5味、9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中,分别共筛选出吕仁和、赵进喜2位教授处方中核心活血化瘀药物6味、9味。4 结论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4位教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注重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施今墨先生处方中活血化瘀药物应用频率较低。从活血化瘀药在糖尿病不同分期应用来看,丹参、赤芍为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4位教授消渴期、消瘅期处方中的共有核心活血化瘀药物。提示4位教授在糖尿病消渴期、消瘅期均重视活血化瘀兼能清热的药物。从活血化瘀药在糖尿病不同并发症应用来看,丹参、赤芍、当归、川芎为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治疗3大并发症共有的核心活血化瘀药物。提示2位教授治疗3大并发症均重视凉血活血、益气活血、理气活血药物的运用。从处方药味数及活血化瘀药剂量分析来看,祝谌予教授应用活血化瘀药剂量调整最为灵活;吕仁和教授组方精简,善于用“药”,且活血化瘀药剂量偏大;而赵进喜教授组方丰富,善于用“方”,活血化瘀药剂量规律性更强。从活血化瘀药的药物配伍来看,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4位教授应用活血化瘀药常与补气药配伍。祝谌予、吕仁和教授在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的基础还常配伍清热凉血药,赵进喜教授则常在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的基础上配伍补血药。5位医家在活血化瘀药物组合上,既有共性药物组合,也有个性药物组合。

二、大黄活血功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活血功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学术思想研究
    2 方药研究
    3 治法研究
    4 医案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难经》
    2.3 《神农本草经》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4.1 六经病与痢疾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2.4.3 仲景治痢之方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3.1 王叔和《脉经》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3 《中藏经》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3.4.1 首用“痢”病名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3.4.3 创天行痢主方
    3.5 陈延之《小品方》
        3.5.1 首提“滞下”病名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3.6 姚僧垣《集验方》
        3.6.1 初见“痢疾分型”
    3.7 小结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1.1 列痢病十三候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2.1 痢证四分法
        4.2.2 选方丰富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4.2.5 服痢药须知
    4.3 王焘《外台秘要》
    4.4 小结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5.1 《太平圣惠方》
        5.1.1 新增“气痢”分型
        5.1.2 痢疾通用药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5.1.4 痢疾食疗方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5.3 《圣济总录》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5.3.2 痢疾治法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5.5 窦材《扁鹊心书》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5.6.2 创“风痢”证型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5.7 张杲《医说》
        5.7.1 赞同“积滞说”
        5.7.2 载治久痢方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5.9.5 注重痢疾调护
    5.10 小结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6.3 李杲及其着作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6.4.2 赤白痢之辨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6.5 小结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7.1.2 认同三因论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7.3.1 设治痢主方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7.4 虞抟《苍生司命》
    7.5 李梴《医学入门》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7.6.1 区别“痢”与“滞下”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7.7.2 治痢需分标本
        7.7.3 首辨积之新旧
    7.8 赵献可《医贯》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7.11 小结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8.1 喻昌《医门法律》
        8.1.1 治痢三法
        8.1.2 治痢“律三条”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8.2.2 痢疾治疗新法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8.4 何梦瑶《医碥》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8.4.3 治痢用药禁忌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8.5.1 久痢辨治大全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8.6.4 痢后补脾阴
    8.7 孔毓礼《痢疾论》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8.7.2 十大常用治法
        8.7.3 治痢常用方荮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8.9 雷丰《时病论》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8.10 小结
9 讨论
    9.1 痢疾表证刍议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9.4.1 辨证要点
        9.4.2 治法
        9.4.3 常见六经方证
结语
创新点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丹灯通脑胶囊的功效语义表征及其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以中成药的组成药物为数据源的抗脑中风功效语义关系挖掘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丹灯通脑胶囊抗脑中风的药效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1.前言
    第一节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及评价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节 丹灯通脑胶囊抗脑缺血再灌注的药效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节 丹灯通脑胶囊抗脑缺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丹灯通脑胶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肠道菌群实验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3)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李东垣相关研究方向的可视化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1.1 数据来源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2006-2010年研究方向分析
        1.2.2 2011-2015年研究方向分析
        1.2.3 2016-2020年研究方向分析
        1.3 讨论
    2 桃仁、红花的性味功效
        2.1 桃仁
        2.2 红花
前言
1 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理论基础
    1.1 始病热中,热则生燥、生瘀
        1.1.1 热中病机——元气不升反降
        1.1.2 热中内涵——气火关系失调
        1.1.3 热中生燥
        1.1.4 热中生瘀
    1.2 末传寒中,寒则生瘀、生燥
        1.2.1 寒中病机——元阳衰而阴寒盛
        1.2.2 寒则生瘀
        1.2.3 寒则生燥
    1.3 始热终寒应用举例
        1.3.1 始病热中
        1.3.2 末传寒中
    1.4 小结
2 李东垣对桃仁、红花的临床应用
    2.1 痛证
        2.1.1 内科痛证
        2.1.2 外科痛证
    2.2 下竭证
        2.2.1 血崩
        2.2.2 泻痢
    2.3 燥结证
        2.3.1 消渴
        2.3.2 便秘
        2.3.3 痔漏
    2.4 汗证
        2.4.1 自汗
        2.4.2 阴汗
    2.5 小结
3 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现实意义
    3.1 时代背景
        3.1.1 运气条件转变
        3.1.2 社会状况改变
    3.2 病机特征
        3.2.1 古多为虚,而今多为实
        3.2.2 古多为气血虚,而今多为气血实
        3.2.3 古今血分均有燥瘀之证,而今尤甚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 背景与目的
    1.2 本课题研究方向的提出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内容与结果
    3.1 《伤寒论》方剂
    3.2 《金匮要略》方剂
    3.3 《温病条辨》方剂
    3.4 课题研究结果
第4章 问题与讨论
    4.1 三部与三焦的界定
    4.2 病所的多维性与统一性
    4.3 “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4.4 方剂功效的量级标定
    4.5 方剂功效与治法、辨证要素之不同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
    5.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5)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熟大黄炮制沿革
    2 生、熟大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3 生、熟大黄药理作用的研究
    4 生、熟大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 基于药性理论的认识
    6 结语以及展望
第一章 生、熟大黄的化学成分表征
    第一节 生、熟大黄中化学成分的定性表征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小结
    第二节 生、熟大黄中化学成分的定量表征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小结
    申明
第二章 生、熟大黄在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
        2.1.2 仪器
        2.1.3 药品与试剂
        2.1.4 样品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2.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2.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2.2.5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2.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2.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方法学实验结果
        2.3.2 吸收动力学样品检测结果
        2.3.3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熟大黄在便秘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动物
        3.1.2 仪器
        3.1.3 药品与试剂
        3.1.4 样品来源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3.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3.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3.2.5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3.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3.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便秘模型复制结果
        3.3.2 方法学验证结果
        3.3.3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3.3.4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熟大黄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动物
        4.1.2 仪器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样品来源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4.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4.2.4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4.2.5 分析条件
        4.2.6 药代动力学研究
        4.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寒凝血瘀模型结果
        4.3.2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4.3.3 组织分布样品检测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一) 产地考证
        (二) 基原考证
    三、乌头之毒
        (一) 毒性源流
        (二) 中毒机制
        (三) 中毒表现
        (四) 中毒解救
        (五) 使用禁忌
        (六) 配伍禁忌
        (七) 炮制减毒
        (八) 配伍减毒
    四、乌头性效
        (一) 性味归经
        (二) 功效主治
        (三) 性效特点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一) 药材品质
        (二) 用量
        (三) 用法
        (四) 剂型
        (五) 配伍
        (六) 煎煮时间
        (七) 病证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 数据挖掘技术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 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二) 给药途径分析
        (三) 炮制分析
        (四) 剂型分析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六) 量效关系研究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一) 毒效一体
        (二) 毒效两面性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炮制
        (二) 剂型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四) 用量
        (五) 给药途径
        (六) 配伍方法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一) 痹证
        (二) 痛症
        (三) 寒痛证
        (四) 风寒湿证
        (五) 中风病
        (六) 疮疡病类
        (七) 虚寒证
        (八) 热毒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7)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治法
        1.4 治疗
    2 现代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治疗
    3 数据挖掘
    4 系统评价
第二部分 骨关节炎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文献来源与收集方法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数据规范化
        2.4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3 研究方法
        3.1 中医文献学方法
        3.2 统计学方法
        3.3 分析对象的选取标准
        3.4 技术路线(图2)
    4 研究结果
        4.1 古代文献
        4.2 现代文献
        4.3 古今用药对比
    5 讨论
        5.1 用药规律探讨
        5.2 组方配伍规律
        5.3 有毒中药的使用探讨
        5.4 总结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方法
        2.2 文献纳入标准
        2.3 文献排除标准
        2.4 文献筛检与质量评价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3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4 有效性评价
        3.5 安全性评价
        3.6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4 讨论
        4.1 本系统评价的新颖性
        4.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3 本系统评价的结果分析
    5 总结和展望
        5.1 本系统评价的临床研究意义
        5.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8)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汤适应证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新加汤适应证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10)施今墨学派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1 糖尿病中医病名研究
        2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 糖尿病的病机
        4 辨证方法研究
        5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
        1 数据挖掘过程
        2 数据挖掘工具
        3 数据挖掘方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施今墨学派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经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研究资料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处理
        3.2 数据挖掘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信息统计
        4.2 诊断信息统计
        4.3 四诊信息统计
        4.4 药物频数统计
        4.5 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统计
        4.6 中药处方药味数统计
        4.7 活血化瘀药剂量统计
        4.8 中药功效分析
        4.9 活血化瘀药物配伍分析
        4.10 症状与活血化瘀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11 活血化瘀药分期应用分析
        4.12 基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活血化瘀药应用分析
    5 讨论
        5.1 疾病诊断分析
        5.2 四诊信息分析
        5.3 用药经验分析
        5.3.1 活血化瘀药功效分析
        5.3.2 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分析
        5.3.3 处方药味数及剂量分析
        5.3.4 共性药物组合分析
        5.3.5 个性药物组合分析
        5.3.6 活血化瘀药分期应用分析
        5.3.7 基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活血化瘀药应用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大黄活血功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丹灯通脑胶囊的功效语义表征及其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研究[D]. 张丰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李东垣运用桃仁、红花的学术经验研究[D]. 李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D]. 梁达歌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黄生、熟饮片的向位药性差异[D]. 张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D]. 李春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施今墨学派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用药经验研究[D]. 车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大黄活血作用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