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航空货运业分析及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汪磊[1](2014)在《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货运发展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30日,是中国民航总局批准成立的首家专营航空货邮的专业货运航空公司。由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中国东方航空占有其70%股份,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占30%股份,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都有运营基地,它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一家全货运航空承运人。2003年开始以CK代码独立运行美国航线并成功加入国际航协组织(IATA)。1998年以来的15年,全球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国内外航空货运业的快速发展,诸多国外航空巨头如UPS, FEDEX, DHL纷纷进驻上海来抢占这块超级大蛋糕,航空货运此时也进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外航空货运企业相比,我们明显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表现为实力弱,机队小,信息化程度差,营销差,市场占有率低下,所以,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迎接航空货运全球化是中国任何一家航空运输企业所面临的严峻任务。基于上述分析对本论文的结构做如下安排:首先由绪论来引出世界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引入航空物流的概念。然后对中国货运航空当前所处的竞争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组织结构以及合作战略进行分析,利用SWOT模型讨论该公司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对的机遇和威胁。最后则是战略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黄建昌[2](2007)在《中国航空货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相关承诺的兑现,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一系列航空协定的签订,我国的航空货运竞争格局日趋复杂。以大韩、汉莎、新加坡航空为代表的国外航空货运巨头以及以FedEx、UPS、DHL、TNT为代表的国际巨型航空快递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运作经验已经进入我国的航空物流市场,使得我国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运输服务模式单一,发展战略定位不明确,我国的航空货运企业与这些国际大鳄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内航空货运企业应该确定何种战略目标,选择何种竞争战略以及采取何种战略措施才能够适应形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本文尝试从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分析入手,论述传统航空货运企业服务链延伸的必然性,探讨传统航空货运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因素,并对东航货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战略发展建议。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世界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引入航空物流及现代物流概念,阐明航空货运在航空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位置。第三章介绍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四章分析我国航空货运企业所处的一般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并且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揭示我国航空货运企业被边缘化的事实。第五章针对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战略实施步骤及措施。第六章通过引入东航货运案例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探讨东航货运的发展战略。最后通过结束语对本文做简单总结。通过对航空物流服务链及价值链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传统航空货运企业要想在剧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壮大,就是要尽可能将服务范围覆盖到航空物流价值链的各个方面,朝专业的航空物流企业转型,服务链的延伸是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岩[3](2006)在《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于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但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物流才进入了一个系统的发展阶段。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远未形成完整体系的情况下,航空物流业不过刚刚起步,甚至可以说还未起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尚处于整合、调整、变革的发展过程中,本土真正的航空物流企业难以找出一家。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物流化的深入发展,及入世后,国外航空货运企业也会加快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研究并探讨如何促进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以指导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实践,加快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步伐,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对航空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也是我国当前民航货运业提高整体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运输与物流关系紧密,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顺应货运物流化发展趋势,为促进我国航空物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方法。 通过对物流的涵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现代物流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物流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交通运输与物流关系,通过货运物流化的发展、综合运输与物流、货运企业在货运物流化中的发展及货运业与物流业等四个方面的分析,系统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接着在以上基础上,探讨并形成了航空物流基本理论,先给出了航空物流的定义,分析了航空物流业的形成及内涵,再对航空物流产品及其实现及航空物流的特点进行分析。 为促进航空物流整体的发展,指出应从体系的角度研究出发,为此,在对国内外航空货运的发展及航空运输的物流竞争力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航空物流体系的含义,分析了体系的特性,包括体系的层次构成、特点、目标、基本模式等,接着结合相关理论,系统分析并推出了促进航空物流体系整合发展的理论:航空物流产业化发展理论、航空物流业的网络经济理论、业务流程再造基本理论等。 在前文推出的体系整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国外航空货运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共同规律,基于航空货运物流化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出航空货运与物流的四种运作模式:传统货运模式、综合运输模式、综合物流模式、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模式,每种模式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并对每种模式的内涵、形成及演化
刘先东[4](2010)在《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加剧,使得航空货运以其所具有的快速优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兑现和一系列航空协定的签订,外国航空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美、日、韩、欧大型跨国物流企业都一致看好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目前近90家外国航空公司在中国开通了国际货邮运输业务,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航空货运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航空货运企业,尤其是与四大快递巨头(UPS、FedEX、DHL和TNT)实力差距明显。如何借鉴与吸收上述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是摆在我国航空货运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试图在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及SWOT),总结出其中的发展规律,以供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参考。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方法)概述。主要介绍了波特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和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第三章为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概况。第四章是世界航空货运业发展概况和对中国的启示。第五章是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主要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微观环境包括产业环境、主要竞争对手等。内部环境分析包括我国航空货运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第六章是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规划。包括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及发展战略的制定。第七章是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从成立专业化航空货运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采用收益管理、实施服务营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信息网络和发展综合物流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刁红利[5](2015)在《中货航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规模较大的货运航空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东航强大的资源优势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物流公司相继成立,又加上中国航空货运市场逐渐开放,引入国外货运航空公司竞争机制,国内市场被大幅瓜分。在竞争状况愈演愈烈的航空货运行业中,中货航若要维持和发展它的竞争优势,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世界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其次,在总结世界国际竞争力卓越的货运航空公司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演进路径进行分析,并从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分解出核心影响因素,进而得出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演进机制框架;最后,基于构建出的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技术权重法确定各指标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权重,并用可拓物元评价方法对中货航以及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下文简称国货航)、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以下简称FedEx)、美国联合包裹快递公司(以下简称UPS)以及德国汉莎航空货运公司(以下简称德国汉莎)进行了实证研究,查询此五家货运航空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计算出具体的指标数据并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货航与同行业标杆货运航空公司相比较,存在运营规模偏小、经营水平偏低、技术管理创新能力较弱、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等弱点,但是,安全服务质量相对较强。针对中货航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结果,文章从运营规模、经营水平、安全服务质量、技术管理创新能力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入手,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完善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向海陆空一体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升收益管理能力、发展货运直销业务、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及争取多方政策支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举措,保障中货航健康稳健的发展,进而实现国际竞争力快速而有效的提升。
王文博[6](2007)在《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我国航空货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波音公司预测,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货运市场以年平均15%的速度向前发展,出口至美国和出口至欧洲的货物分别以17%和23%年增长率发展。中国的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贸易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民航经济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等,都为我国航空货运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航空货运业由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民航事业新的增长点。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货运形式都在运用现代物流技术以加快货物运输速度。传统货运业与货运相关的行业相互融合,提高货运服务质量。航空货运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航空货运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业的转变进行分析。论文首先回顾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专家学者的相关产业发展理论的梳理,对产业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行整理,便于下文对航空货运业发展的分析。接着分析现代物流及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的现状,并且借鉴了国外航空货运业向现代航空物流发展的先进之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可量化的对航空货运的影响因素建立航空货运量的预测模型,从直观上了解航空货运的发展状况,然后从理论层面对我国航空货运业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向现代航空物流转变,对航空货运业的影响进行剖析,指出现代物流理念对航空货运业产业融合、产业优化的影响,并运用CHESS模型分析融合的表现和途径。揭示在现代物流理念的影响下,航空货运业发生的变化,提出现代航空物流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地区的航空货运业为例进行现实分析,最后提出对我国航空货运业向现代航空物流转变必须的信息化提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深入等措施和建议。
许渲[7](2013)在《航空货运舱位存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民航货运行业获得蓬勃发展。国家“天空开放”政策的推动给我国民航企业的货运部门创造了巨大的发展良机,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提升民航企业货运部门管理水平,增加营业收入,成为了我国航空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航空货运收益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着重研究我国航空货运的舱位存量控制方法。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充分研究灰色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二者分别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及有效度原理,进行组合建立了两种灰色多元回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货运吞吐量的预测。其次,在研究航空货运产品特性和航空公司货运实际销售流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货运舱位销售合同对航空货运收益的影响,建立了以航空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舱位存量控制模型,针对模型中舱位需求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机会约束方法对其进行求解,确定了航空公司舱位分配策略。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航空公司与协议客户签订舱位销售合同,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增加货运收益。最后,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代理人与航空公司签订协议时通常倾向于签订市场区域的一揽子协议,针对市场需求的这一特征,航空公司需要考虑在一个区域上协议销售的货运舱位如何在各个代理人之间进行分配。以往收益管理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收益最大,但是在实践中,决策者往往要考虑多个目标的实现。由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销售收入、销售舱位数目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三个指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序贯算法”结合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航空公司货运舱位存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后面两个舱位存量控制的模型均在符合配载要求的情况下,选取了收益最大的舱位控制方案,以此来增加航空公司收益。通过算例分析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航空公司提供更为科学的舱位存量控制方法。
方文清[8](2009)在《我国航空货运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航空货运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的航空货运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航空货运发展若干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我国航空货运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全面分析,找出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因素。运用组合预测理论,建立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证对比研究表明,所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8~2017年的航空货运量进行预测,估计未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规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相对有效性、规模收益、投入剩余及产出亏空等方面,对我国航空货物运输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货物运输普遍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增加投入可以获得较好的产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在整体上是投入不足的。运用SWOT分析方法,根据我国航空货运业实际发展状况,从内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对我国航空货运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的发展策略。本文对我国航空货运发展若干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为提高航空货物运输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我国民航系统及民航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作出更科学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陈海勇[9](2008)在《我国航空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空货运业由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民航事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航空运输市场结构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客运市场趋缓而货运市场增长强劲。另一方面航空物流业不过刚刚起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尚处于整合、调整、变革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物流化的深入发展,国外航空货运企业也加快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研究并探讨如何促进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以指导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实践,加快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步伐,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对航空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也是我国当前民航货运业提高整体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可以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因此本文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的阐述,运用经济学和物流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我国航空物流体系运作模式的问题。本文在讨论中即揭示了问题存在的决定因素也对航空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产函数的模型估计。在我国已有的模式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主流经验、新兴的物流理念与实践探索,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航空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在政策建议方面,论文提出了制定完善航空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了世界航空货运业的概况,通过纵横数据对比,看到拥有强大物流背景的航空货运企业,在现今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快速发展的现象。然后在一般物流原理的基础上引申出航空物流及其体系的理论,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奠定了下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开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在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一般意义的定性讨论后,笔者也尝试运用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的结果,解析航空货运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出关系和货运物流化措施的本质联系,以量化的论据深化了上文得出的结论——航空货运必须走物流化发展道路结论。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航空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作了理论探讨。先是详细介绍了当今主流的航空物流体系中的三种运作模式—传统模式、快件模式、综合物流模式,然后阐述了新兴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状况,结合上文提到的我国现实条件得出了构建我国新型的航空物流模式应该是基于物流的现有的航空运输企业的转型的结论,之后运用国内外实践的结果和本文的研究成果,本人提出了我国航空货运企业转型的方向和途径。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建立有利于我国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并对如何从法规制定、节点和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刘勇[10](2008)在《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州作为中部崛起的城市之一,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期望在区域的物流货运发展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枢纽角色。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货运的发展对于航空物流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郑州机场是郑州航空物流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为郑州航空物流企业搭建空中枢纽、陆地枢纽、实物交换平台、信息交换平台。论文在分析郑州机场航空货运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采用统计工具、运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PEST分析、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和产业结构分析等方法对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对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剖析,然后对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最后,根据郑州机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对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业务发展的实证分析,指出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三条途径,提出实施战略的八条措施以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六个方面问题,并得出机场航空货运在资源配置上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在发展的同时要考虑资本运营、信息技术、战略合作等其它策略的配合与落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必须全面实现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功转型等结论。
二、世界航空货运业分析及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航空货运业分析及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货运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的组成部分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2.2 战略选择类型 |
2.3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模型 |
2.3.2 竞争位势理论 |
2.3.3 SWOT分析法 |
2.4 战略管理和战略选择述评 |
第3章 航空货运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3.1 促进货运发展的因素 |
3.2 航空货运市场重心逐渐转移至亚洲 |
3.3 世界航空货运的发展趋势 |
3.4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 |
3.5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人口,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4.1.2 经济因素分析 |
4.1.3 政治法律因素 |
4.1.4 技术因素分析 |
4.1.5 全球化因素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供方力量分析 |
4.2.2 买方力量分析 |
4.2.3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4.2.4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4.2.5 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
4.3 竞争环境分析 |
第5章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5.1 企业资源分析 |
5.1.1 有形资源分析 |
5.1.2 无形资源分析 |
5.2 企业能力分析 |
5.2.1 人力资源能力 |
5.2.2 市场营销能力 |
5.2.3 风险管理能力 |
第6章 中国货运航空战略选择和实施 |
6.1 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现有战略 |
6.2 SWOT分析 |
6.3 战略选择 |
6.3.1 差异化战略 |
6.3.2 战略选择中的其它重要问题 |
6.3.3 差异化战略对公司的指导意义 |
6.4 战略的执行 |
6.4.1 改变组织结构和控制,向扁平化结构发展 |
6.4.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才战略 |
6.4.3 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
6.4.4 实行服务营销,提高服务质量 |
6.4.5 发展综合物流,提供增值服务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2)中国航空货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世界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航空货运在航空物流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世界航空货运业的现状 |
第三节 世界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 |
第二节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货运企业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一般环境分析 |
第二节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节 内部环境分析 |
第四节 边缘化中的中国航空货运企业 |
第五章 我国航空货运企业的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分析 |
第二节 竞争战略选择 |
第三节 战略实施 |
第六章 案例研究:东航货运发展战略 |
第一节 东航货运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东航货运的战略选择 |
第三节 东航货运的战略实施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1.4.5 本论文的特色 |
第二章 现代物流与航空物流理论 |
2.1 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
2.1.1 物流的涵义 |
2.1.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
2.1.3 现代物流的特征 |
2.2 交通运输与物流 |
2.2.1 货运物流化的发展 |
2.2.2 综合运输与物流 |
2.2.3 货运企业在货运物流化中的发展 |
2.2.4 货运业与物流业 |
2.3 航空物流基本理论 |
2.3.1 航空物流及航空物流业 |
2.3.2 航空物流产品及其实现 |
2.3.3 航空物流的特点 |
第三章 航空物流体系 |
3.1 航空货运发展及航空物流体系的形成 |
3.1.1 航空货运的发展 |
3.1.2 航空运输的物流竞争力 |
3.1.3 航空物流体系的含义 |
3.2 航空物流体系的特性 |
3.2.1 航空物流体系的层次构成 |
3.2.2 航空物流体系的特点及目标 |
3.2.3 航空物流体系的基本模式 |
3.3 航空物流体系整合发展理论 |
3.3.1 航空物流产业化发展理论 |
3.3.2 航空物流业的网络经济理论 |
3.3.3 业务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
3.3.4 其他的整合理论 |
第四章 航空货运与物流体系运作模式 |
4.1 传统货运模式 |
4.1.1 模式内涵 |
4.1.2 客货兼营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发展 |
4.1.3 运输代理人及其业务的发展 |
4.1.4 基于 BPR的航空公司与货运代理之间的关系 |
4.2 综合运输模式 |
4.2.1 航空快递业的内涵和产品特征 |
4.2.2 航空快递业的形成及发展 |
4.2.3 航空快递业的运营特性分析 |
4.3 综合物流模式 |
4.3.1 模式内涵 |
4.3.2 一般的航空物流企业的形成 |
4.4 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模式 |
4.4.1 模式内涵 |
4.4.2 服务模式的主体条件 |
4.4.3 模式的形成 |
第五章 基于物流的我国航空运输企业转型策略 |
5.1 转型的策略 |
5.1.1 转型的含义 |
5.1.2 转型的发展方向 |
5.1.3 转型的途径 |
5.2 准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 |
5.2.1 我国货运航空公司相继成立 |
5.2.2 我国航空快递业发展现状 |
5.2.3 货运代理市场面临变革 |
5.3 准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
5.3.1 货运航空公司的发展策略 |
5.3.2 快递业的发展策略 |
5.3.3 货运代理的发展策略 |
第六章 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及政策建议 |
6.1 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 |
6.1.1 外国政府在物流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6.1.2 建立有利于我国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
6.1.3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 |
6.2 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
6.2.1 制定完善航空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法规 |
6.2.2 建立灵活、多种价位的价格体系 |
6.2.3 做好物流节点的建设 |
6.2.4 培育有效竞争的运输代理市场 |
6.2.5 加快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
6.2.6 加强与海关等联检单位的协调、合作,提高通关效率 |
6.2.7 注重物流理论研究,培养航空物流人才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五力模型分析方法 |
2.2 SWOT分析法 |
2.3 企业发展战略 |
3 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概况 |
3.1 发展阶段 |
3.2 发展现状 |
3.3 面临的挑战 |
3.4 中国知名货运航空公司简介 |
4.世界航空货运业发展概况及UPS个案分析 |
4.1 世界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 |
4.2 UPS个案分析 |
5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 |
5.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5.1.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5.1.2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微观环境分析 |
5.2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
5.2.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优势 |
5.2.2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劣势 |
6 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规划 |
6.1 指导思想 |
6.2 基本原则 |
6.3 目标体系 |
6.4 发展战略制定 |
6.4.1 SWOT分析 |
6.4.2 具体战略 |
7 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7.1 成立专业化航空货运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 |
7.2 建立战略联盟,拓展航空网络 |
7.3 采用收益管理,提高收益水平 |
7.4 实施服务营销,提高服务质量 |
7.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才战略 |
7.6 构建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 |
7.7 发展综合物流,提供增值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货航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1 竞争力概念的比较与演化 |
2.1.1 竞争与竞争力的关系 |
2.1.2 企业竞争力 |
2.1.3 企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
2.2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1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2.2.2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第三章 世界航空货运业发展趋势与卓越企业经验总结 |
3.1 世界航空货运业发展趋势 |
3.2 航空货运业的特性 |
3.2.1 高端性 |
3.2.2 市场集中性 |
3.2.3 协同性 |
3.2.4 网络经济性 |
3.2.5 资金和技术密集性 |
3.2.6 高固定成本与低边际成本 |
3.2.7 环境敏感性 |
3.3 国际竞争力卓越的货运航空公司发展经验总结 |
3.3.1 先进的货运信息系统建设 |
3.3.2 注重塑造公司形象 |
3.3.3 积极进行市场的开拓 |
3.3.4 最大程度的进行成本控制 |
3.3.5 先进的产品创新服务 |
3.3.6 积极的进行一体化物流商的探索 |
第四章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演进机制及分析框架 |
4.1 中货航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
4.1.1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简介 |
4.1.2 中货航发展现状分析 |
4.2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演进路径分析 |
4.3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软实力分析 |
4.3.2 硬实力分析 |
4.4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演进机制框架 |
第五章 中货航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及发展阶段判定 |
5.1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1.3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的含义 |
5.2 货运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5.2.1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的比较选择 |
5.2.2 评价方法概述 |
5.3 中货航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发展阶段判定过程 |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中货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3 中货航国际竞争力发展阶段判定 |
第六章 培育和提升中货航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
6.1 优化机队与机组结构 |
6.2 合理规划航线网络 |
6.3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6.4 积极加快向一体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延伸航空货运价值链 |
6.5 改善营销策略,提升收益能力 |
6.5.1 加快发展航空货运直销业务 |
6.5.2 改善营销策略,提升收益能力 |
6.6 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链信息共享网络 |
6.7 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我国航空货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国内外航空货运业的发展 |
二、研究的问题及对象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 |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发展 |
第三章 融入现代物流概念的我国航空货运 |
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及产业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的竞争 |
第四节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货运的产业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我国航空货运量预测分析 |
第二节 现代物流理念促使产业融合 |
第三节 产业融合对航空货运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现代物流理念促使航空货运产业组织及结构优化 |
第五节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上海地区航空货运的发展分析 |
第一节 上海现代航空货运的软环境建设 |
第二节 上海地区航空货运模式分析 |
第六章 我国航空货运产业发展措施及建议 |
第一节 国外航空货运业借鉴 |
第二节 信息化提升现代货运 |
第三节 现代航空物流的网络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加速航空货运产业的市场化经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航空货运舱位存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航空货运收益管理及舱位存量控制相关问题讨论 |
2.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
2.1.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现状 |
2.1.2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主要特征 |
2.2 收益管理 |
2.2.1 收益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2 收益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航空运输收益管理 |
2.3 航空货运收益管理 |
2.3.1 航空货运收益管理与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2.3.2 航空货运收益管理的体系和研究内容 |
2.4 航空货运舱位存量控制 |
2.4.1 航空货运引入舱位存量控制的可行性 |
2.4.2 航空货运实施舱位存量控制的必要性 |
2.4.3 影响航空货运舱位存量控制的两大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航空货运吞吐量预测 |
3.1 问题描述 |
3.2 灰色预测模型 |
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4 灰色线性回归模型 |
3.4.1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灰色线性回归模型 |
3.4.2 基于有效度原理的灰色线性回归模型 |
3.5 我国货运吞吐量预测 |
3.5.1 灰色模型预测 |
3.5.2 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
3.5.3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灰色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
3.5.4 基于有效度原理的灰色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
3.5.5 模型验证及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空货运舱位在协议销售与自由销售间的分配 |
4.1 问题描述 |
4.1.1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
4.1.2 有关航空公司航线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假设 |
4.2 模型构建 |
4.2.1 单航段单产品模型 |
4.2.2 多航段多产品模型 |
4.2.3 问题分析及求解过程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协议销售的货运舱位在各个代理人间的分配 |
5.1 基本概念描述 |
5.1.1 影响航线舱位销售的因素 |
5.1.2 关于多目标规划建模的讨论 |
5.2 问题描述及符号说明 |
5.2.1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
5.2.2 航线和航空公司假设 |
5.3 模型构建 |
5.4 问题分析及求解过程 |
5.5 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航空货运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1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现状 |
2.1.2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
2.2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航线、航班结构不合理 |
2.2.2 现代物流经营模式没有成形 |
2.2.3 电子信息技术缺乏 |
2.2.4 战略联盟亟待建立 |
2.2.5 运输代理企业规模小 |
2.2.6 空运价格体系缺乏灵活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分析 |
3.1 灰色关联理论 |
3.1.1 灰色系统及灰关联理论 |
3.1.2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方法 |
3.2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 |
3.2.1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数据收集 |
3.2.2 我国航空货运影响因素关联度计算 |
3.2.3 关联度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货运量预测 |
4.1 基于IOWGA 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 |
4.1.1 基于IOWGA 算子的组合预测赋权 |
4.1.2 组合预测的IOWGA 算子确定 |
4.1.3 预测误差指标的选取 |
4.2 我国航空货运量灰色预测模型 |
4.2.1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 |
4.2.2 GM(1,1)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4.2.3 GM(1,1)预测我国航空货运量 |
4.2.4 GM(1,1)预测模型的检验 |
4.3 我国航空货运量回归预测模型 |
4.3.1 统计数据的采集 |
4.3.2 回归预测模型 |
4.3.3 回归预测模型的统计假设检验 |
4.3.4 回归预测结果 |
4.4 我国航空货邮运输量的组合预测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我国航空货运业效率分析 |
5.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我国航空货物运输效率评价 |
5.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
5.1.2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3 DEA 模型解的有关定理及其经济学含义 |
5.1.4 DEA 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我国民航货物运输效率评价分析 |
5.2.1 指标的确立和数据收集 |
5.2.2 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的有效性量化分析 |
5.2.3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效率在时序上的变化特点 |
5.2.4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的规模收益分析 |
5.2.5 我国民航货物运输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航空货运业SWOT 分析 |
6.1 SWOT 分析法简介 |
6.2 我国航空货运业之SWOT 分析 |
6.2.1 内部环境分析 |
6.2.2 外部环境分析 |
6.3 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的SWOT 策略矩阵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我国航空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现代物流与航空物流体系 |
第一节 现代物流体系中的航空货运 |
第二节 航空物流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航空物流体系的特性 |
第三章 我国航空货运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航空货运体系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航空货运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经济发展对航空货运提出新的要求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货运物流体系运作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航空物流体系主流运作模式 |
第二节 新兴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模式 |
第三节 我国新兴的航空物流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建设和发展物流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有利于我国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内容 |
2.2 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 |
2.3 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2.4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3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 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2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宏观环境分析(PEST 分析) |
3.3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4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4.1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现状分析 |
4.2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人员队伍状况与组织架构分析 |
4.3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的物力条件分析 |
5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分析与实施 |
5.1 SWOT 分析的战略组合分析 |
5.2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实施 |
5.3 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世界航空货运业分析及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货运发展战略[D]. 汪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2]中国航空货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黄建昌. 厦门大学, 2007(08)
- [3]我国航空物流体系发展研究[D]. 秦岩. 长安大学, 2006(12)
- [4]中国航空货运业发展战略研究[D]. 刘先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5]中货航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 刁红利. 中国民航大学, 2015(03)
- [6]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我国航空货运产业发展研究[D]. 王文博.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8)
- [7]航空货运舱位存量控制方法研究[D]. 许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7)
- [8]我国航空货运业若干问题研究[D]. 方文清.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09(S2)
- [9]我国航空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研究[D]. 陈海勇. 浙江工商大学, 2008(02)
- [10]郑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战略研究[D]. 刘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