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荡函数的Hermite数值积分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王丹丹,王阳辉,肖坚,江婷婷[1](2021)在《一类高振荡弱奇异积分的高性能计算》文中指出研究一类含多种弱奇异的高振荡积分.首先利用复变函数中的柯西定理,将积分转化为复平面上的两个线积分,然后利用Gauss-Laguerre求积公式计算线积分的高精度近似值,进一步得到相应误差界,最后给出几个数值例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孟可欣,刘梦,郭书君,梅树立[2](2021)在《Hermite-Shannon-Cosine区间小波及其在图形自适应分划插值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动态曲线图是描述客观现象变换规律的常用工具,为实现动态曲线特征点的动态捕捉及精确表达,构造了同时具有插值性、光滑性、紧支撑性和对称性的Shannon-Cosine小波函数.首先利用Shannon小波函数的波动性和连续性,根据积分中值定理,设计了一种参数化的窗函数,通过参数调整,可满足Shannon-Cosine小波对支撑区间和光滑度的自适应控制的要求;其次,分析确定了对曲线进行小波变换时边界效应归因于曲线边界的不连续,因此,采用2点3次Hermite插值函数构建了区间小波;最后,采用多尺度Shannon-Cosine小波对冲击波传播曲线和反射Burger曲线进行多尺度自适应细分和逼近,自动捕捉曲线的特征点进行重构.实例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Hermite Shannon-Cosine区间小波逼近曲线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较低的算法复杂度.
范少迪[3](2021)在《高速侵彻问题的并行时间间断物质点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侵彻是指弹片以及子弹等高速弹体撞击靶体后,钻入或穿透靶体的行为,在我国国防、民用基础设施防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侵彻问题涉及复杂的力学行为,例如非线性波传播、结构大变形、损伤与失效、断裂破坏以及热软化等。作为一种无网格的数值模拟算法,物质点法在分析侵彻问题时有着天然的优势。物质点法采用离散的质点表征物体构型,因此在表征结构的断裂破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物质点法每一步均在规则的背景网格节点上求解动量方程,不需要考虑网格畸变所带来的结果不收敛的问题,可以方便地求解侵彻问题的大变形过程。但是结构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非线性波会在结构内传播。这将导致传统物质点法的模拟结果不能准确表征应力场的间断特性以及尖锐的梯度特征,并在波阵面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数值振荡。此外,随着现有问题规模的不断增大,对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高效且准确的物质点算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高速侵彻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开发了可用来分析侵彻问题的基于MPI的显式时间间断物质点并行算法,搭建了相应的并行程序计算框架ExTDMPM(Explicit Time-discontinuous Material Point Method)。此算法一方面将传统物质点法与时间间断思想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准确表征应力场的间断特性以及尖锐的梯度特征,并有效消除波阵面附近易出现的数值振荡。另一方面基于MPI实现了物质点法的核间通信,在保证结果正确性的基础上,ExTDMPM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分析上千万的大规模算例。第二、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时间间断格式和中心差分格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步长的增大以及物质点规模增加,时间间断格式在消除数值振荡的作用更加明显;(2)时间间断格式的并行加速比以及效率要高于中心差分格式,并且多进程对于时间间断格式的提升作用要高于中心差分格式;(3)当计算规模达到千万级别时,程序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8进程运行时程序的效率能够达到70%。第三、成功模拟了弹丸侵彻问题,并分析了分区模式对于程序加速比的影响。首先Taylor杆碰撞算例表明ExTDMPM可以正确地模拟动力学问题;其次通过卵形弹丸侵彻靶板分析了分区模式对于ExTDMPM并行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球形弹丸侵彻靶板表明ExTDMPM在高速侵彻问题模拟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张泽煜[4](2021)在《离轴泵浦固体激光器脉冲涡旋光产生研究》文中指出在谐振腔中激发厄米-高斯(HG)光束然后转换为拉盖尔-高斯(LG)光束是用固体激光器产生涡旋光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模式质量高等优点。本论文通过离轴泵浦固体激光器产生高功率的脉冲涡旋光束。建立了离轴泵浦下固体激光器的多模振荡速率方程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模式分布与离轴量、泵浦光半径和泵浦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泵浦光斑半径较小时可以得到单一模式输出,随着离轴量的增加模式依次交替输出;当泵浦光斑半径较大时,模式不能依次交替出现。多模振荡过程中,泵浦功率在阈值附近时,各模式输出功率呈现出复杂波动,当泵浦功率远高于阈值功率时,各模式输出功率随泵浦功率线性增加,模式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该计算分析结果可为高功率离轴泵浦固体激光器的设计提供参考。设计并建立了离轴泵浦连续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研究了输出模式与离轴量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需要对各模式的离轴量进行修正。理论分析表明,这是离轴热透镜使得有效的离轴量减小引起的。实验产生了连续HG00~HG70模光束,其中HG10光束、HG20光束、HG30光束的功率分别可达到1.58 W、1.43 W、1.31 W。建立了离轴泵浦声光调Q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产生了脉冲HG光束,并通过模式转换获得了LG10、LG20和LG30模涡旋光。在10 kHz重复频率下,三个模式的平均功率分别达到了 1.31 W、1.23 W 和 1.14 W,脉冲宽度分别为 50.33 ns、51.62 ns 和 54.75 ns。对应的单脉冲能量分别为0.13 mJ、0.12 mJ和0.11 mJ,峰值功率分别为2.6 kW、2.3 kW和 2.0 kW。
胡青,李斌,王阳辉,盛应春,马江琴[5](2021)在《插值多项式在高频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主要研究弱奇异高振荡积分的高效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复分析中的柯西定理,将所求积分转化为复平面上的两个线积分,然后利用高斯求积准则和稳定的递推关系求线性积分的高精度近似值,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罗驰[6](2021)在《基于H6桥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光伏电站中对于电能转换和控制的核心装置是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了得到更高的电能转换效率,逆变拓扑结构成为了光伏并网逆变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种非隔离无变压器的拓扑结构成为主流,这一拓扑结构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抑制共模电流。因此本文研究一种新型H6结构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以H6拓扑结构去有效的抑制共模电流。首先本文对MPPT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以光伏电池的Simulink仿真为基础,在分析其P-V和I-V特性曲线后,提出了一种基于Hermite插值计算的MPPT控制算法;其次,以H4全桥逆变电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共模电流的产生原理,仿真对比了单极性和双极性PWM调制对共模电流的影响。通过对共模电流抑制问题的分析,本文分别选择了Boost拓扑和H6拓扑结构,并通过Matlab2018a/Simulink仿真工具验证了H6拓扑可以更好的抑制共模电流;同时对H6拓扑进行数学建模,结合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并用Bode图去判断系统的响应,分别对比了PI、PR和QPR控制器,对比结果得出本文选择基于QPR控制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无静差跟踪和强抗扰动能力。最后,以TI公司的DSP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H6桥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软硬件电路。硬件设计详细分析了开关管的选型、并网滤波器的设计、交直流采样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分析了主程序的设计、SPWM算法的程序设计以及数字锁相环的设计;并在实验室搭建H6桥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本文设计的可行性。
斯日古楞[7](2021)在《砂土基微生物诱导矿化材料微细观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环境的治理和改良受到广泛关注。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土体改良技术。对微生物矿化土壤的材料力学特性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生物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与优化、生成矿化物的微细观力学特性测试、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技术改良土体材料力学强度的微细观成因机理、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胶结砂土材料的强度可靠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巴氏芽孢杆菌为培育菌种,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进程控制,优化试验工况。以诱导生成碳酸钙的有效生成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了10-60℃矿化环境温度下诱导生成矿化物材料特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营养盐、低接种量菌液比高浓度营养盐、高接种量菌液中诱导生成碳酸钙反应速率高,可以更快完成碳酸钙沉淀过程;(2)环境温度对诱导生成碳酸钙的形貌、物相、晶体结构、晶体颗粒尺寸、表面能有较大影响。(3)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菌液接种量>矿化时间>营养盐浓度。优选组合方案为:20-30℃环境温度,菌液接种量1%,营养盐浓度50%,矿化时间达到24h。2、测试了微生物诱导矿化时间为1、2、3、4、5、6天的纳米硬度和30℃的20N荷载干摩擦环境下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增加纳米压痕测试的有效数据点出现增加的趋势,但最大模量没有明显的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模量在35GPa-65GPa之间。(2)30℃环境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20N荷载球往复式对磨5min后摩擦系数较稳定,为0.3。3、制备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测试其抗压强度,分析了物理参数和矿化时间对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关联机制以及强度的成因机理。结果显示:(1)反应初期强度迅速增加,随后逐渐稳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2.38Mpa;(2)随着矿化反应时间的增加,诱导生成的碳酸钙质量逐步增加,试样最高碳酸钙生成率可达24.07%;(3)微生物胶结砂土材料孔隙率显着降低,填充后的试样最小孔隙率可达14.11%;(4)试样中碳酸钙生成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孔隙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间均保持线性关系。(5)试验中三种粒径基质土微生物矿化处理后,粗粒砂土颗粒与颗粒接触处沉积的碳酸钙增强了咬合力,中粗砂土表面均匀沉积的碳酸钙增加了颗粒表面粗糙度,细砂土碳酸钙主要填充孔隙使得材料更加密实,从而微生物胶结后的砂体强度得以提高。4、考虑基质土颗粒级配及颗粒形貌、诱导生成碳酸钙含量比、孔隙分布特征、颗粒间的接触等因素,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赋值,建立了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的PFC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真实载荷作用下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的三轴压缩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和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5、针对微生物诱导矿化砂土胶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砂柱实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实例,以颗粒粒径和砂柱孔隙率为有效影响因子,基于数值仿真结果,建立PCE代理模型,实现了所得砂柱可靠性分析。
刘聪[8](2021)在《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散纵标法作为经典的确定论输运求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核装置的屏蔽计算。随着核装置几何结构和设计方案愈加复杂,数值模拟需要更加精确地描述物理模型,深穿透问题的极大计算量使得计算资源和模拟效率面临挑战。同时,深穿透问题中的空间强非均匀性和角度强各向异性效应不容忽视,材料介质的非均匀分布造成角通量密度在空间上出现不光滑甚至不连续,穿透距离增加使得通量密度和散射源项的各向异性程度不断加剧,输运求解的离散误差直接影响屏蔽分析计算精度。本课题针对复杂几何屏蔽问题中的深穿透、空间非均匀性和角度各向异性的耦合效应,研究离散纵标计算的高精度离散格式、高效网格求解算法和强各向异性散射源优化计算方法,改善离散纵标屏蔽计算的可靠性。研究具有分片平衡特性的线性短特征线、指数短特征线和分片平衡差分近似格式,有效抑制空间离散的非物理振荡。基于参数化思想重建线性短特征线的数值模型,提出体积矩积分方法解决计算空腔介质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响应矩阵方法降低指数项多重积分带来的高昂计算花销,并且实现空间分布函数的灵活降阶。研究步进、线性和指数短特征线格式的耦合计算策略,提出以物理特征为依据的源强占比因子和空间形状因子,作为指导空间离散格式选择的预估算子。面向大尺寸复杂几何问题,研究三维多级树状网格求解算法,按照材料种类和网格源强对初始细网进行自动合并,生成带有悬点的嵌套多级网格分布,精确描述局部特征的同时大幅降低网格划分总数和计算内存需求。使用逻辑搜索和标准扫描结合的递归式网格扫描算法,研究非匹配网格间的边界角通量密度映射方法,针对零阶空间离散的一对多映射提出具有自适应特性的预估校正映射算法,提高强衰减光学厚网格的映射精度,针对一阶线性空间离散改进了多对一映射格式,避免下风向映射分布出负,保证多级网格输运计算精度。研究强各向异性散射介质的散射截面调整方法,提出最大熵方法和最小二乘方法耦合的调整算法,解决散射函数角分布出负和角分布精度不足的问题,提高强各向异性散射源项精度。开展了深穿透问题的输运模拟和数值分析。分片平衡空间离散格式对于通量密度连续问题和间断问题的计算精度均明显高于有限差分方法,优化改进的线性短特征线具有数值稳定和计算高效的优点,降阶得到的矩阵步进短特征线具有优于菱形差分格式的计算速度。对于通量密度衰减较强的问题,线性短特征线需要将网格步长控制在2倍平均自由程之内。对于带有不规则几何体的自设问题和复杂工程问题,多级网格算法在相同建模精度下使网格总数、内存需求和计算用时下降约1个量级,受关注区域的局部响应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提高了物理模型的描述精度和屏蔽计算的模拟效率。散射截面耦合调整算法可以由低阶勒让德展开构造出更加精确的非负散射函数,轻水介质深穿透问题的分析表明,耦合调整算法使相对误差水平由原本P3阶展开的8%下降至2%以内,改善了强各向异性散射源和通量密度的计算精度。本课题的研究完善了离散纵标屏蔽计算方法,弥补了当前算法对于复杂几何深穿透问题的不足,具备大型核装置屏蔽问题应用的能力和价值。
尤洋[9](2021)在《基于复数域分析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癫痫是一种以具有持续性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神经系统疾病。全球约1500万的癫痫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需要手术切除致痫区来控制或治愈癫痫。准确定位致痫区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脑电图可以直观反映大脑电生理活动,是术前诊断致痫区的必要手段。临床医生通过视觉检查患者24小时长程脑电图来定位致痫区,但视觉检测耗时耗力且具有主观性和经验性,使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致痫区辅助诊断技术成为当下癫痫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技术最关键的任务是依据癫痫活动时脑电的特点,设计基于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一方面力求克服人工视觉诊断的弊端,极大地提高致痫区辅助定位的准确率和效率,缓解癫痫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癫痫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然而癫痫样放电模式复杂多变,要实现准确且高效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仍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准确性、算法效率和泛化性能较差的问题,结合癫痫脑电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设计基于复数域分析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并探索相应算法在致痫区辅助定位中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基于实数域的分析方法对脑电相位信息表征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解析小波变换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利用柔性解析小波变换获得复数域下的复值脑电小波系数,同步保留脑电幅值和相位信息。引入复值分布熵实现对复值脑电系数的幅值-相位非线性信息的同步挖掘。将柔性解析小波变换灵活的时频表征特性、复值分布熵和对数能量熵的非线性分析能力相结合,有效且更充分地挖掘了潜在病理信息,增强了分析算法的识别性能。在伯尔尼-巴塞罗那脑电数据集3750对焦点和非焦点脑电信号的识别中获得了95.26%的识别准确率、96.35%的特异性和94.21%的敏感性,初步验证了复数域分析方法在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中的有效性。(2)针对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对脑电节律信息挖掘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值脑电节律特征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双树复小波变换与希尔伯特变换相结合以获得复数域下脑电节律的调幅和调相信息;然后结合标准差、奇异值和复值模糊分布熵从多角度捕捉复值脑电节律包含的病理信息,更深入地揭示焦点和非焦点脑电信号的节律特性;最后利用Logit Boost算法对决策树分类器进行集成,并增强分类器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δ+θ节律对致痫区识别贡献率最大,特征差异度最大,在3750对焦点和非焦点脑电信号上取得了98.83%的识别准确率、0.976的马修斯相关系数和8.1ms的单样本识别时间。由此说明所提识别算法能够更充分地挖掘脑电节律信息,并且在识别性能和计算复杂度之间达到了平衡,提高了致痫区辅助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表明基于复数域分析的脑电识别算法的优越性。(3)针对传统脑电特征提取算法特征学习稳定性和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幅-相融合矩阵和深度特征学习网络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基于前述的研究结论,直接对脑电信号进行低通滤波获得0-8Hz脑电频段。对脑电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获得其解析信号,并由此得到脑电幅值矩阵和相位矩阵。引入多尺度引导滤波融合对幅值矩阵和相位矩阵进行数据层融合以获取包含深层信息的幅-相融合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网络直接从幅-相融合矩阵中进行自动特征学习,解决个体差异为特征设计带来的困难,克服传统人工设计特征的经验性和局限性。利用伯尔尼-巴塞罗那和波恩两个脑电数据集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对致痫区脑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为100%,马修斯相关系数为1;对7种不同癫痫检测任务均可获得99%以上的识别准确率和0.975的马修斯相关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识别算法保证了识别准确率和计算效率,并且在不同癫痫诊断任务场景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综上,本文以焦点和非焦点脑电信号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脑电信号的致痫区辅助定位技术中最关键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构建问题展开研究。利用脑电信号的复数域表征算法实现了准确、高效的致痫区识别,对致痫区辅助定位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起到了积极有效地推进作用,为下一步癫痫辅助诊断智能系统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文达[10](2021)在《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新的能源发展目标下,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为了保障含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而电力电子设备具有控制及运行特性复杂、动作频率高和暂态过程快等特点,使得对含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时,既要对电力电子设备进行精细化的小步长仿真,又要对电网中其他动态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设备进行仿真,这对电磁暂态仿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研究大电网的快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是必要的,本文以此为目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数值积分算法的选取与设计影响了电磁暂态仿真的性能,在选取与设计数值积分算法前需分析其特性。因此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仿真算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仿真精度、稳定性、适用性和数值振荡四个方面的特性,同时对这些仿真算法的特性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磁暂态仿真的特点得出选取与设计仿真算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方向,为后续提出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打下理论基础。(2)从仿真的离散化本质出发,提出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和传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直接在时域内差分化不同,该方法通过零极点响应匹配在频域内构造与连续系统相似的离散系统,然后对频域离散系统反变换得到差分方程。从数值振荡产生的原理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能够有效抑制数值振荡的组合元件形式。对于无法直接应用零极点响应匹配进行差分化的独立电感和电容,则分别通过串联和并联正负虚拟电阻的方法解决,从而保证了该方法及其差分方程对不同元件或支路具有全局一致性。此外,还对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保证该方法在电磁暂态仿真中的有效性。(3)从兼顾仿真精度和速度的角度出发,提出自适应变步长仿真策略,将自适应变步长策略与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相结合,给出了自适应多频段动态向量模型。该模型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对换流器进行仿真,能够兼顾换流器不同工况的仿真需求,在稳态工况下采用大步长仿真,在暂态工况下采用小步长仿真。最后给出了自适应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及其仿真流程,并对该模型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二、振荡函数的Hermite数值积分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荡函数的Hermite数值积分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3)高速侵彻问题的并行时间间断物质点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侵彻理论研究进展 |
1.3 物质点法研究进展 |
1.4 时间间断法研究进展 |
1.5 并行计算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物质点并行算法 |
2.1 物质点法基本原理 |
2.1.1 控制方程及离散 |
2.1.2 应力更新算法 |
2.2 ExTDMPM并行原理 |
2.2.1 文件输入 |
2.2.2 并行前处理 |
2.2.3 并行通信 |
2.2.4 文件输出 |
2.3 本章小结 |
3 时间间断物质点并行算法 |
3.1 时间间断物质点法基本原理 |
3.2 程序计算流程 |
3.3 算例及结果分析 |
3.3.1 一维杆波传播 |
3.3.2 二维方形薄板波传播 |
3.3.3 三维方块波传播 |
3.4 本章小结 |
4 接触问题的物质点并行算法 |
4.1 物质点接触算法研究概况 |
4.2 物质点接触算法基本原理 |
4.2.1 接触判据 |
4.2.2 接触力计算 |
4.3 侵彻算例及结果分析 |
4.3.1 Taylor杆碰撞 |
4.3.2 卵形弹丸低速侵彻 |
4.3.3 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离轴泵浦固体激光器脉冲涡旋光产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涡旋光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常见涡旋光产生方法 |
1.2.3 涡旋光应用前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涡旋光概述及其模式转换理论 |
2.1 涡旋光束 |
2.1.1 涡旋光束的基本模式 |
2.1.2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 |
2.2 模式转换理论 |
2.3 高阶厄米-高斯光束产生原理 |
2.3.1 横模光斑半径 |
2.3.2 模式交叠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离轴泵浦激光器计算分析 |
3.1 理论模型 |
3.2 离轴泵浦激光器模式输出特性 |
3.2.1 泵浦光半径ω_p=1/4ω_0 |
3.2.2 泵浦光半径ω_p=1/2ω_0 |
3.2.3 泵浦光半径ω_p=3/4ω_0 |
3.2.4 泵浦光半径ω_p=ω_0 |
3.3 不同激光器参数下横模选择特性 |
3.3.1 泵浦光半径对离轴泵浦过程中模式选择影响 |
3.3.2 泵浦功率对离轴泵浦过程中模式选择影响 |
3.3.3 泵浦功率对多模输出模式叠加比例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离轴泵浦连续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组成 |
4.2 厄米-高斯光束实验结果 |
4.3 高功率下离轴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4.3.1 离轴量修正实验结果 |
4.3.2 离轴量修正理论分析 |
4.4 拉盖尔-高斯光束的产生 |
4.4.1 模式转换产生拉盖尔-高斯光束 |
4.4.2 涡旋相位结构的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5 离轴泵浦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 |
5.1 调Q原理 |
5.1.1 激光调Q理论 |
5.1.2 声光调Q理论 |
5.2 脉冲涡旋光产生 |
5.2.1 实验系统 |
5.2.2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插值多项式在高频问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lenshaw-Curtis求积法 |
2 矩 |
Η |
n |
( |
α,β |
) |
(w,x) |
的计算 |
3 误差分析 |
4 数值例子 |
5 结束语 |
(6)基于H6桥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光伏发电系统 |
1.3.2 光伏并网逆变器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MPPT控制方法研究与共模电流分析 |
2.1 光伏电池建模与仿真 |
2.1.1 数学建模 |
2.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2 MPPT控制方法研究 |
2.2.1 常见MPPT控制方法 |
2.2.2 基于Hermite插值计算的MPPT控制方法 |
2.3 非隔离全桥逆变电路共模电流分析 |
2.3.1 共模电流产生原理 |
2.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设计 |
3.1 基于H6 桥的两级式拓扑方案设计 |
3.2 前级Boost变换器 |
3.3 后级H6 桥变换器及控制策略 |
3.3.1 H6 拓扑结构 |
3.3.2 工作模态分析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H6 桥非隔离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 H6 桥非隔离并网逆变器总体控制框图 |
4.2 H6 全桥变换器数学模型 |
4.3 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
4.3.1 基于PI控制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
4.3.2 基于PR控制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
4.3.3 基于QPR控制的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
4.4 基于QPR控制的Matlab/Simulink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软硬件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主电路总体结构设计 |
5.2 系统部分硬件设计 |
5.2.1 保护电路设计 |
5.2.2 检测电路设计 |
5.2.3 驱动电路设计 |
5.3 系统部分软件设计 |
5.3.1 系统软件主程序 |
5.3.2 SPWM分析与程序设计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实验平台介绍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砂土基微生物诱导矿化材料微细观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在岩土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2 离散元方法在土力学数值模拟中的研究现状 |
1.2.3 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控制与优化 |
2.1 引言 |
2.1.1 生物矿化 |
2.1.2 生物矿化碳酸钙的过程及调控机制 |
2.2 基于尿素水解的微生物诱导矿化试验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分析 |
2.3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与最优组合方案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2.3.2 优选组合方案确定 |
2.3.3 温度和时间敏感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矿化材料微细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纳米压痕的模量测试试验 |
3.2.1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3 摩擦磨损实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强度成因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强度测试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抗压强度增长分析 |
4.3.2 化学元素分析 |
4.3.3 生成CaCO_3的定量分析 |
4.3.4 孔隙特征分析 |
4.3.5 砂土粒径的影响分析 |
4.3.6 XPS分析 |
4.3.7 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破坏的PFC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离散元法 |
5.2.1 离散元法的计算原理 |
5.2.2 基于离散元法的PFC模型 |
5.3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的PFC数值模型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步骤 |
5.3.3 接触模型及参数选择 |
5.3.4 细观结构接触参数的标定 |
5.4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破坏过程模拟 |
5.4.1 颗粒组构建立 |
5.4.2 接触模型设置 |
5.4.3 加载破坏过程的模拟 |
5.4.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CE代理模型的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可靠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不确定性分析 |
6.2.1 多项式混沌展开(PCE)代理模型 |
6.2.2 随机变量的转化 |
6.3 微生物诱导矿化砂柱可靠度实例计算 |
6.3.1 分析方法 |
6.3.2 砂柱描述 |
6.3.3 可靠度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8)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离散方法 |
1.2.2 非匹配网格技术 |
1.2.3 强各向异性散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群离散纵标辐射屏蔽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能量变量离散 |
2.3 角度变量离散 |
2.4 空间变量离散 |
2.5 输运求解算法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分片平衡空间离散和耦合计算策略 |
3.1 引言 |
3.2 分片平衡空间离散方法 |
3.2.1 线性短特征线格式 |
3.2.2 指数短特征线格式 |
3.2.3 分片平衡差分近似格式 |
3.3 短特征线耦合计算策略 |
3.3.1 空间格式预估算子 |
3.3.2 空间格式耦合算法 |
3.4 空间离散格式数值分析 |
3.4.1 解析解问题 |
3.4.2 中子流问题 |
3.4.3 平板穿透问题 |
3.4.4 多群非均匀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级树状笛卡尔网格算法 |
4.1 引言 |
4.2 网格建立与扫描 |
4.2.1 树状网格生成 |
4.2.2 递归输运扫描 |
4.3 边界角通量密度映射 |
4.3.1 零阶映射方法 |
4.3.2 一阶映射方法 |
4.4 映射格式精度分析 |
4.4.1 简单函数问题 |
4.4.2 输运离散解问题 |
4.5 多级网格输运计算分析 |
4.5.1 球体问题 |
4.5.2 多层球体固定源问题 |
4.5.3 圆柱固定源问题 |
4.5.4 多群临界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各向异性散射截面调整方法 |
5.1 引言 |
5.2 非负散射函数构造方法 |
5.2.1 最大熵方法 |
5.2.2 最小二乘方法 |
5.2.3 耦合调整算法 |
5.3 均匀介质问题分析 |
5.3.1 散射函数收敛性分析 |
5.3.2 输运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问题基准验证 |
6.1 引言 |
6.2 程序算法设计简介 |
6.3 Balakovo-3 VVER-1000反应堆屏蔽问题 |
6.3.1 基准题简介 |
6.3.2 几何建模和网格源投影 |
6.3.3 计算结果分析 |
6.4 Winfrith Iron基准实验 |
6.4.1 基准题简介 |
6.4.2 几何建模和源强生成 |
6.4.3 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英文缩略词 |
作者简介 |
(9)基于复数域分析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脑电信号和癫痫脑电信号 |
1.1.3 致痫区诊断的临床方法 |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框架及数据来源 |
2.1 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框架 |
2.1.1 预处理 |
2.1.2 特征提取 |
2.1.3 特征选择 |
2.1.4 分类识别 |
2.2 致痫区定位脑电数据集 |
2.3 脑电信号识别算法性能评价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柔性解析小波变换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3.1 引言 |
3.2 小波变换和柔性解析小波变换 |
3.2.1 小波变换 |
3.2.2 柔性解析小波变换 |
3.3 基于柔性解析小波变换和熵特征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3.3.1 基于熵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 |
3.3.2 基于Kruskal-Wallis检验的特征选择 |
3.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识别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柔性解析小波变换的参数选择 |
3.4.2 复值分布熵的参数选择 |
3.4.3 本章脑电识别算法性能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复值脑电节律特征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4.1 引言 |
4.2 双树复小波变换 |
4.3 希尔伯特变换 |
4.4 基于双树复小波-希尔伯特变换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4.4.1 混合特征提取 |
4.4.2 基于集成分类器的分类识别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双树复小波变换滤波器组选取 |
4.5.2 本章脑电识别算法性能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幅-相融合矩阵和深度学习网络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5.1 引言 |
5.2 多尺度引导滤波融合 |
5.2.1 引导滤波融合 |
5.2.2 多尺度引导滤波融合 |
5.3 主成分分析网络 |
5.4 基于幅-相融合矩阵和主成分分析网络的致痫区脑电识别算法 |
5.4.1 构造折叠信号矩阵 |
5.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识别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主成分分析网络的超参数选择 |
5.5.2 本章脑电识别算法性能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总结 |
6.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仿真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仿真算法原理及特性研究 |
2.1 传统仿真算法 |
2.1.1 欧拉法及其变形 |
2.1.2 梯形法及其变形 |
2.1.3 两阶段对角隐式龙格库塔法 |
2.2 矩阵指数积分法 |
2.3 根匹配法 |
2.4 仿真算法特性研究 |
2.4.1 算法精度 |
2.4.2 算法稳定性 |
2.4.3 算法适用性 |
2.4.4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 |
3.1 离散相似原理 |
3.2 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 |
3.2.1 组合元件差分化 |
3.2.2 独立元件差分化 |
3.3 离散相似指数积分算法特性分析 |
3.3.1 算法精度 |
3.3.2 算法稳定性 |
3.3.3 算法适用性 |
3.4 数值振荡 |
3.4.1 数值振荡的产生机理 |
3.4.2 传统仿真方法中抑制数值振荡原理 |
3.4.3 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抑制数值振荡 |
3.5 算例验证 |
3.5.1 当负载电感L_d较小时 |
3.5.2 当负载电感L_d较大时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换流器仿真方法 |
4.1 换流器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 |
4.1.1 多频段动态相量研究 |
4.1.2 换流器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 |
4.2 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自适应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 |
4.2.1 自适应变步长仿真策略 |
4.2.2 自适应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及仿真流程 |
4.2.3 自适应多频段动态相量模型特点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振荡函数的Hermite数值积分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类高振荡弱奇异积分的高性能计算[J]. 李斌,王丹丹,王阳辉,肖坚,江婷婷.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Hermite-Shannon-Cosine区间小波及其在图形自适应分划插值中的应用[J]. 孟可欣,刘梦,郭书君,梅树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1(10)
- [3]高速侵彻问题的并行时间间断物质点算法研究[D]. 范少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离轴泵浦固体激光器脉冲涡旋光产生研究[D]. 张泽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插值多项式在高频问题中的应用[J]. 胡青,李斌,王阳辉,盛应春,马江琴.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6]基于H6桥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D]. 罗驰. 中北大学, 2021(09)
- [7]砂土基微生物诱导矿化材料微细观力学特性研究[D]. 斯日古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D]. 刘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9]基于复数域分析的致痫区脑电信号识别算法研究[D]. 尤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基于离散相似指数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研究[D]. 宋文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