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钱德元[1](2013)在《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主要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二元经济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并指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目标即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又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的成果和主要贡献如下:一、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二、阐述了二元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思想、发展经济学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思想、二元经济结构种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价值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科学发展观。三、指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必要性。首先对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演进,进而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及特征,最后指出二元经济结构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四、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机理。首先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涵义进行界定并在基础上确立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形成机理,最后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五、给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指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应选择的路径包括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一体化建设,加大农业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正确处理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互补关系,加快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六、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作用机理展开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七、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统筹机制,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以及社会管理统筹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作用机理和促进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八、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保障机制,对政策保障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收入分配调整机制、扶贫开发机制、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作用机理和实施对策展开深入研究。九、以吉林省为例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吉林省实际提出了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王颂吉,白永秀[2](2013)在《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相悖,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滞后性,这不仅对"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谜。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的非农偏向,由此造成的要素错配可能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下,探讨城乡要素错配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密切相关;全国和省际层面的非农部门配置了过多资本和过少劳动力,农业部门则配置了过多劳动力和过少资本,城乡要素错配显着阻碍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要素配置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政策思路。
丁宁[3](2019)在《中国特色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推动城乡关系演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是建立在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新型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有效推动城乡之间相互支援、共同繁荣,逐渐破除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促进城乡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与根本任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由于片面的追求规模效应,使得城乡发展的整体质量不高。这种城乡关系的发展模式既拉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积累了城乡之间巨大差距。如何处理好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破解城乡关系不协调困境,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以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并梳理了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经验,总结对中国的影响,并对我国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具体而言,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重点就是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和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概述说明,为论文创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第二章剖析了中国特色城乡关系的理论溯源。这部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关系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合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关系的理论探索和经验,对城乡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城乡关系的不协调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梳理了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演变历程。以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为主线,将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固化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城乡二元体制破冰阶段、新世纪初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以及十八大以来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段,为论文增加了历史支撑。第四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发展演变逻辑。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国要结合实际国情出发,选择合适国情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充分认识到城乡关系发展的渐进性。第五章以问题意识为主要导向,分析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由于我国受到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的影响,造成城乡之间的要素不能自由的流动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第六章重点探讨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选择。在对现行城乡关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树立科学的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好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全面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借鉴作用。
周威[4](2016)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区域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经过30多年来年均近10%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从总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虽然日韩的二元经济转型实践,常常用来与中国相比较,被中国所借鉴。但中国面临的转型问题因为国土面积广大、国情多样化、区域转型不同步比日韩转型复杂得多。三大区域阶梯型推进的渐进式转型,可能因为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和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带来机遇,也可能因为落后地区转型的滞后掣肘整体经济发展。二元经济转型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三农问题,而是工农和城乡关系协调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升级、城镇经济集聚和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就业结构的转换慢于产业结构的转换,这一状况在三大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中国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可以说是个制度问题,必须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本文以区域比较的视角,从理论框架和度量指标两方面进行了创新,将经典二元经济理论与新地理经济学相结合,系统研究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强度和差距致因。本研究对于我国平衡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完成二元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与文章主体构成。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经典二元经济理论和中国二元经济的区域比较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解释了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比较的理论基础。首先厘清二元经济转型的生产内涵和组织内涵、产业内涵和空间内涵,论述了实现城乡一体化需同步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根据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划分的二元经济转型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刘易斯转折区间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库兹涅茨拐点的内在一致性。然后,引入“新地理经济学”解释区域间的二元经济转型差距。发生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既是中国二元经济区域比较的核心问题,也是二元经济转型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的连接点。最后划分了东中西部三大比较区域。第三章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的区域比较。讨论了刘易斯转折点、工业化阶段和库兹涅茨拐点的判断标准与方法,应用其对中国及三大区域的二元经济转型阶段进行判断和分析。中国和东中部处于刘易斯转折区间,而西部尚未通过短缺点;近十年,我国及各区域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中国及东中部工业化阶段都有了新的跨越,特别是东部已经几乎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工业化进程进展缓慢,一直处于工业化初中期;中国及东中部出现了库兹涅茨拐点。本章以中国及三大区域的经验实证了刘易斯转折区间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库兹涅茨拐点应该出现在同一时期。第四章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区域比较。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以往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二元经济强度测度指标,但将它们应用到区域比较中存在局限性。因此,本章构建了全新的二元经济强度指数,这一指标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三大区域的转型差距,呈现东中西经济二元性逐渐增强的特征,西部转型严重滞后,掣肘我国经济整体转型。通过合成要素指标的区域比较,分别反映产业意义和空间意义上的区域转型差别。用二元强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和转型收敛(趋同)检验的方法对区域转型差距进行考察,发现我国区域间转型差距的变动阶段与制度变迁进程一致,制度变迁改善或扩大了转型差距;我国三大区域不具备转型趋同性,中西部没有比东部更快的转型速度。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后二元经济强度会大幅度减轻,经济体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得到根本好转。第五章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本章从二元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差异的致因。西部在转型的初始条件下就处于劣势,中部其次,东部转型初始条件优越。生产力层面的原因可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角度考察,体现在劳动力流动、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经济集聚等方面。生产关系层面的原因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考察。从空间角度上看,我国制度变迁具有从东向西的空间渐进性,导致经济二元性从东到西的阶梯式递增;从时间角度上看,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城乡间发展的制度变革会扩大或缩小区域间二元经济转型的差距。第六章结论和启示。在前文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三个结论。结论一:转型的初始条件和经济的集聚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动方向,而劳动力流动及其带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导致了三大区域处于不同的转型阶段上,并拥有不同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结论二:我国区域间二元经济转型差距的变动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进程大致相同,制度变迁的空间渐进性影响了区域转型的差距。结论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了区域转型背后的利益结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很容易造成二元经济转型的差距,却很难协调和缩小区域间转型的差距。最后,提出协调区域二元经济转型、促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成功的六点启示。
李闯[5](2016)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我国二元经济转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巨大的二元反差,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民工荒”与严重就业压力并存;经济运行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所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等诸多症结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有的制度框架存在着制约二元经济转型的诸多因素,比如限制劳动力流转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等。在诸多因素中,农民难以获得普惠性金融服务,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城市非农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却十分紧张。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刘易斯转折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不足严重影响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长期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研究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在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金融对二元经济的影响在二元经济研究领域已经逐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国外学者分析了金融抑制和二元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国内学者则更关心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本文把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转型模式,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美国、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价。刘易斯二元经济转型模式问世以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在研究内容上吸收了需求约束、分工演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等内容,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转型理论。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四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把金融与二元经济转型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城乡二元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但无论是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还就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问题依然是理论研究需要加强研究的环节。第二,对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核心问题,考察了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划分;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三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将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模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的数学表达,将逻辑推演的分析结论模型化。第三,考察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的变动情况,并据此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进行了判断;设计了度量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贷款相关率、农村贷存比率,以及二元金融对比系数等统计描述,考察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情况。第四,对中国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构建了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计量模型,对二元对比系数增长率与农业贷款增长率非农贷款增长率、农业就业人口增长率、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论印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对二元经济转型具有正面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实证的研究结论。第五,本文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业弱质性与金融资本趋利本性相矛盾、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物缺乏、地方政府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不足的形成原因。第六,概述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并根据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分析其金融支持的不同特点,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七,论述了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措施。一是加强金融支持的立法与执法,把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二是建立健全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涉农贷款的金融风险;四是改革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激励其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于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
蔡昉[6](2015)在《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主流增长理论中,传统上只承认一种经济增长类型,即新古典增长,而忽略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这不仅倾向于低估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学术史贡献,也弱化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大量发展现象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本文尝试填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这一逻辑缺陷。通过梳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史文献,拼接一些经济史研究的经验发现,本文论证各国经济史上都经历过积累起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并称之为"格尔茨内卷化"经济发展阶段。这样,可以把东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典型地概括为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格尔茨内卷化、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和索洛新古典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类型和阶段的划分在逻辑上更为完整,在经验上更加丰富和包容。
王修华[7](2008)在《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金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相并存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顺利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产生影响。然而既有的金融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瓶颈性”因素,完善金融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内在逻辑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影响金融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金融功能的发挥与提升通过作用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金融资源在两部门之间的配置三个方面,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拓展了“金融中介两部门模型”,进一步从数理上阐释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基于我国双重二元经济转换的现实背景,从空间层面与产业部门层面对金融结构进行了分析。就金融空间结构而言,本文建立了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分析框架。空间差异是金融空间结构的静态分析,着眼于金融空间结构的分布状态;空间过程旨在描绘金融空间结构的动态演进;空间的相互作用则强调金融空间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依次来看,我国金融空间结构分布状态是过度非均衡的;金融空间结构演进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表现出与理论分析迥异的特征;金融空间结构是不协调的。金融空间结构与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这种不合理、不协调的金融空间结构使得金融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对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产生了负面影响。就金融配置结构而言,两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具体表现在:非农业部门金融资源配置获得倾斜支持,而农业部门金融资源配置不足且缺乏效率。在影响金融配置结构的因素中,政府行为起到了主导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加强,发展战略的影响由强减弱,产业特征和金融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金融配置结构与部门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种不合理的金融配置结构使得金融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金融资源产业配置效率低下,对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看,当前问题的关键主要是由于农业部门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要加快促进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就必须在注重金融总量扩张的同时,完善金融空间结构与配置结构,实现金融资源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置。在完善金融空间结构的思路上,要合理定位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完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和区域资本市场体系,设立区域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适度倾斜的差异化金融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完善金融配置结构的思路上,要建立覆盖城乡的普惠性社区银行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部门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农业金融机构走外生性供给与内生性发育并重的发展路径;完善金融支持农业部门的调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葛晶[8](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王颂吉[9](2014)在《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部人类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乡关系演进史。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大都依次经历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生转化。但新中国的城乡发展带有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特征,计划经济时期受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城市偏向制度的影响,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形成了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在社会领域形成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继起并存、交织强化,严重阻碍了“三农”现代化转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城市偏向制度弱化,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逐步转化,但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目前仍是制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鉴于此,研究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对于理清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逻辑、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与制度变迁理论,构建了“国家发展战略→相关制度安排→城乡关系演进”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阐述了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关系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研究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的演进逻辑、表现形式、发展状态和转化路径;最后,本文论证了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与发展趋向。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受国家发展战略及城乡制度安排的影响,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第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既统一于城乡关系发展总过程,又各自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发展状态和转化路径;第三,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不仅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造成了城乡分割问题,而且导致城乡居民的身份地位及行为理念长期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城乡发展一体化任重而道远。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构建“国家发展战略→相关制度安排→城乡关系演进”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了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这不仅是对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视角和解释框架的创新,而且较之于学术界单纯研究某一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而言是一种新的探索;二是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三是在系统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城乡双重二元结构转化路径,这对推动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转化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价值。
辛宝海[10](200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为参照系,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这种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在于理论必须与现实结合并随实践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是在不同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制度不变,而是在制度变迁的环境中发展演进的。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种种不足,仅就制度环境差异这一点,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就可以看作是对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迥异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制度环境对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差异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的理论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一个思想资料的平台。在市场经济制度外生给定的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所处的制度环境中,确实没有必要考虑制度变迁对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的影响。但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突出特征则表现为对制度、体制因素在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重视和强调,制度渐进演变的制度环境自然反映在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中,从而提出和研究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较少涉及的问题,提出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不曾提出的二元结构转换路径。本文把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结构转换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分五个专题展开比较研究:(1)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二元结构形成和转换思路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二元论和制度变迁是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2)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工业化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二元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学者始终关注的焦点。(3)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农业发展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约束使得中国学者不得不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产业发展的狭隘视角。(4)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制度环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在这个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5)比较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理论在结构转换与收入分配关系上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城乡居民群体的收入差别是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不曾涉及的问题,却是中国学者研究的中心问题。这更清楚地显示出制度环境约束带来结构转换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西方二元经济理论逻辑的偏离。本文重视探寻理论发展背后制度环境因素的决定作用,这种简单的逻辑关系很容易使人产生制度环境决定论的印象。笔者并不是用制度环境决定论来否定中国学者在理论探索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作者也并不认为单纯的制度变迁就能解决二元结构转换的全部问题。但制度环境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构成中的力量对比已经清晰地反映在中国二元经济理论中。重视制度因素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在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偏好。
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思想 |
一、城乡统筹发展,重视城市作用 |
二、重视科技力量,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 |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优化问题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思想 |
一、发展经济学中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立足点 |
二、发展经济学中二元经济理论发展阶段 |
三、理论的反思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价值 |
一、系统科学的理论特征及其优势 |
二、系统科学在我国的理论进展及其价值 |
三、系统科学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科学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
三、科学发展观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中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二章 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及构成 |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 |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构成 |
第二节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演进 |
一、城乡二元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城乡二元经济形成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
一、二元经济结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差异的主要因子比较 |
三、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 |
第四节 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社会问题 |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问题 |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问题 |
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意义 |
第三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测度分析 |
一、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内涵 |
二、二元经济结构优化测度指标构建 |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形成机理分析 |
一、互补机理 |
二、产业结构转换机理 |
三、合理收入分配机理 |
四、优化制度供给机理 |
第三节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历史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政策体制因素 |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一体化建设 |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
第二节 加大农业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
一、完善和落实各种农业优惠政策 |
二、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
三、搞活农村经营机制,激发自主创业积极性 |
第三节 正确处理城与乡、工与农的互补关系 |
一、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 |
二、正确处理好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
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
三、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
第五节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
一、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
二、发展城市集群推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
三、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入城门槛 |
第六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一、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四、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第五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国家工业化的驱动 |
一、工业化对推动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工业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城市化的驱动 |
一、城市化对推动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城市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驱动 |
一、农业现代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农业现代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第六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统筹机制 |
第一节 城乡发展规划的统筹 |
一、城乡发展规划的统筹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城乡发展规划统筹的作用机理 |
三、城乡发展规划统筹的设计安排 |
第二节 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 |
一、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的作用机理 |
三、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的深入推进 |
第三节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统筹 |
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的作用机理 |
三、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发展 |
第四节 城乡劳动就业的统筹 |
一、城乡劳动就业的统筹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城乡劳动就业统筹的作用机理 |
三、务实推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的发展 |
第七章 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政策保障机制 |
一、政府政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政府政策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三、努力构建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 |
第二节 农业支持保护机制 |
一、农业支持保护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农业支持保护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三、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一、农村社会保障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
二、农村社会保障对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八章 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协调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现状分析 |
一、建国以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二、当前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历史发展惯性的制约 |
二、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制约 |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 |
四、主观因素的制约 |
第三节 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协调的基本思路 |
一、客观分析当前吉林省所面临的环境与形势 |
二、明确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协调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
第四节 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
一、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各类市场要素顺畅流通 |
二、努力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
三、加快自主创新,强化发展的科技引领 |
四、发挥长吉图先导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
五、进一步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自主协调增长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特色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城乡关系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
2.1.2 列宁的城乡关系思想 |
2.2 西方学者的城乡关系理论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3 核心-边缘理论 |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
2.3.1 城乡兼顾思想 |
2.3.2 城乡互动思想 |
2.3.3 城乡均衡思想 |
2.3.4 城乡一体化思想 |
2.3.5 城乡融合思想 |
第3章 中国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演变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固化 |
3.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1949-1957) |
3.1.2 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1958-1977) |
3.2 改革开放到20 世纪末城乡二元体制破冰阶段 |
3.2.1 城乡关系的缓和(1978-1984) |
3.2.2 城乡关系的反复(1985-2002) |
3.3 新世纪初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阶段 |
3.3.1 城乡关系的调整(2003-2006) |
3.3.2 统筹城乡发展(2006-2011) |
3.4 十八大以来建立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 |
3.4.1 推动城乡一体化(2012-2017) |
3.4.2 融合发展新时代(2017-至今) |
第4章 西方典型国家城乡关系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
4.1 西方典型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 |
4.1.1 美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
4.1.2 德国城乡等值的发展 |
4.1.3 日本以城养乡的发展 |
4.2 西方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高度重视“以城哺乡”的战略地位 |
4.2.2 选择适合国情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 |
4.2.3 充分认识城乡协调发展的渐进性 |
第5章 实现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城乡要素不能自由的流动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 |
5.1.3 城乡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 |
5.1.4 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 |
5.1.5 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
5.2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问题的成因 |
5.2.1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认识不足 |
5.2.2 城乡二元制度因素的制约 |
5.2.3 城乡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 |
第6章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选择 |
6.1 树立科学城乡融合发展理念 |
6.1.1 充分认识城乡融合发展意义 |
6.1.2 合理选择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6.2 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
6.2.1 建立城市人才入乡鼓励机制 |
6.2.2 建立城乡统一土地管理制度 |
6.2.3 建立城乡统一财政管理制度 |
6.2.4 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6.3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
6.3.1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6.3.2 加快城乡医疗卫生联动发展 |
6.3.3 建立互惠共享社会保障制度 |
6.3.4 加快城乡就业服务的均等化 |
6.4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6.4.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6.4.2 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4.3 建立统一城乡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
6.5 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
6.5.1 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联动与融动 |
6.5.2 发展农村新产业延伸产业链 |
6.5.3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解决供需矛盾 |
6.5.4 完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区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典二元经济理论 |
1.2.2 二元经济的区域比较研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比较的理论基础 |
2.1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
2.1.1 二元经济转型的生产内涵和组织内涵 |
2.1.2 产业意义上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
2.1.3 空间意义上的乡村与城市 |
2.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划分 |
2.2.1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2.2 刘易斯转折区间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库兹涅茨拐点的内在一致性 |
2.3 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3.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4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比较的核心问题 |
2.4.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新地理经济学 |
2.4.2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比较的核心问题 |
2.5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比较区域的划分 |
2.5.1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沿革 |
2.5.2 本文的比较区域 |
第3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的区域比较 |
3.1 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
3.1.1 刘易斯转折点悖论 |
3.1.2 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 |
3.2 中国及三大区域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与分析 |
3.2.1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3.2.2 东部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3.2.3 中部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3.2.4 西部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3.3 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
3.4 中国及三大区域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
3.4.1 中国及三大区域2005年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
3.4.2 中国及三大区域2013年左右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与分析 |
3.5 库兹涅茨拐点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
3.5.1 库兹涅茨拐点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5.2 城乡收入差距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 |
3.6 中国及三大区域库兹涅茨拐点的判断与分析 |
第4章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区域比较 |
4.1 基于已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测度指标的比较 |
4.1.1 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 |
4.1.2 二元对比系数与我国制度变迁阶段 |
4.1.3 中国及三大区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 |
4.1.4 已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测度指标的局限性 |
4.2 二元经济强度指数的构建 |
4.2.1 指标构建的说明 |
4.2.2 指标设计的原则 |
4.2.3 合成要素指标解释 |
4.2.4 测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
4.2.5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 中国及三大区域二元经济强度指数的测算和比较 |
4.3.1 基于二元经济强度指数的比较 |
4.3.2 基于合成要素指标的比较 |
4.4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区域差异分析 |
4.4.1 基于变异系数的比较 |
4.4.2 转型收敛(趋同)检验 |
4.4.3 中国二元经济强度与转型阶段 |
第5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5.1 转型初始条件的区域差异 |
5.1.1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
5.1.2 文化传统的区域差异 |
5.1.3 社会问题的区域差异 |
5.2 生产力层面的原因 |
5.2.1 工业化与产业联系的区域差异 |
5.2.2 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差异 |
5.2.3 农民工流动与城镇化的区域差异 |
5.3 生产关系层面的原因 |
5.3.1 制度变迁的空间渐进性 |
5.3.2 农业市场化的区域差异 |
5.3.3 农村财政和金融制度的区域差异 |
5.3.4 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差异 |
5.3.5 新世纪以来中央层面的工农城乡制度变迁 |
第6章 结论和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基本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1.4.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
2.1.2 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二元经济理论研究 |
2.2.2 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3章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 |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阶段性划分 |
3.1.1 二元经济转型基本涵义 |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与阶段性划分 |
3.2 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
3.2.1 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3.2.2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3.2.3 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3.3 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
3.3.1 二元经济转型第一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
3.3.2 刘易斯转折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
3.3.3 二元经济转型第三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 |
3.4 包含金融支持的二元经济转型模型 |
3.4.1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准模型 |
3.4.2 包含金融支持的两部门分析 |
3.4.3 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数学表达 |
第4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 |
4.1 二元经济转型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1.1 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 |
4.1.2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4.2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 |
4.2.1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 |
4.2.2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统计描述 |
第5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计量检验 |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分析 |
5.1.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5.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1.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
5.2 计量检验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不足的成因分析 |
6.1 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影响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
6.2 金融体系不完善影响金融对农业部门的支持 |
6.2.1 农村合作金融数量少规模小 |
6.2.2 国家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完善 |
6.2.3 资本市场不完善 |
6.2.4 评估与担保体系不健全 |
6.3 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不足 |
6.4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滞后 |
6.5 政府考核制度不完善影响对农业的金融支持 |
第7章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境外经验及其借鉴 |
7.1 美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1.1 美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1.2 美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2 英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2.1 英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2.2 英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3 法国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3.1 法国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3.2 法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4 日本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4.1 日本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4.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5 中国台湾地区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5.1 中国台湾地区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5.2 中国台湾地区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6 印度的二元经济转型及其金融支持 |
7.6.1 印度的二元经济转型进程 |
7.6.2 印度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 |
7.7 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境外经验借鉴 |
7.7.1 根据转型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金融政策 |
7.7.2 注重立法工作,相关法律先行 |
7.7.3 建立架构完整、分工协作的农业金融体系 |
7.7.4 高度重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
7.7.5 建立区域广泛、设施完善的农村金融网络 |
7.7.6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
第8章 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8.1 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
8.2 完善促进二元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
8.2.2 金融支持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8.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8.4 完善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回到古典经济学 |
三、作为起飞前提条件的人口增长 |
四、起飞前的传统经济内卷化 |
五、结语 |
(7)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金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二元经济结构 |
1.2.2 金融结构 |
1.2.3 金融发展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综述 |
2.1 金融结构问题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2 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1 金融抑制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 |
2.3.2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
2.3.3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 |
第3章 金融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 |
3.1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3.2 金融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 |
3.2.1 金融结构、资本积累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3.2.2 金融结构、技术进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3.2.3 金融结构、金融资源部门间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3.3 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关系的数理描述 |
第4章 我国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态势 |
4.1 二元经济结构的衡量指标 |
4.1.1 部门二元经济结构的衡量指标:二元对比系数 |
4.1.2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的衡量指标:威廉逊系数 |
4.2 我国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态势 |
4.2.1 1952-1978: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阶段 |
4.2.2 1979-200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阶段 |
4.2.3 我国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区域差异 |
4.3 我国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态势 |
第5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空间结构分析 |
5.1 金融空间结构的演进规律:一个金融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
5.1.1 金融空间结构的分布状态:非均衡态势 |
5.1.2 金融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 |
5.1.3 金融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金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
5.2 我国金融空间结构的总体描述 |
5.2.1 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 |
5.2.2 实体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 |
5.3 我国金融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我国金融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 |
5.3.2 我国金融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我国金融空间结构与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 |
5.4.1 指标设计与数据说明 |
5.4.2 实证分析过程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配置结构分析 |
6.1 我国金融配置结构的总体描述 |
6.1.1 基础性金融资源的产业部门配置 |
6.1.2 实体性金融资源的产业部门配置 |
6.2 我国金融配置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金融配置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6.2.2 我国金融资源产业配置影响因素的总体判断 |
6.3 我国金融配置结构与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 |
6.3.1 指标设计与数据说明 |
6.3.2 实证分析过程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完善金融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思路 |
7.1 完善金融空间结构促进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思路 |
7.1.1 金融空间结构完善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 |
7.1.2 完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
7.1.3 设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 |
7.1.4 完善区域直接融资体系 |
7.1.5 实行适度倾斜的差异化金融政策 |
7.1.6 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
7.2 完善金融配置结构促进部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思路 |
7.2.1 建立覆盖城乡的普惠性社区银行体系 |
7.2.2 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
7.2.3 提高金融资源对农业部门的配置及其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B 本文第 5 章实证所使用的 VAR 模型 |
附录C 本文第 6 章实证所使用的 VAR 模型 |
(8)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人口转变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
4.1.3 人口老龄化 |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乡二元结构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学者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
2.2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
第三章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与关系机理 |
3.1 城乡关系研究的国家与制度变迁视角 |
3.2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 |
3.3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关系机理 |
第四章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转化 |
4.1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逻辑 |
4.2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水平评价 |
4.3 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 |
4.4 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转化 |
5.1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演进逻辑 |
5.2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 |
5.3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化的状态判定 |
5.4 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化的路径选择 |
第六章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与发展趋向 |
6.1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 |
6.2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趋向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
二、中国二元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写作困难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写作中的困难之处 |
第二章 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转换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三、迈因特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二元结构形成思想 |
一、自然二元论——发展飞地说 |
二、自然二元论——农业弱质性理论 |
三、制度二元论——对现代部门兴起的解释 |
四、制度二元论——对城乡收入差别的解释 |
五、中国学者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观点 |
六、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思想的评价 |
第三节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变迁分析 |
一、体制转轨理论 |
二、经济发展战略转换思想 |
三、城乡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理论 |
第四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经济结构模型 |
一、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划分经济结构模型的依据 |
二、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经济结构模型 |
三、对中国经济结构模型的评价 |
第三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工业化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工业化思想 |
一、刘易斯的工业化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工业化思想 |
三、迈因特的工业化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反思 |
一、林毅夫等对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反思 |
二、发展经济学家的反思——运行机制视角 |
第三节 二元工业化思想 |
一、二元工业化出现的原因 |
二、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矛盾及解决思路 |
三、“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争论 |
四、乡镇企业发展前途分析 |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业发展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农业发展思想 |
一、刘易斯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时进行思想 |
二、费景汉、拉尼斯的工农业平衡增长思想 |
三、托达罗的乡村发展思想 |
四、乔根森的农业剩余决定论 |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论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争论 |
二、农业基础作用的实现新机制探索 |
三、农业历史贡献的考察——关于剪刀差的争论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的中国农业发展思想 |
一、扩大内需意义中的农业发展思想 |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 |
三、新农村建设思想 |
第五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 |
第一节 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 |
一、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争论 |
二、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
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
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代价 |
第二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转移动力机制和数量估计 |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争论 |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
三、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计 |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代价 |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代价问题的整体考察 |
二、关于“民工潮”的争论 |
三、关于“民工荒”的争论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和城市化道路 |
一、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方式的争论 |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 |
三、西方二元经济理论的城市化思想 |
四、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第六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第一节 刘易斯的结构转换中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一、刘易斯的工资不变假设及争论 |
二、刘易斯关于二元结构转换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观点 |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的收入分配效应思想 |
一、二元结构转换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总体趋势 |
二、二元结构转换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定量分析 |
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 |
四、城乡收入差距对二元结构转换的影响 |
第三节 胡景北的工资增长模型 |
一、胡景北工资增长模型的内容 |
二、对胡景北工资增长模型的评价 |
第四节 杨俊青的工资上升理论 |
一、杨俊青工资上升理论的内容 |
二、对杨俊青工资上升理的评价 |
结束语——户籍制度利益分配功能的形成及改革思路探讨 |
一、户籍制度的本原功能 |
二、户籍制度利益分配功能的形成及强化 |
三、户籍制度改革最优路径选择——转变政府职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 钱德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2]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理论与实证研究[J]. 王颂吉,白永秀. 中国工业经济, 2013(07)
- [3]中国特色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研究[D]. 丁宁. 吉林大学, 2019(02)
- [4]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区域比较研究[D]. 周威. 辽宁大学, 2016(02)
- [5]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闯. 辽宁大学, 2016(02)
- [6]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J]. 蔡昉. 经济研究, 2015(07)
- [7]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 王修华. 湖南大学, 2008(12)
- [8]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9]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D]. 王颂吉. 西北大学, 2014(04)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 辛宝海. 复旦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