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一、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钟华邦[1](1996)在《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珠宝,聚日月星辰的华彩;玉石,汇天地山川之灵秀。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佩戴、购买宝玉石是人们对真、善、美追求的一种具体表现。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目的,是发掘出宝玉石的天然形象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众所周知,开发珠宝的新用途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如钻石手表、宝石钟、珠宝画等等

钟华邦[2](1996)在《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丘志力,王琦[3](2012)在《第四章 广东宝玉石资源与珠宝产业化》文中研究表明第一节广东的宝玉石资源宝玉石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其中玉石是指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强省的广东,同时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珠宝首饰制造的基地和流通环节的重要集散地。珠宝产业早已成为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番禺区和

庞爽慧[4](2008)在《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理论初探》文中认为通过对海棠专类园(Crabapple Garden)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海棠专类园现状的总结,以植物专类园理论为基础,以海棠分类系统及应用为主要内容,追古思今,展望发展,推测趋势,提出海棠专类园的可行性,及海棠专类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并延展海棠专类园的功能和特性。结合城市发展及规划,提出海棠专类园在城市风景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植物专类园始于秦汉时期,是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园艺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和集中展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普、科学价值。海棠,在我国栽培历史己长达2000多年,品种多样,生性强健,分布广泛,是我国的传统观赏花木,其深厚的文化,特有的神韵为建专类园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深层的探讨,更大的挑战。海棠专类园源于植物专类园,继承了植物专类园的本质属性和特质;海棠专类园基于植物专类园,具有植物专类园的基本功能。迄今为止,在我国对海棠专类园的规划设计还没有比较系统的专一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海棠专类园分类,功能的阐述,在掌握海棠专类园中园林美学的表现及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初步提出了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拟在我国填补这项空白。首先通过回望海棠专类园的发展进程,结合海棠专类园在国内外的利用现状,展望了海棠专类园的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北京植物园中海棠枸子园和南京莫愁湖公园海棠专类园在规划设计和功能上的区别,并结合前文的各种理论及知识阐述,充分挖掘海棠专类园的基础功能和拓展功能,提出海棠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及原则。其次通过对海棠专类园分析,提出海棠专类园的分类依据。分别是依据面积,功能和品种数量。为不同的现场基地做海棠专类园提供参考;为不同层次的需求设计海棠专类园提供帮助。此外,本文在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河北省海棠应用的现状及建海棠专类园的优势,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邢台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海棠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构想,希望有助于中国北方大型综合海棠专类园的发展,并进而为建设中国海棠之都提出构想和途径。

李顶,辛晓十[5](2007)在《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南阳玉雕是南阳玉文化的物质载体,产业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南阳地方特色经济之一。但目前出现了市场萎缩、原料供应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密切协作,将玉雕与玉文化有机结合,处理好玉雕艺术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拓宽原料来源渠道,共同推动南阳玉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敏[6](2015)在《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旅游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众多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正在蜕变、衰落或消失。其中,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可能会引起旅游目的地的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形成旅游挤出效应。如何合理利用古城、古镇、古村落,建设特色旅游村镇,既要“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地的学者围绕其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将文化景观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分析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和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突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1)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在综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问题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旅游挤出效应是目的地地区因旅游发展引起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具有经济转轨性、社会多元性、空间置换性和文化交融性的特征,是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提出文化景观生产理论。文化景观生产是将所有景观要素纳入到资本生产逻辑中,在各种权力阶层和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下,通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构建来生产文化景观产品的过程。其运作逻辑包括资本循环、权力干预和社会运动,消费文化是一种外部影响力。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生产的特殊情形,是在旅游挤出效应“压力层”和利益相关者博弈“动力层”的作用下进行的。2、实证研究方面(1)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分为两个阶段。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政治力量是推动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以更迭的政权统治为核心的五大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古城的文化景观生产。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经济力量,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是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1999年以后,古城文化景观生产表现为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2)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五大因素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更迭的政权统治、和谐的民族关系、多元的文化交融、繁荣的工商经济,其中政权统治是核心力量。在五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奠定了当代丽江古城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基础。(3)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具有三大特征:古城空间扩张化表现为维持古城总体格局基本不变,局部规模扩张和内部空间重构,具有“稳中有变”的特点;用地功能消费化表现为依托古城原有空间形态,植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新功能,具有“稳中求活”的特点;建筑景观符号化表现为既要保持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特色符号,又要迎合符号消费取向而求新、求异,具有“稳中求新”的特点。(4)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双重机制作用: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其中政府与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组成了“增长联盟”。权力与资本形成的合力,导致了旅游挤出,并推动着文化景观生产。在权力与资本运作机制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下,古城文化景观生产最终形成了“大保护+小突破”、“不变+变”的结果。3、主要创新点(1)针对旅游目的地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的概念。(2)在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3)以丽江古城为案例,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研究对于探求古镇的文化景观生产基本规律、分析基于文化景观生产的旅游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古镇旅游发展、促进世界遗产地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的理论体系,下一步应加强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谢晖[7](2006)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主导地位的确定,旅游业将在我国服务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称为“朝阳型产业”。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喜悦使得人们一度无暇思考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甚至沉醉于“无烟工业”、“无污染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错觉中,在实践中则表现为急功近利,将旅游业发展简单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性扩大,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对旅游景区采取粗放式管理等,从而导致旅游资源与环境危机、旅游社会冲突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深入研究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寻求区别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新途径势在必行。循环经济理念是在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它倡导的是一种资源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本文通过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结合云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引入到旅游业领域,探索了一种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可持续利用资源为手段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对云南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针对其劣势提出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根据云南旅游业发展状况设计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旅游业与工业发展相结合、旅游小城镇的循环发展模式,然后从政府角度提出了促进云南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最后以丽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提出了适合丽江地区的旅游业农业相结合以及优美小城镇旅游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并从技术实现和政府两个角度探讨了丽江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宗妙西[8](2017)在《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是地质公园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前提及重要工作内容,因地质遗迹种类多、专业性强、投资强度大、开发周期长,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皆必须建立在政府主导和专家合作参与的基础上,所以构建以多因素构成的地质遗迹综合评价模型,将对未来地质遗迹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云南省在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而且在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价方面也有较多研究,为我省地质遗迹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与其数量庞大的资源相比,省内地质公园数量相对较少,而且许多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正在消亡或破坏,亟待整治与保护。本文对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分布成因的进行了分析,调查了云南省部分旅游地质遗迹。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三个省内地质公园的开发强度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现状及问题,提出可持续开发对策。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发现,云南省主要旅游地质遗迹资源共有351处,中部有80处,西部有34处,西北部有103处,西南部有61处,东北部有38处,东南部有35处,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但利用强度不均。(2)云南省中部和东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强度最高,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观赏价值高且交通及其它配套服务较为完善;云南省西部及西北部地质遗迹资开发强度为中等,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观赏价值高、休闲娱乐价值高,但交通及其它配套服务不完善;而云南省南部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强度最低。(3)从多角度提出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包括:建立地质遗迹资产化管理框架,将地质遗迹资源作为国家资产进行管理;省级政府加强对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资金的监管;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加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宣传和监管的力度;采用资源整合升级策略保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状态。针对不同地质遗迹资源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

刘勋[9](2011)在《唐代旅游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旅游活动呈现出随时问推移波动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穆宗时期,旅游发展达到顶峰。但在此后半个世纪内迅速下降,从懿宗朝直至唐末,旅游活动基本处于历史的最低位。交通、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等是制约唐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旅游发展程度看,两京地区、吴越地区、成都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最好。从旅游发展程度看,吴越地区和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发展最快,两京地区的旅游发展相对稳定,成都地区则处于衰退状态。总体上,唐代旅游处于发展进步状态。唐代旅游发展大体存在三种类型的区域:江南道、淮南道属于发展型。岭南、河南、河东、关内、山南等道属于稳定型。陇右、剑南、河北三道属于衰退型。两京地区和吴越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两个旅游目的地。长江中游地区以及成都平原地区构成了唐代第二级旅游目的地。夔州和忠州、桂州和永州构成了唐代第三级旅游目的地。郴州、韶州、道州、广州和端州构成了唐代第四级旅游目的地。唐代出入境旅游者以官宦、宗教和商业旅游者三种类型为主。许多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常混杂政治、商业、宗教等因素,使者、商人、宗教徒还常结伴而行。受可进入性、政治互访、商业往来和求法布道相互性的影响,这几类旅游者出入境的频繁程度,以至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均具有较强的相互性。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因素是影响唐代旅游客源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下,长安经洛阳至汴州的沿河一带形成了唐代一级旅游客源地,润、宣、常、苏、湖、杭、越、扬等州之地则形成了唐代二级旅游客源地。成都地区,以及长江中游流域的襄州-潭州-江州之间的区域并为唐代三级旅游客源地。京兆地区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长江中游流域的旅游客源逐步集中于长江沿岸地区。有唐一代,主要旅游客源地有向东南迁移和向内陆集中的趋势。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中心,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桂(州)地区是唐代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封禅线沿线地区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唐代两大旅游资源带。唐代的旅游交通,以国内几条重要的交通线路为基础,水路运输的重要性超过陆路运输,人们的远游以尽量减少陆路运输为指导思想,长江、汴水和京杭大运河为主的国内通航内河,成为最主要的出游线路,沿交通线布局的驿馆、私人旅舍,以及许多宗教寺院传舍等,都能为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发挥了重要的旅游接待功能;尽管交通因素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影响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因素。

李悠优[10](2014)在《无锡山水资源特色与设计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无锡作为山水资源丰富,山水人文鼎盛的江南城市,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和开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山水资源在城市环境中综合开发利用的设计转化展开研究,以无锡山水资源特色的设计利用作为具体研究案例。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的宏观特征、微观表现进行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开发利用设计策略,塑造无锡的城市山水品牌形象,对相关行业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设计实践。第一部分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自然资源设计利用”相关研究,从不同切入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相关理论研究的趋势和重点,并借鉴相关理论工具,提出山水资源在城市环境中开发利用所依凭的基本观点——“山水场域”、“新山水审美”和“山水文化遗产”。第二部分基于“山水场域”的结构特征分析提炼无锡山水资源特色。通过对无锡“山水场域”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的分析,建立城市场所空间和文化形象的初步认识,山水资源的主要构成因素是针对城市已有文化资本类型进行梳理,便于提炼有效的符号信息。第三部分综合开发利用设计策略及其设计实践是本文的重点。从“山水场域”主要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城市山水形象塑造的要点,并最终形成山水资源品牌定位。在“新山水审美”的指导下,通过审美意识、审美方式、审美倾向三个方面来分析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的系统构建。无锡山水品牌系统建立在自然山水圈和人工山水圈的分类基础上,其品牌项目与相关行业产品设计是“山水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本文针对联系比较紧密的三种产品类型,旅游纪念品、文化型产品和休闲产品的设计开发进行设计实践。

二、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海棠专类园的范畴
    1.2 海棠专类园的主角——海棠
    1.3 海棠专类园的画魂——文化
    1.4 海棠专类园的发展依据—城市进步
    1.5 海棠专类园的展望—提升城市综合指数
        1.5.1 舒适指数
        1.5.2 幸福指数
        1.5.3 亲切指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读
        1.7.2 实地调研
        1.7.3 资料整理,理论汇总
2 海棠专类园的发展
    2.1 雏形期
    2.2 发展期
    2.3 成型期
    2.4 总结海棠专类园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推测
3 海棠专类园的内涵
    3.1 海棠专类园文化深厚
        3.1.1 海棠专类园花韵浓
        3.1.2 海棠专类园的艺术品性
    3.2 海棠专类园美不胜收
        3.2.1 海棠的美
        3.2.2 个体美与群体美
        3.2.3 游赏与静赏
        3.2.4 书写棠韵
        3.2.5 不同气象中的海棠
        3.2.6 四季的美
    3.3 海棠专类园价值拓展
        3.3.1 开发海棠的派生产品
        3.3.2 将海棠文化融入园中
        3.3.3 开发海棠的更广域的引种培育
4 海棠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探讨
    4.1 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原则
        4.1.1 植物专类园规划与建园的主要原则
        4.1.2 海棠专类园规划与建设原则
    4.2 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理论浅析
        4.2.1 海棠专类园的游览路线
        4.2.2 海棠专类园的组织分区
        4.2.3 海棠专类园的植物配置
        4.2.4 海棠专类园的文化表达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5)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阳玉雕产业概况
    1.1 历史悠久, 技术精湛
    1.2 规模宏大, 形成特色经济
2 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1 国内外市场的萎缩
    2.2 玉料来源渠道不畅
    2.3 玉雕人才匮乏
    2.4 大众化与艺术化的矛盾
3 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3.1 将玉雕与玉文化有机结合
    3.2 协调大众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3.3 保证玉料来源, 培养玉雕人才
    3.4 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3.5 玉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6)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
        1.1.2 旅游产业发展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文化景观形成和变迁
        1.2.2 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
        1.2.3 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
        1.2.4 文化景观生产和管理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基础与典型性
        1.3.1 研究基础
        1.3.2 典型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化景观生产理论研究
    2.1 空间生产理论要点
        2.1.1 空间内涵
        2.1.2 空间属性
        2.1.3 空间生产辩证关系
        2.1.4 空间生产运作逻辑
    2.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文化景观生产
        2.2.1 文化景观
        2.2.2 文化景观生产基础
        2.2.3 文化景观生产与旅游发展
    2.3 旅游挤出效应
        2.3.1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挤出现象
        2.3.2 旅游挤出效应内涵与特征
        2.3.3 旅游挤出效应作用机理
    2.4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
        2.4.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内涵
        2.4.2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模式
第三章 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
    3.1 丽江概况
        3.1.1 丽江历史沿革
        3.1.2 丽江自然与人文环境
        3.1.3 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
    3.2 丽江古城主要发展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3.2.1 明代木府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3.2.2 清代流官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3.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3.3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与结果
        3.3.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3.3.2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结果
第四章 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
    4.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
        4.1.1 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
        4.1.2 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
    4.2 丽江旅游发展概况
        4.2.1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4.2.2 丽江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2.3 丽江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4.2.4 丽江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4.3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调查
        4.3.1 1999年旅游挤出效应开始显现
        4.3.2 2005~2010年旅游挤出效应达到高峰
        4.3.3 2011年以后旅游挤出效应趋缓
    4.4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与作用机理
        4.4.1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
        4.4.2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一:古城空间扩张化
    5.1 旅游业推动下的城镇发展
        5.1.1 丽江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
        5.1.2 丽江坝区的城镇扩张
        5.1.3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古城空间扩张
    5.2 古城扩张中的空间生长规律
        5.2.1 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技术
        5.2.2 大研古镇:小规模更新式的有机生长
        5.2.3 束河古镇:大规模开发式的变异生长
        5.2.4 白沙古镇:乡村居住社区型的缓慢生长
        5.2.5 古城空间生长规律总结
    5.3 古城扩张后的空间重构特征
        5.3.1 大研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5.3.2 束河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5.3.3 白沙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5.3.4 古城空间重构特征总结
第六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二:用地功能消费化
    6.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空间消费
        6.1.1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逻辑
        6.1.2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主体与客体
        6.1.3 丽江古城消费空间的构成
    6.2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特征
        6.2.1 大研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6.2.2 束河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6.2.3 白沙古镇用地结构的低消费化特征
        6.2.4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的总体特征
    6.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6.3.1 古城大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6.3.2 古城小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6.3.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第七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三:建筑景观符号化
    7.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符号消费
        7.1.1 建筑景观消费的价值转变
        7.1.2 建筑景观的符号消费取向
    7.2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现状
        7.2.1 院落类型符号现状
        7.2.2 建筑风貌符号现状
        7.2.3 建筑类型符号现状
        7.2.4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的现状特征
    7.3 古城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
        7.3.1 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要素的特征
        7.3.2 建筑内部空间的符号化特征
        7.3.3 建筑立面色彩的符号化特征
        7.3.4 建筑外部装饰的符号化特征
        7.3.5 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总结
第八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作用机理
    8.1 文化景观生产的主体与行为
        8.1.1 文化景观生产的多元主体
        8.1.2 文化景观生产的复杂行为
    8.2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8.2.1 文化景观生产的权力运作机制
        8.2.2 文化景观生产的资本运作机制
        8.2.3 文化景观生产的社会运动机制
        8.2.4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论研究结论
        9.1.2 实证研究结论
    9.2 主要的创新点
        9.2.1 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概念
        9.2.2 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
        9.2.3 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3.1 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
        9.3.2 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及现状
        1.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1.2.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2.4 研究思路及路线
        1.2.5 研究方法
        1.2.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1.3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系统观
        2.2.2 循环型旅游的内涵及意义
        2.2.3 循环经济、循环型旅游业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
    2.3 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技术体现
        2.3.1 旅游业清洁生产方面
        2.3.2 旅游资源循环型开发
        2.3.3 旅游产品生态设计方面
        2.3.4 旅游者绿色消费活动方面
    2.4 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条件分析
    3.1 云南省旅游资源特色及分布情况
        3.1.1 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3.1.2 人文旅游资源的和谐性
        3.1.3 区域气候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3.2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2.1 提高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3.2.2 提升旅游业的绿色形象,满足旅游者绿色消费需求的需要
        3.2.3 降低旅游业成本的需要
        3.2.4 增强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3.2.5 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SWOT分析
        3.3.1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3.3.2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劣势
        3.2.3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
        3.3.4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威胁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4.1 云南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及实现
        4.1.1 云南旅游企业及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发展策略
        4.1.2 云南旅游资源循环型开发
        4.1.3 云南旅游产品生态设计
        4.1.4 旅游消费者行为活动循环化
    4.2 云南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2.1 农业生态整合型循环旅游模式
        4.2.2 工业、旅游联结型循环旅游模式
        4.2.3 优美小城镇型循环旅游模式
    4.3 云南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4.3.1 云南旅游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4.3.2 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循环型旅游业的新观念
        4.3.3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4.3.4 扩大对外开发,重视科技创新,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4.3.5 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提升旅游产品内涵
        4.3.6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4.4 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丽江为例
    5.1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5.1.1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5.1.2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5.2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2.2 影响了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3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5.3.1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
        5.3.2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技术路线
        5.3.3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具体模式
    5.4 丽江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5.4.1 从技术保障及实现的角度采取的措施
        5.4.2 丽江市政府采取的对策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1.2 本文的创新点
    6.2 本文不足之处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节 相关研究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环境承载力理论
        三、生态足迹理论
第三章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概述
    第一节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况
        一、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及特征
        三、地质遗迹资源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云南省旅游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与分布
    第三节 云南省地质公园建设现状及空间分布
        一、云南省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二、云南省地质公园及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测定
第四章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的方式
        一、工业开发模式
        二、农业开发模式
        三、医疗保健开发模式
        四、旅游开发模式
    第二节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与效应分析
        一、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概述
        二、案例分析
第五章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第一节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一、保护法规建设
        二、保护管理机构
        三、保护管理模式
    第二节 云南省地质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地质公园开发与管理理念落后
        二、地质公园保护责任不明确
        三、地质公园基础调研和技术支持的缺乏
        四、小规模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方式不恰当
    第三节 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一、构建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
        二、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经济政策的制定
        三、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宣传与监管
        四、地质公园与其他地质遗迹资源的整合升级
        五、资源分类保护
        六、加强保护未建立保护机构的地质遗迹资源
        七、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拓展
第六章 结论
    一、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与分布特征
    二、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强度
    三、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读成果

(9)唐代旅游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唐代旅游地理研究释义
        一、旅游相关概念
        (一) 旅游
        (二) 旅游者
        (三) 旅游资源
        (四) 旅游地理学
        二、唐代旅游地理研究概述
        (一) 国内研究概述
        (二) 国外研究概述
第二章 唐代旅游发展研究
    第一节 唐代旅游地理环境
        一、唐代旅游地理空间
        (一) 唐王朝的政治版图
        (二) 唐王朝与周边世界
        二、唐代自然环境与旅游
        (一) 唐代的气候与旅游
        (二) 唐代的生物与旅游
        (三) 唐代的地质与旅游
        (四) 唐代的地貌与旅游
        (五) 唐代的水文与旅游
        三、唐代人文环境与旅游
        (一) 唐代的园林与旅游
        (二) 唐代的宗教与旅游
        (三) 唐代的民俗与旅游
        (四) 唐代的史迹与旅游
        (五) 唐代的节日与旅游
    第二节 唐代旅游发展概况
        一、唐代旅游发展的阶段性
        二、唐代旅游发展的区域性
        (一) 唐代旅游活动的空间变迁
        (二) 唐代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
        (三) 唐代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
第三章 唐代旅游者地理
    第一节 唐代旅游者统计
        一、北方诸道旅游者统计
        (一) 关内道
        (二) 河南道
        (三) 河东道
        (四) 河北道
        (五) 陇右道
        二、南方诸道旅游者统计
        (一) 山南道
        (二) 淮南道
        (三) 江南道
        (四) 剑南道
        (五) 岭南道
    第二节 唐代旅游者类型
        一、唐代国际旅游者
        (一) 入境旅游者
        (二) 出境旅游者
        二、唐代国内旅游者
        (一) 宗教旅游者
        (二) 文士旅游者
        (三) 商业旅游者
        (四) 其它旅游者
    第三节 唐代旅游客源地
        一、唐代国际旅游客源地
        (一) 唐代国际旅游的线路
        (二) 唐代国际旅游客源地
        二、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
        (一)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概况
        (二)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变迁
        (三)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分级
第四章 唐代旅游资源地理
    第一节 唐代旅游资源概况
        一、北方诸道旅游资源统计
        (一) 关内道
        (二) 河南道
        (三) 河东道
        (四) 河北道
        (五) 陇右道
        二、南方诸道旅游资源统计
        (一) 山南道
        (二) 淮南道
        (三) 江南道
        (四) 剑南道
        (五) 岭南道
    第二节 唐代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特点
        (一) 唐代旅游资源结构较为完善,主体较为鲜明
        (二) 唐代人文旅游资源占据优势,地位还在提升
        (三) 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四) 唐代各道旅游资源结构相似,但丰富性不同
        二、唐代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 唐前后期旅游资源分布的变化
        (二) 唐代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唐代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
        一、唐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
        二、唐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地文景观的开发利用
        (二) 水域风光的开发利用
        (三) 建筑与设施的开发利用
        (四) 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唐代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四节 唐代主要旅游目的地
第五章 唐代旅游媒介
    第一节 唐代旅游交通概述
        一、唐代基本交通状况
        (一) 唐代国内交通路线
        (二) 唐代域外交通
        二、唐代主要的旅游交通方式
        三、唐代主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第二节 唐代旅游接待
        一、唐代的旅游接待
        (一) 唐代官办驿馆的旅游接待
        (二) 唐代私营馆舍的旅游接待
        (三) 唐代佛寺传舍的旅游接待
        二、唐代馆舍的分布
    第三节 唐代其它旅游媒介
        一、唐代的陪游
        二、唐代的地图
        三、唐代的旅游指南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唐代各道旅游者统计
附录B 唐代各道旅游资源统计
后记

(10)无锡山水资源特色与设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问题
        1.1.1 课题来源
        1.1.2 发展趋势
        1.1.3 相关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
        1.2.3 论文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山水资源设计利用的国内相关研究
        1.3.2 自然资源设计利用的国外相关研究
        1.3.3 论文基本观点的相关理论依据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山水资源设计利用基本观点
    2.1 场域理论与“山水场域”
        2.1.1 场域理论应用研究的特点
        2.1.2 “山水场域”的基本特征
        2.1.3 “山水场域”的设计塑造
    2.2 生态审美与“新山水审美”
        2.2.1 生态审美与山水审美研究的特点
        2.2.2 “新山水审美”的基本特征
        2.2.3 “新山水审美”的设计影响
    2.3 设计遗产与“山水文化遗产”的设计利用
        2.3.1 设计遗产的基本观点
        2.3.2 “山水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2.3.3 “山水文化遗产”的设计利用
第三章 无锡山水资源特色的分析与提取
    3.1 无锡“山水场域”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3.1.1 无锡山水地理关系主要特征
        3.1.2 无锡山水景观关系主要特征
        3.1.3 无锡山水人文关系主要特征
        3.1.4 无锡山水资源的主要构成因素
    3.2 无锡“山水场域”自然空间的自然特色
        3.2.1 自然山水资源分类研究
        3.2.2 自然空间的宏观特征
        3.2.3 自然空间的微观特征
    3.3 无锡“山水场域”文化空间的人文特色
        3.3.1 人工山水资源分类研究
        3.3.2 人文山水资源分类研究
        3.3.3 自然山水圈人文特色
        3.3.4 人工山水圈人文特色
第四章 无锡山水资源特色综合开发利用设计策略
    4.1 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资源开发不足及设计策略概要
        4.1.1 “山水场域”角度分析资源开发定位
        4.1.2 “新山水审美”角度分析资源开发价值趋向
        4.1.3 “山水文化遗产”角度分析资源设计产物
        4.1.4 无锡山水资源特色设计利用要点
    4.2 “山水场域”形象与资源的品牌定位
        4.2.1 场域特色——无锡山水区域形象定位
        4.2.2 惯习塑造——无锡山水品牌塑造思路
        4.2.3 核心资本——无锡山水品牌核心理念
    4.3 “新山水审美”应用与品牌的系统建构
        4.3.1 审美意识——无锡山水品牌理念识别构建示例
        4.3.2 审美方式——无锡山水品牌行为识别构建示例
        4.3.3 审美倾向——无锡山水品牌视觉识别构建示例
    4.4 “山水文化遗产”的表现与品牌系统子项目示例
        4.4.1 “山水文化遗产”的设计要素
        4.4.2 贡湖湾湿地公园指示信息设计示例
        4.4.3 锡商会馆及其内部产品设计示例
第五章 无锡山水资源特色相关行业产品设计开发
    5.1 基本理论观点分析相关产品设计开发
        5.1.1 “山水场域”注重场所精神与互动
        5.1.2 “新山水审美”注重地域身份的叙事性
        5.1.3 “山水文化遗产”注重山水品牌的微观塑造
    5.2 山水设计符号体系适用产品类型分析
        5.2.1 旅游纪念品
        5.2.2 文化型产品
        5.2.3 休闲产品
        5.2.4 产品类型比较与分析
    5.3 无锡山水资源特色相关行业产品设计示例
        5.3.1 旅游纪念品设计示例
        5.3.2 文化型产品设计示例
        5.3.3 休闲产品设计示例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出处
附录 B:调查表
附录 C: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四、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J]. 钟华邦. 矿床地质, 1996(S1)
  • [2]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J]. 钟华邦. 矿床地质, 1996(S2)
  • [3]第四章 广东宝玉石资源与珠宝产业化[A]. 丘志力,王琦. 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 2012
  • [4]海棠专类园规划设计理论初探[D]. 庞爽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李顶,辛晓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
  • [6]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D]. 赵敏. 云南大学, 2015(09)
  • [7]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谢晖.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8]云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 宗妙西.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1)
  • [9]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 刘勋.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10]无锡山水资源特色与设计利用研究[D]. 李悠优. 江南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珠宝盆景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