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

第十四讲: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

一、第十四讲 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荣[1](2010)在《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落后大国里作出如此伟大的历史贡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世界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置于国情的现实基础之上,从国情的客观要求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理论为出发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国情思想。毛泽东的国情思想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源头。因此,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研究毛泽东的国情思想,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深入地研究应该会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十分有益的思想养分。本论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开始研究的。毛泽东的国情思想博大精深,本研究不可能全部涉及,因此也就不面面俱到,而是主要以毛泽东对中国发展国情的把握为主要线索,以“点、线、面”为结构展开。即以“国情”为切入点,又以线的方式纵向展开,从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形成、国情思想的基本内容一直探讨到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当代价值。在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基本内容部分以“面”的方式展开。深入研究毛泽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形势四个要素方面以及国情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国情思想,这也是毛泽东国情思想的重要内容。第一章研究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主要从客观方面对影响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进行认识,并梳理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章研究毛泽东对国情重要性的认识。围绕着他阐述了哪些国情重要的思想以及他为什么重视中国国情而展开。第三章研究毛泽东的政治国情思想。梳理他关于中国政治国情的重要认识,主要包括关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社会阶级和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认识。第四章研究毛泽东的经济国情思想。从全局性的角度把握他对中国经济国情的认识,主要阐述关于生产力水平、新中国经济制度、重要的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四个方面的认识。第五章研究毛泽东的文化国情思想。梳理他对中国文化发展方面的认识,主要包括新文化思想、文化发展方针和文化关系处理原则。第六章研究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对中国国情影响的思想。毛泽东从中国看世界,把握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又从世界看中国,得出了关于国家形象的总体认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维护的认识和外部国际环境营造方面的认识。第七章阐述毛泽东研究国情的方法论。毛泽东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和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来研究国情。第八章研究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当代价值。重点立足当代,探讨新时期里毛泽东国情思想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彰显其契合时代需要的无穷魅力。

易图强[2](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说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张华[3](2011)在《“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报刊书籍资料,参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社会背景,对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程进行了详实的梳理和评论。所谓“新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间的代称。所谓“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指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开始,在中共中央文委直接领导下,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为组织机构,社联成员艾思奇、沈志远等作为核心骨干力量,带动一系列进步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一场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征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想运动,这场运动在抗战中和建国后一直持续进行。1958年开始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整个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该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而结束于20世纪60年代。这场运动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学理因素。1927年之后,国民党背叛革命,镇压共产党,并在全国上下推行国民党唯心哲学。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处于革命的低潮期,工人运动由盛而衰,武装革命遭遇挫折。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宣传决议案》确定了宣传工作中的大众化路线,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准备迎接革命高潮。而此时的苏联哲学界经过几次斗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体系,中国的学术界在此前唯物史观传播的基础上,吸纳了这个体系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热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脉络在中国共产党需要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的时候汇集起来,终于形成一股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潮流,冲破了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围追堵截。中共中央文委领导下的中国社联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而艾思奇对推动这场运动走向第一个高潮的贡献最大。在社联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张如心、陈唯实、沈志远、李平心、胡绳、冯定等人。这一时期产生了《大众哲学》、《通俗辩证法讲话》等一批影响巨大的大众哲学作品。随后,日寇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形势的变化迫使大众新哲们离开上海,走向全国,并迎来了这个运动的第二个高潮。抗战时期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沿着“社联”时期的道路继续前进,涌现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人和反映这个时代背景的新作,比如胡绳的《辩证法唯物论入门》,葛名中的《科学的哲学》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又从中外民族矛盾回复到阶级矛盾。新哲学作为工农大众的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依然需要发挥重大作用。原有的大众化哲学着作仍然在翻印重版,而新的作品也层出不穷。第三个高潮中的新作更注重新哲学的实际应用,突出了思想方法论和人生观等方面。到了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新高潮,最终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结束。这场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学界、政坛走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改造了几代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除弁言外,正文共有八章:第一章“导论”,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正名”,辨析了已有的术语,阐释了“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名和义;第三章“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外因;第四章“思想渊源”,从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内因;第五至七章分别是“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第二个高潮:抗战中”和“第三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前后”,详细解析了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征;第八章“结论”,总结了经验教训,阐发了这场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王焕成[4](2016)在《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宗教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既有继承又有超越。马克思宗教观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有神逐渐向无神、由唯心主义无神论向唯物主义无神论逐渐转变,最终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宗教观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它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它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宗教观、费尔巴哈宗教观、斯宾塞宗教观、孟德斯鸠宗教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宗教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功能和宗教的消亡等内容。马克思宗教观具有对待宗教态度的历史唯物性、审视宗教发展的辩证唯物性、开展宗教批判的革命实践性、解析宗教功能的对立统一性等特点。他认为宗教发展具有辩证唯物性,符合事物运动与变化、发展的规律。宗教不仅具有形成、存在、发展、消亡的历史必然性,还具有宗教批判的革命实践性和宗教功能的对立统一性,他认为宗教既是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社会稳定剂,又是人民革命意志的麻醉剂,宗教消解着人民的革命性。费尔巴哈宗教观以人本主义和无神论为依据彻底否定了宗教和上帝超自然的神圣性和神秘性,揭示了宗教的属人本质。费尔巴哈宗教观同样具有渐进的转变过程,首先对法国启蒙无神论的超越,在德国最终完成宗教批判,从唯心主义宗教观向唯物主义宗教观的转变,形成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宗教观。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哲学依据是人本主义理论,他对人的本质进行自然主义理解,对人的类本质进行抽象理解,费尔巴哈自我异化理论包括人的自我异化和世界的自我异化。黑格尔宗教观、培根宗教观、斯宾诺莎宗教观和培尔宗教观是费尔巴哈宗教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宗教的本质即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观的重要特色与标志之一。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哲学基础虽然是建立在无神论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但其唯物主义立场具有不彻底性。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宗教观既有分歧,又有契合,更有超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与人的关系的契合体现在都认为人创造了宗教,否认宗教创造了人,都是唯物主义宗教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对马克思有着积极的影响,促使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发生动摇,使马克思认识到人本学的人及其宗教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具有不同理解,费尔巴哈只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没有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国家和社会的异化,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源是劳动的异化。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具有不彻底,虽然费尔巴哈深刻批判基督教神学,但是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不反对宗教本身。马克思批判宗教具有彻底性,马克思用鸦片说对宗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认为宗教必然消亡。在宗教产生的根源上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源不是人们的愚昧和无知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宗教本质上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从纯粹的自然人出发阐述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马克思从社会的人出发阐述宗教是人的世俗社会虚幻反映或颠倒反映,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和忽视人的历史的、实践的活动的重要性。在宗教哲学上超越了费尔巴哈,马克思用科学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费尔巴哈抽象的直观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在对待宗教的哲学方法上超越了费尔巴哈。马克思在宗教社会功能上超越了费尔巴哈,马克思阐述了关于宗教在阶级社会中的政治功能: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认为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宗教观、宗教异化理论和半截子唯物主义宗教观,确立实践唯物主义宗教观、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宗教观等新唯物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宗教观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人类社会宗教文化理论宝库,促进了当代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启迪人们理性地、科学地对待宗教,启迪人们包容、汲取、继承、批判、发展宗教,指导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宗教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胡钧,张开[5](2013)在《《资本论》讲坛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文中研究表明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还考察了p′的特殊运动规律,在m′相同的条件下,p′会因资本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不同而发生自己独特的运动,资本构成越高,周转时间越长,p′就越低。这种情况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考察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当考察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同时并存的资本时,原来p′的时间上的运动变化变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p′上的差别了。这就出现

陈伟国,陈艳华,高以山,孙秀梅,王洪中,苏红媛[6](2002)在《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十四讲 国民党的活动与国共两党关系》文中研究指明

孙秉莹[7](1983)在《欧洲近代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诞生》文中认为 欧洲近代史学肇端于从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因为欧洲近代史学主要是指欧洲资产阶级的史学,这种史学是随着十四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学发源于中世纪,它的史学观点有许多是和中世纪的史学观点密切相关而又针锋相对的。在探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史学之前,不先把中世纪封建时代欧洲史学的大致情况介绍一下,有些问题就不容易弄清楚。

季陶达[8](1986)在《凯恩斯是一个什么人?——为纪念凯恩斯逝世40周年和《通论》发表50周年而作》文中研究指明 这个题目,好像是很可笑的。谁不知道,凯恩斯是一个庸俗经济学家,是为垄断资本辩护而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学和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庸俗经济学家。我想:这样说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试问:如果凯恩斯只是一个这样的庸俗经济学家,那末,他同其老师马歇尔和其师兄弟庇古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唯独凯恩斯在二十世纪中叶有那么大的势力和影响呢?

黄晓东[9](2013)在《“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民国以来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中心的新诗教育。本文中所研究的教材主要包括民国以来的大中小学在新诗教育中所使用的书籍、讲义、讲授提纲等。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政治文化、权力话语的视角,来研究教材中的新诗文本如何入选、被阐释以及教材如何对新诗的发展史进行叙述。另外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分析政治和权力话语如何影响到新诗教育中对文本、诗人、新诗史的评价,以及对经典诗人和经典文本的塑造。绪论部分还对新诗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做出了分析,即新诗教育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而近些年来大量的硕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教育展开研究,跟近些年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被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有极大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本研究以“民国”以来大中小学的新诗教材为中心,结合新诗发展史、新诗教育史及语文教育史等材料,从意识形态对新诗写作、新诗选篇、新诗阐释的影响这一视角,采用“知识与权力”等理论,对新诗教育进行宏观和个案研究。这种集中、综合的研究此前并未出现,尤其是对“民国”以来大学的中文专业文学史教材,及“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教育进行集中的研究,目前更未见到类似成果,而这些正是本文的努力创新之处。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集中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民国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馆藏的民国的小学教材,以及叶绍钧、夏丐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为中心。民国早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诗文本的选择尽量考虑到其在新诗史上的价值、地位和文学史意义,并照顾到各种诗歌写作的路向及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大陆民国晚期的中小学教材,由于时代和政党政治的原因,拥有相对较小的“自由度”,并要遵从“教学大纲”的规定来编写,因此出现了“党化”教育的情况。而民国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则以朱自清、沈从文、废名、苏雪林、王哲甫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来进行。民国时期朱自清等人在高校授课所编的新文学讲义,在对新诗史进行阐释和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如实记录新诗诞生、发展过程中的论争以及新诗流派的多元,“政治”并未使他们表现出更多叙述上的偏颇和有意的褒贬,包括对左翼诗人创作的叙述,尽管其中也透露出编者个人各自的“偏好”和不同的诗学理念。本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大陆1949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首先探讨了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独立之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十七年”大陆中学的新诗教育及其与此前的“解放区“文学教育之关系。再次,以王瑶、刘绶松等人的文学史教材为中心,探讨了“十七年”大学的新诗教育如何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政治规范之内展开及其局限性,另外还简单分析了“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本文的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新诗教育及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渐进式的变化。“新时期”之初大学新诗教育中对新诗史的叙述仍然是一种左翼文学史的框架。但是随后唐弢、黄修己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就开始逐步对其进行调整,并力图恢复新诗史的原貌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路向。“新时期”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对思想教育的重视,仍然延续了“十七年”时期的特征,直到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才逐渐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融入了新的诗歌美学因素,新诗在“新时期”的发展嬗变在其中也有所体现。本文的第四章为新诗接受史的个案研究。本章主要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分析权力话语在新诗教育中对诗人、文本、新诗史进行阐释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文本的个案分别选择了“人力车夫”题材新诗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新诗人接受史的个案,则选择了胡适的“尝试者”身份,以及徐志摩的新诗史地位。本文的第五章主要研究了新诗教育对经典诗人及经典文本的塑造。其中新诗人选择了以艾青和穆旦为分析的对象,而新诗文本则选择了以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婷的《致橡树》为探讨的对象。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将来的延伸性工作,其中既包括历史性的,如对“解放区”新诗教育的深入探讨;也包括对当下新诗教育的现状调查等。结论还指出了新诗教育要保持可持续性,必须解决好当下新诗发展的危机问题。另外,在当下的新诗教育中重视新诗“作法”的教学,对促进新诗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郑式阐[10](1985)在《《政治经济学》电视讲座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文中提出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性质和任务一、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经济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所引起的。当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彼此分工,而又相互协作、相互联系。在这里,要求确定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及其职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动作,有组织有秩序地从事生产活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性质时,明确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

二、第十四讲 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四讲 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 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1.1.1 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
        1.1.2 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国际背景
        1.1.3 毛泽东国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国内背景
    1.2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思想渊源
        1.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情理论
        1.2.2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2.3 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国情认识
    1.3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1.3.1 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初步认识阶段
        1.3.2 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全面系统认识阶段
        1.3.3 对建国后国情的正确认识阶段
        1.3.4 建国后国情认识的正确与错误相互交织阶段
第2章 毛泽东关于国情重要性的思想
    2.1 毛泽东关于国情重要性的论述
        2.1.1 国情基本根据论
        2.1.2 国情结合论
        2.1.3 国情基本任务论
    2.2 毛泽东重视中国国情的动因探析
        2.2.1 拯救民族危亡
        2.2.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3 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
        2.2.4 具有知行统一的认识观
        2.2.5 具有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第3章 毛泽东的政治国情思想
    3.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
        3.1.1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
        3.1.2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分析
        3.1.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性质的分析
    3.2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
        3.2.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3.2.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两类矛盾的认识
        3.2.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
    3.3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和阶级结构的分析
        3.3.1 毛泽东对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认识
        3.3.2 毛泽东对农民阶级的“发现”
        3.3.3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的认识
        3.3.4 毛泽东对阶级结构的认识
    3.4 毛泽东对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的设计
        3.4.1 毛泽东关于政治理念的设计
        3.4.2 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人民性的思想
        3.4.3 毛泽东对三种基本制度的设计
第4章 毛泽东的经济国情思想
    4.1 毛泽东经济国情思想的特点
        4.1.1 毛泽东非常重视经济国情
        4.1.2 毛泽东的经济国情认识具有全局性特征
        4.1.3 毛泽东经济国情思想彰显人民利益的价值属性
    4.2 毛泽东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深刻理解
        4.2.1 “一穷二白”的生活写照
        4.2.2 发展生产力是改变“一穷二白”的根本途径
    4.3 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制度的认识
        4.3.1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认识
        4.3.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的认识
    4.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认识
        4.4.1 毛泽东对五大经济关系的认识
        4.4.2 毛泽东认识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
    4.5 毛泽东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4.5.1 发展立场的选择
        4.5.2 发展目标的设计
        4.5.3 战略方针的制定
        4.5.4 发展阶段的判断
第5章 毛泽东的文化国情思想
    5.1 毛泽东文化国情思想的两个基本视角
        5.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
        5.1.2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视角
    5.2 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认识
        5.2.1 毛泽东新文化认识的演变
        5.2.2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系统阐述
        5.2.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5.3 毛泽东对文化发展方针的认识
        5.3.1 毛泽东“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解释
        5.3.2 毛泽东对“双百”方针发展规律的认识
    5.4 毛泽东对文化关系处理原则的认识
        5.4.1 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的处理原则
        5.4.2 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关系的处理原则
第6章 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对中国国情影响的思想
    6.1 国际形势影响中国的国情
        6.1.1 世界历史的形成影响中国的国情
        6.1.2 毛泽东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
    6.2 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6.2.1 毛泽东对民主革命时期国际形势的认识
        6.2.2 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认识
    6.3 国际形势下毛泽东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
        6.3.1 毛泽东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认识
        6.3.2 毛泽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认识
        6.3.3 毛泽东对营造中国外部国际环境的认识
第7章 毛泽东的国情研究方法论
    7.1 毛泽东国情研究认识层次的方法
        7.1.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观
        7.1.2 毛泽东国情研究认识层次方法的主要内容
    7.2 毛泽东国情研究实践层次的方法
        7.2.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7.2.2 毛泽东国情研究实践层次方法的主要内容
第8章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当代价值
    8.1 评价毛泽东国情思想当代价值的基本视角
        8.1.1 时代视角
        8.1.2 历史观视角
        8.1.3 目的视角
    8.2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理论价值
        8.2.1 为科学制定方针、政策指明了国情依据
        8.2.2 为科学认识国情指出了多种有益的方法
        8.2.3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
    8.3 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实践价值
        8.3.1 为社会主义实践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8.3.2 为社会主义实践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模式
        8.3.3 为社会主义实践把握了根本任务
        8.3.4 为解决当前社会矛盾指出了理论依据
        8.3.5 为维护国家利益确定了基本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畅销书"概说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一、传播者比较
    二、传播内容比较
    三、传播渠道比较
    四、受众比较
    五、传播效果比较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弁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为何研究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的情况
        二、国外研究的情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难点
第二章 正名
    第一节 新哲学
        一、作为专有名词的新哲学
        二、新哲学之风行
        三、新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新哲学一词的时代性
        五、使用新哲学一词的标志性事件
        六、国内外学界对新哲学一词的使用
        七、新哲学之新
        八、余论
    第二节 大众
        一、“大众”的多质性在语境中消解
        二、“大众”的最初使用
        三、“大众”的阶级性
        四、“大众”的远源
        五、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中的“大众”
        六、“新哲学”和“大众”的关系
    第三节 大众化
        一、对“大众化”的误解和误用
        二、“大众化”最初使用
        三、“大众化”和“学术化”
        四、新哲学的“大众化”
        五、“大众化”和“通俗化”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形态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一、运动
        二、大众化运动
    第五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一、对现有术语的分析
        二、“新哲学大众化运动”这一术语的优点
        三、主要历史文献
第三章 历史背景
    第一节 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哲学思想
        一、党治文化的推行
        二、民生哲学
        三、唯生论
        四、力行哲学
    第二节 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大众化”
        一、代表书刊
        二、对新哲学的歪曲和攻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形势的逆转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低潮中寻求路线转变
        二、上海工人运动由盛而衰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大众化路线的发展
        一、六大以前
        二、六大以后
        三、文委和社联
第四章 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
        一、二、三十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两次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确立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对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影响
        四、布哈林、郭列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创性工作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一、二十年代唯物史观的传播
        二、瞿秋白的首创之功
        三、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在学术界的传播
    第三节 新社会科学运动
        一、兴起
        二、社联纲领的指导和推动
        三、社联骨干力量的身体力行
        四、贡献巨大的出版社
        五、新社会科学着作对新哲学的介绍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一、大众化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对大众化运动的领导
        三、向通俗化的进展
第五章 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
    第一节 张如心
        一、生平
        二、《无产阶级底哲学》
        三、《辩证法学说概论》
        四、《哲学概论》
    第二节 艾思奇
        一、生平
        二、《大众哲学》
        三、其他“哲学讲话”
        四、《如何研究哲学》
        五、《民族解放与哲学》等
    第三节 陈唯实
        一、生平
        二、《通俗辩证法讲话》
        三、《通俗唯物论讲话》
        四、《新哲学世界观》
        五、《新哲学体系讲话》
    第四节 沈志远
        一、生平
        二、《现代哲学基本问题》
        三、《妇女社会科学常识读本》
    第五节 李平心
        一、生平
        二、《社会哲学概论》
        三、《社会科学研究法》
        四、《青年的修养与训练》
        五、《自修大学》上的“哲学知识座谈”专栏
    第六节 胡绳
        一、生平
        二、《新哲学的人生观》
        三、《哲学漫谈》
        四、其他文章
    第七节 冯定
        一、生平
        二、初露锋芒
        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
    第八节 其他
        一、《哲学座谈》(《通俗哲学讲话》)
        二、温健公《现代哲学概论》
        三、李正文《唯物辩证法讲座》
        四、王健“通俗社会科学讲话”
        五、《青年文化》的“哲学讲话”
        六、李石岑
        七、其他
第六章 第二个高潮:抗战中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孤岛上海
        二、延安
        三、重庆
    第二节 胡绳
        一、《辩证法唯物论入门》
        二、《思想方法》
        三、新“哲学漫谈”
    第三节 艾思奇等
        一、艾思奇《哲学讲座》
        二、艾思奇《哲学选辑》等
        三、陈伯达和陈唯实
    第四节 新锐作者
        一、黄特
        二、巴克
        三、平生
        四、麦园
        五、葛春霖
第七章 第三个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
        一、沈志远
        二、胡绳
        三、冯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一、马特
        二、新哲学通俗题解
    第三节 工农兵学哲学
        一、概述
        二、哲学家的工作
        三、工农兵的代表作品
        四、历史的教训和意义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意义
        一、意义
        二、大众化和中国化的关系
    第二节 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一、新哲学大众化的内容
        二、新哲学大众化的形式
    第三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宗教观
    一、马克思宗教观的思想资源
        (一)黑格尔宗教观
        (二)费尔巴哈宗教观
        (三)斯宾塞宗教观
        (四)孟德斯鸠宗教观
        (五)鲍威尔宗教观
    二、马克思宗教观的转变过程
        (一)马克思从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转变
        (二)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无神论向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转变
        (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三、马克思宗教观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马克思宗教观的内容
        (一)宗教的起源
        (二)宗教的本质
        (三)宗教的功能
        (四)宗教的消亡
    五、马克思宗教观的特点
        (一)对待宗教态度的历史唯物性
        (二)审视宗教发展的辩证唯物性
        (三)开展宗教批判的革命实践性
        (四)解析宗教功能的对立统一性
第二章 费尔巴哈宗教观
    一、费尔巴哈宗教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黑格尔宗教观
        (二)培根宗教观
        (三)斯宾诺莎宗教观
        (四)培尔宗教观
    二、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转变过程
        (一)费尔巴哈对法国启蒙无神论的超越
        (二)费尔巴哈在德国对宗教批判的最终完成
        (三)费尔巴哈宗教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四)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三、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哲学依据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论
        (二)费尔巴哈自我异化理论
        (三)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理论
    四、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内容
        (一)宗教的起源
        (二)宗教的本质
        (三)宗教的功能
        (四)宗教的消亡
    五、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特点
        (一)无神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立场的不彻底性
第三章 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契合
    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与人的关系的契合
        (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与宗教关系”的相同理解
        (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上帝的相同看法
    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契合
        (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宗教思想的批判
        (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形而上学宗教思想的批判
        (三)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在自然领域的契合
    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对马克思的积极影响
        (一)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
        (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
        (三)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分歧
    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从不同角度揭示宗教起源
        (一)费尔巴哈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宗教起源
        (二)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宗教起源
    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不同理解
        (一)马克思认为宗教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
        (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批判
        (一)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改造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
    四、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分歧
        (一)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
        (二)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彻底性
    五、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宗教消亡的分歧
第五章 马克思宗教观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一、马克思宗教观在宗教起源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一)费尔巴哈认为宗教起源是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二)马克思认为宗教起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二、马克思宗教观在宗教本质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一)费尔巴哈从纯粹的自然人出发阐述宗教本质
        (二)马克思从社会的人出发阐述宗教本质
        (三)马克思从人的特性上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三、马克思宗教观在哲学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一)马克思宗教观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超越
        (二)马克思宗教观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超越
        (三)马克思宗教观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宗教观的超越
    四、马克思宗教观在宗教功能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
第六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扬弃
        (一)扬弃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宗教观确立实践唯物主义宗教观
        (二)扬弃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三)扬弃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宗教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宗教观
    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一)引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二)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宗教政策
        (三)启迪人们理性地、科学地对待宗教
        (四)促进当代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社会发展
        (五)丰富人类社会宗教文化理论宝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5)《资本论》讲坛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二、一般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三、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四、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五、补充说明
    (一) 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
    (二) 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
    (三) 资本家的补偿理由
六、小结

(9)“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学科与权力——“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语文学科与新诗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北师大”馆藏教材为中心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国文百八课》等教材为中心
    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朱自清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
第二章 政治与美学——1949年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来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十七年”新诗教育及其与解放区新文学教育之关系
    第三节 王瑶等人对新诗史的叙述及“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
第三章 断裂与延续——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教育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新诗教育的束缚
    第二节 新诗史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左翼文学史叙述框架
    第三节 唐弢、黄修己等人对新诗史叙述的逐步调整
    第四节 新的美学因素的融入及新诗教育对审美的重视
第四章 解读与接受——新诗教育中的接受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人力车夫”题材新诗文本解读史研究
    第二节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新诗教育中的“接受史”
    第三节 胡适新诗“尝试者”身份的生成及在教材中的解读史
    第四节 新诗教材中徐志摩文学史地位评价的变迁
第五章 经典与建构——新诗教育与经典的塑造
    第一节 新诗教育与艾青“恒久的典范”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穆旦的“被发现”及其“经典诗人”身份的塑造
    第三节 新诗教育对余光中《乡愁》“经典文本”身份的塑造
    第四节 新诗教育与舒婷《致橡树》“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四、第十四讲 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张春荣. 河北大学, 2010(10)
  • [2]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3]“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 张华. 扬州大学, 2011(07)
  • [4]马克思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比较研究[D]. 王焕成. 苏州大学, 2016(01)
  • [5]《资本论》讲坛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J]. 胡钧,张开. 改革与战略, 2013(07)
  • [6]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十四讲 国民党的活动与国共两党关系[J]. 陈伟国,陈艳华,高以山,孙秀梅,王洪中,苏红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Z1)
  • [7]欧洲近代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诞生[J]. 孙秉莹. 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S1)
  • [8]凯恩斯是一个什么人?——为纪念凯恩斯逝世40周年和《通论》发表50周年而作[J]. 季陶达. 南开经济研究, 1986(04)
  • [9]“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D]. 黄晓东. 南京大学, 2013(01)
  • [10]《政治经济学》电视讲座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J]. 郑式阐. 理论学刊, 1985(07)

标签:;  ;  ;  ;  ;  

第十四讲: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