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频通信最新研制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1](2019)在《水声通信网络自适应路由协议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水声通信网络的传感器节点的移动性,研究了能自适应水声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路由协议,以及针对水声通信节点能量受限特点研究了能耗均衡路由协议。首先介绍了水声通信网络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水声通信网络的协议栈结构,并对水声通信网络的MAC层协议和路由层协议进行讨论。接着分别研究了两种按需路由协议DSR和AODV,针对移动网络,在路由维护阶段引入路由生命周期,以及时清除过期路由,避免频繁修复链路,适应水声移动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对这两种路由协议的各个模块分别进行了建模仿真,并从平均端到端时延、丢包率、节点移动速率以及自适应发射功率下路由开销等方面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水声通信网络移动自组网的基本内容,包括其路由建立过程、局部拓扑信息的收集、数据分组的发送,路由的定期更新等。基于OPNET平台对移动自组网进行了建模仿真,并从平均端到端时延、丢包率、节点移动速率、自适应发射功率下网络平均能耗等方面对移动自组网的性能进行研究。最后从水声通信网络中节点能量受限的角度出发,在移动自组网的基础上基于局部拓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路由的网络能耗均衡机制,以及一种邻居节点能量因子自适应优化的网络能耗均衡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能量机制都能够有效均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韩星程[2](2018)在《基于漂浮式随机阵列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潜艇降噪技术的飞速发展,潜艇辐射的噪声级在以每年0.5—1dB的速度降低,从而使其被探测到的距离在以0.5—2km的速度逐年递减。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拖曳式或吊放式声呐阵列来对其定位,而为了对降噪潜艇进行有效探测,需要不断延长阵列长度,导致搭载声呐阵列的舰艇、飞机等平台的机动性降低,巡检范围逐渐缩小,无法在宽广海域进行大范围搜寻。因此如何有效探测水下潜在的目标成为水声领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水下目标定位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漂浮式阵列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通过在广阔的水域中随机部署大量漂浮式无线节点,在实时获取各节点相对位置和目标信息的前提下,利用波束形成实现目标定位。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基于随机漂浮式阵列定位系统的总体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初步研制了漂浮式节点测试样机,节点样机基本包含了测试所需的各个功能,具有构造简单、易于布设、扩展性强的特点。2.针对实际中由于监测水域面积大、节点数量多,节点间因远程通信中断所造成的随机阵列实时定位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构节点自适应分簇与混沌扩频通信相结合的阵列节点实时定位技术。首先通过FCM自适应分簇方法,将监测水域自动划分成若干个规模相当的小区域同构节点簇群;在各簇群内,提出一种混沌扩频阵列节点实时定位方法,各节点通过提取簇内混沌扩频信号的高精度时差信息,利用TDOA时差定位算法,对簇内节点高精度实时定位。3.在分析时-频域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间-波数滤波技术对水声信号进行处理,该技术能有效克服水声通信中存在的多径干扰,从复杂的背景噪声中提取出目标信号,在提高水下通信稳定可靠性的同时,使通信误码率有效降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空间-波数滤波技术,使水声通信误码率进一步降低。4.在完成随机阵列节点定位以及目标信号预处理的前提下,利用波束形成技术进行了目标声源定位仿真验证。在随机阵列下,通过获取各阵元与参考阵元的距离位置信息,将距离信息解算出各阵元节点与与参考阵元的接收信号相位差(35)?,将其他阵元的信号迭加到该参考阵元上,完成相移波束形成,进而实现目标定位,同时利用空间-波数滤波技术对目标信号进行预处理,能够在有效抗干扰的前提下提高目标探测能力。
杜新心[3](2018)在《宽带电台多速率调制解调器研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通信持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通信系统的各方面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不仅要满足低时延、抗干扰等特点,又要实现多速率传输。宽带电台作为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在无线通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依据无线信道处理技术,对宽带电台系统中多速率调制解调器进行设计与实现,其中物理层负责无线数据传输,采用单载波频域均衡、Turbo码以及直扩技术,构成适应不同长度和不同信道质量的多速率传输帧。首先,对宽带电台系统中数据处理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直扩技术通过11位巴克码进行扩频,将频谱扩宽,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的消除多径衰落产生的影响;对数据进行Turbo编码,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噪声和干扰对数字信号造成的误码,Turbo码的性能接近Shannon极限,因而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极大地应用。其次,对多速率调制解调器进行设计与仿真。根据系统功能指标,对基带物理帧进行设计,数据帧一共包括超短帧、短帧、普帧、长帧、超长帧五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帧头信息与数据信息,其帧长也各不相同。对不同帧的物理层数据处理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在仿真信道中加入了多径和高斯白噪声,验证了系统的性能,为其进一步实现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多速率调制解调器进行实现与测试。首先设计实现了物理层与控制层的接口模块,并进行接口测试,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接口模块,可以得到上层的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对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帧类型指示和速率指示,然后根据不同的帧结构进行组帧,对帧头部分进行扩频以及BPSK调制,根据速率指示,对数据部分进行相应码率的Turbo编码,并进行QPSK调制,接着调制信号进行上采样以及成型滤波,将基带成型信号发送出去。在接收端,对数据进行同步捕获,然后进行解扩,以获得相应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判断出接收信号的帧类型,根据不同的帧类型,将数据部分以及训练序列取出,进行频偏纠正、相偏纠正以及频域均衡,以消除信道的影响。然后进行Turbo译码,得到数据信息,接着通过接口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给上层,完成FPGA实现。最后在ZYNQ-7030和AD9361构成的系统开发平台上进行实际收发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吕曜辉[4](2018)在《矢量阵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航道、岛屿要塞以及我方重要军事设施是敌方潜艇实施封锁作战的重点区域,为了能够突破封锁、保卫安全需实现对敌方潜艇远程预警探测。岸基警戒声纳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重要区域的安全警戒。早期的岸基声纳由标量长线阵组成,随着矢量水听器技术的发展,由矢量水听器构成的矢量岸基声纳具有更高的探测能力和探测效率。与常规声压水听器阵相比,在同等数量的阵元条件下,矢量阵可以获得更多的独立通道数据,这为矢量阵信号处理带来了更大的阵增益、左右舷分辨及旁瓣抑制的能力。矢量阵在带来各种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1、长线阵利用阵列的大孔径实现了更高的探测精度,但高分辨力会限制信号处理中可用的积分时间,这时形成的数据协方差矩阵往往是不满秩的,因此会影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同时由于矢量阵独立的数据通道是常规声压阵的4倍,这在为矢量阵带来可观阵增益的同时,也增大了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维度,会导致算法运算量几何数量的增加,这在实时处理系统中是不可容忍的。2、矢量阵的导向向量是由振速通道的导向向量和声压通道的导向向量构成,每种导向向量针对的误差源往往是不同的。宽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应用于矢量阵时,如何设计不同的导向向量误差约束便成为一个新的问题。3、岸基警戒声纳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测对我方不利的水下危险目标,因此近距离水面船只均为不被关注的干扰目标,但水面船只会严重降低岸基警戒声纳对水下目标的预警探测效率。4、在频带资源有限的水声信道,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是首要考虑的多址方式。水声信道频带窄,码分多址的伪随机序列阶数较低,当用户容量较大时面临着伪随机序列数目有限等问题。同时单通道接收机接收信噪比低,且信道均衡器易受信道时空变化的影响。论文将结合矢量阵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尝试解决水声通信面临的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岸基矢量阵声纳为背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宽容自适应波束形成、强干扰抑制、矢量信号处理等内容,探索提升岸基矢量阵声纳的探测性能、干扰抑制能力以及被动通讯的方法:首先,在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RCB(Robust Capon Beamformer)等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如何在有限数据情况下的应用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长线阵的改进RCB算法,并对算法的各项性能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1)在有限快拍数据的情况下,保持了RCB算法的分辨力高、干扰抑制能力强和宽容性高的特点;(2)由于算法通过奇异值分解代替矩阵求逆,因此该算法计算量小,适合工程应用。其次,针对岸基矢量阵声纳存在的问题,结合矢量水听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三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一是将标量改进RCB算法拓展到矢量阵中使用;二是利用矢量水听器阵列的加权向量可以拆分为阵列加权向量和矢量加权向量的特点,针对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加权向量进行方位估计,进而提出了一种矢量权分解RCB算法。三是将矢量权分解RCB算法结合波束域波束形成理论,提出了一种波束域矢量权分解RCB算法,在保证算法性能不会大量损失的情况下,大大降低系统运算量。通过仿真数据对各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海上试验数据对各算法进行比对分析,可以证明矢量权分解RCB算法和波束域矢量权分解RCB算法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处理增益。再次,针对岸基矢量阵在实际应用中会被大量的近距离强干扰目标所困扰的问题,本文在H.cox的MRABF(Multi-Rate Adaptive Beamforming)强干扰抑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目标筛选的强干扰抑制算法。算法解决了MRABF算法中未考虑的海洋信道起伏以及目标辐射噪声频率分布特性的问题,提升了算法的稳定性以及实际可用性。通过数据仿真证明算法能够对35dB差异的强干扰进行抑制。为了说明算法的通用性,并将改进算法应用于三元舷侧阵的干扰抑制及尾流区域的干扰抑制。最后,围绕矢量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主要针对水平长线阵和垂直阵两种阵型进行讨论,采用RCB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稳健波束输出,利用水平长线阵的处理增益提高水声通信的作用距离。提出了基于混沌正交组合序列的M元码分多址水声通信方法,在保证多址能力以及通信稳健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扩频系统的通信速率。基于高分辨率、强干扰抑制波束形成方法,探索了基于阵列的空分多址的多用户水声通信。另外,采用垂直阵列的形式在垂直方向进行波束形成,利用空间滤波的思路进行多途信道的抑制,尝试简化水声通信接收端解调与信道均衡的复杂度,完成应用基础研究。
王如霞[5](2018)在《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设计与性能评估》文中指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虽然覆盖地表范围很广,但是在人口密度较集中的城市区域易于受遮挡的影响,尤其在室内卫星信号非常微弱,甚至都不能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地面移动通信网可以作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信号覆盖上的补充。导航系统与通信系统的融合,将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强大、健全的位置服务,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授时一体化,为实现万物互联提供技术支撑。但是,导航与通信的融合,将对整个系统的信号体制提出新的设计要求,包括载波频段、调制方式、电文、扩频码以及信号评估方法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与改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围绕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体制设计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扩频码,对使用该新型扩频码的定位信号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并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述理论及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1)分析信号体制的组成要素,就其中的要素之一—扩频码—进行重新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奇Kasami序列的新型扩频码。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新型扩频码在自相关、互相关、平衡性和码组数量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性能,足以满足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对扩频码性能的要求。(2)针对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特点,提出一套定位信号性能评估方法,针对使用该新型扩频码的定位信号从捕获跟踪精度、抗干扰、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仿真分析得出,在通导融合系统中,使用该新型扩频码的定位信号,具有良好的捕获速度和跟踪精度,抗干扰能力强,同时与通信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能充分满足用户对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性能要求。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通导融合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田亚芳[6](2016)在《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波通信在各通信手段中具有使用设备简单、组网快捷方便、通信手段灵活、抗毁灭性强等相对优势,因此在语音、电报和数据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军事领域的远程通信中更是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的国防和军事方面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求短波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高的传输可靠性、更高的可通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业务能力,为此,对发射机的输出功率等各种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发射机的末端器件,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消耗能量最多、工作时产生热量也最高,其该器件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末端信号发射系统的工作耗能、系统稳定度、以及系统对电源和散热辅助装置的要求。在当今国际上提出绿色通信的大形势下,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设计功率放大器必须考虑的问题。Doherty功率放大器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回退状况下对效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结合预失真技术,其整体的线性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被认为是改善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短波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短波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入手,从当代短波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最新研究的有关关键技术两个方面,详细阐明了短波通信系统仍是目前不可被替代的一种重要的远距离通信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次,对功率放大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为了减少频谱扩展和包络失真,设计的功放必须具有高线性,并且给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几项措施:选择先进工艺和最新半导体材料提高器件的线性度、采取手段使放大器输出功率回退到线性工作区、以及采用最新的线性化技术对稳定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功放器件进行矫正等。提高线性度的最常用技术有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前馈线性化技术,随着当今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如多载波技术以及宽带扩频通信等新技术)在短波远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预失真技术对短波通信系统线性度的提高最为有效,最终确定依据负载牵引和源牵引的双向牵引理论进行高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论文的最后,结合短波信号的特点以及有效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附加效率的整体要求,设计出适合短波通信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实现电路,并以当今主流的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射频电路自动化仿真软件(ADS)进行仿真,对电路和元件参数进行多次修正。文末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本设计可以优化改进方向的展望。
丁建松[7](2016)在《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的关键是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跟踪,而其核心是载波跟踪和伪码跟踪。本文主要对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跟踪算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为了实现交会对接雷达跟踪小型化的跟踪环路结构与优化设计方案。论文先说明交会对接雷达跟踪原理,再介绍了常用的跟踪技术:载波跟踪和伪码跟踪,最后提出了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方案。载波环主要由锁相环与锁频环组成。首先对常见鉴别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再根据环路滤波器的模型给出系统函数,最后探讨环路参数对环路性能的影响。码环的介绍侧重于工作原理、鉴别算法、滤波器设计以及载波辅助四方面的说明,并给出锁相环、锁频环以及码环的测量误差的分析。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研究与实现主要从码环设计、载波环设计以及电路结构优化设计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码环设计主要针对鉴别器选择、码相关间距以及环路带宽参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不同鉴别器类型、相关间距以及环路带宽对码环跟踪性能的影响。载波环主要是通过对锁频环辅助锁相环的结构进行研究,其中采用二阶锁频环与三阶锁相环联合的载波跟踪环路结构,二阶锁频环具备较好的动态跟踪能力,而三阶锁相环具备较好的热噪声跟踪精度。通过仿真比较了锁频环串联锁相环与锁频环并联锁相环两种环路结构的跟踪性能。此外,通过时分复用的电路设计方法减少了FPGA资源的使用。最后,论文给出了码环与载波环的一种电路实现结构与设计方案,并完成了FPGA实现以及硬件测试,最终验证了该小型化跟踪环路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杨贵友[8](2015)在《低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文中认为综观国内发生的多起电力电缆火灾事故的起因,多是由于电缆接头不良,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继而使接头温度上升,进而又导致接头接触更加不良,在未对其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将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电缆起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故对其进行实时在线温度监测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终端、电缆接头温度监测主站及数据管理平台。监测终端与监测主站之间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其最大优势是依托电力线网络不需要重新布线,具有施工、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监测主站与数据管理平台之间采用GPRS无线通信。数据管理平台采用Visual Basic 6.0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开发,具有数据接收、解析、分类存储、显示,图形显示,报警,历史数据条件查询、条件删除、刷新,数据库备份等功能。最后,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整套系统进行了系统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温度测量准确性高、实时性强、通信可靠、维护量少等优势。
王计波[9](2013)在《面向智能断路器的多协议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各公司所采用通信协议的多样性,协议标准不统一,造成不同公司的智能断路器联网、通信困难。本文针对多协议联网通信的困难问题,开展多协议通信技术研究,建立多协议转换体系结构和通信模型,开发多协议转换器,构建多协议转换软硬件应用和测试平台,更好地解决多协议之间的通信问题。论文围绕多协议通信技术开展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智能断路器及其网络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指出了智能断路器网络化所面临的技术关键问题;研究和分析了常用的Profibus-DP协议、Modbus协议、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CAN总线协议及以太网协议(以下简称各协议)的结构、它们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通信数据帧格式,总结了各协议的特点,在对各协议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智能断路器各协议的网络结构,设计了各协议的通信接口硬件电路及软件。2、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多协议转换的可行性,并对OPC技术转换、网桥转换、路由器转换及网关(协议转换器)转换等多协议转换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考虑到各协议之间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均有差异,各协议网络属于异构网络,需要采用网关实现多协议转换,并提出了多协议转换的总体方案。3、多协议转换可以采用非透明通信和透明通信方式实现,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由多协议转换器负责对协议数据帧进行处理,提取出用户数据,再利用目的主机协议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目的主机协议的数据帧,用户数据是连接多种协议的纽带;本文在对多协议转换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非透明通信多协议用户数据处理模型;为了解决同一个多协议转换器所连接不同协议设备的标识问题,提出了采用Profibus-DP地址加协议类型码标识设备的方法;为了解决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动态存储器缓冲区的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模型。4、在不解析用户协议数据帧的情况下,通信协议对用户协议数据帧直接进行封装和拆封,使用户协议数据帧透明通过该协议网络,这就是透明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采用透明通信形式;本文在研究电力线载波透明通信基础上,建立了智能断路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分析和设计了通信数据帧结构,设计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硬件电路和软件;为了解决多协议之间的透明通信问题,分析了多协议之间透明通信形式及通信原理,提出了协议之间的透明通信模型,设计了Profbus-DP发送和接收报文数据区结构,建立了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模型。5、本文面向智能断路器多协议通信构建了多协议转换软硬件应用和测试平台,设计和制作了多协议转换器的硬件电路,开发了非透明通信和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器软件,编制了相关的GSD文件,并对Profibus-DP主站模拟软件、Profibus-DP主站配置软件、CAN总线协议分析仪软件、TCP&UDP测试工具、GSD文件编辑软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该软硬件平台,对Profibus-DP主站和Modbus协议智能断路器、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智能断路器、CAN总线协议分析软件、以太网TCP&UDP测试工具之间的非透明通信和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进行了实验,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多协议转换模型的正确性。
刘思怡[10](2011)在《跳频信号预测与混沌同步的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现代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惯用的固定频率通信方式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合作方的可靠通信,一种优良的抗干扰通信体制——跳频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具备着优良多址组网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的跳频通信技术不但在军事战争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和美国的SINCGARS系列超短波跳频电台,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民用移动通信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如Bluetooth(蓝牙)、GSM、HomeRF(家庭射频)中都应用了跳频技术。与此同时,非线性科学领域的显着发现——混沌现象,又给现代保密通信等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很多新型的非线性处理方法日益涌现。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现已发展成熟的通信领域又能得到新的发展进程,这还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非线性处理方法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和面临日益复杂通信环境所需改进的发展方向,对其中一种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扩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作了简单的介绍,综述了跳频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的跳频通信系统干扰方式进行了研究。2)针对非线性的主要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一重要的分支——混沌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详细给出了研究混沌系统的分析参数的非线性方法,除此之外还对不同参数对混沌现象的影响给出了仿真图示。3)本文首先介绍一种常应用于跳频通信的m序列的生成方法。除此之外,还运用非线性预测方法对常见的m序列跳频码进行了仿真实验。文中主要运用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4)针对混沌通信系统中的多种混沌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研究了针对混沌时间序列的两种多步预测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然后再用两种方法对上述五种混沌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且之后运用自适应模型对四种混沌模型进行了预测仿真实验。5)一般预测响应系统是一种单向耦合的动力系统,针对此系统,论文提出了一种以级联方式产生其逆系统的方法,以实现一般预测响应系统所完成的信号变换功能的逆变换。一般预测响应耦合动力系统中有一个待定函数,当函数改变时,可以构造出各种具体的耦合动力系统,而我们构造的逆系统中有一个相应的待定函数,使得逆系统的结构可以随原系统的变化而变化。此外,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逆系统还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对驱动项和驱动信号上的加性干扰以及参数失配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另外,此逆系统与原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具有三个格子单元的连续时间振荡格子系统,该系统两端的格子单元完全同步地振荡,而中间的格子单元则超前于两端的单元。通过适当推广该系统,可以构造出单元数更多,动力学行为也更为丰富的连续时间振荡格子。因此这部分的研究内容为构造和研究连续时间振荡格子提供了方法和模型。
二、扩频通信最新研制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频通信最新研制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水声通信网络自适应路由协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声信道的特点 |
1.3 水声通信网络的概述 |
1.3.1 水声通信网络的架构 |
1.3.2 水声通信网络的国内外现状 |
1.3.3 水声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
1.4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水声通信网络常见的MAC层协议与典型的路由层协议 |
2.1 引言 |
2.2 水声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
2.3 水声通信移动自组网的概述 |
2.3.1 移动自组网的概念 |
2.3.2 水声通信移动自组网的拓扑结构 |
2.4 常见的MAC层协议 |
2.4.1 调度类MAC层协议 |
2.4.2 竞争类MAC层协议 |
2.5 水声通信网络典型路由协议 |
2.5.1 地理路由协议 |
2.5.2 移动节点路由协议 |
2.5.3 先应式路由协议和反应式路由协议 |
2.5.4 分层路由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声通信网络自适应DSR和AODV路由协议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仿真平台简介 |
3.3 自适应发射功率原理 |
3.4 DSR路由协议的原理 |
3.4.1 DSR路由发现过程 |
3.4.2 DSR路由维护 |
3.4.3 DSR路由协议的特点 |
3.5 AODV路由协议的原理 |
3.5.1 路由发现 |
3.5.2 路由维护 |
3.6 DSR和AODV路由协议的比较 |
3.7 DSR和AODV路由协议的建模 |
3.7.1 网络模型的建模 |
3.7.2 节点模型的建模 |
3.7.3 进程模型的建模 |
3.8 DSR和AODV路由协议的仿真结果 |
3.8.1 仿真参数设置 |
3.8.2 丢包率 |
3.8.3 平均端到端时延 |
3.8.4 节点移动速率的影响 |
3.8.5 自适应发射功率下路由开销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声通信网络自适应移动自组网路由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移动自组网路由的研究场景 |
4.3 移动自组网路由的内容 |
4.4 移动自组网的建模 |
4.4.1 网络模型的建模 |
4.4.2 节点模型的建模 |
4.4.3 进程模型的建模 |
4.5 移动自组网路由的仿真结果 |
4.5.1 仿真参数的设置 |
4.5.2 一个路由更新周期内延时前后组网完成率 |
4.5.3 路由建立时间 |
4.5.4 平均端到端时延及丢包率 |
4.5.5 节点移动速率对移动自组网性能的影响 |
4.5.6 网络平均能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声通信自适应移动自组网能量均衡路由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能量均衡协议的实现方法 |
5.2.1 随机选择下一跳机制 |
5.2.2 根据能量因子自适应选择下一跳机制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仿真场景 |
5.3.2 路由更新周期与网络生命周期的关系 |
5.3.3 不同下一跳选择机制下网络生命周期 |
5.3.4 不同下一跳选择机制下sink节点接收数据包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漂浮式随机阵列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下目标定位研究现状 |
1.2.2 水下传感器节点分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水下传感器节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水声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基于漂浮式随机阵列的水下目标定位系统设计 |
2.1 定位系统构建意义 |
2.2 定位系统总体 |
2.2.1 系统概述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2.2.3 测试节点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基于自适应分簇的阵列节点定位技术研究 |
3.1 随机阵列定位方法 |
3.2 自适应分簇技术研究 |
3.2.1 簇群的建立 |
3.2.2 簇首选举策略 |
3.2.3 簇群通信 |
3.2.4 仿真分析 |
3.3 簇内节点自定位技术研究 |
3.3.1 节点定位相关原理 |
3.3.2 定位信号选择 |
3.3.3 水声混沌信号设计 |
3.3.4 定位误差分析 |
3.4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空间-波数滤波的水声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2 空间-波数滤波器基本原理 |
4.2.1 信号波数 |
4.2.2 信号空间采样 |
4.2.3 空间-波数滤波器相关原理 |
4.2.4 空间-波数滤波算法仿真 |
4.3 自适应空间-波数滤波算法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随机阵列的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
5.1 相移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
5.2 随机阵列波速形成研究 |
5.3 目标定位仿真 |
5.4 定位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1.1 水下漂浮式节点样机设计 |
6.1.2 自适应网络分簇技术 |
6.1.3 混沌扩频簇内节点定位技术 |
6.1.4 空间-波数滤波水声信号预处理技术 |
6.1.5 随机阵列波束形成技术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宽带电台多速率调制解调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宽带电台系统相关技术 |
2.1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
2.2 QPSK调制解调技术 |
2.3 成型滤波与匹配滤波 |
2.4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 |
2.4.1 均衡的基本原理 |
2.4.2 信道估计算法 |
2.5 信道编码技术 |
2.5.1 Turbo编码 |
2.5.2 Turbo译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速率调制解调器设计与仿真 |
3.1 基带物理帧设计 |
3.2 多速率调制器设计与仿真 |
3.2.1 多帧调制设计 |
3.2.2 扩频性能分析 |
3.2.3 不同码率仿真分析 |
3.2.4 基带成型数据仿真 |
3.3 多速率解调器设计与仿真 |
3.3.1 多帧解调设计 |
3.3.2 帧同步设计与仿真 |
3.3.3 不同信道下的均衡性能 |
3.4 系统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速率调制解调器实现与测试 |
4.1 实现平台与接口设计 |
4.1.1 系统开发平台 |
4.1.2 物理层与控制层接口设计 |
4.2 发送端硬件实现 |
4.2.1 接口数据并串转换 |
4.2.2 不同帧类型的组帧 |
4.2.3 多块数据编码 |
4.2.4 多速率传输帧发送选择 |
4.3 接收端硬件实现 |
4.3.1 同步解扩 |
4.3.2 帧类型解析 |
4.3.3 多块数据频域均衡 |
4.3.4 多速率数据传输 |
4.4 系统测试 |
4.4.1 测试方案 |
4.4.2 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矢量阵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涉及理论的发展状况 |
1.2.1 自适应波束形成 |
1.2.2 矢量阵列信号处理 |
1.2.3 岸基声纳 |
1.2.4 阵列通讯技术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长线阵宽容自适应波束形成 |
2.1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1.1 信号数学模型 |
2.1.2 MVDR算法 |
2.1.3 基于协方差矩阵拟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RCB) |
2.2 有限快拍的改进RCB算法 |
2.3 算法性能分析 |
2.3.1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分析 |
2.3.2 有限数据快拍下各算法的性能分析 |
2.3.3 改进RCB算法的波形恢复能力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矢量阵宽容自适应波束形成 |
3.1 矢量信号模型 |
3.1.1 矢量噪声模型及增益分析 |
3.1.2 通道误差对波束图的影响 |
3.1.3 矢量阵波束图分析 |
3.2 矢量阵RCB算法 |
3.2.1 有限快拍数据的矢量阵改进RCB算法 |
3.2.2 矢量阵的多约束RCB算法 |
3.3 矢量权分解RCB算法 |
3.3.1 矢量权分解RCB算法 |
3.3.2 波束域矢量权分解RCB算法 |
3.4 算法性能分析 |
3.4.1 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
3.4.2 算法运算量比对分析 |
3.5 试验数据处理 |
3.6 宽带目标筛选的强干扰抑制算法 |
3.6.1 目标方位筛选的强干扰抑制算法 |
3.6.2 能量筛选的强干扰抑制算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矢量阵列信号处理的水声通信方法研究 |
4.1 基于水平阵的远程水声通信 |
4.1.1 基于水平阵的远程水声通信方法 |
4.1.2 联合锁相环的判决反馈均衡器 |
4.1.3 仿真研究 |
4.2 基于水平阵的多址水声通信 |
4.2.1 基于混沌正交组合序列的M元码分多址水声通信 |
4.2.2 基于岸基声纳空分多址水声通信 |
4.3 垂直阵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 |
4.3.1 通信模型与接收机结构 |
4.3.2 仿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设计与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 |
1.1.1.1 美国GPS系统 |
1.1.1.2 俄罗斯GLONASS系统 |
1.1.1.3 欧盟Galileo系统 |
1.1.1.4 中国BDS系统 |
1.1.2 基于移动通信的定位技术 |
1.1.3 导航通信融合的需求分析 |
1.1.3.1 导航通信融合的提出 |
1.1.3.2 通导深度融合的含义 |
1.1.3.3 导航通信深度融合的前景 |
1.1.4 通信导航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设计的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定位信号的体制 |
2.3 载波频段 |
2.4 调制方式 |
2.4.1 BPSK调制 |
2.4.2 QPSK调制方式 |
2.4.3 BOCs和BOCc调制 |
2.4.4 TMBOC和CBOC调制 |
2.4.5 AltBOC调制 |
2.5 导航电文 |
2.5.1 导航电文的基本内容 |
2.5.2 导航电文的结构特点 |
2.5.3 各导航系统的电文设计 |
2.5.4 通导融合系统中导航电文的设计趋势 |
2.6 扩频码 |
2.6.1 扩频码在导航系统中的作用 |
2.6.2 扩频码在通导融合系统中的作用 |
2.6.3 通导融合系统对扩频码的设计要求 |
第三章 扩频码的设计与新型扩频码的提出 |
3.1 扩频序列的定义及常用评估参量 |
3.1.1 扩频码的定义 |
3.1.2 扩频码的常用评估参量 |
3.2 m序列 |
3.2.1 m序列的产生 |
3.2.2 m序列的性质 |
3.3 Kasami序列 |
3.3.1 Kasami序列的产生 |
3.3.2 奇Kasami序列的相关性 |
3.4 新型扩频码的提出 |
3.4.1 新型扩频码的生成 |
3.4.2 新型扩频码的相关性 |
3.4.3 不同扩频码的性能测度 |
3.5 总结 |
第四章 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性能评估 |
4.1 引言 |
4.2 捕获跟踪精度评估 |
4.3 抗干扰性能评估 |
4.3.1 抗噪声性能评估 |
4.3.2 码跟踪抗窄带干扰性能评估 |
4.3.3 码跟踪抗匹配谱干扰性能评估 |
4.4 兼容性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际电信联盟的移动通信频谱资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短波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高效功放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
1.4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短波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关键技术 |
2.1 短波的基础知识 |
2.1.1 短波通信的特点 |
2.1.2 短波通信的技术现状 |
2.2 短波通信系统的应用 |
2.3 短波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1 多音并行调制体制 |
2.3.2 单音串行体制 |
2.3.3 格状编码调制TCM |
2.3.4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 |
2.3.5 差错控制技术 |
2.4 当今短波通信领域新技术与新体制 |
2.4.1 自适应实时信道评估及其它自适应技术 |
2.4.2 跳频通信技术及其它扩频通信技术 |
2.4.3 短波窄带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
2.4.4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网络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 |
3.1 晶体管技术的发展 |
3.2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 |
3.3 功率放大器原理指标简介 |
3.3.1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3.4 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分类 |
3.4.1 A类功率放大器 |
3.4.2 B类功率放大器 |
3.4.3 C类功率放大器 |
3.4.4 AB类功率放大器 |
3.5 F类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
3.5.1 理想的F类高效率功放工作原理 |
3.5.2 F类功放设计分析 |
3.6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 |
3.6.1 Doherty功率放大器原理简介 |
3.6.2 有源负载牵引技术(Active load pull technique) |
3.6.3 Doherty电路匹配原理推导 |
3.7 T型阻抗转换网络相关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
4.1 Doherty短波高效功放的总体设计思路 |
4.1.1 Doherty短波高效功放的设计指标 |
4.1.2 电路结构方案 |
4.2 单级功率放大器设计 |
4.2.1 LDMOS功率晶体管及衬板的选取 |
4.2.2 功放管原理电路设计 |
4.2.3 ADS软件简介 |
4.2.4 功放管直流特性分析 |
4.2.5 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
4.2.6 对功放管的最佳工作负载阻抗和源阻抗仿真求解 |
4.2.7 单级功率放大器的匹配 |
4.2.8 偏置电路的设置 |
4.2.9 单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
4.3 Doherty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
4.3.1 功分器的设计 |
4.3.2 整个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仿真 |
4.3.3 使用微带补偿线优化的Doherty功放设计 |
4.3.4 峰值功放管的栅压对功放的PAE、增益以及线性度的影响 |
4.4 硬件电路参数测试 |
4.4.1 消除功放的自激振荡 |
4.4.2 电源干扰的滤波 |
4.5 硬件测试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交会对接雷达信号跟踪基本原理 |
2.1 交会对接测量雷达系统 |
2.2 雷达测量基本原理 |
2.3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跟踪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跟踪研究 |
3.1 载波跟踪环路研究 |
3.1.1 锁相环跟踪环路 |
3.1.2 锁频环跟踪环路 |
3.2 码跟踪环路 |
3.2.1 基本工作原理 |
3.2.2 鉴别算法 |
3.2.3 滤波器设计 |
3.2.4 载波辅助 |
3.2.5 测量误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环路设计 |
4.1 码环的设计优化与实现 |
4.1.1 码环路鉴别器选择 |
4.1.2 码环相关间距的选取 |
4.1.3 码环最优环路带宽设计 |
4.1.4 码环实现技术 |
4.2 载波环路的优化设计 |
4.2.1 锁频环串联锁相环电路设计 |
4.2.2 锁频环并联锁相环电路设计 |
4.2.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4.2.4 载波环优化实现 |
4.3 FPGA实现字长截位优化设计 |
4.4 FPGA电路复用优化设计 |
4.4.1 锁相环设计电路复用 |
4.4.2 锁频环设计电路复用 |
4.4.3 码环设计电路复用 |
4.4.4 电路复用综合优化 |
4.5 跟踪环路的FPGA实现 |
4.5.1 跟踪环路功能简介 |
4.5.2 跟踪环路软件实现和资源统计 |
4.5.3 跟踪环路功能和性能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低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方法 |
1.2.2 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数据传输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
2.1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 监测系统通信方案选择 |
2.2.1 电力线载波通信 |
2.2.2 扩频通信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3.1.1 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
3.1.2 温度测量模块 |
3.1.3 电源管理模块 |
3.2 监测主站硬件设计 |
3.2.1 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
3.2.2 GPRS无线通信模块 |
3.3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模块 |
3.3.1 PLC网络说明 |
3.3.2 复位时序 |
3.3.3 ZPLC-10数据通讯协议 |
3.3.4 ZPLC-10与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硬件连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1.1 IAR EWARM IDE |
4.1.2 J-Link ARM仿真器 |
4.2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模块 |
4.3 监测主站软件设计 |
4.4 通信协议及实现 |
4.4.1 监测终端与监测主站之间的通信协议 |
4.4.2 监测主站与数据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 |
4.5 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域名获取、更新函数代码 |
附录2、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侦听函数代码 |
(9)面向智能断路器的多协议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断路器发展概况 |
1.3 智能断路器网络化技术 |
1.3.1 智能断路器网络化概述 |
1.3.2 智能断路器网络化的意义 |
1.3.3 智能断路器网络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智能断路器网络化技术关键问题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几种常用的通信协议分析 |
2.1 引言 |
2.2 Profibus DP 通信协议分析 |
2.2.1 Profibus DP 协议概述 |
2.2.2 Profibus DP 协议结构分析 |
2.2.3 智能断路器的 Profibus DP 网络化通信 |
2.3 Modbus 通信协议分析 |
2.3.1 Modbus 协议概述 |
2.3.2 Modbus 协议结构分析 |
2.3.3 智能断路器的 Modbus 网络化通信 |
2.4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分析 |
2.4.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概述 |
2.4.2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结构分析 |
2.4.3 智能断路器的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网络化通信 |
2.5 CAN 总线协议分析 |
2.5.1 CAN 总线协议概述 |
2.5.2 CAN 总线协议结构分析 |
2.5.3 智能断路器的 CAN 总线网络化通信 |
2.6 以太网通信协议分析 |
2.6.1 以太网概述 |
2.6.2 以太网协议结构分析 |
2.6.3 智能断路器的以太网通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协议转换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协议转换可行性分析 |
3.3 多协议转换类型分析 |
3.4 多协议转换总体方案 |
3.5 同一个多协议转换器下的设备标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研究 |
4.1 引言 |
4.2 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技术分析 |
4.3 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力线载波透明通信技术研究 |
5.2.1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述 |
5.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5.2.3 智能断路器的电力线载波通信 |
5.3 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分析与转换模型建立 |
5.3.1 透明通信技术分析 |
5.3.2 智能断路器的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协议转换软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 软硬件平台总体方案 |
6.1.1 多协议转换平台的相关计算机软件 |
6.1.2 软硬件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6.2 多协议转换器硬件设计 |
6.2.1 硬件总体方案 |
6.2.2 微控制器基本单元电路设计 |
6.2.3 Profibus DP 接口电路设计 |
6.2.4 CAN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6.2.5 Modbus 及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接口电路设计 |
6.2.6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6.3 多协议转换器软件设计 |
6.3.1 多协议转换器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6.3.2 GSD 文件 |
6.3.3 非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器软件设计 |
6.3.4 透明通信多协议转换器软件设计 |
6.4 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跳频信号预测与混沌同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线性科学研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
1.2 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以及安排 |
第二章 现代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
2.1 现代通信概述 |
2.1.1 现代通信的概念 |
2.1.2 现代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2 扩展频谱技术 |
2.2.1 扩展频谱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2.2.2 扩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
2.3 跳频通信系统 |
2.3.1 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 |
2.3.2 跳频序列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处理方法 |
3.1 非线性时间序列与混沌 |
3.1.1 混沌的随机性 |
3.1.2 混沌时间序列 |
3.2 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理论 |
3.2.1 嵌入维数的确定 |
3.2.2 嵌入延时的确定 |
3.2.3 嵌入窗宽的确定 |
3.3 混沌的识别方法 |
3.3.1 LYAPUNOV 指数 |
3.3.2 关联维数 |
3.3.3 功率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跳频序列的非线预测方法 |
4.1 常见的跳频序列—m 序列 |
4.2 m 序列跳频码的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
4.2.1 神经网络预测原理 |
4.2.2 m 序列跳频码的神经网络预测的仿真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沌通信系统中信息流的非线性处理方法与预测 |
5.1 混沌通信 |
5.1.1 混沌通信系统 |
5.1.2 混沌时间序列模型 |
5.2 基于相空间邻点的零阶局域预测 |
5.2.1 零阶局域预测的构建思想 |
5.2.2 基于相空间邻点的零阶局域预测的仿真实验 |
5.3 混沌序列的非线性自适应预测 |
5.3.1 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模型 |
5.3.2 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模型的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具有预测特性的混沌同步模型的研究 |
6.1 混沌同步 |
6.1.1 驱动-响应耦合同步系统 |
6.1.2 预测同步响应 |
6.2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 |
6.2.1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的结构及相关理论证明 |
6.2.2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的仿真验证 |
6.3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的鲁棒性 |
6.3.1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鲁棒性的理论分析 |
6.3.2 一般预测响应系统的逆系统鲁棒性的仿真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扩频通信最新研制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声通信网络自适应路由协议的研究[D]. 周红. 东南大学, 2019(06)
- [2]基于漂浮式随机阵列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 韩星程. 中北大学, 2018(08)
- [3]宽带电台多速率调制解调器研发[D]. 杜新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4]矢量阵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 吕曜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5]通导融合系统中定位信号的设计与性能评估[D]. 王如霞.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1)
- [6]短波高效率功放研究[D]. 田亚芳.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7]小型化交会对接雷达跟踪算法研究和实现[D]. 丁建松.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8)
- [8]低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D]. 杨贵友. 东南大学, 2015(08)
- [9]面向智能断路器的多协议通信技术研究[D]. 王计波.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6)
- [10]跳频信号预测与混沌同步的研究[D]. 刘思怡.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