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实际 学好《邓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文献综述)
岳名扬[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及培育研究》文中认为
郭偲婵[2](2020)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宣传最具代表和权威的官方报纸,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宏观的视角,旨在梳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历程,分析海外版在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过程中的特点与经验,并寻求进一步推进宣传的路径。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宣传思想,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也有着其特定背景。从国内来看,邓小平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之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来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于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关于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报道,可从报道来源、报道数量、时间分布情况、版面分布情况、报道题材、报道范围和报道主题几个方面探索。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相关报道呈现出一些基本特点,主要是其对外宣传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基于这些特点,海外版在对外宣传策略上注重整体策划;有针对性增设专栏;图文并茂;加入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探索了营销新模式,如联合创办周刊、与华文媒体合办专版以及随外报夹带出行等。其间,海外版也总结出了许多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坚持群众路线,三是与时俱进。我国对外宣传任重道远,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国际上某些“不和谐”的声音。为进一步加深推进宣传,必须更新对外宣传观念,遵循对外宣传规律;努力实现“中国立场,本土表达”,实施本土化战略,培养国际型人才;加速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助推对外宣传。
侯燕[3](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浦悦[4](2019)在《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互联网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兴通讯工具,其即时性、内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程序性、单一性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更为快捷方便地接收到丰富生动的信息,在延伸认知广度和拓展认知深度上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运用提供了契机。立足于互联网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对新时代群众路线的践行做出了重要指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网络群众路线”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信息化背景下群众路线的拓展和创新。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面对来自各方的风险和挑战,能否把握机遇通过走“网络群众路线”来密切党群关系,事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此,本文针对“网络群众路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本文分析了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时代内涵和实践策略。立足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方“人民”意识以及马克思列宁群众史观这三个方面,本文论证了群众路线丰厚的学理基础和思想发展基础,并基于时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群众路线内涵的时代变换,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群众路线的实践策略,揭示了群众路线必须顺应时代需要而不断创新的道理。其次,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特点、本质及其结构。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本文初步总结了“网络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并以互联网发展为视角,探讨了“网络群众路线”自由性、平等性、简便性的特点,通过对其根本内在的研究,揭示了其“民生路线”的本质,在解读“网络群众路线”结构的基础上剖析了价值主体、践行主体、沟通介质这三个基本要素。再次,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众路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此探讨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平台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党的“网络群众路线”发展提供的机遇,也从意识形态工作、党政机关网络工作能力、党群沟通效果角度试析了其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原则、贯彻路径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在此初探了“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原则,粗略地给出了当前我们党促成“网络群众路线”生动实践的可行性路径,并从多个方面试述了其当代价值。
高放,耿化敏,吴起民[5](2017)在《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建设(续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一起共同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程单剑[6](2018)在《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由报刊发起的舆论动员,使得广大民众知道中国未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历史过往中,舆论总是以催化剂的形态“出场”,在物质、制度、舆论、观念的四方作用中,舆论动员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而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了新的制度生成,新的制度生成推动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舆论作为特殊的因素存在着,其“第三权力”、“流通货币”的功用被确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与建设中加以践行,透过报刊表露出的先进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务实的舆论动员,改变了民众对革命无知或旁观的态度;同时颂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勾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笃定。而十年“文革”,中国陷入政治秩序和经济体制双重危机。经历“文革”的阵痛,人民对于稳定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呼声日渐高涨。报刊舆论推动信息向公众群体的传播,并深刻影响着大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组织社会运动。党报更是促发政治变革、经济变迁的舆论利器,是一个政党动员民众的重要载体。全文共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进行相关评述,简略呈现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同时对文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比对,并提出本文的学术创新与研究难点,大体上勾勒了本文的行文框架。第一章,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本章主要对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进行叙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舆论动员理论作简要综述。叙述中共舆论动员的历史回溯,为后面几章的论述做铺垫。第二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本章主要叙述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问题遭遇。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开放的排斥;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民间舆论也发生了某些异动,如大字报形式下的舆论失控,并催生出暴力行为的产生。同时我们处理了“四人帮”对报刊舆论的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在这一章笔者试图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展现《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的策动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路线的偏差,导致了人们对改革和开放的闭口不言。僵化和封闭成为常态,要想促动改革开放的发生,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人民日报》消解思想禁锢,试图激活“改革”思维。思想的解放,引发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实践,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了客观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上,《人民日报》通过舆论动员,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助推改革开放。同时,加大对重要会议的舆论报道,放大党的声音,促动改革的发生。第四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随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开展与深入,利益的得失开始逐步影响和左右舆论的表达。群众利益的最大获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随着利益一致性的形成,心理上信任和行动上感应随着时间进程自然产生,而舆论动员会缩短这一时间过程。《人民日报》围绕这些利益关切,展开舆论动员的具体实施,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聚焦争论问题的舆论动员。第五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人民日报》作为“大报”,极大地吸纳了民意,广开言路,逐步唤醒了民众对改革开放的关注,群众在实践中对改革开放做出积极响应。本章叙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效果,论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现实启示,这些历史经验为当下报刊舆论建设、提升舆论动员的实效提供借鉴。
余海[7](2018)在《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般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实践的系统认识,铺筑了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基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特征、新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形成的条件。其基本内涵表现在其基本概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和自觉践行的实践原则,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组成的实践方法。从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方法和风格角度考察,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从政经历对其实践观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指导工作,形成了广受中外好评的“习式风格”。习近平总书记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了治国理政思想的智慧,不仅启发和激荡国人的思想,同时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启发着人类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有着高度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但与纯粹的哲学话语、哲学思辨存在不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侧重于指导实践、具体应用,为党和人民构筑起一套有用、实用、耐用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朱永刚[8](2018)在《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逻辑看,还是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运动史看,抑或是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看,若没有不断地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就没有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绵延生息,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实践。同时,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逻辑看,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从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以及农村率先发起改革,到邓小平南方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实践逻辑无不深刻昭示这样一个道理:革命的力量、实践的智慧、改革的动力都蕴藏在基层,办法和动力都来自于基层实际。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并找到这些办法、智慧和动力。可以说,正是依靠调查研究,运用调查研究,人类社会才不断走向上的路,社会主义才愈益成为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才不断成为现实。在这一意义上,深透探究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蕴涵、实践逻辑,科学考察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思想的生成与实践、发展与完善、经验与教训、本质与趋势,不仅是理论的需要、学术的需要,而且是现实的需要。当然,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与当前学界普遍存在的仅限于对某一经典作家调查研究思想的研究相比,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维度,对经典作家调查研究思想进行系统归纳综合研究,探析提炼调查研究思想核心范畴、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建构调查研究思想理论体系,对整个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作系统的、体系性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十分艰苦浩繁的工程。这不仅考察研究者对每位经典作家所处时代的探究,对其重要着作孕育形成之背景和内涵的把握,而且考验研究者综合概括与整体驾驭能力。本论文对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青年人勇敢的尝试。从逻辑理路看,本论文第一章内容主要考察探究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对“什么是调查研究”和“调查研究思想”等进行概念界定,明确其内涵外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对调查研究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作出了归纳概括。正所谓“缺乏历史,理论就会成为空泛无力的说教;反之,缺乏理论,历史则会沦为杂乱无章的账簿。”第二章内容以“思想史”的形式,分别从马克思恩格斯调查研究理论生成的历史进路、列宁调查研究思想的科学考镜等维度,尝试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探索进行系统阐发与分析论述。目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作为一种思想历史来研究。事实上,史论结合既是学习之道,更是研究之道。历史作为发展的理论,为理论研究提供论据或支撑。只有奠定好“调查研究思想史”的基础,以后章节的“调查研究思想研究”才会拥有充分的论据与稳固的支撑。第三章内容旨在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之生成与实践。从根本上说,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的研究,必须将研究重心放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的考察上。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史的探析无论怎样下功夫也不为过,都不会“喧宾夺主”。同时,理论作为历史的结晶,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方法论或重要的研究范式。第四章主要从理论的维度重点论述调查研究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首先考察“实事求是与调查研究的内在关联”。实事求是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调查研究在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是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展开对调查研究思想的考察;其次分析“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的内在统一性”。按照实事求是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思路,探讨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群众路线的内涵、外延、特点和施行。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研究理路;再次论述“矛盾分析与调查研究的一致性”。如何调查研究是一个方法问题。矛盾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就调查研究实践而言,“调查”就是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是要发现矛盾,抓住矛盾。“研究”需要去剖析问题、分析矛盾。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矛盾分析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前者是就“具体工作”而论,后者是就“哲学分析”而言,二者都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逻辑,向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前进。在此意义上,本论文尝试提出矛盾分析与调查研究具有一致性。只有调查研究深入细致,矛盾分析合理深刻,问题解决和矛盾化解才会事半功倍。提出“矛盾分析与调查研究具有一致性”的思想观点,正是对科学思想方法与具体工作方法所做研究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考察了调查研究思想的历史和理论之后,第五章内容理所当然地要对“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实践”加以系统观照,并作适当专题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所展开的多维审视。一是进行本体透视。重点考察三个问题:1.当代调查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即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即调查研究的时代条件;3.当代调查研究是怎样展开的,即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二是困境解构。着重透视剖析主要困境:严重的形式主义、顽固的官僚主义等。三是以最新的调查研究范本为基础,考察探究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旨趣使命与方法路径。1.明确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根本目标;2.探析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核心场域;3.分析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指导原则;4.概括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主要特征;5.把握当代调查研究实践的基本方法。对美好目标的向往,永远激励着人们向前去,力求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我们的眼睛。第六章内容主要对信息时代条件下调查研究的新要求进行探析,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其一,信息文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应作出哪些调整?其二,以“脚底板做学问”为例,提出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向,还是要下笨功夫,一步一个脚印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获得真知。其三,通过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实践,能否改变学术研究和理论实践的普遍功利心态与浮躁作风?最后,提出信息时代条件下的调查研究,应实现调查工具革新性与调研成效性的高度统一。综合而言,第一章界定概念,第二、三章考察历史,第四章阐释理论,第五章观照现实,第六章作出展望。这就是本论文所蕴涵的从“历史→理论→现实”的研究范式与思想逻辑。
夏斌[9](2017)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改革开放,主流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强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借助传播学、统计学等多种手段,以1978年至2012年《解放日报》的理论报道为样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梳理规律、提炼共识、思考完善路径。首先,重点梳理《解放日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理论传播阶段的案例,具体分为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五个章节。此外,专门辟出一节梳理有代表性学人的理论贡献及其与主流理论传播的互动关系,以弥补单纯线性概括的不足。其次,基于上述素材,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传播的内在联系,总结传播的特性、效果和规律。通过层层分析和研究,本人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尤其是主流纸媒传播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2)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3)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达到了如下传播效果:(1)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2)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3)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本文还初步提炼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这三大基本传播规律。再次,通过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宝贵经验的借鉴,结合新时期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播媒介的优势和不足,对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展开思考、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明确创新底线;推进大众化,用发展的理论诠释新问题;创新传播话语系统,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并注重精准投放;优化传播流程,合理把握议题设置关和传播节奏。最后,结合新时期社会思潮变动和舆论工具、业态的深刻变化,在上海报业媒体融合的初步成果分析基础上,就提升主流舆论吸引力、影响力予以展望。其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现代传媒体系将继续朝着复杂化、社交化、移动化等方向加速演化,而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必将带来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如果不能与互联网进行技术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消费形态的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就难以承担起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任。
胡荣涛[10](2017)在《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与演变》文中提出鉴于经济改革话语是改革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与演变”作为研究主题,更能凸显出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和当代意义,有助于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探析“经济改革”话语的历史生成机制、内涵演变及其演变的动因,为加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支持。同时,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与演变为中国道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从经济改革话语视角尝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逻辑,可以更加有利于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实变化的认识,有助于对当前经济社会改革做出合理的解释。改革开放前夕,国内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条件变化导致政治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为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提供了历史背景。对普通农民来看,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推动他们采取包产到户的做法,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对中央的领导高层来看,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富裕是领导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地方政府而言,如何贯彻党的政策以及传达民众的声音是其在经济改革推进中的基本职责。经济改革话语首先产生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扩展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产生的。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高瞻远瞩,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话语的正式形成。在经济改革话语生成后,党中央在经济改革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经济改革话语的形成。因此,经济改革话语是党的中央领导层、地方政府、基层民众等行为主体在经济改革中相互推进而产生的,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结合,也是国家与社会在经济改革中的互动结合。经济改革话语产生于党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话语表述,进而推动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形成。作为时代需要的产物,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过程是伴随着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经济改革话语生成中有一些思想争论,例如关于“两个凡是”话语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语之争,是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话语之争等。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变化,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经历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在经济体制中的市场话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平衡话语、经济文化中的绿色话语、经济环境中的开放话语、经济成果中的共享话语、经济机制中的法治话语等方面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地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提出了经济新常态概念、“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精准扶贫等经济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经济改革。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条件,而“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经济改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现实问题的重要对策。党的经济改革话语在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思想交锋,例如要不要市场经济,如何看待私营经济等。对于这些思想交锋,党明显的政治态度是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开放,并且通过党的政治报告文件形式加以确立党的经济改革思想,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市场化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改革话语的演变并没有停止,而是以新的更加激烈的形式展现出来。探寻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生成与演变的原因,既需要从话语本身的角度来考量其生成与演变的动因,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逻辑等视角考量。经济改革话语的动因形成了表象性的原因,经济改革话语的逻辑形成了深层次的原因。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的动因主要有解放思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阐释要求,以及话语的政治认同诉求。话语的政治认同诉求包含经济改革话语演变的历史时空因素、党为自身执政合法性的考量、知识分子对党执政方式和中国道路的思考、人民群众对党的改革话语的政治认同等因素。从逻辑根源来看,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的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历史逻辑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中关于经济思想的深厚土壤,实践逻辑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建构的历史贡献在于消除了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的思想障碍,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新阶段,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的现实价值在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精神指导,为中国道路确定了政治方向的思想基调,在世界范围推进“中国话语”的价值认可。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价值寓意着党所推进经济改革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道路的内生性、自我调节性和可持续性,彰显了文明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毋庸置疑,党的经济改革话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应该看到,党的经济改革话语是开放的、包容的、文明的、法治的,追求实现中西文明以及“资”“社”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从经济改革的评价标准来看,党的经济改革话语经历了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两个是否”标准的演变过程,中国道路的未来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联系实际 学好《邓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系实际 学好《邓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5.2 邓小平理论 |
1.5.3 对外宣传 |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及其背景 |
2.1 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宣传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 |
2.1.3 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 |
2.2 对外宣传背景 |
2.2.1 国内背景 |
2.2.2 国际背景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文本结构分析 |
3.1 对外宣传报道来源 |
3.2 对外宣传报道数量及时间分布 |
3.3 对外宣传报道版面形式及分布 |
3.4 对外宣传报道体裁 |
3.5 议题范围和对外宣传报道主题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和策略 |
4.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 |
4.1.1 对外宣传内容:塑造大国形象 |
4.1.2 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
4.1.3 对外宣传手段:以文化人 |
4.2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策略 |
4.2.1 注重整体策略,深入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 |
4.2.2 创新外宣模式,推动邓小平理论走向国际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及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
5.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5.1.2 对外宣传把握国际话语 |
5.1.3 对外宣传重视文化认同 |
5.1.4 对外宣传坚持求同存异 |
5.2 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
5.2.1 创新对外宣传理念 |
5.2.2 共享对外宣传平台 |
5.2.3 开发对外宣传产品 |
5.2.4 开拓对外宣传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时代内涵和实践策略 |
2.1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 |
2.1.1 党的群众路线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吸收借鉴 |
2.1.2 党的群众路线是对西方“人民”意识的理性扬弃 |
2.1.3 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列宁群众史观的完善升华 |
2.2 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和实践策略 |
2.2.1 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
2.2.2 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策略 |
第三章 党的群众路线时代创新——“网络群众路线” |
3.1 从传统群众路线到“网络群众路线” |
3.1.1 “网络群众路线”是传统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
3.1.2 “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 |
3.1.3 “网络群众路线”的本质 |
3.1.4 “网络群众路线”的特点 |
3.2 “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底蕴 |
3.2.1 “网络群众路线”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主体论 |
3.2.2 “网络群众路线”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3.2.3 “网络群众路线”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3.3 “网络群众路线”的结构要素 |
3.3.1 价值主体:网络群众 |
3.3.2 践行主体:党政机关 |
3.3.3 沟通介质:互联网络 |
3.4 “网络群众路线”相关词义辨析 |
3.4.1 “网络群众路线”与“网络民主政治” |
3.4.2 “网络群众路线”与“网络问政” |
第四章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面临机遇与挑战 |
4.1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面临机遇 |
4.1.1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网络群众路线”构筑了理论高地 |
4.1.2 “互联网+”益民服务为“网络群众路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
4.1.3 互联网平台为“网络群众路线”开辟了便捷渠道 |
4.1.4 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网络群众路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
4.2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面临挑战 |
4.2.1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 |
4.2.2 党政机关网络工作能力面临挑战 |
4.2.3 党群沟通效果面临挑战 |
第五章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原则、贯彻路径及当代价值 |
5.1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原则 |
5.1.1 系统性原则 |
5.1.2 服务群众原则 |
5.1.3 讲求实效原则 |
5.1.4 内部优化原则 |
5.1.5 平等对话原则 |
5.2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的贯彻路径 |
5.2.1 普及硬件基础设施,改进信息技术载体 |
5.2.2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5.2.3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畅通党群沟通渠道 |
5.2.4 深化党员群众理念,增强网络工作能力 |
5.2.5 建立工作制度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
5.3 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 |
5.3.1 “网络群众路线”是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的客观需要 |
5.3.2 “网络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应有之义 |
5.3.3 “网络群众路线”是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必然要求 |
5.3.4 “网络群众路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
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
三、1978年之前中共开展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 |
一、“左”的思想的影响 |
(一)对开放缺乏正确认识 |
(二)思想僵化停滞不前 |
二、“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 |
(一)消除“四人帮”的极“左”影响 |
(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
(三)一些消极舆论的出现 |
第三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 |
一、打破思想束缚,启发改革开放 |
(一)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
(二)组织发动真理标准讨论 |
二、营造改革开放舆论氛围 |
(一)对落实政策的舆论报道 |
(二)对涉外交流的舆论报道 |
(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舆论报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 |
一、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 |
(一)突破避谈物质利益的惯性思维 |
(二)为“包产到户”的鼓与呼 |
(三)呼吁支持“取消‘大锅饭’” |
(四)积极提倡“打破‘铁饭碗’” |
二、聚焦改革开放中一些争论问题的舆论引导 |
(一)关于“进”与“退”的争论与引导 |
(二)关于宝钢新企业模式的争论与引导 |
(三)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与引导 |
(四)关于经济特区性质的争论与引导 |
三、提升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
(一)在舆论观点上“不偏颇” |
(二)在舆论引导上“不吊胃口” |
(三)对舆论争议“不搞一刀切” |
(四)在舆论动员中“不刮风” |
第五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 |
(一)民间的积极回应 |
(二)国家和社会气象的重塑 |
二、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启示 |
(一)舆论动员要有担当意识,对党的事业负责 |
(二)舆论动员要直面问题,用事实塑造意见 |
(三)舆论动员要容纳他言,广采众议 |
(四)舆论动员要向前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来源 |
2.1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实践来源 |
2.1.1 成长经历对其实践观形成具有深远持久影响 |
2.1.2 从政经历对其实践观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
2.1.3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
2.2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其实践观的形成 |
2.2.2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实践观的形成 |
3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3.1 实践的目标 |
3.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
3.1.2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今后长期奋斗的目标 |
3.2 实践的原则 |
3.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
3.2.2 坚持责任担当的原则 |
3.2.3 坚持自觉践行的原则 |
3.3 实践的方法 |
3.3.1 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
3.3.2 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 |
4 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
4.1 以凤凰涅盘的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
4.1.1 国家富强面临经济结构转型艰巨的任务 |
4.1.2 人民幸福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
4.1.3 民族复兴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深刻对照 |
4.2 推动构建中国积极参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1 中国要积极融入国际大舞台 |
4.2.2 中国应当秉承中国精神参与国际事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解读分析 |
一、国内文献的定量分析 |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评析 |
三、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略析 |
四、研究现状之不足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调查研究:概念、本质与功能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概念 |
一、语义学的历史考察 |
二、社会学的考察辨析 |
三、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实践范畴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本真特质 |
一、实践活动与调查研究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与工具 |
三、具象化的实践活动 |
四、作为基本方法的调查研究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社会功能 |
一、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 |
二、思维改造的重要法门 |
三、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 |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调查研究思想探索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调查研究思想论析 |
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生成 |
二、从《宣言》透视马克思恩格斯调查研究思想 |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方法论 |
第二节 列宁调查研究思想的科学考镜 |
一、列宁调查研究思想的生成与实践 |
二、列宁调查研究实践的特点与经验 |
三、列宁调查研究思想的意蕴及价值维度 |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的历史和逻辑 |
第一节 向上的兼容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调查研究思想的汲取 |
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主义有益思想的吸纳 |
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时代的容涵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的调查研究思想 |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调查研究思想 |
二、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党的调查研究思想 |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调查研究思想 |
第三节 逻辑的展开性:习近平新时代调查研究思想 |
一、习近平新时代调查研究思想的历史源流 |
二、习近平新时代调查研究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三、习近平新时代调查研究思想的理论精华 |
第四章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方法研究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
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 |
三、遵循科学的研究逻辑 |
第二节 调查研究方法的逻辑开显 |
一、实事求是与调查研究 |
二、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 |
三、历史分析方法与矛盾分析方法 |
四、现代民主作风 |
第三节 理解调查研究方法的两种理论向度 |
一、调查方法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章 调查研究思想的当代实践 |
第一节 当前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调查情况的考察分析 |
三、调查发现与简要讨论 |
第二节 当代调查研究:意义、方向与实现 |
一、意义:为何当代要加强调查研究 |
二、方向:当代调查研究何为 |
三、实现:当代调查研究何以可能 |
第三节 论《中国在梁庄》的调研发现及其实践意义 |
一、从文本建构维度透视其调查研究对象 |
二、从现实关切维度考察其蕴含的调查研究议题 |
三、从思想镜鉴维度审视其价值意蕴 |
第六章 信息时代调查研究的新要求 |
第一节 信息时代:调查研究新的时空特点与现实依据 |
一、信息时代的概念、语义与特征 |
二、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现实审视 |
三、信息文明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
第二节 信息时代调查研究的“变”与“不变” |
一、信息时代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变革 |
二、信息时代调查研究应坚持的基本方式 |
三、信息时代调查研究应坚持的原则立场标准 |
第三节 信息时代调查研究的实践与价值向度 |
一、以研究不断变化的实际为基本方向 |
二、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旨归 |
三、以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为实践诉求 |
四、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二) 运用传播学范式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研究 |
(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素 |
(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提升 |
(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证研究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解放日报》的传播历程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界定 |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
二、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 |
(一) 冲破"禁区" |
(二) "思想解放" |
(三) "小跑步行不行" |
(四) 怎样评价领袖 |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 |
(一) 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 |
(二) "均"则懒,懒则"寡" |
(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四、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 |
(一)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
(二) 系统性解读市场经济 |
(三) 邓小平理论研究网络化 |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 |
(一) "一场不停步的接力跑" |
(二) 科学把握"先进性" |
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 |
(一) 什么是发展 |
(二) 什么是"人本" |
(三) 什么是和谐 |
(四) 什么是核心价值 |
七、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贡献 |
(一) 邓小平理论传播阶段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阶段 |
(三) 科学发展观传播阶段 |
(四) 学人成长与理论传播的互动 |
第二章 传播特性、效果与规律 |
一、传播特性 |
(一) 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 |
(二) 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 |
(三) 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 |
二、传播效果 |
(一) 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 |
(二) 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 |
(三) 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 |
三、传播规律 |
(一) 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 |
(二) 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 |
(三) "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 |
第三章 完善路径 |
一、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
(四) 注重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 |
二、着力推进理论创新 |
(一) 明确理论创新的底线 |
(二) 推进经典着作通俗化 |
(三) 发展理论诠释新问题 |
三、创新传播话语系统 |
(一) 推动大众传播话语创新 |
(二) 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 |
(三) 精准投放与贴近受众 |
四、及时优化传播流程 |
(一) 议题设置 |
(二) 精心编辑 |
(三) 把握节奏 |
(四) 深化讨论 |
第四章 应对两大新挑战 |
一、应对多样化思潮挑战 |
(一)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二)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
(三) 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
(四) 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 |
二、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 |
(一) 上海报业"先行一步" |
(二) 继承和发展:扩展阵地别无他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话语的概念及其中国语境 |
1.5.2 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概念 |
第二章 突破传统:经济改革话语的出场与争论 |
2.1 经济改革话语的发轫 |
2.1.1 经济改革话语生成的国际背景 |
2.1.2 经济改革话语生成的国内背景 |
2.2 经济改革话语的破茧生成 |
2.2.1 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步确立 |
2.2.2 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定位 |
2.2.3“经济体制改革”话语的形成 |
2.3 经济改革话语生成过程中的思想争论 |
2.3.1“两个凡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3.2 如何平反冤假错案 |
2.3.3 是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理念更新:经济改革话语的演变与中国声音 |
3.1 经济体制中的市场话语 |
3.1.1 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
3.1.2“中国模式”话语的发展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平衡话语 |
3.2.1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3.2.2 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
3.2.3 不同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经济文化中的生态话语 |
3.3.1“经济理念”绿色化 |
3.3.2“经济制度”绿色化 |
3.4 经济环境中的开放话语 |
3.4.1 对外开放发展理念的推进 |
3.4.2 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变迁 |
3.5 经济成果中的共享话语 |
3.5.1 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 |
3.5.2 经济改革评价标准的提升 |
3.6 经济机制中的法治话语 |
3.6.1 守法市场主体范围的扩大 |
3.6.2 经济指导主体监督理念的转变 |
第四章 思想交锋:经济改革话语的分歧与认同 |
4.1 要不要市场经济(1990 年2月-1992 年2月) |
4.1.1 经济改革是否应该走市场经济的方向 |
4.1.2 皇甫平派与老“左”派的较量 |
4.1.3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支持市场经济 |
4.2 私营经济是否造成国家安全威胁(1995 年春-1997 年9月) |
4.2.1 四份万言书 |
4.2.2 关于股份制改革是否导致私有化 |
4.2.3 党的十五大对股份制的肯定 |
4.3 再论“姓社”还是“姓资”(2004 年6月-2012 年11月) |
4.3.1 国企改革是否应该停止 |
4.3.2 再论“姓社”与“姓资” |
4.3.3 党的十八大坚持市场经济改革 |
第五章 自觉之“源”:经济改革话语的动因与逻辑 |
5.1 经济改革话语的动因 |
5.1.1 解放思想以解决现实问题 |
5.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阐释要求 |
5.1.3 话语的政治认同诉求 |
5.2 经济改革话语的逻辑 |
5.2.1 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 |
5.2.2 历史逻辑形成于中华民族经济文明的深厚历史 |
5.2.3 现实逻辑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土壤 |
第六章 复兴之窗:经济改革话语的历史贡献及现实价值 |
6.1 经济改革话语的历史贡献 |
6.1.1 消除了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的思想障碍 |
6.1.2 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新阶段 |
6.1.3 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 |
6.2 经济改革话语的现实价值 |
6.2.1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改革话语的精神指导 |
6.2.2 为中国道路确定政治方向的思想基调 |
6.2.3 在世界范围推进“中国话语”的价值认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联系实际 学好《邓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及培育研究[D]. 岳名扬. 辽宁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D]. 郭偲婵.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4]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研究[D]. 浦悦.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5]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科建设(续篇)[J]. 高放,耿化敏,吴起民.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02)
- [6]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程单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观研究[D]. 余海.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1)
- [8]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研究[D]. 朱永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D]. 夏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10]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生成与演变[D]. 胡荣涛. 江西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