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务成因及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债务成因及对策探讨

一、试探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段艺璇[1](2020)在《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机制与经济影响 ——基于地方国有企业来源》文中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定位的立足点决定了企业具有政策性工具属性,为实现整体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保障,地方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属性是我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国有企业通过扩大投资发挥企业作为政策工具的作用,但是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偏离,造成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效率损失。为了降低地方国有企业因资产规模和资金使用效率背离而形成的违约风险,地方政府提供的担保和救助承诺形成了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加剧了地方财政的风险隐患。2,融资平台作为滋生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主要责任单位3,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治理,而非融资平台作为更具隐蔽性和持久性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来源却鲜有研究。我国国有企业在1996年和2003年形成的政府偿付支出占当年GDP的比值分别为0.3%和0.1%,形成了较高的财政成本4,证明了我国非融资平台类国有企业也是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重要来源。基于此,本文选择源于非融资平台类地方国有企业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作为研究对象。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具有较高的不确定和隐蔽性等特征,在未显性化时容易被政府忽视,一旦显性化会对政府财政和宏观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因此许多学者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研究重点在于债务的显性化条件和显性化带来的风险。但是,隐性或有负债显性化属于极端的风险事件,隐性或有负债更多的状态为未显性化状态,在未显性化时,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也会形成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是非极端事件背景下研究的重点。并且,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在显性化前对宏观经济的影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指的是在相关律法和合同规定之外,地方政府因自身的公共职责和防范公共风险的需要而不得不承担的债务,其实际债务偿付支出取决于某些特定事件发生与否1。审计署在2013年对我国政府隐性债务的统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举债主体主要包括融资平台和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二者在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中的占比分别为41.3%和28.26%,占比之和接近70%。得益于中央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政策文件响、债务积累与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显性化风险密切相关,影响隐性或有负债是否发生显性化以及显性化形成的冲击。对显性化前的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其对宏观经济形成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制止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显性化的发生,或者降低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显性化形成的风险。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在显性化前的债务积累机制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度量问题,是积累机制研究和经济影响研究的基础。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来源于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发生时间、发生规模取决于地方国有企业是否发生风险事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在显性化前度量难度较大。许多学者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度量方法进行了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度量指标。其次,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在显性化前如何积累。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形成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主体,企业负债行为决定了当地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除了受企业自身特征影响外,还受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的影响,因此对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积累机制的研究包括当地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和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两方面。最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在未显性化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问题,并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方法。本文试图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等;第二章梳理了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地方国有企业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对本文研究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对政府债务相关理论、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企业同群效应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模型,为后文实证提供分析框架;第四章构建了地方国有企业形成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衡量指标,解决了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度量问题,并对指标构建过程中中间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从当地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问题;第六章基于企业同群效应理论,从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角度研究了当地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问题;第七章研究了未显性化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途径;最后,第八章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2008年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大幅增加的原因在于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规模的增加,而不是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的变化,违约风险在2008年后未发生大幅波动。(2)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是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积累的重要来源,企业负债规模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都使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增加,其中企业债务规模扩张行为受企业融资优势和银行信贷扩张行为的影响。此外,在地方国有企业债务扩张、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积累过程中,市场化发展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地方国有企业的同群效应使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受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的影响,相邻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规模增加、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也会使该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规模和资金使用效率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进而使该地区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增加。此外,银行在各省份分配信贷资源行为使相邻地区银行信贷行为的变化影响该地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规模扩张行为,相邻地区银行信贷增加挤占了该地区的银行贷款资金,该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规模下降。(4)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作为政府维护和干预市场而主动选择的经济手段,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挥了稳定经济增长波动作用,但是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途径包括民营企业负债、投资和银行不良贷款等途径。通过地方国有企业杠杆向民营企业和政府部门转移,改革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等方式可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显性化前的债务积累机制和经济影响。许多学者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研究集中于债务显性化条件和显性化带来的风险,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债务显性化形成的风险密切相关。对显性化前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积累机制和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是防范化解地方隐性或有负债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积累机制和经济影响结果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制止债务显性化或降低显性化带来的风险。第二,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指数连接企业微观层面的效率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政府隐性或有负债指数将地方国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效率汇总成省级层面的宏观指标,可以反映省级层面地方国有企业整体表现水平,为地方国有企业微观效率和宏观经济增长之间搭建了桥梁。第三,本文不仅从当地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还从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负债行为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对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形成和积累机制认识更加全面。第四,本文研究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与政府显性债务不同。政府显性债务一般通过财政货币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如政府财政赤字、税率、改变长期利率和通货膨胀等,而本文从信贷渠道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段静[2](2016)在《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随企业制度建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并非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公司治理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西方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指导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存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启的公司治理已历经20余年,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激增,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范式,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忽视了我国企业整体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多为经济后果研究。公司治理是公司参与各方长期博弈的动态过程,治理的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选取2007-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进行特定情境研究,运用经济、法制、市场、传统文化、行为等要素对情境进行描述、刻画,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结合国际学术界对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突破公司治理原有内涵边界,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本身具体的特殊性及获取政治关联的不同途径,对政治关联进行性质和强度区分;拓展治理绩效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量化。从沪深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选取303家合适的上市公司样本,包括213家国有企业和90家民营企业,手工收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整体上表现为良好,且治理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种路径影响治理绩效,且治理结构对治理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强于治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价值创造”的角色,显着影响治理绩效;三、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并未对治理绩效带来完全的正向影响,同时有企业犯罪情况的产生,随着2014年以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四、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强度不同。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全面考虑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综合作用,对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进行结合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丰富了制度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政治关联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现行研究中的空白;二、拓展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内涵,引入治理行为研究,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提供了全新的公司治理测量工具;三、实证检验了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区分政治关联的性质和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为政府“扶持”或“掠夺”作用的争议性提供更为清晰而全面的实证数据;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给出了公司治理的经验证据,亦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视角展开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梁伟[3](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利益冲突与平衡是破产程序中恒久的话题,利益冲突与平衡充斥于破产重整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各个角落,几乎不可能总结出全部的冲突样态与平衡路径。这一方面是因冲突类型的繁杂,很难全部囊括;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动随时改变重整中的利益博弈状态,进而随时衍生出新的冲突。但破产重整程序作为破产程序框架下的子项目,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理性为基础,通过再建企业并释放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Going Concern Value)的制度价值却未发生变化。当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可持续经营价值的企业,亟需要破产重整进行拯救时,却因利益冲突而阻遏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这便需要反问,究竟为何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失去理性的经济思考,而排斥重整程序?虽然主要建立在个案分析之上的研究,不能发现全部的利益冲突类型,并且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解决路径也可能是相对狭隘的,毕竟债务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债务结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企业文化等均存在差异,恰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对个案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冲突的真实样貌,最直观的了解到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面相,在此基础上的平衡路径可以为其他案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破产重整程序是市场竞争失败主体拯救本位程序,司法介入下利益相关者协商博弈平台的制度架构能够促进市场化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但在利益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利益平衡的实现是破产重整制度功能发挥的手段和方式,利益平衡的实现可从社会结构维度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功能的发挥,既包括社会行为维度的指引功能,也包括社会文化维度的转化功能,甚至是社会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转变与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功能,但这均需以利益平衡的实现为前提。企业财务困境造成债务人财产不能满足于各方的需求,进而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将可能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是破产重整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多样与利益诉求重合是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复杂的表征,探明利益冲突的实然面相是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诉求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既包括以数据为主的分析去解构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可持续经营价值现实,也包括田野调查发现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实证研究能够穿透重整司法实践与制度规范间的迷雾,明晰债权人、债务人及战略投资人等利益群体的诉求,以及行政权、审判权等角色在重整程序中的真实样态。但破产重整程序不可能对全部利益冲突逐一化解,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拯救,保留与释放债务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重整制度的价值功能,而在此目的之下,对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化,对应其成因探索体系化的解决路径。首先是债务人财产与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关联,毋庸讳言,财产的价值归属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目标,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是基于财务困境的现实,财务困境的现实背后是债务人财产价值和变现能力的有限与不足。人具有逐利的本质,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有限的债务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实施利己的策略,在重整博弈中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基础就是提升债务人财产价值并进行妥当的分配。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一直未上升到破产法基本原则维度,但破产法相对非破产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破产撤销权、自动冻结制度等以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以实现债权人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实质公平追求。而挖掘债务人企业破产期间继续经营能力,能有效的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对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需以非破产法规则为基础确定权利人,锁定权利人范围,并以破产期间时间轴上坐标为尺度,对破产重整前、重整期间及重整完毕后的权利人进行有序的分配与清偿,从而实现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背后的实质公平和效率价值。破产重整程序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市场化和法治化路径为指引,以债务人财产分配和债务人企业拯救为目的的利益平衡路径也需要在上述框架下实现,重整程序这一司法平台的制度建构要求审判权主导并负责应对重整中利益的冲突,努力实现重整中利益的平衡。可在集体行动逻辑之下,因为重整程序中规范不完备、冲突剧烈而造成审判机关对重整程序持审慎态度。企业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关乎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等多重因素,行政权难免不对其产生关注,但行政权的介入会冲击审判权的中立地位,使利益偏离平衡的天平而向某一方倾斜,进而损害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此外,破产管理人的履职受到法院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弱化了其自身功能,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履职评价体系,而变成行政领导式履职,与市场化要求相悖。破产重整利益的平衡需要外部公权力介入的保障,也需要内部管理人权力的积极行动,权力在行政权、审判权与管理人之间能否进行妥当的配置影响着重整程序的成功。审判权基于纠纷裁判者的司法权威性而享有破产重整程序主导权,而其正确运用破产宣告权、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等实现程序控制以克服审慎态度是其正确样态;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之时,破产重整程序无法有效的借助市场,弱化重整功能,行政权应以辅助破产重整程序成功和企业拯救为目的,从程序主导权的享有者退化为程序失灵时的弥补者;而管理人则应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积极能动的履职去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重整程序中妥当利用商业判断规则,并建立以债务人财产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激励管理人积极履职,来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后是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实现路径,利益平衡的实现是利益的分配过程,破产重整中利益的分配需要接受利益位阶的调整,按照利益位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将权利人以不同的债务人财产进行清偿。公共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重整中利益的三个位阶层次,在权变理论下,金融债权保护被上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予以关注,而群体利益保护也加入了程序参与权,以保障其信息的对称,最后才是通过克服僵化性的一致原则去对个体利益实现保护。针对不同利益位阶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重整规范不完备的空白地带,凭借管理人的积极履职与行政权的协助,在审判权的主导之下探索诸如和解式重整的路径,克服僵化的思路去实现重整中的利益平衡,以达到推动破产重整程序成功,保护企业可持续经营价值及发挥重整制度功能的目的。

杨小静,张英杰[4](2017)在《去杠杆、市场环境与国企债务化解》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张飞雁[5](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杨婷婷[6](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孟晓华[7](2014)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加强外部监管、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手段。然而怎样的驱动机制能促使企业及时、真实、全面的披露环境信息,这迫切需要现实的调查与理论上的回答。本研究通过辨识与测度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及其演变,识别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及其压力作用机制,探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行业竞争效应,揭示内部经济动机如何驱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及透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最高决策者—高管环境态度的异质性。本研究集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合法性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之印象管理理论等,通过实证研究,致力于寻求一个对当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解释,探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有效驱动与治理机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工作从四个层次展开,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在个体层次研究了内管高管在环境信息披露中的角色。内部高管处于决策中心,最终决策企业披露何种环境信息、采用何种方式、披露多少,因而内部高管的个体因素不容忽视。本研究一是从高阶理论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的背景特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在较短的任期内尚没有对企业环境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总体呈现出同质性的消极态度。二是首次探索高管更替对企业环境责任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更替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环境披露,尤其是高管非自愿且负面的更替显着不利于企业环境责任的改善。第二,在企业特质层次研究了企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一是通过动态的研究设计,纵跨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时期,研究发现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非常复杂,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仅受规制条件的影响,而且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也有不同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规制背景下解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是不同的,即自愿披露时期可用绩效—印象管理理论来解释,而在严格规制背景下,可用压力—合法性理论来解释。二是考察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针对环境违规企业考察,研究显示环境违规企业披露了较多软性信息以显示其环境的合法性,绩效好的企业则披露更多具体信息。此外,尽管违规行为被曝光后,违规企业也避免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第三,在行业层次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的环保行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研究发现了在产品竞争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呈倒“U”型关联,无论是激烈的还是较弱的行业竞争强度对应的披露水平都偏低,而适度的行业竞争与高水平的披露相关,同时还兼论了微观层面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即市场势力)与企业环境披露也具有同样的表现,结果表明企业环境披露是战略驱动的,并与竞争状况紧密相关。第四,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层次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一个重大环境事件系统性解剖分析,并依据公共危机事件四个阶段的划分原理,研究各个阶段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诉求,以及企业的响应或措施。研究发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注点与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并随着环境事件的孕育、震荡、调整和适应、结束四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研究提出政府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因素拓展到高管个体的责任意识,基于高阶理论的考察为后续研究开启了一个打开企业黑箱的可能;系统考察了高管更替与企业环境披露的关联,进一步试图挖掘企业环境披露中牵涉高管的微观机制;(2)在企业重要特质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上获得理论上的突破,研究表明传统两个相关竞争的理论解释(合法性理论与自愿披露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调和且能综合诠释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3)考察了鲜有报道的产品市场竞争与环境信息披露的联系,从理论上阐述竞争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4)揭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作用力具有明显的强弱与次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相互交织的复杂驱动力会随着环境事件演变而发生迁移,这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环境信息披露实践中的应用。

范瀚文[8](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促进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从而建立我国经济质量上的优势。制造业既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又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保持制造业健康高效运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而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生产能力,但整体上供给质量不高,难以及时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通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成为发展面向新时代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而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我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之后,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放缓趋势明显,制造业受累程度更为严重。2015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5%,是近十年来最低增速。虽然自2016年开始呈现缓慢回升的态势,但已经增长疲态尽显,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和库存高企等矛盾显现出来。在这些表层矛盾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值得注意。当前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配方面,即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市场难以出清。一方面,低端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出现严重的产品过剩,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产品质量数量都不足,市场份额被国外占有。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过度依靠要素投入获取增长,形成低端路径依赖,而低技术投入的结果必然是低端的产出,无法适应国际和国内逐渐提高的产品精细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由无效低端的旧供给逐步转变为高效高端的新供给,实现制造业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可以归结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两种,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正是后者,这就建立了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联。僵尸企业作为低端无效供给的代表,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土地、机器设备等宝贵资源却不产生经济效益,直接拉低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僵尸企业还会对正常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僵尸企业作为本应该退出市场的无效供给在市场中继续生存,甚至还持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是我国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供给质量提升的一大障碍。由于僵尸企业是微观供给主体,因而僵尸企业问题首先是供给侧的问题,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任务于当下显得既艰巨又紧迫。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有助于认清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更好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扫除这一障碍。本文的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观察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制造业为研究主体,以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为核心目标来展开。首先,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做出解释,为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更好地承接现有研究成果做出针对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进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国际流行的僵尸企业识别法进行修正,并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展示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现状。对僵尸企业危害的分析表明僵尸企业问题是阻碍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想要化解制造业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再次,本文基于供给侧角度对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僵尸企业问题作为供给问题分析有利于从深层发现僵尸企业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而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并深入考察政府干预因素对僵尸企业危害的放大作用,旨在证明依靠市场自发作用才是清退僵尸企业的最优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的东亚模式代表国家日本和韩国作为样本,在分析这两个国家处理僵尸企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从现状、危害、形成机理、国际比较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不是周期性问题,不能通过刺激政策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作为供给主体对需求的“质”和“量”变化的适应性差,一旦面临需求冲击就会爆发僵尸企业问题。由于刺激政策只能掩盖而不能真正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刺激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缓解效果是短暂的,解决方式需要从供给侧管理入手。第二,从正常企业沦为僵尸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业供给结构失衡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由于产业政策诱导、政府间竞争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产业供给结构会发生失衡。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僵尸企业更容易滋生。其次,企业供给质量低下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以及优秀企业文化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供给质量的低下,从而逐渐丧失自生能力,只有外力扶持才能继续存活。最后,无效供给无法清除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僵尸企业未能被市场的力量所清退得益于银行和政府造成的软预算约束以及低效退市机制的阻碍作用。第三,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产生抑制作用,非国有企业成为主要受害者,而政府干预的加强会加深这一危害。僵尸企业作为无效供给不仅大量侵占有限资源,还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加剧正常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阻碍了有效供给的增量提质。正常企业作为供给主体适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被削弱,从而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产生负面影响,即表现为僵尸企业对非僵尸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所受僵尸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民营经济的活力则受制于僵尸企业问题。此外,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四,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在于供给侧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落脚点是建立并维持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首先,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僵尸企业问题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其次,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是重要一环。构建完备市场需要同时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解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并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后,建立合理的政企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推行有限政府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五,由于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成因复杂,因此解决对策同样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经济结构调整又包含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两方面。产业层面上的对策是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是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制度层面上的对策是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从而沿着减少存量和控制增量的思路来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从供给侧的视角指出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联系。僵尸企业问题从供给侧的视角来分析就是如何顺利淘汰旧供给并转型升级为新供给,如何减少无效供给并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就是消除资源重新配置的障碍,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供给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化解供给侧的矛盾奠定新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进行识别时加入政府补贴的因素对现有识别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将补贴软约束情况考虑在内的识别法。本文通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对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本文提出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落脚点是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作用下自行退出。进而,本文据此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吴元波[9](2005)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多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采取以理论论证为主、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的方法,以金融制度为研究主线,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融资方式的发展会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核心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异同,从当前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由此出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并尽量包括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综述,说明每种理论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由于不同理论强调不同的成本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融资策略选择。在应用某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的融资现实时,首先要看中国的现实环境能否模拟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我认为,流动性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分析的情形与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现状和融资环境比较相近。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指明了我国融资制度的三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认为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产权的改革,才能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和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四部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并从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强对银行的监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能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加强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樊洪[10](2013)在《企业资本结构、产权性质与多元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多元化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尽管一些企业进行多元化(曾经)取得了成功,但国内外大量的现实案例和学术文献都表明,多元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高的风险,企业进行多元化需要谨慎决策。然而,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却存在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负债累累,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另一方面,它们却还在“积极”开展多元化,或者依然维持程度很高的多元化经营状态。企业在高负债情境下进一步从事风险很高的多元化,这有悖经济学直觉,因为这无疑会增大企业的破产风险,最终可能危及企业自身和债权人的利益。那么,企业在高负债情境下仍然“积极”进行多元化的动因是什么?一个更一般的问题是,负债对企业多元化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还不健全,企业在投资运营中普遍利用财务杠杆,大量企业前赴后继进行多元化,容易积累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准确理解负债在企业多元化决策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元化动因的理论研究迄今已形成了资源利用、市场势力、内部资本市场、资产组合、代理理论(股东-经理人冲突视角)、CEO过度自信等理论解释,然而,它们均未关注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公司金融学领域中,企业资本结构(负债)影响企业投资行为(多元化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投资行为)的基础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如代理成本理论(包含股东-经理人冲突视角和股东-债权人冲突视角)、财务契约理论、信号模型、优序融资理论等,它们为分析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提供了潜在的理论基础。不过,这些理论并未直接指出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存在什么影响,相应的经验研究也非常匮乏。因此,基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并提供实证检验,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理解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还可以拓展这些理论的应用范围和提供丰富的经验证据。在具体探讨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时,有两个方面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关注。一是负债本身存在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负债在代理成本、债务治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多元化通常包括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两种类型,它们对企业产生的风险和收益通常存在明显差异。负债和多元化各自内部丰富的类型,可能会使得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此外,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及其前提假设,是基于西方制度背景提出来的,而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可能会影响到这些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从而使得企业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多元化的问题趋于复杂化。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国有企业在我国转型经济中拥有特殊地位,这可能会使得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出现差异,即企业产权性质可能会对资本结构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提供更加确切的经验证据和更加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对此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包括:第一,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企业总体负债水平(在总体上)正向影响企业多元化。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认为,负债对企业投资行为存在多种效应,如资产替代效应、债务积压效应、风险规避效应和债务治理效应等。其中,在资产替代效应下,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具有正向影响;在其余三种效应下,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具有负向影响。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存在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破产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相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负债的治理和约束作用均比较弱,使得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负向抑制作用也比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包括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债权人对债务企业的监督和约束经常处于乏力甚至缺位的状态,对企业融资和非效率投资行为等的约束长期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负债的资产替代效应,增强了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正向刺激作用。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负债水平对其多元化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第二,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效应因多元化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从总体上看,相比相关多元化,企业总体负债水平(以及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对非相关多元化的正向影响更强。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对于企业来说,开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风险和一旦取得成功后的收益通常高于相关多元化。因此,相比相关多元化,许多企业更倾向于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这一差异在我国的经济和市场现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过去十来年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增长普遍较为缓慢,有的行业甚至陷入停滞,许多制造业企业便通过非相关多元化进入那些毛利率更高的行业(如房地产、能源、矿产、金融投资等领域)寻找发展空间。根据资产替代效应的逻辑,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潜在收益越高,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由此,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相比相关多元化,负债对非相关多元化的正向刺激作用更大。第三,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效应因负债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从总体上看,相比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对企业多元化(包括总体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的正向影响更强。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借款通常比商业信用具有更强的相机治理作用(相应地会导致更强的债务积压效应和风险规避效应)。尽管我国银行借款的治理效应相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长期偏弱,但是与商业信用等其它类型的负债相比,银行借款的治理效应又相对较强。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银行内部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银行借款对债务企业的治理作用也不断增强。因此,相比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对企业多元化的正向作用更大。第四,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具体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非国有企业,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多元化的正向影响更强。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通常享有较弱的融资约束和预算约束,使得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偏弱。二是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商业信用对国有企业多元化的正向影响更弱。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借用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的客观需要和主观动机较弱,从而使得商业信用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相对较强。三是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总体负债水平对其多元化的正效应更强。其原因在于,尽管商业信用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比非国有企业相对较强,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比非国有企业相对较弱,但是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债务资金的最主要来源,这最终使得企业总体负债水平对国有企业的负向影响相对弱于非国有企业。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本文基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负债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从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为多元化动因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已有的多元化动因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多元化的动因作出了各有说服力的解释,不过它们均没有关注负债以及债权治理对多元化的影响。本文在研究视角上为多元化动因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第二,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多层面、多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一是实证检验了企业总体负债水平对企业总体多元化的影响。二是把企业总体多元化划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同时从负债来源角度把负债主要区分为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然后基于一贯的理论逻辑,实证检验了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以及企业总体负债水平)分别对企业总体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的影响。三是在进行上述全部实证检验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在转型经济时期资本市场欠发达、公司治理水平偏低、企业破产机制尚不健全等制度背景特征。第三,在我国的转型经济背景下,分析和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效应,发现了企业产权性质对此的重要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是基于西方的制度环境提出来的,在该环境中企业的融资与债务通常具有硬约束特征。然而,在我国经济现实中,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弱融资约束和软预算约束特征。因此,它们在企业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的关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研究发现为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理论,在我国转型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和具体表现形式提供了证据,增进了对这些理论与现实情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此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负债对多元化的现实影响(包括企业在高负债情境下仍然“积极”进行多元化的现象),对企业加强自身风险管控、规范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行为和增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试探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探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机制与经济影响 ——基于地方国有企业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制度背景
        1.1.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现实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预期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逻辑结构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和改进方向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债务研究
        2.1.1 政府债务的分类和定义
        2.1.2 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2 政府隐性或有债务相关研究
        2.2.1 政府隐性或有债务的来源研究
        2.2.2 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度量
    2.3 国有企业相关研究
        2.3.1 银行的信贷行为研究
        2.3.2 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研究
        2.3.3 企业同群效应
        2.3.4 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3.1 引言
    3.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概念界定
        3.2.1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
        3.2.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与地方国有企业负债
        3.2.3 来源于非融资平台和融资平台的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3.3 理论基础
        3.3.1 政府债务理论梳理
        3.3.2 大股东行为理论:地方政府担保救助
        3.3.3 委托代理理论:地方国企低效率
        3.3.4 信息不对称理论:地方国企融资优势
        3.3.5 社会学习理论:相邻地区的竞争与学习
        3.3.6 金融深化理论和债务-通缩理论
    3.4 本文实证研究框架
        3.4.1 地方政府担保救助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3.4.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与经济增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构建
    4.1 引言
    4.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比较
        4.2.1 源于银行的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
        4.2.2 源于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
    4.3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模型设计
        4.3.1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衡量指标构建方法
        4.3.2 模型参数解释
    4.4 数据选择和指标计算
        4.4.1 数据选择
        4.4.2 指标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化水平、地方国企债务扩张与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积累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2.1 市场化水平、地方国企融资优势与负债规模
        5.2.2 市场化水平、地方国企负债与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5.3 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国企负债同群效应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2.1 银行信贷分配与地方国企负债规模
        6.2.2 地方国企负债同群效应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6.3 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与经济增长
    7.1 引言
    7.2 研究假设
        7.2.1 地方国企宏观效率与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
        7.2.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与经济增长
        7.2.3 稳杠杆促增长途径研究
    7.3 实证分析
        7.3.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7.3.2 实证结果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针对当地国有企业的政策建议
        8.2.2 针对相邻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政策建议
        8.2.3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负面经济影响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公司治理
        1.4.2 政治关联
        1.4.3 治理绩效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内容
        1.6.3 章节安排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2 政治关联相关理论
    2.2 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公司治理
        2.2.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3 公司治理文献回顾
        2.3.1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内容
        2.3.2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3 公司治理现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2.4 政治关联文献回顾
        2.4.1 政治关联的分类
        2.4.2 政治关联的度量
        2.4.3 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设计
    3.2 评价指标遴选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3.2.2 专家咨询
    3.3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问卷调查设计
        3.3.2 调查问卷概况
        3.3.3 数据分析
        3.3.4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情况
        3.4.1 按行业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2 按地区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2 研究假设内容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3.2 数据分析方法
        4.3.3 变量定义
        4.3.4 研究模型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实证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企业政治关联途径分析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2 研究假设内容
    5.4 研究设计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4.3 变量定义
        5.4.4 研究模型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相关性分析
        5.5.3 实证检验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6.1 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2.2 研究假设内容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3.3 变量定义
        6.3.4 研究模型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1 相关性分析
        6.4.2 实证检验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贡献
    7.2 研究结论
    7.3 对策建议
        7.3.1 政府层面
        7.3.2 企业层面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指标评价标准
附录3 假设汇总及研究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立法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成因: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内涵的阐释
        一、利益的内涵阐释
        二、法律维度的利益阐释
        三、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冲突阐释
        四、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阐释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冲突的案例剖析
        一、A企业的破产概况
        二、债务人的利益诉求
        三、债权人的利益诉求
        四、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
        五、法院的审慎态度
        六、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七、破产管理人的能动性不足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类型解析
        一、债务人财产供给的不足产生无序分配
        二、公权力介入时的重整程序控制权争夺
        三、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造成利益位阶不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价值:社会结构中重整功能实现
    第一节 社会群体行为导向维度功能
        一、私权意识回归
        二、商业风险分配
        三、实质正义实现
    第二节 重整文化构建维度功能
        一、拯救文化对传统债文化的替代
        二、公共本位对私利本位的替代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功能
        一、宏观经济政策落实
        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益平衡的基础:财产保值增值与有序分配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一、规则设计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
        二、继续经营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
        三、重整成功实现债务人财产溢价
    第二节 债务人财产分配的受益主体
        一、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
        二、债务人企业的出资人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主体间的有序分配
        一、债务人财产清算价值:归属重整完成前债权人
        二、债务人财产重整溢价: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三、债务人企业隐性资产:归属重整后出资人
        四、企业重整后经营收益: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益平衡的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第一节 正确介入的行政权:辅助重整成功
        一、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惯性
        二、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成因
        三、行政权正确介入的尺度
        四、行政权正确介入的样态
    第二节 克服审慎态度的审判权:主导重整程序
        一、审判权审慎态度的剖析
        二、重整程序审判权主导实现
    第三节 市场化履职激励的管理人:完成重整事务
        一、管理人履职评价体系不完备
        二、不完备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三、管理人履职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市场化评价标准激励管理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路径:利益位阶下的权益保障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利益位阶
        一、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内容
        二、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重配
    第二节 利益位阶重配下权益保障弱化
        一、实践维度维护公共利益难
        二、规范维度排斥利益群体参与
        三、观念维度个体利益保护僵化
    第三节 特殊主体权益保障的路径探索
        一、金融债权利益保障探索
        二、和解式重整群体利益保障探索
        三、其他主体权益保障探索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去杠杆、市场环境与国企债务化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去杠杆的背景: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态势
     (一)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的测算方法和界定范围
        1. 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2. 对负债以及杠杆率指标的界定
     (二)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情况
        1. 国有企业债务规模与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有企业负债规模迅速膨胀
        2.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的结构情况:贷款和债券是国有企业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国有企业发行债券的结构与变化趋势
二、我国国有企业高杠杆的原因及特征
     (一) 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高杠杆的原因及特征
        1. 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与国有企业数次改革后所处的主要行业为高投资高负债行业有一定的关系
        2. 国有企业债务在产能过剩行业尤为突出
        3. 地方国有企业中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较高
        4. 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较差, 加上回报率逐年下降, 更需要高负债来维持
        5. 国有企业因享有更为低成本的资源, 在本身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更容易积聚风险, 形成更高的负债
        6. 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的资金环境给国有企业大幅度提高杠杆率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 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三、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政策及相关进展
     (一) 近两年我国出台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相关去杠杆的政策
        1. 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政策
        2. 有关企业去杠杆的政策
     (二) 我国出台的企业去杠杆措施的主要进展
        1. 债转股
        2. 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 过剩行业去产能是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有效措施
        4. 积极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5. 国有企业杠杆向政府部门转移
四、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效果评估
     (一) 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效果评估
        1. 去杠杆措施的积极方面
        2. 去杠杆措施的效果评价:国有企业有没有真正去杠杆?
     (二)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1. 去杠杆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2. 去杠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路径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一) 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的路径展望
     (二) 国有企业去杠杆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债务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一、债务层级结构
        二、债务区域结构
        三、举债主体结构
        四、资金来源结构
        五、债务投向结构
        六、债务期限结构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二、用债效率低
        三、偿债无保障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模型设计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一、规模风险
        二、结构风险
        三、效率风险
        四、外在风险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债务负担率
        二、债务率
        三、偿债率
        四、债务依存度
        五、或有债务比例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7)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
    1.3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 逻辑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论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论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发展过程与测度
    2.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理论及述评
    2.3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研究进展
    2.4 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之研究进展
    2.5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特征的关系研究与述评
    2.6 有关中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与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高管的角色
    3.1 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3.1.1 引言
        3.1.2 文献回顾
        3.1.3 理论和假设
        3.1.4 研究方法
        3.1.5 结果分析
        3.1.6 结论与讨论
    3.2 高管更替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2.4 结果分析
        3.2.5 结论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特质的影响
    4.1 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性:所有权的调节效应
        4.1.1 引言
        4.1.2 文献回顾
        4.1.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1.4 研究样本与变量设计
        4.1.5 结果分析
        4.1.6 结论与讨论
    4.2 企业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联性:基于环境违法企业的考察
        4.2.1 引言
        4.2.2 文献回顾
        4.2.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4 研究设计和样本
        4.2.5 结果分析
        4.2.6 结论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市场竞争的效应
    5.1 引言
    5.2 理论关联与研究假设
        5.2.1 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5.2.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与数据
        5.3.2 变量与测度
        5.3.3 计量模型
    5.4 结果分析
    5.5 结论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作用
    6.1 引言
    6.2 环境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背景
    6.3 研究方法
        6.3.1 涉及的具体利益相关者
        6.3.2 资料来源
        6.3.3 研究事件的阶段划分
    6.4 案例描述:利益相关者作用与企业响应
        6.4.1 事件背景
        6.4.2 四个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作用与企业的响应
    6.5 案例讨论
        6.5.1 中国情境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6.5.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作用方式
        6.5.3 四个阶段中利益相关者作用的迁移与企业响应
    6.6 结论与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实践启示
        7.2.1 研究的创新性
        7.2.2 研究的实践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
        二、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解释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僵尸企业的内涵与识别
        二、僵尸企业的产生原因与不良影响
        三、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
        四、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现状与危害剖析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
        一、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的发展演进
        二、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三、针对我国僵尸企业的识别法修正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现状
        一、整体变化趋势
        二、分地区分布情况
        三、分行业分布情况
        四、分所有制分布情况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危害剖析
        一、加剧供需结构的错配
        二、抑制有效供给的产生
        三、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一、选择性产业政策诱导
        二、地区间经济增长竞争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
    第二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企业供给质量低下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二、管理体制问题突出
        三、工匠精神普遍匮乏
    第三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无效供给无法清除
        一、银行提供僵尸信贷支持
        二、地方政府父爱主义保护
        三、市场低效退出机制阻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出口规模挤出效应分析
        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政府干预作用的进一步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实证检验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僵尸企业识别的严苛度
        二、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处理
        三、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僵尸企业问题处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的僵尸企业问题
        一、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二、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三、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第二节 韩国的僵尸企业问题
        一、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二、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三、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一、从供给侧视角审视僵尸企业问题
        二、正常的银企关系衍生于完备市场
        三、合理的政企关系产生于有限政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产业层面: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合作机遇
        二、推进“互联网+”战略培育产业新业态
        三、推行区域差异化策略促进产业转移承接
    第二节 企业层面: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二、激发企业家活力催生高效率民营企业
        三、鼓励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价值链攀升
    第三节 制度层面: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一、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高破产程序效率
        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培育独立市场主体
        三、降低政府干预程度,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9)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基本概念的异同
    1.3 研究的意义
    1.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逻辑结构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逻辑结构框架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2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1.1 净收益理论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2.1.3 传统理论
    2.2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2.2.1 MM定理
        2.2.2 考虑公司所得税的 MM定理
        2.2.3 Miller均衡模型
        2.2.4 权衡理论
    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3.1 代理理论
        2.3.2 信号传递理论
        2.3.3 优序融资理论
        2.3.4 考虑公司控制权的资本结构理论
        2.3.5 流动性需求及自由现金流理论
        2.3.6 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资本结构模型
        2.3.7 机会窗口(Windows of Opportunity)资本结构理论
    2.4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原则与内容构成的指导意义
        2.4.1 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原则
        2.4.2 指导意义: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于中国公司的资本结构理论
3 我国企业融资的宏观金触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的非相称性
    3.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融资产权制度的关系分析
    3.3 融资制度低效率的制度性分析
        3.3.1 融资制度的结构性缺陷
        3.3.2 融资制度的体制性缺陷
        3.3.3 融资制度的功能性缺陷
    3.4 制度创新是中国融资制度优化从而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出路
4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以及中国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4.1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
        4.1.1 优序融资理论与中外企业融资结构考察
        4.1.2 影响中外企业融资结构不同的因素分析
        4.1.3 中外企业不同融资结构的效应分析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分析
        4.2.1 不同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分析
        4.2.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分析
        4.2.3 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触资结构治理效应的政策建议
5 公司治理结构视野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5.1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
        5.1.1 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及其比较分析
        5.1.2 企业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5.2 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5.2.1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
        5.2.2 资本结构下股份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5.2.3 资本结构下债务结构与公司治理
    5.3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模式的选择问题
        5.3.1 垄断控制型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5.3.2 内部人控制型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5.3.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下股权结构对控制权的影响
    5.4 影响中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
        5.4.1 宏观因素
        5.4.2 微观因素
    5.5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其优化设计分析
        5.5.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
        5.5.2 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几点策略
6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中高资产负债率的机理、成因及其政策启示
    6.1 关于公司最优负债资本结构及破产临界点的理论模型分析
        6.1.1 公司负债的一般原理
        6.1.2 最优负债与破产临界点的模型设置与分析
        6.1.3 最优负债及破产临界点模型的结论与说明
    6.2 资本结构、资产交易与公司价值关系分析
        6.2.1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分析
        6.2.2 权衡理论中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6.3 企业负债经营的国际比较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迁
        6.3.1 企业负债经营的国际比较
        6.3.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迁
        6.3.3 所有制与融资结构
    6.4 我国国有公司负债率高的理论分析
        6.4.1 尚未真正找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其主要原因
        6.4.2 政府行为方式对中国国有企业高负债资本结构的影响尤其要注意
        6.4.3 国有企业的控制者或经营者对公司风险的漠不关心或关注不够是国有公司负债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6.4.4 国有企业绩效较差,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内部融资的数量便不可能很大
        6.4.5 债务软性约束情况下债务对经理约束机制的软化原因
        6.4.6 经理股权激励机制缺位现状下的融资结构扭曲的原因
        6.4.7 变异的企业破产程序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6.4.8 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原因
    6.5 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股利分配行为的分析
    7.1 国内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研究现状
        7.1.1 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综述
        7.1.2 对目前研究的评论
    7.2 从公司流动性需求看股权融资
        7.2.1 上市公司基本属于流动性缺乏类公司
        7.2.2 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行为的客观必然性
        7.2.3 关键问题是如何使股东有监督的激励
    7.3 关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7.3.1 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
        7.3.2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
        7.3.3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7.4 分析的结论及包含的政策含义
8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路径约束与中国长期债务资本市场的缺陷与完善途径
    8.1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约束条件
        8.1.1 金融机构及其服务
        8.1.2 资本市场的成熟度
        8.1.3 融资成本
    8.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均衡及其评价
        8.2.1 上市公司不优先考虑使用债务融资的原因
        8.2.2 如何看待债务融资成本与权益融资成本孰高孰低
        8.2.3 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的意义分析
    8.3 从公司的资本结构视角看长期债务市场的发展
        8.3.1 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看长期债券市场
        8.3.2 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角度看长期信贷市场
        8.3.3 利率市场化的潜在影响
    8.4 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角度看股票回购
        8.4.1 股票回购的财务动机
        8.4.2 股票回购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中的运用
9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战略性思考
    9.1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现实思路
    9.2 债转股:修正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过渡性举措
        9.2.1 债转股对国有企业具有正面效应
        9.2.2 债转股政策的效应具有短期化倾向
        9.2.3 债转股的实施存在制度上的负面影响
        9.2.4 债转股存在潜在的政策风险
    9.3 国有股减持:股权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9.3.1 企业股权结构安排与经营绩效存在相关关系
        9.3.2 国有股减持方式具有多元选择性
        9.3.3 国有股减持可采取可转换债券的过渡方式
        9.3.4 稳步推进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
        9.3.5 分类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10 本论文的结论及研究的不足
    10.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0.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功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成果
致谢

(10)企业资本结构、产权性质与多元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多元化
        1.2.2 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
        1.2.3 企业资本结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研究回顾
        2.1.1 多元化动因的理论解释
        2.1.2 对已有多元化动因理论的评述
    2.2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综述
        2.2.1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2.2.2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模型
    2.3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及多元化的经验研究
        2.3.1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经验研究
        2.3.2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多元化的经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多元化的制度背景与现实特征
    3.1 我国企业融投资模式的演变历程
        3.1.1 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变迁
        3.1.2 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变迁
    3.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特点
        3.2.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环境分析
        3.2.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3.2.3 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结构特征
    3.3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现状与特点
        3.3.1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机制分析
        3.3.2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分析
        3.3.3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企业资本结构对多元化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回顾与假设提出
        4.2.1 理论回顾
        4.2.2 假设提出
    4.3 实证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
        4.3.2 数据来源与多元化指标计算
        4.3.3 变量选择与测量
        4.3.4 实证模型与计量方法
    4.4 实证结果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结果讨论
5 企业产权性质对资本结构与多元化关系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国企和非国企的预算约束、融资约束差异
        5.2.1 国企和非国企的预算约束差异
        5.2.2 国企和非国企的融资约束差异
        5.2.3 国企和非国企对商业信用的态度差异
    5.3 理论回顾与假设提出
        5.3.1 理论回顾
        5.3.2 假设提出
    5.4 实证研究设计
        5.4.1 样本选择
        5.4.2 数据来源与多元化指标计算
        5.4.3 变量选择与测量
        5.4.4 实证方法与模型
    5.5 实证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2 相关分析
        5.5.3 回归分析
        5.5.4 稳健性检验
    5.6 结果讨论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6.2.1 理论价值
        6.2.2 实践意义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与代码
附录二 企业多元化程度指标计算过程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试探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积累机制与经济影响 ——基于地方国有企业来源[D]. 段艺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段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3]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D]. 梁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4]去杠杆、市场环境与国企债务化解[J]. 杨小静,张英杰. 改革, 2017(04)
  •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D]. 孟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D]. 范瀚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D]. 吴元波. 西北大学, 2005(03)
  • [10]企业资本结构、产权性质与多元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樊洪. 浙江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国有企业债务成因及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