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茶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吕少诚,高沿航,王磊,张珂[1](2021)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管胃静脉曲张、脾大脾亢、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2]。北京医师协会门静脉高压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赵妮妮[2](2021)在《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临床试验通过观察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该方制成山西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收集进行肺部放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试验组于放疗当天开始口服及芷冰芍冲剂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食管炎分级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KPS评分变化及放疗完成率,记录放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客观分析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放疗结束时对照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96.7%,高于试验组的发生率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2级及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83.3%,高于试验组的发生率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为(15.45±2.45)天,试验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为(18.91±3.99)天,试验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为(25.52±4.60)天,试验组症状持续时间为(22.82±3.37)天,试验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放疗结束时对照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率为3.3%,稳定率为60.0%,下降率为36.7%,试验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率为6.7%,稳定率为80.0%,下降率为13.3%,对照组患者放疗前后KPS升高率及稳定率均低于试验组,下降率高于试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5<0.05)。(5)对照组患者放疗完成率为73.3%,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芷冰芍冲剂能有效推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缩短其症状持续时间,降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减轻临床分级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放疗完成率。试验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且无不良事件发生,证实其安全性,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鲁郡兰[3](2021)在《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连花清瘟胶囊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用于治疗呼吸系统传染病代表性药物,其组方包括12味植物药和1味矿物药。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主要用于改善医学观察期患者出现的发热、乏力、咳嗽伴胃肠不适等症状。大黄是连花清瘟胶囊中的组成中药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文献报道,大鼠口服大黄提取物及其相关制剂后主要系统暴露物质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而人体口服大黄提取物及其相关制剂后主要系统暴露物质只有大黄酸。目前对于造成大黄蒽醌类系统暴露物质存在种属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此外,基于中药化学组成的复杂性,目前对连花清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连花清瘟胶囊中的大黄开展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探究人体口服给药连花清瘟胶囊后能被机体有效利用的关键物质,并与连花清瘟胶囊补充性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相比较,揭示大黄主要系统暴露物质在人和大鼠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方法:以连花清瘟胶囊大黄化学组成分析和质量一致性考察为基础,开展连花清瘟胶囊大黄成分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补充性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MS或UPLC/TOF-MS分析技术对所有制剂样品、生物样品和体外样品进行分析。基于大黄的化学组成、给药后的系统暴露和代谢方面的异同,揭示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主要系统暴露物质在人和大鼠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结果:在连花清瘟胶囊中共检测鉴定出56个大黄成分,其中,大黄酚、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酸-8-O-葡萄糖苷、甲基大黄酸和没食子酸为主要成分。人体口服给药连花清瘟胶囊后,大黄酸、甲基大黄酸、没食子酸代谢物3-O-甲基没食子酸和4-O-甲基没食子酸为血中主要暴露物质。大鼠与人体相似,但差异在于大黄酚和没食子酸在大鼠体内也有显着系统暴露。大黄酸和甲基大黄酸主要以原形形式经肾排泄,没食子酸主要以原形和代谢物形式经肾和粪排泄。制剂含量高的大黄酚在人体内吸收差,无暴露,以原形形式经粪排泄相对较高,而在大鼠体内大黄酚主要以原形和代谢物形式经肾和胆汁排泄。蒽醌苷元吸收后可在肝脏中发生葡萄糖醛酸化和羟基化代谢;蒽醌糖苷可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肠胞浆被β-葡萄糖苷酶(β-CBG)水解代谢生成苷元;此外,部分蒽醌糖苷也会到达结肠,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水解代谢生成苷元,从而增加苷元的系统暴露水平。结合体外膜通透性实验结果,大黄酸系统暴露水平显着与其膜通透性良好相关。结合体外代谢实验结果,对人和大鼠体内主要暴露原形成分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蒽醌苷元主要发生葡萄糖醛酸化和羟基化代谢,没食子酸主要发生甲基化代谢。结论:本实验首次揭示人体口服给药连花清瘟胶囊后源自大黄的系统暴露物质及主要暴露物质的药动学特征。人和大鼠给药连花清瘟胶囊后,除大黄酚和没食子酸在系统暴露方面存在种属差异外,其他主要暴露物质的药动学特征均有种属相似性。另外,本研究增强了人们对大黄成分在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的认识,为连花清瘟胶囊及大黄相关制剂后续药效学研究指明了首要关注的物质,为连花清瘟胶囊的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4](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蔡靓[5](2019)在《中药地榆炮制前后药效变化及相关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地榆是蔷薇科地榆属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具有止血、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及止泻等药理作用。中医理论认为生地榆能凉血解毒,而地榆炭则能收敛止血。目前关于地榆炮制前后的药效变化及其具体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研究主要采用谱-效研究的方法筛选地榆中的止血活性物质,同时通过中空纤维-凝血酶亲和萃取实验筛选地榆中的凝血酶作用成分;以及采用谱-效研究的方法对地榆的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筛选。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地榆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其次对中药谱效学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酶的固定化方法及常用载体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二部分为地榆的炮制方法考察及体外止血药效初步评价。首先选择200℃为炮制温度,通过改变烘烤时间(5-40 min,每隔5 min为一组)得到不同地榆炮制品。以凝血三项(TT、PT和APTT)为指标,评价地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止血活性。结果发现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地榆的外观颜色、内部性质及提取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地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止血药效也存在一定差异。第三部分是地榆炮制前后止血活性成分的谱效学研究。首先分别对地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提取物进行HPLC分析,同时考察各提取物对肝素钠诱导大鼠出血模型的体内止血活性;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找出与止血作用相关性最强的色谱峰,通过LC-MS/MS分析对潜在活性成分的色谱峰进行鉴定,最后采用体外实验对潜在止血活性成分的药效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地榆皂苷Ⅰ与地榆的止血作用相关性较强,其止血作用也在体外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凝血酶是参与凝血过程的关键酶,可以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论文的第四部分采用中空纤维-凝血酶亲和萃取筛选地榆醇提物中的止血活性成分,首先比对空白组与加酶组的HPLC分析结果找出潜在活性成分的色谱峰,再采用LC-MS/MS分析对这些色谱峰所对应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最终筛选出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地榆皂苷Ⅰ,进一步证实地榆皂苷Ⅰ是地榆的主要止血活性物质。第五部分是地榆炮制前后抗过敏活性成分的谱效学研究,采用体外实验比较地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活性。与第三部分不同的是,本部分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到与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相关性最强的色谱峰---野蔷薇苷(rosamultin),该成分具有良好的体外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此外,分别采用软件modeller 9.20,在线服务器Swiss-model、I-TASSER、CPH models-3.2 Server、ROBETTA和MODBASE六种不同的同源建模方法对透明质酸酶的空间结构进行预测,并根据Verified 3D、ERRAT、PROVE和PROCHECK打分情况选取其中最优模型进行分子对接。Autodock对接结果表明,野蔷薇苷与透明质酸酶间存在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本论文主要采用谱-效研究的方法筛选地榆中的止血和抗过敏的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活性验证。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为地榆的炮制方法提供了参考,也为地榆在止血和抗过敏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本文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对透明质酸酶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为其与小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支持。
孙铭[6](2019)在《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中印两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都有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如中医学、阿育吠陀等,且都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医学系统。中印传统医学交流始于秦汉,以唐为盛,宋后式微,且与佛教的盛衰直接相关。我国藏蒙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吸收了阿育吠陀的部分理论、诊疗和治法,但亦具有自身民族和地域特色。本论文以阿育吠陀、藏医、蒙医、佛医、傣医、维医六种医学的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期增进中印两国医学互学互鉴,进一步理清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渊源,有助于肯定藏医学发源和发展于青藏高原的基本事实。目的:揭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在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异同,解析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相互交流的痕迹,从而为当今中印人文交流提供支撑,还可为我国研发新的药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1.从中印两国的法定药典、部颁标准以及方剂教材中提取和挖掘印度阿育吠陀与我国五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信息,建立制剂信息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制剂基本信息,研究六种医学体系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等特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研究制剂的配伍规律。分类统计标准:主治按照《GB/T 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的疾病病名进行分类统计;印度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剂型按照《印度阿育吠陀药典》中的剂型进行分类统计,我国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剂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分类统计。药用部位按照《中药鉴定学》中的药用部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2.采用SPSS 21.0软件的非参数检验法、直观分析法和Cytoscape3.7.1软件的雷达图,研究各个传统医学药物制剂之间在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配伍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点。结果:1.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特点:纳入阿育吠陀药物制剂645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荜茇、姜、诃子、胡椒和余甘子,涉及22种剂型如矿物丸剂、油剂、煮散等;藏医药物制剂458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木香、豆蔻和余甘子,涉及9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蒙医药物制剂16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栀子、石膏和肉豆蔻,涉及6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佛医方剂616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甘草、当归、姜、地黄和川芎,涉及19种剂型如汤剂等;傣医方剂227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和水菖蒲,涉及14种剂型如汤剂等;维医药物制剂9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西红花、玫瑰花、肉桂、胡椒和诃子,涉及16种剂型如片剂等。2.阿育吠陀和藏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都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381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39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和诃子,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和荜茇较多,诃子在后者的地位更高;共同的配伍体现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荜茇几个药材之间。3.阿育吠陀和蒙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蒙医特色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8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25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姜黄、当归、檀香、丁香、沉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姜黄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沉香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荜茇和诃子。4.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佛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636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当归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较多;没有共同的配伍。5.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傣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43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4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当归、姜黄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较多,后者使用当归和姜黄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胡椒和姜。6.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维医药物制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1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当归、檀香、丁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较多;共同的配伍有八对,如荜茇和姜、荜茇和胡椒、胡椒和姜等,但都是前者使用多,后者使用少。结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配伍有相似性,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交流;但药物制剂总体而言并不相似,在主治的病种结构、药材品种和配伍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五种传统医学可能受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以及中医学、阿拉伯医学的影响所致。另外,从制剂的角度印证了藏医学不完全来源于阿育吠陀的科学论断。
张朔[7](2019)在《藕和藕节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对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地下根茎和茎结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使用MCI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硅胶,RP-C18等色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检识、标准品的薄层对照及波谱分析方法,从上述植物中分离得到了30个化合物,鉴定了24个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涉及三萜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第三章分别从植物来源及形态、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对藕和藕节进行了综述。植物莲在本属中只有两种,在中国仅有一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自生和栽培于池塘或水田内。作为多部位入药的植物,对莲的研究多集中在莲的地上部位,而对于地下部位的藕和藕节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在化学成分研究上面,目前为止仅有三篇文献,导致对莲的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不清楚,欠缺对莲地下部位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依据。为了进一步深入对莲各部位的物质基础的认识,对其今后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对藕和藕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本课题利用各种色谱方法,结合理化鉴定和波谱学技术从莲藕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为三萜类、甾体类和黄酮等类别。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1)、羽扇豆醇(Lupeol,2)、2α-羟基齐墩果酸(2α-hydroxyloleanolic acid,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谷甾醇棕榈酸酯(Sitosterol palmitate,5)、表儿茶素((+)-epicatechin,6)、芹菜素(Apigenin,7)、天麻素(Gastrodin,8)、苯甲酸(Benzoic acid,9)、5-羟基麦芽酚(5-hydroxymaltol,10)、过山蕨酸(Camptosoric acid,11)、过山蕨酸甲酯(Methy-11,12,15-trihydroxy-13(14)-octadecanoate,12)、亚油酸(Linoleic acid,13)、正二十六烷醇(1-Hexacosanol,14)、单棕榈酸甘油酯(1-Monopalmitin,15)其中化合物1、2、3为三萜类化合物,4、5为甾体类化合物,6、7为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化合物2、3、1013是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些发现增加了对莲属植物物质基础的认识。从藕节的乙酸乙酯部位里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所涉及到的结构类型为三萜类、甾体类、香豆素类和脂肪族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1)、豆甾烷-3,6-二酮(Stigmastane-3,6-dione,2)、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6)、东莨菪素(Scopoletin,7)、亚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8)、棕榈酸(Palmitic acid,9)。其中化合物1、3为三萜类化合物;2、4、5为甾体类化合物,7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并且化合物2、68是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8](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提出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江波[10](2014)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验证“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形成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中医诊疗方案。方法:在全国49家医院开展“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收集“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571例,采用3:1(治疗组3例,对照组1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的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治疗3天、7天后中医症状评分,西医病情评分,各单一中医症状改善,出血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的不良反应,验证中医诊疗方案的有效性、经济性及安全性。利用SPSS14.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71例(治疗组430例,对照组141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病情评分,治疗3天后(PP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头晕、心悸、倦怠乏力、烦躁、口干、畏寒、胸闷等中医单项症状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等情况相当(P>0.05),但中医诊疗方案组输血量(FAS)少于西医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路径完成时间相当,但中医诊疗方案组治疗总费用少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泻及踝部水肿,经减低药物剂量等处理后均消失,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验证,本“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诊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医疗费用,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体现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儿茶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茶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病理生理基础 |
3 诊断与分期 |
4 治疗与随诊 |
4.1 治疗原则 |
4.1.1 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
4.1.2 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
4.2 治疗策略 |
4.2.1 病因治疗 |
4.2.2 药物治疗 |
4.2.2. 1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
4.2.2. 2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
4.2.2. 3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
4.2.2. 4 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
4.2.2. 5 利尿药物 |
4.2.2. 6 降氨药物 |
4.2.3 内镜治疗 |
4.2.3. 1 EVL |
4.2.3. 2 EIS |
4.2.3. 3 ETI |
4.2.3. 4 SEMS |
4.2.4 介入治疗 |
4.2.4. 1 TIPS |
4.2.4. 2 BRTO |
4.2.5 外科治疗 |
4.2.5. 1 分流术 |
4.2.5. 2 断流术 |
4.2.5. 3 肝脏移植 |
4.2.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治疗 |
4.3 随诊与监测 |
5 展望 |
5.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无创检查技术 |
5.1.1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值检测 |
5.1.2 基于影像学检查的无创诊断模型 |
5.1.3 其他 |
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 |
(2)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治疗方案 |
4.观察指标 |
5.疗效判定 |
6.统计学方法 |
7.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化学组成及质量一致性分析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设备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文献挖掘 |
2.2 .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化学组成及质量一致性分析 |
2.3 .大黄药材和连花清瘟胶囊提取液制备方法 |
2.4 .分析设备和仪器 |
2.5 .大黄成分检测、鉴定、定量和排序分档 |
2.6 .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质量一致性分析 |
2.7 .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文献挖掘获取关键文献和信息 |
3.2 .文献挖掘获取大黄成分信息 |
3.3 .连花清瘟胶囊大黄化学组成分析及质量一致性考察 |
4.小结 |
实验二 连花清瘟胶囊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设备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大黄成分在生物样品中的分析 |
2.2 .大黄成分分析方法一 |
2.3 .大黄成分分析方法二 |
2.4 .生物样品前处理 |
2.5 .大黄成分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标准曲线制备 |
2.6 .大黄主要系统暴露物质定量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 |
2.7 .连花清瘟胶囊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 |
2.8 .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 |
3.2 .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在人体内的暴露和消除 |
3.3 .大黄主要暴露物质在男/女性中的药代特征 |
4.小结 |
实验三 连花清瘟胶囊补充性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设备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用药溶液配制 |
2.3 .连花清瘟胶囊大鼠剂量爬坡实验 |
2.4 .连花清瘟胶囊大鼠尿粪排泄实验 |
2.5 .连花清瘟胶囊大鼠胆汁排泄实验 |
2.6 .大黄酚、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大黄酸和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鼠血浆药动学实验 |
2.7 .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在大鼠体内的暴露和消除 |
3.2 .大黄酚、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大黄酸和大黄酸-8-O-葡萄糖苷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系统暴露 |
4.小结 |
实验四 大黄成分补充性体外膜通透性实验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设备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小结 |
实验五 大黄成分补充性体外代谢实验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设备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大黄成分体外β-葡萄糖苷酶(β-CBG)水解脱糖实验 |
2.2 .大黄成分体外肠道菌群水解脱糖实验 |
2.3 .大黄成分体外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实验 |
2.4 .大黄成分体外羟基化代谢实验 |
2.5 .大黄成分体外甲基化代谢实验 |
2.6 .蒽醌苷元之间转化体外酶动力学实验 |
2.7 .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大黄成分体外β-葡萄糖苷酶(β-CBG)水解脱糖实验结果 |
3.2 .大黄成分体外肠道菌群水解脱糖实验结果 |
3.3 .大黄成分体外葡萄糖醛酸化/羟基化/甲基化代谢实验结果 |
3.4 .蒽醌苷元之间转化体外酶动力学实验结果 |
4.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大黄:化学组成、药效作用及成分药代 |
1 化学组成 |
1.1 蒽醌类 |
1.2 蒽酮类 |
1.3 二苯乙烯类 |
1.4 黄酮类 |
1.5 鞣质类 |
1.6 苯丁酮类和吡喃酮类 |
2 药效作用与临床应用 |
2.1 泻下作用 |
2.2 保肝作用 |
2.3 止血作用 |
2.4 保肾作用 |
2.5 抗炎作用 |
3 成分药代 |
3.1 大黄提取物给药后系统暴露物质的研究 |
3.2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体内外代谢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5)中药地榆炮制前后药效变化及相关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地榆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1.1 地榆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2 地榆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 中药谱效学的应用进展 |
1.2.1 中药谱效学的简介 |
1.2.2 谱效学的应用进展 |
1.3 酶的固定化方法及常用载体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地榆炮制品的制备及其初步止血活性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地榆的烘烤炮制与提取 |
2.3.2 不同批次炮制地榆体外止血作用考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3 地榆炮制前后止血活性成分的谱效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地榆的提取 |
3.3.2 地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体内止血活性评价 |
3.3.3 潜在止血活性成分的体外活性验证 |
3.3.4 地榆HPLC与LC-MS分析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地榆提取物的体内止血作用评价 |
3.4.2 地榆提取物HPLC分析结果 |
3.4.3 谱效分析筛选地榆的止血活性成分 |
3.4.4 地榆潜在止血活性成分的鉴定 |
3.4.5 地榆体内止血药理作用实验结果 |
3.5 小结 |
4 中空纤维-凝血酶筛选地榆的止血活性成分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实验部分 |
4.3 实验方法 |
4.3.1 地榆的提取 |
4.3.2 地榆HPLC与LC-MS分析 |
4.3.3 中空纤维-凝血酶筛选地榆醇提物的潜在止血活性成分 |
4.3.4 中空纤维-凝血酶筛选地榆醇提物的方法可靠性考察 |
4.3.5 中空纤维-凝血酶对地榆醇提物的筛选条件优化 |
4.3.6 潜在止血活性成分的体外活性验证 |
4.3.7 分子对接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中空纤维-凝血酶筛选地榆醇提物的方法可靠性考察 |
4.4.2 中空纤维-凝血酶对地榆醇提物的筛选条件优化 |
4.4.3 LC-MS分析结果 |
4.4.4 潜在止血活性成分的体外活性评价 |
4.4.5 分子对接结果 |
4.5 小结 |
5 中药地榆炮制前后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成分的谱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部分 |
5.3.1 地榆的提取 |
5.3.2 体外抗过敏活性评价实验 |
5.3.3 地榆HPLC与LC-MS分析 |
5.3.4 透明质酸酶同源建模的不同方法及结果比较 |
5.3.5 分子对接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地榆提取物的体外抗过敏作用评价 |
5.4.2 地榆提取物的HPLC分析结果 |
5.4.3 谱效分析筛选地榆的抗过敏活性成分 |
5.4.4 地榆潜在抗过敏活性成分的鉴定 |
5.4.5 地榆抗过敏活性成分药效验证实验结果 |
5.4.6 六种同源建模结果及评估 |
5.4.7 分子对接结果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地榆止血活性成分谱-效研究对应LC-MS结果 |
B 中空纤维-凝血酶筛选地榆活性成分对应LC-MS结果 |
C 地榆抗过敏活性成分谱-效研究对应LC-MS结果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梵汉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特点 |
1、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特点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数据挖掘 |
1.1.3 分类标准 |
1.1.4 文献计量学 |
1.1.5 揭示配伍规律 |
1.2 品种特点 |
1.2.1 制剂信息来源 |
1.2.2 制剂命名特点 |
1.2.3 制剂药味数 |
1.2.4 剂型特点 |
1.3 主治特点 |
1.3.1 主治统计特点 |
1.3.2 配伍规律 |
1.4 药物特点 |
1.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1.4.2 制剂常用药 |
1.4.3 药用部位 |
1.4.4 辅料 |
1.4.5 送服物质 |
1.4.6 含汞制剂的使用情况 |
1.5 小结 |
2、藏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数据挖掘 |
2.1.3 分类标准 |
2.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2.2 品种特点 |
2.2.1 制剂信息来源 |
2.2.2 制剂命名特点 |
2.2.3 制剂药味数 |
2.2.4 剂型特点 |
2.3 主治特点 |
2.3.1 主治统计特点 |
2.3.2 配伍规律 |
2.4 药物特点 |
2.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2.4.2 制剂常用药 |
2.4.3 药用部位 |
2.5 小结 |
3、蒙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数据挖掘 |
3.1.3 分类标准 |
3.1.4 文献计量学 |
3.1.5 揭示配伍规律 |
3.2 品种特点 |
3.2.1 制剂信息来源 |
3.2.2 制剂命名特点 |
3.2.3 制剂药味数 |
3.2.4 剂型特点 |
3.3 主治特点 |
3.3.1 主治统计特点 |
3.3.2 配伍规律 |
3.4 药物特点 |
3.4.1 药物类别与数量 |
3.4.2 制剂常用药 |
3.4.3 药用部位 |
3.5 小结 |
4、佛医方剂的特点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数据挖掘 |
4.1.3 分类标准 |
4.1.4 文献计量学 |
4.1.5 揭示配伍规律 |
4.2 品种特点 |
4.2.1 方剂信息来源 |
4.2.2 方剂命名特点 |
4.2.3 方剂药味数 |
4.2.4 剂型特点 |
4.3 主治特点 |
4.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4.3.2 配伍规律 |
4.4 药物特点 |
4.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4.4.2 方剂常用药 |
4.4.3 药用部位 |
4.4.4 送服物质 |
4.5 小结 |
5、傣医方剂的特点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数据挖掘 |
5.1.3 分类标准 |
5.1.4 文献计量学 |
5.1.5 揭示配伍规律 |
5.2 品种特点 |
5.2.1 方剂信息来源 |
5.2.2 方剂命名特点 |
5.2.3 方剂药味数 |
5.2.4 剂型特点 |
5.3 主治特点 |
5.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5.3.2 配伍规律 |
5.4 药物特点 |
5.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5.4.2 方剂常用药 |
5.4.3 药用部位 |
5.4.4 送服物质 |
5.5 小结 |
6、维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6.1 资料与方法 |
6.1.1 资料来源 |
6.1.2 数据挖掘 |
6.1.3 分类标准 |
6.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6.2 品种特点 |
6.2.1 制剂规模 |
6.2.2 制剂命名特点 |
6.2.3 制剂药味数 |
6.2.4 剂型特点 |
6.3 主治特点 |
6.3.1 主治分类特点 |
6.3.2 配伍规律 |
6.4 药物特点 |
6.4.1 药材类别及数量 |
6.4.2 制剂常用药 |
6.4.3 药用部位 |
6.5 小结 |
第二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比较 |
1、比较方法 |
1.1 直观比较 |
1.2 非参数检验比较 |
2、结果 |
2.1 主治的异同 |
2.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7 小结 |
2.2 药材的异同 |
2.2.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2.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2.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7 共用药材比较 |
2.2.8 小结 |
2.3 剂型的异同 |
2.3.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3.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3.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7 小结 |
2.4 制剂药味数的异同 |
2.4.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4.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4.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7 小结 |
2.5 药材类型的异同 |
2.5.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5.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5.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7 小结 |
2.6 药用部位的异同 |
2.6.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6.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6.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7 小结 |
2.7 制剂命名的异同 |
2.7.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药物藏医制剂比较 |
2.7.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7.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7.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7 小结 |
2.8 配伍的相同点 |
2.8.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8.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8.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7 小结 |
3、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结论 |
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2、讨论 |
2.1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藏蒙医学的影响 |
2.2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佛医、傣医学的影响 |
2.3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维医学的影响 |
3、创新点 |
4、问题和展望 |
4.1 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交流情况研究有待深入 |
4.2 应注重中印传统医学交流中的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藕和藕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藕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藕节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第一章 莲藕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藕节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藕和藕节的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本草沿革 |
第三节 植物来源及形态 |
第四节 化学成分研究 |
第五节 药理作用研究 |
第六节 临床制剂应用 |
第七节 莲藕褐变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10)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案 |
2.1 总体设计 |
2.2 病例选择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病例分布 |
3.3 人口学信息及基线 |
3.4 疗效评价 |
3.5 治疗费用比较 |
3.6 满意度比较 |
3.7 安全性评估 |
3.8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医辨证论治 |
4.2 中成药治疗 |
4.3 针灸等穴位疗法 |
4.4 护理调摄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1 中医古代文献综述 |
1.1 上消化道出血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的病名对照 |
1.2 中医历代医家对呕血和便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历代医家对呕血和便血的辨证论治 |
2 现代中医药诊疗进展 |
2.1 现代中医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机的认识 |
2.3 现代中医药治疗 |
2.4 现代中医药理研究 |
3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西医诊疗进展 |
3.1 定义 |
3.2 ANVUGIB的诊断 |
3.3 ANVUGIB的病因诊断 |
3.4 ANVUGIB的定性诊断 |
3.5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
3.6 ANVUGIB的治疗 |
3.7 原发病的治疗 |
图1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西医诊治流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儿茶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专家共识[J]. 吕少诚,高沿航,王磊,张珂.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9)
- [2]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D]. 赵妮妮.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连花清瘟胶囊中大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鲁郡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5]中药地榆炮制前后药效变化及相关活性成分研究[D]. 蔡靓. 重庆大学, 2019(09)
- [6]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D]. 孙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藕和藕节的化学成分研究[D]. 张朔.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10]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D]. 江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