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热点纷呈(论文文献综述)
杨丰一[1](2021)在《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所伴生的诸多风险也在社会中逐渐显露。在法学尤其是刑法领域,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刑事风险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一时间,人工智能刑法研究蓦然兴起,“人工智能刑事责任论等”俨然成为最耀眼的知识增长点。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对于人工智能刑法研究的价值产生质疑,认为当前研究违反人类智力常识,甚至是一场为了追踪热点亦步亦趋的“学术秀”。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论题属性的讨论与争议,论争双方围绕人工智能概念能否界定、人工智能刑事风险是否存在、人工智能刑法研究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方面展开辩论。实际上,对于论题本体概念、属性与价值的辨析也构成具体研究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归属问题研究的前提性思考。只有充分回应相关质疑,人工智能刑法研究包括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的讨论才能扎实地开展与深入。对此,笔者认为:首先,虽然试图在科学意义上统一人工智能概念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但这并不妨碍在满足当下法学研究需要的程度上来描摹人工智能。其次,涉人工智能犯罪已经发生、正在发展并将进一步扩散。最后,风险理论与人工智能刑法研究具有诸多契合点,且当下社会的风险属性已经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被广泛认识,在风险社会视阈下讨论人工智能相关问题具有社会价值。所以,以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为研究重心的人工智能刑法研究具备研究基础与研究价值。人工智能在事实层面衍生的技术风险映射在规范层面会引发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困境,即当传统刑法无法全面地规制涉人工智能犯罪时,就会产生部分刑事责任难以归属于适当的刑事责任主体的责任分配间隙。但归责困境并非存在于所有犯罪类型当中,在人工智能故意犯罪当中,现有的错误理论以及正犯理论完全可以避免归责间隙的产生。而在人工智能过失犯罪当中,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和技术风险与我国过失犯罪理论中的归责要素相抵牾,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导致预见不能,冲击归责基础;人工智能技术造成因果错综,阻滞责任分配;人工智能技术缺失前置规范,难断注意义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纵向关系,扭转归责维度;人工智能技术脱逸经验事实,虚化判断根据。由此造成了人工智能过失犯罪归责的困境。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三种应对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的理论进路:其一是解释论进路,主张运用刑法解释原理抽象预见可能并设置宽泛的注意义务,以避免预见不能、回避不能的归责窘境。其二是立法论进路,主张通过立法在总则中确立严格责任原则,并在分则当中通过新增抽象危险犯等方式减省对因果关系的查明,以顺利将责任归属于相应主体。其三是对策论进路,主张赋予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并为其设置刑罚体系,通过建立人工智能刑法的方式在人工智能与自然人之间分配刑事责任。然而,无论是相对保守的解释、立法进路,还是较为激进的对策进路,在试图弥合归责间隙的同时都会诱发人工智能刑法体系风险。预见可能的抽象化、侵害结果的边缘化、因果关系的减省化、过错责任的局部化冲击了刑法体系的安全性、弱化刑事责任的公平性、动摇刑罚制度的正当性。基于对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与相关应对路径的具体分析,应对人工智能归责困境的有效理论进路应当能够体现以下三点基本立场:其一,排除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地位;其二,恪守刑法规避风险的理性姿态;其三,满足应对归责困境的现实需求。在抉择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应对方法的过程中,实现过失犯罪归责构造的理论转型,即由意志归责、主观归责模式过渡到规范归责、客观归责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且有益的尝试。“如果说在意志归责中,行为人的自由意志是考虑的核心,那么在规范归责中,核心的考虑则是行为与结果对于规范的违反。”与意志归责执着于预见可能性所不同的是,规范归责模式将风险管辖领域的判定作为逻辑前提,以行为人行为创设不被允许的风险与实现不被允许的风险作为刑事责任归属判断的实质内容。风险管辖的含义在于“适用规范归责模式进行过失判断时需要前提性地考察法所不允许之风险隶属于谁的风险支配领域”。如果风险隶属于行为人的管辖领域,需要进一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创设了不被允许的风险,即正向上判断行为是否创设了风险、反向上判断行为是否存在着排除事由。当肯定行为在客观面向具备非难可能性之后,仍需要考察行为所引发的结果是否实现了行为所创设的不被允许的风险,即明确风险实现于注意规范的保护目的范围之内、风险创设与风险实现之间具备规范意义上的关联以及风险创设至少显着地增高了风险实现的可能性,如此才能最终确认责任的归属。客观归责理论在归责模式转型以及应对人工智能过失犯罪归责间隙的意义在于:首先,客观归责理论实现了归责根据由经验事实向规范的转变,从而使归责的判断摆脱了预见可能和生活经验等在风险社会中难以明确的要素的依赖。其次,客观归责理论实现了归责思想由因果论向管辖论转变,赋予因果关系以规范意义与规范检验,缓解了事实层面因果查明不能所带来的归责困境。再次,客观归责理论实现了责任归属由纵向向横向维度转变,拓宽了责任分配的思路,使过失犯罪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责任分配成为需要考察的内容。又次,客观归责理论以合义务替代行为判断风险创设行为与风险创设结果之间的规范关联,使归责摆脱对事实因果的依赖,同时对于规范关联概率化的这一事实的承认与确定能够有效克服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归责不能,实现过失犯罪归责。最后,客观归责理论对于行为所创设的风险是否属于注意义务规范保护目的范畴的检验可以合理限制过失犯罪的不当扩大,在实现对智能犯罪有效管控的同时防止人工智能技术的萎缩。
陈思婷[2](2020)在《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当前,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行业云计算、财务共享模式、互联网+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供应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实体制造业和虚拟互联网的高效协同发展,推动了中国供应链集成相关服务加速发展。商业物流企业通过与制造业进行深层次合作,从原来只承担简单物流、功能外包的第三方物流,转变为第四方物流,开始全面介入供应链。商业物流模式创新能否改善企业绩效?本文认为,商业物流模式创新涉及企业财务、经营等多个环节,是企业治理的关键,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显着且是全方位的。本文以物产中大为样本,探讨传统贸易企业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多维度的文献和理论考察,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该企业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动因和核心要素,深入探讨了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该企业绩效的产业、治理和经营三个层面的影响,揭示了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在该企业绩效提升方面的作用机理和实际效果。2015年以前,物产中大主要从事汽车销售、房地产、金融等业务,通过传统贸易中的买卖价差来获取利润。2015年起开始实施“流通4.0”战略,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和高端制造为“两翼”,以供应链思维,推进供应链上企业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既有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数字经济浪潮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减少关联交易所迫等方面的内部刺激。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突出体现在其核心要素,即消费者价值取向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和关键业务创新三个方面。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钱俊成[4](2020)在《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管理是特许经营的金融业务,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现行法和政策来规范该行业。但实践中,资产管理已经沦为“影子银行”的重灾区,具有极高的金融风险。同时,由于该行业中信义义务的长期虚置,导致资产管理人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或忽视、或逃避、或违背信义义务,使投资者投资本息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一方面为众多家庭的生活蒙上了“阴霾”,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出于预防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建成和谐社会的目的,监管机构于2018年4月联合颁行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它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法律规制改革的正式启动。但令人遗憾的是,本轮改革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目的,侧重于通过“表外业务”等方法将资产管理人的风险转嫁于投资者。但这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与“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背离。同时,该种做法欲从根本上抵御金融风险的意义甚微,只能延缓它的发生。原因在于投资者是金融行业的命脉,而对信义义务仍然虚置的资产管理必将因此失去投资者的信任。为了解决投资者合法权益易受侵害但又缺乏有效保护的现实问题,为了缓和金融风险控制和私益保护的冲突,为了资产管理行业的稳健发展,因而需要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作专题研究。概言之,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研究是基于社会现实问题倒逼下的理论研究,它着眼于对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金融法中一些基本概念并非是对金融现象的简单映射,而是承载着确立特定金融领域中各种权限配置的功能”。应当注意到,资产管理发轫于普通的民事活动,逐渐演变为特别的金融业务,其在当下的我国正朝着“代客理财”本质的回归。并且,在对我国资产管理历史脉络、现行法和政策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四个方面的法律和法理缺陷造成了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虚置:一是信义义务的法理不清,导致负有信义义务的资产管理人的范围模糊;二是我国当前法律制度下的信义义务仍停留在英美法系那种松散的“义务束”状态,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造成学者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各执己见,不能形成系统的、可依照执行的、统一的具体规则;三是上述两个问题致使资产管理人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不清,难以有效规范业务行为和有效指导司法实践;四是上述三个问题还可归结于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在立法上缺乏整体设计,使“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难落实处。针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明确信义义务本身的来源、功能、性质,然后分析其内在的构成要素。在明确了信义义务的内部构造后,信义义务在资产管理中的生成逻辑也随之清晰,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被触发。从本源上看,信义义务产生于实质的信义关系,是对信义关系下当事人所订立合同不完全性的补充,因而信义义务是一种“填补性”规则。换言之,对于某个具体的受信人而言,其是否负有信义义务需要考察“施信人”的自我保护状态和替代性保护方案。从功能上看,信义义务产生的要旨在于对受信人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的规制,从而调整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任建立起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性质上看,信义义务作为一项法定义务,不同于合同的约定义务,不能被当事人协议约定而排除,在规范受信人行为方面具有刚性。然后,分析信义义务的内在构成,即在同其他法律关系相区别的角度探讨信义关系的特征,从信义义务的内部视角确定其构成要素。主观上的信任与客观的信任状态,实际上解释了信义义务产生的逻辑与要求。前者明确了受信人与“施信人”之间应具备的信任基础,是信义义务内在构成的起点,后者则在客观上赋予了受信人处理事务之能力,成为信义义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这有力地解释了由“委托——代理”关系、“信托关系”构成的资产管理中的信义义务产生。也就是说,对于以信托展开的资产管理而言,资产管理人自然负有信义义务,这是由信托本质决定的。但对于以“委托——代理”形式展开的资产管理,则需要判断资产管理人究竟是否被投资者施以主观上的信任,以及是否被赋予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只有既存在主观上的信任,也具有充分自由裁量权时,资产管理人才负有信义义务。另外,信义义务在资产管理中的产生逻辑也可以帮助解决资产管理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例如通过对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中要求禁止通道业务及刚性兑付作出解释,从而真正明确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核心内涵与外延,更好地规范资产管理人行为,构建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规范体系。接着,资产管理人要正确履行信义义务,离不开信义义务内容的完备。也只有完备的信义义务内容,才能发挥法的指引作用。然而,我国无论《信托法》《公司法》还是《资管新规》,对信义义务的内容规定都过于原则性或者粗糙,难堪大任。这也是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被长期虚置的核心原因。要针对中国现状和资产管理人所处的特定交易结构制定细化的、可落实地的信义义务具体内容,首先依赖于信义义务内容界定标准的构建。该标准的构建需要在两个层面上落实:一是信义义务与其他义务的区分,这决定了某具体义务能否纳入到信义义务中来;二是信义义务内容间的逻辑梳理,这决定了某具体义务的归属。然后,根据前述界定标准,可以有效厘定中国法下作为特定受信人的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并将英美法下松散的“义务束”归类,构建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三是鉴于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内容的差异从根本上还应取决于投资者的区别,故将投资者作合理地类型化区分,并由此分析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异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对“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的具体落实;最后,分析资产管理人在履行信义义务时应达到和满足的客观标准,这是出于对“法不强人所难”的法的价值的考虑。即使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也需要有具体的义务规则可供执行;违反信义义务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的,亦需要法的救济。应当注意到,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与违反合同的责任,两者在原理上是相通的:都是违反了信义义务期待的资产管理人应达到的第一性义务标准,由此所导致的第二性义务。同时,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对投资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受托财产的责任。前者是要求资产管理人对财产进行管理,所产生的收益必须交给投资者。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后者的意思是资产管理人在资产管理中管理受托财产不当致使财产遭到损害或者损毁,资产管理人对受托财产负有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根据救济途径的区别,投资者的救济权包括两类:既可能是对物的,也可能是对人的。最后,由于我国《信托法》在移植过程中的“异化”和资产管理业务“法律关系认定的多样化”,造成现行《信托法》难以承载统一规制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使命。因此,借鉴域外典型的立法路径,探求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体系化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分属两大法系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规范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相关规则为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体系化构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综合考虑下,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规则应当以体系化的思路来考量,需要多个位阶的法律法规进行共治,形成一个“基础法律+监管法规+自律规则”的系统化规则体系。即以《民法典》为指导,《信托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框架,金融监管法规予以细化,自律规范进行补充。于其立法,可以采取一种阶段式、渐进式的立法策略。另外,在确定了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模式后,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信义义务的框架构建。这更好地为实践中问题的解决画上了句号。
和龙[5](2018)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要加快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我国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整个城乡发展格局产生积极影响,必将为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因此,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融合主体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价值链显着提升,供应链加快重组,各融合主体利益连接机制逐步完善,融合模式更加多样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蓝海,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及效果日益凸显。但是,毋庸讳言,伴随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蓬勃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也与日俱增,而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风险在快速转变,而且日益复杂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成色,风险管理的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能行稳致远;风险管理的不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会徘徊不前,甚至无疾而终。因此,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研究”为题,以期综合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乡村振兴理论、农业风险管理理论等理论,构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为证实或证伪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各种理论命题提供新的经验和科学证据;在遵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律、风险管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科学的政策和实施有效的服务项目做出制度安排,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利益主体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稳健启航。按照以上思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识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演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评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等。具体分为7章内容:第1章,引言。本章将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等。第2章,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进行了梳理,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使本研究脉络更为清晰。第3章,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分析。本章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现状及机遇,以期摸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家底”,找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基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类型、风险识别、风险演化、风险衡量等,以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方向更为明确。第4章,基于家庭农场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及风险的分析。本章基于家庭农场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愿视角,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以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提供微观基础。第5章,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模式创新。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模式创新日趋多样化,但金融创新尤为重要。因此,本章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从发展农产品期货、农产品期权、价格保险+场外期权+期货市场等方面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模式,以期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四梁八柱”。第6章,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本章将回答如何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问题,将从原则、机制、政策方面来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水平。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表明,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拓展产业融合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有利于化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面临着外部风险,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也面临着内部风险,如产业链条短、融合主体带动力不强,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等。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参与意愿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微观风险,直接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应重点从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体系两方面着力,防范与化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搭上“时代高铁”,实现高质量发展。
戴鸿丽[6](2017)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人们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研究是对金融创新研究的继承与深化。相对于西方理论界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的"冷",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正方兴未艾。系统梳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近期研究,对业务创新活动的基础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领域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来说可以细化为:商业银行适应环境变化所进行的业务创新;商业银行业务市场细分所进行的业务创新;商业银行选择合作伙伴后进行的业务创新;操作平台变化后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西方的研究对比,我国的研究热点较多,但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是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的薄弱之处。
沈燕雯[7](2016)在《建行苏州分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稳步推进,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机遇面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强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推进力度。建设银行于2014年末在苏州成立了总行级机构中新跨境金融中心,全面提升了建行在苏州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然而,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运用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展有效的营销成为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首先,本文从人民币的国际化背景着手,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本文对苏州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的营销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紧接着,本文在对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在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业务发展中的竞争优、劣势,并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建议,以保持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市场领先优势。此外,本文也希望对建设银行其他机构以及同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营销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本刊编辑部[8](2015)在《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文中研究指明3月3日和5日,2015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新常态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保持经济稳中求进,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本刊编辑部对经济金融领域部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或建议进行了整理。
夏青[9](2009)在《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任务的提出,金融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期货市场作为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正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中国期货市场呈现飞速发展的局面,商品期货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作为金融期货代表的股指期货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构思,新的市场环境,新的发展形势,给期货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随着金融期货推出市场的消息,掀起了一股券商收购期货公司的热潮,由此为期货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正日益成为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新的市场条件下,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如何制定营销策略和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如何建立自己的特色是当前各大券商背景期货公司正积极探索的一条路。本文从国内外期货行业发展背景出发,对商品期货的蓬勃发展,金融期货的蓄势待发,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期货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开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期货IB业务的概念做了明确定义,同时结合国外先进期货市场IB业务发展模式与中国国内期货业务发展模式作了分析,为接下来券商控股期货公司IB业务的引入做了铺垫。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的发展形势,以及发展期货IB业务的必要性,开展期货IB业务能够产生何种裨益,随后对国内券商控股期货公司IB业务发展现状做了深刻的解析。读者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可以了解为什么要发展期货IB业务,发展期货IB业务能为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带来什么好处,当前期货IB业务已经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为下面对期货IB业务营销环境分析和营销策略的探讨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是针对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发展的营销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是分析了传统期货营销策略的不足,说明老的营销策略为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券商控股期货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然后对目前期货IB业务营销活动开展所面对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主要从目标客户、期货品种、竞争对手以及业务链的拓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从营销6要素入手对期货IB业务营销策略给出可行的对策;第四部分继续从“软”营销的角度,从服务的环节上对期货IB业务的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五部分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期货IB业务的市场调研,分析了其公司面临的市场条件,并对其期货IB业务现状进行剖析之后,给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营销策略。全文沿着发现问题,分析营销环境,给出营销对策的思路来撰写,环节设计紧扣期货IB业务为具体研究对象,努力在特定的范围内有针对性的讨论问题,把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发展所面对的难题以及可提供的营销策略通过文章一一呈现和解决,希望能够给新形势下期货IB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观点。
刘维奇[10](2008)在《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不论是在一个国家、社会组织,还是公司、家庭。研究经济离不开金融,金融依存于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通讯信息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金融把个人与自己看不到的公司联系在一起。金融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革命如影随形,网络技术革命与“新经济”、“新金融”相伴,金融创新异彩纷呈、层出不穷。上世纪后半叶,现代金融理论随着“新经济”、“新金融”的需求不断发展,吸引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精英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践创新,投资组合、资产定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金融效率等理论创新造就了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全球化蕴含着资本市场一体化。“新金融”为经济繁荣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经济孕育了风险。因此,“新金融”是一把双刃剑。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充分挖掘资本市场潜力,需要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量子解析金融市场非理性,准确估价金融风险,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效率。这正是本文的立足点。本文的研究基础定位在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新兴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市场。以提升金融效率为研究主线,透过中国金融市场认识资本市场,解析资本市场。通过运用随机分析方法和计量数学模型研究金融市场的外在复杂性特征(或非线性特征),探索金融市场的内在变化规律。本文的目标是中国金融效率,在剖析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中国金融经营模式、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中国金融生态以及与股票市场息息相关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从技术层面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观,科学分析金融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原因,重新审视和厘定金融市场的概念、特点、分类、构成和功能,比较研究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经营模式。以此为基础,谨慎检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同于国际其它资本市场,抑或“银行主导型”结构,抑或“市场主导型”结构,而是“银行市场+证券市场”的“政府主导型”结构,这既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也是中国金融在目前所处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针对中国金融经营模式,本文认为中国正处在分业经营法律框架下,以混业经营为发展趋势的,从“分业”向“混业”过度的综合经营模式。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达和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有必要继续持续一段时期,目前混业经营还为时过早。然而“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明显不足,不能适应中国金融的综合经营模式。本文认为在不改变分业经营法律框架条件下,探索一种“一行三会”的合作监管模式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不确定性是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中性概念的不确定性既可以为人们带来超额收益,也可以给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和法律等因素的风险需要管理,而不可能消除。效率意味着不可预测,可预测性会使你处于不利地位。本文认为,不确定性能够降低风险,有助于提升效率。不确定性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空间,能够为你创造机会。金融效率体现在系统(或宏观)、个体(或微观)、市场(或中观)三个层面,核心都是资源配置。本文在深刻认识和探索不确定性、风险、金融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基础上,解析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即流动性过剩、局部交易流动性不足隐患和流动性黑洞危机。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效率,虽然有数以百计的文献做了研究和探讨,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可能是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抑或数据选择存在差异,抑或研究者对效率认识的偏差等等,但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非常必要,因为效率直接影响风险的把握和价格机制的可靠性。本文研究结果认为,中国金融市场中沪深两市行为相似,但是存在差异,上海市场效率优于深圳市场。虽然中国金融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特征,但总体上达到或者说趋于弱式有效。金融市场是复杂适应性系统。这是由于市场参与者,适应性主体的有限理性所决定的。本文认为正是这种有限理性,有时甚至表现为非理性的运动和扩散,使金融市场从原因复杂性转向结果复杂性。本文应用复杂性和非线性科学先驱约翰·霍兰德关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观点,尝试给出金融市场复杂性的描述,剖析金融市场的原因复杂性。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指示器是金融资产的价格,金融市场的复杂性通过金融资产的价格表现出来,因此,本文紧紧抓住金融资产价格或收益来探索金融市场的结果复杂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复杂特征:(1)金融资产价格序列遵循非平稳Ⅰ(1)过程,金融资产收益率是具有近似一阶不相关的平稳过程;(2)金融资产的收益的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具有明显的尖峰、重尾和不对称等特征;(3)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是二阶相关的,存在波动聚集效应;(4)金融资产价格序列呈现长记忆特征,具有状态持续性;(5)金融资产价格不完全遵循随机游走或标准布朗运动,金融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同时,本文针对应用数学模型解析金融复杂性问题,从下面三个方向上作了探索:其一,通过重尾指数(或重尾阀值)估计准确估价金融风险;其二,通过波谱分析量子解析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因素;其三,通过建立多重分形收益模型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本文辩证认为,复杂性增加了人们认识和驾驭金融市场的难度,但是,复杂性为金融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提供了支撑,营造了金融系统的创新空间,能够促进金融效率的演化提升。中国的金融改革项多面广,本文不能也没有能力全部涉猎。针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密切相关的金融创新——与股权分置改革相伴的权证的复出、为了调控宏观经济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所施行的连续利率调整政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汇率价格变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上市等金融改革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和中国权证市场相互影响,不论交易量还是交易价格互相冲击,这种影响似乎权证市场对股票市场更强一点。同时,两个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股票市场对权证市场更加显着。中国股票市场对从1993年至2007年间12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反应表现不同,对前4次利率上调呈现“利空”,而对后8次呈现“利好”,但是综合来看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利率政策的连续使用,抑制作用渐进明显。2005年7月汇率改革前,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协整关系;而汇率改革后,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两个市场存在协整关系。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汇率改革后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繁荣,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逐浪的作用。特别是工、中、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扩大了金融市场规模,优化了资本市场结构,确立了股票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总体来讲,中国金融改革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趋于合理,金融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有利于经济系统趋向于均衡。针对中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金融流动性风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低效率,以及由于间接融资主导而带来的“高储蓄”和“融资难”问题,本文提出设计“可选择可交换债券”金融工具,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改革为载体,从技术层面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效率。效率无止境,对金融效率的探索无止境。追求效率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家庭的本能。金融复杂性孕育风险,但是也助推金融效率的提升。深刻认识金融复杂性,探索金融市场规律,激活金融工程中国创造,是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必然选择。
二、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热点纷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热点纷呈(论文提纲范文)
(1)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归属研究的前提思考 |
第一节 规范层面:人工智能概念能否合理界定 |
一、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界定的争议 |
(一)批判论者:人工智能概念难以界定 |
(二)赞成论者:人工智能概念可以界定 |
(三)争议焦点归纳 |
二、人工智能概念界定的分析与结论 |
(一)人工智能概念界定的价值要求 |
(二)人工智能概念界定的现实基础 |
(三)人工智能概念界定的内涵外延 |
第二节 事实层面:人工智能刑事风险是否存在 |
一、关于人工智能刑事风险属性的争议 |
(一)批判论者: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系主观杜撰 |
(二)赞成论者: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系客观存在 |
(三)争议焦点归纳 |
二、人工智能刑事风险属性的分析与结论 |
(一)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本质 |
(二)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现状 |
(三)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类型 |
(四)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特征 |
第三节 价值层面:智能研究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
一、关于人工智能研究需求认识的争议 |
(一)批判论者:人工智能研究缺乏社会需求 |
(二)赞成论者:人工智能研究具备时代价值 |
(三)争议焦点归纳 |
二、人工智能研究社会需求的分析与结论 |
(一)人工智能刑法研究开展的社会背景 |
(二)风险社会的定位与风险刑法的走向 |
(三)风险社会理论与人工智能刑法研究 |
第四节 基本的结论 |
第二章 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困境:过失的归责间隙 |
第一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的基本解读 |
一、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的涵义 |
二、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的辨析 |
第二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间隙的存在范畴 |
一、故意犯罪中归责间隙的排除 |
二、过失犯罪中归责间隙的呈现 |
(一)过失归责困境的表象 |
(二)过失归责的理论透视 |
第三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间隙的形成原因 |
一、人工智能技术导致预见不能,冲击归责基础 |
二、人工智能技术造成因果错综,阻滞责任分配 |
三、人工智能技术缺失前置规范,难断注意义务 |
四、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纵向关系,扭转归责维度 |
五、人工智能技术脱逸经验事实,虚化判断根据 |
第四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间隙的衍生影响 |
一、导致刑事责任无法有效分配 |
二、引发人工智能刑事责任研究 |
第五节 基本的结论 |
第三章 归责困境的解决可能:路径归纳与风险评析 |
第一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可能的解决路径 |
一、解释论进路:恪守传统刑法理论 |
(一)解释论进路的基本认识 |
(二)解释论进路的应对策略 |
(三)解释论进路的理论评析 |
二、立法论进路:增设人工智能犯罪 |
(一)立法论进路的基本认识 |
(二)立法论进路的应对策略 |
(三)立法论进路的理论评议 |
三、对策论进路:构建智能刑法体系 |
(一)对策论进路的基本认识 |
(二)对策论进路的应对策略 |
(三)对策论进路的理论评议 |
第二节 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解决的风险评析 |
一、规范内风险:传统责任要素的变迁 |
(一)预见可能的抽象化 |
(二)侵害结果的边缘化 |
(三)因果关系的减省化 |
(四)过错责任的局部化 |
二、规范外风险:刑法体系功能的紊乱 |
(一)冲击刑法体系的安全性 |
(二)弱化刑事责任的公平性 |
(三)动摇刑罚制度的正当性 |
第三节 基本的结论 |
第四章 刑法回应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的立场遴定 |
第一节 排除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地位 |
一、事实层面:人工智能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 |
(一)人工智能运作机理考察 |
(二)人工智能工具属性考察 |
(三)人工智能发展脉络考察 |
二、规范层面:人工智能不应成为刑事责任主体 |
(一)人工智能欠缺自由意志 |
(二)人工智能欠缺责任能力 |
(三)人工智能欠缺行为能力 |
(四)人工智能欠缺受刑能力 |
(五)人工智能欠缺拟制条件 |
三、价值层面:人工智能无需成为刑事责任主体 |
(一)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理性评估 |
(二)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应对预测 |
(三)人工智能刑法主体的价值否定 |
第二节 恪守刑法规避风险的理性姿态 |
一、对于技术发展:理性干预而非感性干涉 |
(一)警惕刑法调整对象的过度化 |
(二)杜绝刑法立法目的的象征化 |
(三)防范刑事入罪标准的模糊化 |
二、对于刑事风险:恪守谦抑而非畸重预防 |
(一)风险应对恪守谦抑性的必要 |
(二)风险应对预防走向性的警惕 |
三、对于应对选择:理论调整而非体系重构 |
(一)风险应对解释论进路的提倡 |
(二)风险应对立法论进路的疑惑 |
(三)风险应对对策论进路的弊端 |
第三节 满足应对归责困境的现实需求 |
一、归责困境的解决需要弥合归责间隙 |
(一)克服预见不能引发的归责困境 |
(二)理顺因果关系的规范体系定位 |
(三)应对注意义务缺位的现实情形 |
(四)突破纵向关系的惯性思维束缚 |
(五)回应经验事实缺乏的认定难题 |
二、归责困境的解决需要规避体系风险 |
(一)戒备传统责任要素的异化 |
(二)防范刑法体系功能的紊乱 |
第四节 基本的结论 |
第五章 刑法应对涉人工智能犯罪归责困境的方法抉择 |
第一节 过失归责构造的转型:从意志归责到规范归责 |
一、意志归责的发展脉络与核心特征 |
(一)意志归责的发展脉络 |
(二)意志归责的核心特征 |
(三)意志归责的学说评述 |
二、规范归责的流派学说与基本要求 |
(一)规范归责的流派学说 |
(二)规范归责的基本要求 |
(三)规范归责的学说评述 |
三、过失论由意志向规范的构造转型 |
(一)构造基础:过失理论与意志归责、规范归责 |
(二)为何转型:过失构造转型与智能风险的应对 |
(三)如何转型:过失归责实现由意志向规范转变 |
(四)转型意义:完善构成要件以及重构过失不法 |
第二节 归责的前提梳理:风险的刑法允许与否 |
一、允许风险的基础解读 |
(一)允许“谁”:风险的实质 |
(二)“谁”允许:允许的主体 |
(三)不同语境风险含义的契合 |
二、允许风险的规范判断 |
(一)允许风险的立法司法类型划分 |
(二)不同类型允许风险的判断标准 |
(三)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允许与否 |
三、“允许风险”的理论评述 |
(一)允许风险理论能够赋予人工智能技术风险以规范价值 |
(二)允许风险理论能够杜绝以抽象危险预见为根据的归责 |
(三)允许风险理论能够克服新过失论对于注意义务的依赖 |
第三节 归责的行为考察:创设不被允许的风险 |
一、风险管辖领域的划分与管辖判断 |
(一)管辖思维于风险分配中的应用 |
(二)人工智能风险管辖的领域划分 |
(三)风险管辖领域判断的实例说明 |
二、行为主体注意义务的规范化展开 |
(一)注意义务的本质与来源 |
(二)填充规范的机能与解释 |
(三)允许风险的实质化判断 |
三、行为创设不被允许之风险的判断 |
(一)正向判断:形式与实质的双重判断 |
(二)反向排除:创设风险下的归责排除 |
四、“风险创设”理论评述 |
(一)风险创设理论实现了归责根据由经验事实向规范转变 |
(二)风险创设理论实现了归责思想由因果论向管辖论转变 |
(三)风险管辖理论实现了责任归属由纵向向横向维度转变 |
第四节 归责的结果考察:实现不被允许的风险 |
一、风险实现于规范保护目的范围的检验 |
(一)注意义务规范的确定 |
(二)规范保护目的的探寻 |
(三)风险实现的范围判断 |
二、风险创设与风险实现规范关联的考察 |
(一)风险创设与实现规范关联的实质 |
(二)行为与结果规范关联考察的方法 |
(三)合义务替代行为考察面临的难题 |
三、风险升高理论对特殊情形的必要补充 |
(一)确定避免与风险升高标准的争议 |
(二)关联成立所要求风险升高的程度 |
(三)风险升高理论面临的诘责与回应 |
四、“风险实现”理论评述 |
(一)规范保护目的检验可以合理限制过失犯罪的不当扩大 |
(二)行为与结果的规范关联使归责摆脱对因果考察的依赖 |
(三)风险升高理论的价值选择能够有效实现过失犯罪归责 |
第五节 基本的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流服务供应链 |
2.1.2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 |
2.1.3 企业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资源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核心能力理论 |
2.2.4 波特价值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物流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
2.3.2 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 |
2.3.3 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
2.3.4 物流企业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 简要述评 |
3 案例介绍 |
3.1 行业基本情况 |
3.1.1 供应链集成服务加快发展 |
3.1.2 物流企业开始全面介入供应链 |
3.1.3 供应链物流管理行业加快资源整合 |
3.2 物产中大基本情况 |
3.2.1 公司简介 |
3.2.2 物产中大财务状况 |
3.3 物产中大的商业物流模式 |
3.3.1 原有的商业物流模式 |
3.3.2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商业物流模式 |
4 案例分析 |
4.1 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原因 |
4.1.1 行业竞争激烈 |
4.1.2 市场需求变化 |
4.1.3 数字经济浪潮 |
4.2 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
4.2.1 消费者价值取向创新 |
4.2.2 盈利模式创新 |
4.2.3 关键业务创新 |
4.3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产业绩效 |
4.3.1 形成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格局 |
4.3.2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赋能传统产业 |
4.3.3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对产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
4.4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的治理绩效 |
4.4.1 资源配置优化绩效 |
4.4.2 股权结构优化绩效 |
4.4.3 整体上市规避同业竞争绩效 |
4.5 商业物流模式创新经营绩效的变动趋势分析 |
4.5.1 市场效益分析 |
4.5.2 资产周转效率分析 |
4.5.3 资产结构效益分析 |
4.5.4 研发能力效应分析 |
4.5.5 规模效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问题和主要结论 |
四、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 |
五、研究维度和创新尝试 |
第一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问题提出 |
第一节 资产管理的历史演进 |
一、资产管理起始于普通的民事活动 |
二、我国资产管理向金融业务的演变 |
三、我国资产管理向“代客理财”的回归 |
第二节 我国资产管理关系的要素解析 |
一、资产管理关系的主体 |
二、资产管理关系的行为 |
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法律由来及不足 |
一、我国现行法中信义义务的由来 |
二、信义义务的产生原理尚不明确 |
三、信义义务的内容不清晰不完善 |
四、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承袭旧义 |
五、资产管理行业的上位法仍缺位 |
小结 |
第二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法理剖析 |
第一节 信义义务来源、功能及性质的明晰 |
一、信义义务之滥觞:合同的不完全性与实质的信义关系 |
二、信义义务的功能定位 |
三、信义义务的性质:约定义务抑或法定义务 |
第二节 信义义务的内在构成 |
一、主观信任 |
二、客观的信任状态 |
第三节 资产管理业务中信义义务的生成逻辑 |
一、资产管理的设立阶段:信义关系的引起 |
二、资产管理的管理阶段:信义义务的产生 |
第四节 通道业务与刚性兑付中的信义义务辨分 |
一、通道业务中资产管理人不负有信义义务 |
二、刚性兑付并非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要求 |
小结 |
第三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信义义务内容界定标准的构建 |
一、厘清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内容的必要性 |
二、界定的第一层次:信义义务与其他义务的区分 |
三、界定的第二层次:信义义务内容间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和具体内容 |
一、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分析 |
二、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剖析 |
第三节 资产管理人针对不同类投资者的信义义务具体内容区分 |
一、销售阶段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别 |
二、管理阶段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别 |
第四节 资产管理人履行信义义务客观标准的完善 |
一、资产管理人履行忠实义务的两个客观标准设定 |
二、资产管理人履行注意义务的客观标准争议与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资产管理人违反信义义务的救济机制 |
第一节 对人之诉 |
一、针对资产管理人的解任 |
二、针对资管第三人的诉讼 |
第二节 对物之诉 |
一、对物之诉的构成要件 |
二、对物之诉的适用对象 |
三、对物之诉的举证责任 |
第三节 法律责任追究 |
一、责任类型 |
二、责任承担 |
小结 |
第五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本土化构建 |
第一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上位法审思 |
一、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上位法缺位之后果 |
二、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上位法的明晰 |
第二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 |
一、境外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 |
二、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框架建议 |
一、信义义务的法律定位 |
二、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构建 |
三、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明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法 |
1.4.2 入户调查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4.4 风险管理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2.2.5 农民增收理论 |
2.2.6 风险管理理论 |
2.2.7 农业风险全面管理理论 |
2.2.8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2.3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 |
2.3.1 核心概念 |
2.3.2 本研究的研究范畴 |
3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分析 |
3.1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
3.2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3.3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 |
3.4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的含义 |
3.5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的类型 |
3.5.1 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的来源划分 |
3.5.2 按其它方式划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 |
3.6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识别 |
3.6.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识别的含义 |
3.6.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识别的内容 |
3.6.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识别的方法 |
3.7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演化 |
3.7.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因素 |
3.7.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事件 |
3.7.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损失 |
3.7.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作用途径 |
3.7.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承受者 |
3.8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成因及应对 |
3.8.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成因 |
3.8.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应对 |
3.9 小结 |
4 基于家庭农场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及风险的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变量选择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运行结果与分析 |
4.3.1 家庭农场主特征变量的影响 |
4.3.2 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 |
4.3.3 外部环境特征变量的影响 |
4.3.4 基础设施变量的影响 |
4.3.5 净收益与风险的影响 |
4.4 家庭农场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愿发生机制的ISM分析 |
4.5 小结 |
5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
5.1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
5.2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之一:远期合约、期货合约 |
5.2.1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含义 |
5.2.2 套期保值的运行机理 |
5.2.3 套期保值在规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的运用 |
5.3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之二:期权模式 |
5.3.1 期权合约 |
5.3.2 期权合约的运用 |
5.3.3 期权费用的确定 |
5.3.4 启示 |
5.4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之三:价格保险+场外期权+期货市场 |
5.4.1 国内外实践与相关政策解读 |
5.4.2 价格保险+场外期权+期货市场的基本原理 |
5.4.3 价格保险+场外期权+期货市场模式的探索与试点 |
5.5 小结 |
6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6.1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原则 |
6.1.1 注重绿色生态与“五生融合” |
6.1.2 激活融合活力以市场为导向 |
6.1.3 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并关注风险管理 |
6.2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机制构建 |
6.2.1 完善资源要素与合理配置机制 |
6.2.2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机制 |
6.2.3 健全完善现代科技创新引导机制 |
6.2.4 立足长远的人才培育机制 |
6.3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的对策 |
6.3.1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6.3.2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6.3.3 健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发展主体 |
6.3.4 持续激发农村产业融合中各个要素 |
6.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涉农公共服务供给 |
6.3.6 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及期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关于创新的理解 |
(二) 关于商业银行业务的理解 |
1. 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规定。 |
2. 经典教材、专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理解。 |
(三) 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理论流派 |
二、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研究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 |
1. 商业银行的转制。 |
2.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
3. 环境保护的需求。 |
4. 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
5. 人民币国际化。 |
6. 监管体制变革。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
1. 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制约。 |
2. 监管体制的制约。 |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领域 |
1. 商业银行适应环境变化所进行的业务创新 |
2. 商业银行业务市场细分所进行的业务创新 |
3. 商业银行选择合作伙伴后进行的业务创新 |
4. 操作平台变化后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述评与展望 |
(7)建行苏州分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观念 |
2.2 市场定位理论 |
2.3 市场营销组合 |
第3章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概述 |
3.1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概述 |
3.1.1 发展沿革 |
3.1.2 分支机构 |
3.1.3 主要业绩情况 |
3.2 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发展概述 |
3.2.1 发展沿革 |
3.2.2 分支机构 |
3.2.3 主要业绩情况 |
第4章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概述 |
4.1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 |
4.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
4.1.2 人民币的国际化背景 |
4.1.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 |
4.2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历程 |
4.2.1 跨境人民币业务定义 |
4.2.2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历程 |
4.2.3 跨境人民币业务主要产品 |
第5章 苏州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分析 |
5.1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5.1.1 营销环境概述 |
5.1.2 宏观环境分析 |
5.1.3 微观环境分析 |
5.2 市场需求分析 |
5.2.1 市场供需现状 |
5.2.2 市场需求特点 |
5.2.3 市场需求展望 |
5.3 市场竞争分析 |
5.3.1 竞争结构分析 |
5.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5.3.3 竞争特点分析 |
第6章 苏州建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
6.1 营销基本概况 |
6.1.1 业务开办历史 |
6.1.2 市场竞争力情况 |
6.2 市场定位情况 |
6.2.1 市场定位现状 |
6.2.2 市场定位优势 |
6.2.3 市场定位劣势 |
6.3 产品情况 |
6.3.1 产品现状 |
6.3.2 产品优势 |
6.3.3 产品劣势 |
6.4 定价情况 |
6.4.1 定价现状 |
6.4.2 定价优势 |
6.4.3 定价劣势 |
6.5 渠道情况 |
6.5.1 渠道现状 |
6.5.2 渠道优势 |
6.5.3 渠道劣势 |
6.6 促销情况 |
6.6.1 促销现状 |
6.6.2 促销优势 |
6.6.3 促销劣势 |
第7章 营销策略及实施建议 |
7.1 S T P策略建议 |
7.1.1 市场细分 |
7.1.2 目标市场 |
7.1.3 市场定位 |
7.2 营销策略建议 |
7.2.1 产品策略 |
7.2.2 价格策略 |
7.2.3 渠道策略 |
7.2.4 促销策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展望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建行苏州分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论文提纲范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在上海设立金融法院 |
全国人大代表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 保险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
全国政协委员杨超加速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提升商业银行跨境服务能力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优化新常态下结构化调控政策 |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 继续推动金融简政放权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许罗德推动“一带一路”黄金市场融合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周振海建立特定非金融领域反洗钱法规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张启阳深化资源型城市的金融支持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周学东尽早宣布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殷兴山加大农村金融环境建设政策扶持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协调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白鹤祥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全国人大代表王顺加大东北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力度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行长张文汇完善支付领域法规体系建设 |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协调 |
全国人大代表银监会消保局局长邓智毅加强对银行消费者保护立法 |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银监局局长高飞 加快修订《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支持A股纳入国际基准指数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推进现有期货品种对外开放 |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应加快推出短期国债期货 |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应对之策 |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以改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主任许锡龙扩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受惠面 |
(9)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期货IB业务基本概念及境外期货IB业务发展模式介绍 |
(一) 期货IB业务的基本概念 |
(二) 境外IB业务发展模式介绍 |
三、国内期货行业IB业务发展形势分析 |
(一) 新形势下发展期货IB业务的必要性 |
(二) 推动期货IB业务发展的裨益之处 |
(三) 当前期货IB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四、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模式改革 |
(一) 传统期货营销模式及其弊端 |
(二) 期货IB业务的营销环境分析 |
(三) 建立在营销6要素上的期货IB业务营销策略 |
(四) 调整营销服务模式促进期货IB业务发展 |
五、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策略模式探索 |
(一) 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背景介绍 |
(二) 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的SWOT分析 |
(三) 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调研 |
(四) X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
六、结束语 |
七、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10)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提高金融效率的探讨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金融市场理论与中国金融市场经营模式选择 |
2.1 金融市场 |
2.1.1 金融市场的特点与构成 |
2.1.2 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2.1.3 金融市场的分类 |
2.2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
2.2.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
2.2.2 金融市场存在的原因 |
2.2.3 金融市场的功能 |
2.3 金融市场结构 |
2.3.1 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结构与金融配置效率 |
2.3.2 “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证券市场金融 |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银行金融 |
2.3.4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选择——“银行市场+证券市场”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2.4 中国金融市场经营模式选择 |
2.4.1 中国金融市场分布与分业监管 |
2.4.2 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趋势 |
2.4.3 中国金融的综合经营与合作监管——复杂性与效率 |
第三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金融效率 |
3.1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
3.1.1 不确定性表征 |
3.1.2 不确定性起源 |
3.1.3 不确定性与风险 |
3.2 金融风险 |
3.2.1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类型及主要表现 |
3.2.2 金融风险度量 |
3.2.3 金融风险管理 |
3.3 金融效率与有效市场理论 |
3.3.1 金融效率概述 |
3.3.2 有效市场理论 |
3.3.3 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
3.3.4 行为金融 |
3.4 中国金融市场效率判定 |
3.4.1 研究方法选择 |
3.4.2 Wild Bootstrap方差比有效性检验 |
3.4.3 数据选取及其基本统计特征 |
3.4.4 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复杂性与金融效率 |
4.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
4.1.1 复杂性及内涵 |
4.1.2 复杂性科学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创新 |
4.2 金融复杂性表现及形成原因 |
4.2.1 金融复杂性表现 |
4.2.2 金融复杂性成因剖析 |
4.3 中国金融市场复杂性表征 |
4.3.1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研究思路 |
4.3.2 金融市场的非线性表征 |
4.3.3 金融市场的重尾性(非正态)表征 |
4.3.4 金融市场的簇族性(异方差)表征 |
4.3.5 金融市场的长记忆性表征 |
4.3.6 金融市场的分形表征 |
4.4 金融复杂性的进一步探索 |
4.4.1 准确估价金融风险——重尾指数估计 |
4.4.2 量子解析金融市场非理性——波谱分析 |
4.4.3 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多重分形模型统计分析 |
4.5 复杂性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 |
4.5.1 复杂性支撑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
4.5.2 复杂性营造了金融系统的创新空间 |
4.5.3 复杂性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演化提升 |
第五章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效率 |
5.1 权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的选取 |
5.1.2 实证研究 |
5.1.3 研究结论 |
5.2 央行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5.2.1 研究方法 |
5.2.2 实证研究 |
5.2.3 研究结论 |
5.3 汇率市场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数据及诊断 |
5.3.3 实证研究 |
5.3.4 研究结论 |
5.4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5.4.1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
5.4.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助推金融市场的繁荣 |
5.4.3 中国金融命脉决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5.5 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技术途径 |
5.5.1 新金融工具的设计 |
5.5.2 新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
5.5.3 主要观点与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附录 |
学习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 |
基本情况与个人简历 |
四、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热点纷呈(论文参考文献)
- [1]涉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归责研究[D]. 杨丰一. 吉林大学, 2021(01)
- [2]物产中大商业物流模式创新及效果分析[D]. 陈思婷. 暨南大学, 2020(04)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研究[D]. 钱俊成.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风险管理研究[D]. 和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6]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综述[J]. 戴鸿丽. 金融理论探索, 2017(05)
- [7]建行苏州分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沈燕雯.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8]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J]. 本刊编辑部. 中国金融, 2015(06)
- [9]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IB业务营销策略分析[D]. 夏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10]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D]. 刘维奇. 山西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