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1](2010)在《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不仅要求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更要求个人拥有应对激烈竞争必然带来的种种挫折的能力。挫折是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挫折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就是要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的理性态度和应对措施,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青少年时期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期,加强挫折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幸福感,尤其针对90后这一群体面对竞争更为激烈却经受不起挫折的特殊情况,挫折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国外对挫折的研究理论比较多,挫折教育的实践形式丰富多彩且收效良好,但对于挫折教育的理论研究却相对不足。我国在古代就有许多有关挫折及挫折教育的论述,当代社会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学科间各自为政,研究视角散乱,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引发青少年挫折情绪的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主客观分离导致追求目标受阻,理想理念缺失导致消极心理作祟,缺乏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模糊的伦理道德观导致消极的情感影响,这些构成了青少年挫折情绪产生的主观因素。通过对江苏省青少年群体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学生、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家长的访谈,发现当前青少年挫折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由于教育目标存在偏差、教育功利思想严重等方面的影响,在挫折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对挫折教育认识不足,挫折教育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等问题。挫折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更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挫折概念的相对性;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挫折产生的必然性,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挫折的积极性作用,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寻找挫折教育的可行性方法。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从关注问题到关注优势等基本原则。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感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挫折观;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等方面。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选择主要有:发挥学校主阵地效应,建设和谐校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构建科学教育模式;引发全民关注,营造良好社会教育氛围,通过这三条途径的协调合作来进行青少年挫折教育。
朱文玉[2](2017)在《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挫折承受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高中生挫折问题的多样性与其自身抗挫能力弱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妨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开展高中生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亦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全人格”这一基本要点的要求。本文以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通过对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和高中生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高中生挫折教育问题的缘由,意在综合高中生自身、同辈群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推动挫折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挫折认知和挫折承受力,促使高中生全面、和谐、多样化、自由地发展。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的现实境遇研究。当前高中生挫折教育面临一个日益开放复杂的环境,面对的问题日益新式多样,高中生的挫折遭遇与应对凸显出了在挫折情境上重点化与多元化并重、挫折认知上清晰性与模糊性并在、挫折反应上理智性与情绪性并存的特点,这使得加强高中生挫折教育变得日益紧迫和必要,出现新强度。第二部分是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实施力度不够、对象层次缺乏区分、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效果不明显等,总结出高中生挫折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学校实际实施程度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矛盾,并对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国家社会、高中生自身、学校、家庭等层面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部分是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策略研究。明确实施高中生挫折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广泛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补遗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并指明在高中生挫折教育中,学生自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同辈群体的示范作用、家庭的关键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助推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中生健康成长。
郭杰[3](2006)在《中学生挫折教育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挫折是指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预,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挫折感是指个人在认识到自己的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其实质是当事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即当事者是否受挫,不取决于旁观者的揣测和推论,而在于当事者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意识、评价和感受。也就是说,挫折感与当事者对挫折的意识程度有关。当事者对自己受挫情况的认识越明确,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越微弱。挫折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挫折感或挫折观教育,它具有引导性、渗透性、实践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遭遇挫折本身是一种生活常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然面对、积极克服。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提高学生的挫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种种挫折;第二,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待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挫折带累的消极影响;第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发展和提高他们对付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缘起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要求。从理论方面看,首先,挫折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挫折具有砥砺作用,它能使人从中得到锻炼,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挫折又具有消极作用,能使人心理失衡,挫伤人的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挫折作用的二重性是相对于人们对挫折的不同的认知和态度而言的。意志坚强的人,百折不挠;意志薄弱的人一压即跨。而这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具备的,它需要后天的磨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我们的挫折教育。其次,遭遇挫折是一种生活常态,人生复杂,世事难料,挫折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勇敢的态度去面对挫折。从现实方面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冲撞,宣扬江湖暴力等非理性思想的书籍充斥市场,损公肥私的贪污腐化现象不绝于耳。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年龄的特点,中学生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鲜明的心理特征,如:成熟前的动荡性、活动中的草
张艳琴[4](2007)在《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文中指出近年来,青少年暴力行为在世界范围内越演越烈。众所周知,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然而,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最关键和最危险的时期。对处于此时期的青少年来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特殊的发展变化时期,他们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太成熟,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往往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有些青少年由于家庭教育错误观念影响,他们崇尚武力,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目前,青少年暴力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深切地感受到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潜在危害性。青少年暴力行为是青少年犯罪的前奏、序曲,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止,任其自然发展,问题少年将会逐步走向犯罪。因此,调查研究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张家口、承德、邢台及保定5地市的7所中学和6所大学共19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在对有关青少年问题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形成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家庭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暴力及其青少年暴力行为。这一部分主要说明暴力以及青少年暴力的含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从不同角度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进行分类,分析青少年暴力行为对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家庭根源。这一部分是在对河北省1980名在校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少年犯管教所有关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自身素质、家庭结构模式、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活动方式、家庭内暴力、家庭成员对遭遇暴力侵害后的教育模式等因素。进而,为下一步提出措施提供重要依据。第三部分是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家庭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功能、改善家庭管理、加强母亲教育、杜绝家庭暴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社会对家庭教育的保障功能等具体措施。本文试图通过以上部分系统构建来减少和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为家庭预防和治理青少年暴力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张震龙[5](1996)在《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文中研究说明 湖北省荆沙市有一位全国闻名的少年,她就是荆沙市张冠军三巷小觉察五(1)班学生何蓉。 1991年,何蓉的父亲患内风湿半向不遂;1992年,何蓉年忱的奶奶瘫痪床;1994年,何蓉的母亲又患肠癌沉疴不起,面对这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作为独生女的小何蓉没有被家庭的灾难和不幸压倒,她以年幼瘦小的身躯,勇敢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长年累月毫无怨言地重复着许多枯燥繁重的家务活,悉心地照顾父母和奶奶的起居。何蓉在逆境中过早地学会了卖菜做饭倒痰孟,学会了替大从洗衣洗澡熬中药,学会了勤俭
张月云[6](2007)在《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是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载体,对隶属于某群体的个体而言,同辈群体的观念及行为模式几乎是一种普遍、隐蔽的强制力量。青年同辈群体是同辈群体的一个基本类型,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人际环境。处于青春期年龄的中职生,由于生理、心理、所处环境等原因,在智力、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精神需求、社会行为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中职生自踏入校园,即与同龄人朝夕相处,生活在相似性很强的相对封闭的同辈群体中。与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属于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它对个体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而言,同辈群体成员间是一种平等、自由的选择关系,更容易被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更利于消除青少年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去除其内疚感和焦虑感,完成其社会角色的塑造。可以说,在社会化进程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比班级更大更深远,因此更不可忽视。个人从属于群体是人的内在要求。同辈群体对中职生个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外在的强制力,主要是通过从众心理机制起作用,而从众心理是人的一种潜意识心理特征。在它的影响下,同辈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往往成为中职生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的主要参照系,也为个体的认知提供了信息源。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而言,由于中职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而同辈群体与之有着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客观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如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父母及老师的权威性在逐渐减弱;中职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与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占主体;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的影响等。青年同辈群体的存在与中职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要求相契合,它有利于中职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促使中职生独立性和社会化上有着进步意义。同时又由于同辈群体是行使脱离成人控制独立性的一个重要的活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对成人控制的反对,它常常会成为反主流文化的背景,可能由于群体意识等发生偏颇而成为个体消极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因素。所以,在肯定青年同辈群体的主流是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应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同辈群体在中职生道德教育中发挥正面作用,克服和避免其负面影响。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同辈群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提升同辈群体的亚文化的发展;强化“班级心理辅导”以纠正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大力开展同辈心理咨询活动以保障中职生同辈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孟四清[7](2016)在《从学生自杀现象谈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学生耐挫力差而出现的学生自杀或者伤人的事故屡见报端,不由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挫折是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行动时,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干扰或阻碍,其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它包括挫折源和挫折感。挫折源是指个体活动受阻的对象或情境。挫折感是指个体活动受阻时的心理反应。一般来说,挫折源的性质越严重,个体的挫折感就越明显、越强
二、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和特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挫折与挫折教育的识读 |
2.1 挫折的识读 |
2.1.1 挫折的内涵及分类 |
2.1.2 挫折的心理反应及影响 |
2.2 挫折教育的识读与抗逆力理论 |
2.2.1 挫折教育的涵义 |
2.2.2 挫折教育与抗逆力理论 |
2.3 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
2.3.1 青少年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期 |
2.3.2 挫折教育是特殊90 后群体的迫切需要 |
2.3.3 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
2.3.4 挫折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幸福感 |
第3章 引发青少年挫折情绪的原因分析 |
3.1 挫折的基本动因 |
3.2 产生挫折情绪的客观因素分析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社会因素 |
3.2.3 家庭因素 |
3.2.4 学校因素 |
3.3 产生挫折情绪的主观因素分析 |
3.3.1 主客观分离导致追求目标受阻 |
3.3.2 理想信念缺失导致消极心理作祟 |
3.3.3 缺乏对人本质的起码认识导致社交受挫 |
3.3.4 模糊的伦理道德观导致情感消极 |
第4章 我国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现状 |
4.1 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现状调查 |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当前青少年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实践探索 |
5.1 国外挫折教育经验借鉴 |
5.2 挫折和挫折教育的哲学分析 |
5.2.1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挫折产生的必然性 |
5.2.2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挫折的相对性 |
5.2.3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挫折的积极性作用 |
5.2.4 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寻找挫折教育的可行方法 |
5.3 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基本原则 |
5.3.1 因材施教的原则 |
5.3.2 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
5.3.3 关注优势的原则 |
5.4 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内容 |
5.4.1 加强青少年的世界观教育 |
5.4.2 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感教育 |
5.4.3 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
5.4.4 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 |
5.5 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途径选择 |
5.5.1 发挥学校主阵地效应,建设和谐校园 |
5.5.2 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健康教育模式 |
5.5.3 引发全民关注,营造良好社会教育氛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青少年挫折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三:青少年挫折教育访谈 |
(2)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评析与研究前景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面,临的新境遇 |
(一) 高中生挫折遭遇与应对凸显出新特点 |
1. 挫折情境:重点化与多元化并重 |
2. 挫折认知:清晰性与模糊性并在 |
3. 挫折反应:理智性与情绪性并存 |
(二) 高中生挫折教育面临环境与问题出现新变化 |
1. 挫折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开放复杂 |
2. 挫折教育面对的问题更加新式多样 |
(三) 高中生挫折教育需求出现新强度 |
1. 国家教育部门政策方针的基本要求 |
2. 高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
3. 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迫切需要 |
二、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实施力度不够,与学生需要形成明显反差 |
2. 对象层次缺乏区分,对特殊团体关心不足 |
3. 国家起步晚、研究少,受重视程度低 |
4. 教育形式以班会为主,说教明显多于实践 |
5. 缺乏评估反馈体系,总结反馈不到位 |
6. 教育效果不明显,难以真正育心励志 |
(二) 高中生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国家组织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社会支持 |
2. 高中生自身层面:青春动荡时期身心发展不成熟 |
3. 学校教育层面:应试教育成为挫折教育“绊脚石” |
4. 社会层面:竞争开放的社会氛围增加了挫折教育难度 |
5. 家庭层面:偏颇的家教观阻碍学校挫折教育的持续性 |
三、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
(一) 高中生挫折教育的实施原则 |
1. 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2. 广泛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
3. 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4. 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
5. 补遗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 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 |
1. 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参与挫折教育 |
2. 挖掘同辈群体的示范作用:引导良性竞争,建立挫折帮扶小组 |
3. 明确家庭的关键作用:培育子女阳光心态,关注特殊受挫子女 |
4. 强化学校的主导作用: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挫折教育 |
5. 增强社会的助推作用:健全社会关爱组织,拓宽挫折教育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挫折教育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挫折教育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学生挫折教育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 |
(一) 挫折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 挫折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三)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 |
二、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紧迫性 |
(一)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缘起 |
(二) 中学生常见心理挫折 |
(三) 重点中学学生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 |
三、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
(一)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原则 |
(二)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具体内容 |
(三) 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具体措施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暴力及其青少年暴力行为 |
(一) 青少年暴力的涵义 |
(二)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类型及表现形态 |
(三)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危害性 |
二、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家庭根源 |
(一) 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二) 父母自身素质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三) 家庭结构模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四) 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五)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六) 家庭文化活动方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七) 家庭内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八) 遭遇暴力侵害后家长教育模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
三、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家庭预防措施 |
(一) 加强家庭教育功能 |
(二) 改善家庭管理 |
(三) 推广母亲教育 |
(四) 优化家庭环境 |
(五) 杜绝家庭暴力 |
(六)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社会对家庭教育的保障功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 1:调查问卷 |
附 2:问卷说明 |
(6)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方法 |
一、同辈群体、中职生的含义及特征 |
(一) 同辈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
(二) 中职生的含义及特征 |
(三) 同辈群体与中职生班级的比较 |
二、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 |
(一)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发生影响的心理机制 |
(二) 同辈群体的群体文化对中职生价值观的影响 |
(三)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
三、正确处理同辈群体与中职生的关系 |
(一) 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同辈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 |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提升中职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 |
(三) 开展“班级心理辅导”以保障中职生同辈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
(四) 学校与家庭、社会相配合以防范同辈群体在中职生中的消极影响 |
四、研究同辈群体对中职生影响的意义 |
(一) 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改变 |
(二)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
(三) 有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王玲. 江南大学, 2010(02)
- [2]新时期高中生挫折教育研究[D]. 朱文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中学生挫折教育问题探析[D]. 郭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4]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D]. 张艳琴.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5]从“何蓉现象”谈青少年“挫折教育”[J]. 张震龙. 青年研究, 1996(01)
- [6]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D]. 张月云.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7)
- [7]从学生自杀现象谈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J]. 孟四清. 天津教育, 2016(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