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托河流域可能最大降水量的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新疆博河、精河流域降水特征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博河、精河流域主要测站进行资料收集,采用长短系列统计特征分析、模比系数分析和降水丰枯变化分析法分析了多年来该流域降水量系列特征变化。其中,以1956年~2007年为长系列、1956年~2000年、1956年~1979年、1971年~2000年、1980年~2000年4个系列为短系列。同时对该流域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博河、精河流域受气候、地形影响,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匀,地区分布差异显着,降水量有随地区变化"递减"的特点。
张桂林[2](2021)在《新疆白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金艳[3](2021)在《大通河流域河流水文健康评价及生态流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通河流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虽然天然水资源条件较好,但由于近些年来,流域内规划和建设了大型引调水工程以及水电站,使大通河中上游的水资源被大量拦截,这对于流域的水环境是难以承受的,位于下游的水文条件、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都将受到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大通河进行水文健康评价,并探索出适宜大通河的生态流量,为大通河河流水文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大通河为研究对象,从大通河径流和气象变化特征入手,研究了气候对径流的影响,为了说明人类活动中引调水工程和水库水电站的建设对大通河水文健康的影响,采用Flow Health模型对大通河流域水文健康进行了评价,并对主要控制断面进行生态流量计算,通过Flow Health模型选取最优生态流量方案,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大通河流域尕日得和尕大滩径流呈递增趋势,享堂站径流呈减少趋势,尕日得和尕大滩径流未出现明显的突变点,享堂站年径流在1996年发生显着性突变;降水和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上游潜在蒸散发减少,中游和下游潜在蒸散发出现增加的趋势。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分别在在1989年、1985年和2003年发生突变;通过将径流与气象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径流和降水的相关性较明显。(2)采用Flow Health模型对尕大滩、连城和享堂2014-2017年流量数据与1994年以前流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在模型默认阈值下,三个控制断面的流量健康指数(FH)得分均未超过0.8,表明测试期(2014-2017年)河流水文健康与参考期相比有部分差异,三个水文站在2014年或2015年(LF)枯水期流量指标分数和(LM)最小月流量指标分数偏低,并且流量季节变化指标(SFS)分数基本为0,说明引调水和水库水电站的修建对流域水文条件造成破坏,河道内流量相比参考期有所减少,流量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对很多物种的生存来说是不利的。(3)采用不同的水文学法计算生态流量,并通过Flow Health模型对生态流量进行建模,采用Flow Health模型对不同的生态流量过程进行评价,选取流量偏差指数(FH)分数最高的一组作为最佳生态流量方案,最后针对大通河提出生态流量的保障措施,为后续考虑生态流量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性意见。
靳磊[4](2021)在《新疆乌苏市不同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度,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难度较大。分析乌苏市水资源变化特点,结合区域7个主要控制水文站建站近60年径流数据,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乌苏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应措施和建议,为高效利用地表水资源,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张寒[5](2021)在《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等理念也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逐渐紧缺的自然资源、越发加快的城市扩张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精准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嘉陵江流域上游是我国南、北方的交错带,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带,长江流域的重要子流域,川、陕、甘三省的交界带,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屏障,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储备地,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保持物种资源丰度的后方。区域内冰雪的消融、黄土的进退、水源的浊清都指示着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选取能够反映嘉陵江流域上游自然、社会两大方面的22种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不同的指标组合方式,分别进行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恢复性、生态环境压力性3大方面。然后本文基于专项评价的结果,运用熵权法确定其对应的权重系数,从而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依据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理要素分异性特点,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一致。就总体情况而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21,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降低和升高的地区分别占77%和23%。研究区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良好。(2)本文一共划分出了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带、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带、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带、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5大生态环境脆弱区;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5大生态环境稳定区;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和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3大生态环境优良区。(3)通过考量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与地理要素分异特征的关系,本文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异质性分布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第一定律。本文把造成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要素归结为:地貌要素、海拔要素、断层要素和人口要素。4大要素相互关联共同造就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4)为了更好地支持研究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助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本文将研究区77个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的小流域主要集中发育于黄土丘陵地区,而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的在2000年主要集中于九寨沟县附近,而2015年则变为集中于凤县附近的秦岭山地之中。就统计结果来看:盐官河、漾水河、峁水河、太石河、北峪河、沟坝河、巩家河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较高。(5)通过分析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地表植被类型是最主要的因子,而其它主要驱动因子还有:土地利用情况、植被指数、道路密度、沟谷密度和人口密度。因此想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可以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合理种植适应区域自然条件的植物、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区域陡坡垦殖率等方面入手。
李兰[6](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吴君鸣[7](2021)在《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小流域是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单元,为探索沂蒙山区小流域尺度土壤保持功能大小及其空间分异性问题,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为研究区,基于Arc GIS技术平台,采用基础数据分析、InVEST模型计算和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在小流域划分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沂水县不同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土壤保持量及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小流域划分及其特征参照《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 653-2013)等标准和方法,将沂水县全境划分为75条小流域,划分的小流域按水系形态不同分为3种类型,其中水系形态为“完整型”的小流域40条、“区间型”的小流域24条、“坡面型”的小流域11条;沂水县小流域地面高程和坡度呈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密度呈现自县境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加的的变化特征。(2)土地利用分类及分布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和《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 51297-2018)等标准和方法,提出了由四级分类构成的沂水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类中将不同工程或耕作措施(梯田、坡地和平地)、地面坡度(<5°、5°-8°、8°-15°)作为第三、第四级分类指标;总体呈现出林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耕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3)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沂水县平均土壤实际侵蚀模数为816 t/km2/a,不同小流域平均土壤实际侵蚀模数在47 t/km2/a-2337 t/km2/a之间;不同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差异和空间分异比较明显,呈现由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土壤侵蚀模数较大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北部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土壤侵蚀模数较小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前平原和低丘陵地带。(4)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沂水县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1681 t/km2/a,不同小流域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在5795 t/km2/a-94457 t/km2/a之间,不同小流域土壤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大小差异和空间分异比较明显,总体呈现由县境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较高的小流域,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县境西部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较低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前平原和低丘陵地带。沂水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在70 t/km2/a-13960 t/km2/a之间,在一级分类中表现为林地(10326 t/km2/a)>园地(1474 t/km2/a)>耕地(1046 t/km2/a)>草地(946 t/km2/a);四级分类中<5°、5°-8°和8°-15°旱坡地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211 t/km2/a、1054 t/km2/a和70 t/km2/a,坡地果园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283 t/km2/a、1126 t/km2/a和569 t/km2/a,表明旱坡地土壤保持功能低于坡地果园,地面坡度增加导致土壤保持功能明显降低。
张润[8](2020)在《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非点源污染相对于点源污染,其发生机理和影响过程更为复杂,治理和控制难度也远远大于点源污染。重庆市位于三峡库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特殊的生态区位对整个长江流域和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农产业较发达,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2.24%,重庆市地貌以山地为主,特殊的地形地貌加大了农作物种植对非点源污染输出。为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研究,通过率定和验证表明,构建的模型满足适用性。基于模型模拟结果,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重庆市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根据内梅罗(Nemerow)综合水质指数法对研究区内各区县及水资源二级区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水质评价,并模拟3种不同化肥减量情景下的重庆市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及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重庆市非点源总氮与非点源总磷的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相似性,和降雨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总氮、总磷在2012年存在差异;从空间上看,总氮与总磷主要分布在渝西、重庆主城及綦江、万州、开县和巫溪等区域。2)重庆市各区县年均水质状况不佳,全市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2.66,呈中度污染,水质在轻度污染及以上的区县数量为8个,占比21.05%,而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区县高达30个,占比78.95%,主城地区综合水质指数普遍偏高,污染较为严重;洞庭湖水系、汉江、乌江水质呈轻度污染,长江上游干流呈中度污染,嘉陵江、泯沱江呈严重污染。3)化肥减量10%条件下,不同年份的总氮消减率在5.69%~7.82%之间,总磷消减率在3.26%~4.61%之间,全市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2.54,呈中度污染,南川区由严重污染降为中度污染;化肥减量30%条件下,总氮负荷消减率为14.22%~19.54%,总磷为6.52%~9.23%,全市水质指数为2.4,呈中度污染,永川区由严重污染降为中度污染;化肥减量50%条件下,消减了20.48%~28.14%的总氮,11.17%~15.82%的总磷,全市水质指数在2.2,呈中度污染,接近于轻度污染。减少化肥施用量对重庆市非点污染负荷有积极消减的作用,总氮消减率大于总磷。
杜慧华[9](2020)在《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受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与气候变化等因素驱动,全球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水危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时程分配严重不均,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且大部分被弃入海。因此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实施洪水资源利用,把汛期部分洪水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增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矛盾,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洪水资源利用的本质是实现“灾害水”向“资源水、生态水”的转化,是一种尽可能多的将汛期洪水转化为常规水资源的过程。由于洪水具有“利”“害”双重属性,因此在进行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时,需要综合协调流域用水需求与防洪安全、平衡效益与风险而适度开发。尽管洪水资源利用概念提出及大规模研究始于21世纪初,但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开发利用技术上,尚未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开发理论及其潜力评价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以承担适度风险,获得最大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出发点,在探讨流域洪水资源适度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并在研究区进行了实例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洪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难以定量表征所能接受风险的适度性的问题,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理论。以流域出口的不同的洪水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剖析洪水资源特性及其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利用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洪水资源适度开发利用概念模型,并利用KKT优化条件,分析了洪水资源利用中开适度开发利用的判断条件。(2)针对利用资源量的概念表征洪水资源潜力存在缺陷的问题,建立了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计算框架。基于洪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及内涵,分析了影响洪水资源潜力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适度开发利用判断条件,提出协调供需双侧变化和平衡风险效益影响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的具体计算方法。(3)为科学评估流域洪水资源利中的风险,提出了基于高维Copula函数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与地区组成计算模型及求解策略。利用高维非对称嵌套Copula函数表征了流域洪水的响应关系;并针对求解高维Copula函数现有方法的结果稳健性不足的劣势,提出了降维求解思路和智能计算方法。(4)基于洪水资源适度潜力计算框架和方法,以沭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验证。根据研究区域内水利工程及其运行管理特点构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模型,论述了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洪水调控能力与洪水资源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流域出口的弃水减少量和调节期结束时水库库容增加量为效益增量判别指标,以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的超标准水量作为风险增量判别指标,对流域适度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潜力为年均1818万m3。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江志鹏[10](2020)在《三江源地区潜在蒸发的演变规律及未来趋势》文中研究表明
二、托托河流域可能最大降水量的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托托河流域可能最大降水量的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博河、精河流域降水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选取 |
1.1 流域概况 |
1.2 降水资料选取 |
2 统计参数分析 |
2.1 参数计算方法 |
2.2 CV值的计算和确定 |
2.3 Cs值的计算和确定 |
2.4 统计参数的误差评定 |
3 降水系列代表性分析 |
3.1 长短系列统计参数对比分析 |
3.2 模比系数累积平均过程线分析 |
3.3 降水的丰枯变化 |
4 降水时空分布分析 |
4.1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4.2 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
5 总结 |
(3)大通河流域河流水文健康评价及生态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2.1.3 生态保护需求 |
2.1.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5 重点水利工程 |
2.1.6 引调水工程 |
2.2 研究方法 |
2.2.1 累计距平曲线法 |
2.2.2 Mann-Kendall检验法 |
2.2.3 滑动T检验法 |
2.2.4 小波分析 |
2.2.5 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方法 |
2.2.6 Anusplin插值方法 |
2.2.7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2.3 数据来源 |
第三章 大通河径流与气象演变特征 |
3.1 径流年内变化特征 |
3.2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
3.2.1 趋势性 |
3.2.2 突变性 |
3.2.3 周期性 |
3.3 气温、降水、蒸散发变化特征 |
3.3.1 趋势性 |
3.3.2 突变性 |
3.3.3 周期性 |
3.4 径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通河水文健康评价 |
4.1 Flow Health模型 |
4.1.1 子指标定义 |
4.1.2 子指标计算方法 |
4.1.3 子指标的生态意义 |
4.2 大通河Flow Health建模结果 |
4.2.1 确定参考期 |
4.2.2 定义丰枯水期 |
4.2.3 模型默认阈值下的流量健康评分 |
4.2.4 自定义阈值下的流量健康评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通河生态流量方案和保障措施研究 |
5.1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
5.1.1 Tennant法 |
5.1.2 年内展布法 |
5.1.3 频率曲线法 |
5.1.4 RVA法 |
5.1.5 下包线法 |
5.2 生态流量方案计算 |
5.2.1 默认阈值下Flow Health生态流量建模 |
5.2.2 自定义阈值下Flow Health生态流量建模 |
5.2.3 水文学法生态流量计算结果 |
5.2.4 下包线法确定的生态流量过程 |
5.3 生态流量的评估 |
5.4 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疆乌苏市不同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乌苏市水资源概况 |
2 研究资料 |
2.1 基本资料 |
2.2 资料插补延长 |
3 径流分析 |
3.1 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
3.2 径流丰枯分析 |
3.3 径流的年内分配 |
4 地表水资源评价 |
4.1 评价分区 |
4.2 评价结果 |
5 结语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3.1 理论目标 |
1.3.2 现实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流程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嘉陵江上游概况 |
2.1 研究地区范围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水文气象特征 |
2.4 土壤分布特征 |
2.5 植被分布特征 |
2.6 地貌分布特征 |
2.6.1 西秦岭山地 |
2.6.2 陇南黄土丘陵 |
2.6.3 徽成盆地 |
2.6.4 岷迭山地 |
2.6.5 龙门山地北段 |
2.7 生态环境问题 |
2.7.1 地质灾害 |
2.7.2 地震活动 |
2.7.3 水土流失 |
2.8 社会经济特征 |
第3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 |
3.1 实验指导理论 |
3.1.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3.2 数据选取原则 |
3.2.1 科学性原则 |
3.2.2 主导性原则 |
3.2.3 综合性原则 |
3.2.4 可行性原则 |
3.3 评价体系建立 |
3.3.1 数据种类 |
3.3.2 数据处理 |
3.3.3 流域单元提取 |
3.4 实验指标计算 |
3.4.1 地表湿度指数 |
3.4.2 土壤侵蚀强度K值 |
3.4.3 核密度指数 |
3.4.4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指数 |
3.4.5 植物缺水指数 |
3.4.6 岩层坚固指数 |
第4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1 生态环境敏感性专项评价 |
4.1.1 地形地貌敏感性评价 |
4.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4.1.3 地震地质敏感性评价 |
4.2 生态环境恢复性专项评价 |
4.3 生态环境压力性专项评价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4.1 评价模型 |
4.4.2 指标权重 |
4.4.3 评价结果 |
4.4.4 流域评价 |
4.4.5 空间格局分析 |
4.4.6 面积高程积分 |
4.4.7 驱动因素分析 |
第5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 |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办法 |
5.2 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1 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2 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3 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4 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区 |
5.2.5 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 |
5.3 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1 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2 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3 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4 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 |
5.3.5 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
5.4 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1 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2 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
5.4.3 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 |
5.5 分区分析 |
5.6 建议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一、学术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6)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
2.5 地下水 |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
2.7 土地利用 |
2.8 生态环境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
3.2.1 水体提取机理 |
3.2.2 水体提取方法 |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5.3.3 评价指标权重 |
5.3.4 评价指标量化 |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 |
1.2.2 InVEST模型应用 |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 |
1.3 研究区自然简况 |
1.3.1 地理区位 |
1.3.2 自然环境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小流域划分及其特征 |
2.2.2 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
2.2.3 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小流域划分 |
2.4.2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划分及其属性特征 |
3.1.1 沂水县地形与水系特征 |
3.1.2 小流域划分及基本特征 |
3.2 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
3.2.1 InVEST模型土壤侵蚀因子 |
3.2.2 土壤侵蚀量 |
3.3 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
3.3.1 沂水县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 |
3.3.2 不同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
3.3.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保持功能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附件 |
附件Ⅰ:沂水县主要河流水系特征 |
附件Ⅱ:沂水县小流域特征因子表 |
附件Ⅲ:土壤保持功能计算参数表(InVEST模型参数) |
附件Ⅳ:不同小流域实际侵蚀量图 |
附件Ⅴ:不同小流域土壤保持量图 |
致谢 |
(8)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SWAT模型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质与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系与水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水环境状况 |
第三章 SWAT模型基础据库构建 |
3.1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构建 |
3.1.1 空间数据库构建 |
3.1.2 属性数据库构建 |
3.2 模型的运行 |
3.2.1 子流域划分 |
3.2.2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
3.3 小结 |
第四章 SWAT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模型率定及验证 |
4.2.1 模型校准验证评价标准 |
4.2.2 模型校准方法 |
4.2.3 径流参数率定和验证 |
4.2.4 泥沙参数率定和验证 |
4.2.5 总氮参数率定和验证 |
4.2.6 总磷参数率定和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变化特征 |
5.1.1 年际变化 |
5.1.2 月际变化 |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
5.2.1 总氮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
5.2.2 总磷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重庆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水质管理的模拟研究 |
6.1 重庆市区县级区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 |
6.1.1 年均总氮负荷 |
6.1.2 年均总磷负荷 |
6.2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 |
6.3 重庆市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
6.3.1 非点源污染水质评价指数 |
6.3.2 重庆市区县级区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
6.3.3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
6.4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水质的影响 |
6.4.1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
6.4.2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水质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
1.3.2 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 |
1.3.3 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
1.3.4 研究进展评述 |
1.4 问题剖析 |
1.4.1 洪水的资源特性 |
1.4.2 洪水资源利用内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水资源系统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河流水系 |
2.1.2 水利工程 |
2.2 基本资料 |
2.2.1 降雨资料 |
2.2.2 径流资料 |
2.3 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
2.3.1 数据与方法 |
2.3.2 降水时间特征 |
2.3.3 降水空间特征 |
2.3.4 日降水集中指数 |
2.4 流域需水分析 |
2.4.1 最小生态需水 |
2.4.2 农业需水 |
2.4.3 跨流域调水 |
2.5 小结 |
3 基于最可能地区组成的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
3.1 概述 |
3.2 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框架 |
3.3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理论 |
3.3.1 Copula函数 |
3.3.2 数学模型 |
3.4 模型的构建方法 |
3.4.1 边缘分布函数选择 |
3.4.2 Copula函数选择 |
3.5 模型在复杂流域中的应用 |
3.5.1 智能优化算法的整体求解 |
3.5.2 二维Copula函数的分层求解 |
3.6 沭河流域整体设计洪水计算 |
3.6.1 分区洪水边缘分布 |
3.6.2 高维联合分布 |
3.6.3 分层联合分布 |
3.6.4 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 |
3.6.5 整体设计洪水过程线 |
3.7 本章小节 |
4 基于系统模拟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评价 |
4.1 概述 |
4.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与效益模拟框架 |
4.3 洪水资源利用中的风险与效益 |
4.3.1 风险分析 |
4.3.2 效益分析 |
4.4 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效益模拟方法 |
4.4.1 河道洪水演进 |
4.4.2 水库调洪 |
4.4.3 径流调节 |
4.5 沭河流域应用分析 |
4.5.1 模型框架 |
4.5.2 相关参数 |
4.5.3 现状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节 |
5 基于适度开发理论的洪水资源潜力评价 |
5.1 概述 |
5.2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 |
5.2.1 洪水资源利用的适度性 |
5.2.2 经济社会用水与洪水资源潜力 |
5.2.3 适度潜力的概念辨析 |
5.3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与流程 |
5.3.1 适度潜力评价框架 |
5.3.2 适度潜力评价流程 |
5.4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量 |
5.4.1 洪水资源量 |
5.4.2 洪水资源不可利用量 |
5.4.3 洪水资源可利用量 |
5.4.4 洪水资源现状利用量 |
5.4.5 洪水资源理论潜力 |
5.5 沭河流域洪水资源适度潜力 |
5.5.1 流域洪水调控能力方案集 |
5.5.2 效益与流域调控能力 |
5.5.3 风险与流域调控能力 |
5.5.4 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 |
5.6 经济社会用水对洪水资源适度潜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经历与成果 |
四、托托河流域可能最大降水量的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博河、精河流域降水特征分析研究[J]. 王燕. 陕西水利, 2021(11)
- [2]新疆白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优化配置研究[D]. 张桂林.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大通河流域河流水文健康评价及生态流量研究[D]. 张金艳. 西北大学, 2021(12)
- [4]新疆乌苏市不同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研究[J]. 靳磊. 地下水, 2021(03)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D]. 张寒.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7]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D]. 吴君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D]. 张润.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适度潜力评价研究[D]. 杜慧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三江源地区潜在蒸发的演变规律及未来趋势[D]. 江志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