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甘肃省兽医研究所[1](1977)在《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文中认为 目前,在家畜传染病活疫苗的研制工作中,种毒致弱的程度一般都采用回归本动物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做,不但耗费动物,工作繁重,而且由于检验次数和动物头数有限,结果往往不甚可靠,致使在进一步区域试验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这些弊病,对于那些不易致弱
陆慧君[2](2008)在《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受体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HEV)能引起仔猪呕吐、衰竭或明显的神经症状。1~3周龄的仔猪感染HEV后,死亡率通常高达20~100%。大量的血清学调查表明,HE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对从吉林省5个地区采集的1117份猪血清进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HI抗体调查,结果发现其总体阳性率为52.4%,提示吉林省的猪群中普遍存在HEV感染。从长春地区九台市某猪场发病仔猪脑内分离获得1株病毒,经系统鉴定为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JT06;进而对该毒株的5个结构蛋白全长cDNA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EV-JT06与HEV-67N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HEV-JT06可能是从北美种系HEV-67N进化而来的。通过对HEV-JT06与GenBank中发表HEV的5个结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发现HEV-JT06株5个结构蛋白序列发生多个氨基酸的独自变异,可能是HEV-67N传入我国后,在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以HEV-JT06为基础,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实现了HEV S1重组蛋白的分泌性表达,以重组HEV S1蛋白代替全病毒进行VOPBA,获得一条与HEV S1蛋白特异结合的90kDa蛋白条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在PK-15细胞膜表面的HEV受体。为了对HEV受体进行全面鉴定,本研究利用T7噬菌体展示系统构建了PK-15细胞的T7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容量、重组率和文库滴度均达到理想要求。并用纯化的HEV进行文库筛选,最终获得一个与HEV结合的蛋白PKCP1,该蛋白编码121个氨基酸,与野猪mRNA同源性较高,该蛋白可能是HEV在PK-15细胞上受体蛋白的功能区。对PKCP1蛋白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是亲水性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和良好的抗原性,其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接受多种信号的调控。该项研究对PK-15细胞上HEV受体的筛选为由受体介导的细胞感染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朱光泽[3](2007)在《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应用酶联连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本课题组建立的免疫捕获多联RT-PCR方法,对吉林省人群和动物群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抗体和HEV RNA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克隆猪戊型肝炎病毒吉林分离株Ch-S-1全基因组。并对全长cDNA克隆的表达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吉林省猪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86.61%(427/493),从猪胆汁中检测到的HEV RNA片断(348 bp)序列分析为基因Ⅳ型。牛、羊、鹿、鸡、马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45.86%(122/266)、7.52%(7/93)、43.61%(348/798)、4.87%(18/369)、15.73%(31/197)。对吉林省人群血清(7,514份)HEV抗体阳性率为22.7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27%、女性阳性率为10.88%。20岁以下人群HEV抗体阳性率低于1.00%。HEV抗体男女抗体阳性率之比为2.64:1。HEV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流行,在不同职业人群中流行情况不同。从急性戊肝患者血清中检测到HEV RNA(348 bp),序列分析为基因Ⅳ型。设计8对PCR引物分片段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长春分离株Ch-S-1全基因,两端采用RACE法扩增,得到HEV Ch-S-1全长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EF077630) 7,261bp。HEV Ch-S-1全序列与已报道的36株人源和猪源HEV序列比较,其基因结构特征与HEV IV型一致。用质脂体转染法将pBlueScriptⅡKS(-)-HEV体外转录得到的HEV基因组RNA转染至HepG2细胞,并对其克隆的表达进行了初步鉴定。
修晶辉[4](2011)在《猪鸡肠道益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TGEV和IBV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从健康的雏鸡和仔猪盲肠中分离鉴定出三株益生菌,采用MTT和细胞病变方法,分别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PK-15细胞模型上初步评价了三株益生菌对TGEV和IBV抑制率的影响,探讨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实验中首先利用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16Sr RNA,抑菌试验等方法分离鉴定出了三株益生菌,分别命名为:L1—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delbrueckii)、L2—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lactis)和L3—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利用MTT法测定益生菌处理后的细胞活性,经统计分析得出益生菌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L1株1011 cfu/ml,L2株1012 cfu/ml,L3株1012 cfu/ml,益生菌培养上清1:2的稀释液,益生菌灭活菌体和破碎菌体成分在实验浓度均未显现细胞毒害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开展下列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实验分组:第1组:益生菌与上述2种细胞预先分别孵育后再攻毒;第2组:2种细胞感染病毒后再接入益生菌;第3组:益生菌与病毒同时接入细胞;第4组:益生菌对照;第5组:病毒对照;第6组:正常细胞对照。实验结果:以MTT法测定益生菌和病毒(TGEV和IBV)处理后的细胞活性,通过公式计算病毒抑制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在PK-15细胞上,还是在CEF细胞上,益生菌成分和不同加入方式均可显着地提高益生菌对TGEV和IBV的抑制率(P﹤0.05),并且这种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益生菌-细胞-病毒相互作用后的细胞病变结果显示,益生菌及其培养上清与TGEV和IBV同时接入细胞可以极显着的阻碍TGEV和IBV引发的细胞病变,推测其可能具有直接的杀灭病毒作用。在实验中,我们分别研究了益生菌活菌、培养上清、灭活菌体和破碎菌体成分的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益生菌的各种形式均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在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不同。益生菌与细胞作用后再感染病毒,对TGEV和IBV抑制率升高的结果反映出了益生菌对TGEV和IBV吸附细胞的阻断作用;从益生菌与病毒同时接入细胞后降低病毒对细胞侵害的现象,可以看出益生菌可能对病毒具有直接破坏作用;细胞感染病毒后再接入益生菌对TGEV和IBV抑制率极低的现象说明,病毒感染后益生菌再很难发挥作用。综上所述,在体外益生菌对TGEV和IBV细胞病变影响的实验中,所分离的三株益生菌及其培养上清都极显着地阻碍了TGEV和IBV细胞病变程度,但各菌种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这一结果说明益生菌可能具有直接破坏病毒的作用,并且具有菌种特异性。初步确定这三株益生菌具有抗病毒作用。益生菌菌株可以直接破坏TGEV和IBV,又可以阻断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唐娜[5](2013)在《PRRSV诊断方法的建立及鲁豫冀地区PRRS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引起的猪的严重呼吸系统与繁殖障碍疾病,目前仍然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上世纪末至今,世界各国多个领域的人员,尤其是养殖场、兽医部门以及研究人员已经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截止目前,人们仍尚未破解PRRSV的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等难题,该病仍在持续流行中,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综合开发PRRS病原学、血清学诊断方法,开展PRRS流行情况调查与流行毒株分离鉴定,分析PRRS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趋势,对于正确开展防控技术研究,控制和减少PRRS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山东及周边(河南、河北)地区为研究范围,在开展流行毒株分离鉴定,建立PCR鉴别诊断方法、抗体诊断方法,研制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开展了PRRSV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了2007-2012年间山东及周边地区PRRS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趋势。分别以Nsp2基因、ORF7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鉴别检测PRRSV的RT-PCR诊断方法并进行了初步优化,可以特异灵敏地鉴别诊断缺失株与经典毒株、美洲株与欧洲株,分别能够检测到浓度低至0.01TCID50的美洲型(Ⅱ型)疫苗毒和0.1TCID50浓度的欧洲型(Ⅰ型)疫苗毒,重复性较好。应用克隆表达的重组N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构建了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病毒N蛋白抗体,与国际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符合率良好。以高致病性PRRSV病毒株经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阳性克隆的筛选鉴定,获得3株特异性识别PRRSV的单克隆抗体,其中7F2能够特异性识别N蛋白,6A4能够特异性识别GP5蛋白。病毒中和试验和抗体依赖性增殖作用试验表明,3株抗体均无促进病毒增殖作用,但6A4和3F1有病毒中和作用。3株抗体均具有较高的效价与特异性,在PRRSV的诊断与免疫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以MARC-145细胞为研究工具进行山东及周边地区流行PRRSV毒株的分离与鉴定,并对其中5株代表性毒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等研究。其中1株为类似疫苗株(SDDY2007),4株为致病性毒株(SDBZ2006、HN2010、SDWF2010、HBXT2009),1株(HN2010)在MARC-145细胞上具有较低增殖能力,对其中SDBZ2006株进行了动物回归实验鉴定,确定其为高致病性毒株。以建立的PCR与ELISA诊断方法开展山东省及周边地区PRRS流行情况调查,检测了957份血清样品中的PRRSV抗体和272份疑似病例组织、血液样本中的PRRSV病毒,各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49.8%,抗体阳性率从2007年至2012年间上下波动明显,但2012年有显着上升趋势,不同地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较大,PRRSV中和抗体平均为25.1%,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PCR检测发现各地区猪场均存在PRRSV(阳性率26.84%),部分猪场出现一定程度混合感染;检测到1例Ⅰ型病毒感染,6例Ⅱ型传统病毒,1例传统株与缺失株共感染;不同病料组织器官,其病毒分离阳性率有所差异。对通过MARC-145细胞分离到的15株病毒株,并分别采用RT-PCR扩增其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并测序,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68个ORF5推导序列和41个Nsp2序列进行比对表明,15株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毒株,其中13个毒株与JXA1株有较高的同源性(95.5%~97.5%);1株(DY2007株)与疫苗株MLV和VR-2332株亲缘关系相近,而1株可能存在基因重组。总之,试验所建立的PCR、ELISA和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性,病毒分离、血清学调查、病原检测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2年间高致病性PRRSV是山东及周边地区的优势流行毒株,在该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存在一定比例混合感染,且可能存在基因重组毒株,而疫苗防疫尚未能发挥显着的作用;除高致病性毒株外,山东及周边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经典毒株如疫苗毒株和欧洲毒株,三省区流行毒株间有一定遗传差异,但没有明显地域特征。本研究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制备的抗体、分离的毒株以及取得的数据信息为开展PRRS防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和可靠的数据参考。
肖驰[6](2005)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诊断DNA微阵列的构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首次应用DNA微阵列技术构建了猪繁殖与呼吸疾病综合症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芯片,建立了PRRS、CSF和PCV2感染基因芯片检测新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靶基因克隆、鉴定与分析 对GenBank中报道的PRRSV、CSFV和PCV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对位排列分析(MSA),应用ArrayDesigner2.0软件针对保守区域设计靶基因。PRRSV和CSFV采用RT-PCR一步法、PCV采用PCR法扩增共获得了15个靶基因片段,用pMD18-T克隆、筛选获得T/PRRS-PS9、T/U1b、T/E6、T/E8、T/C14P9、T/Y11、T/Y12、T/CSFPS5、T/CSF1、T/Npro、T/Erns、T/HCLVP7、T/PCVCQB7、T/PCV2P6和T/PCVT3等15个靶基因重组质粒,经序列测定、MSA分析结果为: 1) PRRS-PS9(基因收录号:AY775134)、U1b(基因收录号:AY775135)、Y11(基因收录号:AY775133)、Y12(基因收录号:AY775136)和C14P9(基因收录号:AY775132)扩增自PRRSV C14-2,分别为PRRSV美洲型5’UTR、ORF1b、ORF6、ORF7、ORF5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174bp、301bp、155bp、176bp、468bp;E6和E8扩增自西班牙PRRS疫苗株VP046,为PRRSV欧洲型ORF6和5’UTR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350 bp和191bp。PRRS靶基因与同型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0%以上,个别基因高达100%,与异型毒株则在70%以下,其中C14P9靶基因与国外VR2332参考毒株和主要美洲型弱毒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左右,而与国内多数分离株的序列一致性在85%左右。 2) 靶基因CSFPS5(基因收录号:AY775139)、CSF1(基因收录号:AY775140)、Npro(基因收录号:AY775138)、Erns(基因收录号:AY775137)扩增自猪瘟临床病料、HCLVP7(基因收录号:AY775141)扩增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为CSFV 3’UTR、5’UTR、Npro、Erns和E2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133 bp、143 bp、293 bp、301 bp和490bp。MSA分析发现CSF靶基因与瘟疫病毒属1、2、3、4型和待定的5型和6型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CSFPS5,30-50%、80-100%、40-60%、40-50%、48%、48%;CSF1,60-70%、>95%、80%、64%、68.71%、68.54%;Npro,70-75%、85-100%、75%、35-40%、77%;Erns,55-60%、80-100%、30-35%、50-55%、55.94%、57.96%:HCLVP7,60-65%、>90%、40%、60-65%、64.51%、66.55%。
漆信桥[7](2011)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鉴别诊断方法建立及四川分离株全基因文库的构建分析》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引起。自1987年报道该病以来,该病在全球养猪国家迅速蔓延开。1991年,荷兰科学家用猪肺泡细胞培养病毒获得成功。同年,我国台湾地区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1995年我国大陆地区也报道该病的发生,并于1996年分离得到该病病原,同时确诊为美洲型PRRSV感染;2006年,我国部分地方又出现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热综合征”,经病原学调查分析,发现是变异PRRSV感染所致,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建立鉴别诊断普通与变异PRRSV的鉴别诊断方法,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通过构建PRRSV SCS株的基因组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该病毒的遗传变异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整个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下研究结果:1.利用DNAstar软件,通过序列比较分析普通与变异PRRSV NSP2之间的序列差异,针对不同的保守区域设计3条特异性检测引物,成功建立能够同时检测PRRSV普通株与变异株的RT-PCR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对四川各地送检的100分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变异PRRSV 26份,普通PRRSV 8份,阳性率分别为26%和8%。2.对不同地区分离得到的PRRSV进行序列测定构建其基因组文库对于探讨病毒的变异规律及病毒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差异往往是因为病毒结构变化引起,而病毒结构又决定于基因组差异。通过序列比对,参照GenBank收录的PRRSV完整基因组(Accession Number:NC 006151)序列,在保守区域设计5对引物,用于PRRSV SCS株基因组序列克隆,同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取5’和3’末端序列,进而获得PRRSVSCS株全基因组序列。为了更进一步分析国内PRRSV不同地区之间的遗传特性打下基础。3.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四川分离PRRSV SCS株与NCBI下载的不同地区的PRRSV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通过密码子使用情况分析研究其变异规律。结果显示,将本次实验得到的PRRSV SCS基因组的序列,与NCBI上下载的11株PRRSV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在49.1%-98.5%。从遗传进化树上看,12株病毒分为了两个大群,AY366525、DQ864705、DQ489311为一个大群,其余9个毒株为一个大群。其中,本次试验获得的PRRSV SCS基因组序列与EF641008、GQ499196的同源性最高,而EF641008、GQ499196两个分离株均为江西株,说明四川流行的PRRSV毒株与江西株亲缘关系更进。通过应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PRRSV遗传密码子得分析,以期找出其变异规律。密码子的聚类分析发现同一亚型的PRRSV基因具有相近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
孙立[8](2006)在《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由变异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情重,进展快,危害大等流行病特点。对人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影响甚大。 目前现代医学对SARS主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国内外也长期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及疫苗的开发。但是一项新的药物研发周期长,且病毒结构和入侵部位的特殊性,及病毒容易产生变异,使疫苗的研制难以跟上传染病不断变化和增多的现况。因此寻找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是全世界和我国疾病防治中的重点。 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彭胜权教授根据既往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的经验以及本次SARS发病特点,拟清热利湿、和胃化痰中药复方抗戾饮(蒿芩清胆汤合升降散化裁)治疗早中期SARS,临床疗效显着。 实验室SARS模型建立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我们目前实验室的安全状况不能满足对SARS模型的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与SARS-CoV同属冠状病毒属,是动物冠状病毒属中唯一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近研究也发现SARS-CoV与IBV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序列有63%的同源性。尽管IBV能造成鸡只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但是它对工作人员及环境在一定实验室条件下并无任何威胁,因此我们考虑选用IBV替代SARS-CoV作为我们模拟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本项目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而立题,试图建立安全的体内非SARS类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替代模型,从实验的角度客观评价中药复方制剂抗戾饮的作用环节,部分阐明其抗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机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 抗戾饮体外抗呼吸道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戾饮对体外培养的三种呼吸道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Ad3(腺病毒)、FM1(甲型流感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首先分别进行中药抗戾饮对MRC-5细胞株及MDCK细胞株的毒性测定。再进行抗戾饮在MRC-5细胞中抗RSV、Ad3活性的测定以及在MDCK细胞中抗FM1活性的测定。结果:抗戾饮对MRC-5细胞及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7.62mg/ml,21.33mg/ml,最大无毒浓度(TC0)分别为5.50mg/ml、9.38mg/ml。抗戾饮对三种体外培养的病毒(RSV、Ad3、FM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62mg/ml、>7.62mg/ml、>22mg/ml。抗戾饮对三种体外培养的病毒(RSV、Ad3、FM1)的治疗指数(TI)均<1。结论:抗戾饮对体外培养的MRC-5及细胞株的毒性较大,且对体外培养的三株呼吸道病毒(RSV、
沈权[9](2011)在《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病原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包含4个属,分别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札幌病毒(Sapovirus,SaV)、囊病毒(Vesivirus)及兔出血热病毒(Lagovirus)。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27-40nm,无包膜,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杯状病毒科中NoV和SaV为主要的医学病原,均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而囊病毒和兔出血热病毒为动物源性病原,其中的猫杯状病毒和兔出血热病毒分别引发猫呼吸系统疾病和兔的致命性出血性疾病。NoV是导致人急性肠胃炎的最主要的非细菌性感染源之一,经常导致家庭和社区性的爆发流行;而SaV致病性较弱,感染率较低,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幼儿。除了人群,NoV和SaV也在猪、鼠、水貂等多种动物里被检测到,这也引发了二者是否均为人畜共患病病原的讨论。杯状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1中国人及猪杯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我国人杯状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1995年才首次开始研究,实际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该病毒的感染和发病,过去由于未列入常规检测项目或报告项目,对该病毒感染和发病的状况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人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系统研究。除了流行病学特性,对我国诺如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例如病毒的全基因结构、重组和进化等方面还知之甚少。另外,我国动物群体中特别是跟人类关系密切的猪群中的杯状病毒的流行情况等基本处于空白。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杯状病毒存在着跨种间传播的风险。因此,动物源杯状病毒的研究对人杯状病毒的防控,预警机制建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札幌病毒的重视程度不够,流行病学情况、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及危害、病毒进化与重组等了解不多,因此,对以上各方面均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2致病机理与动物模型目前对杯状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研究,对病毒的感染、致病机制,物种与组织嗜性,靶细胞受体,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等基础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杯状病毒除极个别毒株外一般都难以体外培养,极大地制约了相关研究的进展。而动物模型是研究致病机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采用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发生对杯状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乃至跨种间传播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3 SaV的受体研究病毒受体是公认的引发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影响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亲嗜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鉴定SaV受体及其特性与功能,对于从分子水平阐明病毒感染与免疫的机制,深刻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病毒的跨种间感染风险预测,疫苗、诊断试剂的研制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研究显示,人诺如病毒的受体可能为人类血型组织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为鉴定SaV的受体是否也为HBGA,Jiang等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人源SaV的病毒样颗粒,并测试了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力。结果发现这些病毒样颗粒不能与HBGA结合,从而排除了HBGA作为SaV受体的可能性。目前,札幌病毒的受体依然未知。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杯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动物模型建立、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如下:一杯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中国大陆发现猪SaV导致仔猪腹泻2008年2月上海郊区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发生仔猪腹泻,两窝仔猪中7只仔猪发生,剩余12只仔猪正常。采集上述腹泻粪便样品和正常仔猪粪便样品,同时从该猪场和邻近猪场分别采集正常粪便标本20和80份。根据腹泻仔猪症状和粪便外观观察,初步排除常见细菌性腹泻可能。通过PCR或RT-PCR检测了PCV、PRC、TGEV、PEDV、猪NoV和猪SaV等常见或者新发的能够导致仔猪腹泻的病毒。结果显示,除SaV为,其它病毒均为阴性。为证实仔猪腹泻是否由SaV感染引起,我们进行了动物回归实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猪SaV病毒阳性粪便悬液能够导致仔猪腹泻和呕吐,并且能够在实验组仔猪的粪便样品中持续检测到病毒。2华东地区猪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各国猪群中尚无关于杯状病毒的系统性研究。为研究猪群中杯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本实验从中国华东地区(上海、江苏、安徽)采集猪新鲜粪便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并对不同月龄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猪群中存在上述两种病毒的感染,SaV和NoV的感染率分别为0.9%(8/904)和0.2%(2/904)。序列分析显示,猪SaV分离株均属GIII,并可进一步分为两个遗传簇。它们分别与荷兰和韩国的猪SaV分离株同源性最近,这暗示,它们可能分别与这两个毒株有着相同的遗传起源。统计结果显示,小于1月龄的仔猪的感染率显着高于1月龄以上的猪的感染率(P<0.05)。本研究表明,中国华东地区猪群中存在猪NoV的感染,但感染率很低,并非该地区的主要病毒性感染源。3贵州地区猪杯状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的杯状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分子流行情况,2009年5-6月,从贵州省6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随机采集猪新鲜粪便样品209份,用RT-PCR方法进行上述病毒的检测和分子进化分析。HEV和SaV的猪场阳性率分别为83%(5/6)和33%(2/6),未检测到NoV。另外,未发现HEV和SaV共感染。HEV和猪SaV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7%(15/209)和1.0% (2/209)。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10株HEV毒株均为G4。它们之间的核酸同源性为90%-99%,与邻近省份广西的一株人HEV分离株(AF103940)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2%-%94%。两株SaV均为GIII,它们之间的核酸同源性为96%,与一支巴西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1%),与中国华东地区的分离株(FJ374683)同源性只有82%-84%。这表明,尽管感染率较低,但贵州地区的猪群中存在猪SaV的感染。4中国猪SaV代表毒株全基因组分析研究显示有些毒株(如Sapovirus pig/43/06-18p3/06/ITA)在序列上与人的SaV毒株非常接近,这提示猪SaV有可能是人SaV感染的病原之一。为研究中国猪SaV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首支中国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克隆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Ch-sw-sav1)基因组序列不含3′poly(A)结构全长为7541 nt, A、C、G、U的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14.3%、33.3%和33.3%。5′末端含有典型的GTG结构。ORF1含有6765 nt(2255aa),编码非结构蛋白和外壳蛋白VP1(544aa)。ORF2长度为516 nt,编码172 aa的小的外壳蛋白VP2(图1A)。ORF1编码的多聚蛋白包括2C解螺旋酶(2C helicase,GPPGIGKT),3C蛋白酶(3C protease,GDCG),RdRp(GLPSG和YGDD),这些非结构蛋白在所有杯状病毒中均高度保守。在VP1区中同样含有PPG模块。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显示,本毒株属于GIII SaV。基于ORF2 3′末端的对比结果显示,本分离株含有一个21 nt插入片段。5上海地区门诊儿童的人杯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基因重组分析本研究从上海某三甲医院采集门诊儿童粪便样品452份,用RT-PCR方法检测人杯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对阳性毒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选取代表性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用相关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和重组分析。452份儿童粪便样品中有20份呈NoV RNA阳性,总体阳性率为4.4%,无SaV阳性粪样检出。20份NoV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的测序结果显示20个毒株中19株序列彼此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79.5%-98.8%。进化分析显示,这19株序列均为GII,并聚集为3个遗传簇(clusters)。其中两个遗传簇为GII-4,另外一个为GII-3。为分析这些毒株的分子特征,从3个遗传簇中分别选取一个代表性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证明,HU/GII/SHANGHAI/SH312/2008/CHN毒株为重组毒株。二猪SaV小型猪感染模型的建立本研究采用分离的猪SaV中国株Ch-sw-sav1为攻毒株,通过口服感染SPF级巴马小型猪,通过收集感染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相关信息以及各组织器官中病原的RT-PCR检测,掌握猪SaV感染猪的第一手资料,为疾病感染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结果显示,攻毒后第二天实验组猪即出现不同程度腹泻,个别猪出现呕吐现象。剖检结果显示,实验组猪出现腹胀、小肠出血现象。病理切片的光镜检测结果表明:小肠绒毛萎缩、脱落;透射电镜显微观测表明:小肠上皮细胞细胞核或线粒体病变。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在小肠各段能检测到病毒抗原的存在。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猪在攻毒后白细胞上升,第14天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血小板在攻毒第21天急剧上升,然后缓慢下降;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猪红细胞没有明显变化。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猪从攻毒第二天即开始排毒,直至实验结束(PID36)。三猪SaV靶细胞受体初步研究1连接黏附分子1作为猪SaV受体的可能性研究杯状病毒中的NoV和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的功能性受体分别为人类血型组织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和连接黏附分子1(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1,JAM-1)。已有的研究数据均显示识别碳水化合物可能是杯状病毒的共同特征,尽管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杯状病毒已适应了不同的宿主细胞。对此,研究人员分别测试了NoV和SaV与HBGAs间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NoV的VLPs能够与HBGAs结合,而SaV GI和GV的VLPs均不能结合HBGAs。为检验JAM-1作为GIII SaV受体的可能性,我们测试了抗JAM-1多抗对SaV病毒感染易感细胞LLC-PK的阻断效果。在病毒感染细胞前用不同浓度抗JAM-1多抗预先与细胞孵育,随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抗体的孵育能否阻断或者降低病毒对细胞的结合和感染。结果显示,JAM-1抗体不能阻断或者降低SaV对易感细胞LLC-PK的感染。这表明,JAM-1作为SaV感染宿主细胞的受体可能性较低。2 VOPBA和Co-IP法筛选猪SaV候选受体本研究拟采用VOPBA法和免疫共沉淀法结合质谱探索猪SaV在易感细胞LLC-PK细胞表面受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到若干疑似蛋白。根据这些蛋白的细胞内分布和功能结合文献分析,选取MHC-1(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进行进一步验证。CO-IP结果显示,MHC-I能够与病毒结合。四人No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表达本研究采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进行GII-4和GII-12毒株的VLPs表达,并用Western-blot和免疫电镜方法进行抗原性和形态学鉴定;尝试将外壳蛋白VP1和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以期得到带有EGFP标记的病毒样颗粒。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重组杆状病毒均能在Sf9细胞中表达。除了与EGFP融合的蛋白不能成功纯化外,其它均能得到合适浓度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和免疫电镜显示,这些蛋白均具有抗原性并能自我组织形成病毒样颗粒,而GII-12的VLPs能够被抗GII-4 VLPs的抗体所识别。
姜学涛[10](2009)在《猪圆环病毒2的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我们从浙江“猪高热综合征”病例分离的PCV2毒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感染猪的生长明显迟缓。所有猪均能从组织中分离到接种的病毒。不同剂量的病毒接种35日龄仔猪后,在感染后10~14天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体温升高。组织和血清中的病毒载量显示,所有组织均可检测到PCV2特异性核酸,其中以腹股沟淋巴结含毒量最高;感染后3-35天均可从感染猪血清中检测PCV2特异性核酸,感染后14天达到高峰。排毒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感染猪均能从鼻肛拭子中检测到PCV2特异性核酸。严重的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在肺脏、脾脏、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不同剂量的病毒接种后,所有被检测的指标以5×10-7TCID50/ml剂量接种猪最显着。在PCV2致病力模型建立后,选用ZJ-U毒株为疫苗株,我们进行了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显示,当病毒用不同浓度的灭活剂X进行灭活时,1:2000稀释的灭活剂X能在48h内完全灭活病毒。选用两种不同的佐剂1和佐剂2制作不相同的两种疫苗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14天,佐剂1和佐剂2组均有37.5%的猪ELISA抗体阳转。病毒血症检测显示,免疫组攻毒后14天未能在血清中检测到PCV2核酸,而攻毒对照组能检测到高拷贝的PCV2核酸。组织病毒载量检测显示,免疫组攻毒后14天仅在个别猪检测到低滴度的PCV2核酸,而对照攻毒组的所有猪均能检测到较高滴度的PCV2核酸。病毒再分离显示,免疫后攻毒组部分猪的腹股沟淋巴结在盲传3代后能检测到病毒,但对照攻毒猪在细胞培养第1代即能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与健康攻毒组比较,免疫攻毒猪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损伤。排毒试验检测显示,免疫攻毒组偶有排毒现象,而对照组则是持续排毒。这些数据说明,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佐剂1相比,佐剂2制备的疫苗效果更优。
二、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受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 冠状病毒的分类 |
2 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3 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 |
4 结束语 |
第二章 受体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经典方法 |
2 现代方法 |
3 多种病毒受体研究方法的联合使用 |
4 结束语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吉林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血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 JT06 结构基因的克隆、测序与进化地位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S1 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受体的初步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细胞T7噬菌体cDNA展示文库的构建及HEV受体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3)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
1 形态特征 |
2 理化特性 |
3 HEV 分类地位 |
4 HEV 分子病毒学 |
5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6 细胞培养 |
8 实验诊断 |
9 免疫和防制 |
第二章 RNA 病毒反向遗传学的原理和应用 |
1 概述 |
2 正链RNA 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操作 |
3 感染性克隆的应用 |
4 结语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吉林省戊型肝炎病毒动物群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吉林省戊型肝炎病毒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人与动物HEV 的相互关系 |
5 小结 |
第三章 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戊型肝炎病毒CH-S-1 株全长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CURRICULUM VITAE |
(4)猪鸡肠道益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TGEV和IBV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益生菌的概述 |
1.1.1 益生菌的概念 |
1.1.2 益生菌分类 |
1.1.3 作为益生菌的细菌应具备的条件 |
1.1.4 益生菌的研究状况 |
1.2 TGEV 概述 |
1.2.1 病原 |
1.2.2 致病机制 |
1.3 IBV 概述 |
1.3.1 病原学 |
1.3.2 致病机制 |
1.4 肠道益生菌的分布特点 |
1.5 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方法 |
1.6 肠道益生菌的治疗作用 |
1.7 肠道益生菌的抗致病微生物作用 |
1.8 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毒株 |
2.1.3 细胞及实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1.5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肠道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2 细胞培养 |
2.2.3 TGEV 及IBV 在细胞上的增殖 |
2.2.4 TGEV 及IBV 的毒力测定 |
2.2.5 益生菌的细胞毒性试验 |
2.2.6 益生菌抗TGEV 及IBV 作用研究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益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
3.1.1 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
3.1.2 益生菌属的鉴定结果 |
3.1.3 益生菌种的鉴定结果 |
3.1.4 耐酸及耐胆盐实验 |
3.1.5 益生菌的抑菌结果 |
3.1.6 16SrRNA 基因目的片段的 PCR 扩增结果 |
3.1.7 益生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
3.1.8 药敏试验结果及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抑制效果 |
3.2 细胞培养结果 |
3.2.1 TGEV 在PK-15 细胞单层上的适应及细胞病变 |
3.2.2 IBV 在CEF 细胞单层上的适应及细胞病变 |
3.3 TGEV 及IBV 的毒力测定 |
3.3.1 TGEV 滴度测定结果 |
3.3.2 IBV 滴度测定结果 |
3.4 益生菌的细胞毒性结果 |
3.5 MTT 法益生菌抗TGEV 及IBV 作用研究 |
3.5.1 益生菌对TGEV 在PK-15 上增殖的影响 |
3.5.2 益生菌对IBV 在CEF 上增殖的影响 |
3.5.3 Reed-Muench 法测定益生菌抗TGEV 及IBV 作用研究 |
4 讨论 |
4.1 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
4.2 益生菌抗TGEV 和IB 作用效果评价及其可能机制分析 |
4.2.1 益生菌不同接入顺序抗病毒作用分析 |
4.2.2 益生菌不同作用时间的抗病毒作用分析 |
4.2.3 益生菌不同形式抗病毒作用分析 |
4.2.4 细胞病变观察发的结果分析 |
4.2.5 益生菌体外抗病毒作用比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PRRSV诊断方法的建立及鲁豫冀地区PRRS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PRRS 流行情况概述 |
1.2 PRRSV 特征与变异 |
1.2.1 PRRSV 生物学特性 |
1.2.2 PRRSV 主要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
1.2.3 PRRSV 遗传变异研究 |
1.3 PRRS 免疫学研究进展 |
1.3.1 病毒免疫学研究 |
1.3.2 PRRSV 疫苗免疫学研究 |
1.4 PRRS 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4.1 病原学诊断方法 |
1.4.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1.5 PRRS 防控技术与策略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PRRSV 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毒株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3 检测引物设计 |
2.1.4 病毒核酸的提取 |
2.1.5 cDNA 的合成 |
2.1.6 ORF5、NSP2部分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及条件优化 |
2.1.7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
2.1.8 敏感性试验 |
2.1.9 特异性试验 |
2.1.10 重复性试验 |
2.1.11 符合性检验 |
2.2 结果 |
2.2.1 PRRSV Ⅰ/Ⅱ型鉴别 RT-PCR 扩增结果 |
2.2.2 PRRSV 传统/缺失株鉴别 RT-PCR 扩增结果 |
2.2.3 PCR各扩增条件优化 |
2.2.4 敏感性试验结果 |
2.2.5 特异性试验结果 |
2.2.6 重复性试验 |
2.2.7 符合性检验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重组 N 蛋白的抗体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间接 ELISA(iELISA)的反应程序 |
3.1.3 包被抗原及阳性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
3.1.4 样品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3.1.5 iELISA 的检测特异性 |
3.1.6 iELISA的重复性 |
3.1.7 符合性检验 |
3.2 结果 |
3.2.1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与阳性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3.2.2 样品最佳稀释度 |
3.2.3 特异性试验 |
3.2.4 重复性试验 |
3.2.5 符合性验证 |
3.3 讨论 |
第四章 抗 PRRSV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
4.1.3 抗PRRSV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
4.1.4 小鼠腹水的制备 |
4.1.5 单抗亚型鉴定 |
4.1.6 染色体分析 |
4.1.7 交叉反应性鉴定 |
4.1.8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
4.1.9 Western-blot 分析 |
4.1.10 单抗效价测定 |
4.1.11 抗体增强作用(ADE) |
4.1.12 病毒中和试验 |
4.2 结果 |
4.2.1 杂交瘤细胞及腹水的制备 |
4.2.2 单抗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
4.2.3 单抗特异性鉴定结果 |
4.2.4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4.2.5 Western-blot 试验 |
4.2.6 抗体效价测定 |
4.2.7 抗体增强作用鉴定 |
4.2.8 病毒中和试验鉴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2007-2012年鲁豫冀地区PRRSV分离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病料处理 |
5.1.3 病毒分离培养 |
5.1.4 病毒 TCID50的测定 |
5.1.5 病毒噬斑试验 |
5.1.6 ORF5、NSP2基因RT-PCR鉴定 |
5.1.7 外源病毒试验 |
5.1.8 动物回归试验 |
5.2 结果 |
5.2.1 病毒的分离与增殖特性 |
5.2.2 病毒噬斑试验 |
5.2.3 病毒TCID50的测定 |
5.2.4 分离株 PCR 鉴定 |
5.2.5 外源病毒试验 |
5.2.6 分离株动物回归试验 |
5.3 讨论 |
5.3.1 病毒的分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
5.3.2 分离株特性比较 |
5.3.3 分离株致病能力 |
第六章 2007-2012 年山东及周边地区 PRRSV 流行情况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6.1.2 试剂 |
6.1.3 检测方法 |
6.2 结果 |
6.2.1 4种主要病毒抗体检测情况 |
6.2.2 不同年度、地区 PRRSV 血清抗体情况 |
6.2.3 部分猪场中和抗体情况 |
6.2.4 病原核酸检测情况 |
6.2.5 混合感染情况 |
6.2.6 不同组织样品的检出率 |
6.3 讨论 |
6.3.1 血清学分析 |
6.3.2 病原学分析 |
6.3.3 混合感染 |
6.3.4 展望 |
第七章 山东及周边地区 PRRSV 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细胞和菌株 |
7.1.2 主要试剂 |
7.1.3 样品 |
7.1.4 病毒的细胞分离与鉴定 |
7.1.5 ORF5 与部分 Nsp2 基因的扩增与克隆测序 |
7.1.6 GP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7.1.7 Nsp2 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7.2 结果 |
7.2.1 病毒分离 |
7.2.2 ORF5 与部分 Nsp2 基因扩增与克隆测序 |
7.2.3 GP5 蛋白推导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
7.2.4 GP5 蛋白推导氨基酸基序的变异位点比较 |
7.2.5 Nsp2推导氨基酸序列的比较 |
7.2.6 Nsp2 推导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 |
7.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诊断DNA微阵列的构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一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综述二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综述三 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综述四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对动物传染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章 靶标的克隆、鉴定和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诊断DNA微阵列的构建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PRRS-CSF-PCV2诊断DNA微阵列检测技术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1 本文分析时引用PRRSV毒株 |
附表2 本文分析时引用瘟疫病毒属毒株 |
附表3 本文分析时引用PCV毒株 |
彩图 |
附件1 试验试剂配置 |
附件2 靶基因测序图 |
附件3 在读期间论文成果情况 |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鉴别诊断方法建立及四川分离株全基因文库的构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
1.1 PRRSV概述 |
1.2 PRRSV病原学特性 |
1.3 PRRSV病毒基因组结构 |
1.4 PRRSV主要编码蛋白 |
1.5 PRRSV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6 PRRSV免疫学研究进展 |
1.7 PRRSV疫苗研究进展 |
2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应用 |
第二章 PRRSV普通株与变异株鉴别诊断方法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PCR反应体系及引物和温度优化 |
2.2 RT-PCR产物鉴定 |
2.3 特异性试验 |
2.4 敏感性试验 |
2.5 重复性试验 |
2.6 临床样品检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PRRSV SCS株基因组文库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PRRSV SCS株全基因组扩增结果 |
2.2 全基因组片段克隆及序列拼接 |
3 讨论 |
第四章 PRRSV SCS株基因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PRRSV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2.2 PRRSV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 |
2.3 PRRSV密码子使用分析结果 |
2.4 PRRSV密码子对应分析统计结果 |
2.5 PRRSV密码子聚类分析结果 |
2.6 PRRSV GP5序列分析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参与发表的文章 |
附录一 |
(8)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SARS研究进展 |
一 SARS发病 |
二 SARS发病机制 |
1 呼吸系统损伤 |
2 免疫系统损伤 |
3 多脏器损伤 |
4 肺纤维化 |
三 SARS-CoV |
1 SARS-CoV在冠状病毒属中的分类学地位 |
2 SARS-CoV的蛋白及其功能 |
(1) SARS-CoV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2) SARS-Co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3) SARS-CoV受体 |
四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
五 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荐治疗方案 |
六 预后 |
七 中医药对SARS认识 |
八 疫苗研究以及中医药抗病毒优势 |
九 中药抗戾饮的研究 |
十 呼吸道冠状病毒体内模型研究 |
第一章 抗戾饮体外抗呼吸道病毒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细胞 |
2.2 实验病毒株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仪器 |
2.5 实验用药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的培养 |
3.2 病毒传代 |
3.3 病毒滴度的测定 |
3.3.1 RSV、Ad3病毒的滴度测定 |
3.3.2 FM1病毒的滴度测定 |
3.4 药物细胞毒性作用的测定 |
3.4.1 实验药物对MRC-5细胞的毒性测定 |
3.4.2 实验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测定 |
3.5 药物的抗病毒实验 |
3.5.1 药物在MRC-5细胞中抗RSV、Ad3活性的测定 |
3.5.2 药物在MDCK细胞中抗FM1活性的测定 |
3.6 治疗指数的计算:TI=TC_(50)/IC_(50) |
4 实验结果 |
4.1 药物对两种细胞的毒性浓度(表1) |
4.2 药物对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表2) |
4.3 药物的治疗指数(表3) |
5 结论 |
6 附图(见论文后附图1~11) |
第二章 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体内感染模型的影响 |
第一节 呼吸道冠状病毒——IBV的增殖与鉴定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毒 |
1.2 实验鸡胚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病毒的增殖 |
2.2 致鸡胚矮小化实验 |
2.3 对新城疫病毒B1株(NDV-B1)干扰实验 |
2.4 IBV基因组N基因的RT-PCR鉴定 |
2.4.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4.2 病毒总RNA的抽提 |
2.4.3 cDNA合成(RT) |
2.4.4 N基因目的片断的PCR扩增 |
3 实验结果 |
3.1 病毒的增殖 |
3.2 致鸡胚矮化实验 |
3.3 对NDV-B1株的干扰实验 |
3.4 IBV基因组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节 呼吸道冠状病毒——IBV感染雏鸡模型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毒 |
1.2 实验用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人工致鸡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模型建立 |
2.2 观测指标 |
2.2.1 一般观察及体重、肛温检测 |
2.2.2 呼吸道症状观察与评分 |
2.2.3 病理组织学检测 |
2.2.4 鸡组织IBV RT-PCR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与体重及体温的变化 |
3.2 呼吸道症状观察与评分 |
3.3 病理组织学检测 |
3.4 IBV 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节 抗戾饮对人工致雏鸡感染呼吸道冠状病毒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及造模方法 |
1.1 药物 |
1.2 毒种及实验用动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病毒模型制造、分组及给药 |
2 实验一 抗戾饮对人工致雏鸡感染IBV模型组织N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1 实验方法 |
2.1.1 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 |
2.1.2 实验观察及指标 |
2.1.3 鸡组织IBV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eal-time PCR引物设计 |
2.2.2 Real-time PCR循环参数的优化 |
2.2.3 Real-time PCR读板温度的优化 |
2.2.4 Real-time PCR重复性检测 |
2.2.5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构建与样本IBV N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2.2.6 病理组织学检测 |
3 实验二 抗戾饮对人工致鸡感染雏鸡IBV模型的保护作用 |
3.1 实验方法 |
3.1.1 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 |
3.1.2 实验观察 |
3.1.3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一般观察 |
3.2.2 发病率、死亡率、及死亡保护率结果 |
3.2.3 体温变化结果 |
4 实验三 抗戾饮对人工致雏鸡感染IBV模型抗体形成的作用 |
4.1 实验方法 |
4.1.1 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 |
4.1.2 样本收集 |
4.1.3 IBV抗体检测方法 |
4.1.4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及分析 |
5 实验四 抗戾饮对雏鸡的急性毒性实验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物 |
5.1.2 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 讨论 |
7 结论 |
第三章 结语 |
1 已达到的目标 |
1.1 体外抗病毒实验 |
1.2 体内抗病毒实验 |
2 本课题的特点和创新性 |
3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4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 |
5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 获奖情况 |
文献综述一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
1.1 荧光域值(threshold)的设定 |
1.2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 |
1.3 实时定量PCR的荧光模式 |
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方法 |
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设计要求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优点与局限性 |
5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6 展望 |
文献综述二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研究进展 |
1 IB概述 |
2 IBV的分子结构 |
2.1 基因组结构 |
2.2 病毒蛋白组成 |
2.2.1 纤突(S)蛋白 |
2.2.2 膜(M)蛋白 |
2.2.3 核衣壳(N)蛋白 |
3 IB诊断方法 |
4 IBV发病与临床诱因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9)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病原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主要试剂 |
主要仪器 |
第一章 综述 |
1 历史回顾 |
1.1 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的发现 |
2 分子生物学 |
3 分类学 |
4 细胞培养 |
5 理化特征 |
6 病毒粒子结构 |
7 基因组结构 |
8 病毒蛋白 |
8.1 结构蛋白 |
8.2 非结构蛋白 |
8.2.1 ORF1 的蛋白酶解加工 |
8.2.2 非结构蛋白结构与功能 |
9 复制模型 |
10 遗传分类与重组 |
10.1 诺如病毒遗传分类 |
10.2 札幌病毒遗传分类 |
11 基因重组 |
12 检测方法 |
12.1 电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y) |
12.2 RT-PCR |
12.3 免疫测定 |
12.4 血清学检测 |
13 流行病学 |
14 环境中的杯状病毒 |
15 致病机理及组织嗜性 |
16 跨种间感染风险 |
17 受体研究 |
17.1 研究进展 |
17.2 受体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18 问题与展望 |
18.1 分子流行病学与基因重组 |
18.2 致病机理与动物模型 |
18.3 SaV 的受体研究 |
第二章 杯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大陆首次发现猪札幌病毒疑导致仔猪腹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实验动物 |
1.3 HEV RNA 的检测 |
1.4 动物感染实验 |
2 实验结果 |
2.1 病毒感染情况 |
2.2 序列进化分析 |
2.3 动物回归实验 |
3 讨论 |
第二节 华东地区猪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 |
1.3 序列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SaV 和NoV 检测结果 |
2.2 统计分析 |
2.3 进化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贵州地区猪杯状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及其处理方法 |
1.2 HEV、NoV 和SaV RNA 的检测 |
1.3 序列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检测结果 |
2.2 序列分析 |
3 讨论 |
第四节 中国猪SaV 代表毒株全基因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全基因组克隆 |
1.3 序列分析 |
1.4 ORF23′末端部分序列分析 |
2 结果 |
2.1 基因组结构 |
3 讨论 |
第五节 上海地区门诊儿童的人杯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基因重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 |
1.3 序列分析 |
2 结果 |
2.1 检测结果 |
2.2 序列分析 |
2.3 全基因组分析 |
2.4 重组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猪SaV 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猪SaV 小型猪感染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病毒 |
1.3 抗体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病毒接种 |
2.3 病毒接种后的临床症状观察 |
2.4 间接免疫荧光 |
2.5 病理切片 |
2.6 透射电镜观察 |
2.7 RT-PCR 检测各组织以及血清、粪便的病毒RNA |
2.8 血常规检测 |
3 结果 |
3.1 临床症状 |
3.2 血常规 |
3.3 剖检病理变化 |
3.4 组织切片观察 |
3.5 免疫荧光 |
3.6 扫描电镜 |
3.7 透射电镜 |
3.8 各组织以及血清、盲肠内容物的病毒RNA |
4 讨论 |
第二节 连接黏附分子1(JAM-1)作为猪SaV 受体的可能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猫JAM-1 多抗与LLC-PK 细胞间的免疫交叉反应 |
2.2 猫JAM-1 多抗阻断病毒感染效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VOPBA 和Co-IP 法筛选猪SaV 候选受体及MHC-1 与病毒结合的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VOPBA 及蛋白质鉴定结果 |
2.2 候选蛋白分析 |
2.3 CO-IP 筛选结果 |
2.4 MHC-I 与Cowden 毒株的Co-IP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人NoV 病毒GII-4、GII-12 样颗粒的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毒株、质粒与菌株 |
1.2 入门重组载体的构建 |
2 结果 |
2.1 入门重组载体的构建 |
2.2 VP1(194)-EGFP 感染Sf9 细胞的荧光观察 |
2.3 Western-blot 检测蛋白的表达 |
2.4 High-Titer Viral Stock |
2.5 VLPs 的表达 |
2.6 VLPs 的IEM 观察 |
3 讨论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及所申请专利 |
致谢 |
附件 |
(10)猪圆环病毒2的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前言 |
1.病原学 |
1.1 PCV2的发现 |
1.2 PCV2的分类地位 |
1.3 PCV2的形态学、理化及培养特性 |
1.4 PCV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1.5 编码的蛋白 |
1.5.1 Rep蛋白 |
1.5.2 Cap蛋白 |
1.5.3 ORF3蛋白 |
1.5.4 其他ORFs编码蛋白 |
1.6 PCV2的培养特性 |
1.7 PCV2的复制 |
1.8 PCV2毒株的遗传进化 |
2.流行病学 |
2.1 易感动物 |
2.2 传播方式 |
2.3 流行情况 |
3.PCV2的致病机理 |
3.1 感染PCV2后猪体内的相关变化 |
3.2 各种因素对PCV2感染的影响 |
3.2.1 其他病原对疾病发展的促进和诱导 |
3.2.2 免疫刺激的作用 |
4.与PCV2相关的疾病 |
4.1 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
4.2 猪肾病与皮炎综合症 |
4.3 母猪繁殖障碍 |
5. PCVD相关疫苗 |
5.1 PCV2疫苗应用现状 |
5.2 全病毒灭活苗 |
5.3 亚单位疫苗 |
5.4 嵌合病毒灭活苗 |
5.5 免疫接种的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2感染模型的建立 |
摘要 |
1 材料 |
1.1 毒株 |
1.2 实验猪 |
1.3 试剂与耗材 |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 方法 |
2.1 病毒的大量培养和浓缩 |
2.1.1 病毒的培养 |
2.1.1.1 细胞培养 |
2.1.1.2 接毒 |
2.1.1.3 收毒 |
2.1.2 病毒的浓缩 |
2.2 TCID_(50)的测定 |
2.3 动物的分组设计与实验感染 |
2.4 临床指标观察 |
2.4.1 采食量 |
2.4.2 体温 |
2.4.3 体重 |
2.5 临床样本收集 |
2.5.1 鼻拭子和肛拭子 |
2.5.2 血液样本采集 |
2.6 剖检与病料采集 |
2.7 测定PCV2抗体的IFA效价 |
2.7.1 病毒板的制作 |
2.7.2 IFA效价的测定 |
2.8 测定PCV2抗体的ELISA效价 |
2.9 组织病理切片 |
2.10 病毒核酸的检测 |
2.10.1 病料中DNA的抽提 |
2.10.2 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 |
2.10.2.1 引物的设计 |
2.10.2.2 通过PCR扩增 |
2.10.2.3 PCR产物纯化 |
2.10.2.4 连接 |
2.10.2.5 转化 |
2.10.2.6 PCR质粒抽提 |
2.10.2.7 PCR验证 |
2.11 病毒的再分离 |
2.12 PCV2核酸的荧光定量PCR(qPCR) |
2.12.1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2.2 荧光PCR的反应体系与程序 |
2.1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病毒效价的测定 |
3.2 感染猪采食量变化 |
3.3 体温动态变化 |
3.4 体重增长趋势 |
3.5 临床剖检病变 |
3.6 组织病理变化 |
3.7 感染猪病毒全基因测序与病毒的再分离 |
3.8 病毒在各个组织的分布及其载量 |
3.9 血清中病毒核酸的定量 |
3.10 攻毒猪的排毒 |
4.讨论 |
第二章 PCV2免疫原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毒和佐剂 |
1.1.2 实验猪 |
1.1.3 试验动物背景 |
1.1.4 试剂与耗材 |
1.1.5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病毒抗原制备 |
1.2.2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1.2.3 抗原的浓缩 |
1.2.4 抗原的灭活 |
1.2.5 抗原灭活的安全性检测 |
1.2.6 疫苗的制备 |
1.2.7 动物免疫实验设计与强毒攻击 |
1.2.8 强毒攻击 |
1.2.9 临床指标观察 |
1.2.9.1 采食量 |
1.2.9.2 体温 |
1.2.9.3 体重 |
1.2.10 临床样本收集 |
1.2.10.1 鼻拭子和肛拭子 |
1.2.10.2 血液样本采集 |
1.2.11 剖检与病料采集 |
1.2.12 IFA效价测定 |
1.2.13 ELISA抗体效价测定 |
1.2.14 组织病理切片 |
1.2.15 组织和血清中PCV2核酸的荧光定量PCR(qPCR) |
1.2.16 排毒情况测定 |
2 结果 |
2.1 病毒抗原灭活安全性检测 |
2.2 采食量 |
2.3 体温动态变化 |
2.4 体重增长趋势 |
2.5 抗PCV2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2.5.1 IFA效价的测定 |
2.5.2 ELISA抗体 |
2.5.3 中和抗体效价 |
2.6 病毒血症 |
2.7 攻毒猪的排毒 |
2.8 临床剖检病变 |
2.9 组织病理变化 |
2.10 病毒在各个组织的分布及其载量 |
2.11 病毒的再分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体外特征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J]. 甘肃省兽医研究所.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受体的筛选[D]. 陆慧君. 吉林大学, 2008(11)
- [3]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D]. 朱光泽. 吉林大学, 2007(03)
- [4]猪鸡肠道益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TGEV和IBV的作用[D]. 修晶辉.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5]PRRSV诊断方法的建立及鲁豫冀地区PRRS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研究[D]. 唐娜. 吉林大学, 2013(04)
- [6]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诊断DNA微阵列的构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 肖驰.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8)
-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鉴别诊断方法建立及四川分离株全基因文库的构建分析[D]. 漆信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 [8]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 孙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9]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病原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D]. 沈权.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10]猪圆环病毒2的免疫原性研究[D]. 姜学涛. 浙江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