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20)在《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六部委印发了《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在船舶工业促进全领域、多要素的军民融合,促进军民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船舶领域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进船舶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及配套等军民资源的共享共用。目前我国船舶建造面临创新能力低、高新造船技术水平差、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订单少的局面。推进船舶建造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有利于船舶建造的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快船舶建造产业转型,优化国防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本文分四章对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第一章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法律问题概述。从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的概念、特性入手,界定了本文对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领域内法律问题的研究范畴。通过分析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法律基础理论依据,梳理船舶建造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规范依据,聚焦本文的研究主题。第二章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相关法律研究。从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的主体、条件、监督等方面分析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逐步拆除民营船舶企业“参军”壁垒,实现军用船舶等装备市场的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第三章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技术成果转化的角度,运用产权激励理论、利益平衡理论,阐述我国现行法律下船舶建造军民融合发展中技术成果的权利主体认定、技术权利客体认证以及技术权利义务具体内容的分配。第四章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不足及完善建议。聚焦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的市场准入和技术权利两方面相关法律中的现存不足,并分别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完善对策,进而通过对配套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构想,实现我国船舶建造领域中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发展。
韩楚翘[2](2020)在《政府补助对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影响研究 ——基于外源融资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对于一国的国防安全、社会经济、尖端科技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国防科技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且国防科技企业融资受到诸多限制,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资金渠道并不畅通。因此,研究政府补助对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外源融资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政府补助、外源融资与我国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关于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研究的局限性。继而界定了国防科技企业、政府补助、外源融资、创新研发投入相关概念的内涵,并对国内外国防科技企业的创新研发现状与金融支持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而后以政府补助相关理论、企业融资结构相关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中介作用理论等为基础,提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随后,建立了基于SCP模型的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理论模型,构建了政府补助、外源融资与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与外源融资中介效应检验的实证模型。本文选取60家上市国防科技企业在2014年至201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GLS方法进行回归得出结果,并对模型的结果加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助确实能够缓解国防科技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促进了国有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增加;其对国有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路径有两条,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的过程中外源融资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基于以上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国防科技企业管理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黄麟[3](2019)在《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依靠创新科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为迎接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演化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中的适应性原理、复杂系统原理以及耗散结构原理,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视作一个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创新系统。依照演化经济学理论中“新奇”的创生、传播、适应三个演化过程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复杂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二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阶段,三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另外,突破主流经济学说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假设成为“有限理性”的,并且具有“群体思考”的特点。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各阶段活动中协同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协作方式开展定量研究。通过分析各阶段协同创新主体自身行为目的和特征,探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寻找在各个阶段中,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实现稳定均衡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一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经济学为解析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文依托演化经济学基础,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上升到抽象理论层面。以演化经济学中“新奇”的演变为逻辑主线,运用动态演变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将国防科技创新活动划分成为三阶段,并使各阶段有效衔接起来。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本质和内涵。二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研发阶段,通过分析协同创新活动的演化特征,构建技术研发阶段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对该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针对融合程度较高的军民两用技术,要鼓励具有协同创新研发;针对融合程度较低,民用需求较小或保密性较强的技术,需要依靠专业程度较高的团队开展研发。三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转移阶段,探讨了参与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本身,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的需求方三方协同问题。分别建立了复制动态二阶和三阶演化博弈模型。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对上述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国防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技术转移在军改过程中溢出现象较为显着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及稳定条件,为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结构变迁阶段,分析得出“创新要素对新变化的再适应,创新系统通过自发调整实现再均衡”是结构变迁的主要演化原理。通过构建三方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与湖南省政府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为了优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结构,要注重建立补偿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评估论证与评价机制,加强协同创新活动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要完善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主体的选拔机制,通过拓展准入渠道,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考察并选拔优秀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来。
贺鹏飞[4](2019)在《关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加速推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军民融合保密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复杂,敌对势力窃取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技术力度强度明显增大,加强军民融合保密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不仅是军民融合发展稳固的“防火墙”,更是确保国家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底线工程、生命工程。军民融合保密制度作为全新课题,实践远远走在理论之前。为了促进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的完善,有效解决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无力解决的军民融合保密工作难题,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扎实有序平稳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内涵特征,认真梳理我国保密法律法规、国防科技保密法规、军队保密法规制度等有关内容,提炼与军民融合发展相关保密制度,明确军民融合保密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采取实地调査法,在绵阳科技城遴选不同类型的军民融合单位,运用调査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方法对军民融合领域保密管理工作做了详细详实的调查研究,在摸清掌握了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存在的问题后,重点将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作了梳理和提炼。采用比较分析法,以美国的定密、解密制度、保密监督制度、国防技术转化中的保密做法、美国国防科研机构共享开放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特点,提取可以促进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完善的借鉴之处。最后在上述基础上,针对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工作领域问题,从完善定密和解密机制、对外合作交流保密审查机制、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保密审查机制和构建协同保密监管机制为切入点,提出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体系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杨军[5](2019)在《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参军”是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任务,是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采购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我国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了抓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实,各省市都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了对应的措施,以推动地方“民参军”发展。作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部署的重要现代工业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的军工基地,重庆也积极贯彻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地方民营企业进军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从取得的效果来看,成效是显着的,目前重庆已有超过100家“民参军”企业。但是从总体上看,重庆“民参军”发展还存在政策支撑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重庆“民参军”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统计数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前的新要求,得出对推动重庆“民参军”发展具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基本思路。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本章主要是对军民融合以及“民参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文章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的制度变迁,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四部分是其他省市推动“民参军”的主要做法和启示。主要阐述国内四川省、陕西省、深圳市在推动本地“民参军”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从中得出对重庆的启示,并说明借鉴中应该把握的原则。第五部分是进一步推动重庆“民参军”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解决重庆“民参军”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统筹协调机构建设、健全配套支撑政策、完善财税支持、加强协同创新、完善信息渠道建设、提升产业聚集度和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进一步推动重庆“民参军”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梅阳[6](2019)在《军民融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权力结构、政策过程与国防工业治理》文中提出
苗晓炜[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几代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不断摸索、积淀出来的。它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翻阅新中国的建设史不难发现,虽然军民融合道路在各个时期发展特点各异,但兼顾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理念在各个阶段却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通盘布局,在充分吸收前几代人探索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将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指出了方向。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演进作为文章考察的主线,按照实践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9的探索阶段、1990-2002的调整阶段、2003-2011的发展阶段、2012-今的深化阶段)、四大方略(邓小平与“军民结合”、江泽民与“寓军于民”、胡锦涛与“军民融合式发展”、习近平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此外,笔者注重在主线之下考察不同阶段,党在军民融合道路探索的时代特质,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自发展阶段的背景、实践及其效绩,系统描绘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奋斗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客观的历史梳理,力争反映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中的“共性”与“个性”,既能看到不同时期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不同表现,也能看到党在整个过程中不懈的努力与积累。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理论认识,为新时代条件下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聚力凝神。
唐月[8](2019)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国家能够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应运而生,主张构建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的国家安全体系。国防科技工业是保证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因此其科技安全不容忽视。我国正处于国家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发展阻力,需要提升国防科技安全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水平,进而促进国家发展。首先,本文梳理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性质、概况和科技安全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概念并分析其现实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其次,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梳理,提出国防科技环境、科技实力、科技法规、科技人才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再次,依据所取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科技环境、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法规、科技人才管理、科技实力都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有正向影响,假设均成立;最后,对实证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影响因素为依据,提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相应对策。
王胜英[9](2019)在《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同时国防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但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相适应,存在经济建设成果不能有效融入国防建设,国防建设成果也很难转化到经济建设中,重复搞建设,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军民“平行线”式发展问题异常突出,影响了国家整体发展、一体发展和均衡发展。军民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国家转型发展和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历来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十分重视,为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效融合,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十九大中习主席又提到“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国家战略提出军民融合发展,将会极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围绕军民融合发展这一主题,首先界定了军民一体化、军民融合发展等概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治国方略,采用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在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国家顶层设计、政策实施、组织管理和实际效益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经验总结梳理,单独对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军民融合发展成功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其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总结,并与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优越性和不足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出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历史经验。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从加强国家战略规划、构建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制度法规建设、提高军民融合信息化综合程度、统筹军民融合资源、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人才成长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对策。在理论方面,本文主要利用政府绩效管理和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理论,从全新的角度分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剖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其理论也为军民融合发展具体对策措施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按照“基本理论—现实问题—客观分析—对策措施”的方法展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以及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具体实施方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后续国家军民融合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思考,同时也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投入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许梅芳[10](2019)在《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7年4月国务院批复的绵阳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把绵阳科技城打造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本文旨在研究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情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首先是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在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把握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路径、改革的方向,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绵阳科技城建设进入重要发展时期,军民融合对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绵阳科技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绵阳抓住军民融合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巩固中国(绵阳)科技城在国家层面上地位,优化绵阳市产业结构,在骨干企业发展、军民融合创新项目孵化、科研院所转企改制、“民参军”发展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绵阳市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中取得良好成绩,并顺利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实现服务国防和促进经济两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军队和科研院所的运行体系、保密制度等尚处于改革之中,地方政府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首先要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军队的开放、军民一体化的发展是多维度层层推进的过程,建议绵阳市政府以“破机制、建平台、助发展”为主要着力点,创新性推进改革、贡献经验,为适应新的“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提前做好储备,同时抢占新一轮国家资源布局调整的先机。本文深入微观层面,分析绵阳市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产业结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骨干企业等,总结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考。
二、关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法律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界定 |
一、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概念分析 |
二、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特性 |
第二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理依据 |
一、经济法的宏观调控理论 |
二、行政法的平衡理论 |
第三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规范依据 |
一、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一般规范依据 |
二、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特殊规范依据 |
第二章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市场准入相关法律问题 |
第一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的主体 |
一、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市场的经营主体 |
二、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的管理主体 |
第二节 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的条件 |
一、“参军”船舶建造企业保密资质认证条件 |
二、“参军”船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件 |
三、“参军”船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条件 |
第三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监督 |
一、协调军地系统管理 |
二、事前审批向事后备案转变 |
三、合理运用政府监管职能 |
第三章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相关法律问题 |
第一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主体认定 |
一、国家安全利益下的技术权利主体认定 |
二、产权激励理论下的技术权利主体认定 |
第二节 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客体认证 |
一、管制、控制性船舶建造技术成果 |
二、开放性船舶建造技术成果 |
第三节 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一、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主体的权利 |
二、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主体的义务 |
第四章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相关法律的现存不足 |
一、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法律的现存不足 |
二、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相关法律的不足 |
第二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完善建议 |
一、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市场准入法律的完善建议 |
二、军民融合下船舶建造技术权利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 |
第三节 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发展的配套保障机制建设 |
一、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 |
二、加强船舶建造军民资源共享机制 |
三、建立互通的信息交流机制 |
四、充分发挥船舶建造行业自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政府补助对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影响研究 ——基于外源融资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及外部资金来源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防科技企业 |
2.1.2 政府补助 |
2.1.3 外源融资 |
2.1.4 创新研发投入 |
2.2 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发展现状 |
2.2.1 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特点 |
2.2.2 不同组织形式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对比分析 |
2.2.3 我国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发展现状 |
2.3 国防科技企业外部资金来源发展现状 |
2.3.1 俄罗斯国防科技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发展现状 |
2.3.2 美国国防科技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发展现状 |
2.3.3 日本国防科技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发展现状 |
2.3.4 我国国防科技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1 政府补助与外源融资 |
3.1.2 政府补助、外源融资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 |
3.1.3 信号传递理论与中介效应理论 |
3.2 模型选取 |
3.2.1 基于SCP模型的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理论模型 |
3.2.2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相关模型 |
3.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3.3.1 变量选取 |
3.3.2 变量定义 |
3.4 模型构建 |
3.4.1 政府补助与国防科技企业外源融资模型构建 |
3.4.2 政府补助、外源融资与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模型构建 |
3.4.3 外源融资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 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 |
4.1.1 样本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3.1 政府补助与国防科技企业外源融资的GLS回归 |
4.3.2 政府补助、外源融资与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GLS回归 |
4.3.3 外源融资中介效应的依次检验法模型回归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变量替换 |
4.4.2 分样本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协同 |
1.2.2 协同创新 |
1.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
1.3.2 关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5.2 运用动态平衡观描述国防科技创新的演化阶段 |
1.5.3 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剖析国防科技创新要素的协同 |
1.5.4 证明了一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 |
2.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2.1.2 演化经济学的内涵机理 |
2.1.3 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2.2 运用演化经济学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
2.2.1 加强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性研究 |
2.2.2 提供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量研究工具 |
2.2.3 深化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本质规律的认识 |
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
2.3.1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 |
2.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 |
2.3.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
第三章 技术研发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3.1 技术研发阶段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3.1.1 技术研发的演化原理 |
3.1.2 技术研发的演化动力 |
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中技术研发的演化路径 |
3.2.1 模仿式技术研发 |
3.2.2 渐进式技术研发 |
3.2.3 突破式技术研发 |
3.3 技术研发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2 模型的建立 |
3.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3.3.4 仿真分析 |
3.3.5 结论 |
3.4 案例分析: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 |
3.4.1 案例背景介绍 |
3.4.2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转移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4.1 技术转移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4.1.1 技术转移的演化原理 |
4.1.2 技术转移的演化动力 |
4.2 技术转移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2.4 参数分析 |
4.2.5 结论 |
4.3 技术溢出较为显着时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4 案例分析: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各时期国防科技转移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
4.4.3 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
4.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变迁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5.1 结构变迁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5.1.1 结构变迁的演化内涵 |
5.1.2 结构变迁的演化动因 |
5.1.3 结构变迁的演化方式 |
5.2 结构变迁管理主体的策略选择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5.2.4 管理主体策略分析 |
5.2.5 仿真分析 |
5.2.6 结论 |
5.3 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例 |
5.3.1 背景介绍 |
5.3.2 结构变迁的需求 |
5.3.3 结构变迁的供给 |
5.3.4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创新主体的技术协同研发能力 |
6.1.1 提升创新主体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 |
6.1.2 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研发合作 |
6.2 建立高效的创新成果协同转移机制 |
6.2.1 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 |
6.2.2 优化技术转移渠道与环境 |
6.2.3 规范新技术知识产权管理 |
6.3 构建动态演化的多元协同创新系统 |
6.3.1 完善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 |
6.3.2 高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 |
6.3.3 探索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关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保密制度的理论基础 |
1.1 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概念 |
1.1.1 军民融合发展的定义 |
1.1.2 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 |
1.1.3 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内涵特征 |
1.2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相关理论 |
1.2.1 国家秘密的概念 |
1.2.2 军民融合秘密概念 |
1.2.3 建立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必然性 |
1.2.4 军民融合发展中保密要求 |
1.2.5 军民融合相关保密制度 |
1.3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的主体与客体 |
1.3.1 军民融合保密主体 |
1.3.2 军民融合保密客体 |
第二章 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建设和运行现状 |
2.1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 |
2.1.3 调研内容和方案 |
2.1.4 调研过程 |
2.2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
2.2.1 调研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 |
2.2.2 军民融合保密工作现状的评价的调研分析 |
2.2.3 不同类型军民融合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
2.3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综合分析 |
2.3.1 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方面存在问题 |
2.3.2 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
2.3.3 “军转民”保密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
2.3.4 对外合作交流保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借鉴分析 |
3.1 定密相关制度 |
3.1.1 定密官制度 |
3.1.2 美国定密异议制度 |
3.2 解密工作体系 |
3.2.1 解密机构 |
3.2.2 解密制度主要特点 |
3.2.3 主要的解密制度 |
3.3 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
3.3.1 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
3.3.2 国防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
3.4 军民融合共享合作保密管理 |
3.4.1 国防科技工业共享保密制度 |
3.4.2 对外合作保密制度 |
3.5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的建议 |
4.1 完善定密和解密制度 |
4.1.1 建立军民融合定密责任人资格认证制度 |
4.1.2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异议和解密申诉制度 |
4.1.3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审查制度 |
4.2 构建“三位一体”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机制 |
4.3 完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审查制度 |
4.4 完善对外合作交流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基本思路 |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军民融合 |
2.1.2 “民参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3 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3.1 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取得的成绩 |
3.1.1 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的制度变迁 |
3.1.2 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取得的成绩 |
3.2 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
3.2.2 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
3.2.3 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
3.2.4 扶持政策效果不明显 |
3.2.5 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3.3.1 统筹协调能力不足 |
3.3.2 配套政策设计不到位 |
3.3.3 财政支持不充分 |
3.3.4 军地交流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
3.3.5 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 |
4 其他省市推动“民参军”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
4.1 三个典型省市推动“民参军”发展的主要做法 |
4.1.1 四川省推动“民参军”的主要做法 |
4.1.2 陕西省推动“民参军”的主要做法 |
4.1.3 深圳市推动“民参军”的主要做法 |
4.2 其他省市推动“民参军”的做法对重庆的启示 |
4.3 借鉴经验时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
5 进一步推动重庆“民参军”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解决重庆“民参军”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 |
5.2 推动重庆“民参军”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完善机构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落实 |
5.2.2 健全配套支撑政策,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
5.2.3 完善财税支持,探索国资入股机制 |
5.2.4 加强协同创新,完善信息渠道建设 |
5.2.5 提升产业聚集度,健全服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二、相关概念厘定 |
(一)军民两用 |
(二)军民结合 |
(三)寓军于民 |
(四)军民融合 |
(五)军民一体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现状简评 |
四、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改革之初的“军民结合” |
一、工作重心转移下的“军民结合” |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
(三)邓小平与“军民结合”新方针的提出 |
二、新方针下“军转民”的实施 |
(一)转产实践从“饥不择食”到规范引领 |
(二)管理体制由分散紊乱到逐步集中统一 |
(三)加强军工科研力量,完善国防科技规划 |
三、实践的成效与问题 |
(一)军工企业角色逐步实现转变 |
(二)带动了经济发展,稳定了军研队伍 |
(三)探索实践中的困难 |
第二章 调整:市场化转变中的“寓军于民” |
一、机遇与挑战下的“寓军于民” |
(一)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三)江泽民与“寓军于民”方针的提出 |
二、市场化环境下“寓军于民”的实践 |
(一)调整管理机构 |
(二)引导军工市场化 |
(三)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民参军 |
三、实践的成效和问题 |
(一)国防创新体系建设有所成效 |
(二)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基本形成 |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发展:新技术条件下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
一、新形势下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
(一)军队现代化、信息化的挑战 |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诉求 |
(三)胡锦涛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
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 |
(一)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再次调整 |
(二)加强制度立法,推进“民参军” |
(三)构建武器装备新体系 |
三、实践的成效与问题 |
(一)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初显 |
(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
(三)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 |
第四章 深化:强军目标下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
一、新时代下的“军民融合” |
(一)对党在不同时期军民融合道路实践的经验继承与升华 |
(二)实现伟大复兴,助燃强军梦的应有之义 |
(三)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转型的必然要求 |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初步实践 |
(一)坚持党的领导,力争军民资源实现统筹配置 |
(二)明确发展目标,打造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 |
(三)把稳改革导向,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 |
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军地融合交流得到持续深化 |
(二)服务社会经济效应显着增强 |
(三)军工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
(四)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困境 |
几点思考:关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经验与建议 |
一、求同与存异,把握好军民融合发展的适用性问题 |
二、竞争与合作,把握好军民融合发展的公平性问题 |
三、开源与节流,把握好军民融合发展的高质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现状分析 |
2.1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辨析 |
2.1.2 国防科技工业的基本特征 |
2.2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况 |
2.2.1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 |
2.2.2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现状 |
2.2.3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趋势 |
2.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内涵 |
2.3.1 科技安全的概念 |
2.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概念 |
2.4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2.4.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现状 |
2.4.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面临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初选 |
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提取 |
3.2.1 群组决策特征根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影响因素的提取 |
3.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3.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提出 |
3.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实证 |
4.1 研究方法简介 |
4.1.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
4.1.2 结构方程分析步骤 |
4.2 问卷设计与量表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量表设计 |
4.3 实证数据收集 |
4.4 数据统计分析 |
4.4.1 量表的常态性检验 |
4.4.2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4.5 基于结构方程的各变量关系验证 |
4.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4.5.2 模型修正 |
4.5.3 模型验证结果及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提升对策 |
5.1 国防科技环境的营造 |
5.1.1 健全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机制 |
5.1.2 加强政府的战略支持 |
5.2 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
5.2.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
5.2.2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 |
5.3 国防科技法规体系的完善 |
5.3.1 完善国防科技信息保密法律体系 |
5.3.2 优化科研场地和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 |
5.3.3 加强成果转化安全的法律建设 |
5.3.4 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立法及执法建设 |
5.4 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 |
5.4.1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5.4.2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情报工作建设 |
5.5 国防科技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 |
5.5.1 重视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 |
5.5.2 完善国防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9)军民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军民一体化 |
2.1.2 军民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2.2.2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
3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
3.2.2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组织体系 |
3.2.3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资源管理及方式 |
3.3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国家战略规划不清晰 |
3.3.2 组织管理不合理 |
3.3.3 政策法规不健全 |
3.3.4 军民融合信息化建设不足 |
3.3.5 军民融合程度不够 |
3.4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军民融合发展理念薄弱 |
3.4.2 相关政策机制建设不完善 |
3.4.3 军民融合人才建设滞后 |
4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借鉴 |
4.1 美国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发展 |
4.1.1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
4.1.2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4.1.3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
4.2 欧盟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 |
4.2.1 欧盟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
4.2.2 欧盟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4.2.3 欧盟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
4.3 俄罗斯军民融合——先军后民 |
4.3.1 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
4.3.2 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4.3.3 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
4.4 日本军民融合——以民掩军 |
4.4.1 日本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
4.4.2 日本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4.4.3 日本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
4.5 经验总结 |
5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5.1 加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规划 |
5.2 构建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 |
5.3 深化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制度法规建设 |
5.3.1 突出政府主导功能 |
5.3.2 完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 |
5.4 提高军民融合信息化综合程度 |
5.4.1 加快军民融合信息化建设 |
5.4.2 创新军民融合共享形式 |
5.5 统筹军民共用资源 |
5.6 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 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内涵 |
2.2 主要理论参考 |
2.3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国家战略解读 |
2.3.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 |
2.3.2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的和路径 |
2.3.3 推进“军民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
2.4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变革 |
2.4.1 军地两张皮的组织体系仍需要突破 |
2.4.2 现有国防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建立健全 |
2.4.3 针对国防科技工业参与主体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三章 绵阳市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3.1 绵阳市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 |
3.1.1 国防科技资源集聚区 |
3.1.2 军转民发展探索期 |
3.1.3 军民融合发展期 |
3.1.4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期 |
3.2 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现状 |
3.2.1 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概述 |
3.2.2 绵阳市军民融合发展SWOT分析 |
第四章 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实践 |
4.1 政府主导的创新共享平台建设实践 |
4.1.1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 |
4.1.2 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
4.2 “军转民”代表性企业的创新发展实践 |
4.2.1 长虹集团 |
4.2.2 九洲集团 |
4.3 “民参军”代表性企业的创新突破实践 |
4.3.1 九九瑞迪公司 |
4.3.2 永贵科技公司 |
4.4 科研院所的军民融合发展改革实践 |
4.4.1 绵阳兵装58 所的转企改制试点 |
4.4.2 中物院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探索及改革 |
第五章 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5.1 军地院地军民融合联动机制尚未打通 |
5.2 军民融合产业结构不合理 |
5.3 军民融合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有待厘清 |
5.4 对创新共享平台缺乏有力的后续建设 |
5.5 助推中国(绵阳)科技城发展的政策不足 |
第六章 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举措建议 |
6.1 军地合力“破机制” |
6.1.1 军地、院地高层紧密互动 |
6.1.2 在现有法规体系下促成绵阳市国防知识产权运营 |
6.1.3 积极助推军工科研院所转企改制 |
6.1.4 军民融合政府工作机制专业高效化 |
6.1.5 军民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合理化 |
6.2 坚持不懈“建平台” |
6.2.1 两个创新共享平台做成行业品牌 |
6.2.2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园载体平台 |
6.3 重拳政策“助产业” |
6.3.1 设立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基金 |
6.3.2 加强地方扶持政策 |
6.3.3 呼吁军民融合发展税收优惠政策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关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民融合战略下船舶建造的法律问题研究[D]. 陈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政府补助对国防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影响研究 ——基于外源融资的中介效应[D]. 韩楚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D]. 黄麟.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关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研究[D]. 贺鹏飞. 兰州大学, 2019(02)
- [5]重庆推动“民参军”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军.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9(05)
- [6]军民融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权力结构、政策过程与国防工业治理[D]. 梅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研究[D]. 苗晓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 唐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9]军民融合发展研究[D]. 王胜英.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10]绵阳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D]. 许梅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