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论文文献综述)
陆波[1](2017)在《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枯萎了湖上的蒲草,消匿了鸟儿的歌声。”这是英国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下的诗句。当时的欧洲,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正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甚嚣尘上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20世纪30至70年代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造成成千上万人罹难,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工业化在给世界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灾害性影响。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尽早复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碳依赖度,从而缓解全球生态危机,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绿色新政(Green New Deal)”概念,旨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政”一经提出,迅速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各国充分利用此次经济转型带来的全球新机遇,推出一系列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新政”的实施促进经济转型,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瑰宝,从西方生态理论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绿色发展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人民期盼,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一切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也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绿色新政和生态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绿色发展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也将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引领。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共分为两大部分六个章节。在理论研究部分,以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概念厘定作为研究起点,从哲学和生态学的视角进行学理性分析,并梳理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在实践研究部分,以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为时代背景,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探索和当代价值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路径。第一章是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问题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多维审视。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概念进行厘定;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哲学解读;从“生态阈值”、“生态位”及“生态足迹”的概念出发,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生态学解读,从而完整准确地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规定性。第三章阐述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探寻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通过对西方生态理论的理性反思,提出对我国绿色发展的借鉴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精髓和价值意蕴,为推动绿色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探索。探究全球生态问题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国际社会“绿色新政”的全球动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轨迹。第五章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绿色发展理念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新突破、人类发展理论进步的必然选择,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推动生态公正价值实现、保障国家安全底线。第六章研究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路径。通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推动全球绿色贸易,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通过确立执政理念、健全法律法规、优化考核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的制度根基;通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全球文化融合、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探索绿色发展文化道路;通过创建四型社会、培育生态公民、构建治理共同体,建设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
王帆宇[2](2016)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三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三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夕,李鹏[3](2014)在《“6·5”世界环境日你心目中棘手的环境问题》文中指出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采取的行动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
纳张元[4](2012)在《从斗争哲学到生物权利——九十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观念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对比较晚,现在有据可查的是1949年10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创刊号,茅盾先生撰写的《发刊词》中将"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运动,使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学形式相结合"作为《人民文学》的任务之一明确提出来。但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当时显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和广泛认同,直到1955年1月,玛拉沁夫致中宣部领导的信中,仍然将"少数民族文学"和"兄弟民族文学"两个概念交替混用,这至少说明了"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当时都还是模糊不清的,概念没有真正确立,自然也就不可能被广泛接受和运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老舍和茅盾的报告中反复提及并时有论述,这一概念逐渐清晰,并最终得以确立。不管"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何时提出,自从有民族存在就有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活动在进行,哪怕是个体"自在"的创作。远的不说,从1921年到现在,
尹小明[5](2010)在《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文中提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变革当前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领域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消费的含义,消费模式的内涵、构成及其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模式的积极变化、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消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指出工业文明的生态困境之后,提出了生态文明是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抉择,分析了当前我国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及消费模式变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消费模式变革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消费模式变革的目标、价值取向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科技支撑;消费模式变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社会氛围和实践基础。生态消费作为消费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必须体现为适度消费、更多地追求精神消费、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公正消费;必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在这些价值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具体路径。全文在论证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例证法和比较法。
纪霏霏[6](2009)在《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危机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也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需求。东北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近年来为加快经济发展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域内的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如酸雨、沙尘暴、海洋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危机,对域内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这些环境危机的跨国性、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仅靠其中某一国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域内各国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初环保运动蓬勃发展,其中以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高潮。此后,东北亚地区各国开始积极实行多样的环境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在各个领域形成了双边、多边等合作机制。但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仍然处于低级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介绍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国际合作的理论,作为分析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困境和解决途径的基础。并系统的从双边、多边、政府间与非政府间的视角梳理了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的必要性。在分析了国际环境合作理论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面临巨大的障碍,如统一体制的缺乏、信息沟通不畅、地区安全格局的复杂、主导国家的缺失、地区认同感不强等,这已经成为环境合作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并由此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首先,APEC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合作思路,即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一个松散的、论坛性质的、但是统一的环境合作体制更加具有可行性。第二、东北亚地区最被期待可以成为环境合作的主导力量的中、同、韩三国,目前来看不太可能出现其中一国单独主导合作的局面,但是10+3体制下的中、日、韩主导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机制或许可以让三个国家免去很诸多顾虑,三国共同主导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发展更具有现实可能性。第三、加强地区认同感和各国之间的内聚力也是促进环境合作的有效途径。此外,各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引导,和信息交流,也可以从侧而促进政府间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合作是解决本地区环境危机的必经途径,环境危机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其对加深各国的相互理解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促进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庄菁[7](2008)在《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发展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联合国历史上一个较新的课题。其实质是如何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拟通过对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发展问题的系统梳理,全面清晰地展示联合国在解决全球环境发展问题中所作的贡献,遭遇的困境,对此的评价以及前景展望,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全球环境发展问题的演变历程以及联合国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以进一步促成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为环境保护实施提供某种借鉴,呼吁世界各国在全球环境危机的巨大挑战面前,能够超越国界、民族、宗教、社会和文化的制约,在联合国的指导和协调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给人类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何先月[8](2003)在《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向度》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与人的环境紧密相连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此生态危机的历史背景下,生态运动、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旧有的发展观自身所蕴涵的弊病,是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原因。旧的发展观把“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发展理解为单纯的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忽略了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也忽略了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变革作用。这不仅没有增加人们的幸福,反而产生了社会贫富分化,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住房、医疗等生存问题。1970年代以来,虽然经济主义的发展观得到改正,提出了一种人本主义的发展理论,以解决生存与发展关系的断裂。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依旧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当下生存,也影响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提倡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以是历史的使命。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背景则是生态危机、生态运动,以及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入探讨。从19世纪末到1970年代,生态运动有了蓬勃发展,具有了更广的群众基础;生态伦理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生态危机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日益严重。这就要求生态运动由民间走向政府,生态伦理思想由理论走向实践。显然,可持续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战略高度和国际合作。从联合国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就呈现出一个广大的空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价值立场和利益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完全不同。不过,总的来说,支配这种分歧的理论基础,依然是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分野。两者在自然物有没有内在价值,是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等问题上针锋相对,在理论上,实践中都展开了一场学术的较量。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分野,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提供了一个二难选择。超越与整合这种分野,已是当下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传统的“天人和一”思想,为此提供了一个可供发挥和借鉴的模式。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从意蕴而不是从价值的角度来把握自然,自然具有其内在价值,自然的价值主要是道的价值和审美价值,自然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知识;从而有别于西方主要把自然看作是科学的对象,自然的主要价值是经济价值。“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的历史也为“天人和一”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适度消费,“为天地立心”等内容;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实施,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天人和一”的可持续发展,便不完全属于传统的农业文明,它完全能够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合理“内核”。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它体现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一场全新的革命。它是一场新的道德启蒙,是思维方式、哲学范式、学术范式的全新变革,是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的全新变革,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文明。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本身的要求:它意味着法律的生态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化......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色。它产生于生态运动和生态伦理思想之中,并以生态危机为其历史背景,生态伦理思想为其价值基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在此目的之下,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才有可能实现。
王娅[9](1999)在《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文中提出
方驹[10](1999)在《永远与健康的地球作伴》文中提出 一个夏天的晚上,凉风习习,我们一家人坐在天台上乘凉,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夜景,一边品尝着香喷喷的鱼干,可舒服了。爸爸突然对我们说:“今年是世界环境保护年,我们来说说环境保护问题好吗?”“好啊!”我们齐声赞同。
二、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厘定 |
一、“绿色”的解读 |
二、“理念”的内涵 |
三、“发展”的演变 |
四、理念与制度 |
五、理念与技术 |
六、绿色发展理念 |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之思 |
一、“三位一体”的本体视域 |
二、“和而不同”的价值场域 |
三、“双向互动”的方法论域 |
第三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学之维 |
一、“生态阈值”与稳态发展 |
二、“生态位”法则与共生发展 |
三、“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 |
二、儒家的“天人一体”思想 |
三、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
第二节 西方生态理论的理性反思 |
一、西方生态理论的历史演进 |
二、西方生态理论的主要流派 |
三、西方生态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精髓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探索 |
第一节 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 |
一、全球化与全球性生态问题 |
二、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启示 |
三、风起云涌的西方环保运动 |
第二节 “绿色新政”的全球动向 |
一、全球绿色新政的时代背景 |
二、全球绿色新政的核心任务 |
三、全球绿色新政的国家行动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
一、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初步探索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孕育与形成 |
三、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时代脉络 |
第五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
三、人类发展理论进步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 |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
二、推动生态公正价值实现 |
三、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底线 |
第六章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路径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
一、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新形态” |
二、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新引擎” |
三、推动全球绿色贸易:绿色经济“新机遇” |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绿色重构 |
一、确立执政理念:绿色发展制度向导 |
二、健全法律法规:绿色发展法治保障 |
三、优化考核体系:绿色发展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文化融合的绿色涵化 |
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文化自觉 |
二、促进全球文化融合:绿色文化价值凸显 |
三、生态现代化战略选择:绿色文化原动力 |
第四节 社会建设的绿色培育 |
一、创建四型社会:绿色发展重要支点 |
二、培育生态公民:绿色发展主体形态 |
三、建构治理共同体:绿色发展协同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2)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外对社会转型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
(二) 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
三、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
(二) 本文研究主要的方法 |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
一、生态文明基本理论概述 |
(一) 文明概念的解读 |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 生态文明的特征 |
二、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
(一) 浑然一体:渔猎文明时代的出场元点 |
(二) 分化初现: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袪魅 |
(三) 强力征服: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断裂 |
(四) 主动修复: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发展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 |
一、社会转型及其中国视野 |
(一) 社会转型概念界说 |
(二) 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分析 |
(三) 中国社会转型特征 |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概述 |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界定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进程 |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 |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 |
(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基础并为其提供持续支撑力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保障 |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以人全面发展为旨归的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困顿 |
一、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机遇 |
(一)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
(二) 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
(三) 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
(四)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
二、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 |
(一) 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
(二)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
(三) 自然生态破坏异常严峻 |
三、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诱发我国生态环境困厄的根源 |
(一) 观念根源:“发展主义”至上的理念偏狭 |
(二) 经济根源: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
(三) 体制根源:“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 |
(四) 制度根源:相关生态制度体系设计不健全 |
(五) 外部根源:西方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进行污染转移或转嫁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概述 |
(一)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 |
(二)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指向 |
(三)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与特征 |
二、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正面效应 |
(一) 高效的价值取向为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
(二) 有序的市场竞争为生态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动力条件 |
(三) 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
三、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 |
(一) 由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阻滞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时效性 |
(二) “经济人”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破坏程度 |
(三) 市场经济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外部挑战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政治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政治转型的涵义 |
(二) 政治转型的目标指向 |
二、政治转型民主化及其在当代在中国的具体表征 |
(一) 政治参与化逐步扩大 |
(二) 政治世俗化日趋明朗 |
(三) 政府管理效能化显着增强 |
三、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二) “全能型”政府的裂变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三) 从免责行政转向责任行政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概述 |
(一) 文化转型的内涵 |
(二)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标志 |
(三)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 |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特征 |
(二)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三、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极大提升了当代中国人的自我文化意识 |
(二) 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四、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新时期文化转型与法律至上理念在我国的逐渐生成 |
(二) 法律至上理念的生成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五、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契约文化精神的意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逐渐生成 |
(二) 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取向 |
一、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取向 |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之维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之维 |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取向 |
(一)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层面全过程需要更新经济发展范式 |
(二) 把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层面全过程需要强化政治系统的保障功效 |
(三)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层面全过程需要发挥观念系统的引领作用 |
(四)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活层面全过程需要加强生态社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消费模式的涵义及我国消费模式的现状 |
第一节 消费模式的科学理解 |
第二节 我国消费模式的现状 |
第二章 消费模式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之一 |
第一节 生态文明——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抉择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消费模式的变革 |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和消费模式的内在关系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消费模式变革 |
第二节 消费模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四章 消费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生态消费 |
第一节 生态消费的科学理解 |
第二节 构建我国生态消费模式的具体途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论文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环境国际合作理论 |
第二节 国际环境合作理论与东北亚环境合作 |
第三章 东北亚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的现状 |
第二节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现状 |
第二节 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东北亚环境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构想 |
第一节 建立软性合作体制——APEC的启示 |
第二节 在"10+3"框架下发挥中日韩对东北亚环境合作的主导作用 |
第三节 建构东北亚地区的认同观念 |
第四节 加强东北亚各国环境NGO的参与 |
第六章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发展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环境没有国界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文章主要内容概述 |
第一章 全球环境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全球环境问题对国际社会的挑战 |
第二节 拯救地球的呼声 |
第三节 联合国迎接挑战 |
第二章 联合国对全球环境发展问题所作的贡献 |
第一节 全球环境问题的理论突破: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第二节 国际环境会议的召开与发展规划的制定 |
第三节 国际环境立法的发展 |
第四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环境管理 |
第三章 联合国在全球环境发展问题上面临的困境与所作的努力 |
第一节 联合国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联合国为克服困境所作的努力 |
第四章 联合国解决全球环境发展问题的评价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联合国解决全球环境发展问题的评价 |
第二节 联合国解决全球环境发展问题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8)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一、 发展的断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 |
(一) 发展内涵的自我断裂 |
(二) 生存与发展关系的断裂 |
(三) 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 |
二、 绿色之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背景 |
(一) 生态危机与生态伦理学的产生 |
(二) 生态伦理学的当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1、 生态伦理学的当代发展 |
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发展 |
三、 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向度 |
(一) 有限性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
(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四)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向度及其价值基础的追问 |
四、 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 |
(一) 批判与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分野 |
1、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
2、 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
3、 批判与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分野 |
(二) 批判中的困惑:可持续发展价值基础的二难选择 |
五、 整合与超越: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 |
(一) 天人合一 |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
2、 天人合一的含义 |
(二) 自然的意蕴 |
1、 自然的自然性价值 |
2、 自然的道德权利 |
3、 自然的道的价值 |
4、 作为思想的自然 |
(三) 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 |
1、 历史实践 |
2、 内容与特征 |
3、 评价 |
六、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建构 |
(一) 作为一场新革命的生态伦理 |
(二) 法律生态化的历史趋势 |
(三) 生态文明中的经济活动 |
(四) 在原始森林,过现代生活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四、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 陆波. 苏州大学, 2017(04)
- [2]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12)
- [3]“6·5”世界环境日你心目中棘手的环境问题[N]. 王夕,李鹏. 北京科技报, 2014
- [4]从斗争哲学到生物权利——九十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观念变迁[J]. 纳张元.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2(00)
- [5]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D]. 尹小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6]东北亚地区环境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D]. 纪霏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7]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发展问题探析[D]. 庄菁. 苏州大学, 2008(11)
- [8]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向度[D]. 何先月. 广西师范大学, 2003(02)
- [9]向“空中死神”酸雨宣战[J]. 王娅.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1999(06)
- [10]永远与健康的地球作伴[J]. 方驹. 环境, 19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