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焕庭[1](2018)在《珠江河口特征认知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着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并确定了其主体范围;第三次认知飞跃,曾昭璇1980年提出了冲缺三角洲的概念,1997年提出了串珠状冲缺三角洲发育模式,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第四次认知飞跃,赵焕庭1982年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叠置晚更新世晚期老三角洲与全新世中期现代三角洲,新资料显示还存在晚更新世中期三角洲;第五次认知飞跃,赵焕庭等于1973-1982年间运用西蒙斯优势流概念和河口盐水楔理论研究了口门和河口湾滩槽地形的发育演变;第六次认知飞跃,吴超羽等于2006年创造性应用自己研发的长周期机理模型和沉积学、地貌动力学等多学科互证,量化再现了珠江三角洲62.5ka BP"镶嵌式"演变过程。
赵荻能[2](2017)在《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活动对河流及河口三角洲的影响是全球持续性研究热点。爆炸式的人口城市化进程(~6000万)和经济增长(> 1万亿美元),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全球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大型河口三角洲之一,因此该地区是开展人类活动作用下大河三角洲演变研究的理想区域。首次使用时间跨度达165年(1850年~2015年)的河口区地形地貌数据、60年的流域水文气象数据以及40年的河口区遥感影像资料,揭示了百余年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控制因素,定量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对于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的贡献,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过去165年以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及河口湾地貌发生巨大变化。整个河口湾水域面积减少约35% (1258 km2),其中外伶仃洋河口区水域面积只减少了3% (26 km2),而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内伶仃洋河口区和黄茅海河口区分别减少了 62% (525 km2)、36% (405 km2)和 39% (301km2)。超过 20 个岛屿被逐步合并到大陆,几乎所有165年前的滩涂均被围垦成陆地。整个河口湾水域体积减少约9 km3 (39%);四个研究区的体积分别减少了 26% (外伶仃洋河口区)、38% (内伶仃洋河口区)、50% (黄茅海河口区)、58%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全区平均水深减少约0.4 m (6.3 m至5.9 m),各个河口区的平均水深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磨刀-鸡啼门河口区略有增加;内伶仃洋河口区略有减少;外伶仃洋河口区和黄茅海河口区呈显着下降趋势。表明西部河口区相比东部河口区变化更为剧烈。2. 7个期次海底地形所计算的体积变化表明,过去16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河口湾共接纳泥沙约10 Gt,而珠江实际入海泥沙总量约为10~11 Gt,表明流域输沙和三角洲地貌基本保持平衡,较少的泥沙(~10%)通过沿岸流向外海搬运。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通过流域建坝、河网采沙、口门围垦和河口涉海工程等,对珠江三角洲地貌演变及泥沙输运产生重大影响。3.分析了珠江河口三角洲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过去165年以来,珠江河口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内伶仃洋河口区、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及黄茅海河口区,外伶仃洋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内伶仃洋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种类最多,口门围垦急剧改变河口岸线形态,海洋倾倒、航道工程和挖沙活动强烈影响着水下三角洲地形;磨刀-鸡啼门河口区以口门围垦为主;黄茅海河口区以口门围垦和航道工程为主。4.根据百年来岸线推进速率和水下三角洲淤积速率,合理推测了珠江四大河口区关闭的时间分别约为170 yr (内伶仃洋河口区)、590 yr(外伶仃洋河口区)、170yr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和150yr(黄茅海河口区)。在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珠江河口三角洲喇叭形形态消失的进程会大幅加快。河口湾水域消失后,南部的岛屿链将作为未来三角洲前缘沉积核心,沉积物将在此快速堆积。在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对于人类活动响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和中国其它8大河流及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定量评估了过去60余年不同人类活动对于中国九大河流入海泥沙减少的贡献:1954~2015年,约51 Gt的泥沙因为人类活动而被留在大陆,其中,水库拦截泥沙总量约26 Gt,贡献约49%,水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导致入海泥沙减少量分别为15.4 Gt和12 Gt,贡献约29%和22%。近60年在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除黄河唐乃亥上游河段、长江金沙江上游河段、珠江支流柳江、松花江上游嫩江河段以外,中国九大河流所有干流和支流河段输沙量均大幅下降。2.在流域输沙减少的共同背景下,珠江与其它8大河流的主要区别在于:入海泥沙通量骤减似乎对河口陆上三角洲形态演化的影响并不大,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围垦仍超过自然因素(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成为控制珠江陆上三角洲不断向海推进的最主要动力。而未来随着珠江流域输沙的减少以及海平面上升,珠江河口区水域面积和体积下降趋势将有所缓和,加上航道疏浚、河口采砂等人类活动,未来珠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形将呈现“浅滩愈浅、深槽愈深”的两极分化特征。河口三角洲的开发需要科学的管理。
徐林春[3](2014)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高度的城镇化和大规模的建桥设港、无序采砂、口门围垦、滩地占用等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及河口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水文环境条件发生了显着变化,导致近年来洪水灾害频发,加之工农业及生活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造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水多、水少、水脏等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在大量收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第一手最新或较新的河道水文、地形、涉河建筑物占用河道情况、防洪(潮)减灾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取水、供水、用水和排水分布等资料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安全等涉水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口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从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三个维度,结合社会水循环的取、供、用、排运转机理,对珠三角地区在外部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水生态安全等三大核心水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水资源再分配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从当今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水安全危机入手,有针对性的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具体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在分析国内外水安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手段、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点。第2章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河口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并利用同步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为本论文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水生态安全相关研究内容中的模拟计算工作提供基础工具;采用坐标变换和水深曲面拟合变换技术,统一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地形和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水下地形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为模型计算打下基础;探讨了一种采用数值模拟追踪浮标,可以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完成数学模型验证的新方法。第3章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上游来水、网河河道水位及分流比等水文情势及其演化、河道地形变化和防洪能力等方面的分析,针对网河区的河道演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时空两相比对研究,相互印证,得到了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的全新认识,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第4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数学模型,在计算单元内进行供、用水量的汇总计算与平衡分析,获取了珠三角地区2011年的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并从供水、用水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汇总,再由供用平衡实现相互验证,有效提高了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量计算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的用水结构和取、用水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利用控导工程对珠江三角洲进行水资源再分配的方法,为探求实现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5章在调查分析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的污染源、排污口布局以及水域水质保护目标,分析计算了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天然水环境容量、理想水环境容量、可利用水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等,结合现状排放情况初步判断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质水生态安全状况,并对入河排污量削减和环境容量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得到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维护河道水生态安全的相应措施以保障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质水生态安全。第6章总结全文工作,综合分析、评价了珠江三角洲在防洪、供水、水质水生态三个维度的水安全问题及相应对策,并指明了本论文今后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王世俊[4](2013)在《珠江磨刀门河口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通过对磨刀门开发治理历史过程的回顾,结合磨刀门河口动力地貌、河口结构与功能及综合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及主要认识,对磨刀门河口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展望磨刀门河口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口界面理论研究;②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河口响应定量研究;③新形势下磨刀门口外滩槽演变规律及整治方略研究;④口外波浪观测及分析研究。
吴超羽,韦惺[5](2021)在《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研究辨析》文中指出现代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富有区域特色。本文提出百余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为4种范式:历史描述、实地考察-学术推理、器测-学科理论和"动力-沉积-地貌"跨尺度范式,各以范例说明。基于笔者及其团队研究,对现有文献关于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若干重要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从多视角作必要辨析,包括:海侵盛期以来千年尺度三角洲岸线位置变化,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的模式和三角洲干流河段形成过程与机理。最后对三角洲研究中的多学科、跨尺度和时空量化做了简要讨论。
夏涵韬[6](2020)在《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磨刀门河口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流域,为珠江水系的出海主通道,是珠江河口八大口门中输水、输沙量最大的口门。45年来位于珠海斗门区的磨刀门滩涂围垦面积达179 km2。围垦使得磨刀门河口岸线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河口区径流、潮汐、波浪、沿岸流等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引起涌潮、盐水倒灌等等问题频发。磨刀门河口两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以磨刀门河口围垦为样本研究分析围填海工程对河口水动力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河床冲淤演变过程,从而为之后研究围填海工程影响、河口演变等问题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磨刀门河口两岸的发展、河道整治提供参考。本文采用45年来磨刀门河口的遥感数据及实测水文和地形资料分析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河口地貌的影响,并利用MIKE21FM构建磨刀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设定六种方案对比分析磨刀门河口滩涂围垦前后平均潮位、高低潮位、潮差、涨落流速、潮通量和余流的变化,并通过实测床沙资料以及遥感影像悬沙反演分析磨刀门河口冲淤演变。再结合实测地形数据对比分析1970年~2018年滩涂围垦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珠江口磨刀门河床冲淤演变特征,证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围垦工程是磨刀门河口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三灶岛、横洲和横琴岛围垦导致磨刀门河口内海区萎缩,形成“一主一支”的水道格局。1973年至今,磨刀门河口向外海延伸约17 km,河口围垦面积约179 km2。(2)磨刀门河口河槽空间演变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变化特征有所区别。磨刀门河口滩涂围垦前,磨刀门河槽地形演变相对稳定;1984~2008年,河道变窄,河床下切;横洲口外单一航道发展成为分汊航道,近年来,东汊道逐渐萎缩,西汊道向西发育延伸。(3)磨刀门围垦工程致使主河槽内径流流速增加,大幅冲刷下切河槽,西汊道内平均余流流速大于东汊,东侧余流强度减小。横洲口外西侧余流轨迹向西南方向移动。近年来,径流出河槽口后向西偏移。(4)磨刀门河口围垦后,汛期主河槽内泥沙被大幅冲刷造成河槽下切,西汊道内下泄量和输沙量大于东汊。枯季悬沙在落潮流与沿岸流交汇形成的缓流区等区域聚集,落淤,致使东汊逐渐萎缩。拦门沙北坡冲刷后退,滩顶及南坡淤积。
吴创收[7](2013)在《华南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入海水沙通量和三角洲演化的影响 ——以珠江、南渡江和万泉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陆源物质通过河流的携带进入海洋,这些物质是海洋地质地貌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河流由于流域建坝等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限于某些河流,例如长江、黄河)的影响,进入海洋的泥沙通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沉积地貌过程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三角洲地貌演化对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响应已成为国际地球表层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同时也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and-Ocean 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LOICZ)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地区作为中国的七大分区之一,位于亚热带和热带,降水充沛,河流分布众多。其中珠江(流域而积占华南地区的75%左右)是世界重要河流之一,入海水沙通量分别居世界前25位,中国前3位。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域遭受大量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入海泥沙减少。尽管近年已有珠江入海泥沙减少的报道,但对其原因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剥离)有待深入,而三角洲地貌演化对流域来沙减少的响应研究较少。由于系统地形资料欠缺,对小河流的研究更少。本论文以华南地区的珠江为重点,结合海南岛的南渡江和万泉河,在系列监测资料搜集的基础上,采用M-K趋势分析、Arc-GIS冲淤计算以及气候-水文-地貌学综合机制分析等方法,较系统地探讨近几十年河流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原因以及三角洲冲淤响应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几十年的变化趋势。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入海径流量和输沙率的总体变化趋势以及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对资料不足的南渡江和万泉河也尝试给出其水沙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4-2010年,珠江流域降水量具不显着上升趋势(P=024),而径流量具不显着下降趋势(P=024),输沙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01)。珠江输沙率在2006-2010年较之1954-1983年下降86%,南渡江输沙率在1998-2007年较之1956-1969年下降78%%,万泉河输沙率在2001-2007年比1962-1965年下降76%。珠江流域的水、沙通量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增长阶段(1954-1983年);(2)波动阶段(1984-1993年)和(3)下降阶段(1994-2010年)。1954-1983年,珠江流域的入海径流量和输沙率分别增长18%和32%。第二阶段的前半段(1984-1989年)水、沙通量分别下降30%和44%,而后半段(1989-1993),水、沙通量分别增长59%和64%。第三阶段珠江入海水、沙通量分别减少32%和83%。(2)分析了珠江水沙通量长期变化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的主控因子,尝试进行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沙通量影响的定量剥离。研究发现,1960年代以前,珠江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沙关系接近自然状态,降水量与径流量之间以及径流量与输沙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78和0.92,反映气候变化对水沙通量的控制作用。19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输沙率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流域内的森林砍伐和水库建设的影响大致相互抵消,因此,输沙率无明显变化。上世纪80年代,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远大于水库拦截的泥沙量,人类活动对输沙率的影响得以充分体现,森林砍伐导致珠江流域的输沙率增加20%左右。20世纪90年代,许多大型水库开始建设,同时中国对流域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这两者对泥沙的影响远远超过森林砍伐的影响,导致输沙率快速下降;2006年以后,水库建设对于入海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达到90%左右,而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大约在10%左右。(3)利用近几十年不同年份的珠江和南渡江水下三角洲地形资料建立了三维地形模型,计算了不同阶段的冲淤速率;根据不同年份万泉河口玉带沙海滩的卫星遥感影像计算了岸线进退变化。将三角洲冲淤变化同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磨刀门区域水下三角洲(面积509km2)的淤积速率从1964-1977年的1.3cm/a下降为1977-2005年的0.15cm/a(下降88%),伶仃洋区域水下三角洲(面积1118.6km2)的淤积速率从1955-1964年的4.5cm/a减小到1998-2008年的2.01cm/a(下降56%),均大于同期珠江入海泥沙通量的下降率(1964-1977年至1977-2005年时段下降19%,1955-1964年至1998-2008年时段下降38%)。此外,南渡江的淤积速率从1963-1980年的4.17cm/a转变为1996-2003年的侵蚀,侵蚀速率达到2.21cm/a,而同期的南渡江入海泥沙量由原来的55.04×104t(1956-1959)下降到11.9×104t(1998-2007),来沙量下降78%。万泉河口玉带沙的面积由52.6×104m2(1988年)减小为34.3×104m2(2005年),面积减少35%,同时期的上游来沙量由31.7×104t(1988)减少到11.2×104t(2001-2007),来沙量减少64%。这表明,上述三角洲对河流入海泥沙通量的下降均有敏感响应。(4)结合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的发展趋势,展望了今后几十年珠江入海水沙通量和三角洲演化的大致趋势。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对珠江流域降水量的影响可能仍主要表现为年际和年代尺度的波动,而对降水量的长期趋势影响不大。另一方面,珠江流域将新修大量水库来满足发电、防洪和灌溉的需要,这些新修水库的拦沙效率可能超过已建水库因库容减小而减弱的拦沙效率。此外,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将进一步加强。因此,未来几十年珠江入海径流量可能变化不大,但输沙率很可能进一步降低,三角洲淤涨速率也将继续下降。至于珠江三角洲是否会像黄河和长江三角洲那样出现总体上的淤-蚀转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欧兴进,赵焕庭,宋朝景[8](1983)在《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文中指出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中下泄量最大的一个。1977年我所受珠江三角洲整治规划办公室委托,开展了磨刀门河口的水文泥沙调查;鉴于前人已在磨刀门内开展过水文泥沙调查和水利问题研究,故本次调查范围侧重在河口段泄水深槽和口外海滨段,进行多点同步观测和必要的检测。本文根据实测资料整理而成,着重阐述磨刀门泄水深槽及其口外海滨的水文泥沙特征,为磨刀门口门整治提供新资料。
蒋陈娟,周佳楠,杨清书[9](2020)在《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磨刀门河口是珠江流域西江的主干入海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网河区无序采砂和磨刀门整治工程的双重影响,潮汐动力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本文基于多年的水文资料,结合统计分析、调和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近五十年以来磨刀门河口的潮汐动力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磨刀门河口总体上呈现出高、低潮位缓慢上升、潮差逐渐减小的趋势,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径流优势型入海口门水道向海延展的自然演变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河区无序采砂使水位下降、诱使潮汐动力增强,磨刀门整治工程使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由于河口不同段受到人类活动以及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干扰程度不同,其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近口段受网河区无序采砂影响较大,水位下降,潮汐动力增强;河口段受两种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位上升,在整治工程期间(1983—1993)潮汐动力减弱,在整治工程后(1993—2003)受网河区无序采砂的影响潮汐动力增强;口外海滨段受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整治工程的共同作用,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
王世俊,易小兵,李春初[10](2008)在《磨刀门河口水沙变化与地貌响应》文中认为以西江磨刀门河口为研究对象,应用马口站19602000年月平均流量及含沙量资料,1980、1981和2003年洪枯季实测水文及表层沉积物采样资料,分析磨刀门河口近几十年来的水沙变化,建立磨刀门河口水沙变化与纵、横断面及口门形态的响应模式。结论认为,西江磨刀门河口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含沙量及输沙总量在1993年前后发生变异,有减少的趋势,悬浮泥沙中值粒径偏细;总体上形成了丰水少沙的水沙组合。磨刀门河口形态响应滞后于水沙变化,存在洪淤枯冲的年内变化。由于上游来沙量减少、人工护岸的作用下,河口口门断面趋于窄深。总体上,磨刀门河口深槽变浅,拦门沙在波浪作用下加高变薄;口门向外海延伸较快,使得河口口门动力相对强弱发生了较大变化,波浪动力及沿岸流对泥沙转运的作用增强,磨刀门河口正逐渐向河流—波浪型河口转变。
二、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河口特征认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珠江河口认知的6次飞跃 |
2.1 柯维廉提出珠江三角洲概念 |
2.2 吴尚时发现广州古海岸遗迹证明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 |
2.3 曾昭璇提出串珠状冲缺三角洲发育模式 |
2.4 赵焕庭揭示珠江三角洲呈新老叠置关系 |
2.5 赵焕庭等开启珠江河口动力过程和演变研究 |
2.6 吴超羽等提出珠江三角洲“镶嵌式”演变过程 |
3 结语 |
(2)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1.1 全球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
1.2.1.2 三角洲地貌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对三角洲的影响 |
1.2.2.2 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对三角洲的影响 |
1.2.3 近百年珠江流域及河口典型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地貌效应研究 |
1.2.3.1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典型人类活动 |
1.2.3.2 珠江河口三角洲多时空尺度地貌演变研究 |
1.3 科学问题和本文工作 |
1.3.1 科学技术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3.4 本文章节安排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流域位置及气候 |
2.1.2 流域及三角洲网河区水系特征 |
2.1.3 入海水沙通量 |
2.1.4 海洋动力环境 |
2.2 地质背景 |
2.2.1 河口三角洲地质构造 |
2.2.2 近8000年海平面变化及水下古三角洲 |
2.3 河口海底地形地貌概况 |
3 数据与方法 |
3.1 地形数据 |
3.1.1 百年历史海图与~(210)Pb沉积速率数据 |
3.1.2 实测地形地貌数据 |
3.1.3 陆地数字高程数据 |
3.2 九大流域气象水文数据 |
3.2.1 径流和输沙数据 |
3.2.2 降雨数据 |
3.3 遥感及岸线数据 |
3.4 处理技术与方法 |
3.4.1 河口区多源地形地貌-岸线-图像-流域水文数据库构建 |
3.4.2 十年尺度地形演变定量分析技术 |
3.4.3 十年尺度岸线变迁定量分析技术 |
3.4.4 流域大规模建坝前输沙估算法 |
4 现代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及沉积特征 |
4.1 陆上三角洲地形地貌 |
4.2 陆上三角洲近6000年岸线演变 |
4.3 水下三角洲地形地貌 |
4.3.1 伶仃洋河口水下三角洲 |
4.3.2 磨刀-鸡啼门河口水下三角洲 |
4.3.3 黄茅海河口水下三角洲 |
4.4 水下三角洲沉积特征 |
4.5 小结 |
5 近165年来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变 |
5.1 东部河口区岸线与海底地形百年演变 |
5.1.1 内伶仃洋河口区 |
5.1.2 外伶仃洋河口区 |
5.2 西部河口区岸线与海底地形百年演变 |
5.2.1 磨刀-鸡啼门河口区 |
5.2.2 黄茅海河口区 |
5.3 讨论 |
5.3.1 珠江河口近165年演变模式及东西河口区对比 |
5.3.2 20世纪70年代前后珠江河口演化模式对比 |
5.4 小结 |
6 珠江河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
6.1 主要人类活动及影响分析 |
6.1.1 流域建坝对输沙量的影响 |
6.1.2 河网采沙对口门分流分沙比影响 |
6.1.3 城市化进程与岸线变迁 |
6.1.4 河口区涉海工程对地貌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各河口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 |
6.2.2 人类活动作用下三角洲地貌对泥沙通量变化的响应 |
6.2.3 珠江喇叭形河口萎缩消亡时间预测 |
6.3 小结 |
7 珠江与中国其它大河三角洲演变对比研究 |
7.1 九大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
7.1.1 人类活动影响前后九大河流输沙量时空变化 |
7.1.2 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
7.2 人类活动对九大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贡献 |
7.2.1 黄河流域 |
7.2.1.1 水库拦截贡献量 |
7.2.1.2 水资源利用贡献量 |
7.2.1.3 水土保持工程贡献量 |
7.2.2 长江流域 |
7.2.2.1 水库拦截贡献量 |
7.2.2.2 其它因素贡献量 |
7.2.3 其它六条河流 |
7.3 主要河口对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的响应研究 |
7.3.1 珠江 |
7.3.2 黄河 |
7.3.3 长江 |
7.3.4 其它六条河流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百年尺度珠江河口区海图资料一览表 |
附表2 珠江干流7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
附表3 黄河干流7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
附表4 长江干流8个水文站不同时间期次平均径流量、平均输沙量、平均悬沙浓度 |
附表5 英文缩写对照表 |
附图1 下珠江河口三角洲(LOWER PRD)七个期次岸线与海底地形图(1850年~2015年) |
附图2 下珠江河口三角洲(LOWER PRD)六个期次BCRM(1850-2015) |
附图3 珠江、长江、黄河及其它六条河流1950s~2015s水文统计 |
附图4 珠江西江干流3个时期7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统计 |
附图5 黄河干流5个时期7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统计 |
附图6 长江干流4个时期8个水文站平均径流、输沙量统计 |
作者简历 |
(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水安全研究进展 |
1.2.1 水安全概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手段 |
1.3.1 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3.2 数学模型的主要求解方法 |
1.3.3 珠江三角洲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珠三角网河-河口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系特征 |
2.1.1 珠江流域 |
2.1.2 珠江三角洲 |
2.2 珠江三角洲网河一维-河口二维整体数学模型 |
2.2.1 一维网河水流数学模型 |
2.2.2 河口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
2.2.3 一维网河和二维河口模型的连接及衔接段边界的处理 |
2.2.4 模型范围 |
2.3 地形资料及处理 |
2.3.1 网河地形资料 |
2.3.2 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水下地形及处理 |
2.4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2.4.1 常规的数学模型率定和验证方法 |
2.4.2 数值模拟追踪浮标与河道内投放物理浮标对比的验证方法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3 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研究 |
3.1 上游来水变化分析 |
3.1.1 上游控制站历史洪峰流量对比分析 |
3.1.2 马口、三水、博罗控制站流量-水位变化分析 |
3.2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位变化分析 |
3.2.1 “94.6”、“97.7”、“98.6”与“08.6”四场洪水最高洪水位对比 |
3.2.2 珠江三角洲各年代高高潮水位变化分析 |
3.3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分流比变化分析 |
3.3.1 珠江三角洲入口控制站点的水沙分配变化 |
3.3.2 主要河流汉口分流比 |
3.3.3 口门径流量变化分析 |
3.4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地形演化分析 |
3.4.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1999年以前的演变规律分析 |
3.4.2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1999年以后的演变规律分析 |
3.4.3 小结 |
3.5 珠江三角洲网河河道防洪能力分析 |
3.5.1 珠江三角洲防洪(潮)减灾体系建设的保障能力分析 |
3.5.2 涉河建筑物占用河道情况分析 |
3.5.3 河道调蓄能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研究 |
4.1 珠三角地区供用水现状 |
4.1.1 经济社会情况 |
4.1.2 水资源概况 |
4.2 全口径经济社会供用水数学模型 |
4.2.1 供用水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供用水成果及其分析 |
4.3 珠三角地区取用水特点分析 |
4.3.1 用水结构及区域分布特点 |
4.3.2 取水区域特点 |
4.4 珠三角地区用水趋势分析 |
4.4.1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4.4.2 用水趋势分析 |
4.5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分析 |
4.5.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再分配研究 |
4.5.2 供水安全分析 |
4.5.3 安全供水宏观调控机制的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5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安全研究 |
5.1 基本情况 |
5.1.1 珠江三角洲水质概况 |
5.1.2 水环境容量 |
5.2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率定和验证 |
5.2.1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5.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
5.3.1 珠江三角洲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 |
5.3.2 计算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
5.3.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5.4 珠江三角洲河道水生态安全分析 |
5.4.1 COD和氨氮排放量与环境容量的比较 |
5.4.2 入河排污量削减的初步探讨 |
5.4.3 水环境容量利用等方面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珠江磨刀门河口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2 磨刀门河口研究现状评述 |
3 研究展望 |
(6)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垦工程研究 |
1.2.2 滩槽演变研究 |
1.2.3 磨刀门河口演变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流程图 |
第二章 磨刀门区域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径流特征 |
2.3 潮汐特征 |
2.4 风及波浪特征 |
2.5 泥沙特征 |
2.5.1 基本泥沙特征 |
2.5.2 河槽悬沙粒径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磨刀门区域演变及河槽冲淤演变 |
3.1 磨刀门历史变迁 |
3.2 磨刀门区域演变 |
3.3 河口拦门沙演变 |
3.4 河槽冲淤演变 |
3.4.1 河段深槽冲淤演变 |
3.4.2 河口滩槽冲淤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IKE21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 |
4.1 模型的介绍 |
4.1.1 模型概述 |
4.1.2 控制方程 |
4.2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
4.2.1 模型的范围与网格 |
4.2.2 地形条件 |
4.2.3 初始条件 |
4.2.4 上游条件 |
4.2.5 外海开边界条件 |
4.3 模型的验证 |
4.3.1 “2009.01”验证 |
4.3.2 “2012.06”验证 |
4.3.3 “2016.07”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磨刀门水动力环境的变化 |
5.1 潮位变化 |
5.1.1 平均高、低潮位 |
5.1.2 平均潮差 |
5.2 流速变化 |
5.3 潮量变化 |
5.4 余流变化 |
5.5 河槽冲淤影响分析 |
5.5.1 潮流对泥沙的作用 |
5.5.2 悬浮泥沙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硕士学习阶段所发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经历的科研项目) |
(7)华南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入海水沙通量和三角洲演化的影响 ——以珠江、南渡江和万泉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华南地区的研究现状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资料处理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形地貌 |
2.1.2 河口的水动力特征 |
2.2 资料来源 |
2.2.1 地形图 |
2.2.2 水文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Mann-Kendall检验方法 |
2.3.2 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 |
2.3.3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
第3章 河流径流量和输沙率的时空变化 |
3.1 珠江流域年水沙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
3.2 珠江流域年水沙通量变化的周期性分析 |
3.3 珠江流域的水沙通量季节性变化 |
3.3.1 珠江流域月水沙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
3.3.2 珠江水沙季节的功率谱分析 |
3.4 流域人类活动对输沙率的影响 |
3.4.1 森林砍伐的影响 |
3.4.2 水库建设的影响 |
3.4.3 水土保持的影响 |
3.5 人类活动对于输沙率影响的复杂性 |
3.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径流量和输沙率影响的定量剥离 |
3.6.1 自然条件下降雨量对径流量以及径流量与输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6.2 气候变化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率的影响 |
3.6.3 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和输沙率的影响 |
3.7 南渡江和万泉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趋势 |
3.7.1 南渡江水沙通量的变化 |
3.7.2 万泉河的水沙通量的变化 |
第4章 三角洲冲淤演变对流域来沙减少的响应 |
4.1 伶仃洋水下三角洲冲淤演变 |
4.1.1 伶仃洋水下三角洲的冲淤量和冲淤速率 |
4.1.2 伶仃洋水下角洲等深线变化 |
4.1.3 伶仃洋水下三角洲的冲淤与流域来沙量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
4.2 磨刀门水下三角洲冲淤演变 |
4.2.1 磨刀门水下三角洲的冲淤量和冲淤速率 |
4.2.2 磨刀门水下三角洲等深线的变化 |
4.2.3 磨刀门水下三角洲冲淤原因的探讨 |
4.3 珠江流域水下三角洲冲淤对流域来沙通量减少响应的复杂性 |
4.4 南渡江水下三角洲冲淤演变 |
4.4.1 南渡江水下三角洲冲淤量和冲淤速率 |
4.4.2 等深线的进退变化 |
4.4.3 典型剖面的冲淤变化 |
4.4.4 冲淤的空间差异 |
4.4.5 南渡江三角洲的原因探讨 |
4.5 万泉河河口玉带滩的演变 |
4.5.1 玉带沙形态的发展演变 |
4.5.2 玉带海滩的面积变化 |
4.5.3 现阶段玉带沙的冲淤形态 |
4.5.4 玉带沙变化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件1 |
附件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含待刊)的论文 |
致谢 |
(8)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文特征 |
1. 潮汐 |
2. 潮流 |
3. 潮流量 |
4. 优势流 |
5. 余流 |
二、咸淡水混合特征 |
三、泥沙运动特征 |
1. 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特点 |
2. 悬移质输沙特征 |
四、结语 |
1. 磨刀门是强径流、弱潮河口。 |
2. 河口咸淡水混合常呈层型或似层型。 |
3. 河口的泥沙运动表现为洪淤枯冲。 |
(9)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及人类活动 |
1.1 区域概况 |
1.2 主要人类活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及其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潮汐特征值的时间序列分析 |
2.2.2 潮能通量的计算 |
3 结果 |
3.1 潮汐特征值变化 |
3.1.1 高、低潮位变化 |
3.1.2 潮差变化 |
3.2 潮汐调和常数变化 |
3.2.1 分潮振幅变化 |
3.2.2 分潮传播速度变化 |
3.3 潮能通量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10)磨刀门河口水沙变化与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马口站流量变化 |
2.2 含沙量及输沙率的变化 |
2.3 水沙组合与河道冲淤 |
3 讨 论 |
3.1 河口的动力变化 |
3.2 河口的泥沙适应性 |
3.3 河口的地貌适应性 |
4 结 语 |
四、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河口特征认知的发展[J]. 赵焕庭. 海洋学报, 2018(07)
- [2]珠江河口三角洲近165年演变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 赵荻能. 浙江大学, 2017(02)
- [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珠江三角洲水安全研究[D]. 徐林春. 武汉大学, 2014(06)
- [4]珠江磨刀门河口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世俊. 人民长江, 2013(21)
- [5]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研究辨析[J]. 吴超羽,韦惺. 海洋学报, 2021(01)
- [6]磨刀门滩涂围垦对水动力和河槽冲淤演变影响分析[D]. 夏涵韬.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华南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入海水沙通量和三角洲演化的影响 ——以珠江、南渡江和万泉河为例[D]. 吴创收.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 [8]西江磨刀门河口水文泥沙特征[J]. 欧兴进,赵焕庭,宋朝景. 热带海洋, 1983(04)
- [9]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 蒋陈娟,周佳楠,杨清书.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6)
- [10]磨刀门河口水沙变化与地貌响应[J]. 王世俊,易小兵,李春初. 海洋工程,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