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与计算

用于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与计算

一、一种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和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钱欢,谢卓辰,梁旭文[1](2021)在《基于dropout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单粒子翻转容错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空间辐照干扰尤其是单粒子翻转(SEU)效应对神经网络芯片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它会导致存储在芯片SRAM存储器的权重参数随机发生比特位翻转,进而神经元的权重参数值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神经网络芯片输出的准确度。在分析现有的一些抗辐照干扰方法基础上,针对芯片硬件开销、恢复时间与处理速度的问题,利用软件仿真研究在不同比例权重参数出错的情况下神经网络的测试准确度,就结果准确度下降的情况,采用dropout算法构建新的网络框架,以一定概率屏蔽受到SEU影响的神经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受SEU干扰神经网络的准确度。

张航[2](2021)在《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单晶硅机理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圆切片加工技术是单晶硅切片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硅片的切割和切片加工。现有内圆切片加工技术存在切片表面粗糙、锯缝材料浪费及后续抛光修整工作量大等技术缺陷,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声振动辅助高速精密内圆切片耦合动力学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以内圆切片加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内圆刀片张紧机理研究和内圆切片加工动力学特性分析出发,开展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单晶硅机理与技术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板壳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内圆刀片张紧过程的非线性大变形模型。运用强非线性方程组迭代算法求解了张紧产生的内圆刀片应力和侧向非线性变形,进而求解了刀片刚度和固有频率。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张紧对内圆刀片位移、刚度和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2)根据加工中热传递过程建立了内圆刀片传热方程,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计算得到内圆刀片热分布。考虑刀片张紧、热分布以及刀片工件间相互作用,建立了关于内圆刀片的热-力-位移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讨论了切削参数和刀片参数对刀片振动位移、刚度和固有频率等特性的影响规律。(3)考虑内圆刀片动力学特性、机床结构和超声振动方向等因素,完成内圆切片加工用超声振动装置结构布局。基于铁木辛柯梁振动理论确定换能器和变幅杆初始尺寸,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谐振频率进行优化。利用谐振型声发射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特性和频率特性,测量了该超声振动装置的谐振频率。(4)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过程中的水平切削力模型。利用单晶硅切削实验对理论切削力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切削力与实际测试的切削力良好吻合。利用该切削力理论模型,全面分析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5)设计了普通加工和超声辅助加工对比实验,测量了单晶硅切片表面微观形貌。分析了单晶硅切片表面材料去除机理,研究了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单晶硅切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圆切片加工中施加超声振动可提高材料塑性去除的比例,当前实验条件下切片表面粗糙度Sa的值平均降低约30%。

魏绪波[3](2021)在《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DD/DT强流中子发生器是重要的准单能中子源,可应用于中子照相、核数据测量、中子探测器标定、抗辐射加固及材料辐照等,在科研、医疗、生产与军事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价值。兰州大学在研制一台强流中子发生器,预期DD中子产额6×10109)/,DT中子产额6×1012n/s。该中子发生器主要由倍压高压电源、2.45 GHz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前分析系统、加速管和旋转靶等几部分组成,ECR离子源产生的强流氘离子束经前分析系统注入400 k V静电加速管,加速后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中子。本论文围绕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的离子束需求,完成了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的研制。ECR离子源用于为强流中子发生器提供所需离子束,设计目标是引出60 m A氘离子束,调试状态下引出80 m A氢离子束。前分析系统主要作用是分离离子源引出束流中的多原子离子,降低加速管电流负载,提高靶寿命和中子产额,同时调整束流以匹配加速管注入需求,前分析系统束流强度设计指标为输出35 m A D+束或50 m A质子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完成了一台全永磁ECR离子源束流调试与改进工作。引出孔为6 mm,引出电压为50 k V时,离子源能够引出大于80 m A的氢离子束。离子源可以在较大的进气量(0.5-10 sccm)与微波功率(300-800W)变化范围内工作,引出束流强度峰值一般出现在进气量为1.7-2.0 sccm,微波功率400-700 W之间。放电腔中轴线上磁感应强度接近875 G,微波窗附近磁感应强度较高且存在ECR共振面时,更容易引出较强的离子束。微波窗材质与厚度对引出束流强度和质子比有显着影响,2 mm厚的氮化铝微波窗可以获得更高的引出流强与质子比。针对ECR离子源强直流束引出工作状态下,微波窗易损坏的问题,研究了微波窗在微波、等离子体和回流电子作用下的温度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增强水冷效果可以降低微波与等离子体对微波窗影响,增加陶瓷微波窗表面氮化硼厚度可以降低回流电子束的影响,减小微波窗损坏概率,延长离子源寿命。针对ECR离子源引出区打火问题,总结分析了不同打火现象成因及应对,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离子源引出系统,降低了引出区打火频率。完成了前分析系统设计,前分析系统可传输80 m A/50 ke V的氢离子束或60m A/50 ke V的氘离子束,能够完全分离束流中的多原子离子并匹配加速管注入需求。前分析系统由螺线管、校正磁铁、分析磁铁、三重四极透镜及真空系统等组成,计算了前分析系统束流传输包络和各磁铁磁场分布。完成了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和调试。离子源引出氢离子束大于70 m A时,前分析系统末端质子束流强大于50 m A,束流半径小于20mm,可以满足强流中子发生器对束流强度的需求。

钟志宏[4](2021)在《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列车的制动性能是运行性能的重要表征。为了保证列车更加安全平稳的运行,提升列车的再生制动性能,本文以车载-地面储能系统应用于城轨列车为前提,针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问题,再生制动过程中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以及低速区再生制动控制性能下降问题三方面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再生制动带来的牵引网电压抬升,会导致制动电阻启动,甚至引发再生制动失效,造成制动能量的浪费,影响制动的平稳性。本文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绿色的制动为目标,以含有车载储能系统和地面储能系统的非线性、多约束的牵引供电系统为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线运行且效果接近离线全局最优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遗传算法在典型工况下的离线全局优化结果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较为单一的线性结果进行规律的提取,对非线性或多影响因素的结果进行规律的挖掘,将复杂的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规则与局部优化问题的结合。针对规律挖掘过程中提炼的局部优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列车功率、列车位置、车载/地面储能装置状态等影响因素,结合局部变分法、潮流解析等方法,得到最优决策变量与多影响因素间的数学关系,可用于在线求解。基于八通线实际线路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再生制动过程中,牵引网存在电压振荡问题,并且车载/地面储能系统的加入会影响原牵引供电系统的阻抗,从而影响电压振荡规律。为了探究储能系统的加入对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对12种列车典型运行工况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差异。针对现有主动阻尼策略参数调节困难、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从阻尼匹配的角度,基于串联虚拟阻尼的思想,从理论上设计了最优阻尼补偿形式,并通过简化得到了工程上可实现的简化补偿形式。考虑到储能装置不同控制结构下的最优阻尼形式存在差异,选取了6种补偿结构,并对比了不同补偿结构下的最优阻尼补偿效果,提出了考虑工况变化的变结构最优阻尼补偿策略,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优补偿效果。城轨列车的再生制动主要通过牵引电机的控制算法实现。在低速下,输出转矩和测量转速精度的下降导致电机控制性能的下降,再生制动力在低速区难以精确控制,从而影响精准停车。本文以提升低速区的输出转矩精度和转速观测精度为目标,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稳定性定律,提出了能够保证低速制动区稳定性的转速和定子电阻并行辨识策略。与传统设计中只对单参数进行设计的特点不同,本文利用转速和定子电阻误差间的耦合关系,对二者的自适应律进行综合设计。随后,采用小信号注入的方式,对转子电阻进行准确辨识。考虑到小信号注入会增加输出转矩脉动,本文设计了转矩脉动消除环节,保证了输出转矩的平稳性。为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了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和牵引电机对拖平台。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和实物储能装置,搭建了包含储能装置、牵引供电网络以及列车的复杂系统,可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多种工况进行模拟。本文提出的车载储能装置和地面储能装置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均在该平台上得到了有效验证。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多参数在线辨识策略则在电机对拖平台上完成了验证,并在地面联调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图161幅,表21个,参考文献121篇。

罗众志[5](2021)在《基于虚拟振荡器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伊世学[6](2021)在《放顶煤开采的顶煤厚度雷达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鹏[7](2021)在《一种智能离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微电网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其应用工况的不同,微电网分为离网和并网两种工作模式,而逆变器是微电网与有源负载或者无源负载转换的重要纽带,对系统输出性能和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主要分析和研究逆变器的其中一种应用工况(离网工作模式),分析比较了常见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智能控制策略。为了准确地控制离网逆变器,首先在几种常用的坐标系(ABC坐标系、α-β坐标系和d-q坐标系)下,详细分析和推导了离网逆变器数学建模,研究了目前比较常用的SVPWM调制方式。然后介绍了重复控制基本理论,同时从重复控制延时环节、重复控制补偿环节、最终重复控制稳定性以及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重复控制器进行了详细地设计。但是当模型失配差异比较大时,重复控制器无法实时调节其相关的参数,使得其最终的控制效果降低。基于上述重复控制存在的问题,综合免疫算法的优点,在设计的重复控制器中加入免疫算法,实现对重复控制器的实时控制。接下来详细分析了免疫系统的调节机理,设计了免疫算法的实现过程,将免疫算法与重复控制结合起来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到离网逆变器中的智能控制器。最后,运用PSIM(电力电子领域以及电机控制领域的仿真应用包软件)和以TMS320F28335为控制芯片的离网逆变器分别对离网逆变器几种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主要对比验证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器相比,重复控制逆变器在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下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与重复控制逆变器相比,智能控制在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下均有比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张国平[8](2021)在《多场景应用储能变流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李世海[9](2021)在《基于无线的油井智能刮蜡设备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文娟[10](2021)在《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粗糙度作为表征工件表面微观不平整度的重要技术指标,对其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尤为重要。现有接触式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存在检测速度较慢且易划伤被测表面等问题,近年来,光谱共焦测量技术以其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在粗糙度测量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光谱共焦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白光LED光源的光纤式光谱共焦测量方法,实现了对被测物体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几种常见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为实现高精度、非接触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设计了光谱共焦测量系统方案。开展了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在论述光谱共焦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光纤式光谱共焦测量系统结构,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完成了共焦光学系统及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在共焦光学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色散物镜的工作波段为400nm-700nm,轴向色散达到1.705mm,像差衍射到达极限。同时对色散物镜的成像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数值孔径为0.22的Y型光纤。在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系统各部件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了基于光栅和光电阵列探测器CCD的系统结构,光谱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可达0.5nm。设计了光谱信息处理算法,该算法包括光谱信息预处理、滤波去噪算法、峰值波长提取算法及数据拟合算法,消除了预处理过程中暗信号和噪声信号造成的影响,并解决了峰值波长与聚焦点距离之间的非线性拟合问题。依据光谱信号特点,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随机噪声进行消除,为了确保准确寻峰,采用高斯算法完成峰值波长的提取。设计了全局最优分段拟合的方法,消除数据拟合过程中的病态问题,有效提高了数据拟合精度。最后,搭建并调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完成了光谱仪标定和系统标定,并选取粗糙度标称值为6.3μm端铣加工的比较样块进行检测。根据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计算得到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为6.29μm,Rz值为29.52μm。

二、一种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和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和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ropout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单粒子翻转容错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辐照干扰方法
    1.1 冗余的容错方法设计
    1.2 周期性的擦洗方法设计
    1.3 纠错编码的方法设计
2 本文方法与步骤
    2.1 训练CNN
    2.2 参数提取并模拟辐照效应扰动
    2.3 对神经网络神经元进行dropout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对比
5 总结

(2)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单晶硅机理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内圆切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3 内圆切片加工技术现存不足
    1.3 超声辅助加工技术概况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研究脉络
第2章 内圆刀片张紧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内圆刀片张紧过程建模
        2.2.1 刀片侧向位移
        2.2.2 刀片刚度及稳定性
    2.3 刀片张紧模型有限元验证
    2.4 内圆刀片张紧特性分析
        2.4.1 刀片位移及总张紧力
        2.4.2 刀片刚度
        2.4.3 刀片固有频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圆切片加工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内圆刀片承载分析
    3.3 切片动力学建模
        3.3.1 传热模型
        3.3.2 面内应力模型
        3.3.3 侧向振动模型
    3.4 内圆刀片动力学特性
        3.4.1 温度分布
        3.4.2 面内应力分布
        3.4.3 侧向位移分布
        3.4.4 固有频率和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圆切片加工超声振动装置开发
    4.1 引言
    4.2 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机理
        4.2.1 加工原理分析
        4.2.2 材料去除机理
        4.2.3 机械结构布局
    4.3 超声振子结构设计
        4.3.1 超声换能器
        4.3.2 超声变幅杆
        4.3.3 超声振子频率优化
        4.3.4 超声振子装配
    4.4 超声振子频率测试
        4.4.1 弯曲超声振子频率测试装置开发
        4.4.2 内圆切片加工用超声振子频率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声辅助内圆切割单晶硅的切削力研究
    5.1 引言
    5.2 切削力建模
        5.2.1 建模方法和假设
        5.2.2 单颗磨粒分析
        5.2.3 水平切削力模型
    5.3 切削力测试实验
        5.3.1 实验台搭建
        5.3.2 内圆刀片及工件
        5.3.3 实验设计
        5.3.4 切削力数据处理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1 断裂体积因子K_V
        5.4.2 水平切削力模型验证
        5.4.3 切削参数对水平切削力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声辅助内圆切割单晶硅的切片表面粗糙度研究
    6.1 引言
    6.2 切片表面质量对比加工测试实验
        6.2.1 单晶硅切片加工方案
        6.2.2 单晶硅切片检测方案
    6.3 切片表面质量对比分析
        6.3.1 表面微观形貌
        6.3.2 表面粗糙度值
    6.4 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切片表面粗糙度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3)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子源概述
    1.2 中子发生器
    1.3 2.45 GHz ECR离子源
        1.3.1 ECR离子源在中子发生器领域的应用
        1.3.2 2.45 GHz ECR离子源的起源和发展
    1.4 强流中子发生器分析系统
    1.5 选题意义
第二章 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设计
    2.1 ECR离子源基本原理
    2.2 ECR离子源基本结构
        2.2.1 微波产生与传输系统
        2.2.2 源体与引出
    2.3 ECR离子源整体设计
    2.4 前分析系统设计
        2.4.1 相关理论
        2.4.2 元器件介绍
        2.4.3 方案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ECR离子源束流强度与质子比调试
    3.1 ECR离子源设计要求
    3.2 束流强度影响因素
        3.2.1 磁场
        3.2.2 放电腔与微波窗相对距离
        3.2.3 其他影响因素
    3.3 质子比测量
        3.3.1 ECR离子源配置
        3.3.2 测量系统
    3.4 质子比影响因素
        3.4.1 引出电压
        3.4.2 微波窗结构和材质
        3.4.3 进气量和微波功率
        3.4.4 阻抗匹配
        3.4.5 磁场和放电腔大小
        3.4.6 管道真空
    3.5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ECR离子源工作稳定性研究
    4.1 ECR离子源工作稳定性问题
    4.2 微波窗结构与损伤分析
        4.2.1 微波窗介绍
        4.2.2 微波窗损伤表现
        4.2.3 微波窗损伤分析
    4.3 微波窗温度与应力分布计算
        4.3.1 模型设置
        4.3.2 结果分析
        4.3.3 解决方案
        4.3.4 实验验证
    4.4 电极打火现象及原因分析
    4.5 引出区改进措施
    4.6 小结
第五章 前分析系统设计与调试
    5.1 前分析系统物理设计
    5.2 前分析系统束流传输模拟
        5.2.1 氘离子束引出与传输
        5.2.3 氢离子束的引出与传输
    5.3 磁场和真空腔
        5.3.1 磁铁设计和磁场测量
        5.3.2 真空管道
    5.4 前分析系统调试
        5.4.1 主要结果
        5.4.2 问题与改进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1.2.2 再生制动稳定性
        1.2.3 低速再生制动性能优化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基于离线非线性多耦合建模的在线车地协调控制策略
    2.1 含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
        2.1.1 车-地互联协调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
        2.1.2 制动能量损失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考虑安全可靠与经济的多工况离线优化
        2.2.1 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离线优化问题
        2.2.2 考虑多工况的离线优化结果分析
    2.3 基于规律挖掘的在线协调控制策略
        2.3.1 充放电阈值影响因素归纳
        2.3.2 充放电阈值的非线性规律挖掘
        2.3.3 在线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2.4 仿真与实验
        2.4.1 仿真分析
        2.4.2 实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储能系统多工况优化补偿的再生制动稳定性研究
    3.1 城轨列车稳定性问题机理分析
    3.2 加入储能装置前后的牵引系统稳定性分析
        3.2.1 数学模型描述
        3.2.2 无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2.3 带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3 基于车-地储能系统的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3.3.1 多种阻尼补偿工况下的虚拟阻抗补偿
        3.3.2 串联虚拟阻尼的优化设计
        3.3.3 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3.4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策略
    4.1 再生制动低速域参数辨识机理性问题分析
        4.1.1 感应电机参数能观性
        4.1.2 低速辨识稳定性问题
    4.2 基于耦合的关键参数并行辨识策略
        4.2.1 转速和定子电阻的耦合性分析
        4.2.2 基于李雅普诺夫的转速、定子电阻辨识稳定性设计
        4.2.3 基于小信号注入的转子电阻辨识策略及其稳定性
    4.3 实验验证
        4.3.1 5.5 kW感应电机对拖实验平台
        4.3.2 关键参数在线辨识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一种智能离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离网逆变器常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1.3 离网逆变器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出发点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规划
2 离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和调制技术
    2.1 拓扑和数学模型
    2.2 PWM调制技术
        2.2.1 SVPWM原理
        2.2.2 SVPWM法则推导
    2.3 本章小结
3 智能离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3.1 重复控制策略
        3.1.1 重复控制理论
        3.1.2 重复控制器设计
        3.1.3 重复控制稳定性分析
    3.2 免疫优化算法
        3.2.1 免疫理论
        3.2.2 免疫系统算法和实现
    3.3 免疫优化法在离网逆变器中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智能离网逆变器仿真分析
    4.1 仿真模型
    4.2 仿真结果和分析
        4.2.1 电压闭环PI离网逆变器仿真
        4.2.2 重复控制离网逆变器仿真
        4.2.3 智能离网逆变器对比仿真
    4.3 本章小结
5 智能离网逆变器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系统方案设计
    5.2 硬件设计
        5.2.1 LC滤波器
        5.2.2 电路采样和调理
        5.2.3 保护电路
    5.3 软件设计
        5.3.1 主程序
        5.3.2 中断程序
    5.4 实验验证
        5.4.1 启动实验
        5.4.2 稳态实验
        5.4.3 动态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表面粗糙度概述
        1.2.1 表面粗糙度定义
        1.2.2 表面粗糙度对工件性能的影响
        1.2.3 表面粗糙度相关规定
    1.3 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1.3.2 表面粗糙度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光谱共焦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光谱共焦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4.2 光谱共焦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光谱共焦系统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原理
    2.1 光谱共焦系统测量原理
    2.2 基于光谱共焦测量技术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2.3 光谱共焦测量系统性能分析
        2.3.1 焦点位置
        2.3.2 测量范围
        2.3.3 分辨率
        2.3.4 灵敏度
    2.4 本章小结
3 光纤式光谱共焦系统设计
    3.1 光纤式光谱共焦测量系统结构
    3.2 光源系统设计
    3.3 共焦光学系统设计
        3.3.1 主要参数分析
        3.3.2 像差分析
        3.3.3 色散物镜设计
        3.3.4 光纤设计
    3.4 光谱测量系统设计
        3.4.1 光谱测量系统组成
        3.4.2 分光部件设计
        3.4.3 探测部件设计
        3.4.4 系统仿真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验与数据处理
    4.1 实验平台搭建
    4.2 光谱仪标定
    4.3 系统标定与数据处理
        4.3.1 标定实验方法
        4.3.2 光谱信号预处理
        4.3.3 峰值波长提取
        4.3.4 曲线拟合
    4.4 粗糙度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一种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和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ropout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单粒子翻转容错方法[J]. 钱欢,谢卓辰,梁旭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1(05)
  • [2]超声辅助内圆切片加工单晶硅机理与技术研究[D]. 张航. 吉林大学, 2021
  • [3]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D]. 魏绪波. 兰州大学, 2021(12)
  • [4]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D]. 钟志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基于虚拟振荡器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 罗众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放顶煤开采的顶煤厚度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 伊世学.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一种智能离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 张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多场景应用储能变流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D]. 张国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基于无线的油井智能刮蜡设备的设计与研究[D]. 李世海.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10]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D]. 王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用于稳定性研究的模拟实验电路的参数改进设计与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