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压缩机的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潘丽颖[2](2019)在《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文中提出随着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的不断更迭,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各生产企业需要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生产是制造企业中最重要的活动,生产物流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部分,因此好的生产物流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文针对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物流效率较低的现状,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了重新布局。首先,对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现状以及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各产品的生产物流路线。根据生产的产量,计算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量。通过对现状的整理,梳理出K公司装配车间内存在物料搬运距离长,物流路线混乱,以及车间添加新设备的布局等问题。上述问题均可以通过对装配车间重新布局来解决。所以要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重新布局本文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法(SLP)对K公司装配车间进行布局设计。首先将车间内的设备划分成若干个作业单位,并对作业单位内的设备进行布局。再从物流关系以及非物流关系两个方面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将二者综合,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并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对车间内的各生产单位进行合理的布置,结合车间各生产单位的面积得出两个装配车间新布局方案再运用Flexsim软件对两个新布局方案进行模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体描述车间的设备,再设置各实体的参数和实体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装配车间设施布局仿真模型。运行模型观察仿真输出的相关数据,并对两个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选出较好的布局方案作为K公司装配车间的新布局。最后将新布局方案与原布局进行比较,判断新方案是否能够解决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新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装配车间重新布局,成功了改善K公司车间内的生产物流效率。
王凡[3](2016)在《燃料电池进气系统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化石能源需求激增、环境问题持续加重的形势下,新能源的开发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之一,能够将氢气和氧气之间的化学能转化为成电能而无任何污染,因而极具发展潜力。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如空气供给子系统、氢气供给子系统、水冷子系统等。为改善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对燃料电池子系统进行建模与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对空气供给系统。本文围绕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搭建:自主搭建了低温水冷燃料电池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包括空气回路、辅助冷却回路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并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监控程序。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开环测试实验,验证了该平台的可用性。(2)系统建模:从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了三阶进气系统模型。基于自主搭建的半物理仿真平台,通过实验辨识的方法,构建了滑片式空气压缩机的动态模型以辅助控制器设计。为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功率优化,补充拓展了燃料电池电压模型和系统净功率模型,用于描述最优净功率对应的氧气过量比与需求电流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辨识出模型参数。(3)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针对空气供给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反馈线性化控制和基于二阶滑模的串级控制两种策略,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反馈线性化算法的全局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反馈线性化控制器的响应速度更快、稳态精度更高,从而将其应用到了已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电压和功率模型,进行了控制策略的改进以优化系统输出的净功率。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在将氧气过量比控制到期望值的同时,可将系统净功率最大提升8%。
邢长新[4](2016)在《压缩空气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压缩空气作为常规动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据统计产生压缩空气耗电量超过我国工业耗电总量的10%,具有巨大的潜在节能空间。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在降低压缩空气系统能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考虑到压缩机系统在其寿命周期能耗费用占总体投资和维护费用的70%以上,采用优化操作和控制技术来降低压缩空气系统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节能为目标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整理并论述了压缩空气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着名压缩空气设备制造商开发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分析了目前压缩空气系统节能存在问题、采取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并给出了压缩空气系统基本操控方式的优劣和适用场合。2、以工业应用中最为广泛的螺杆空压机为核心的压缩空气系统为对象,首先建立了包括压缩机能耗和容积效率模型、管道损失模型、泄露模型和储气罐模型在内的详细的压缩空气系统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相对转速、相对吸气量和相对容积效率的表示方式建立变频情况下压缩机能耗和容积效率模型。最后实例分析了不同负载下、变频与非变频螺杆压缩机采用加卸载方式运行的性能情况,并通过仿真绘制了能耗比曲线。3、在建立螺杆机压缩空气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负荷下系统运行能耗和加卸载变化情况,并通过仿真证明和得到了不同负载情况下最优卸载压力线,使得压缩机的平均功耗最低;同时分析了此时压缩机的加卸载频率,给出了压缩机节能运行的意见。然后,本文也研究了储气罐容积对系统能耗和加卸载等情况的影响,绘制了不同负载情况下压缩机能耗与储气罐容积之间的关系曲线,给出了使得综合运行成本降低的储气罐容积选择策略。4、对压缩机群控系统的优化节能展开了研究,对传统阶梯式控制方式下的压缩机群的能耗情况、加卸载情况、储气罐压力变化等进行了模拟,并与含有变频的空压机群控方式进行了比较,显示出以一台变频压缩机为主控的群控系统的节能优势。为了降低变频群控系统在负荷大范围变化下,辅机加卸载对系统压力波动的影响和能耗,提出了负荷用气量作为前馈、通过预测来协调变频压缩机和非变频压缩机动作的一种协调前馈控制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压缩机切换情况下实现供气压力的平稳控制,减小了供气压力的波动,并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5、为检验在压缩空气系统节能与优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模型参数进一步的确认、辨识,以获得更加符合实际的空气压缩系统模型,进一步挖掘空压机的节能潜力和展开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设计并搭建了压缩空气系统实验台。采用三台活塞压缩机和一台变频螺杆压缩机来模拟实际压缩机群控情况,已经完成了实验台功能设计、分析计算、控制逻辑和上位机、PLC软件的开发工作。
隋建明[5](2019)在《燃料电池空气进给系统建模与控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中国面临的环境与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同时缓解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有力举措,其中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如甲醇、氢气等)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技之一。燃料电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燃料电池的核心即电堆,二是维持电堆正常工作的外围系统,二者协调工作维持然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其中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供气与吹扫系统,水热管理系统,功率调节系统等。本文针对燃料电池空气进给系统,以空压机转速,供气管路气压,电堆气压以及氧气分压四个状态变量为基础,利用能量守恒方程、理想气体方程以及燃料电池的工作机理建立空气进给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中核心部件空气压缩机进行流量特性以及功率的测定,并利用matlab拟合其特性曲线,从而建立完整的空气进给系统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功率曲线得到氧气过量比维持在2附近可以得到系统的最佳效率。最后设计三种控制算法,即PID、无约束动态矩阵控制和约束动态矩阵控制,分别对空气进给系统进行调控,并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通过观测三种控制下的系统的过量比,得到PID算法对于系统的控制响应时间优于模型预测控制,但其无法控制整个过程中系统的输入输出轨迹,而模型预测控制可以很好的限制系统输入与输出的范围,避免造成氧饥饿等现象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优化整个系统。
陈勇[6](2014)在《节能型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空气压缩机作为矿山生产的主要动力设备之一,它为全矿风动设备提供动力源,其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全矿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工矿企业的供气站自动化程度还不高,靠人工实现空气压缩机组的联动,调节压力速度缓慢,控制精度不高,从而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系统运行效率低、浪费电能、影响供风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此外,矿用空气压缩机属于大型旋转机械,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所以实现矿用空气压缩机组的智能监控和状态诊断,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课题以华晋焦煤集团沙曲选煤厂的“空气压缩机智能监控改造项目”为选题背景,通过分析空气压缩机组运行原理,设计出基于模糊控制的寻优策略,基于模糊PID控制器和寻优策略,设计出一种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控制策略,并结合PLC、变频器和RSVIEW32上位机软件,开发了一套空气压缩机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原理如下,首先,根据总管压力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P、Ti、Td三个系数;然后常规PID控制器根据最新的三个控制系数、压力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计算出控制增量u并将其传输给寻优策略;接着在寻优策略中,利用控制增量u、变频器输出频率FV FO计算出空气压缩机运行台数及方式,再结合空气压缩机运行返回信号RF、累计运行时长TR和停止时长TS T,经过模糊控制得出启动或者停止的空气压缩机编号M和变频器输出频率变化量FVFO,从而实现对总管压力的自动调节和对空气压缩机的轮序运行控制。同时,基于提升小波降噪和局域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 LMD),设计出一种特征提取方法,用于分析空气压缩机转子振动信号。由于空气压缩机转子振动信号中难免会夹杂一些干扰信号,所以首先进行提升小波去噪处理,提高振动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再进行LMD分解,得到振动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再对其进行频域分析,提取故障信息。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改造完成后,沙曲选煤厂空气压缩机供气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总管压力稳定,空载运行情况很少,各台空气压缩机运行时间均匀、启动电流平稳,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和社会推广价值。
荆志仁[7](2018)在《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及远程监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理想动力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空气压缩机长期高负荷作业且工作环境恶劣,如何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实时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针对空气压缩机目前存在的控制方式落后、缺少远程监控以及后期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一款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控制及人机交互功能合为一体,适应空气压缩机的改造需求,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故障点,能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功能,并能实时采集设备各状态参数,通过GPRS无线传输功能,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通过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定位设备的故障问题、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及管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深入研究空气压缩机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并结合工业生产中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及智能控制器的功能要求,确定了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其次,在控制器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控制器硬件电路的接口及电气特性,设计出了控制器硬件电路的原理图。针对最小控制系统、系统电源、模拟量接口、数字量接口、RS-485通讯接口、存储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人机交互各个模块进行了硬件的选型及设计。然后,在设计的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采用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控制器软件的核心,通过对控制任务的划分,设计了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软件的逻辑流程图,并以C语言实现了软件程序的编写。最后,引入模糊PID控制算法解决了在控制设备供气压力上存在波动的问题,通过与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对比,确定了空气压缩机在供气压力上的有效控制策略。最终将整个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业现场,通过对应用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控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在空气压缩机行业得到了推广使用,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苏勇[8](2014)在《陕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缩空气系统是现代企业重要的动力来源,其能耗占现代企业总能耗的比例相当大。陕重汽集团动力厂承担着陕重汽产业园十多个车间的动能生产供应任务,是园区内的能耗大户,对压缩空气系统的能耗进行研究,探索节能降耗的方法和途径,对改善陕重汽集团总体的用能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陕重汽集团压缩空气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压缩机系统能耗、空气干燥系统能耗和压缩空气管网能耗三大部分。各部分的能耗各具特点,同时各部分的能耗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压缩机系统承担着压缩空气的生产任务,研究时在对不同类型压缩机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压缩机的选型原则。继而对陕重汽集团的螺杆压缩机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螺杆空压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压缩机性能的正确调节方法。此外还对螺杆压缩机典型故障与处理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压缩空气干燥系统为压缩空气质量提供保证,空气干燥装置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是空气压缩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研究中详细阐述了干燥装置的选型原则、工作原理,无热吸附式干燥机的工作特点以及储气罐的设置方法。此外,还进行了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陕重汽集团动力厂空气干燥装置的能耗计算,分析了该干燥装置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潜力,并提出了动力厂空气干燥系统节能方案。压缩空气管网承担着将压缩空气从站房输送到各个用气单位的重要任务,管网结构对压缩空气系统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中阐述了典型的压缩空气管网的形式和特点,重点分析了陕重汽集团的枝状压缩空气管网结构和优缺点,并对该管网的压降与损失情况进行了计算,得出了较为精确的管网压降的计算结果,为压缩空气系统的调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在压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压缩空气系统影响因素分析和节能方案设计,并在陕重汽集团内进行了现场节能改造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是有效的、可靠的,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李宏钦[9](2019)在《氢燃料电池车用高速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及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迫在眉睫。氢燃料电池以其燃料来源广泛、污染小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传统内燃机的汽车动力源。受限于汽车上的空间、重量以及车载燃料电池对压缩空气的性能要求,离心式压缩机逐渐成为主流机型。本课题针对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设计了采用空气轴承支承的高速离心式压缩机,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需求,基于相似原理设计了高速离心压缩机的三维流场结构,采用FLUENT软件仿真计算了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满足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要求;基于比焓降的大小设计了膨胀机的三维流场结构,仿真计算了设计点下膨胀机的流场分布,并计算出膨胀机回收的功率大小,有效地降低了整机功耗。2)针对压缩机叶轮进行应力分析,从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压缩机叶轮正常工作时的安全性;采用LS-DYNA软件对压缩机进行了包容性仿真,从能量及加速度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破裂的叶轮撞击蜗壳过程,证明了压缩机蜗壳可以完整包容破裂的叶轮,确保了压缩机的安全性。3)基于UDF动网格方法以及线性位移增量法对空气轴承动态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空气轴承结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设计了离心式压缩机-高速电机-膨胀机同轴相连的轴系结构,通过对空气轴承-转子系统进行模态分析、不平衡响应分析以及冲击响应分析,证明了轴承转子系统设计的合理性。4)搭建实验平台测定压缩机性能曲线并与压缩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压缩机仿真方法的可靠性;测定空气轴承-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空气轴承动力学性能的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空气轴承-转子系统的可行性。经过压缩机结构设计、性能仿真及实验研究,完成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专用高速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设计,研究了空气轴承的动态性能影响因素,为车载燃料电池用压缩机的后续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傅孺[10](2020)在《基于Simulink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特性仿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简称 PEMFC)具有高效低污染、可靠性好、工作温度低、启动迅速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氢能利用方式,也非常适用于燃料电池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对于PEMFC性能仿真和特性分析又逐渐回归学者们的视野当中。想要对PEMFC的功率输出能力和特性了解得更加透彻,除了进行试验研究以外,对PEMFC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手段。通过仿真计算,不但可以方便地得到燃料电池系统的特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参数等进行性能优化,从而为PEMFC的可靠性设计及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同时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从理论上反映出PEMFC的工作机理和内传递过程,已经成为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概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描述了 PEMFC单电池的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承担的功用;在参考文献中PEMFC工作状态下的经验公式的基础上,搭建起PEMFC单电池的稳态仿真Simulink模块图,用以研究PEMFC在不同外部输入条件:单电池运行环境温度、反应气体压力以及质子交换膜含水量对于电堆输出特性的影响。本文模拟计算了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的相关数据,根据计算所得到的极化曲线与实验测试得的结果相互印证,得到部分零部件的设计相关参数,有助于优化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本文设计搭建了一款燃料电池系统匹配软件,通过对某30kW燃料电池系统的散热器、空气压缩机、冷却系统驱动水泵等关键零部件的参数匹配及实际测试对软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软件匹配得到了某80kW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及其参数,为该燃料电池系统的后续设计提供了依据。
二、空气压缩机的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压缩机的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2)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现状 |
1.2.2 制造企业车间布局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产物流 |
2.1.1 生产物流概念 |
2.1.2 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 |
2.2 系统布置设计(SLP) |
2.2.1 系统布置设计理论 |
2.2.2 系统布置设计的实施步骤 |
2.3 物流系统仿真 |
3 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及生产物流分析 |
3.1 K公司概述 |
3.1.1 K公司概况 |
3.1.2 K公司装配车间概况 |
3.2 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现状 |
3.2.1 K公司装配车间整体布局 |
3.2.2 K公司装配车间各功能区内布局 |
3.3 K公司装配车间生产物流现状 |
3.3.1 零部件生产物流现状 |
3.3.2 新产品生产物流现状 |
3.3.3 维修产品物流现状 |
3.4 K公司装配车间生产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
4 基于SLP方法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方案 |
4.1 作业单位划分与设计 |
4.1.1 作业单位划分 |
4.1.2 作业单位内布局设计 |
4.2 作业单位间关系分析 |
4.2.1 作业单位间物流关系分析 |
4.2.2 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分析 |
4.2.3 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
4.3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绘制 |
5 基于FLEXSIM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仿真建模 |
5.1 新布局方案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5.1.1 模型目标 |
5.1.2 仿真模型建立 |
5.1.3 运行仿真模型 |
5.2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
5.2.1 物料搬运距离对比 |
5.2.2 等待运输机时间比例对比 |
5.2.3 物流路线交叉点对比 |
5.3 方案选择 |
5.4 新布局方案与原布局效果对比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燃料电池进气系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电池系统介绍 |
1.2.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1.2.2 PEMFC系统组成 |
1.2.3 PEMFC空气供给系统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空气供给系统建模研究进展 |
1.3.2 空气供给系统控制研究进展 |
1.3.3 燃料电池系统实验平台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气供给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燃料电池系统总体设计 |
2.3 空气回路搭建 |
2.4 辅助冷却回路搭建 |
2.5 系统电气连接与整体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供给系统监控软件设计与集成测试 |
3.1 引言 |
3.2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3.3 空气供给系统单模块程序编写 |
3.3.1 空气压缩机模块 |
3.3.2 空气流量测量模块 |
3.3.3 压力、温度测量模块 |
3.4 附属设备模块 |
3.5 数据存储模块 |
3.6 空气供给系统程序集成与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供给系统建模 |
4.1 引言 |
4.2 阴极流道动态模型 |
4.3 空气压缩机模型 |
4.4 空气供给系统模型 |
4.5 燃料电池工作电压模型 |
4.6 发电系统净功率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气供给系统控制算法设计与功率优化 |
5.1 引言 |
5.2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空气供给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
5.2.1 反馈线性化算法介绍 |
5.2.2 空气供给系统反馈线性化算法 |
5.2.3 稳定性证明 |
5.3 基于二阶滑模的串级控制算法设计 |
5.3.1 二阶滑模控制介绍 |
5.3.2 基于二阶滑模的串级控制算法 |
5.4 控制算法仿真与对比 |
5.4.1 反馈线性化算法仿真分析 |
5.4.2 滑模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5.4.3 结果对比 |
5.5 反馈线性化算法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6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净功率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符号说明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4)压缩空气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压缩空气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制造商开发的节能产品 |
1.3 系统节能存在的问题和基本措施 |
1.3.1 节能存在的问题 |
1.3.2 节能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
1.4 压缩空气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气压缩机系统建模 |
2.1 空压机分类及特点 |
2.2 螺杆空气压缩机数学模型 |
2.2.1 进气阀门模型 |
2.2.2 内压比方程 |
2.2.3 能耗模型 |
2.2.4 压缩机排气量方程 |
2.3 储气罐模型 |
2.4 输气管道压损及泄露模型 |
2.4.1 沿程压力损失 |
2.4.2 管道系统中局部阻力计算 |
2.4.3 辅助冷却器换热温度 |
2.4.4 气体泄漏模型 |
2.5 气体状态计算方程 |
2.5.1 空气密度计算方程 |
2.5.2 空气各状态量间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型的仿真分析 |
3.1 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
3.2 单台恒速螺杆机仿真模型 |
3.3 单台恒速螺杆机仿真分析 |
3.3.1 空压机加卸载控制下节能运行 |
3.3.2 储气罐的容积对空压机能耗的影响 |
3.4 吸气工况对空压机性能和能耗的影响 |
3.4.1 空气含湿量对空压机运行的影响 |
3.4.2 吸气温度对空压机运行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频与空压机集群控制操作优化 |
4.1 变频喷油螺杆空压机数学模型 |
4.2 单台变频螺杆机仿真模型 |
4.3 单台变频螺杆机仿真分析 |
4.4 恒速螺杆空压机与变频螺杆机节能比较 |
4.5 空压机集群控制与节能优化 |
4.5.1 阶梯式空压机集群控制 |
4.5.2 变频式空压机集群控制 |
4.5.3 变频式空压机集群控制的改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缩空气系统优化控制实验台设计 |
5.1 实验台总体设计 |
5.2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5.2.1 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
5.2.2 主控程序设计 |
5.3 空压机群运行策略 |
5.4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燃料电池空气进给系统建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燃料电池及系统介绍 |
1.2.1 燃料电池原理 |
1.2.2 燃料电池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燃料电池建模 |
1.3.2 空气进给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3 空气进给系统控制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压机转速及流量特性建模 |
2.1 引言 |
2.2 空气压缩机的筛选 |
2.3 空压机转速模型 |
2.4 空压机流量以及功率测试实验 |
2.4.1 实验方案的设计 |
2.4.2 测试过程 |
2.4.3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数据采集 |
2.4.4 数据整理及曲线拟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进给系统建模 |
3.1 引言 |
3.2 燃料电池工作电压建模 |
3.2.1 理论电压 |
3.2.2 活化极化电压 |
3.2.3 内部电流与渗透损耗电压 |
3.2.4 电阻(欧姆)电压损耗 |
3.2.5 浓度极化电压 |
3.2.6 燃料电池工作电压模型 |
3.3 空气进给系统建模 |
3.3.1 阴极供应管道气压模型 |
3.3.2 电堆阴极气压模型 |
3.3.3 氧气分压模型 |
3.4 空气供给系统模型的验证与仿真 |
3.4.1 电堆工作电压仿真 |
3.4.2 空气进给系统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方法设计与调控 |
4.1 引言 |
4.2 PID控制 |
4.2.1 PID控制原理 |
4.2.2 PID控制器设计 |
4.2.3 PID控制方法仿真以及结果分析 |
4.3 模型预测控制 |
4.3.1 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4.3.2 无约束的DMC控制 |
4.3.3 约束动态矩阵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节能型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空气压缩机监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压缩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空气压缩机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空气压缩机控制器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1.4 小结 |
2 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2.1 前言 |
2.2 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2.2.1 监控系统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2.2.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3 监控系统通信网络设计 |
2.2.4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2.2.5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2.3 小结 |
3 基于模糊 PID 和智能寻优的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
3.1 前言 |
3.2 模糊 PID 控制策略的研究 |
3.2.1 模糊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
3.2.2 基于模糊 PID 的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组成 |
3.2.3 PID 控制器三个系数与偏差 e 、偏差变化率 ec 的关系 |
3.2.4 模糊 PID 控制器设计 |
3.3 寻优策略研究 |
3.4 小结 |
4 矿用空气压缩机转子振动信号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算法研究 |
4.2.1 对含噪声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
4.2.2 降噪信号 S’(n)的 LMD 分解 |
4.3 应用分析 |
4.4 小结 |
5 系统实现及运行结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及远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的发展状况 |
1.2.2 空气压缩机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 |
2.2 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3 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功能分析 |
2.4 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智能控制器方案设计 |
2.4.2 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2.5 智能控制器主要器件分析与选型 |
2.5.1 单片机芯片分析与选型 |
2.5.2 温度传感器分析与选型 |
2.5.3 无线通讯模块分析与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最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 系统电源硬件设计 |
3.3 模拟量接口硬件设计 |
3.3.1 温度采集调理电路设计 |
3.3.2 压力采集电路设计 |
3.3.3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3.3.4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4 数字量接口硬件设计 |
3.4.1 数字量输入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4.2 数字量输出信号控制电路设计 |
3.5 RS-485通信接口硬件设计 |
3.5.1 RS-485总线通讯方案 |
3.5.2 RS-485总线硬件电路设计 |
3.6 存储单元硬件设计 |
3.7 无线传输单元硬件设计 |
3.8 人机交互硬件设计 |
3.9 PCB电路板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 |
4.2 主程序软件设计 |
4.3 RS-485总线通讯软件设计 |
4.3.1 Modbus通讯协议概述 |
4.3.2 Modbus应用层程序流程 |
4.3.3 Modbus接收状态机 |
4.4 无线数据传输单元软件设计 |
4.4.1 无线数据传输主程序设计 |
4.4.2 建立TCP连接 |
4.4.3 连接异常处理 |
4.4.4 心跳包机制 |
4.4.5 数据传输协议 |
4.5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6 图形显示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算法研究 |
5.1 压力控制系统总体策略设计 |
5.2 模糊PID控制器算法研究 |
5.2.1 输入量的模糊化 |
5.2.2 模糊化推理运算过程 |
5.2.3 输出量的反模糊化 |
5.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气压缩机系统及远程监控平台的实现 |
6.1 智能控制器模块功能验证 |
6.1.1 智能控制器硬件验证 |
6.1.2 温度采集系统验证 |
6.1.3 压力采集系统验证 |
6.2 远程监控系统验证 |
6.2.1 无线传输单元验证 |
6.2.2 远程监控平台的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陕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空气压缩系统节能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陕重汽集团动力厂空气压缩系统简介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螺杆压缩机节能技术研究 |
2.1 空气压缩机的合理选择 |
2.1.1 汽车企业对压缩空气的需求特点 |
2.1.2 典型空压机简介 |
2.2 螺杆压缩机特点与应用 |
2.2.1 螺杆空压机结构简介 |
2.2.2 螺杆空压机工作原理及过程 |
2.3 螺杆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气体泄漏的影响 |
2.3.2 气体流动损失的影响 |
2.3.3 气体动力损失的影响 |
2.3.4 热交换的影响 |
2.3.5 喷液的影响 |
2.3.6 排气压力对流量与功率的影响 |
2.3.7 吸气压力对流量与功率的影响 |
2.3.8 吸气温度对容积流量和轴功率的影响 |
2.4 螺杆压缩机的调节 |
2.4.1 螺杆压缩机工况简介 |
2.4.2 压缩机调节的目的 |
2.4.3 螺杆压缩机的调节方法 |
2.5 螺杆压缩机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 |
2.5.1 主机排气温度过高 |
2.5.2 排气压力过低(气量过低) |
2.5.3 排气温度过高 |
2.5.4 压缩机耗油量高 |
2.5.5 油路阻塞、喷油及运行温度偏高 |
2.5.6 螺杆式压缩机出气口跑油 |
2.5.7 空压机油劣化,换油周期缩短 |
2.5.8 压缩机不加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干燥系统节能分析 |
3.1 动力厂干燥装置简介 |
3.1.1 干燥装置的选择 |
3.1.2 空气干燥装置工作原理 |
3.1.3 无热吸附式干燥机的工作特点 |
3.1.4 储气罐的设置 |
3.2 空气干燥装置能耗计算与分析 |
3.2.1 能耗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 |
3.2.3 其他影响再生气耗量的因素 |
3.3 空气干燥装置节能潜力分析 |
3.3.1 节能方法 |
3.3.2 节能方法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法 |
3.4 空气干燥装置节能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缩空气系统调压节能技术研究 |
4.1 空压站和管路系统 |
4.1.1 压缩空气管道系统及其选择 |
4.1.2 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
4.2 陕重汽集团压缩空气系统管网简介 |
4.2.1 车间对压缩空气的质量要求 |
4.2.2 空压站工艺流程简述 |
4.2.3 厂区及车间压缩空气管道 |
4.2.4 管网结构的选择 |
4.3 陕重汽集团压缩空气系统管网压降计算 |
4.3.1 管道的压降计算原则 |
4.3.2 系统管网压降计算方法 |
4.3.3 稳定状态下的水力计算公式 |
4.3.4 压缩空气系统管网压降计算问题分析 |
4.4 陕重汽中区压缩空气系统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
4.4.1 中区管道布置 |
4.4.2 管道道设计参数 |
4.4.3 各车间压缩空气消耗量分析 |
4.4.4 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
4.5 不同工况下空压站出口的流量和压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缩空气系统的调节与实践 |
5.1 压缩空气系统的调节 |
5.1.1 压缩空气流量测量方法分析 |
5.1.2 压缩空气流量测量方法的选择 |
5.2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调节方案设计 |
5.3 动力厂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实践 |
5.3.1 动力厂压缩机系统运行现状分析 |
5.3.2 节能改造目标及措施 |
5.3.3 改进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氢燃料电池车用高速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载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 |
1.3 车载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 |
1.3.1 车载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的要求 |
1.3.2 车载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研发现状 |
1.4 空气轴承发展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速离心式压缩机的气动性能设计 |
2.1 引言 |
2.2 离心式压缩机的气动性能设计 |
2.2.1 压缩机基本设计参数的确定 |
2.2.2 压缩机的一维热力设计 |
2.2.3 压缩机叶轮的三维设计 |
2.2.4 压缩机扩压器及蜗壳流场结构设计 |
2.3 径向膨胀机的气动性能设计 |
2.3.1 膨胀机的一维热力设计 |
2.3.2 膨胀机叶轮及喷嘴的三维设计 |
2.3.3 膨胀机蜗壳及扩压器流场结构设计 |
2.4 压缩机及膨胀机流场分析 |
2.4.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2.4.2 仿真计算模型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2.4.3 压缩机流场仿真分析 |
2.4.4 膨胀机流场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叶轮应力分析及蜗壳包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叶轮应力分析 |
3.2.1 应力分析模型及材料参数 |
3.2.2 叶轮应力及变形量分析 |
3.3 蜗壳包容性分析 |
3.3.1 材料模型及接触定义 |
3.3.2 包容分析模型 |
3.3.3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轴承性能研究及系统转子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径向空气轴承动特性研究 |
4.2.1 仿真计算模型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2 刚度阻尼系数的仿真计算方法 |
4.2.3 偏心率的影响 |
4.2.4 供气压力的影响 |
4.2.5 节流孔径的影响 |
4.2.6 轴颈间隙的影响 |
4.2.7 轴承长度的影响 |
4.3 止推空气轴承的静态性能分析 |
4.3.1 供气压力的影响 |
4.3.2 节流孔径的影响 |
4.3.3 节流孔位置的影响 |
4.4 主轴设计及转子动力学分析 |
4.4.1 主轴设计及校核 |
4.4.2 模态分析 |
4.4.3 不平衡响应分析 |
4.4.4 冲击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 |
5.3 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 |
5.4 实验数据分析 |
5.4.1 压缩机性能实验数据分析 |
5.4.2 轴承性能实验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基于Simulink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特性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料电池简介 |
1.2.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结构 |
1.3 PEMF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EMFC燃料电池系统匹配软件开发 |
2.1 引言 |
2.2 匹配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燃料电池总体介绍 |
2.2.2 采用的工具 |
2.2.3 整体框架 |
2.3 PEMFC燃料电池模块 |
2.3.1 PEMFC单体电池模块结构 |
2.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 |
2.3.3 质子交换膜燃料单电池模型的建立 |
2.4 质子膜燃料电池辅助系统模块 |
2.4.1 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结构 |
2.4.2 PEMFC辅助系统模型的建立 |
2.5 小结 |
第3章 匹配软件的验证及30KW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
3.1 匹配分析软件的验证 |
3.1.1 质子交换膜燃料单电池的稳态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验证 |
3.1.2 30kW燃料电池性能与与实验数据的比对 |
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稳态仿真结果分析 |
3.2.1 温度对PEMFC电池性能的影响 |
3.2.2 工作压力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
3.2.3 质子交换膜的水含量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匹配软件的80KW燃料电池设计 |
4.1 引言 |
4.2 80kW燃料电池系统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空气压缩机的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2]基于生产物流效率改进的K公司装配车间布局规划[D]. 潘丽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燃料电池进气系统控制[D]. 王凡. 浙江大学, 2016(08)
- [4]压缩空气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D]. 邢长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5]燃料电池空气进给系统建模与控制[D]. 隋建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节能型矿用空气压缩机组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勇. 中北大学, 2014(08)
- [7]空气压缩机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及远程监控技术研究[D]. 荆志仁.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8]陕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 苏勇.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9]氢燃料电池车用高速离心式压缩机的设计及研究[D]. 李宏钦. 浙江大学, 2019(04)
- [10]基于Simulink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特性仿真设计[D]. 周傅孺. 山东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