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小学教育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莎[1](2021)在《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养成教育研究(1949-199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琴[2](2021)在《澳大利亚小学多元全人教育研究:一所学校的个案》文中指出
苑昌昊[3](2021)在《教科书里的中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金春花[4](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研究指明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尚俊芳[5](2021)在《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以X市区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社会和教育大变革之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小学教育处于教育事业的基础地位,具有其特殊性和关键性。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小学教育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阶段。小学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负责学校全面行政管理工作。高素质、强能力的校长是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促进学校形成良性管理机制,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培养上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小学教育管理水平,校长领导力水平也存在差异。笔者针对所在三四线地区的X城市小学教育校长领导力做了重点研究,力图通过详实考察和深入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剖析当前小学校长领导力缺失的原因,并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从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关键环节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为该地区的小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绪论,介绍了研究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对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做出简要的分析,概括性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及创新点;二是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三是小学校长领导力现状及问题剖析——以X市区小学为例,选取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并将访谈作为问卷的有效补充,对X市区小学校长领导力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对重要数据信息的梳理汇总、统计分析,针对小学校长领导力在结构、教学、外部调适及文化领导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个体、学校、社会三个角度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四是小学校长领导力开发和提升的有效路径。针对问题以及根源,并提出有利于小学校长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径,包括个人角度,加强自我核心能力提升,促进专业化发展;学校层面,以人为本,重视制度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社会层面,增强小学办学自主权,强化内生动力等。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理论借鉴,为推进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前进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蔡晨欣[6](2021)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教育会是云南近代历史中较为重要的教育团体,存在时间很长。它经历了组建、发展、停滞、重振四个时期,会务重心经历了兴学补政、教育研究到亲民教育的改变,组织体系前期为会长制,后期为委员制。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开展教育、社会、政治活动。教育活动为最主要开展的活动,分为推广教育、研究教育、辅助教育行政三大板块。政治活动主要是参与政治改革、舆论宣传。社会活动以开办图书馆、职业介绍所等福利事业为主要方式。因为战争、经费、云南政治、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省教育会具有组织规模有限、教育活动比重最大、注重教育实践的特点。云南省教育会开展的活动对民国时期云南文教具有一定历史作用:第一,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创办教育杂志、讲演会、讲习会等活动进行教育推广,促进国内外教育理论与教育时事在云南的积极传播,提高教育界科研能力,培养师资人才,促进近代先进教育思想在云南的推广。第二,云南省教育会积极联络省内教育界人士,举行会议提供教育建议,并关注教育界人士利益保障,凝聚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改革及教育行政制度的近代化推进。第三,云南省教育会积极参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并承办第九届教育会联合会,实现边疆与内地首次大规模教育交流,促进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近代化同步发展。第四,云南省教育会通过开办活动进行教育交流,鼓励教育研究,使教育界及学校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员教学水平。第五,通过出版杂志、创办开智印刷公司、创办图书馆等方式,开阔民众视野、教化民众、改良风气,推进了云南文化的近代化。结语部分在总结了前文对云南省教育会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云南省教育会对云南文教的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性。研究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推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凝聚教育合力、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屠颖[7](2021)在《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如今教育社会化潮流日益更新、更加宏阔,受教育强国、人才兴国战略影响,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性较高,应用面也较广,因优质的教资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优势,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教育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育形式,此外,“小学教育”还广泛存在于教育培训机构,青少年文化团体或教学网课平台等教育场景中,而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单元格——社区,它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小学与社区都拥有着不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当今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语境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以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展成效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南京市J小学与社区间教育资源互动现状为研究主体,按照从点到面的逻辑顺序,采用深度访谈、观察法、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优化局部推动整体的视角寻找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如何开拓挖掘小学教育中的社区有效教育资源,同时给其他有关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对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资源的利用开发情况、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整合的形式内容及保障机制、对接J小学的教育效果、相关人群对此所持态度及其具体参与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以及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共建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二是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三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四是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五是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有效开发利用整合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自身建设发展和双方的高效互动,优质资源开发使用的同时给两者提供了一个双赢互信的坚实平台,有利于共同谱写小学与社区共生和谐发展的大篇章。
冯兆增[8](2021)在《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文中研究说明云南近代中等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在民国初期得到初步发展,1928年后的十年间,社会安定,教育系统逐渐完善。出于推行义务教育所产生的师资需求,相应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教育当局所重视,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且日渐多样化,管理机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中愈发体现师范性。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为云南这个民族众多的边陲省份提供了可观的师资,也进一步推动了滇省义务教育的普及。本文以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研究对象,基于云南省档案馆、图书馆馆藏资料,对此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首先,分析此时期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中,云南省对于义务教育普及的需要是本时期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政局平稳与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其次,在政策上和数量上梳理了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再次,从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管理情况;然后,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与训育等方面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该时期的中等师范教育对于云南省厉行义务教育以及维持云南边地和内地的联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该时期义务教育师资的过分需求主导着这一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致使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缺乏相对自主性,在发展中难免出现急于求成的问题,加之时代限制、经费不足等原因,又导致其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云南近代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是“新云南”发展的人才基础,也是义务教育、民众教育推行的保证。经过这十年左右的发展,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基础大体奠定,对之后的云南教育事业乃至现代的义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近代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的反思,为今天的云南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李贵楼[9](2021)在《民国《新闻报》中“语文教育”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93年至1949年《新闻报》从产生、发展直至停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1922年至1945年是《新闻报》的鼎盛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申报》形成了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确立了商业大报的地位。虽然《新闻报》是一份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的报纸,但是其“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办报方针,让它能够用公正客观的视角记录中国社会的“大事小情”,形成了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史、战争史、思想文化史、教育史资料库。本研究主要依据已经对外开放的“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对其中的《新闻报》这一数据分库进行检索,通过对《新闻报》中所报道的语文教育新闻的辨识和征引来展示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风貌,考察其呈现的语文教育的特征,探求语文教育的历史真实,达到认识历史、借鉴历史的目标。本研究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新闻报》中语文教育报道的整理与分析,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界活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教师方面、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理论见解、其他等八个类目对《新闻报》中语文教育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理清民国时期语文教育在《新闻报》中的样貌。接着,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对《新闻报》中所报道的语文教育进行特征分析,得出其具有:以国语教育为主线,探索民国语文学科建设;以活动举办为手段,展现民国语文教育风貌;以课程建构为目标,推进民国语文课程建设;以课外教学为核心,突显民国语文教育特色;以教师培育为重点,造就民国语文教师团队五个主要特征。最后,围绕语文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这一议题,探讨《新闻报》中语文教育的贡献,得出在构建语文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探索语文教育前途、参与语文教育重大事件三个方面对民国时期语文教育具有突出贡献,为当今的语文教育提供了语文教育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会“语”能“文”的发展思路。尽管《新闻报》对语文教育的这些报道还不能反映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全貌,但是却记录着真实且鲜活的语文教育,为我们审视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杨方[10](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香港小学教育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小学教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4)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实施 |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
(一)内容调适决策 |
(二)内容创新决策 |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
(一)课程性质 |
(二)价值目标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四)课程的要求 |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
(二)教材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
(二)归因 |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录 |
四、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5)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以X市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校长 |
(二)领导 |
(三)领导力 |
(四)校长领导力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
一、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
二、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
(一)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符合当前和未来基础教育发展大势 |
(二)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是推动小学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三)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
第二章 小学校长领导力现状及问题剖析——以X市区小学为例 |
一、X市区小学校长领导力调查分析 |
(一)X市区各类小学概览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结构领导力弱化问题 |
(二)教学领导力缺失问题 |
(三)外部调试力不足问题 |
(四)文化领导力不够问题 |
三、小学校长领导力缺失问题的根源 |
(一)个体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第三章 小学校长领导力开发和提升的有效路径 |
一、从个体角度,加强自我核心能力提升,促进专业化发展 |
(一)具备过硬的政治道德素质 |
(二)注重战略思维能力培养 |
(三)树立并践行终身学习观念 |
(四)强化创新意识 |
(五)提高沟通交流水平 |
(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 |
二、从学校角度,重视制度建设,以人为本,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学校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二)加强教师能力提升,促进团队合力共建 |
(三)力行以生为本,促进阳光发展 |
三、从社会角度,加强培养,增强小学办学自主权,强化内生动力 |
(一)加强小学校长的培养 |
(二)简政放权,激发活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校长领导力有关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有关问题访谈提纲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考察云南教育会对民国云南教育近代化的作用 |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运行具有借鉴作用 |
二、选题意义 |
(一)云南省教育会研究是对教育史研究的扩充 |
(二)云南省教育会对当代教育团体在运作与功能上具有借鉴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教育会现状 |
(二)云南省教育会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一)教育会 |
(二)教育近代化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外在背景 |
一、清末推行新式教育的需要 |
二、结社传统与结社热潮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产生的内部条件 |
一、云南近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
二、云南新士绅阶层与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推动 |
第二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总体情况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概况 |
一、兴学补政:云南教育总会组建时期(1909-1912) |
二、研究教育:云南省教育会发展时期(1913-1927) |
三、改造重组:云南省教育会停滞时期(1927-1931) |
四、亲民教育:云南省教育会重振时期(1931-1949)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组织结构与经费情况 |
一、云南省教育会的成员情况 |
二、云南省教育会的组织结构 |
三、云南省教育会的经费情况 |
第三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性质 |
第三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发展教育 |
一、开设学校,推广教育 |
二、发展学术,研究教育 |
三、办理学务,辅助教育 |
第二节 其他活动 |
一、参与政治 |
二、开展社会活动 |
第四章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
第一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特点 |
一、组织规模有限 |
二、活动以教育活动为主 |
三、注重教育实践 |
第二节 云南省教育会的历史作用 |
一、推进云南近代教育发展 |
二、促进云南近代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小学与社区组织特征相似点 |
一、社会公共性 |
二、文化服务性 |
三、发展从优性 |
第二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一、小学资源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
二、社区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支撑 |
一、来自教育学的理论支持——终身教育 |
二、来自社会学的理论支持——社会互动 |
第二章 J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现状调查背景 |
一、现有教育资源概况 |
二、J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 |
三、政府政策的颁布执行及配套情况 |
四、外界组织机构的参与情况 |
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
一、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 |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形式 |
三、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 |
四、教育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五、教育资源整合的效果 |
六、相关人群对整合的态度及具体参与情况 |
第三章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 |
二、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 |
三、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 |
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 |
五、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 |
第二节 校社资源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家庭教育观念过于保守 |
二、应试环境下资源整合意识降低 |
三、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 |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缺乏创新教育 |
五、社会组织运转机制不灵敏 |
第四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改善建议 |
第一节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 |
一、扩充宣传方式 |
二、转变家长认知 |
三、建立家庭-学校教育网络 |
第二节 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 |
一、完善管理者队伍建设 |
二、深化校社合作 |
三、加速观念转化 |
第三节 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 |
一、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合力 |
二、合理借力社会组织 |
第四节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增强使命感 |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效能 |
二、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节 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 |
一、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 |
二、自下而上整合社区教育模式 |
三、建立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寻求真相:展现1928-1938 年间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 |
(二)现实诉求:对当代云南省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师范教育的研究 |
(二)文献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师范教育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发展动力 |
一、义务教育普及需要 |
第二节 发展基础 |
一、各级政府政策推动 |
二、政治经济基础 |
三、教育发展基础 |
第二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改进规范时期(1928-1932) |
一、规划办学:师范学校的改进办理 |
二、兼顾乡村:乡村师范教育的充实 |
第二节 巩固发展时期(1933-1938) |
一、划分学区:师范学校恢复独立设置 |
二、教化边地:发展边教以培养师资 |
第三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组织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 |
二、校务组织设置和管理 |
第二节 教师管理 |
一、教职员任用资格 |
二、教职员待遇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学生管理 |
一、招生与管理 |
二、师范生待遇 |
三、就业与服务 |
第四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教学活动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一、省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二、县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三、边地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一、以实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 |
二、体现师范性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实习与训育 |
一、学生实习 |
二、学生训育 |
第五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评价和启示 |
第一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成就 |
一、促进了义务教育推广指导地方教育发展 |
二、为维持边地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
第二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 |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
二、师范生毕业率低 |
三、教育教学存在局限 |
第三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主要启示 |
一、教育经费是师范教育的存续之基 |
二、师范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
三、教学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民国《新闻报》中“语文教育”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研究 |
2.民国报纸中教育新闻的研究 |
3.民国报纸中语文教育新闻的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新闻报》 |
2.民国时期 |
3.语文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框架分析 |
2.样本选择 |
3.类目建构 |
4.信效度检验 |
一、民国报纸《新闻报》概述 |
(一)《新闻报》的发展历程 |
(二)《新闻报》的办报主张 |
(三)《新闻报》中“语文教育”报道总体情况 |
二、民国报纸《新闻报》中的“语文教育”的分析 |
(一)内容分类 |
1.教育方针/政策报道 |
(1)国语教育的推行政策 |
(2)国语教育的改进政策 |
(3)国文教育的整顿政策 |
(4)港台教育政策 |
2.教育界活动报道 |
(1)开办教育展览会,展示语文教育成果 |
(2)召开教育会议,共商语文教育前景 |
(3)成立教育团体,丰富语文教育组织 |
(4)进行国语运动,扩大语文教育影响力 |
(5)举行演讲活动,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
(6)开展宣传活动,传播语文教育思想 |
(7)开展调查活动,掌握语文教育情况 |
(8)发行相关刊物,助力语文教育活动开展 |
(9)开展娱乐活动,促进语文教育多方交流 |
3.课程方面报道 |
(1)语文教材的推广与审查 |
(2)中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及课程标准 |
(3)学校语文课程设置 |
(4)国语课程实施的困难 |
4.教学方面报道 |
(1)以呈现课堂真实为主的课内教学 |
(2)以创造语用情境为主的课外教学 |
(3)以国文成绩披露为主的考试情况 |
5.教师方面报道 |
(1)以语文教学方法研究为重点的教师教育研究 |
(2)以吴研因的文章为主的教师文章着作 |
(3)以教师国语培训为主的教师个人发展 |
6.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方面报道 |
(1)国文教育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 |
(2)国语教育对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 |
7.理论见解方面报道 |
(1)国文教育的理论见解 |
(2)国语教育的理论见解 |
8.其他方面报道 |
(二)主要特征 |
1.以国语教育为主线,探索民国语文学科建设 |
2.以活动举办为手段,展现民国语文教育风貌 |
3.以课程建构为目标,推进民国语文课程建设 |
4.以课外教学为核心,突显民国语文教育特色 |
5.以教师培育为重点,造就民国语文教师团队 |
三、民国《新闻报》中的“语文教育”的意义 |
(一)构建“语文教育”信息交流平台 |
1.扩大“语文教育”影响,宣传维护“语文教育” |
2.协调各方行动,扩大“语文教育”实施面 |
(二)探索“语文教育”前途 |
1.组织国语教育“大讨论” |
2.探索国文国语教学汇通道路 |
(三)参与“语文教育”重大事件 |
1.积极倡导国语运动 |
2.推进国语教育的实施 |
四、民国报纸《新闻报》中的“语文教育”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
(一)语文教育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二)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 |
(三)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会“语”能“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一、形势政策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 |
三、生产劳动教育 |
四、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口述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香港小学教育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养成教育研究(1949-1999)[D]. 李莎莎.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澳大利亚小学多元全人教育研究:一所学校的个案[D]. 李琴.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教科书里的中国 ——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变迁研究[D]. 苑昌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以X市区小学为例[D]. 尚俊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会研究[D]. 蔡晨欣.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D]. 屠颖. 扬州大学, 2021(09)
- [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D]. 冯兆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民国《新闻报》中“语文教育”内容的研究[D]. 李贵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