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膨胀土水分转移的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雷文凯[1](2021)在《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富含亲水性矿物的粘土,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分布范围广泛、地质灾害频发,膨胀土边坡失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问题之一。水分是决定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干湿循环导致的复杂土水相互作用是胀土边坡发生浅层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以非胀缩性粘土和砂为主要原料的植被客土覆盖层,具有水分存储、蒸散、侧向导排等功能及绿色环保、造价低、易维护等优点,将其通过土工格室覆盖于膨胀土边坡之上,从调控表层含水量的角度对边坡进行轻量化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膨胀土边坡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发生浅层失稳问题,提出基于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含水量调控方法。利用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降雨入渗理论模型,分析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参数对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建立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研究了人工降雨及自然气候作用下边坡表层的湿热性状,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客土层的渗流调控性能,并对其作了设计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分析边坡表层水量平衡要素及水分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斜坡改进入渗模型,探讨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边坡倾角、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因素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倾角在超过60°后,随着倾角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增大;雨强在小于20mm/h时,随着雨强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显着减小。从坡面入渗的水分容易在倾斜的粗粒土层排出边坡,这有助于客土层防渗作用的长期有效发挥,对于细粒土与粗粒土组合的双客土层,粗粒土厚度对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几乎无影响。(2)建立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开展人工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砂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土体含水量受降雨影响的程度小于单一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砂层的侧向导排在雨水运移到砂-膨胀土界面时开始发挥作用,侧向导排速率随降雨的进行持续增大,在降雨结束时达到峰值,降雨停止后导排速率不断减小;雨强越大,砂层的侧向导排水产生的时间越早,侧向导排作用越强;侧向导排在降雨停止后仍能持续较长时间,且降雨停止后的侧向导排量占总导排量较大的比例。(3)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在现场自然气候下的性状进行了一年的监测,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的含水量及水势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明显减弱。在一年的监测期内,单一客土层最终透水量接近200mm,占总降雨量的17.7%;双客土层透水量几乎不受累计降雨量的影响,增长速率缓慢,最终透水量仅为40mm,仅占总降雨量的3.7%。单、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在旱季的最终累计失水量分别为27mm、9mm,失水速率分别为0.351mm/d、0.117mm/d,铺设砂层的双客土层较单一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土体有更好的保湿作用。(4)建立了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分析数值模型,对影响渗流的边坡倾角及客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进水压力值、初始孔压等参数作了敏感性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渗流调控优化设计方法及实例。结果表明:表层粘土厚度及孔压几乎不影响双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而表层粘土饱和渗透系数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临界饱和渗透系数为1.5×10-8m/s。铺设砂层能显着提高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但砂层厚度不宜过大,其最佳铺设厚度在20cm左右;砂层饱和渗透系数越大,越有利于客土层防渗性能的发挥;在进水值不大于12k Pa时,砂土进水值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砂土宜优先采用进水值低(粒径较粗)的颗粒。(5)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土体孔压变化幅度及速率明显缓于裸坡和单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体积含水量维持在0.32m3/m3附近的相对平衡状态,土层存储水量的增长速率显着小于单客土层及无客土层,在6年总累积降雨量为7379mm的条件下,其坡面总累积径流量为1659.2mm,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2.5%;土体蒸发量、植被蒸腾量分别为1023.8mm、1600.1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13.9%、21.7%。土层存储量、砂层侧向导排量分别为209.8mm、2886.0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8%、39.1%,砂层的侧向导排是耗散降雨的最主要途径。无客土层、单客土层、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坡脚0.5m深度处土体的最终位移分别为6mm、4.5mm、3.8mm左右,且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的变形增长速率最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湿度长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其安全系数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状态;单客土覆盖的边坡及裸坡土体经历了多次次干湿循环的影响,在早期降雨阶段即发生失稳。双客土层能很好地保证膨胀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周峙[2](2021)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在安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种灰白色裂隙性黏土(简称“裂土”)边坡经历多次降雨-蒸发循环后发生大量边坡失稳,给高速公路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区内裂土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循环变化下,土体高度非线性行为使其开裂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裂隙的萌生、扩展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引起边坡渗流场变化,导致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因此,系统研究裂土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的裂隙萌生演化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黏土裂隙扩展机理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裂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一)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文献调研、室内试验,探究了皖江地区裂土地质成因、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胀缩特征等工程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皖江地区裂土的野外判别特征。研究发现,无为裂土试样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达到69%,表现为显着膨胀;枞阳、巢湖、含山等地试样因冷干古气候特征致使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脱钾形成富集伊利石黏土矿物,含量占比分别达到43%-57%。研究区域裂土自由膨胀率范围为27.5%42.5%,塑限18.2%29.0%,标准吸湿含水率1.398%2.898%,天然状态下膨胀力为52.072.1k Pa,均反映区内膨胀性较弱,较高含水率状态的土体更易发生收缩变形,是皖江地区大量裂土边坡雨后经短暂蒸发后快速开裂的关键原因。(二)通过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试样微观结构定量分析,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开裂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初期经历干湿循环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土体,使得颗粒间片状结构表面的负电位降低,土粒间的吸力占据优势,致使土颗粒得以相互靠近并絮凝成小单元团的絮凝状结构。经历淋滤作用与蒸发作用后的土体,易溶盐的流失与毛细压力的散失导致颗粒单元体间的胶结作用与毛细粘聚作用降低,结构出现松动。微裂隙含量骤增指示着宏观裂隙的发展,也是导致孔隙平均形状变化趋于复杂的主要原因。(三)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三轴试验和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裂土微观参数与裂隙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损伤理论框架内,建立并推导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裂土微元强度服从Laplace分布的假定,同时考虑初始损伤门槛影响,引入双损伤变量探究了裂土干湿循环开裂和应力水平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机制。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裂土在干湿循环、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干湿循环次数愈多,围压愈高,模型吻合程度越高。(四)基于裂土单向干燥试验,探究了裂隙萌生与演化规律。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适用准则,并求解了裂土体缩裂隙阶段应力场和位移场。基于COD断裂准则和粘断裂模型,在PFC5.0中编制FISH语言实现裂土裂隙扩展阶段的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较为一致。裂隙萌生极易在凹陷薄弱处出现,较高初始含水率试样裂隙数目显着比低含水率试样。实验条件下,开裂最初发生于容器壁和粘土之间的界面处仅是一种边界效应的体现,且边界约束效应的存在会显着影响裂隙的扩展。脱湿过程中,土体会产生较高的弹性收缩应变能,需要通过形成裂隙表面能消耗部分弹性应变能,残余的弹性应变能则以裂隙扩展形式吸收;试样在主裂隙网络形成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仅主裂隙发生增宽加深,而次生裂隙在残余收缩阶段发生扩展的概率较小。(五)基于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探究了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裂隙深度、角度、分布位置、数量对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随后提出裂隙优势流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阐述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裂隙面积率、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的累积入渗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将Green-Ampt入渗模型引入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并考虑干缩裂隙面积率建立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且较好地体现了干缩裂隙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裂土优势流对降雨强度变化的响应不显着,主要受裂隙面积率及裂隙饱和渗透系数的控制。(六)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对裂土边坡渐进破坏进行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探究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揭示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渐进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初期变形与最终破坏时边坡体积相比原有状态分别减少4.84%、47.2%,最终破坏时最大累积水平位移达到207.4cm,存在较大裂隙的边坡远比无裂隙的边坡更具破坏性。裂隙的演化行为是控制裂土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裂土路堑边坡的反复变形并非浅层变形简单多次循环,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恶化型破坏。以坡体饱和度变化描述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发现裂隙优势流效应易导致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周立增[3](2021)在《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盐渍土广泛分布在中国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内部多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该区地质环境系统灾变的主要因素,引发了如土体盐渍化、荒漠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大多数植被的生长。同时,由于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回馈效应,导致了工程病害(如盐胀引起的力学响应,溶蚀引起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频发。在改善上述盐渍土的环境问题及工程病害问题之前,有必要就盐渍土水盐迁移过程及其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鉴于此,针对盐渍土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水、盐迁移机理和变形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的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盐渍土水盐迁移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多场耦合行为。基于多孔介质理论以及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建立了描述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盐渍土水–热–盐–气–力多场全耦合理论模型。该模型从固、液、气三相系统的质量、能量和动量三大守恒定律出发,在传统耦合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孔隙率演化、盐分的解吸–吸附效应、热渗透作用以及盐分对孔隙水体相变过程的阻滞作用对上述多场耦合过程影响。(2)通过选取孔隙率、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温度、含盐量和位移等基本未知量,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分别对常温度梯度和变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多场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已有的模型计算结果、实验数据以及室内试验的实测结果对理论模型及模拟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非饱和盐渍土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水、盐迁移机制和变形机理;非饱和盐渍土的传热传质过程涉及到包括温度场、水分场、气体场、盐分场、力场等多场在内的强耦合作用,各场相互依存,彼此牵制,导致热质迁移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3)在验证理论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盐分的吸附效应、热渗透作用对上述多场耦合过程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吸附作用使土壤的微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传热传质过程及其变形特性,并且吸附作用对温度场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场的影响;热渗透作用对热传导、孔隙流体的对流、盐分的解吸-吸附等迁移等过程的影响较大,而对孔隙水的相变、水蒸气及盐分的扩散过程影响较小;热渗透作用通过影响热-力、水-力、气-力等响应过程,引起土体变形速率和变形数值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土体的微观孔隙结构。(4)基于Pitzer离子理论模型分析了盐分对孔隙水体相变过程的阻滞作用。其结果表明,土体中的盐分可以阻滞孔隙水体的相变过程,并减弱盐渍化区域的第一类“锅盖效应”,从而降低水蒸气压力。
郭浩天[4](2021)在《长春地区非饱和季冻土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季节性温度影响的非饱和季冻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对其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进行研究时,除了需要考虑季节性温度影响,还需要考虑土体的非饱和特性。我国国土面积半数以上为季节性冻土区,因国家方针政策及建设规划的需要,如“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其内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的实施,该区域的土体除了受季节性温度的影响,还普遍处于非饱和状态。实际工程中,土体处于水分场、温度场、应力场等多场耦合的环境中,因此有必要对水-热-力耦合效应下非饱和季冻土的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进行研究,以完善非饱和冻土理论研究体系,为季冻区非饱和土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与指导。本文以典型季冻区且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长春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温度及土体非饱和特性,在水-热-力三场耦合条件下,对其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土体在不同基质吸力及温度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冻结特征曲线、热物理参数、强度参数及冻结变形特性等;基于细观试验对其宏观性质的机理进行探究;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及热力学等理论,推导得出考虑土体温度及非饱和特性的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学模型,对非饱和季冻土的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进行分析模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界面力学、颗粒物质力学等理论,对液-固、液-气界面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及力学过程进行分析,阐明了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体力学性质贡献的本质。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及冻结特征曲线试验,建立了基质吸力与体积水含量、温度与体积未冻水含量的预估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温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函数关系。(2)基于温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考虑温度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预测公式。通过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非饱和粉质黏土的力学特性,指出受季节性温度影响的非饱和粉质黏土中基质吸力、未冻水含量、冰胶结黏聚力为强度与变形的主控因素,同时阐释了总黏聚力与有效内摩擦角的组成特点。利用室内试验所得数据对考虑温度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预测公式进行了验证。(3)通过各向等温冻结试验,研究不同负温条件对非饱和土冻结变形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初始基质吸力土样的轴向变形、径向变形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指出非饱和冻土在不同负温及初始基质吸力条件下表现出的冻胀、冻缩程度,由土孔隙中水冰相变的体积膨胀程度及基质吸力作用时的体积缩小程度二者共同决定,低温低初始基质吸力时,水冰相变的体积膨胀程度对土体的变形影响较大,土体易发生冻胀,高温高初始基质吸力时,基质吸力作用下体积的缩小程度对土体的变形影响较大,土体易发生冻缩。(4)采用GDS非饱和土三轴测试系统控制原状试样基质吸力,制备不同初始基质吸力的原状试样,通过蔡司LSM7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负温条件下获取高、低初始基质吸力时非饱和土冻结后结构图片,明确不同条件下试样中孔隙冰的形态特征,诠释了非饱和土冻结过程中孔隙结构特征变化的相关机理及冰晶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对土体力学特性和冻结变形特征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临界冻胀饱和度的概念。(5)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及热力学等理论,推导得出考虑土体温度及非饱和特性的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对其可靠性进行了检验。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温度及基质吸力作用时非饱和冻(融)土体的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史建飞[6](2020)在《干湿循环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红黏土变形与力学性质的初探》文中认为谈及红黏土,它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尤为广泛。南方地区强降雨和干旱环境频繁,再加上冷热交替的作用,非常容易引发红黏土地区产生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对于长期处于这些极端环境的红黏土,其强度和稳定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会给工程施工埋下一些工程隐患。本论文以广西桂林雁山某工程施工场地的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立足红黏土干湿循环和温度双重作用下强度和变形特征以及物性变化的探讨,在干湿循环试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室内重塑红黏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收缩试验以及直接剪切试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温度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的液塑限、收缩变形特性以及强度特性的发展规律。本文模拟一种室外普遍的自然环境。首先对制备的土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循环方式采用由湿到干的,循环试验的循环时间是通过维持试样循环前后质量不变的方式来确定,试验温度选用了23℃、40℃和60℃三种温度。在干湿循环试验的基础之上再开展其他相关的试验,主要试验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得出了干湿循环前土样的比重、液塑限、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2)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得出,在温度和干湿循环双重作用下,红黏土的塑限、液限以及塑形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同温度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的wL逐渐降低,wP和IP规律不明显;相同的循环次数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土样的wL和IP呈现先降低后升高,wP呈现逐渐增大,这可能与红黏土中含有的有机质的吸水性有关。(3)通过室内收缩试验得出不同温度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线缩率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为23℃时,土体线缩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40℃与60℃时土样线缩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在干湿循环与温度的共同影响下,试验温度为40℃时,土颗粒结合水膜较厚,部分结合水受温度影响游离出结合水膜变成自由水,粒间连结力减弱,表现为强度的热软化;试验温度为60℃时,土颗粒的结合水膜变薄,干湿循环使土样收缩密实,粒间接触更加紧密,粘聚力也随之增加,表现为强度的热硬化。
董均贵[7](2020)在《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膨胀土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对水分变化的高敏感性,干湿循环影响下的膨胀土路基力学性能大幅衰减,极易导致沉陷、裂隙等路基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化是诸多微观因素的宏观表现。研究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对膨胀土区路基病害防治和养护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多次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及孔隙水分布特征,探究孔隙结构变化对土体变形、渗透性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路基病害处置提供理论参考。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研究不同荷载下(0 k Pa、5 k Pa、15 k Pa、30 k Pa)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探究不同干密度(ρd=1.4 g/cm3、1.6 g/cm3、1.8 g/cm3)试样在0~3次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荷载下,土体粘聚力都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衰减率不同。竖向荷载可有效阻碍裂隙发展、抑制粘聚力衰减,但抑制程度并不与荷载值成正比。(2)土体裂隙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相同含水率点,脱湿路径裂隙率低于吸湿路径裂隙率,土体裂隙率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趋势。2.测定了3种孔径(r=0.25 mm、0.5 mm、2.0 mm)毛细管模型的核磁共振T2曲线,分析孔径、孔隙数量对T2曲线的影响。测定0~1400 k Pa吸力下土体T2曲线,确定T2与孔径r的换算系数。研究结果显示:(1)T2曲线积分面积与毛细管含水量成正比,T2值与孔径r成正比。(2)采用“饱和-吸力联测”法得到T2与孔径r的换算关系为ri=1.39T2i。采用T2换算的孔隙结构信息与压汞试验结果符合良好。3.对孔隙水分布进行定量化分析,引入孔隙水分布特征对VG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1)相同含水率点,土体吸湿、脱湿路径下T2曲线基本重合。(2)提出孔隙水分布曲线(PWDC)来描述土体中水的分布特征。(3)提出孔隙水损伤势、总损伤势、相对损伤度等指标对给定吸力下孔径大于临界孔径rc的PWDC进行定量化,发现孔隙水损伤势与吸力之间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4)引入孔隙水损伤势,得到了可表示孔隙水分布信息的修正VG模型。4.测定了0~4次干湿循环土体T2曲线,分析孔隙结构变化与土体宏观变形的关系。研究显示:(1)土体变形时程曲线是非线性的,用指数函数模型可很好的拟合(式(5-3)、式(5-6)),该模型对干密度、荷载、循环次数等影响的土体变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土体孔隙被划分为大孔(r>10μm)、中孔(3.2<r≤10μm)、小孔(1.0<r≤3.2μm)、微孔(r≤1.0μm)。土体吸湿过程,4类孔隙储水量与土体含水率之间可用“S”型曲线拟合。当含水率ω>19%时,大孔隙才开始充水并迅速吸水饱和。(3)不同尺寸的孔隙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团粒内孔隙(小、微孔)几乎不受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中、大孔隙的是土体宏观变形的主要贡献者。(4)孔隙指数(H)与土样总孔隙增量之间存在可靠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反映中孔隙、大孔隙贡献差异的土体变形预测模型。5.研究了干湿循环过程中孔隙水形态、平均孔径变化规律,分析它们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研究显示:(1)将孔隙水分为束缚水(T2≤0.37 ms)和可动水(T2>0.37 ms),束缚水量不受循环次数影响,而可动水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2)由基于孔隙水形态的修正Coope渗透模型可知,土体渗透率与循环次数N的6次方成正比。(3)土体平均孔径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由Poiseille方程可知孔隙单位流量Q与干湿循环次数N的4次方成正比。6.测定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固-液接触角、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分析土体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干湿循环作用不会改变土体的亲水性(接触角<90°),循环次数与固-液接触角之间未见统一规律。1次循环后,接触角大幅提高(平均增大约33.32%),之后接触角在10.11°范围内上下波动。(2)随循环次数增加,土体面-边排列、边-边排列的粘土片占比增大,土体宏观力学性质趋向各向同性。(3)有限次干湿循环未能改变土体矿物组成,但多次循环后(30次)矿物主要特征衍射峰强度有所减弱。
江廷荟[8](2020)在《氯化钙作用桂林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黏土在我国南方省份分布广泛,具有孔隙率高,难以压缩,受干湿循环作用干缩开裂明显的特点。降雨时雨水沿着土体裂隙向纵深扩展侵蚀土体,使开裂发育更显着,从而导致土体结构破坏,致使土体强度损伤,加速红黏土边坡产生滑坡。氯化钙常应用于干燥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通过提高红黏土的持水能力可以效果明显地减弱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土体的裂隙发育。因此,为研究氯化钙对桂林红黏土持水能力等物理力学性的影响,对不同质量比例氯化钙作用红黏土持水性能、微观结构、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有:(1)无水氯化钙与水反应形成含多个结晶水的化合物Ca Cl2·n H2O(n=2,4,6),其溶液具有大于水的潜热与比热容,使得氯化钙—红黏土裂隙发育程度弱于红黏土素土,使得水分散失慢于红黏土素土。氯化钙的添加提高了桂林红黏土的持水能力,氯化钙质量比例越高持水能力提高越明显。(2)红黏土中氯化钙质量比例大于7%时,对土体膨胀性有十分显着的抑制作用。氯化钙对红黏土膨胀性能的影响主要有4种作用,红黏土自身吸水膨胀、氯化钙改变土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氯化钙使土颗粒聚沉、氯化钙使土颗粒晶层膨胀。在这4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在氯化钙质量比例由0%升至2%、5%时,表现出增长;由5%上升到7%时,出现明显减小;由7%上升到10%时,自由膨胀率上升,但未达到红黏土素土的水平。(3)通过PCAS图像处理系统对红黏土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得到红黏土微观形貌的分形维数与概率熵,定量化描述氯化钙对红黏土微观形貌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能降低红黏土土颗粒的分形维数,降低红黏土颗粒表面的粗糙程度,使土颗粒表面趋向于平坦。氯化钙质量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变化接近于反比例线性关系。(4)通过扫描电镜观测氯化钙—红黏土微观结构图像,随着氯化钙质量比例的上升,红黏土微观形貌整体排列逐渐变得紧密,红黏土颗粒表面孔隙数量逐渐减小,尤其是大、中孔隙,土颗粒表面粗糙程度也随着氯化钙质量增加而逐渐降低。(5)氯化钙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红黏土的黏聚力;另一方面,削弱了红黏土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化学键作用,改变了红黏土内部结构,进而导致其力学直指标劣化。
郭文凯[9](2020)在《非饱和土中的水热传输过程及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实际工程中,土体温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而非饱和土体在受热与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分和溶质的迁移,该过程涉及多相和多物理场的耦合变化,为深入研究温度作用下非饱和土中水热传输过程和重金属运移扩散的规律及特征,本文开展了温度作用下非饱和高岭土中水分迁移试验和温度驱动下非饱和高岭土中重金属迁移试验。在非饱和土传热理论、土水势理论和对流-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对试验现象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试验物理模型和非饱和土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非饱和土的热-水-污染物迁移模型。通过土柱试验的研究和理论模型的建立,对温度驱动下非饱和土体内部的温度传输、水分运动和重金属运移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土体内部的温度传递和水分迁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耦合的。温度主要以热传导的形式在非饱和土柱内部进行传递,水分以气态水和液态水的形式在土柱内部进行迁移。温度作用下水分场的变化速率和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在整体上滞后于温度场。(2)土体初始干密度、土柱放置方向和边界热源温度设置对水热传输过程具有显着的影响。热量传递方面,干密度越大越有利于热量的传导,土柱放置方向和边界温度通过影响不同形态水分迁移量从而影响土体的温度分布;水分迁移方面,干密度越小越有利于水分的迁移;土柱放置方向和边界温度通过温度势、重力势和基质势的差异影响土体的水分分布;此外,开展的循环升降温试验表明,第二循环土柱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第一循环基本一致,但第二循环升温过程达到稳定后,高温端土体的温度梯度较第一循环变大;第二循环的水分分布与第一循环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两个循环的初始含水率条件存在很大不同,第二循环无论是升温过程还是降温过程,水分迁移量均小于第一循环。(3)温度驱动下土柱中液态水分迁移能够有效促进重金属在非饱和土体中的运移扩散,这与重金属的对流作用密切相关;无温度驱动作用时,重金属在土体中的分子扩散作用并不明显。干密度对重金属在非饱和土体中的迁移具有较大的影响,土体干密度越大,水分迁移越不明显,重金属迁移距离越小,土柱同一位置处的重金属浓度越低。温度驱动下不同的重金属由于吸附性能的不同在非饱和土体中的迁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相同的污染源浓度下,铜离子的迁移距离和浓度扩散作用均明显大于镉离子。
李全新[10](2020)在《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大量耕地因为盐碱化问题丧失了种植能力,使粮食问题愈发尖锐。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区域典型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对原状盐碱土和在不同条件(温度和含水率)下冻结的盐碱土的细观结构进行定性观测和定量分析,得到其在不同冻结条件下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冻结盐碱土的力学特性,得到不同冻结条件下冻结盐碱土应力-应变特性变化规律、强度变化规律及破坏形态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细观结构和排盐机理的联系以及其力学特性和排盐工程的关系,进一步对该区域盐碱地的排盐工作给出具体建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天然状态下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孔隙率最大值为28.52%,最小值为19.5%,大部分数据集中在20%25%之间,内部孔隙较少且连通性差,结构比较致密,这是该区域盐碱土排盐困难的重要原因。(2)含水率的增加和冻结温度的降低,都会导致孔隙率增量增大,改变含水率相较于改变冻结温度对孔隙率增量的影响程度更大。(3)含水率一定时,在-10℃-20℃温度区间内,冻结温度改变引起的孔隙率增幅最大。当冻结温度一定时,含水率在20%24%区间内,含水率改变引起的孔隙率增幅最大。在这两个区间内改变冻结条件会使得孔隙率最大幅度增加。(4)冻结温度在-10℃-20℃温度区间内选取,含水率在20%24%区间内选取,经冻胀后孔隙率增量的增幅大,是利用冻胀作用改变其孔隙率的最优条件。(5)冻结温度一定时,随含水率增大,峰值强度和极限应变都呈增大趋势。含水率一定时,峰值强度随冻结温度降低而提高,极限应变随温度降低无明显规律。当冻结温度低于-15℃时,冻结程度较高。盐碱土冻结后脆性明显增强。(6)黄河三角洲区域冬季最低气温低于-10℃,天然含水率约为22%,经过冻胀作用孔隙率超过31.36%。建议采用灌溉增加含水率的方法提升盐碱土孔隙率。在该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冻结盐碱土强度超过477.3157kPa,所以建议在冬季盐碱土冻结的情况下进行明沟、暗管或者竖井的建设。本文对冻胀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工况,对处理黄河三角洲盐碱土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膨胀土水分转移的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膨胀土水分转移的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1)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水敏性 |
1.2.2 膨胀土边坡的入渗特性与蒸发响应 |
1.2.3 膨胀土边坡的防护技术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客土覆盖的斜坡水分迁移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土体水分迁移机理 |
2.2.1 土体水分形态和势能 |
2.2.2 土体水力特性 |
2.2.3 土中水流动定律 |
2.3 客土层的水分传递 |
2.3.1 坡面径流和入渗的形成 |
2.3.2 水量平衡 |
2.3.3 水分蒸散 |
2.3.4 湿热耦合 |
2.4 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
2.4.1 斜坡Richards渗流方程 |
2.4.2 斜坡改进入渗模型 |
2.4.3 考虑客土层的边坡入渗模型 |
2.4.4 客土层参数对边坡入渗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建设 |
3.1 引言 |
3.2 试验基地概况 |
3.2.1 场地气候特征 |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2.3 试验边坡布置方式及客土覆盖型式 |
3.3 仪器设备 |
3.3.1 体积含水量传感器 |
3.3.2 土体水势及温度传感器 |
3.3.3 现场气候监测系统 |
3.3.4 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 |
3.3.5 太阳能供电系统 |
3.3.6 人工降雨及径流导排收集系统 |
3.4 试验边坡建设过程 |
3.4.1 膨胀土边坡开挖成形 |
3.4.2 客土层的铺设 |
3.4.3 传感器的埋设 |
3.4.4 植被种植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人工降雨条件下边坡径渗流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降雨试验方案 |
4.2.1 降雨强度及持时的确定 |
4.2.2 仪器设备检查 |
4.2.3 测试项目及流程 |
4.3 不同覆盖条件下边坡径渗流响应 |
4.3.1 初始条件 |
4.3.2 径渗流过程分析 |
4.3.3 土体含水量及水势变化规律 |
4.4 植被客土层对边坡防渗性能分析 |
4.4.1 水分运移过程 |
4.4.2 植被截留及坡面净入渗量 |
4.4.3 客土层侧向导排 |
4.4.4 水量平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表层湿热性状的现场气候响应 |
5.1 引言 |
5.2 现场长期监测方案 |
5.3 监测结果 |
5.3.1 现场气象情况 |
5.3.2 现场植被生长状况 |
5.3.3 客土及膨胀土温度响应 |
5.3.4 土体含水量响应 |
5.3.5 土体水势响应 |
5.4 现场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分析 |
5.4.1 土水特征点 |
5.4.2 增湿段与脱湿段划分 |
5.4.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
5.5 客土层对边坡防渗保湿作用分析 |
5.5.1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温度变化的影响 |
5.5.2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水分变化的影响 |
5.5.3 膨胀土层储水量及客土层防渗性能分析 |
5.5.4 客土层保湿性能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渗流调控数值分析及设计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本模型渗流分析 |
6.2.1 几何模型和计算参数 |
6.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6.2.3 计算结果 |
6.3 膨胀土边坡自身特性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
6.3.1 坡度的影响 |
6.3.2 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6.3.3 初始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6.4 客土层对防渗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 |
6.4.1 客土层厚度的影响 |
6.4.2 客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6.4.3 砂土进水值的影响 |
6.4.4 表层粘土初始孔压的影响 |
6.5 渗流调控设计优化 |
6.5.1 渗流调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6.5.2 防渗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
6.5.3 优化设计实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期水分调控效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边坡土体长期湿热性状计算模型 |
7.2.1 几何模型 |
7.2.2 材料参数 |
7.2.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7.3 长期湿热性状分析结果 |
7.3.1 蒸散量及土体温度 |
7.3.2 孔隙水压力 |
7.3.3 体积含水量 |
7.3.4 水量分配情况 |
7.4 边坡长期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7.4.1 计算模型 |
7.4.2 计算参数 |
7.4.3 计算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2)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土定名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 |
1.2.2 裂土的工程特性与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裂土的裂隙萌生与演化力学机制现状 |
1.2.4 裂土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的致灾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皖江裂土地质成因与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皖江裂土分布特点与地质成因分析 |
2.2.1 皖江裂土地形地貌特点、外观形态 |
2.2.2 矿物成分与地质成因分析 |
2.3 皖江裂土的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 |
2.3.1 现场取样 |
2.3.2 基本物理性质 |
2.3.3 膨胀率特征 |
2.3.4 吸湿特征 |
2.3.5 膨胀力特征 |
2.3.6 收缩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损伤的宏-微观损伤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裂土干湿循环制样与试验方案 |
3.2.1 制样方法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3.3.2 重塑土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参数选取与测量 |
3.3.3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微结构参数定量分析与开裂微观机制 |
3.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宏观参数变化分析 |
3.4.1 干湿循环裂隙发展演化特征 |
3.4.2 不同围压下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多元回归分析 |
3.5.1 单一微观参量的与弹性模量非线性回归 |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
3.6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土开裂损伤机制研究 |
3.6.1 岩土连续介质统计损伤基本方法 |
3.6.2 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3.6.3 干湿循环与荷载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3.6.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3.6.4.1 不同围压与干湿循环对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影响的讨论 |
3.6.4.2 模型与试验曲线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土裂隙萌生与断裂演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裂土裂隙萌生与演化单向干燥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样制备与步骤 |
4.2.3 金属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4 有机玻璃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5 裂隙萌生扩展演化规律的讨论 |
4.3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裂土不同裂隙演化阶段断裂准则的适宜性 |
4.3.1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中的断裂准则 |
4.3.2 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中COD断裂准则 |
4.3.3 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准则适宜性 |
4.4 体缩裂隙阶段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 |
4.4.1 基于弹性力学假设的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
4.4.2 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 |
4.5 裂隙扩展阶段基于COD断裂准则的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1 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2 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土开裂扩展的离散元数值实现 |
4.5.3 模型建立与模型参数 |
4.5.4 基于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隙扩展模拟分析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裂隙对裂土边坡渗流场影响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及饱和-非饱和入渗基本理论 |
5.2.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 |
5.2.2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的稳定-非稳定性渗流基本理论概述 |
5.3 裂隙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影响数值分析实现 |
5.3.2 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影响 |
5.3.3 不同裂隙深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4 不同裂隙角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5 裂隙分布位置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6 裂隙数量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4 裂土优势流概念模型与假设 |
5.5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推导 |
5.5.1 双孔隙域Green-Ampt入渗模型 |
5.5.2 分阶段基质域与裂隙域入渗方程 |
5.6 裂土优势流入渗过程模拟及分析 |
5.6.1 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影响分析 |
5.6.2 不同裂隙面积率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3 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4 不同因素对裂土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原型边坡破坏形式与模拟条件 |
6.2.1 原型边坡区域地理位置与破坏形式 |
6.2.2 原型边坡破坏原因定性分析 |
6.3 裂土边坡变形破坏足尺模型试验 |
6.3.1 边坡模型试验系统组成 |
6.3.2 降雨参数标定测试 |
6.3.3 光纤光栅位移计原理与标定 |
6.3.4 模型取样与填筑 |
6.3.5 传感器布设与降雨方案 |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边坡破坏全过程分析 |
6.4.2 体积含水率响应规律分析 |
6.4.3 基质吸力、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响应规律分析 |
6.4.4 蒸发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裂隙分布规律分析 |
6.4.5 坡体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
6.4.6 裂土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6.4.7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裂土边坡失稳机理 |
6.5 考虑裂隙优势流的裂土边坡失稳预测分析 |
6.5.1 SLIP模型与假设 |
6.5.2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 |
6.5.3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模型参数确定 |
6.5.4 裂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探讨 |
6.5.5 模型试验验证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总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盐迁移过程 |
1.2.2 吸附效应 |
1.2.3 热渗透作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关键问题 |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性 |
第2章 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
2.1 引言 |
2.2 质量守恒方程 |
2.2.1 固相骨架质量守恒方程 |
2.2.2 水分质量守恒方程 |
2.2.3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 |
2.2.4 盐分质量守恒方程 |
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1 内能 |
2.3.2 水蒸汽的变化率 |
2.3.3 热通量 |
2.4 动量守恒方程 |
2.5 问题描述及其数值计算格式 |
2.5.1 问题描述 |
2.5.2 数值计算格式 |
2.6 模型验证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室内试验 |
3.2.1 试验原理 |
3.2.2 试验设备 |
3.2.3 实验过程 |
3.3 数值模拟 |
3.3.1 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简介 |
3.3.2 多物理场耦合及其解耦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温度变化 |
3.4.2 孔隙流体变化 |
3.4.3 含盐量变化 |
3.4.4 轴向位移和体积变形比变化 |
3.4.5 孔隙率及饱和度变化 |
3.4.6 盐分吸附作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热渗透作用 |
4.3 盐分对孔隙水体相变过程的阻滞作用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温度变化 |
4.4.2 孔隙流体变化 |
4.4.3 含盐量变化 |
4.4.4 轴向位移变化 |
4.4.5 孔隙率和饱和度变化 |
4.4.6 热渗透作用的影响 |
4.4.7 盐分对孔隙水体相变过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有限元方程组中的系数矩阵及向量 |
(4)长春地区非饱和季冻土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2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季冻区冻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土样的基本性质 |
2.1 土样来源与物质组成 |
2.1.1 取样点概况 |
2.1.2 物质组成特征 |
2.2 土样物理性质 |
2.2.1 基本物理性质 |
2.2.2 水理性质 |
2.2.3 渗透性 |
2.3 力学性质 |
2.3.1 压缩性 |
2.3.2 泊松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冻结特征曲线 |
3.1 非饱和土中固-液-气界面作用分析 |
3.1.1 液-固界面作用分析 |
3.1.2 液-气界面作用分析 |
3.2 研究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 |
3.2.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3.2.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 |
3.2.3 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拟合模型 |
3.3 研究土样的冻结特征曲线 |
3.3.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3.3.2 冻结特征曲线试验结果 |
3.3.3 冻结特征曲线数学拟合模型 |
3.4 温度-基质吸力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与基质吸力作用下土体的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 |
4.1 基于土水特征与冻结特征的非饱和土强度预测 |
4.1.1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4.1.2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
4.2 研究土样的非饱和三轴试验 |
4.2.1 试验设备及原理 |
4.2.2 试验方案与过程 |
4.2.3 试样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4.2.4 试样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
4.2.5 非饱和季冻土强度预测模型验证 |
4.3 研究土样的冻结变形特征 |
4.3.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4.3.2 冻结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饱和季冻土宏观性质的细观机理及未冻水含量对其影响 |
5.1 试样细观结构特征 |
5.1.1 试验设备 |
5.1.2 细观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3 临界冻胀饱和度确定 |
5.2 未冻水含量对非饱和季冻土宏观性质的影响 |
5.2.1 未冻水含量对非饱和冻土强度参数的影响 |
5.2.2 未冻水含量对非饱和冻土冻结变形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饱和季冻土水-热-力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 基本假定 |
6.2 水分场控制方程 |
6.2.1 非饱和季冻土渗流定律 |
6.2.2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连续性方程 |
6.2.3 考虑温度场、应力场的水分场控制方程 |
6.3 温度场扩散方程 |
6.3.1 导热系数及比热容测定 |
6.3.2 导热系数及比热容预估模型 |
6.3.3 非饱和土热量传输方程 |
6.3.4 考虑水分场、应力场的温度场扩散方程 |
6.4 应力-应变控制方程 |
6.4.1 非饱和土应力分析 |
6.4.2 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6.4.3 考虑水分场、温度场的应力-应变控制方程 |
6.5 非饱和季冻土水-热-力耦合数学模型 |
6.6 耦合模型数值求解及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6)干湿循环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红黏土变形与力学性质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体力学性质的研究 |
1.2.2 干湿循环作用的岩土体研究 |
1.2.3 岩土体温度效应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方案 |
第2章 红黏土基本物理性质 |
2.1 试验取土 |
2.2 土粒比重试验 |
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4 击实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与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界限含水率变化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干湿循环试验 |
3.2.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变形规律 |
4.1 引言 |
4.2 收缩变形试验 |
4.2.1 收缩性指标 |
4.2.2 试验方案 |
4.3 红黏土胀缩机理 |
4.3.1 晶格扩张理论 |
4.3.2 双电层理论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1 干湿循环对红黏土收缩特性的影响 |
4.4.2 温度对红黏土收缩特性的影响 |
4.4.3 干湿循环与温度共同作用下对红黏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抗剪强度规律 |
5.1 引言 |
5.2 土样的制备 |
5.3 试验方案 |
5.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干湿循环研究 |
1.2.2 核磁共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2.3 土体孔隙测试方法 |
1.3 文章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用土主要特性 |
2.1 土的基本物性 |
2.1.1 粒径分布 |
2.1.2 荷载下的膨胀率 |
2.1.3 击实曲线 |
2.1.4 矿物成分 |
2.1.5 其它物性参数 |
2.2 干湿循环对土体抗剪强度影响 |
2.2.1 试验装置设计 |
2.2.2 试验装置使用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裂隙发育规律 |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磁共振阈值确定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1.1 原子核的磁性 |
3.1.2 极化 |
3.1.3 脉冲翻转与自由感应衰减 |
3.1.4 自旋回波及CPMG |
3.1.5 弛豫现象 |
3.1.6 孔隙流体弛豫机制 |
3.1.7 弛豫理论与机制 |
3.1.8 多指数衰减 |
3.2 毛细管模型核磁共振特性 |
3.2.1 引言 |
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T_2阈值确定 |
3.3.1 引言 |
3.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饱和土孔隙水分布特性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吸力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2 吸湿-脱湿过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3 孔隙水损伤势 |
4.3.4 基于孔隙水损伤势的VG修正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变形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用土基本特性 |
5.2.2 试样准备 |
5.2.3 土体变形试验 |
5.2.4 核磁共振测试 |
5.3 试验结果 |
5.3.1 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形时程曲线 |
5.3.2 变形时程曲线各阶段膨胀速速率 |
5.3.3 不同循环次数的总变形量 |
5.3.4 变形时程曲线模型 |
5.3.5 不同含水率土体孔隙结构 |
5.3.6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隙结构 |
5.4 讨论 |
5.4.1 变形时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 |
5.4.2 土体湿润过程孔隙结构变化 |
5.4.3 累计变形量影响因素 |
5.4.4 不同循环次数的PSDC |
5.4.5 土体结构简化模型 |
5.4.6 吸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渗流特性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样制备 |
6.2.2 土体吸湿及干湿循环过程 |
6.2.3 T_2阈值确定 |
6.2.4 核磁共振测试 |
6.3 试验结果 |
6.3.1 阈值T_(2C)计算 |
6.3.2 土体吸湿过程孔隙水形态 |
6.3.3 不同干湿循环下孔隙水形态 |
6.3.4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径分布 |
6.4 讨论 |
6.4.1 含水率与孔隙水形态关系 |
6.4.2 循环次数与孔隙水形态 |
6.4.3 孔隙水形态与土体渗透性 |
6.4.4 孔隙结构与土体渗透性 |
6.4.5 土体渗透性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干湿循环对土体细观参数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固-液接触角测试 |
7.2.2 X衍射和SEM试验 |
7.3 试验结果 |
7.3.1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固-液接触角 |
7.3.2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微孔隙结构 |
7.3.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矿物组成 |
7.3.4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化学元素组成 |
7.4 讨论 |
7.4.1 固-液接触角 |
7.4.2 微观孔隙、矿物组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氯化钙作用桂林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黏土基本性质 |
1.2.2 红黏土的改良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案 |
1.4.5 本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红黏土与氯化钙作用红黏土基本物性试验 |
2.1 红黏土基本物理性质 |
2.1.1 土粒比重试验 |
2.1.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3 击实试验 |
2.2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试样制备 |
2.3 氯化钙红黏土中易溶盐含量变化 |
2.4 氯化钙红黏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2.5 氯化钙红黏土自由膨胀率试验 |
2.5.1 相同温度环境不同质量比例氯化钙红黏土自由膨胀率 |
2.5.2 相同质量比例氯化钙红黏土不同温度环境自由膨胀率 |
2.5.3 不同质量比例氯化钙红黏土自由膨胀率变化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干化性能分析 |
3.1 干化试验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样制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持水性能分析 |
3.2.1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干化试验水分蒸发过程分析 |
3.2.2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持水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微观结构特征 |
4.1 扫描电镜试验 |
4.1.1 试验设备 |
4.1.2 SEM试验原理 |
4.1.3 试样制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扫描电镜图像处理 |
4.2.1 PCAS图像处理技术简介 |
4.2.2 PCAS图像处理步骤以及分析 |
4.2.3 电镜扫描图像处理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氯化钙作用红黏土抗剪强度研究 |
5.1 红黏土土体破坏形式及强度的确定 |
5.2 影响红黏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
5.2.1 红黏土的成因 |
5.2.2 物质组成成分 |
5.2.3 含水量的变化 |
5.3 直接剪切试验 |
5.3.1 试验设备 |
5.3.2 试样制备 |
5.3.3 试验方法 |
5.4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非饱和土中的水热传输过程及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作用下土体水分迁移研究现状 |
1.2.2 温度作用下土体溶质迁移研究 |
1.2.3 非饱和土中重金属迁移扩散研究 |
1.3 非饱和土传热传质理论 |
1.3.1 非饱和土传热理论 |
1.3.2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理论 |
1.4 非饱和土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温度影响 |
1.4.1 非饱和土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 |
1.4.2 非饱和土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温度影响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温度作用下非饱和土中的水分迁移试验方法 |
2.1 试验用土 |
2.1.1 试验用土的选择 |
2.1.2 试验用土的物理特性 |
2.1.3 试验用土的热特性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方案 |
2.4 试验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温度传导和水分迁移试验结果分析 |
3.1 温度场分布特征 |
3.1.1 温度场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
3.1.2 温度场的稳态分布及其拟合 |
3.1.3 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水分场分布特征 |
3.2.1 水分场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
3.2.2 水分场的稳态分布特征 |
3.2.3 各因素对水分场分布的影响 |
3.3 非饱和土水热耦合运移特征 |
3.4 循环升降温对于土柱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温度驱动下非饱和土中重金属离子的运移试验 |
4.1 试验装置 |
4.2 试验材料及方案 |
4.3 试验步骤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温度、水分和重金属浓度分布规律 |
4.4.2 温度对重金属运移的影响 |
4.4.3 干密度对重金属运移的影响 |
4.4.4 重金属类型对其运移的影响 |
4.5 温度驱动下土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运移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温度驱动下非饱和土中热-水-污染物迁移模型 |
5.1 一维物理模型 |
5.2 水分迁移方程及水力特性参数 |
5.3 热量传递方程及热物性参数 |
5.4 重金属运移方程 |
5.5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细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冻土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盐碱地排盐工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
2.1.1 试样制备 |
2.1.2 不同含水率试块配制 |
2.1.3 试样分组 |
2.1.4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状土物理性质测试试验 |
2.2.2 未冻结原状土细观结构观测试验 |
2.2.3 盐碱土的冻结试验 |
2.2.4 Image-J图像处理方法 |
2.2.5 冻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河三角洲原状盐碱土细观结构 |
3.2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的细观结构 |
3.2.1 相同含水率条件下不同冻结温度对盐碱土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3.2.2 相同冻结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率对盐碱土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3.2.3 温度条件和含水率对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影响程度分析 |
3.3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特征与排盐机理关系 |
3.4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力学特性分析 |
3.4.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 |
3.4.2 峰值强度和破坏时应变分析 |
3.4.3 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
3.5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的力学特性与排盐工程关系 |
4 讨论 |
4.1 本文研究方法 |
4.2 关于含水率和冻结温度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影响的讨论 |
4.3 关于含水率和冻结温度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4.4 关于利用冻胀作用对盐碱土排盐影响的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膨胀土水分转移的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D]. 雷文凯. 广西大学, 2021
- [2]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D]. 周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研究[D]. 周立增.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4]长春地区非饱和季冻土力学特性及冻结变形特征研究[D]. 郭浩天.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6]干湿循环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红黏土变形与力学性质的初探[D]. 史建飞. 桂林理工大学, 2020
- [7]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D]. 董均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氯化钙作用桂林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 江廷荟. 桂林理工大学, 2020
- [9]非饱和土中的水热传输过程及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试验研究[D]. 郭文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D]. 李全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