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商对我国投资呈五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习农[1](2004)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一方面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其自身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而任何国家在这一国际大趋势下无动于衷都无异于自甘落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而加入WTO,又为我国面向全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从而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走向开放,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以开放经济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为主线,通过建立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全面研究当前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取向问题。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论:主要是在说明论文选题背景和国内外跨国并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简要说明全文的主体结构和框架构思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跨国并购实践及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指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即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投资为主。同时,在总结全球跨国并购实践的基础上,界定开放经济内涵,给出跨国并购概念,分析跨国并购实质,梳理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以国内企业并购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吸收利用并加以创新。本章对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两种FDI方式加以比较,进而说明在总体上跨国并购优于跨国新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原因。第二章,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MCCAT):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是在评价利用国际各种跨国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理论创新,目的在于架构解释跨国并购动因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本章核心观点在于: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试图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或跨国并购去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持久利润。本理论以企业客观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为前提,提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和函数,分析形成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讨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成、作用和选择方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战略重点,以合作性战略、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宏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战略方式。以下四章则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本章以合作性战略为指导,在归纳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和现状,指出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重新定位,进而提出我国企业<WP=4>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构想。同时强调在外资并购大举进攻的挑战下,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自身并购进程,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在知识优势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作相应调整。最后,阐述通过打造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章,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本章以进攻性战略为指导,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的策略和技术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对策。第五章,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本章以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指导,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政府管理、法律、金融和市场等四方面探讨如何为开放经济中我国企业构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本章以防御性战略为指导,重点论述跨国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民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国际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树立风险防范和经济安全意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只有适应开放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并购和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通过重塑宏观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运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安全意识,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开放、面向未来,确立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打造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才能快速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赵鹰[2](2004)在《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以全球视野寻求最佳的投资区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生产平均分布在全球各地,相反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表现出集群的特征,因为这种集群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并增强当地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成为产业集群的参与者,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成为产业集群的促进者。笔者将相关产业的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集群现象称之为“FDI集群”。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集群趋势,和外资近几年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FDI集群现象,引起了笔者对FDI集群尤其是长三角地区FDI集群的关注。通过研究笔者发现,FDI集群现象也正在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以及各地政府的重视和研究,涉及FDI集群的相关文献也逐渐增加。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仍有一些局限与不足,大部分文献都是在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对FDI集群的归纳和总结,缺乏解释FDI集群的系统性理论框架。然而随着FDI集群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长三角地区的初露端倪,有很多现实问题又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和创新,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对FDI集群进行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出发点,笔者认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相关理论的综合来尝试找到解释和识别FDI集群的理论模型,并以此来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FDI集群现象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找出该地区发展FDI集群的决定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具体来说,作为本论文的创新内容和创新方法,笔者尝试通过规范分析,对集群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理论综合,从而构建了解释FDI集群的理论模型—金字塔模型,以及FDI集群的量化识别体系,并以长三角为例,将量化识别体系运用到实证分析中去,找到了长三角地区已存在的具有FDI集群特征的重要产业,并以金字塔模型为分析框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FDI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以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创新到实证检验,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相辅相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内容摘要成的有机整体。 通过此文,笔者探索了研究FDI集群的理论模型和识别FDI集群的指标体系,并将其贯穿与实证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创新的见解,它主要包含在两个层面,即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首先在理论层面主要包括: 1、对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见解:(l)寻求、发挥和利用优势,以此提高竞争力,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2)企业从外部寻求区位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3)产业集群既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也足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的区位优势,能使跨国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4)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新的理论模型。 2、笔者认为FDI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足:企业寻求优势的动机、形成集群的产业条件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政府推动与历史机遇是促进FDI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笔者构建了解释FDI集群的理论模型一金字塔模型. 3、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数量模型来识别某一地区的FDI集群,并建立了FDI集群的量化识别体系. 其次,在实证层面主要包括: 1、外资占主导地位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在上海和苏南地区初步形成了FDI集群.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可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浙江尚未出现外资占主导地位的行业,FDI集群尚未形成,但浙江引资正在形成不同于上海和苏南的吸引外资模式—以块状经济嫁接外资. 2、以金字塔模型为分析框架,笔者认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的最新趋势,长三角所具有的产业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及政府意识的转变有利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FDI集群。 3、以金字塔模型为分析框架,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尚存影响FDI集群持续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纵观全文,笔者首先从理论入手通过规范分析深入研究了FDI集群的形成机理,开创性地建立了解释FDI集群的理论模型一金字塔模型,同时形成了FDI集群的量化识别体系.然后以长三角为例,运用这两大理论工具对该地区FDI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一方面检验了理论工具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刹析了长三角FDI集群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内容摘要议。使全文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证意义。
秦学[3](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认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马淑芹[4](2004)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化的任务远还没有完成。针对当今时代的国际发展背景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同时,它更指明了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千方百计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成为我们所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给各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改变着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向发展中国家整体转移和扩散的最得力形式,它同时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而有力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本文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国情和国际背景出发,以开放的态度,分析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及必要性,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积极利用与善于利用全球经济资源,而外商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继续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再认识,认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是一条解决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进而对如何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办法。
张春廷[5](2003)在《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证券思想和中国证券市场,前者属于经济思想史的范畴,后者属于经济史、金融史研究的内容。中国证券市场自十九世纪中叶产生以后,发展至今已有近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其间的每一个曲折回环、每一次突破发展,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有关。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和深刻地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一百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就必须将这项研究置于中国、甚至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思想根源和政治根源上解释独特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象。正因为如此,经济思想史和经济金融史的综合研究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本文从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试图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是西方证券市场在中国的根植?还是嫁接?由此引出中国证券思想的研究,进而演绎出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启示。关于证券思想的研究,本文是按照自中国近代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顺序进行研究的,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成分复杂的洋务思想、资本主义改良思想、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新民主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中,挖掘出股份制公司、公债、证券交易所等证券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展开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原则上是先着手分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然后再结合证券思想和历史背景两个方面论证各个历史时期的证券市场发展状况,并试图揭示隐含其中的发展规律。对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发行市场两方面展开,点面结合,突出重大证券历史事件。历史反思和历史启示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它从经验和教训两个角度,给当今中国证券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应该注意什么和应该坚持什么的政策建议,最终试图达到借古鉴今,以史知来的服务目的。
何瑾[6](2019)在《投资型国际创业、制度距离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投资型国际创业是中国跨境国际创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多以对外直接投资来衡量。但是,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型国际创业的主要途径是否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有利影响,结论会受到制度环境因素的巨大限制。解决对外直接投资效果在制度因素下的限制困境也成为本论文关键性的研究问题。实际上,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迅速走向全球各个角落,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国际创业模式中增长最快的创业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属于投资型创业模式,不仅对中国跨国企业获取、整合、利用国外优势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的转型。根据已有研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投资企业可以吸收、学习东道国的先进技术以促进自身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投资目的国对投资母国的技术扩散,即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不同国家在制度完善程度、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中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得与吸收是助力还是阻力仍旧是个未知数。许多学者发现确实存在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且已有学者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获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是由于东道国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目前对制度距离如何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十分匮乏,究其原因,无非是制度距离的衡量及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本文突破这一限制,基于东道国的不同发达程度,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详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确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存在的制度差距,研究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是否会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与获得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与32个东道国2003-2015年相关数据,首先引入C-H模型探究了在东道国不同发展水平下,通过OFDI,中国投资企业从东道国获取的研发资本溢出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进行验证;其次,在东道国不同发展状况背景下,通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制度距离对投资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对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确实能够使中国跨国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得与东道国发展程度无关;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存在的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不仅存在门槛效应,而且在影响结果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无论东道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正式制度距离都有利于投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与获得,非正式制度距离在投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方面则存在抑制、阻碍作用。此外,东道国不同的发展程度也会对制度距离(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幅度产生影响。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根据东道国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基于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存在的制度距离,分析了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与获得的制度因素(正式制度因素与非正式制度因素),进一步丰富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框架。同时,为以后从制度层面出发、分析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与获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首先,本文基于东道国发展程度的差异性,研究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国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得与东道国发展程度无关。在对外直接投资初期,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目的国相比,投资国(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所获取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这主要归因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禀赋。但现实情况下,技术学习同其他要素一样都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因此当达到一定的投资年限,和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相比,当发展中国家作为东道国时,投资国(发展中国家)得到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明显更高。其次,本文引入正式制度距离,从制度的角度探讨正式制度距离对投资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对投资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与获得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其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但是,当东道国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性时,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也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性。当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时,其完善的法律体系、迅速的政府反应能力及较强的腐败控制能力为跨国企业的日常经营及技术学习带来了制度福利;而当发展中国家作为东道国时,国家之间存在的正式制度距离为跨国企业的制度套利提供了机会,从而促进跨国企业及投资母国学习、吸收新技术、积累知识经验。最后,基于东道国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本文对非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探讨。结果发现:无论东道国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正式制度距离都会对投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并且其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而非正式制度距离之所以会阻碍投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得主要是因为非正式制度距离增加了跨国企业知识复制、知识理解的难度,并且其增加了跨国企业内部协调的成本。本文的研究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对于中国有效获得与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及地区创新能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文的研究对投资母国OFDI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研究认为,东道国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存在区别。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初,与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相比,向发达国家投资,投资母国能够得到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明显要高,而当达到一定的投资年限时,向发达国家投资,投资母国能得到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明显要低。基于此,在投资初期,投资母国可以鼓励跨国企业向北方国家进行投资来模仿、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经验不断积累,投资母国可以支持跨国企业转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其次,本文的研究对于跨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提升跨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东道国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探究了制度距离对投资母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与获得的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让跨国企业了解到国家之间存在的制度距离对其技术学习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制度学习、制度融入等方式为其自身技术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最后,本文的研究对于跨国企业进行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由于区位选择会影响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效,因此,在考虑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时,跨国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投资母国的对外投资政策、东道国的资源、投资环境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也需要考虑到东道国发展程度、国家之间存在的制度距离,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跨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效率及发展。
左大鹏[7](2006)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文中研究指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比例失衡、内部结构失调。我国优势产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多数产业为“三高一低”产业,即劳动密集度高、能耗高、污染高、附加值低的产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企业行为,它追求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主要是看重了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就导致了与我国产业政策和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背离。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这一论题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论文在篇章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相关理论,首先界定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含义,然后从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第二章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阐述,首先界定了产业结构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第三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传导机制。第四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以香港、台湾、日本、美国为例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五章在第四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胡峰[8](2003)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五次并购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着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这次并购浪潮是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在此其间可以区分出两次大的并购高潮:一次是在1988—1990年,另一次是1995—2001年。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在2000年达到高峰,创下全球并购交易总额3.4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从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初新设投资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形式,1993年时并购投资在世界总投资中所占百分比为36.51%,但是这一数据发展到2001年时,已经高达80.79%。目前并购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流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就已注意到了世界上风起云涌的跨国并购热潮,并逐步调整吸引外资的策略,把跨国并购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的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2003年4月12日开始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八章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特别指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要的方式。然后结合我国的政策变动的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本文研究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价值。本文的研究有很多创新之处,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仍然有很多重要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本章的最后,对那些由于笔者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而没有深入或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 第二章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这两种进入方式之间不是现实的替代,但它们仍常常互为替代,从而足以证明比较它们对发展的影响是有理由的。在笔者所构建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论证了三个重要问题:(1)论证了跨国并购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国内资产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即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优势资产和东道国国内资产相结合时,会产生一种互补效应,从而迅速增强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力;(2)论证了跨国并购发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并购的价格;论证了各种可能性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双方、新设投资者的收益的分配等;(3)用跨国并购带来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净利润的变化去分析完善而理性的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变化并恰当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即为什么跨国并购会提高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而对并购企业的股价影响是不确定的。 第三章探讨了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目前,国际投资法的单边、双边、区域层面上的自由化趋势日趋明显,但国际投资法在国际层面却发展不快,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却不明显,国际投资争议方面的多边规则不仅是数量稀缺,而且缺少强有力的执行保障机制。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受到《入世协议书》的制约,因此,有关企业并购(其中尤其是外资在华并购)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四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在对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具体并购模式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的基础上,然后对将来跨国公司可能会采取的并购模式进行展望。电信、传媒、科技业一度成为第五次并购高潮的热点,自2000年以来,金融、商业等行业取而代之,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热点行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进入行业具有某种独特性。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 第五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竟争力、国际收支等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振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资产价格形成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七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奎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因素十分多,绝对不能以简单绝对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对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案例有个全面的了解。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并未随着我国政策的放松
苏屹[9](2004)在《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已开始真正融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把扩大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就成为经济学家和国家政策制定者研究和工作的重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如何使这种优化效应实现最大化。本文的研究原则是把问题从一个角度研究透彻,所以仅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没有把问题扩大到所有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研究这个论题。文中采用了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在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国际直接投资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从而建立起了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然后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优化作用以及FDI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最后,本论文考察了我国目前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 本文的特点在于,一是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量化研究;二是针对我国的具体特点把赤松要的“雁行理论”应用于我国国内,提出“自主型引资”的战略,即把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把外商直接投资纳入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体系中。
周芳[10](2019)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趋同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尤其是2001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而成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大了与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谈判力度,推广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从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历程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标准也逐渐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不断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经历了几次较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上的变化。区别于前三次的自愿性变革,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变革是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条件所做出的强制变革。作为加入WTO的条件,我国也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强制采用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目的是缩短与其他国家在制度上的差距,从而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那么这一目的是否实现了呢?对此次变革后的经济后果是否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是本文考察2007年会计准则强制变革的经济后果的主要内容。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往来,也包括资本的流动。前者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贸易,后者就是跨国投资。相对于跨国贸易,跨国投资对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依赖更大,那么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强制变革后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在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不同投资主体投资行为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宏观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从2007年我国采用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了,这为我们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文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包括影响跨国投资的因素方面的文献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以及与本文选题最相关的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从跨国投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不多,而且这些文献研究结论基本上都是针对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度环境下得出来的,而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所以有必要通过第三章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包括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而且从制度背景角度分析除了会计准则变革以外其他规章制度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最后,通过连续三章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检验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上述章节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五部分选取2004-2010年我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和作为跨国直接投资,按照制度距离的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国家间会计准则的可比性,而会计准则可比性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各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会计准则变革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动。第二,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以跨国并购交易代表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在第三部分中依据Wind数据库中提供的并购交易数据,使用手工整理的方式对跨国并购交易从2004-2010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所有并购交易的总体里扣除了国内并购交易、未完成的并购交易、并购方或目标方所在国家数据缺失的并购交易、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以后,还扣除了由于曲线海外上市等制度因素导致的发生在特殊地区(例如,香港、开曼、百慕大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并购交易后,发现跨国并购交易数量,无论是外资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在2007-2008年达到顶峰。因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而跨国并购逐渐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所以,该结论为上面第一点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结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撑证据。第三,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六部分首先利用我国A股资本市场2003-2013年连续11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935家),经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变革后QFⅡ投资显着增加。其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QFⅡ投资的增加。但是这个中介效应只是在2004-2010年这个期间发挥作用,期间太短,可比性中介效应不明显,时间太长会计准则可比性对QFⅡ投资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变革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从而促进了 QFⅡ投资的增加。利用2007-2013年连续7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301家)进行实证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后可比性的提高可以减少外国投资者跨国投资的“熟悉性偏见”从而促进QFⅡ投资的假设并没有通过检验。该结论说明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更好解释制度路径下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影响的机理。第四,会计准则变革主要是通过制度距离路径影响跨国投资。无论是宏观跨国投资还是微观跨国投资,会计准则变革都会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跨国投资的增加,说明制度距离路径是成立的。由于会计准则变革后宏观层面的会计准则质量尚无法计量,所以本文并没有分析制度质量对宏观跨国投资的影响。但是论文第七部分,选择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衡量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是否会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促进微观跨国投资的增加。结论是会计准则变革并没有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吸引更多的QFⅡ投资。所以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路径并不成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在执行会计准则过程的其他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影响了会计准则变革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反映出制度因素对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影响。本文从制度因素入手,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及机理。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首次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总量的FDI和OFDI的影响。虽然国内有较多文献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但是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投融资、高管薪酬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也有文献将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的影响延伸至资本市场,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领域会产生预期和非预期效应,而且作为一个与国际趋同的宏观制度变革,由于降低了跨国投资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FDI和OFDI的流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扩展到宏观领域。2.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会计准则变革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变革,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分析其对跨国投资的影响,为跨国投资的制度理论提供了有利证据。并且通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制度距离而非制度质量影响了跨国投资。创新性的使用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指标来衡量制度距离,并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其变革对跨国投资具有显着影响。其影响机理是因为会计准则变革后由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减少不同国家之间交易成本或者不熟悉程度,即制度距离的缩短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相对于制度距离,制度质量除了比较复杂,难于准确度量,还要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短期内难以通过制度质量路径实现。3.全面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影响。由于跨国投资范畴非常宽泛,既有跨国直接投资也有跨国间接投资,既有跨国资本的流入,也有跨国资本的流出,既有微观跨国投资行为,也有宏观跨国投资总量。如果只是从某一方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得出片面的认识和结论;而本文则通过分析和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FDI和OFDI、QFII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全面研究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跨国投资的影响及其路径和机理。从实务上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全面衡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总之,我国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层面跨国投资决策有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宏观跨国投资。把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国家一种宏观制度来理解,本文再此证明了制度因素对于跨国投资的重要影响。
二、外商对我国投资呈五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商对我国投资呈五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的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五、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六、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球跨国并购发展实践及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 |
一、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二、 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三、 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及趋势 |
四、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与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概念 |
一、 企业并购 |
二、 跨国并购 |
三、 跨国并购类型、方式、模式与方法 |
第三节 跨国并购实质分析 |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
三、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
四、 从企业控制权转换和企业产权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实质 |
五、 跨国并购实质概括 |
第四节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
一、 跨国并购微观动因理论概括 |
二、 跨国并购宏观动因理论概括 |
三、 跨国并购微观、宏观动因理论简评 |
第五节 以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比较分析跨国并购效应 |
一、跨国并购正效应分析 |
二、跨国并购负效应分析 |
三、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间的选择 |
第二章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竞争优势 |
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
二、 企业存在竞争优势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函数及作用机理 |
一、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及函数 |
二、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构成分析 |
三、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企业竞争优势双向转移 |
第三节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选择 |
一、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概念 |
二、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选择 |
三、 由知识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
第四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评价 |
一、以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目前跨国并购理论和实践简释 |
二、评论 |
三、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第五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一、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 |
二、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外部因素 |
二、 国内因素 |
三、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四、 对中国企业存在的竞争优势排序的统计考证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现状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
二、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或类型 |
三、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制度、机制创新 |
一、 外资并购中的“表象并购”问题探析 |
二、 外资并购下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
三、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创新 |
四、 规范经营,提高效益 |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与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形成 |
一、 西方国家内部企业间并购的作用及其经验借鉴 |
二、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
三、 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理论界定与途径选择 |
四、 我国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 |
第五节 知识并购与企业战略调整 |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并购 |
二、 知识并购的含义 |
三、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并购 |
四、 调整企业战略,尤其经营战略,构建以知识优势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
第六节 外资并购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产业状况 |
二、 调整我国外资并购政策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三、 未来外资并购我国产业趋势预测 |
四、 在外资并购中逐步形成我国主导产业并相应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推动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主导动因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有利环境 |
三、 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机制 |
四、 外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现状 |
一、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趋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目标公司的寻找及跨国并购操作 |
一、 目标公司所在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目标企业的审查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行业选择 |
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地区选择或区位选择 |
五、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般程序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 |
一、 发达国家企业跨国成长轨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二、 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三、 政府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四、 保持清醒头脑,稳步跨国并购 |
第五章 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政府管理 |
一、 国外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与管理 |
二、 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政策现状及问题 |
三、 调整我国宏观规制管理政策应对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法律环境 |
一、 发达国家法律与跨国并购 |
二、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 构建和完善我国法律环境应对跨国并购 |
第三节 跨国并购与金融环境 |
一、 跨国并购中金融的作用 |
二、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并购的优势及投资银行功能的重新定位 |
三、 构建与跨国并购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
四、 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五、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与市场环境 |
一、 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
二、 推进外资并购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
三、 培育和完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
第六章 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与防范 |
一、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
二、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
四、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措施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保护民族经济 |
一、 跨国并购下“民族经济”概念重新界定 |
二、 跨国并购中我国民族经济面临的风险 |
三、 “外资有限并购论”或“外资适度并购论” |
第三节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 |
一、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概念 |
二、 企业跨国反并购原因 |
三、 企业跨国反并购技术 |
第四节 企业风险国际化与风险控制及管理 |
一、 企业风险国际化 |
二、 学习风险控制与管理技术 |
三、 按照国际惯例管理海外企业 |
四、 跨国并购国际化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其他操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 |
二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二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
三 关于跨国公司(MNCs)对外直接投资中集群现象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
一 论文的逻辑关系 |
二 论文的章节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结论 |
一 研究方法 |
二 主要结论与成果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理论与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 古典理论基石 |
二 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三 新经济地理学思想 |
四 从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到网络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研究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延伸 |
五 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理论—对集群理论的集成和发展 |
第二节 理论综述:对产业集群的规范分析 |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
二 产业集群的分类 |
三 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
四 产业集群的作用 |
五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第三节 经验研究:对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
一 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典范:硅谷 |
二 传统产业集群模式:“第三意大利” |
三 政府催生的学习型网络:台湾“硅岛”奇迹 |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产业集群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及其再认识 |
一 市场不完全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前提 |
二 对外直接投资传统理论线索与评价 |
三 非均衡理论——非传统理论的兴起 |
四 理论总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再认识 |
第二节 FDI集群的特征与形成机理: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深化和延伸 |
一 FDI集群的类型与特征 |
二 现代FDI集群的发展趋势 |
三 优势激发动机:FDI集群的优势能满足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 |
四 FDI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 |
第三节 FDI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与量化识别体系 |
一 金字塔模型:FDI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
二 FDI集群的量化识别体系 |
第四章 实证分析:长江三角洲FDI集群的演进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全球瞩目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
一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理意义 |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基本具备“城市经济圈”的特征 |
三 长江三角洲经济扩散的空间图式具有明显的圈层与轴线特征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成为外资企业的聚集地 |
一 我国FDI正在向三大经济圈集聚 |
二 长江三角洲成为对FDI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FDI集群初现 |
一 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FDI集群的识别 |
二 定性分析:长三角FDI集群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FDI集群效应分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
一 FDI集群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 |
二 FDI集群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
三 FDI集群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苏州为例 |
附录1 |
第五章 归因分析:长江三角洲FDI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一节 决定因素之一: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的最新趋势有利于长三角FDI集群的形成 |
一 跨国公司全球投资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
二 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的新变化有利于长三角FDI集群的形成 |
第二节 决定因素之二:长三角初具形成FDI集群的产业条件 |
一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产业地位 |
二 长三角地区初具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条件 |
第三节 决定因素之三:长三角具有发展FDI集群的区位优势 |
一 区域经济增长快速 市场潜力巨大 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
二 要素禀赋优越 |
三 市场化程度较高 |
四 区域综合竞争力较强 |
第四节 政府推动与历史机遇 |
一 政府作用、把握机遇的例证:外商投资苏重浙轻 |
二 政策趋势:各地政府吸引外资政策出现集群导向 |
三 历史机遇:上海申博成功 |
附录2 |
第六章 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FDI集群在长江三角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跨国企业投资决策受到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
二 影响长三角FDI集群发展的产业问题 |
三 长三角FDI集群的区位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
四 政府对推动FDI集群发展的认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二节 促进长江三角洲FDI集群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后记 |
(3)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4)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意义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2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阐释 |
2.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点 |
2.1.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2.1.2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2.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依据 |
2.2.1 正确认识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
2.2.2 我国的基本国情 |
2.2.3 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经济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 |
3.1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机理 |
3.1.1 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
3.1.2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机理 |
3.1.3 决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的主要因素 |
3.2 邓小平理论关于利用外资的基本思想 |
3.2.1 中国必须利用外资,全面长期地利用外资 |
3.2.2 利用外资的双重性 |
3.2.3 创建经济特区是利用外资的较好形式 |
3.2.4 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
4.2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4.2.1 投资方式 |
4.2.2 投资来源 |
4.2.3 投资地区 |
4.2.4 投资领域 |
4.2.5 投资项目规模 |
4.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作用 |
4.3.1 外商直接投资对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
4.3.2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的差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
5.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新形势 |
5.1.1 当今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 |
5.1.2 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变化 |
5.1.3 制约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因素 |
5.2 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路 |
5.2.1 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 |
5.2.2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
5.2.3 发展新型工业化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
5.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 |
5.4 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
5.4.1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构想 |
5.4.2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84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启蒙思想家的证券思想 |
二、 洋务派及洋务企业家的证券思想 |
三、 早期改良派的证券思想 |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早期的外商证券市场 |
一、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早期的外商证券 |
二、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早期的外商证券市场 |
三、 清末上海众业公所 |
第三节 中国近代企业的兴起和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 |
一、 中国近代企业的兴办与中国近代股份制公司 |
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股票市场 |
三、 清末财政拮据与西方近代公债制度的移入 |
第二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1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后期改良派的证券思想 |
二、 革命派的证券思想 |
三、 政府官员及实业家的证券思想 |
第二节 中国近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国近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股份制公司的大量设立 |
二、 华资企业公司的证券发行 |
三、 证券交易所时代的开创 |
四、 信交风潮 |
第三节 北京政府大举内外债和中国公债市场的形成与后来居上 |
一、 大举内外债和公债市场的形成与后来居上 |
二、 北京政府时期的公债风波 |
三、 北京政府时期发行的公债 |
第四节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加强和在华外商证券交易所的变化 |
一、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加强与在华外商证券的发行 |
二、 北京政府时期在华的外商证券交易所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2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二、三十年代的公债思想 |
二、 三、四十年代的产业证券思想 |
三、 三、四十年代的交易所思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公债市场的鼎盛与债信的破产 |
一、 经济金融变革与证券市场的继续发展 |
二、 公债市场的鼎盛时期 |
三、 债务整理和债信的破产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
一、 国统区证券市场的萧条和萎缩 |
二、 上海“孤岛”时期股票市场的复苏和畸形发展 |
三、 敌占区证券市场的更迭和变迁 |
第四节 抗战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统一和衰亡 |
一、 战后证券市场的重建与统一 |
二、 通货恶性膨胀和股票市场的短暂繁荣 |
三、 垄断经济的总崩溃和半殖民、半封建证券市场的衰亡 |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证券实践活动 |
第五节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外资企业公司证券 |
二、 华资企业公司证券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 |
四、 日伪占领区证券 |
五、 革命根据地、解放区证券 |
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4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证券交易所思想 |
二、 股份制思想 |
三、 公债思想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对证券市场的改造和利用 |
一、 建国初期的证券交易所 |
二、 建国初期的折实公债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对证券市场的继续利用和最终摒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证券市场的有限利用 |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对证券市场的摒弃 |
第四节 、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共和国早期股票 |
二、 共和国早期公债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思想和证券市场(197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公债思想 |
二、 股份制思想 |
三、 证券市场思想 |
第二节 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与起步 |
一、 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 |
二、 国债市场的恢复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
三、 企业股票、债券的再现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经济运行模式的转换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再造与发展 |
一、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再造 |
二、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证券市场的规范与进一步发展 |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 |
二、 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证券发行方式的演进 |
二、 新时期发行的证券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反思和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反思 |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始终是证券业发展的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
二、 强有力的证券业监管体系是证券业得以持续、有序、稳步发展的保证 |
三、 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证券市场的最基本功能 |
第二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
一、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创造充分的前提条件 |
二、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制定证券市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 |
三、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建立灵活高效的证券监管体系 |
四、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建立适应不同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
附录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84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投资型国际创业、制度距离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国际创业相关研究 |
2.1.1 国际创业理论基础 |
2.1.2 国际创业研究综述 |
2.2 投资型国际创业相关研究 |
2.2.1 投资型国际创业理论基础 |
2.2.2 投资型国际创业研究综述 |
2.3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关研究 |
2.3.1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基础 |
2.3.2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2.4 制度距离相关研究 |
2.4.1 制度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4.2 正式制度距离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4.3 非正式制度距离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 |
3.3 正式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 |
3.4 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研究模型与变量选择 |
4.1 研究模型 |
4.1.1 模型理论基础 |
4.1.2 模型构建 |
4.2 变量选择 |
4.2.1 正式制度距离变量 |
4.2.2 非正式制度距离变量 |
4.3 数据来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
5.2 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 讨论 |
5.4.1 理论贡献 |
5.4.2 实践贡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
6.1.2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6.3 政策建议 |
6.3.1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
6.3.2 对企业的建议 |
6.4 研究局限 |
6.4.1 研究数据方面 |
6.4.2 研究方法方面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相关理论 |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含义 |
1.2 资本输出方直接投资的理论 |
1.2.1 垄断优势理论 |
1.2.2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
1.2.3 市场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1.2.6 “雁行模式”理论 |
1.3 资本输入方利用外资的理论 |
1.3.1 “两缺口模型”理论 |
1.3.2 “四缺口模型”理论 |
1.3.3 邓小平关于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的概述 |
2.1 产业结构概念的界定 |
2.2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
2.2.1 基本因素 |
2.2.2 非基本因素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 |
3.1.1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帮助发展中东道国迅速建立起现阶段自身没有能力发展的产业 |
3.1.2 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可以推动东道国原产业的升级换代 |
3.1.3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示范效应,促使东道国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向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 |
3.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消极影响 |
3.2.1 外商直接投资使得东道国固化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 |
3.2.2 外商直接投资转移的技术存在级差 |
3.2.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抑制 |
3.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
第四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现状 |
4.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4.2.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
4.2.2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积极影响 |
4.3.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 |
4.3.2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产业聚集效应 |
4.4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消极影响 |
4.4.1 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偏差 |
4.4.2 扩大我国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差距 |
4.5 不同国家、地区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4.5.1 香港、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对大陆产业结构的影响 |
4.5.2 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以美国、日本为例 |
4.5.3 结论 |
第五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
5.1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 |
5.1.1 引导外商增加对我国新兴主导产业的投资 |
5.1.2 引导外商增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
5.1.3 引导外商兼顾对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
5.1.4 引导外商增加对我国第三产业的投资 |
5.2 我国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措施 |
5.2.1 努力完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 |
5.2.2 提高外资与我国产业的关联度,形成产业带动能力 |
5.2.3 加强引进技术的管理,提升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政策背景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深化之处 |
第二章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比较分析-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替代性研究-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投资自由化趋势与我国外资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国际投资嬗变中的自由化趋势 |
第二节 入世与我国外资法律监管体系的重构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与行业选择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模式探析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行业选择剖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的具体行业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就业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本形成的影响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国际收支的影响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转移与提升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产价格形成的影响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促进我国跨国公司治理完善的理性分析 |
第七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与进入壁垒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剖析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目前存在的主要进入壁垒探析 |
第八章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我国政府放松外资在华并购限制的经济学解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制度-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跨国并购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重要意义 |
第四节 我国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法律体系建设 |
附录: WTO相关协定对各行业市场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 |
中英文文献 |
后记 |
(9)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型 |
一、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二、 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 |
三、 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型 |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效应分析 |
一、 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动态及分析 |
二、 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 |
一、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 |
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三、 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的市场竞争程度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效化 |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一、 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效应较小阶段 |
二、 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效应上升阶段 |
三、 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效应加速增长阶段 |
四、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 |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效应时存在的问题 |
一、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障碍 |
二、 外商直接投资方向选择与我国引资目标的错位 |
三、 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民族企业产生排挤效应 |
第六章 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措施 |
一、 “自主型引资”战略的提出 |
二、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整体技术进步率的提升 |
三、 引导、规范外资的投资方向 |
四、 强化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 |
结论 |
后记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10)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国投资动因的研究综述 |
2.1.1 传统影响因素 |
2.1.2 制度影响因素 |
2.1.2.1 制度质量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1.2.2 制度距离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2.2.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
2.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
2.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谨慎性的影响 |
2.2.4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
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主体投资的影响 |
2.3.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2.3.2 会计准则变革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3.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4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2.4.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制度背景分析 |
3.1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历程 |
3.2 跨国投资范畴 |
3.3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制度背景 |
3.3.1 宏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3.2 微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4 跨国间接投资的制度背景和发展现状 |
3.4.1 宏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4.2 微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5 本章小结 |
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
4.1.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4.1.2 制度理论 |
4.1.3 交易成本理论 |
4.1.4 委托—代理理论 |
4.1.5 前景理论及框定偏差原理 |
4.1.6 经济后果理论 |
4.2 理论分析框架 |
4.2.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路径 |
4.2.3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直接投资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5.1.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路径和机理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被解释变量 |
5.2.3 解释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2.5 检验模型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改变会计准则可比性(similarity_(ijt))计量方法 |
5.4.2 分组检验中的稳健性检验 |
5.4.3 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法(Fixed Effect Vector Decomposition,FEVD)优化固定效应模型 |
5.4.4 FDI和OFDI分类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间接投资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会计准则变革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投资的影响 |
6.1.2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与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性投资 |
6.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6.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熟悉性(familiarity)的度量 |
6.2.3 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
6.2.4 检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考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6.4.2 假设H2-1稳健性检验(2006-2007) |
6.4.3 考虑宏观因素对假设H2-2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质量与跨国间接投资 |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7.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的界定 |
7.2.2.1 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 |
7.2.2.2 真实性盈余管理 |
7.2.3 检验模型 |
7.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排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7.4.2 分组检验中用qfiihp替代qfiihsn |
7.4.3 考虑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理论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外商对我国投资呈五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 王习农.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2]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 赵鹰.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3]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4]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 马淑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01)
- [5]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D]. 张春廷. 复旦大学, 2003(02)
- [6]投资型国际创业、制度距离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关系研究[D]. 何瑾. 吉林大学, 2019(12)
- [7]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D]. 左大鹏. 天津大学, 2006(05)
-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 胡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9]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D]. 苏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04)
- [10]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D]. 周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