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十年国营农场办工业企业发展对策选择——关于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办工业企业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施赟[1](2021)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历史变迁及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认为
孙超群[2](2021)在《山东五七干校研究(1968-1979)》文中研究指明
廖周[3](2020)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宁夏农垦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解决了吃大锅饭、剩余劳力就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同时,由于农垦组织的特殊性,也使得农垦在普遍意义的改革中出现种种不适应,如家庭农场在市场中的效益问题、生产责任制下的考核问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问题等,需要决策者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才能使垦区在深入改革中持续释放活力,实现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肖伊然[4](2020)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关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过程及其后续发展。文章以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为个案研究,以华侨农场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实地接触归难侨群,希望由点到面探究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和归难侨群体的社会融入之路。1960年,双第华侨农场确定为接待安置归侨基地,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华侨农场。之后,双第华侨农场共经历了三次领导体制变化。2007年,国家针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长期难以突破困境的背景下,提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标,推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殊的体制模式已不复存在,归难侨群体的场员身份意识逐渐转变为村民、居民。双第华侨农场的体制改革呈现了华侨农场从建制到“消亡”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归难侨群体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三融入”体制改革的目的出发,通过体制融入模式、地方治理、归难侨社会保障、侨居工程建设、归难侨生活现状等方面评析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状况。双第华侨农场纳入地方规划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优势,由“环境促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不再下达工业指标,建设生态旅游”。并逐步解决归难侨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地方治理,归难侨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对于全国华侨农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侨农场在后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共性问题。在涉及农场干部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归难侨子女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工作。华侨农场作为制度性产物,成功“融入”的关键仍然依靠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的根源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一套保证华侨农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华侨农场干部创新观念,提高归难侨群体自身素质,注重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等路径,增强华侨农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彻底融入。
董德洲[5](2020)在《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文中指出集体化时代农村农业领域历来为学界所广泛关注,但这类研究多以自下而上的互助合作这一路径进行阐释,研究对象也集中在互助组、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当中,忽视了国营农场这一自上而下,由国家创办并嵌入地方社会的农业企业。本文将国营农场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为考察范围,通过对农场企业、事业和社区属性的剖析以及对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这一过程性考察,进而揭示了集体化时代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场社双方在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纠纷与协作、生产生活等层面的诸多实践面向。通过把握实践背后场社关系勾连,特别是场社关系走向中,农场主动性的发挥,以进一步审视农场企业、事业和社区属性在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这一过程中,具体职能的发挥及其效用。此外,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场社间的诸多实践,也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重要面向和组成部分,这些面向的展示,不仅有利于整体把握农业集体化发展历程,也将丰富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领域的研究图景。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的创办和发展不仅壮大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也示范并带动了集体所有制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场毗邻农村社区这一地缘条件下,场社双方在资源纠纷、协作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互动不断。从山西省国营农场发展实践来看,首先农场依靠其技术、组织等层面的优势,发展成为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实体,依靠直接示范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职能的发挥,农场直接或间接参与并具体指导基层群众提高技术,发展生产。尽管推广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群众对农场的接受和认同也经历了曲折,但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农业生产变革和农业集体化进程。其次,场社资源纠纷与协作可以看作是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过程中,场社关系互动的常态。纠纷展现了农场融入地方社会面临的困难,而纠纷的解决以及场社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协作,则具体反映了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的主动适应与积极实践。再次,农场通过诸多“办社会”实践,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场办社会事业不仅满足并保障了农场职工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辐射并便利了当地群众,此外也塑造了职工新的生活方式,在塑造与适应的过程中,农场职工也加深了对企业和社区的认同和归属。
张铁军[6](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研究(1927-1937年)》文中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具有相应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的任务,其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亦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随之进入当代教育学者的研究视野。诚然,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两个时期有着某些共同之处。由此,回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过程,既可以从历史角度探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还可以为当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提供些许经验。本文打破以往学者多从当代角度进行研究的范式,以历史为切入点,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具体呈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政府、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力量等治理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治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过程,并总结其呈现的特点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而凝炼出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的当代启示。全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从两方面突显:一是缺乏良好的就业环境;二是令人堪忧的就业情况。首先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职业教育内部环境三方面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就业环境。其次从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就业差距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艰难情状,并具体分析造成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经济萧条,职业教育经费受限,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质量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南京国民政府、中等职业学校及社会力量三大治理主体,在基于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保障职业教育经费,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实施职业指导等措施,共同治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过程。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特点及取得的成效。先从政府、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在治理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入手,归纳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特点。随后,再通过对比治理前后就业状况的变化,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所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的当代启示。在分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积极吸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经验,规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合理建议。
李丹[7](2019)在《中小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物质文化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的需求,城市的扩张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出现的用地紧张的境况下产生的,增减挂钩的诞生,有效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建设用地与耕地间不平衡的矛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空间、时间的不断的延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中的问题逐渐显露,一些中小型城市地区开始出现指标滥用、拆迁难度大等现象,导致政策难以实施。为使这一政策长期持续下去,需要解决其中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本文以天门市为典型中小型城市进行研究,首先提出研究天门市增减挂钩实施问题的研究意义,通过文献检索了解了国内外对增减挂钩这一类土地政策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一政策的涵义及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增减挂钩普遍存在的政策难以落实、项目搁置期长、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着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天门市增减挂钩实施的现状,力求探讨天门市在实施增减挂钩中遇到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来进行实证研究。本次调查在天门市选取了4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天门市增减挂钩工作小组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天门市目前拆迁难度较大,征地补偿发放存在一定的困难,农民对拆迁问题颇为反感。在对增减挂钩工作小组的访谈中了解到天门市增减挂钩工作存在着可拆除用地逐渐减少、拆迁成本增加、政策不透明等问题。为更加精准的分析这些问题,本文对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进行了变形,将分析过程分为政策及制度的因素分析;执行机构与执行人员的影响分析;政策目标群体心理行为影响分析;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天门市增减挂钩实施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经济水平的落后及财政赤字的高企、资源匮乏等因素。提出从建立指标跨区域交易平台、提升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监督、发展电子政务以简化审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措施来解决天门市增减挂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研究中一些尚不全面的地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彭洋[8](2019)在《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策,与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相比,有了极大变化,其中也包括渔业。新中国政府在渔业技术推广、渔民教育、渔政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新时代渔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内政治、农业经济环境,经历了许多波折,建国后的三十年里,各地方政府对渔业变革的底层实践却是有得有失。在渔业发展进程中,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互助组、初高级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转变。在渔业组织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湖北渔业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渔业,历经诸多困难,从“三渔”(渔业、渔民、渔村)的角度来看,建国初期,“三渔”协调发展,相比新中国成立前,渔民的集体行动使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违背了自愿原则,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评工分”的影响,导致湖北渔业生产效率极低。除此之外,渔船渔具所有量减少、湖泊围垦、渔业水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在渔业、农田种植业、工业三方面的利益、资源的冲突。另一方面,渔业养殖明显优于“靠天吃饭”的渔业捕捞,而建国后的十几年里,湖北渔业养殖却一直得不到发展,这其中也包含有制度、技术的原因。本文根据第一手的档案资料,系统的梳理了建国以来,湖北的渔业生产结构、政策、环境资源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从捕捞、养殖、渔政三个角度研究1949—1978年湖北渔业发展徘徊停滞的原因。
于磊[9](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指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钟原[10](2019)在《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末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不成功探索和尝试。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作为全国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同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源地,公社的形式同样丰富多样,是全国城市公社化运动中的一面旗帜。但学界对此的研究极为少见。对河南省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创新城市人民公社研究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四个部分:(1)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工业“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出炉;中央领导示意河南省进行公社实验。(2)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衰:全面准备阶段;全省公社化阶段;整顿、总结阶段;再整顿、消亡阶段。(3)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率先建立、普及迅速、影响深远等特点。(4)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变革生产关系不能一哄而起;搞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领导决策务必搞好调查研究。认真考察河南省的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从一省一市的城市人民公社兴衰看到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变革生产关系、组织经济建设、谨慎决策等方面提供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凝心聚力依靠群众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二、未来十年国营农场办工业企业发展对策选择——关于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办工业企业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十年国营农场办工业企业发展对策选择——关于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办工业企业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夏农垦在体制机制上的初步改革 |
(一)实行财务包干制度 |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三)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四)“农工商联合企业”改革 |
二、垦区场办工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 |
(一)推行推进场(厂)长、经理负责制 |
(二)企业对外开放和垦区经济合作的探索 |
(三)场办工业为农场带来的变化 |
三、垦区经济中几个逐渐显现的问题 |
(一)短平快项目在市场中的脆弱竞争力 |
(二)遭遇恶性竞争的枸杞产业 |
(三)在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中被淘汰的制糖业 |
(四)因质量问题被市场抛弃的啤酒花基地 |
(五)反复出现卖猪难问题 |
四、改革初期的垦区经济与社会 |
(一)不断提升的经济社会地位 |
(二)职工的收入与利益分配 |
(三)垦区社会保险问题逐渐显现 |
五、结语 |
(4)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萌芽阶段(1980-1995年) |
二、发展阶段(1996-2006年) |
三、深入阶段(2007年至今) |
第三节 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地域 |
一、行政区划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章 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 |
第一节 华侨农场的缘起 |
一、东南亚排华 |
二、国内安置 |
第二节 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次领导体制变化(1950—1977年) |
二、第二次领导体制变化(1978-1985年) |
三、第三次领导体制变化(1985年至今) |
四、“三融入”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三节 “三融入”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内容 |
一、体制融入地方 |
二、管理融入社会 |
三、经济融入市场 |
第三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 |
第一节 “三融入”之前的双第华侨农场 |
一、场员安置 |
二、生产与经营管理体制 |
三、社会职能管理 |
四、场员薪资福利 |
第二节 体制融入模式 |
第三节 地方治理 |
一、发展布局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归难侨社会保障 |
第五节 侨居造福工程 |
一、实施背景 |
二、实施过程 |
第六节 归难侨生存现状 |
第四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场干部队伍建设 |
一、理顺体制机制 |
二、优化农场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归难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节 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论文资助项目 |
(5)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四、研究资料、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国营农场起源、职能及发展概况 |
一、国营农场起源 |
(一)农垦传统 |
(二)苏联模式 |
(三)制度安排 |
二、国营农场类型及其职能 |
(一)国营农场类型 |
(二)国营农场职能 |
三、山西省国营农场发展概况 |
(一)建国前发展概况 |
(二)建国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国营农场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
一、技术需求与输出 |
(一)农业技术需求 |
(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体系的建立 |
二、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以良种普及为考察对象 |
(一)良种普及计划及农场角色 |
(二)山西省国营农场良种普及概况 |
三、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的途径 |
(一)到场参观、组织座谈 |
(二)试验示范地的建设与指导 |
(三)试验示范人员的培养 |
四、群众反映及推广问题 |
(一)群众反映 |
(二)推广问题 |
第三章 :场社资源纠纷与协作 |
一、场社插花地纠纷及其解决 |
(一)插花地纠纷的产生及后果 |
(二)影响插花地纠纷解决的因素 |
(三)插花地纠纷的解决措施及其影响 |
二、场社协作 |
(一)劳力、技术协作 |
(二)产业联合 |
第四章 :国营农场“办社会”实践 |
一、场办福利及保障事业—以忻定农牧场为例 |
(一)生活设施及部门建设 |
(二)医疗卫生及文化娱乐事业 |
(三)职工子弟就学与就业 |
二、农场职工生活方式及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研究(1927-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拟创新点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境 |
(一)缺乏良好的就业环境 |
(二)令人堪忧的就业情状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举措 |
(一)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 |
(二)保障职业教育经费 |
(三)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 |
(四)实施职业指导 |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特点及成效 |
(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特点 |
(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成效 |
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的当代启示 |
(一)展开充分调查,切实制定治理措施 |
(二)改变传统社会观念,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 |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就业相关制度 |
(四)构建利益共同体,促进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小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三) 研究框架 |
五、理论基础 |
(一) 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二) 政策的执行过程模型 |
第二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内涵及演进 |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 |
(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基本含义 |
(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原则 |
(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程序 |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进 |
(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提出 |
(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改革探索 |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天门市的实施进展 |
(一) 天门市地理环境简要概况 |
(二) 天门市增减挂钩试点的情况 |
(三) 天门市增减挂钩的组织架构 |
(四) 天门市增减挂钩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天门市增减挂钩工作群众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
一、天门市增减挂钩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法 |
(四) 问卷设计 |
(五)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六) 调查实施 |
(七) 调查结果 |
二、天门市增减挂钩小组现场访谈 |
(一) 访谈准备 |
(二) 访谈注意事项 |
(三) 访谈对象和时间的确定 |
(四) 访谈结果 |
三、资料分析 |
第四章 天门市“增减挂钩”实施困境 |
一、政策所需资源的减少 |
(一) 可拆除用地减少带来的资源减少 |
(二) 生态破坏给政策带来的资源减少 |
二、政策所需运营资金的不足 |
(一) 拆迁成本增加带来的运营资金缺乏 |
(二) 资金难以落实带来的运营资金缺乏 |
三、政策环境下社会冲突剧烈 |
(一) 政策不透明引发的冲突 |
(二) 征地补偿发放引发的冲突 |
四、政策指标违规使用造成的影响 |
第五章 天门市增减挂钩实施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
(一) 政策自身规制能力较弱 |
(二) 补偿发放机制存在缺陷 |
(三) 信息封锁导致冲突加剧 |
二、执行机关与执行人员的影响 |
(一) 执行机构设置不合理 |
(二) 执行人员素质偏低 |
三、目标群体心理行为影响 |
(一) 政策目标群体行为 |
(二) 政策目标群体心理 |
四、政策环境的影响 |
(一) 政策社会环境 |
(二) 政策经济环境 |
(三) 政策历史环境 |
(四) 政策资源环境 |
第六章 进一步做好天门市“增减挂钩”工作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指标跨区域交易平台 |
二、提升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 |
三、加强政策执行的过程监督 |
四、发展电子政务以简化审批 |
五、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第七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四、概念的界定和分期 |
第一章 湖北渔业历史时期的主要变化 |
第一节 恢复时期 |
一、恢复时期的生产状况 |
二、渔业生产组织的改革 |
三、水产供销的演变 |
第二节 徘徊时期 |
一、徘徊时期的生产状况 |
二、养殖产业的发展 |
三、集体渔业的改造 |
第二章 渔民状况与捕捞业沿革 |
第一节 渔民的生产组织和民生政策 |
一、渔民生产组织的改革 |
二、渔民民生的保障 |
第二节 成鱼和鱼苗的捕捞 |
一、湖泊成鱼天然捕捞 |
二、江河成鱼天然捕捞 |
三、天然鱼苗捕捞 |
五、鱼苗运销 |
第三章 渔业养殖与渔场的兴衰 |
第一节 鱼苗和鱼种的养殖 |
一、鱼苗人工养殖 |
二、鱼种培育 |
第二节 成鱼养殖 |
一、湖泊养殖 |
二、水库养殖 |
三、塘堰养殖 |
第三节 养殖生产经营体制 |
一、国营渔场 |
二、集体渔场 |
三、农户家庭渔业 |
第四章 渔政及渔业资源保护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渔政工作的开展 |
一、渔政队伍的建设 |
二、渔业秩序的维护 |
三、跨界湖泊的管理与开发 |
第二节 渔业水域的污染及损失 |
一、渔业水域污染概况 |
二、渔业水域污染 |
三、渔业污染损失 |
四、水产品污染状况 |
第三节 渔政工作在渔业环境治理上的努力 |
一、防治渔业水域污染的政策与规定 |
二、渔业水环境治理的实绩 |
总结与启示 |
一、渔业组织形式决定渔业生产效率 |
二、合理的捕捞和养殖才能保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健全的渔政能有效解决渔区混乱 |
四、水域资源的环保是渔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资料来源与论文结构 |
第1章 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
1.1 工业“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 |
1.2 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出炉 |
1.3党中央主要领导示意河南进行公社实验 |
第2章 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衰 |
2.1 全面准备阶段(1958年4月-8月上旬) |
2.2 全省公社化阶段(1958年8 月上旬-10 月) |
2.3 整顿、总结阶段(1958年11 月-1960年3 月) |
2.4 再整顿、消亡阶段(1960 年下半年-1962 年下半年) |
第3章 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
3.1 各种类型的城市人民公社率先建立 |
3.2 全省城市人民公社普及迅速并一步到位 |
3.3 在全国城市公社化运动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
第4章 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
4.1 变革生产关系不能一哄而起 |
4.2 搞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 |
4.3 领导决策务必搞好调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未来十年国营农场办工业企业发展对策选择——关于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办工业企业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历史变迁及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D]. 施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山东五七干校研究(1968-1979)[D]. 孙超群. 山东大学, 2021
- [3]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J]. 廖周. 西部史学, 2020(01)
- [4]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D]. 肖伊然. 华侨大学, 2020
- [5]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D]. 董德洲. 山西大学, 2020(01)
- [6]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研究(1927-1937年)[D]. 张铁军. 西南大学, 2020(06)
- [7]中小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例[D]. 李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历史考察(1949-1978)[D]. 彭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10]河南省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D]. 钟原.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