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于起忠[1](1997)在《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喷丝头在粘胶长丝生产中对丝条成形影响的分析,提出适当加大喷丝头的意义。
陈文源[2](2013)在《二醋酸纤维干法纺丝组件的研究》文中指出因二醋酸纤维素纤维能够选择性的吸附香烟中的焦油并且能够有效截留香烟中的其他有害微粒而不改变烟的口感,因此各国都把二醋酸纤维素纤维选作香烟过滤嘴的滤材。但是由于二醋酸纤维纺丝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生产二醋酸纤维用组件在组件上线后均会出现疵点现象而需要人工去堵孔,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丝束纤度的均匀性,而且因为需要人为将疵点孔堵住,因而其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如何降低组件上线后需要堵孔的数量成了本课题主要研究重点,本为围绕喷丝头的设计、纺丝工艺温度条件下的浆液流变性能的测定以及浆液在组件内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干法纺丝组件用于生产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生产二醋酸纤维存在的问题和二醋酸纤维丝束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了喷丝头的结构形式、喷丝头的密封方式、喷丝孔在喷丝板面的排布方式、喷丝导孔的结构、喷丝微孔的形状、长径比、异形喷丝孔的压力降的计算;探讨了不同分配板的结构、分配孔的排布方式对纺丝的影响。其次介绍了高分溶液的流变特性,并基于MCR301旋转流变仪以及毛细管流变仪用实验的方法分别测定浆液在低温及高温下浆液的流变性能,并将在低温下测得的数据根据Arrhenius方程进行推导,推出其高温下(纺丝工艺条件下)浆液的粘度,并将其与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得的在高温下浆液的流变数据进行比较。以高聚物流变学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研究了浆液在组件内的流动机理,建立了浆液在组件及喷丝孔中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模拟粘弹性流体流动的CFD软件PLOYFLOW对浆液在组件内部及喷丝孔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浆液在组件内部及喷丝孔中的流动状态以及浆液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并结合实验的方法设计出一套新型组件,该组件上线后,丝束各向出丝均匀,斜丝、弱丝、飘丝及白点数明显减少,丝束粗壮,丝束喷出时强劲有力。
赵琪[3](1980)在《湿纺喷丝头的材质、孔形与可纺性的关系》文中提出 在化纤生产中,喷丝头的质量是保证成品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良好的纺丝工艺的重要条件。湿纺纤维所用的湿纺喷丝头无论在材质、孔数、孔经、孔形及孔的排列等方面都比干纺或熔纺纤维喷丝头要求严格。目前,湿纺纤维大多采用大面径多孔喷丝头,孔数在2~10万孔,甚至高达20~30万孔。因此,研究湿纺喷丝头的结构特性与纤维成形工艺间的关系,对提高纤维质量和
李春雷[4](2011)在《纺制高均一性PAN基碳纤维原丝喷丝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碳纤维原丝的制备中存在着纤度大、强度低、离散系数大、缺陷、裂纹与孔洞等严重的问题。喷丝头是制备碳纤维原丝的核心部件,在人工加工过程中,其微孔的均匀性、垂直度、长径比、加工精度难等以保证而且全部靠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测,使得喷丝头的质量难以保证。本文围绕喷丝头微孔的自动化加工与检测,通过运用机器视觉的方式,研制出了一种喷丝头的自动化加工与检测设备,以代替人工的加工与检测。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喷丝头加工与检测的现状与发展,喷丝头的结构形式,微孔的尺寸精度要求和加工工艺过程,制造喷丝头的常用材料,喷丝头孔数的选择和排列形式,喷丝头板面受压变形情况等。其次在喷丝头的自动化加工方面,针对高精度定位难题,重点研究了扫描定位算法、自动纠偏算法、自动搜孔算法、坐标修正算法,通过实验研究确立了合理定位程序并在软件系统中进行了运用。针对微孔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对自动加工系统的硬件部分如XY运动平台、Z轴滑台、镜头、气动系统等部分进行了逐一对比试验,确立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关键点,在结合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微孔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在±1μm。在喷丝头的自动化检测方面,重点研究了微孔几何特征参数提取的图像处理算法如阈值处理、边缘轮廓提取等。根据喷丝头不同的结构形式,研究了不同的自动对焦算法。为了实现喷丝头微孔的高精度检测,通过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镜头放大倍率、背光源强度、室内光强等因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LABVIEW编程,成功研制出了集喷丝头自动加工与检测于一体的设备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系统的加工出的微孔的质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孔口缺损,偏斜的现象。加工速率为8s/孔,检测精度达到了±1μm。该产品填补了喷丝头加工领域的空白,目前正处于试验生产阶段。
荣家言[5](2011)在《珍珠中药纤维的研发与性能测试》文中指出纺织品的多功能性,尤其是生理、理疗、保健、卫生和安全功能是现代服用理念中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各国纺织业都在积极开发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纺织技术,陆续推出了许多具有抗菌、保健、医疗功能的健康、环保产品。中国是中医中药的故乡,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古人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更是历史悠久,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和整理这笔宝贵遗产,可以继续造福人类。将药物通过各种方式应用于织物及服装产品,形成一系列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纺织服饰产品已经成为纺织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选取我国的传统中药三七作为纤维的保健功能纺丝添加浆料,融合珍珠微粉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优势、表面具有微孔结构的物理特性和具有远红外发射的功能特性,将生物酶处理后的三七浆料与珍珠微粉混合并超微粉碎后,加入纤维素纤维纺丝原液,制备珍珠三七纤维。此研发方法不仅融合了珍珠微粉与中药微粉两方面的优良保健功能,同时两种微粉的功能也互相促进:一方面,珍珠粉体表面较多的微孔结构可以较好的包含、吸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缓释效果;另一方面,珍珠微粉的远红外发射功能可以促进人体皮肤表面的血液微循环,从而利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起到"1+1>2"的效果。三七粉体浆料的粒度测试表明,植物药提取用酶可以有效降解三七粗粉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物质,显着降低了粉体粒径并降低颗粒韧性,从而利于进一步的物理粉碎。三七酶解浆料的超微粉碎过程中,随着粉碎时间的增长,三七粒径逐渐减小,1.5小时后粒径D50达到0.65μm,基本满足纺丝的细度要求。三七粉和珍珠粉各5%的添加量可以保证纤维大生产平稳进行,且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吸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数据表明,珍珠三七纤维达到国家标准中粘胶短纤维的基本性能的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纺纱并制备功能性保健服饰。本研究对纤维试样进行了元素分析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Ca元素含量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珍珠三七纤维中较好的保留了三七的营养成分。同时珍珠三七纤维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检测和甲襞微循环测试证实,珍珠三七纤维具有较好的远红外发射功能,在保健人体的同时可以加速体表血液微循环和细胞的吸收代谢能力,从而促进三七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本研究采用的中药粉碎方法和在纤维中的添加方式具有创新性,使纺丝添加浆料较完整的保留了三七的有效成分,同时共混纺丝的添加方式也使纤维的功能性效果更加持久。珍珠三七纤维的基本性能和功能性测试说明该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长期贴身穿着其纤维织物将有利于人体健康,起到活血化瘀、促进微循环的功效。珍珠三七纤维的研发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这一成果的实现,为相似中药纤维的制备提供了较好的实现途径和实践参考,不仅有力地促进中医药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珍珠产业升级,而且将进一步丰富我国纺织材料的品种,赋予服装与纺织品新的功能,提升我国纺织品的附加价值。
王信友[6](2002)在《山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科研院所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政府对科研院所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使科研院所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组织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 目前,化纤所正处于变革的紧要关头。化纤所面临的问题是生存受到威胁;发展困难很大。山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的建立、成长以及今天所面临的处境,在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具有广泛代表性(山东省有91家)。化纤所应该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化纤所要关心的问题,也是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所关注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力求运用所学知识,在充分调查研究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化纤研究所大胆发展的企业战略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定了化纤所应对变革应采取的“集中性”竞争战略,并做了较为具体的战略实施计划。 战略管理是动态的,重在实施效果。对化纤研究所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能对面临战略选择的化纤研究所提供战略选择依据,也对同类型研究机构变革具有借鉴作用,对政府进一步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张莹莹[7](2010)在《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探索了带型截面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纺制工艺,并通过SEM表征了其截面形貌。采用自黏结的方法用沥青纤维用制备了高导热炭材料,借助红外分析(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导热率测量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预氧化温度,催化石墨化体系对炭材料的导热率及石墨化度的影响;制备了石墨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比较了不同纤维排列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带型截面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纺制工艺条件为:恒温温度330℃,纺丝孔温度为300-305℃,纺丝压力在0.009-0.014Mpa,纺丝速率为800-1250r/min。在此条件下纺制出的带型纤维的长宽比为1.56。通过IR分析和SEM观察,预氧化温度对炭材料的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预氧化温度240℃时板材抗弯强度最高,为165.07MPa。预氧化温度260℃的材料的导热率最高,为852.08W·m-1·K-。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能够在中间相沥青基自烧结高导热碳板的表面修饰B,Ti,Ti-B催化剂涂层。实验表明并不是催化剂的添加量越多石墨化效果越好,当含硼的质量分数为3%时,材料的石墨化度最高,炭材料的导热率为992.4W·m-1·K-1。单独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催化石墨化时,采用B催化体系的炭材料比采用Ti催化体系的炭材料的石墨化度更高。但是当采用Ti-B复合催化体系对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催化石墨化时,预氧化温度为260℃的碳板的导热率达到最高值996.45W·m-1·K-1。通过对中间相石墨纤维/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单向铺层复合材料的各向力学性能均优于交叉铺层复合材料。其沿纤维轴向的导热率达到552.18W·m-1·K-1,比二维复合材料高出47.24W·m-1·K-1。改变纤维的铺层方式能削弱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各向异性,其程度与铺层方式以及交叉方向纤维含量有关。
朱婷婷[8](2009)在《聚恶二唑涤纶纤维绝缘纸强度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聚恶二唑涤纶纤维绝缘纸的强度研究为重点。聚恶二唑纤维属芳杂环化合物,可以在350℃的高温条件下使用,可用做耐高温橡胶制品的帘子线,耐热工程塑料的骨架,空间技术的烧灼材料,耐高温的过滤材料以及F、H级电机绝缘材料。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容易实现工业化,因此选择聚恶二唑纤维加工成耐高温合成纤维绝缘纸是适宜的。采用聚恶二唑沉析纤维浆料,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涤纶纤维、植物纤维、玻璃纤维和化学助剂,以及应用热压工艺使抄制成的绝缘纸的物理强度进一步提高。首先,在聚恶二唑纤维最佳添加量的实验中,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聚恶二唑纤维含量为20%,打浆度为39.6°SR时,获得相对较高的物理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成纸的物理强度,采用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技术路线,在浆中加入打浆度为61.2°SR,比例为40%的植物纤维,得出了裂断长从0.99km增加到2.25km。充分说明了植物纤维在成纸物理强度的提高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同时它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成本。在此条件下加入助剂,不同助剂添加效果的比较试验中得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增强效果最好,用量为0.7%时,纸张裂断长为3.14km;聚氧化乙烯(PEO)的分散作用最好,用量为0.3%时,纸张裂断长为3.08km。所以,选用这两种助剂达到最佳的增强和分散的作用。第二种技术路线,在浆中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然后进行热压。实验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比例的增加,纸张的抗张强度随之降低,但是,经过热压之后纸张的抗张强度却随之升高。热压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时间10s,温度250℃,压力为160MPa,玻璃纤维的最佳比例为15%。在涤纶纤维亲水改性的实验中,采用氢氧化钠碱处理方法,获得较好的涤纶亲水性能和分散性能,继而增加纸页强度。结果表明,碱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5℃,碱液浓度为3%。本文通过对各个工艺条件的研究及确定,对聚恶二唑涤纶纤维绝缘纸进一步的强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罗益锋[9](1997)在《世界高科技纤维的新形势与发展我国高科技纤维的浅见》文中研究表明 前言 从现在起到世纪之交前后,世界高科技纤维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某些重要品种如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蜜胺纤维及中空纤维分离膜等,出现了新一轮的扩产热潮,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研究和新市场及后续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取得新成就,一批新公司参入开发高科技纤维的行列,推进了它向更高水平发展。
张锋[10](2007)在《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介孔连续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iO2光催化处理废水技术,尤其是在处理水中痕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已为世人所公认。常规的悬浮相光催化体系存在着TiO2微粉难回收及透光率低等缺点,而继后发展的固定化技术在解决TiO2分离回收问题的同时,却大大降低了其光催化活性,且存在着催化剂负载不牢等不足,悬浮相和固定化技术各自固有的弊端业已成为TiO2光催化技术走向实用的瓶颈。本文采用基于溶胶-凝胶法的Si掺杂制备新工艺,获得了兼具优良织构性能、热稳定性和晶型稳定性的锐钛矿相TiO2纤维,因其具有形态上的优势和耐水流冲击负荷等特点,为有效解决上述实用化难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探索适合于大规模制备高质量TiO2纤维的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中的初步应用,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水解法,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螯合剂和惰性气体的双重保护下,制备新型TiO2纤维前驱体,并对前驱体溶胶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探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前驱体溶胶的最佳配方为:n(Ti(OB)4)∶n(C6H10O3)∶n(H2O)∶n(C3H8O)=1∶0.4∶1.5∶16,回流时间=60min。针对自身溶胶体系可纺性好、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小等特点,设计TiO2溶胶旋转甩丝装置,得到的前驱体纤维为直径30-50μm,长度达1m以上无序堆积的纤维状物质。第二部分,选择较温和的环境对前驱体纤维进行预干燥处理,有效避免了干燥过程中应力的过分集中对纤维结构的破坏。结合分段程序升温工艺采用一步水气活化法,成功制备出比表面高、形貌均一、结构致密、晶型完整和热稳定性优异的实用新型Si掺杂TiO2纤维。初步探明了热处理条件对纤维转变历程的影响机制:空气气氛下纤维中的有机物以碳化方式脱除,碳化产生的应力导致纤维结构中出现裂缝,最终得到的纤维强度低连续性差且光催化活性低;水蒸气气氛下纤维中的有机物以分子整体的形式从纤维中缓和脱除,避免了碳化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合适的热处理程序下得到高强度高催化活性的TiO2连续纤维。第三部分,结合TG-DSC、N2吸附-脱附、XRD、FT-IR及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Si掺杂对TiO2纤维在热稳定性、晶型稳定性、表面织构和光催化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并对Si掺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方面可以通过所形成的Ti—O—Si键,阻止锐钛矿TiO2纳米晶的长大并抑制其向金红石相变的发生,产生量子化效应并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优化纤维产物的表面织构特性,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文中通过光催化降解X-3B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模拟废水的探针反应,分别利用太阳光为自然光源,高压汞灯为人工光源,证明了Si掺杂TiO2纤维不仅具有优良的紫外光催化活性,还具有与P25纳米粉相当的目光光催化活性。当Si/Ti的摩尔比为0.15时,经700℃热处理后的TiO2纤维在75min光催化降解后对X-3B的的降解率可达99.6%左右,利用自发研制的填充式固定床型光催化反应器,建立起适宜的日光光催化动态反应体系,反应结束后X-3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8.8%,TOC降解率达到76.5%。Si掺杂TiO2纤维降解X-3B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反应初期以脱色为主,脱色基本完成后方进入以矿化为主的彻底降解。Si掺杂TiO2纤维不仅光催化活性高而且实用优势明显,从而可望有效解决现行固定相光催化整体效能低下的问题和悬浮纳米粉TiO2光催化活性高而难于回用的矛盾。
二、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2)二醋酸纤维干法纺丝组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二醋酸纤维丝束的发展现状 |
1.2.2 醋酸丙酮溶液流变性能研究发展现状 |
1.2.3 CFD方法在纺丝熔体流动模拟研究现状 |
1.3 醋酸纤维丝束生产遇到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就创新点 |
第二章 二醋酸纤维干法纺丝组件的设计 |
2.1 组件的过滤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
2.2 组件内喷丝板的结构特征 |
2.3 喷丝板材质 |
2.4 喷丝板宏观几何结构 |
2.4.1 喷丝板形状 |
2.4.2 喷丝板孔数及其板面直径尺寸的确定 |
2.4.3 喷丝板厚度的选择 |
2.4.4 喷丝板的受压负荷及变形 |
2.4.5 喷丝孔在喷丝板上排布方式的选择 |
2.4.6 喷丝板微孔尺寸间距尺寸 |
2.5 喷丝孔的的几何结构 |
2.5.1 异形喷丝微孔种类与特点 |
2.5.2 异形喷丝微孔的设计计算方法 |
2.5.3 三角形喷丝孔的设计计算实例 |
2.6 喷丝导孔的设计 |
2.6.1 圆形喷丝微孔导孔结构 |
2.6.2 三角形喷丝微孔导孔结构设计 |
2.7 组件内浆液分配板的设计 |
2.7.1 方案一:将滤布台换成无凸缘设计方案 |
2.7.2 方案二:凸缘锥台底锥形分配板的设计 |
2.7.3 方案三:斜锥圆柱底分配板的设计方案 |
2.8 小结 |
第三章 二醋酸纤维丙酮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
3.1 高分子溶液的流变特性 |
3.1.1 触变性和震凝性 |
3.1.2 高粘度与剪切变稀行为 |
3.1.3 韦森堡效应 |
3.1.4 无管虹吸及拉伸流动和可纺性 |
3.2 低温下二醋酸纤维丙酮溶液的流变性能的测定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高温下二醋酸丙酮溶液的流变性能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4 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实验数据分析 |
3.4 粘流活化能的推算 |
3.5 两种流变仪所测数据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二醋酸纤维丙酮溶液在组件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
4.1 问题描述 |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2 模型网格的划分 |
4.2 纺丝溶液流动的基本理论 |
4.2.1 流变学的基本控制方程 |
4.2.2 本构方程 |
4.3 模拟计算原理及流程 |
4.3.1 计算原理 |
4.3.2 计算流程 |
4.4 浆液在组件中的流动模拟结果讨论 |
4.4.1 浆液流线图 |
4.4.2 组件温度场分布图 |
4.4.3 组件压力场分布 |
4.4.4 组件速度场分布云图 |
4.5 浆液在喷丝孔的流动模拟结果与讨论 |
4.5.1 喷丝孔温度分布云图 |
4.5.2 喷丝孔压力分布云图 |
4.5.3 喷丝孔速度分布图 |
4.6 小结 |
第五章 纺丝实验平台的搭建及纺丝实验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1.1 二醋酸纤维丝束生产中的主要步骤及其参数 |
5.1.2 溶解釜及脱泡釜的设计 |
5.1.3 电机的选择 |
5.1.4 实验平台整体结构的设计 |
5.2 纺丝温度及压力测试的实验 |
5.2.1 实验原料 |
5.2.2 组件的准备及溶液的配制 |
5.2.3 实验所需设备 |
5.2.4 实验过程及结果 |
5.3 更改分配板和过滤介质的纺丝实验 |
5.3.1 增加无纺布的层数的纺丝实验 |
5.3.2 过滤介质改用9层250目金属过滤网的纺丝实验 |
5.3.3 组件上线前预热的纺丝实验 |
5.3.4 滤布台换成无凸缘分配板的设计的纺丝实验 |
5.3.5 使用凸缘锥台底锥形分配板的纺丝实验 |
5.3.6 使用斜锥圆柱底分配板的纺丝实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4)纺制高均一性PAN基碳纤维原丝喷丝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PAN基碳纤维的发展概况 |
1.1.2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制备 |
1.2 喷丝头的结构及微孔的尺寸精度要求 |
1.3 喷丝头加工工艺 |
1.4 国内外喷丝头加工检测发展现状 |
1.5 机器视觉系统简介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喷丝头的材料及结构分析 |
2.1 喷丝头常用材料 |
2.1.1 金铂合金喷丝头 |
2.1.2 不锈钢喷丝头 |
2.1.3 钛、铌、钽喷丝头 |
2.2 喷丝头的加工技术要求 |
2.2.1 微孔内壁的粗糙度 |
2.2.2 微孔的长径比 |
2.2.3 微孔的垂直度 |
2.3 喷丝头的结构特征 |
2.3.1 喷丝头的孔数 |
2.3.2 喷丝头的孔径 |
2.3.3 喷丝头微孔的排列形式 |
2.3.4 喷丝头微孔的间距尺寸 |
2.3.5 喷丝头的受压负荷及变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丝头的自动化加工 |
3.1 冲针的制造 |
3.1.1 冲针的制造工艺 |
3.1.2 冲针冲孔过程分析 |
3.1.3 冲针的选择对微孔加工精度的影响 |
3.2 自动定位方法 |
3.2.1 微孔的扫描定位 |
3.2.2 微孔的形心确立算法 |
3.2.3 微孔自动纠偏算法 |
3.2.4 重复数据剔除算法 |
3.2.5 算法综合试验 |
3.2.6 自动寻孔算法 |
3.2.7 坐标修正算法 |
3.3 喷丝头加工的自动定位精度分析 |
3.3.1 Z轴运动平台定位精度研究 |
3.3.2 光学镜头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3.3.3 XY轴运动平台间隙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丝头的自动化检测 |
4.1 微孔图像处理算法 |
4.1.1 微孔图像数字化过程 |
4.1.2 中值滤波去噪 |
4.1.3 图像阈值处理 |
4.1.4 边缘轮廓提取 |
4.1.5 微孔圆心确立 |
4.1.6 特征参数的测量与判断 |
4.2 喷丝头自动化检测 |
4.2.1 喷丝头自动化检测难点 |
4.2.2 检测过程中在换圈进行自动对焦 |
4.2.3 在微孔直径变化较大处进行自动对焦 |
4.2.4 球面拟合法调焦 |
4.2.5 平面拟合法调焦 |
4.3 喷丝头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 |
4.3.1 正交试验考察因素及条件 |
4.3.2 正交试验表选用及结果处理 |
4.3.3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4.3.4 方差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丝头自动加工系统的研究设计 |
5.1 自动加工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 图像采集处理系统 |
5.3 三轴运动控制系统 |
5.4 气动控制系统 |
5.5 喷丝头加工检测试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珍珠中药纤维的研发与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药物纺织品研究现状 |
1.2.1 国际药物纺织品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药物纺织品研究现状 |
1.3 药物纺织品开发的一般方法 |
1.3.1 采用具有药效的材质进行纺丝 |
1.3.2 后整理技术 |
1.3.3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 |
1.3.4 采用共混和复合纺丝技术 |
1.4 药理功能的评定方法 |
1.4.1 药物织物的作用机理 |
1.4.2 药效及持久性评定方法 |
1.5 药物纺织品的保健特性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珍珠中药纤维的研发设想 |
2.1 珍珠粉体的功能特性 |
2.2 药物缓释系统研究 |
2.3 中药透皮吸收及保健、美容效果 |
2.4 珍珠中药纤维的研发设想 |
3 珍珠中药添加浆料的制备 |
3.1 中药药性及药理作用 |
3.1.1 三七 |
3.1.2 当归 |
3.2 中药粉末的细化 |
3.2.1 植物药的细胞结构 |
3.2.2 植物药细胞壁的酶降解 |
3.2.3 三七、当归粗粉的细胞壁酶解反应 |
3.3 珍珠三七添加浆料的超微粉碎 |
3.3.1 超微粉碎对中药有效物质的影响 |
3.3.2 浆料的超微连续粉碎 |
3.4 细度测试与数据分析 |
3.4.1 细度检测设备 |
3.4.2 细度测试与数据分析 |
4 珍珠三七纤维的试纺与性能测试 |
4.1 珍珠三七纤维的试纺 |
4.1.1 纤维纺制基本流程 |
4.1.2 试纺方案 |
4.1.3 纺丝情况及取样 |
4.2 珍珠三七纤维的基本性能测试 |
4.2.1 珍珠三七纤维的基本性能指标 |
4.2.2 珍珠三七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3 吸湿回潮率 |
4.3 珍珠三七纤维的表面形态 |
4.4 X-射线衍射试验 |
5 珍珠三七纤维的检测与功能性分析 |
5.1 珍珠三七纤维元素测试分析 |
5.1.1 检测元素的选取 |
5.1.2 测试仪器及测试样品 |
5.1.3 测试方法 |
5.1.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红外光谱测试 |
5.2.1 测试原理 |
5.2.2 红外光谱法的定性分析 |
5.2.3 测试仪器及测试样品 |
5.2.4 测试方法 |
5.2.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珍珠三七纤维织物功能性测试 |
5.3.1 织物远红外发射率检测 |
5.3.2 织物的微循环测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硏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外部环境分析 |
1.1 宏观环境分析 |
1.1.1 社会需求的发展为化纤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
1.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化纤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了条件 |
1.1.3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化纤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了机遇 |
1.1.4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化纤工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环境 |
1.1.5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化纤工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6 加入WTO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影响 |
1.1.7 世界融纺纤维工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
1.2 行业环境分析 |
1.2.1 我国的R&D浅析 |
1.2.2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研行业的影响 |
1.2.3 我国化纤研究现状 |
1.2.4 我国化纤技术研究市场分析 |
1.3 行业竞争分析 |
1.3.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1.3.2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 |
1.3.3 替代品产生的威胁 |
1.3.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1.3.5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
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2.1 资源分析 |
2.1.1 企业文化 |
2.1.2 人力资源 |
2.1.3 固定资产与财务状况 |
2.1.4 信息资源 |
2.2 企业能力分析 |
2.2.1 研究与开发 |
2.2.2 生产作业 |
2.2.3 营销 |
2.3 企业竞争地位 |
3 发展战略制订 |
3.1 SWOT分析 |
3.2 制订发展战略 |
3.2.1 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3.2.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3.2.3 发展战略目标 |
4 战略实施 |
4.1 战略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 |
4.2 资金是企业运作的第一动力 |
4.3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
4.4 研发创新是企业必须保持的优势 |
4.5 生产作业与营销是企业资源转换能力的重要体现 |
4.6 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建设 |
4.7 企业发展生产项目计划 |
5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沥青基炭纤维的发展及生产现状 |
1.2.1 原料沥青的调制 |
1.2.2 沥青的调制 |
1.2.3 沥青纤维的制取 |
1.2.4 沥青纤维的预氧化(不熔化)处理 |
1.2.5 沥青纤维的炭化和石墨化处理 |
1.2.6 沥青基炭纤维的表面处理 |
1.3 高导热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金刚石炭膜 |
1.3.2 高定向石墨 |
1.3.3 掺杂石墨 |
1.3.4 高导热炭泡沫 |
1.3.5 高导热柔性石墨 |
1.3.6 高导热炭纤维和炭/炭复合材料 |
1.4 高导热炭材料的导热机理 |
1.5 炭材料的催化石墨化及其相关研究 |
1.5.1 碳的石墨化 |
1.5.2 碳的促进石墨化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带型截面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纺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纺丝工艺 |
2.1.4 性能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带型截面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纺制温度 |
2.2.2 带型截面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纺丝压力以及纺丝转速 |
2.2.3 不同条件下中间相沥青纤维纺丝结果汇总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 |
3.1.4 性能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外观形貌 |
3.2.2 预氧化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成型的影响 |
3.2.3 预氧化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4 预氧化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导热率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催化石墨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硼催化体系的研究 |
4.3.2 钛催化体系的研究 |
4.3.3 钛-硼复合催化体系的研究 |
4.3.4 三种催化体系催化石墨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5.2.2 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5.2.3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表征 |
5.3.2 石墨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5.3.3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聚恶二唑涤纶纤维绝缘纸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耐高温绝缘材料的发展概况 |
1.2 非植物纤维纸 |
1.2.1 非植物纤维纸的分类 |
1.2.2 非植物纤维纸在纸张功能化中的地位 |
1.3 合成纤维原料 |
1.3.1 合成纤维原料的种类 |
1.3.2 合成纤维的抄造适应性 |
1.3.2.1 合成纤维的长度和线密度 |
1.3.2.2 合成纤维的水分散性 |
1.3.2.3 合成纤维的打浆特性 |
1.3.2.4 合成纤维的交织状态和结合力 |
1.3.3 合成纤维纸的的湿法抄造 |
1.3.3.1 合成纤维的水分散 |
1.3.3.2 合成纤维的结合 |
1.4 无机纤维原料 |
1.4.1 无机纤维原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
1.4.2 无机纤维的抄造适应性 |
1.5 非植物纤维在绝缘纸中的应用 |
1.5.1 聚恶二唑纤维在绝缘纸中的应用 |
1.5.1.1 纤维结构 |
1.5.1.2 聚恶二唑纤维的性能 |
1.5.2 涤纶纤维在绝缘纸中的应用 |
1.5.3 玻璃纤维在绝缘纸中的应用 |
1.6 绝缘纸在抄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
1.6.1 纸张强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1.6.1.1 氢键理论 |
1.6.1.2 影响纤维结合力的因素 |
1.6.2 涤纶改性方法 |
1.6.2.1 共混法 |
1.6.2.2 表面处理法 |
1.6.2.3 利用接枝共聚法 |
1.6.3 造纸常用增干强剂 |
1.6.3.1 增干强机理 |
1.6.3.2 几种常用增干强剂 |
1.6.4 造纸常用分散剂 |
1.6.4.1 分散机理 |
1.6.4.2 分散剂种类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试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涤纶碱处理改性 |
2.3.1.1 原料准备 |
2.3.1.2 药品配制 |
2.3.1.3 涤纶的亲水化处理 |
2.3.1.4 电镜扫描分析测试 |
2.3.2 绝缘纸的抄造 |
2.3.2.1 打浆 |
2.3.2.2 助剂的准备 |
2.3.2.3 抄片 |
2.3.2.4 热压 |
2.4 检测方法 |
2.4.1 浆料打浆度的测定 |
2.4.2 纸页物理性能的测定 |
2.4.3 纸页电气性能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聚恶二唑纤维与涤纶纤维最佳比例的确定 |
3.2 聚恶二唑纤维最佳打浆度的确定 |
3.3 植物纤维添加量的确定 |
3.4 植物纤维打浆度的确定 |
3.5 不同助剂对绝缘纸增强效果的比较 |
3.5.1 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
3.5.2 阳离子淀粉的应用 |
3.5.3 聚氧化乙烯的应用 |
3.5.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3.5.5 助剂的选择 |
3.6 玻璃纤维添加量的确定 |
3.7 涤纶碱处理最佳条件的确定 |
3.7.1 碱处理对涤纶形态结构的影响 |
3.7.2 涤纶碱处理浓度对绝缘纸性能的影响 |
3.7.3 涤纶碱处理时间对绝缘纸性能的影响 |
3.7.4 涤纶碱处理温度对绝缘纸性能的影响 |
3.7.5 碱处理最佳条件 |
3.8 成纸的质量标准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介孔连续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TiO_2光催化材料理论基础 |
1.1.1 TiO_2的晶体结构特征 |
1.1.2 TiO_2光催化机理 |
§1.2 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中的瓶颈问题 |
1.2.1 纳米光催化剂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
1.2.2 光催化剂制备中的主要问题 |
1.2.3 催化剂在太阳能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1.2.4 光催化水处理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
§1.3 TiO_2纤维光催化材料研究概况 |
1.3.1 TiO_2纤维制备技术 |
1.3.2 TiO_2纤维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的主要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TiO_2纤维前驱体纺丝液的制备、优化及可纺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和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光催化实验方法 |
§2.2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溶胶原理分析 |
2.2.1 溶胶体系反应过程 |
2.2.2 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
2.2.3 TiO_2凝胶体系的红外分析 |
§2.3 TiO_2溶胶制备过程优化 |
2.3.1 TiO_2溶胶制备正交实验设计 |
2.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3.3 正交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
§2.4 中间体溶胶干燥方法初探 |
2.4.1 干燥现象分析 |
2.4.2 DSC曲线分析 |
§2.5 TiO_2溶胶可纺性研究 |
2.5.1 TiO_2溶胶胶粒的形态及分布 |
2.5.2 TiO_2前驱体溶胶的流变性 |
§2.6 纺丝工艺研究 |
2.6.1 纺丝方法概述 |
2.6.2 旋转甩丝法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iO_2前驱体纤维的活化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和设备 |
3.1.3 光催化实验方法 |
§3.2 前驱体纤维的预干燥工艺 |
3.2.1 凝胶网络干燥理论 |
3.2.2 前驱体纤维预干燥方法探索 |
3.2.3 预干燥后前驱体纤维的表面织构 |
§3.3 前驱体纤维的活化工艺 |
3.3.1 活化升温程序设计 |
3.3.2 活化方式选择 |
3.3.3 活化温度的选择 |
§3.4 活化机理探究 |
3.4.1 实验现象及SEM分析 |
3.4.2 XRD分析 |
3.4.3 FT-IR分析 |
3.4.4 分光光度法测定EAcAc的研究 |
3.4.5 低温段不同活化时间影响分析 |
3.4.6 不同气氛热处理中纤维的转变机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i掺杂对TiO_2纤维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Si掺杂TiO_2纤维的制备 |
4.1.3 光催化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Si掺杂对TiO_2纤维物相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
4.2.2 Si掺杂对TiO_2纤维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
4.2.3 Si掺杂对TiO_2纤维织构特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4.2.4 Si掺杂对TiO_2纤维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4.2.5 Si掺杂TiO_2纤维光催化反应机理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大面径喷丝头纺制粘胶长丝的设想[J]. 于起忠. 人造纤维, 1997(06)
- [2]二醋酸纤维干法纺丝组件的研究[D]. 陈文源. 东华大学, 2013(08)
- [3]湿纺喷丝头的材质、孔形与可纺性的关系[J]. 赵琪. 广东化纤技术通讯, 1980(02)
- [4]纺制高均一性PAN基碳纤维原丝喷丝头的研究[D]. 李春雷. 东华大学, 2011(08)
- [5]珍珠中药纤维的研发与性能测试[D]. 荣家言. 东华大学, 2011(06)
- [6]山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D]. 王信友.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 [7]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莹莹.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8]聚恶二唑涤纶纤维绝缘纸强度的研究[D]. 朱婷婷.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6)
- [9]世界高科技纤维的新形势与发展我国高科技纤维的浅见[J]. 罗益锋.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1997(Z1)
- [10]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介孔连续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D]. 张锋. 山东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