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代数式值的几种常用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1](2009)在《代数式求值的案例》文中认为
张大华[2](2002)在《代数式求值的几种常用思路》文中认为 代数式的求值问题是历年来中考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题型,现根据近几年的中考情况,介绍几种常用的求值方法,供参考. 一、利用非负数例1 (2000年新疆中考题)若x,y是实数,且满足|2x-3|+(y+1)2=0,则x+y=<sub><sub>. 解:由条件得2x-3=0,y+1=0,得x=3/2,y=-1,
乔王丽[3](2014)在《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困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数式是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代数式知识作为初中数学知识的出发点,为以后学生学习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知识做准备,在初中数学知识中起着承上(算术)一启下(方程与函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生从算术到代数过渡的重要转变阶段,代数式的运算与算术运算存在重要的区别,学生需要实现从程序性到结构性的飞跃,其实该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七年级学生在这一转变阶段面临较大的挑战。本研宄着重探宄七年级学生在该转变阶段中出现的实际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因此,本文选取初一学生作为研宄对象,通过査找阅读相关文献,探讨了代数式的概念以及代数式的内容,根据代数式的内容编制调査问卷,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最后,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包括:(1)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分清算术与代数的运算符号的区别与联系。(2)学生对代数式的运算对象字母符号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需要帮助实现学生从数到变量的过渡。(3)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结构性。(4)加强对代数式的运算规则的教学,善于运用学生的错误。
吴俊红[4](2010)在《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小议求代数式值常用的几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运用已知条件,求代数式的值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代数较为常见的题型之一.它除了按常规代入求值法,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
李秀华[5](2011)在《求代数式值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求代数式的值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若能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巧妙、合理地进行求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求代数式值常用的方法,仅供参考.
刘文苑[6](2021)在《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H省近五年中考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开始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规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逐渐成为评价领域的热点问题。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部多次强调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此背景下,进行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研究的具体问题如下:(1)H省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一致性如何?(2)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在知识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体一致性如何?(3)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与知识平衡四个维度上的一致性具体特征如何?哪一维度的一致性较好,哪一维度的一致性较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工具为本土化的SEC模式与韦伯模式,同时确定研究的思路框架及研究问题;之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划分研究对象的知识领域与认知水平,规范解答H省2016-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并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近五年中考试题进行编码;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法,使用SPSS 25.0计算编码结果的相关系数,依照SEC模式与韦伯模式判别标准对研究对象的编码数据进行统计与分类汇总,使用MATLAB软件计算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并确定其对应的显着性参考值。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二者的一致性系数远高于显着性参考值,一致性程度较高。(2)除2017年外,其余四年的中考试题均与课程标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在知识领域,五年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占比差值均低于10%;在认知领域,五年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占比差值均低于15%。(3)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平衡的一致性较强,知识广度的一致性较弱。近五年中考试题在知识平衡方面的35个评价指标与课程标准全部一致,而在知识广度方面的35个评价指标中仅有9个与课程标准一致,说明试题的知识覆盖程度并未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以上结论及问题,从课程标准、中考命题与中考命题者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表现性标准,与时俱进地完善课程标准(2)适当提高试题的综合程度,扩大试题的知识广度(3)规范试题命制程序,使“基于标准”的命题成为常态化
杨玉山[7](2000)在《求代数式的值》文中认为 求代数式的值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若能根据题目自身的特点,挖掘已知条件和待求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变形,则可简化求值过程.下面例谈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农秀丽[8](2005)在《浅谈中学数学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方法的挖掘》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介绍数学思想方法入手,引入了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方法,从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了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表现、应用、实质、特点及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由于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应用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规律,论述了如何挖掘蕴涵在中学数学教材中的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方法。
徐恒[9](2020)在《代数式求值面面观》文中指出代数式求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中考常见的题型。我们如果根据其形式多样、思路多变的特点,能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便很容易求解;反之,不但计算量大,而且容易出错。下面老师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整体代入法整体代入法是当待求的代数式中字母的值不能或不容易求出时,可把已知条件作为一个整体,代入到待求代数式中求值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整体代入,可以实现快速约分、降次,从而求代数式的值。
袁异标[10](2012)在《求代数式的值常用的几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求代数式的值是初中代数的重要题型,是常考的知识点.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可直接代入计算;对于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快捷求值.现将代数式求值常用的方法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二、求代数式值的几种常用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代数式值的几种常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代数式求值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接求代数式例1 当x=2时, 求x3+x2-x+3的值。 |
二、方程思想求代数式 |
三、整体思想求代数式 |
四、代数式求值的应用 |
(3)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困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论文的框架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代数式的概念界定 |
2.1.1 代数式 |
2.1.2 代数式的内容 |
2.2 代数的相关研究 |
2.2.1 代数知识的认知与学习 |
2.2.2 算术到代数过渡的研究 |
2.2.3 代数学习的困难及原因 |
2.3 代数式的相关研究 |
2.3.1 代数式的重要性 |
2.3.2 代数式是一种数学符号语言 |
2.3.3 数的运算和代数式的运算的区别与联系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5 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问题 |
3.2 研究的目的 |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 |
3.4 研究方法 |
3.4.1 研究方法 |
3.4.2 调查对象 |
3.4.3 调查项目 |
3.4.4 调查维度 |
3.4.5 调查实施 |
3.4.6 分析框架 |
第4章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1 七年级学生对代数式运算对象理解的情况分析 |
4.1.1 字母符号的三种不同用法 |
4.1.2 实例——学生对字母与符号的意义理解 |
4.1.3 实例——学生对字母符号的习惯性使用 |
4.2 七年级学生代数式运算过程的情况分析 |
4.2.1 代数式运算与算术运算特征的区别 |
4.2.2 七年级学生的整体认知特征以及数学学习内容的变化 |
4.2.3 七年级学生列代数式过程的表现 |
4.2.4 七年级学生化简代数式过程的表现 |
4.2.5 七年级学生求代数式的值过程的表现 |
4.3 七年级学生对代数式的结构和规则的识别情况 |
4.3.1 字母与符号之间的运算规则识别困难 |
4.3.2 忽视代数运算的结构性 |
4.3.3 数学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互译的规则识别困难 |
4.4 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式的总体情况讨论 |
第5章 建议与不足之处 |
5.1 建议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小议求代数式值常用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接代入法 |
二、先化简, 再求值 |
三、整体代入法 |
四、因式分解法 |
五、消元法 |
六、引进参数法 |
七、运用倒数法 |
八、整体代入求值法 |
九、用字母表示数求值法 |
十、数形结合求值法 |
(6)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H省近五年中考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一致性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文献研究评述 |
2.2 一致性理论阐述 |
2.2.1 Webb模式 |
2.2.2 SEC模式 |
2.2.3 Achieve模式 |
2.2.4 讨论与分析 |
2.3 概念界定 |
2.3.1 中考 |
2.3.2 中考考试说明 |
2.3.3 课程标准 |
2.3.4 一致性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工具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工具 |
3.2 研究流程 |
3.2.1 知识内容的划分 |
3.2.2 认知水平的划分 |
3.2.3 二维矩阵的构建 |
3.3 编码设计 |
3.3.1 编码原则 |
3.3.2 课程标准编码 |
3.3.3 考试说明编码 |
3.3.4 中考试题编码 |
3.4 研究信效度分析 |
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4.1 数据统计 |
4.1.1 课程标准数据统计 |
4.1.2 考试说明数据统计 |
4.1.3 中考试题数据统计 |
4.2 数据处理 |
4.2.1 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
4.2.2 中考试题数据处理 |
5 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5.1 中考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5.1.1 一致性整体分析 |
5.1.2 知识领域的对比分析 |
5.1.3 认知领域的对比分析 |
5.1.4 一致性分析小结 |
5.2 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宏观分析 |
5.2.1 一致性整体分析 |
5.2.2 知识领域的整体分析 |
5.2.3 认知领域的整体分析 |
5.2.4 一致性分析小结 |
5.3 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微观分析 |
5.3.1 知识种类一致性分析 |
5.3.2 知识深度一致性分析 |
5.3.3 知识广度一致性分析 |
5.3.4 知识平衡一致性分析 |
5.3.5 一致率分析汇总 |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代数式求值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代入法 |
二、变形代入法 |
三、化简代入法 |
四、三角函数求值代入法 |
五、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
六、几何对称法 |
七、消元法 |
(10)求代数式的值常用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接代入求值 |
二、先化简, 再代入求值 |
三、先求字母的值, 再代入求值 |
四、先变形, 再整体代入求值 |
五、取特殊值代入求值 |
四、求代数式值的几种常用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代数式求值的案例[J]. 陈兰. 数理化学习, 2009(09)
- [2]代数式求值的几种常用思路[J]. 张大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2(07)
- [3]七年级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困难分析[D]. 乔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4]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小议求代数式值常用的几种方法[J]. 吴俊红. 文理导航(上旬), 2010(11)
- [5]求代数式值的方法[J]. 李秀华. 数学大世界(初中版), 2011(Z2)
- [6]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H省近五年中考试题为例[D]. 刘文苑.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7]求代数式的值[J]. 杨玉山. 初中生数学学习, 2000(Z1)
- [8]浅谈中学数学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方法的挖掘[J]. 农秀丽.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06)
- [9]代数式求值面面观[J]. 徐恒. 初中生世界, 2020(Z6)
- [10]求代数式的值常用的几种方法[J]. 袁异标.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