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楠[1](2021)在《“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对体医结合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体育教学缺乏教学设计,部分教师缺乏医学理论和知识体系,学校缺乏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硬件设备和配套管理制度,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运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医学素养。学校完善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工作机制,规划体医教学课程,优化体医课程内容,构建医学心理和体育运动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硬件设备,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宋伟,吴建伟,周名政[2](2021)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教学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思政教育的主导者,要结合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特点,深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学中要运用科学手段确定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传授思政理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
刘奎强[3](2021)在《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组织策略分析》文中提出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都要有一个好的体能,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能的训练还有待提高,学校应该提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健全体能训练的教育机制和体系,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制定体能训练方法。
包春峰[4](2021)在《高校体操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与体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从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背景、意义入手,系统地论述了高校体操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思路。研究认为:高校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需要紧跟新时代思想,践行立德树人新任务,实施新理念要求,展现教学改革新面貌;高校体操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体操课程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政的"四个不够"脱节的问题。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是努力提高教师的引领能力,在内容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大胆创新教学组织方法,使思政教育渗透更充分,注入课程思政内涵,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在高校体操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应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评价体系、体操教学育人功能的机制构建、体操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完善。
郭雷祥,陶志轩,邹杨[5](2021)在《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探究——以皖南医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根据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现状,结合相关文件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调查访问、文献研究等方法,针对在俱乐部制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阐述了在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建立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原因及意义,并提出建立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方法和运用策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马蕊,孙伟,尹文婷[6](2021)在《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认为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高校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路径。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滞后、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建议:更新观念,转变理念;教师应主动学习,打破技术壁垒,创建信息化教学激励与监督反馈机制,助推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健康、规范发展。
周文龙,陈保鑫,栾欣玥[7](2021)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美术、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体育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角度切入,对快乐体育理念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超,倪莉,王昌福[8](2021)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从"教、练、赛"一体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视角出发,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江苏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工作压力较大;大部分的学校都能按照文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但选课模式有待改进;所有学校都选用了体育教材,但整体教材使用频率较低;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切合度较高,但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校内常规竞赛组织部门及形式偏高、组织频次较少,学生全员参与度较低;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周子琳[9](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在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和及教师信息素养的组成要素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以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样本,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南京邮电大学体育教师整体信息意识较强,信息道德较好,但有相当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方面了解不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研究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进行调查,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黄敏[10](2021)在《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切实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要点,并提出具体的创新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医结合的意义 |
(一)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运动 |
(二)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
(三)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医学素养 |
二、体医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一)体育教学对体医结合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
(二)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 |
(三)部分教师缺乏医学理论和知识体系 |
(四)缺乏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硬件设备 |
(五)缺乏体医结合的配套管理制度 |
三、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
(一)完善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工作机制 |
(二)规划体医教学课程,优化体医课程内容 |
(三)构建医学心理和体育运动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加强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硬件设备 |
(3)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组织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难点 |
2 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
2.2 僵化刻板的教学方法 |
2.3 忽视学生间的差异性 |
3 体育教学训练组织的策略 |
3.1 提高对体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
3.2 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育机制 |
3.3 优化和改进体育教学体能训练体系 |
3.4 积极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
4 结论 |
(4)高校体操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体操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的背景 |
2 高校体操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意义 |
2.1 紧跟新时代思想,践行立德树人新任务 |
2.2 实施新理念要求,展现教学改革新面貌 |
3 以往体操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问题 |
3.1 在体操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够 |
3.2 在体操教学中,对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不够 |
3.3 在体操教学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不够 |
3.4 在体操教学中,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不够 |
4 高校体操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4.1 在体操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引领能力 |
4.2 在体操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
4.2.1 在体操教学内容中寻找思政教育的优势 |
4.2.2 在体操教学内容中寻找思政教育切入点 |
4.3 在体操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组织方法,使思政教育渗透更充分 |
4.4 在体操教学中,注入课程思政内涵,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
5 结语 |
(5)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探究——以皖南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主学习的内涵 |
2 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建立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原因 |
2.1 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
2.2 体育学习兴趣并不高 |
2.3 缺乏自我评价和反馈 |
2.4 缺乏自主学习的目标和计划 |
3 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建立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意义 |
3.1 提高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
3.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3.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
3.4 促进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的改革和发展 |
4 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建立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的策略探讨 |
4.1 重视激励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激励措施 |
4.2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与引导工作 |
4.3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
4.4 加强学生自我激励,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
4.5 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外部环境 |
4.6 合理利用外在激励因素 |
5 结论与展望 |
(6)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的价值 |
1.1 破解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困境 |
1.2 避免单一线上学习模式的缺陷 |
1.3 助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产物 |
1.4 新时代提升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
2 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 |
2.1 体育教师运用与操作信息技术水平经验不足 |
2.2 学生自律性不足、效率低 |
2.3 缺乏教学激励机制 |
2.4 监督机制不完善 |
3 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升路径 |
3.1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
3.2 配置智能化教学设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3.3 建立教学激励惩罚机制 |
3.4 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
(7)学前儿童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快乐体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分析 |
(一)快乐教育的起源。 |
(二)快乐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 |
1.认识阶段。 |
2.实践阶段。 |
3.自省阶段。 |
二、将快乐体育引入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三、学前儿童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 |
(一)快乐体育理念运用于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
1.教育性原则。 |
2.趣味性原则。 |
3.情境性原则。 |
4.激励性原则。 |
5.实效性原则。 |
(二)推动快乐体育理论科学应用于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
1.打造完善的教育环境条件。 |
2.注重教育情感的驱动运用。 |
3.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
4.建构激励机制。 |
5.强化体育中获得的快乐体验。 |
四、结语 |
(8)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问卷调查法 |
1.2.2 访谈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师资队伍现状 |
2.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
2.3 教材使用情况 |
2.4 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2.5运动竞赛方面 |
2.6 体质测试情况 |
3结论 |
4 建议 |
(9)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信息素养概念内涵 |
2.1、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 |
2.2、教师信息素养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 |
3、南京邮电大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
3.1、信息意识方面 |
3.2、信息知识方面 |
3.3、信息技能方面 |
3.4、信息道德方面 |
3.5、信息素养提升影响因素 |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
4.1、增强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意识的同时改进其教育理念 |
4.2、改善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硬件条件 |
4.3、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技能培训 |
4.4、建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考核与激励机制 |
(10)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
(一)多媒体技术“反客为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二)部分教师多媒体运用能力不足 |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策略 |
(一)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维,加强对教师多媒体运用能力培训 |
(二)丰富创新多媒体技术应用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利用多媒体普及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
(四)优化体育教学资源,构建高效小学体育课堂 |
四、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 杨楠. 山西青年, 2021(24)
- [2]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教学调查与研究[J]. 宋伟,吴建伟,周名政.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1(04)
- [3]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组织策略分析[J]. 刘奎强.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3)
- [4]高校体操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包春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33)
- [5]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下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探究——以皖南医学院为例[J]. 郭雷祥,陶志轩,邹杨. 内江科技, 2021(11)
- [6]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 马蕊,孙伟,尹文婷.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2)
- [7]学前儿童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J]. 周文龙,陈保鑫,栾欣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1)
- [8]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 张超,倪莉,王昌福. 体育科技, 2021(05)
- [9]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 周子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9)
- [10]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J]. 黄敏. 教育界, 2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