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变压器线圈匝数测试仪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陈炫宏[1](2019)在《干式变压器材质综合系统分析仪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常规配网干式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铝制线相比铜制线价格低,同时线圈被树脂进行硬包装,用户无法对材质进行判别。所以一些制造厂商为了提高利润率,在生产过程中用铝代替铜作为干式变压器的绕组材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却造成导电率降低,影响了电流质量,同时造成了安全隐患,此类情况在国家电网公司抽检的过程中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当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变压器吊罩进行检查,但是该方法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会对变压器的绝缘性造成破坏,所以需要采用一种无损的检测设备,本文对变压器参数测试及变压器绕组材质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开发了一套配网干式变压器材质综合系统分析设备(全文简称“分析仪”),其为集干式变压器材质检测及容量测试、特性测试、直阻测试、变比测试于一体的仪器。首先从分析仪的功能出发,对分析仪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铜铝材质的导电率(电流密度值)不同的特性,最终选择“电流密度法”的材质鉴别方法,电流密度是在导体截面积、直流电阻和变压器容量等参数的测量基础上得出。其次基于以上三个参数的特性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对于变压器绕组导体的截面积,采用特制的一个测量绕组,将此线圈套在与变压器同心的铁芯上,施以激励信号,基于电压法,在已知电压和匝数的基础上,各绕组电压的比值即线圈匝数的比值,从而测得其他的线圈匝数。对于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由于被测阻值较小,平衡电桥法和压降法都存在误差,所以采用“四线法”对变压器的直流电阻进行测试。对于变压器的容量,首先根据阻抗电压法计算变压器的容量,然后依据这个容量下的空载损耗、短路损耗和变压器技术参数展开测量,依据损耗能否在国标所能达到的误差范围之内进行判别变压器的真实容量。最后采用LabVIEW软件建立了分析仪的软件测试平台,并介绍了软件的设计功能及可行性。针对此分析仪对四台变压器的材质以及各参数进行现场测试,测量结果显示变压器容量测试存在4.53%的误差,不影响容量的判断,同时材质判断结果准确。论文研制的配网干式变压器材质综合系统分析仪实现了对干式变压器的材质的判别,同时能够测量出干式变压器的空负载损耗、直流电阻以及变压器容量等参数。证明了该设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马文鹏[2](2017)在《应用于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传统开关电源的体积大,可以承受的工作环境温度低,一般最高的温度也在100℃左右,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是变压器,其在开关电源的所有器件中占主导地位,由于高频产热,更是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使用直接敷铜的氧化铝陶瓷基板的高温平面变压器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开关电源变压器目前面临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开关电源为技术背景,研究应用于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款可以实现高温和高功率密度的平面变压器,主要从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实现和高温平面变压器的有限元仿真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在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中,首先讨论了变压器的磁芯材料和磁芯结构,结合本次设计的技术指标,选择可以耐高温的磁芯材料铁镍钼磁粉芯和平面E型磁芯。根据印刷电路板式绕组的温度等级,选择可以承受高温的氧化铝陶瓷作为印刷电路板的基板,将变压器的绕组走线直接布在陶瓷基板上。接着通过分析变压器的几种等效电路模型,选择合适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变压器的设计,最后根据AP值法计算制作变压器的磁芯大小和线圈匝数等参数。根据上述对高温平面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制作符合设计规格的线圈绕组,并详细阐述所设计的高温平面变压器的整个实现过程。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高温平面变压器的仿真,包括电磁仿真和温度场仿真。首先详细分析了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原理,之后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平面变压器进行静磁场和瞬态场的仿真,查看得到的平面变压器的电感和损耗等参数。最后使用ANSYS Workbench对高温平面变压器进行温度场的仿真,查看高温平面变压器的温度分布情况,以确定所设计的高温平面变压器可以达到需要的温度等级。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温平面变压器具有高功率密度、温升低、漏感小等特点,符合设计要求,基本满足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需求。
杨柯柯[3](2019)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稳压动力变压器结构及其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电气化铁路沿线分布着大量不同类型的非牵引负荷,如通信、信号、动力照明等,其供电电源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运营费用和建设投资。但长期以来,非牵引负荷的用电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使得非牵引负荷用电困难或得不到经济合理的解决。由此,设计了两种2×27.5/10kV稳压动力变压器结构,其输入电压取自接触网,输出电压作为非牵引负荷的电源,有效降低了铁路建设成本,解决了电源备用程度低地区的用电问题。首先,在不同类型牵引变压器的基础上,推导了 2×27.5/10kV三相量动力变压器(D,y11,Y,d11,D,d0,Y,y0)和两相量动力变压器(逆Scott)的电气变换方程,并给出了不同接线方式下的输出电压不平衡度和向电网注入各次谐波值大小的曲线,据此给出了最适合和最优的稳压动力变压器联结形式。其次,针对接触网电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线圈结构参数改进的稳压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推导了在接地相串联电容和三相分接头k1、k2、k3综合作用下稳压动力变的电气变换公式,据此分析了不同电容值对输出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影响以及当C=6μF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二是制定了分接头和电容开关的控制策略,自定义三相匝数比可调的D,y11变压器模块,通过仿真得出此方案的稳压范围:23~33kV;三是根据仿真参数在变压器厂制作样机,并基于现场设备进行了 8种实验。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带气隙磁分路和谐振电路的抗谐波干扰稳压动力变压器结构。首先根据工作原理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推导气隙长度和非线性电感的计算公式,据此,设计并计算适用于接触网取电的谐振稳压动力变结构参数;其次由于谐振稳压性能与铁芯磁化曲线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通过现场实验设备测量输入电压电流得到样机铁芯B-H曲线;然后通过对磁化曲线的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可以真实反映谐振稳压动力变工作特性的电路图,并在Simulink中建模仿真分析。最后基于谐振稳压动力变压器的铁芯结构参数,利用Ansoft软件建模,进行了不同工况的仿真分析,测试其性能。最后,由于上述两个方案的稳压下限值均达不到19kV,不能完全满足接触网取电需求,因此,对谐振稳压动力变进行了改进优化,输出线圈逆极性连接补偿线圈,初级侧采用多抽头绕组。理论和仿真结果均说明其具有改善输入电压稳定度,扩大稳压范围和最大限度工作在功率因数最高状态的作用。同时,对比分析了 3种稳压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了适用场所。
刘一萌[4](2020)在《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是电能传输的“心脏”,当今随着电网容量不断增大,变压器运行环境日趋严苛。变压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后容易发生绕组变形,这是变压器常发故障之一。由于吊罩检查工艺繁琐、耗时耗力,需要采用电气试验诊断技术预先判定短路冲击后的绕组是否变形、以及变形的程度与位置,根据试验结果,最终作出变压器退运、大修或技改决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变压器绕组及其绝缘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变压器绕组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分析了变压器绕组所处的漏磁场分布以及绕组所受电动力的类型与受力方向,为下一步的绕组变形检测方法分析奠定了基础。(2)针对低电压阻抗法,建立变压器短路阻抗值与漏磁等效面积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公式推导得出利用低电压阻抗法判定绕组变形结论;针对绕组电容量法,将变压器绕组电容量法测试的五组数据分解为各绕组间与绕组对地电容量的加和,从而得到利用电容量测试数据分析绕组变形的方法;针对频率响应分析法,通过仿真得到不同变形种类下频响图谱的变化特征,以此为依据总结了利用频响图谱的对比来判断绕组变形的原则,并分析了各种干扰因素下的异常图谱特征。(3)针对目前单一的绕组变形诊断方法不够完善可靠,本文建立包含评估层与诊断层两级的综合评估体系,基于可拓理论与熵权法进行多指标信息融合,确定绕组状态等级;当绕组处于严重变形状态等级时,进入故障诊断层,在故障诊断层结合低电压阻抗法与绕组电容量法建立Cx-Xk(%)诊断模型,综合判定绕组变形种类及其变形位置。(4)针对一起220k V变压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故障,利用该综合评估方法的评估层,对各种测试方法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多信息融合,判断为绕组严重变形后,在故障诊断层利用Cx-Xk(%)诊断模型得出结论:中压侧绕组发生明显变形并向低压侧绕组凹陷。对变压器进行返厂吊罩后,发现中压侧绕组大面积线匝向低压绕组方向靠拢,与综合评估方法分析所得结论一致,印证了该综合评估方法的正确性。本文针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展开研究,有利于对变压器绕组状态做出合理分析判断。本文所研究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体系避免了常规的单一试验方法可能造成的误判漏判情况,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变压器的故障率,提高了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检测效率。
武利军[5](2019)在《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西北电网形成以330kV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趋于稳定、结构比较合理的大区域电网。陕、甘、青、宁4省(区)用电负荷集中的地区,普遍采用330kV电网,并且覆盖、贯通西北各地,成为主要电源的支撑电网。随着“十三五”期间西北高铁线路的大规模建设,研发符合西北电网特色的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是大势所趋。但330kV牵引变压器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牵引变压器,我公司在设计上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套用。本文针对330kV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技术要求开展设计工作。首先,确定铁心结构及材料牌号,计算铁心直径及绕组每匝电势,完成绕组轴向高度和辐向尺寸设计,确定绕组的结构形式。其次,根据电压等级设计变压器的主、纵绝缘结构,确定绝缘距离,计算短路阻抗及空载和负载损耗并根据损耗值计算温升。最后,根据突发短路状况,计算电动力和导线应力,保证变压器运行安全可靠。本文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调压范围:330±2×2.5%,采用不单设调压结构。方案二调压范围:330±4×2.5%,采用单设调压结构。两种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案一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短路阻抗、绕组温升方面优于方案二。方案二在空载电流、绝缘结构、调压范围、导线应力、短路机械力、成本方面优于方案一。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方案二为最终方案。按照最终方案生产一台样机,通过样机的试验数据,对最终方案的设计参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工艺性好、可靠性高、损耗低,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张建国[6](2019)在《旋转超声加工无线能量传输补偿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先进材料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种加工制造技术逐渐成为发展国家工业、航空航天和军用产品的关键技术。旋转超声加工是特种加工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加工硬脆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具有加工效率高和加工切削力小等优点。松耦合变压器是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实现非接触式无线能量传输的关键部件。然而,在研究中发现采用松耦合变压器的方法存在超声刀柄建模困难、等效参数受环境影响大、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了超声驱动系统设计、超声换能器等效负载模型、松耦合变压器补偿优化和机械振幅控制算法等关键性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其主要工作如下:针对超声加工中超声换能器工作功率较大的特性,设计了面向旋转超声加工领域的变频式超声波驱动器,其可以在多频带内驱动不同的超声加工刀柄,智能搜索驱动部件的最佳工作频率并且实现动态锁相。开发的硬件电路包括控制最小系统、信号发生电路、有效值采集电路和相位采集电路等。旋转超声加工刀柄由松耦合变压器和超声换能器组成,基于开发的超声驱动系统,研究了超声换能器在不同电压驱动下其频率阻抗特性变化趋势。通过实验分析了超声换能器的输入电流和输出振幅在不同频率驱动时动态对应关系,证明了超声换能器的输入电流和输出振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了超声刀柄和超声换能器两者的谐振频率与阻抗偏差的问题。这种偏差问题会导致超声刀柄在谐振频率驱动时,输出电压、电流在初始时振荡以及稳态时衰减现象。为了分析超声换能器的负载特性,构建了超声换能器的机电等效阻抗模型,其对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和阻抗特性具有指导设计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超声换能器中夹紧螺母的预紧扭矩和加工工具伸出长度对于其频率阻抗特性的影响趋势。基于超声换能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和电学等效模型,建立了超声换能器等效传递函数模型。通过电机运动平台、力传感器和阻抗分析仪等测试设备搭建了切削力测试平台,获得了超声换能器在不同切削力下超声换能器的电学等效特性。发现随着切削力的增大,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和阻抗在一定范围内随之增大,超声换能器的等效传递函数模型也发生改变。基于线性参数拟合方法,建立了换能器的动态传递函数模型,该动态阻抗模型较好的解释了超声换能器在负载下电流响应特性。为了解决旋转超声加工系统中超声刀柄与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和阻抗的偏差问题,提出了利用两种补偿结构实现无线能量传输补偿:双边补偿和单边补偿。在双边补偿结构中,构建了基于T型等效电路的松耦合变压器的漏感等效模型。基于零相位等高线法,直观地发现四种补偿结构下,双边补偿存在多个解的问题。为了消除谐振频率和阻抗的偏差,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基于Pareto边界方法,获得了超声刀柄相位、超声刀柄与超声换能器之间阻抗差的最优分布。基于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优化双边补偿的电容值,发现串联-串联补偿的优化电容值消除了超声刀柄与超声换能器之间谐振频率和阻抗的偏差。构建了四种补偿结构的状态空间方程获得了超声刀柄振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了不同拓扑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响应趋势。构建了超声刀柄振动系统的MATLAB仿真平台,其全方位的分析了超声刀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和相位差的瞬态响应曲线。通过实验证明了串联-串联补偿结构使得松耦合变压器电压增益从无补偿的0.333提高到0.920。与没有补偿时相比,输出有功功率提高了7.634倍。超声刀柄阻抗监控切削力的灵敏度提高,监控切削力的阻抗上升速率从1.151提升至1.823。在单边补偿结构中,提出一种原边补偿的方法,实现超声刀柄和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和阻抗同时匹配。基于松耦合变压器T型网络漏感等效模型,松耦合变压器在一定的空气间隙范围内,随着空气间隙距离增大,其线圈自感和等效串联电阻呈指数下降、漏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用原边串联补偿结构时,松耦合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益增大。基于以上松耦合变压器的物理特性,对超声刀柄在扫描频率和谐振频率驱动的电压、电流响应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表明,相比于无补偿时,采用原边串联补偿方法,电压增益从0.267增加到0.90,输出有功功率提高了11.3倍,监控阻抗的灵敏度提高了1.54倍。在原边串联补偿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超声刀柄和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与阻抗的偏差会随着外部切削力增大而增大。本文提出了模糊PID神经网络自校正算法,使得超声刀柄振动系统在不同切削力下,可以追踪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为了解决超声振动系统在切削力作用下衰减的问题,基于自抗扰控制器实现超声刀柄振幅恒定输出。建立了MATLAB仿真平台,研究了在无负载和噪声干扰下的电流响应曲线变化趋势。通过实验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器跟踪微分器、状态扩张观测器和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不同参数在无负载下对于电流响应曲线的影响,验证了在不同切削力下,自抗扰控制器对于电流响应的影响。保证超声刀柄振动系统振幅实现恒定无衰减输出。搭建了加工实验平台,验证了本文建立的超声加工系统的有效性。
谢涛旭[7](2019)在《高分辨率DPWM控制的高压微秒脉冲电源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电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脉冲电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在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设计过程中控制电路的设计十分重要,为实现对高压脉冲电源的精准控制,研究一种高分辨率的高压微秒级脉冲电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了一种以FPGA为控制核心,以直流斩波为主电路结合高压脉冲变压器,实现频率和脉宽可调的高分辨率DPWM控制的高压微秒脉冲电源。该电源输入为220V/50Hz,经两级EMI滤波、全桥整流和直流滤波后得到恒压直流,然后由FPGA产生DPWM信号经过光耦隔离驱动电路控制IGBT,实现低压陡化脉冲,在变压器低压侧原边设计了RCD磁复位电路,通过脉冲变压器升压实现高压微秒脉冲输出。为有效提高脉冲电源分辨率,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内部逻辑资源查找表LUT和寄存器REG的新型高分辨率控制方法。该电路的时钟模块通过调用FPGA内部IP核锁相环产生,对输入的50MHz时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时钟用于驱动脉冲模块,然后产生上升沿信号和下降沿信号,最终合成DPWM信号。论文的控制芯片使用Altera公司Cyclone VI E系列器件EP4CE10F17C8,可提供10320个LUT,使用Verilog语言对整个系统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本文设计的高分辨率DPWM控制高压微秒脉冲电源频率500Hz-20kHz可调,每次调整增加或减少500Hz;占空比0.1-0.9可调、步长0.1;分别对控制电路、低压侧和高压侧进行测试,得到不同频率、占空比的方波,其中控制电路时间分辨可达0.4ns,低压侧波形平滑,高压侧相对低压侧波形有较多毛刺,但是并不影响电源性能。实验表明,本文实现了对高压微秒脉冲电源的精准控制,稳定可靠,具有较高分辨率。图[72]表[9]参[67]
李志广[8](2020)在《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研究》文中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电力、水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有害排放物,因此需采用有效的工业除尘技术来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诸多工业除尘技术中,静电除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燃煤发电厂领域中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高压电源方案是静电除尘器的关键部分,由于传统的工频电源存在除尘效率低,能耗大等缺点,不能满足当前环保治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能耗,优化控制方案成为静电除尘技术的研究热点。论文以高效节能的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为研究目标,针对大功率逆变器技术、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设计和静电除尘控制器系统等展开研究工作。1.静电除尘电源在水泥行业运行中极易发生电压闪络,负载波动剧烈,PWM硬开关模式电路更适合负载变化剧烈的工况环境。论文对静电除尘电源中常用的PWM硬开关电路和谐振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PWM硬开关电路构成的静电除尘中频电源具有控制原理简单、动态性能优良和在轻载、重载工况下除尘效率高的优点,克服了高频电源控制复杂和轻载时特性差的缺陷。结合静电除尘本体等效负载,论文采用PSIM仿真软件对PWM硬开关电路工作模式进行了仿真和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同时论文研究了一种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的控制算法。2.中高频变压器绕组损耗计算是变压器理论研究的难点之一,静电除尘中频电源中的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工作在中频非正弦激励条件下,变压器绕组的高频效应尤为突出。因此论文采用Dowell交流绕组电阻计算原理,建立了基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交流绕组谐波模型,同时结合大功率中频变压器定制磁芯的特点,提出了不依赖于变压器绕组层数m的变压器绕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拓展到其他高谐波情况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绕组设计中。基于论文建立的交流绕组谐波模型和绕组设计方法,给出了在中频变压器绕组损耗最优时,绕组采用铜箔、矩形导线、圆导线的具体实现方法。论文通过算例和试制小功率中频变压器样机验证了交流绕组谐波模型和绕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3.根据前文提出的中频变压器交流绕组谐波模型和绕组设计方法,论文应用变压器面积乘积法(AP法)进行了非晶磁芯中频变压器的初步设计,最后以中频变压器绕组损耗、成本、温升等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制了容量为96k VA的非晶磁芯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同时计算了样机的分布参数、变压器损耗等并进行了分析。在试制样机的基础上对样机进行了长时间带载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论文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论文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大型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的新型传感器。4.静电除尘中频变压器运行时会频繁发生电压闪络现象,存在变压器绕组变形和结构受损的可能性。论文中采用时域有限元场路耦合方法建立了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变压器在磁芯不饱和、正弦激励及磁芯饱和、非正弦激励条件下的电磁瞬态特性,包括启动、短路、工况等多种条件下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特性和磁芯及绕组受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计及磁芯饱和、非正弦激励条件下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特性和磁芯及绕组受力特性比理想条件下的特性值都有一定程度降低,同时仿真结果验证了中频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瞬态过压、过流对变压器的热设计和结构设计都有很大影响。论文根据仿真结果完成了中频变压器的结构优化工作。5.根据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在水泥行业的运行工况特点,设计了应用于静电除尘中频电源的一种峰值电流控制方法并设计了静电除尘中频电源样机。样机实验证明峰值电流控制方法有效控制了静电除尘中频电源运行中出现的过流、保护重启现象,使除尘效率下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论文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了静电除尘中频电源负载控制策略。论文研究的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在水泥行业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除尘效果优良,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李猛[9](2017)在《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转为复杂油气藏。地震勘探也发展到的“两宽一高”(即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勘探。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提高深层低频信号的获取能力,获得高分辨率图像,提高成像清晰度,从而发现更多的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最终提高物探公司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要实现宽频采集,就要把检波器接收频谱向低端拓展。本文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压电检波器工作原理,对现有的dB25-10Hz压电检波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参考法国SERCEL公司SG-5Hz动圈检波器的技术指标,从而经过论证确定了压电传感器和阻抗匹配器的使用材料,以及阻尼电阻、灵敏度、自然频率、绝缘电阻等相关参数。另外,还设计出几种类型的测试产品,通过权威单位的检测和野外地震资料的采集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种适合滩浅海使用的低频压电检波器。针对这种检波器,制定出检测指标和制作工艺流程,并设计出便携式低频压电检波器测试仪。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研制为实现宽频采集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以后的双检检波器制造奠定了基础。
张鹏宁[10](2019)在《复杂工况下软磁材料磁致伸缩特性与电力设备铁心振动研究》文中提出为优化电力设备本体结构和实现主动减振降噪,精确计算和掌握其铁心振动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运行工况的复杂程度依次对并联电抗器、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阳极饱和电抗器和高频变压器铁心的振动特性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利用激光测试系统,测量了工频、谐波、直流偏磁、和非正弦激励等不同服役工况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与磁化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磁化方向上的硅钢片磁致伸缩及磁化特性曲线,为电力设备铁心的振动仿真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2)以改进的磁致伸缩本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磁致伸缩力、麦克斯韦电磁力和绕组受力的磁-机械耦合模型,计算了一台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和绕组的受力特性,并研究了具有不同杨氏模量的气隙垫块对其铁心振动的影响。为了对比磁致伸缩力和麦克斯韦电磁力对铁心振动的影响程度,针对天威保变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设计并制作的铁心外形尺寸和绕组结构完全相同的变压器模型(铁心不含气隙)和并联电抗器模型(铁心含气隙),定量计算和对比了磁致伸缩与麦克斯韦电磁力对铁心振动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3)根据磁致伸缩本质模型分析了直流偏磁下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的振动机理,将其外电路模型进行了简化,并以直流偏磁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和磁化特性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有无直流偏磁下的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磁通密度、应力、位移分布和振动进行了计算分析。搭建了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振动测试平台,对不同工况下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的振动规律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有效性。(4)计算了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的磁场、受力和位移分布,结果表明饱和状态下铁心的振动要远大于不饱和情况下。为了降低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的噪声,提出一种聚氨酯阻尼弹性体的降噪方法,以锦屏-苏南±800kV/4750A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使用的阳极饱和电抗器单个铁心为研究对象,对其制作模具并浇注聚氨酯阻尼弹性体,分析测量结果得出聚氨酯阻尼弹性体对铁心的减振降噪效果十分明显,为阳极饱和电抗器减振降噪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5)新型磁性材料(非晶、纳米晶)单片具有特别薄且脆的特点,无法采用现有的磁致伸缩测量设备对其磁致伸缩特性进行测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环振动的磁致伸缩反演测量法。通过对硅钢、非晶和纳米晶三种材料的磁致伸缩测量结果发现,不同频率激励下非晶材料的磁致伸缩比硅钢和纳米晶的大很多。针对非晶材料磁致伸缩很大的特点,结合固有频率对一台非晶高频变压器在正弦和非正弦激励下的振动和噪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此部分研究结果为新型磁性材料的磁致伸缩测量和高频变压器在设计阶段考虑固有频率和非正弦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二、两种变压器线圈匝数测试仪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变压器线圈匝数测试仪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干式变压器材质综合系统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分析仪需求分析及方案选择 |
2.1 分析仪功能介绍 |
2.2 分析仪方案选择 |
2.2.1 需求分析 |
2.2.2 设计方案 |
2.3 分析仪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变压器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
3.1 变压器绕组导体的截面积确定 |
3.1.1 直观法 |
3.1.2 匝比法 |
3.1.3 导体截面积确定 |
3.2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测试方法研究 |
3.2.1 平衡电桥法 |
3.2.2 压降法 |
3.2.3 基于四线法的直流电阻测试方法 |
3.3 变压器容量测试方法研究 |
3.3.1 损耗比较法 |
3.3.2 阻抗电压法 |
3.3.3 基于三元素法变压器容量测试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变压器绕组材质的判定方法研究 |
4.1 铜材与铝材绕组变压器技术经济特性对比 |
4.1.1 结构参数 |
4.1.2 短路电阻特性 |
4.1.3 其他性能 |
4.1.4 技术和经济特征分析 |
4.2 基于电流密度法的绕组材料判断 |
4.2.1 电流密度法的介绍 |
4.2.2 电流密度法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件实现和现场测试 |
5.1 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
5.1.1 LabVIEW开发工具简介 |
5.1.2 软件设计的总体框架 |
5.1.3 软件主界面 |
5.1.4 变压器参数设置界面 |
5.1.5 数据采集及存储模块 |
5.1.6 公共参数设置 |
5.2 现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直流电阻的测试 |
5.2.2 本体参数的测试 |
5.2.3 容量参数的测试 |
5.2.4 测试结果分析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应用于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2.2 高温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开关电源变压器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
2.1 开关电源变压器电路模型 |
2.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2.1.2 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
2.2 高温磁性材料 |
2.2.1 高温磁性材料的指标 |
2.2.2 金属磁粉芯的温度特性 |
2.2.3 磁芯的几何形状 |
2.3 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损耗 |
2.3.1 磁芯损耗 |
2.3.2 线圈损耗 |
2.4 平面变压器分布参数 |
2.4.1 平面变压器的分布电容 |
2.4.2 平面变压器的漏感 |
2.4.3 变压器漏感和分布电容的权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磁场理论与有限元分析 |
3.1 电磁场理论 |
3.1.1 麦克斯韦方程 |
3.1.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3.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 |
3.2.2 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步骤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仿真 |
4.1 平面变压器设计 |
4.1.1 平面变压器简介 |
4.1.2 面积乘积法设计平面变压器原理 |
4.1.3 平面变压器设计 |
4.2 平面变压器Maxwell的电磁仿真 |
4.2.1 变压器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介绍 |
4.2.2 Maxwell 3D静磁场仿真 |
4.2.3 Maxwell 3D瞬态场仿真 |
4.3 平面变压器ANSYS的热仿真 |
4.3.1 ANSYS Workbench软件下热仿真 |
4.3.2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
4.4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仿真结果 |
4.4.1 平面变压器的静磁场仿真结果 |
4.4.2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瞬态场仿真结果 |
4.4.3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温度场仿真结果 |
4.5 平面变压器在电源电路中的仿真 |
4.5.1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制作与测试 |
5.1 高温平面变压器的制作 |
5.2 高温平面变压器实测结果 |
5.2.1 变压器静态参数测试 |
5.2.2 平面变压器的动态参数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稳压动力变压器结构及其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铁路2×27.5/10kV动力变压器特性研究 |
2.1 一次侧角形联结的二相—三相电能变换形式研究 |
2.1.1 原理分析 |
2.1.2 负序分析 |
2.2 一次侧星形联结二相—三相电能变换形式研究 |
2.2.1 原理分析 |
2.2.2 负序分析 |
2.3 逆Scott型动力变二相-三相电能变换形式研究 |
2.3.1 原理分析 |
2.3.2 负序分析 |
2.4 不同型式动力变压器谐波分析 |
2.4.1 D,y11动力变压器谐波分析 |
2.4.2 Y,d11动力变压器谐波分析 |
2.4.3 逆Scott动力变压器谐波分析 |
2.4.5 三种型式动力变谐波电压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变压器线圈结构参数改进稳压技术方案 |
3.1 线圈结构参数改进工作原理 |
3.2 基于MATLAB仿真及分析 |
3.2.1 控制原理 |
3.2.2 仿真建模 |
3.2.3 仿真分析 |
3.3 样机实验 |
3.3.1 样机参数 |
3.3.2 实验方案 |
3.4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谐振稳压技术方案 |
4.1 谐振稳压动力变的工作原理 |
4.1.1 具有空气隙的铁心线圈的磁特性 |
4.1.2 饱和电抗器与电容并联 |
4.1.3 谐振稳压动力变结构及铁心中磁通分布情况 |
4.1.4 谐振稳压动力变的等效磁路和等效电路 |
4.2 谐振稳压动力变参数设计 |
4.3 样机铁芯B-H曲线的测量 |
4.4 基于MATLAB的谐振稳压动力变仿真 |
4.4.1 设计原理 |
4.4.2 仿真 |
4.5 基于Ansoft的谐振稳压动力变有限元仿真 |
4.5.1 仿真参数设计 |
4.5.2 空载时仿真结果 |
4.5.3 工作过程分析 |
4.5.4 额定负载下仿真结果分析 |
4.5.5 谐波抑制措施 |
4.5.6 输出-输入电压特性 |
4.6 样机参数的调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5 谐振稳压动力变压器的改进优化 |
5.1 输入电压稳定度 |
5.2 补偿线圈的作用原理 |
5.3 分接头的作用原理 |
5.3.1 输入电压谷点的调整 |
5.3.2 稳压范围的调整 |
5.3.3 初级线圈匝数分布 |
5.4 仿真 |
5.4.1 改进后的仿真模型参数 |
5.4.2 改进后的输出-输入电压特性 |
5.4.3 三相谐振稳压动力变压器仿真 |
5.5 稳压方案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压器绕组故障分析基础 |
2.1 变压器绕组及其绝缘结构 |
2.2 变压器线圈常见形式 |
2.3 变压器绕组常见问题 |
2.3.1 绕组制作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
2.3.2 绕组的常见故障 |
2.4 绕组所受短路电流与短路电动力 |
2.4.1 短路电流计算 |
2.4.2 抗短路能力计算 |
2.4.3 短路时绕组的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常规试验方法对绕组变形检测的辅助作用研究 |
3.1 油色谱分析法试验原理与检测方法研究 |
3.1.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
3.1.2 根据油中溶解气体含量进行故障诊断 |
3.2 直流电阻测试方法研究与试验结果分析 |
3.2.1 直流电阻试验测量方法 |
3.2.2 试验测量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气参量的三种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研究 |
4.1 低电压阻抗法 |
4.1.1 短路电抗值与绕组间相对距离的关系推导 |
4.1.2 低电压阻抗法判断准则及其影响因素 |
4.2 绕组电容量法诊断过程及判定依据 |
4.3 频率响应分析法 |
4.3.1 频响法测试系统 |
4.3.2 不同绕组变形种类下频谱图变化特征总结 |
4.3.3 利用频响图谱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 |
4.3.4 现场影响因素干扰下的频谱图异常情况分析 |
4.3.5 频响法测试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异常频谱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5.1 基于可拓理论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方法 |
5.1.1 变压器可拓评估方法研究 |
5.1.2 综合评估体系建立 |
5.1.3 评估指标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5.2 基于低电压阻抗法与绕组电容量法的C_x-X_k(%)诊断模型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分析方法试验验证 |
6.1 设备基本情况及故障情况 |
6.2 利用综合评估方法判断绕组状态 |
6.3 基于C_x-X_k(%)故障诊断模型判断绕组变形种类 |
6.4 返厂吊罩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技术要求 |
2.1 牵引变压器原理及特点 |
2.1.1 牵引变压器概念 |
2.1.2 牵引变压器运行特点 |
2.1.3 牵引变压器种类及原理 |
2.2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原理 |
2.3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技术要求 |
2.4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设计难点 |
2.5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设计思路 |
3 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设计方案一 |
3.1 方案一的铁心计算 |
3.2 方案一的线圈计算 |
3.3 方案一的主纵绝缘结构 |
3.4 方案一的阻抗电压计算 |
3.5 方案一的负载损耗计算 |
3.6 方案一的温升计算 |
3.7 方案一的绕组短路机械力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设计方案二 |
4.1 方案二的铁心计算 |
4.2 方案二的线圈计算 |
4.3 方案二的主纵绝缘结构 |
4.4 方案二的阻抗电压计算 |
4.5 方案二的负载损耗计算 |
4.6 方案二的温升计算 |
4.7 方案二的绕组短路机械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5 设计方案对比及样机试验 |
5.1 设计方案成本核算 |
5.1.1 方案一成本核算 |
5.1.2 方案二成本核算 |
5.2 设计方案对比 |
5.3 最终方案确定 |
5.4 样机试验 |
5.4.1 试验项目及合格标准 |
5.4.2 试验目的及方法 |
5.5 最终方案试验结论 |
5.5.1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处理 |
5.5.2 试验数据提取、验证及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情况 |
(6)旋转超声加工无线能量传输补偿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超声压电式换能器研究现状 |
1.3 超声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
1.4 无线能量传输研究现状 |
1.5 超声振幅控制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超声驱动系统设计及超声刀柄电负载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传统驱动电源方案 |
2.3 超声驱动系统构成 |
2.4 超声硬件驱动平台 |
2.5 超声刀柄电负载特性 |
2.5.1 换能器的导纳圆 |
2.5.2 换能器不同电压下的阻抗特性 |
2.5.3 换能器振幅与输入电流的关系 |
2.5.4 松耦合变压器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换能器等效电路与动态负载建模 |
3.1 引言 |
3.2 换能器结构 |
3.3 变幅杆等效负载模型 |
3.4 装配工艺的影响 |
3.5 换能器的动态负载建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耦合变压器双边补偿优化 |
4.1 引言 |
4.2 超声刀柄 |
4.2.1 超声刀柄等效电路 |
4.2.2 松耦合变压器的等效参数 |
4.2.3 谐振频率与阻抗的偏差 |
4.3 双边补偿 |
4.3.1 双边补偿多解问题 |
4.3.2 多目标优化算法 |
4.4 仿真计算 |
4.4.1 状态空间方程 |
4.4.2 MATLAB仿真 |
4.5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耦合变压器原边补偿优化 |
5.1 引言 |
5.2 原边补偿 |
5.3 补偿结果 |
5.4 状态空间方程 |
5.5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声刀柄振动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
6.1 引言 |
6.2 控制算法设计 |
6.3 基于模糊PID神经网络自校正的谐振频率跟踪算法 |
6.3.1 模糊PID算法 |
6.3.2 ELM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器 |
6.3.3 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效果 |
6.4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振幅控制算法 |
6.4.1 跟踪微分器 |
6.4.2 扩张状态观测器 |
6.4.3 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 |
6.4.4 MATLAB仿真 |
6.4.5 实验分析 |
6.5 加工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分辨率DPWM控制的高压微秒脉冲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DPWM控制电路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2 高压脉冲电源方案设计及硬件电路选型 |
2.1 高压脉冲电源方案设计 |
2.1.1 高压脉冲电源参数 |
2.1.2 脉冲电源的设计方法 |
2.1.3 高压脉冲电源系统设计 |
2.2 IGBT芯片选型 |
2.3 FPGA结构特点与芯片选型 |
2.3.1 FPGA结构特点 |
2.3.2 FPGA芯片选型 |
2.4 硬件电路设计 |
2.4.1 EMI电磁滤波电路 |
2.4.2 整流滤波电路 |
2.4.3 驱动电路 |
2.4.4 IGBT保护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压脉冲变压器设计 |
3.1 脉冲变压器铁芯的选择 |
3.1.1 变压器视在功率PT |
3.1.2 铁芯选择在本文中的实际应用 |
3.2 绕组线径和匝数的选择 |
3.3 脉冲变压器复位电路设计 |
3.3.1 高压变压器的磁饱和 |
3.3.2 高压变压器复位方法 |
3.4 高压脉冲变压器设计本文中的应用 |
3.4.1 高压脉冲变压器参数确定 |
3.4.2 高压脉冲变压器工艺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分辨率DPWM控制电路设计 |
4.1 DPWM分辨率 |
4.2 传统DPWM设计方案 |
4.3 新型高分辨率DPWM方案设计 |
4.4 基于FPGA的新型高分辨率DPWM实现 |
4.5 FPGA程序设计 |
4.5.1 顶层设计 |
4.5.2 频率调节模块 |
4.5.3 脉宽调节模块 |
4.5.4 按键扫描模块 |
4.5.5 温度传感器 |
4.6 DPWM控制电路实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高压微秒脉冲电源实验系统 |
5.2 FPGA和驱动电路输出波形分析 |
5.3 脉冲电源调试 |
5.4 脉冲电源实测波形分析 |
5.4.1 调试后低压侧输出波形分析 |
5.4.2 高压侧输出波形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静电除尘技术原理 |
1.3 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
1.4 静电除尘中频电源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静电除尘中频电源功率变换技术 |
2.1 功率变换技术简介 |
2.2 PWM硬开关模式分析 |
2.3 谐振工作模式分析 |
2.4 PWM硬开关电路仿真 |
2.5 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 |
3.1 中频变压器分布参数 |
3.2 变压器磁芯损耗 |
3.3 变压器绕组谐波模型 |
3.4 绕组谐波损耗设计优化 |
3.5 设计实例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设计 |
4.1 中频变压器设计综述 |
4.2 中频变压器样机设计 |
4.3 中频变压器设计优化方法 |
4.4 中频变压器样机研制 |
4.5 变压器在线监测传感器研究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高压大功率中频变压器瞬态特性研究 |
5.1 有限元场路耦合法 |
5.2 中频变压器建模 |
5.3 不计磁芯饱和中频变压器瞬态特性 |
5.4 计及磁芯饱和中频变压器瞬态特性 |
5.5 中频变压器结构优化原则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高压大功率中频电源控制策略及样机研制 |
6.1 中频电源总体控制策略 |
6.2 电压控制策略 |
6.3 峰值电流控制 |
6.4 中频电源样机研制 |
6.5 工程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压电检波器原理及应用 |
1.1 地震检波器简介 |
1.1.1 地震检波器的发展历程 |
1.1.2 地震检波器的分类及选用原则 |
1.2 压电检波器结构及原理 |
1.2.1 压电传感器 |
1.2.2 阻抗匹配器 |
1.3 压电检波器的应用 |
1.3.1 压电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
1.3.2 压电检波器在双检检波器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低频压电检波器的总体设计 |
2.1 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结构设计 |
2.1.1 dB25-10Hz压电检波器的结构 |
2.1.2 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组成 |
2.2 压电检波器谐振频率向低拓展的可能性分析 |
2.2.1 结构电路图 |
2.2.2 等效电路分析 |
第三章 压电检波器低截频点的确定 |
3.1 频率点 |
3.1.1 倍频程与 1/3 倍频程 |
3.1.2 压电检波器测试频率点 |
3.2 压电检波器低截频点的确定 |
3.2.1 采集频率向低拓展的好处 |
3.2.2 地震仪器设备在宽频采集的发展 |
第四章 压电检波器电路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4.1 相关技术参数的确定 |
4.2 压电检波器理论设计 |
4.2.1 电路推导 |
4.2.2 相关参数的计算 |
4.3 低频压电检波器设计思路 |
4.3.1 陶瓷片电容 |
4.3.2 变压器涡流损耗 |
4.3.3 阻尼电阻 |
4.3.4 直流电阻 |
4.3.5 绝缘电阻 |
4.3.6 灵敏度 |
第五章 压电检波器产品制作 |
5.1 两种降低谐振频率的方法 |
5.1.1 理论推导 |
5.1.2 权威检测 |
5.2 阻尼电阻的选择 |
5.2.1 阻尼电阻后置 |
5.2.2 阻尼电阻前置 |
5.3 选型实验及对比实验 |
5.3.1 选型实验 |
5.3.2 对比实验 |
5.4 成品相关参数和检测指标 |
5.4.1 低频压电检波器相关参数的制定 |
5.4.2 检测方法和规则的制定 |
5.4.3 产品标识,包装,运输,贮存方式的制定 |
5.5 加工流程和制作工艺 |
5.5.1 注意事项 |
5.5.2 压电检波器制作流程 |
第六章 压电检波器测试仪 |
6.1 检波器测试仪 |
6.1.1 检测原理 |
6.1.2 两种压电检波器测试仪 |
6.2 压电检波器测试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复杂工况下软磁材料磁致伸缩特性与电力设备铁心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设备铁心振动的主要原因 |
1.2.1 磁致伸缩 |
1.2.2 麦克斯韦电磁力 |
1.2.3 绕组受力 |
1.3 电力设备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3.1 变压器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3.2 电抗器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3.2.1 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3.2.2 磁阀式可控电抗器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3.2.3 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降噪技术研究现状 |
1.3.3 高频变压器铁心振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取向硅钢片磁致伸缩与磁化特性测量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正弦激励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与磁化特性 |
2.3 三次谐波激励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与磁化特性 |
2.4 直流偏磁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与磁化特性 |
2.5 非正弦激励下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的振动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致伸缩模型 |
3.2.1 磁致伸缩本质模型 |
3.2.2 Jiles磁致伸缩模型 |
3.2.3 两种磁致伸缩模型的对比与改进 |
3.3 铁心磁-机械耦合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3.3.1 磁场基本方程 |
3.3.2 铁心振动的受力分析 |
3.3.3 铁心磁-机械耦合模型 |
3.4 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的数值计算 |
3.4.1 铁心磁-机械耦合模型的建立 |
3.4.2 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的计算结果 |
3.5 磁致伸缩力与麦克斯韦电磁力的量化计算及实验验证 |
3.5.1 仿真计算设置 |
3.5.2 磁致伸缩与麦克斯韦电磁力的量化计算结果 |
3.5.3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偏磁激励下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的振动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致伸缩模型 |
4.3 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的工作原理与等效电路 |
4.3.1 磁阀式电抗器的工作原理 |
4.3.2 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
4.4 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的振动计算与实验研究 |
4.4.1 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振动的计算结果 |
4.4.2 双级磁阀可控电抗器铁心振动的实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的降噪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振动计算分析 |
5.3 阳极饱和电抗器铁心降噪方法 |
5.3.1 聚氨酯阻尼弹性体 |
5.3.2 聚氨酯阻尼弹性体降噪效果分析 |
5.3.2.1 试验设置 |
5.3.2.2 无弹性体时铁心的振动噪声 |
5.3.2.3 施加弹性体后铁心的振动噪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磁性材料的磁致伸缩与高频变压器铁心振动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型磁性材料的磁致伸缩研究 |
6.2.1 基于圆环振动理论的磁致伸缩反演法 |
6.2.2 硅钢、非晶与纳米晶材料的磁致伸缩测量 |
6.3 非晶高频变压器的固有频率研究 |
6.4 不同激励形式下非晶高频变压器的振动噪声研究 |
6.4.1 实验设置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两种变压器线圈匝数测试仪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干式变压器材质综合系统分析仪的研制[D]. 陈炫宏.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2]应用于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高温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与实现[D]. 马文鹏. 东北大学, 2017(06)
- [3]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稳压动力变压器结构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 杨柯柯.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D]. 刘一萌.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5]330kV VX接线单相三绕组牵引变压器的设计[D]. 武利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旋转超声加工无线能量传输补偿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D]. 张建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高分辨率DPWM控制的高压微秒脉冲电源研究[D]. 谢涛旭.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高压大功率静电除尘中频电源研究[D]. 李志广. 东南大学, 2020(01)
- [9]低频压电检波器的研究[D]. 李猛.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10]复杂工况下软磁材料磁致伸缩特性与电力设备铁心振动研究[D]. 张鹏宁.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