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学引论》教材审稿会在北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许以理[1](1983)在《《语言学引论》审稿会在北京举行将作为推荐教材于明年出版发行》文中指出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工作计划安排,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和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合作编写的《语言学引论》教材的审稿会议,于八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原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曾于五十年代合编出版供外语专业使用的《语言学引论》教材。鉴于二十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和语言学本身的发展,原教材的主要编者决定对该教材加以全面的修订,从而编成这次送审的教材。由于修订的幅度较大,改写后的《语言学引论》具有新编的性质。但是新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为原教材的编者,两本教材之间仍有
韩建岗[2](2016)在《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是近年来语言田野调查的重点课题。国内学者已对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地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的情况,兼通其他语言的情况以及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杂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城市地区青少年一代母语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蒙古族母语传承出现了显著的代际差异;处于聚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保存相对较好,但也因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母语使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母语实用功能受到新的挑战。相比较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不够,仅有的研究仍是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调查,已不能反映新时期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真实面貌。巴州作为一个蒙汉维多语共存且蒙古语属于弱势语言的地区,是蒙古语使用的一个语言孤岛。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巴州蒙古族与外界交往的加深,其语言使用出现了新的状况,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探明这种状况并阐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新时期巴州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双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巴州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蒙古族作为跨境民族,蒙古语作为跨境语言,充分掌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语言相通"和"民心相通"的早日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把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我们从巴州蒙古族的语言使用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语言接触、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利用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分别从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关系、语域、语言环境、族际通婚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起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语言调查情况概述,探讨了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和社区的语言使用状况,同时对不同年龄段和城乡语言使用差异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探讨了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种语言的使用能力。第四章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和语言行为倾向三个方面阐释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态度。第五章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探讨了多语环境中语言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重点从汉语对蒙古语的影响进行了说明。第六章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社会因素。第七章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第八章为结论部分,提出了全文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一些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巴州居住着蒙古、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1个民族,除回族外,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巴州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言语社区,每个民族又分属若干小的言语社区,因此,每个人同时具有多个言语社区身份,在不同的言语社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或是在和本民族人交流时均以蒙古语为主,在社区内或是在和非本民族人交流时以国家通用语(汉语)或是地区通用语(维吾尔语)为主。随着族际通婚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巴州已有的言语社区也在经历重新建构的过程。二、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代际差异明显。年长一代母语水平普遍较高,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年长一代使用母语的频率最高。同时兼通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也较多,在和非本民族人交际时能熟练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年青一代母语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母语读写能力相对较弱,绝大多数"民考汉"学生不会书写、识读母语文字。相比较而言,兼通汉语的人最多,且有极少数人只掌握汉语,同时少部分人也会说维吾尔语。三、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异明显。巴音布鲁克镇农牧区距离库尔勒市、和静县城相对较远,由于90%以上人口都是蒙古族,蒙古语仍是农牧区主体语言和强势语言,因此蒙古语传承较好。而居住在城市的蒙古族人口较少,又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除了家庭内部仍以母语为主外,社区交际则基本上以汉语和维吾尔语为主,蒙古语属于非主体语言和弱势语言,城市蒙古族母语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四、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多种社会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较为明显。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受职业习惯的影响在语言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试在语言交际中使用蒙汉双语或是汉语单语的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则使用母语较多。同时巴州蒙古族所保持的社会网络关系、所处的语言环境、自身语言观念、族际通婚也同样对其语言使用产生了深刻影响。五、母语传承和发展必须重视年青一代的母语教育和母语意识培养。母语是每个民族的情感纽带,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尽管巴州蒙古族对母语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但认为学好汉语才能在升学、就业、晋升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和好处,而母语在这些方面未能提供。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年青一代母语水平普遍不高,学习和使用母语的动力不足,这一现状必然对巴州蒙古语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巴州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都需要大批量"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一味地看重某一强势语言而忽视弱势语言,都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的今天,国家更需要兼通跨境语言的人才。因此,巴州蒙古族年青一代既要学好国家通用语,又要学习掌握好自己的母语,增强母语保护意识。
陈越洋[3](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认为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著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阮光兴(Nguyen Quang Hung)[4](2015)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国家主席TRAN DUC LUONG在2005年07月22日访问广西民族学院时,语重心长地说出了他的愿望:“越南想要推动汉语教育发展,就要让现代年轻人更加了解历史”。越南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分不开,祠堂、庙宇还有名胜古迹仍保留着精美的汉字诗词以及对联相衬托,中国的孔子、关公无不受到越南老百姓的顶礼膜拜。在政府机构、学校、企业还有宾馆,往往也能够看到中国书法牌匾的悬挂。随意进入一户越南家庭,不时可以看到一副用汉字书写的精美对联,其书法的精美、对仗的工整还有蕴意的深刻,令观者无不流连忘返。越南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从来就没有中止过任何汉语教学。据考证,越南早在五世纪就已经开始有汉语教学,所以、可以说汉语教学在越南已经存在着悠久历史了。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越南被建立、据说是在十一世纪开始的,得益于科举制的建立,接近3000名汉学进士在越南被造就;从刚开始的建立、一路发展,汉语教学在越南古代一度成为“国学教育”。在1991年越中关系正常化,汉语教学在越南得到恢复。在十多年的交往中,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企业还有新加坡的公司纷纷来到越南投资建设工厂,使汉语人才需求在越南快速增长;这使得中文系在越南高校里的中文系成为一个热门系,汉语成为一门热门外语。因此,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笔者曾在吉林大学攻读国际汉语教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有一段时间从事越南汉语教学工作,因此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这方面本身有一定的体会。笔者对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可以全面并真实的展现当下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情况。通过一方面对汉语教学事业的教师队伍、汉语学习者、教学法、教案、课程设置、汉语教材、设备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另一边从越南高校获得的调查研究数据中,最后根据由越南的高等院校汉语专业提供的资料;从这三个方面几乎透彻的分析了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从中不难发现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有益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汉语教学在越南的本土可以更好地发展。本论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还有访谈调查法,通过研究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邮件、电话联系,通过综合、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对当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并且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提高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质量发展提供了较为有效依据。从调查研究中来看,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目前仍旧有一系列问题存在:第一,在越南参加汉语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越南汉语教师队伍却出现很大的缺口,教师职称偏低,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者寥寥无几。第二,在针对汉语教学方面、还是没有总体的全国性设计,之前越南高校以“面向北京”的传统汉语教学目标,到目前发展阶段应当改为“面向整个汉语世界”。越中两国应该建立并且恢复正常、稳定的友好邦交,在经济、文化、历史交流方面和各种形式的接触要保持平稳的发展。第三,在越南高校,汉语的教学教育,在财政上投入不足、教学上设备也不到位。有些设有汉语专业的高校有语音室、多媒体电脑设备但都是院校各外语专业公用的设备,其他高校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或选修课只有一台录音机甚至都凭着一本书、一张黑板和教师的讲解来完成一堂课导致汉语教学质量比较低。第五,教科书、参考书编写特别薄弱,其中有些教材是由编辑者从中文翻译出来的,版本出版重复比较多。一本教材可能有几个出版社出版,一些编辑者通过使用编译、加上越南语注释或补充练习部分等手段改变原来的版本。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丰富选修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越南高校里的学生对于汉语学习方面的兴趣;赠送给越南由中国编写的汉语教材和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编写的教材;联合培养汉语师资;强化越中两国之间高校的联合培养;其中包括:中国面向越南多派遣一些汉语教学类的志愿者、越南方面公派一些干部赴中国留学。
王雅萱[5](2020)在《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语言学主张语言与外部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自身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的内部关系,认为语言多样性程度越高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更高的和谐性与稳定性。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生态的和谐。本文的研究以生态语言学的“语言多样性”理论为主体框架,从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运用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使用现状,通过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单语使用者、双语使用者或多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语言期待等进行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并结合文献资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田野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阐述。进一步结合社会文化、民族认同等因素分析,探讨内蒙古地区语言和谐及语言保护问题。本文除结语外,共从六个方面展开调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介绍本研究调研地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从城市概况和语言分布情况两个方面介绍本研究的调研地——内蒙古通辽市;其次,从性别、年龄、民族、区域分布、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介绍本次田野调查的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内蒙古通辽市作为调研地具有很好的典型性,适合在该地进行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象符合调研要求,所得出的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第三章,调查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本章主要从语言使用调查方面描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并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得到本研究所需的研究数据。通过分析,内蒙古通辽市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汉语水平高于蒙古语水平,随着年龄的降低双语使用者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汉语的频率增高。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对通辽市各民族对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语言态度方面的数据对通辽市公民对语言使用的态度进行分析。在了解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的同时,了解现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情况,为政府深入推行法律法规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参数。从数据上看,通辽市的市民对国家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偏低,政策的宣传效果欠佳,但语言使用者对汉语和蒙古语的态度都十分良好,没有出现排斥现象。第五章,总结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现象以及内蒙古通辽市的社会发展对其语言生态影响。首先,根据前文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特征分别为:蒙古语还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产生许多汉蒙混词、随着语言使用者年龄的变化不同语言使用呈现出层次性、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以及存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其次,从民族身份认同、社会语言认同、社会网络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推进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人口流动,外部移民的语言与当地民族的语言进行语言接触造成直接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提出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多语和谐具有保护民族完整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章从维护语言多样性、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及执行制度、推进双语教育以及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四个方面对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胡壮麟[6](2015)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纪念许国璋先生诞辰10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许国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本文认为,这两者是紧密结合的,相互促进的。早年在英国攻读文学的国璋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初回到新中国后,立即投入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外语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国璋先生在50年代除编写英语教材外,在国内首先自学研究和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外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方向的课程设置,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材的培养,国璋先生倡导对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和学习,并告诫人们不要在语言学和唯理语言学之间划上等号,而是认识到语言学的多元化和实用性。在语言学归属文科还是理科的讨论上,明确指出语言学归属文科,提出新一代的高校学生应该文理并重的预见。从此以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外语方向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和需求为学生除开设听说读写、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课程外,还开设了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体学、语篇分析、比较语言学、翻译理论、外语测试等课程,从而保证和提高了我国外语教学质量和外语人才的培养。
杨元刚[7](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许瑞娟[8](2013)在《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摩梭人是居住在川滇交界的一个族群,分布于云南境内的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永宁地区的摩梭人独特的家庭形态以及婚姻制度引起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摩梭人的语言文化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摩梭人使用的语言属于纳西语的东部方言,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我们称作“摩梭话”。本课题以摩梭人的语言与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浑沌学“分形”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通过对摩梭语言词汇系统中的母系“文化词群”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得到了大量关于摩梭文化的信息,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了摩梭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摩梭语言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阐述了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主要介绍了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分布、传统文化以及语言特点和使用情况。第二章在浑沌学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浑沌学中的分形理论,阐释了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通过对摩梭话中具体词汇以及民歌谚语的分析,揭示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第三章主要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通过对摩梭“家屋”文化词群进行分析,揭示了摩梭“家屋社会”与“家屋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并通过对摩梭“家屋”的空间向度进行研究,阐释了摩梭人对居住空间进行的配置与安排,体现了摩梭社会以女性为中心、母尊女贵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摩梭人“家屋本位”的民族心理。第四章主要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通过对摩梭人“两性婚姻”文化词群的分析与解读,揭示了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形态及其社会构成。由于“害羞文化”的影响,摩梭人的“两性称谓”极其含蓄,受到特定的语境与场合的制约。摩梭人的“走婚”是适应家屋体制的文化产物。第五章主要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通过分析摩梭亲属称谓词,从而揭示摩梭人独特的社会构成、家庭形态以及婚姻模式。摩梭社会的亲属称谓以母系称谓作为其主体,整个称谓体系中几乎没有对姻亲和父系亲属的称谓,体现了摩梭人重视家屋和睦与母系血缘亲属的民族心理与“害羞”的传统文化观念。第六章主要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的特质,通过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的对比,揭示了摩梭詈语的特点,阐释了摩梭文化的内涵。摩梭文化极其强调家族礼貌、伦理道德、宗族观念与家屋和谐,寻常绝对不说任何粗话,因此造就了摩梭詈语数量少并且极为委婉含蓄的特点。第七章主要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的特征,以“mi33”作为词根语素、类语素或者构成成分的词汇在摩梭语言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词语群,通过对这个词语群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理清“mi33”语素语义及其功用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还可以窥视摩梭社会“尊母崇母”的历史文化特点与独特的社会形态,揭示了摩梭社会对两性的基本认知态度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结语部分就几个方面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做了小结,并阐述了本论文给今后从事语言人类学的学者们的一些启示。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着不同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本课题分析研究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次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案实例,丰富了语言人类学及少数民族方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填补了摩梭语言词汇研究的空缺,为摩梭人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婚姻亲属制度、伦理道德观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语言学方面的证据与参考。
唐智芳[9](2012)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大力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己成为世界各国语言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以适应外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汉语学习和文化理解的机会,以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影响外国学生汉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巨大的合理性内核,能为当今世界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中国文化,有助于树立中国国际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文化理应纳入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使教学反映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特性。然而,当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导致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产生文化的障碍,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当前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理应将中国文化精华有机地融入对外汉语现行教学体系中,以反映语言和文化融合的观点,并保持中国文化的必要张力,构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充实,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也可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现实支持。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从论文的选题缘由入手,阐明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研究的价值,在对与本论题相关研究的综述中,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状况和论文写作中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情况,最后明确界定了本文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汉语语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打破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第三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历程。文章以1950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端为起点,将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60年历史中的发展进程分为“自发参与”和“自觉探讨”两大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文化出于与语言的天然联系,自发地进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中,但文化教学的意识尚未觉醒。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语言教学理论和国内学术界“文化热”的升温,有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讨论迅速展开,并针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地位、目的、内容、原则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四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揭示了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文化教学目的的狭隘抽象;文化教学内容的莫衷一是;文化教学方法的简单粗糙;文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封闭;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缺失等,并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沿着历史——现状——未来的思考路径,提出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即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以价值性、针对性、客观性、多元性为选择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影响语言理解和运用的文化、中国基本国情文化、中国特色文化艺术为重点领域,以主题、经验、活动的组织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文化体验教学、文化对话教学、文化比较教学等策略来实施教学,实现文化的理解和融通。
陈荣[10](2011)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境概念由波兰籍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于1923年正式提出,意味着他晚年的研究从人类学领域转向语言学领域。至此,语境研究突破了语言的边界,被延展到人类社会文化领域,语言的理解逐渐复归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底。语境边界的拓展为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社会文化境脉中鲜活的语言事实进入语言研究的视野,语言研究与语境研究至此获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了语言学领域中语用研究的繁荣局面。每一种语言研究范式都蕴含一定的语境观念,并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为外语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特定的语境阐释方式。词汇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领域,然而传统主流语言学理论的研究重心在于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分析,词汇仅被看作语法结构的填充物。因此,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长久以来虽屡遭诟病,其生命力却依然旺盛。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勃兴,学者们开始探索其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的关联、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语境问题及语境认知转向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旨在克服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为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从方法论上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利用整体论视角分析英语词汇理解和运用的语境关联,克服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认定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仅从语言内部知识系统内部或语言外部知识系统来检视都是不全面的,语言认知主体(学习者)只有将语境的三个维度内化为认知语境方能促成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在认知语境表征中理解和运用词汇,体现为词汇与图式、词汇与框架、词汇与范畴等认知域之间的关联;从认知语境维度看,词汇教学关联性体现在词汇与语言语境,词汇与情景语境,词汇与文化语境的认知关联。词汇教学过程中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体现了词汇教学的联系主义观点,消弭去语境化的词汇教学取向,有助于学习者在词汇运用中建构意义,复归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的语言环境,丰富学习者的词汇语义网络。论文第一章在分析语境内涵基础上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联,然后从语境看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最后分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语境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冲突。第二章探讨语言理论演进过程中语境研究视角的转变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中的语境实际上表现为语言内部的语境,反映在词汇教学方面,导致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主张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使语境研究突破了“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弊端,拓展了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视野,词汇教学中表现为“联系主义”取向,但是对词汇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的相互作用依然不够重视。认知语言学范式蕴含语境的认知观,主张词汇知识与百科知识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主张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就是词汇的概念化过程,词汇是语言认知主体进入百科知识领域的认知参照点。据此,指出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境表征为范畴、图式、框架、脚本等认知模式,它们为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认知途径,具有一定的心理现实性。在传统语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认知语境的三个维度,即认知语境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化的结果,认知语境主要由词汇知识、世界知识和逻辑知识构成,落实到词汇学习中,表现为词汇使用中的语言知识、情景知识、文化知识的建构。第三章首先探索词汇理解和运用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即范畴、图式、框架,然后以具体的词汇教学案例初步分析范畴、图式及框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四章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论述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三个认知语境维度,分别论述语言认知语境、情景认知语境和文化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指出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原则,然后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认知语境的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最后分析教师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二、《语言学引论》教材审稿会在北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学引论》教材审稿会在北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因 |
1.2 研究对象 |
1.2.1 历史 |
1.2.2 地理、人口分布 |
1.2.3 宗教习俗 |
1.2.4 语言文字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对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对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5.3 解释和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 |
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调查概述 |
2.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
2.1.2 调查前期准备、调查方法及问卷结构 |
2.2 家庭语言使用 |
2.2.1 语言习得 |
2.2.2 与父母交谈语言 |
2.2.3 与兄弟姐妹交谈语言 |
2.2.4 与子女交谈语言 |
2.3 社区语言使用 |
2.3.1 与本民族人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2 与维吾尔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3 与汉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4 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情况 |
2.5 城乡蒙古族在不同场合使用汉语情况 |
2.6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
2.6.1 语言习得 |
2.6.2 巴州蒙古族学生家庭语言使用 |
2.6.3 巴州蒙古族学生学校语言使用 |
2.7 与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比较 |
2.8 巴州蒙古族学生和非学生语言使用比较 |
2.9 小结 |
第3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1.2 巴州蒙古族接触汉语媒介的频率 |
3.2 巴州蒙古族口头语言使用能力 |
3.2.1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听懂能力 |
3.2.2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表达能力 |
3.3 巴州蒙古族书面语言使用能力 |
3.3.1 蒙汉维三语文字阅读能力 |
3.3.2 蒙汉维三语文字书写能力 |
3.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
3.4.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4.2 巴州蒙古族学生蒙古语使用能力 |
3.4.3 巴州蒙古族学生汉语使用能力 |
3.4.4 巴州蒙古族学生维吾尔语使用能力 |
3.4.5 巴州蒙古族学生英语使用能力 |
3.5 小结 |
第4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态度 |
4.1 语言认知 |
4.1.1 巴州的通用语 |
4.1.2 巴州蒙古语的发展前景 |
4.1.3 巴州汉语发展前景 |
4.1.4 对巴州蒙古语的评价和看法 |
4.1.5 学习汉语的目的 |
4.1.6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 |
4.2 语言情感 |
4.2.1 哪种语言最重要 |
4.2.2 哪种语言好学、易懂 |
4.3 语言行为倾向 |
4.3.1 父母对子女上什么样的学校的行为倾向 |
4.3.2 父母对子女和自己说汉语的喜好程度 |
4.3.3 要求子女学习语言的顺序 |
4.3.4 对熟人和自己说汉语的看法和认识 |
4.3.5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和认识 |
4.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态度 |
4.4.1 对母语的态度 |
4.4.2 对汉语的态度 |
4.4.3 对双语的态度 |
4.5 小结 |
第5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与当地语言接触 |
5.1 语言接触理论 |
5.2 巴州蒙汉语言的接触 |
5.2.1 蒙汉语言接触的一般情况 |
5.2.2 巴州蒙汉语言接触 |
5.3 巴州蒙维语言的接触 |
5.4 小结 |
第6章 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 |
6.1 性别因素 |
6.2 年龄因素 |
6.3 职业因素 |
6.4 教育因素 |
6.5 居住地因素 |
6.6 社会网络因素 |
6.7 语域因素 |
6.8 其他因素 |
6.8.1 语言使用者自身语言观念的转变 |
6.8.2 语言环境 |
6.8.3 族际通婚 |
6.9 小结 |
第7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 |
7.1 语言教育 |
7.1.1 早期的语言教育 |
7.1.2 近代的语言教育 |
7.1.3 现代的语言教育 |
7.2 语言规划 |
7.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理论思考 |
7.2.2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具体实施 |
第8章 结论和思考 |
8.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研究结论 |
8.1.1 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 |
8.1.2 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别较大 |
8.1.3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代际差异和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明显 |
8.1.4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8.2 几点思考 |
8.2.1 增强母语学习意识 |
8.2.2 从年青一代抓起,做好基础工作 |
8.2.3 借鉴内蒙古经验,加强与其合作力度 |
8.2.4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越南汉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科理论探讨 |
二、教学理论思考 |
三、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 |
一、研究框架及思路 |
二、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越南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
第一节 越南高等教育发展史简介 |
第二节 越南高等教育教育革新后的主要成就 |
第三节 越南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越南高等院校在全国的分布结构极不平衡 |
二、学科分布不平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
三、师生比例不平衡 ,师资年龄老化 |
四、相当薄弱的教育系统和高等教育管理 |
第四节 越南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目标 |
一、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打造出至少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
二、带动教育培训与经济产生并行发展 |
三、解决职称、学历普遍偏低问题导致的师资欠缺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的回顾 |
第一节 越南古代汉语教学 |
一、越南汉语教学在越南有着悠久的历史 |
二、国子监——越南建立的第一所国学高校 |
三、喃字的出现背景及其与汉字之关系 |
第二节 越南汉语教学:从1946年到现在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机构及其招生情况 |
第一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机构 |
一、越南高等院校中文专业 |
二、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 |
三、普通高校的汉喃专业及中国学专业 |
四、非专业的语言教学 |
五、在语言教学国际合作 |
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二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三年来的招生情况 |
一、越南高校招生工作简介 |
二、越南高校汉语专业三年来的招生情况 |
第五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 |
一、越南高校材料使用情况 |
二、越南高校使用的汉语综合教程之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越南高校汉语师资的调查分析 |
一、教师队伍分布 |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师性别与年龄 |
三、汉语教师学历与职称 |
小结 |
第三节 越南高校汉语学习者的评价 |
一、越南高校学生学汉语的优势及困难 |
二、越南高校学生性别与年龄对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三、越南高校学生地区与环境对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四、越南高校学生学习时间对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节 越南高校汉语专业课程安排 |
一、越南高校汉语专业大纲课程 |
二、越南高校汉语专业培训课程描写 |
三、越南一些高校汉语专业课程安排 |
小结 |
第五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方法 |
一、直观教具法 |
二、问答法 |
三、动作演示法 |
四、格式化 |
五、角色扮演教学法 |
六、翻译法 |
小结 |
第六节 越南高校汉语专业测试分析 |
一、越南高校汉语专业测试情况 |
二、越南高校汉语测试形式 |
三、越南高校汉语专业出题与考试流程 |
四、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测试题 |
小结 |
第七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基本环节 |
二、教学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汉语师资缺口大,职称、学历普遍偏低、分布不平衡。 |
二、对汉语教学缺乏全国性的总体设计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教科书、工具书和教学设备相当缺乏。 |
四、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
五、成绩测试知识缺乏、未建设测试题库 |
第二节促进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
一、向越南增派一些汉语教学志愿者 |
二、推动越中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 |
四、加强越中两国高校联合培养 |
五、联合培养汉语师资 |
六、向越南赠送汉语教材以及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教材编写 |
七、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提高越南高校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针对越南高校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 |
附录 2: 关于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4:唱中文歌学习汉语 (选修课) |
附录 5:越南高校汉语测试题: |
攻读学位之间本人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概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及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1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 |
2.1.1 城市概况 |
2.1.2 语言分布概况 |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 |
2.2.2 调查对象居住区域分布 |
2.2.3 调查对象民族构成分布 |
2.2.4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
2.2.5 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分布 |
2.2.6 调查对象职业分布 |
第3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
3.1 语言掌握程度调查 |
3.1.1 个体语言掌握程度 |
3.1.2 蒙古语单项技能掌握程度 |
3.1.3 双语习得情况 |
3.2 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3.2.1 通辽城市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
3.2.2 通辽市乡镇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
3.2.3 公共场所语言使用情况 |
3.3 途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3.3.1 广播电视语言使用 |
3.3.2 书籍报刊语言使用 |
3.3.3 互联网语言使用 |
3.4 通辽市语言景观使用情况 |
第4章 内蒙古通辽市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及语言态度调查 |
4.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 |
4.1.1 国家现行语言文字政策的应用 |
4.1.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2 对现阶段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 |
4.2.1 对学习、使用汉语通用语的态度 |
4.2.2 对学习、使用蒙古语的态度 |
4.2.3 对汉蒙双语或多语使用的态度 |
4.2.4 对现阶段语言期待的调查分析 |
4.3 结论与思考 |
4.3.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对内蒙古地区语言文字使用的意义 |
4.3.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在内蒙古通辽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现象及影响因素 |
5.1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现象 |
5.1.1 蒙古族母语仍具较强活力 |
5.1.2 汉蒙混合话的使用 |
5.1.3 语言使用随着年龄呈现层次性变化 |
5.1.4 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 |
5.1.5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 |
5.2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影响因素 |
5.2.1 民族身份认同感的弱化引发蒙古语使用率降低 |
5.2.2 社会语言认同感增强加深汉语接受度 |
5.2.3 社会网络发展导致语言使用变化 |
5.2.4 通辽市区域经济发展对语言生态的影响 |
第6章 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 |
6.1 维护语言多样性 |
6.1.1 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语言和谐 |
6.1.2 语言和谐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 |
6.2 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工作及行政执行制度 |
6.2.1 加强教育立法工作 |
6.2.2 完善蒙古语文字行政执行制度 |
6.2.3 保障公民使用蒙古语诉讼的权利 |
6.3 持续推进双语教育 |
6.3.1 扩大蒙古语授课招生人数 |
6.3.2 鼓励开设蒙古语社会办学 |
6.4 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6.4.1 使用转写软件为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档 |
6.4.2 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传播少数民族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蒙文版) |
附录3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4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蒙文版) |
附录5 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纪念许国璋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方向的地位和课程设置 |
2.语言学归属文科,还是理科? |
3.语言学的多元化和外语教学的发展 |
4.结语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五、田野点介绍及语料的来源 |
第一章 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和分布 |
一、摩梭人的族称 |
二、摩梭人的族源 |
三、摩梭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摩梭人的传统文化 |
一、摩梭人的物质文化 |
二、摩梭人的制度文化 |
三、摩梭人的精神文化 |
第三节 摩梭人的语言特点及其使用状况 |
一、纳西语东、西部方言的地域分布 |
二、摩梭话的语言系属问题 |
三、摩梭话在纳西语中的地位 |
四、摩梭话的特点 |
五、摩梭话的使用状况 |
第二章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浑沌学理论对语言文化研究的启示 |
一、语言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 |
二、语言系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
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
四、语言系统的平衡性与非平衡性 |
五、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 |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语言的构成与客观世界具有自相似性 |
二、语言的构成与物质文化具有自相似性 |
三、语言的构成与社会组织具有自相似性 |
四、语言的构成与认知思维具有自相似性 |
第四节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从山名、方位词和时间词看摩梭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自相似性 |
二、从命名方式、民歌和谚语看摩梭语言与其社会组织的自相似性 |
三、从动植物词汇、颜色词和心理词汇看摩梭语言与其认知思维的自相似性 |
四、摩梭文化的特点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层次 |
第三章 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 |
第一节 摩梭人的“家屋”概念、特点及运作机制 |
一、“家屋”的概念 |
二、“家屋”的特点 |
三、“家屋”的运作机制 |
第二节 摩梭人的“家族”概念及特点 |
一、摩梭“家族”的概念 |
二、评判一个“家族”的标准 |
三、“家族”的特点 |
第三节 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一、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二、摩梭“正房”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第四节 摩梭“家屋”空间的文化阐释 |
第四章 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 |
第一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语义、语用辨析 |
一、前人研究回顾 |
二、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辨析 |
第二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的婚姻形态及其特点 |
二、“走婚”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三节 摩梭人的情爱观 |
第四节 摩梭人的生育观 |
一、习语中隐含的生育观 |
二、生育及其相关仪式 |
第五节 摩梭人的身体观 |
第五章 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 |
第一节 摩梭亲属称谓研究概况 |
一、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二、摩梭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第二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特点 |
一、“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二、“非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第三节 摩梭亲属称谓分析 |
第四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传统观念中对婚姻的排斥 |
二、摩梭人对母系血缘亲属的极度重视 |
三、摩梭人“尊母崇舅”的伦理观 |
四、摩梭人强调“共享”的民族心理 |
第六章 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特质 |
第一节 詈语的定义、产生原因与类型 |
一、詈语的定义 |
二、詈语产生的原因和动机 |
三、詈语的分类 |
第二节 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对比 |
一、数量小 |
二、类型少 |
三、程度轻 |
第三节 摩梭詈语的特点 |
一、音节上以多音节为主 |
二、语义上含蓄内敛 |
三、语用上充满艺术魅力 |
四、功能上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
第四节 摩梭詈语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文化的内涵 |
二、摩梭詈语的文化分析 |
第七章 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特征 |
第一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的语义、构词方式及隐喻分析 |
一、“mi~(33)”语素的语义及其组合方式 |
二、“mi~(33)”语素的属性与功用 |
三、“zo~(33)”语素的组合方式及语义隐喻 |
第二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与其他民族语言比较 |
一、摩梭话中“mi~(33)”后缀与其他民族语言的阴性后缀比较 |
二、其他民族语言中女性词汇的语义演变 |
第三节 摩梭话中“mi~(33)”文化词群的文化内涵分析 |
一、“mi~(33)”文化词群反映了摩梭歌谣、神话传说中“尊母崇女”的心理 |
二、“mi~(33)”词群体现了摩梭象形文字中“敬奉女性”的认知思维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对外汉语教学无法回避文化的问题 |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困境亟待解决 |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意义日益凸显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
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对外汉语教学 |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
第一节 学生汉语的学习需要文化的教学 |
一、汉语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
二、文化是影响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
三、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
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教学 |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问题的日益凸显 |
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需要文化的教学 |
三、世界多元文化发展需要文化的教学 |
第三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历程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创阶段:文化内容的自发参与(1950年—1978年) |
一、开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
二、开创阶段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特点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阶段:文化教学的自觉探讨(1978年—至今) |
一、文化研究起步,文化教学意识觉醒(1978年—1988年)#71 |
二、文化讨论热烈,文化教学地位确定(1988年—1995年)#77 |
三、文化内涵复杂,文化教学研究深化(1995年—至今) |
第四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 |
第一节 文化教学目的的狭隘抽象 |
一、文化目的的理解过于狭窄 |
二、文化目的的表述失于含混 |
三、文化目的的实施难于操作 |
第二节 文化教学内容的莫衷一是 |
一、拘泥语言的文化因素 |
二、各行其是的课程设置 |
三、纷纷攘攘的文化教材 |
第三节 文化教学方法的简单粗糙 |
一、传统方法的呆板乏味 |
二、现代手段的花哨肤浅 |
第四节 文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封闭 |
一、评价目标的一元取向 |
二、评价手段的单一运用 |
第五节 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缺失 |
一、教师文化底蕴的不足 |
二、教师文化实施的低能 |
第五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 |
一、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 |
二、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 |
第二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内容 |
一、文化内容的选择 |
二、文化内容的组织 |
第三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实施 |
一、体验教学:在过程中强调文化感悟 |
二、对话教学:在平等中减少文化冲突 |
三、对比教学:在比较中弥合文化差异 |
第四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案例 |
一、教学案例设计 |
二、教学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
(二) 英语词汇教学的历史命运 |
(三) 研究的现实状况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及语境问题 |
一、语境的内涵 |
二、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联 |
(一) 语境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
(二) 语境改进词汇教学方式 |
(三) 语境拓展词汇教学资源 |
(四) 语境增强词汇文化意识 |
三、从语境看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 |
(一) 开放性 |
(二) 真实性 |
(三) 制约性 |
(四) 选择性 |
四、英语词汇教学的语境问题 |
(一) 词汇教学的语境问题 |
(二) 词汇教学的语境观念冲突 |
第二章 英语词汇教学的语境认知转向 |
一、语境的认知转向 |
(一) 结构语言观:内在语境塑造 |
(二) 功能语言观:外在语境拓展 |
(三) 认知语言观:语境认知转向 |
三、词汇理解的认知语境表征 |
(一) 图式表征与词汇理解 |
(二) 框架表征与词汇理解 |
(三) 范畴表征与词汇理解 |
四、词汇理解的认知语境维度 |
(一) 词汇理解的语言认知语境 |
(二) 词汇理解的情景认知语境 |
(三) 词汇理解的文化认知语境 |
五、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意蕴 |
(一) 关注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 |
(二) 引导学习者建构词汇知识 |
(三) 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 |
(四) 既教语言知识,又教语境知识 |
第三章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表征 |
一、图式表征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图式中呈现词汇 |
(二) 图式中讲解词汇 |
二、框架表征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框架中呈现词汇 |
(二) 框架中讲解词汇 |
三、范畴表征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范畴中呈现词汇 |
(二) 范畴中讲解词汇 |
第四章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维度 |
一、语言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语言语境认知化与词汇理解 |
(二) 语言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二、情景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情景语境认知化与词汇理解 |
(二) 情景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三、文化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一) 文化语境认知化与词汇理解 |
(二) 文化语境认知化与英语词汇教学 |
(三) 词汇教学的文化认知语境途径 |
第五章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策略 |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原则 |
(一) 系统性原则 |
(二) 关联性原则 |
(三) 文化性原则 |
(四) 概念性原则 |
(五) 认知性原则 |
二、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语境策略 |
(一) 探索词汇认知理据 |
(二) 建立词汇概念网络 |
(三) 深化词汇知识学习 |
(四) 比较英汉词汇差异性 |
三、教师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策略 |
(一) 词汇呈现:词汇与认知语境关联 |
(二) 教学内容:既教词汇知识,又教语境知识 |
(三) 教学途径:训练学习策略,鼓励猜词 |
(四) 拓展学习渠道,陶冶文化性情 |
(五) 围绕主题,鼓励运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语言学引论》教材审稿会在北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学引论》审稿会在北京举行将作为推荐教材于明年出版发行[J]. 许以理. 外语界, 1983(04)
- [2]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D]. 韩建岗.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 阮光兴(Nguyen Quang Hung). 苏州大学, 2015(11)
- [5]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D]. 王雅萱. 吉林大学, 2020(03)
- [6]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纪念许国璋先生诞辰100周年[J]. 胡壮麟. 当代外语研究, 2015(11)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D]. 许瑞娟. 云南大学, 2013(12)
- [9]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唐智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 陈荣.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