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志和主题歌 成人仪式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亮[1](2007)在《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在中国当代出现的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现象。无论是从社会化角度,还是从个性化角度,一个人必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由未成熟走向成熟,由未成人阶段走向成人阶段。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途径。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追寻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教育意蕴。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针对14-18岁这一阶段青少年身心特征而开展的一项公民素质教育工程。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建构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内容体系。成人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是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践运作。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通过共青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知情意行统一、制度化和法制化、开放性和创新性等教育原则以及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训练和成人宣誓仪式等教育方式来实现其教育目的与落实其教育内容的。第四部分探讨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普及面不够理想“、四方式”用力不够均衡、活动模式基本雷同是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普及、增强活动规范性、创新区域特色是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今后提升的主要策略。本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以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采用文献法、案例法、经验总结法和访谈法等基本方法。如果说本论文有创新之处的话,那么创新之处可能在于系统的、深入的探讨了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意义、内容、实践和效果提升等问题,选题具有时代性,资料具有鲜活性,论述具有系统性。
赵涛[2](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研究指明“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邢彦辉[3](2013)在《电视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作为影响一国内部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变量,已经广泛深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重建世界政治格局、经济体系以及文化形态的重要力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国家主权。国家认同问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国家认同作为国家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是当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模式,仪式观模式强调传播在共同信念的表征和社会的维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分享、联合、参与、交往等概念密切相关。本文借用詹姆斯·w·凯瑞传播的仪式观模式,来研究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方式。电视仪式传播可以将个体整合到社会全体之中,实现参与和共享,维持并强化既有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实现国家认同。有关电视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位于社会文化人类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地带,此研究对象决定了本论文是一项跨领域的研究。多学科的理论解释使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本论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提出了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指出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路径。第二部分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危机”。探讨国家认同的概念与意义,在分析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全球化语境下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表现、实质及其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路径。第三部分研究“电视仪式传播的含义、分类及其功能”。根据仪式传播的概念,结合电视传播实践,对“电视仪式传播”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电视仪式传播”进行分类,最后分析“电视仪式传播”的功能。第四部分研究“话语建构与合法性建构: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政治维度”。主要从“话语”与“合法性”这两个国家认同的政治维度来研究电视仪式传播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主要围绕“国家叙事话语”、“国家合法性”等术语从微观层面论述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两种方式:话语建构与合法性建构。第五部分研究“记忆建构与符号建构: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历史与文化维度”。主要从“记忆”与“符号”这两个国家认同的历史与文化维度来研究电视仪式传播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主要围绕“象征符号”、“想象的共同体”、“集体记忆”等术语从微观层面论述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两种方式:记忆建构、符号建构。第六部分为“基于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制度保障”。
肖初娇[4](2006)在《学校的仪式及其教育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仪式,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最后死亡,伴随着庆生仪式(西方是洗礼)、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等各种仪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充满了各种仪式。在政治领域,就有阅兵仪式、升国旗仪式、接见仪式等;在经济领域,就有开工仪式、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在我们学校里,这些年来各种仪式也盛行着,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升旗仪式、宣誓仪式、颁奖仪式等。人们已经看到了仪式的教育作用,并且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推行着,为了规范这些仪式,本文就学校一些重要仪式的基本程序作简单介绍并阐明它们的教育作用。
崔淑慧[5](2013)在《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他杀等忽视生命尊严与权利的各种现象接连发生,这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生命价值导向,而且会破坏他们的生命状态,形成残忍、麻木、冷漠等人格特质。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与整合人内部的精神力量,形成完整和谐、能应付生命危机的人格结构。因此,面对当代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种种现象,生命教育就成为解决当代青少年生命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审视当代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种种行为,尤其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解读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文化是影响当代青少年生命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书本世界”、“科学世界”而言,文化构成了青少年生活的“第二自然”。因此,本研究以文化为视角,以青少年的生命为原点,以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对当代青少年生命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带着时代文化中的青少年生命问题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并返回现实文化语境,直面多元文化与社会转型下当代青少年的生命迷茫与销蚀问题,对当代青少年存在的生命问题进行解析,并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标与意义、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几个方面。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思辨的方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以文化适应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化陶冶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生命的理论对生命、生命教育、文化等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研究的最终目的一是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青少年生命教育实践提供实践策略。生命教育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运用文献法对生命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时间为主线,以生命教育的发展状态为依据,将国内的生命教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生命教育的萌芽(1997年以前);第二阶段,生命教育的产生(1997年至2002年);第三阶段,生命教育的初步发展(2003年至2005年);第四阶段,生命教育的迅速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从搜集的文献资料分析,已有的生命教育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什么是生命教育没有明晰的概念;第二,已有的以文化为视角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且没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生命元素融入到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生命教育中。论文第二部分(第二章)探析了多元文化时代中的青少年生命状态。多元文化困境以及社会文化转型给青少年生命个体带来了不可回避的生命问题,从与自然中生命的对立到在社会中的生命困顿,从与他人生命的相遇到与自我生命的对话,青少年生命个体面临许多生命问题。研究发现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然中生命的对立表现为青少年对自然界生命的不尊重和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牢笼中,在文化的转型及变动下,青少年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冷漠的状态——青少年生命中的认同危机和青少年生命个体道德生命危机。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变异及人伦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管制则是青少年生命个体与他人关系平面化状态的表现。而青少年生命个体的异化,生命同一性混乱及生命焦虑状态是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我关系异化的突出特征。本文第三部分(第三章)以文化的视角解析青少年的生命问题。从人生存的角度来看,最深刻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以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方式引发了文化的全方位变革,生存于文化转型与变迁中的青少年生命个体避免不了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现实。民族文化与异己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个人文化与人类文化所组合成的多元文化碰撞与挑战导致了青少年生命的迷茫。重人类轻自然的人类中心文化,重自我轻他者的个人主义文化,重肉体轻灵性的现代消费文化,重显性轻隐性的大众感性文化和重虚拟轻现实的网络电子文化造成了青少年生命的异化。等级制的传统家庭文化观念和新时代家庭文化的悖论致使青少年的生命备受压抑。本文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蕴含的生命思想和生命元素。青少年所生存的文化场域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可以给青少年生命教育很多启示。因此,第四章第一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的生命思想进行了分析。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皆是关于生命的学问,无论是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无为安命还是佛家的轮回悟命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精神的追求,其所隐含的生命智慧是青少年生命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第四章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化中流行文化、动漫文化、网络文化、传媒文化中的生命元素进行了解析,现代文化中的生命元素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论文最后一部分第五章是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建构。在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理论构建方面,研究试图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解析青少年的生命问题,确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新范式。在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践方面,研究将文化融入到青少年生命个体所生存的社会文化场域、学校文化场域、家庭文化场域、社区文化场域之中,利用不同场域中的文化资本养成青少年的生命惯习,实现青少年生命资本的再生产。总之,可以认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是多形态的文化场域里有关青少年生命知识、生命价值、以及生命关系的生产。青少年生命个体可在生命文化资本的不断调节与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自我生命,更能够通过优质的生命惯习,达成超越自我生命。
徐金龙[6](2011)在《从资源到资本 ——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动漫艺术跨越国界、种族、民族、职业、性别和年龄,是一门世界通行的视听艺术,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大众娱乐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早期国产动漫因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在世界动漫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学派”,成绩斐然、活力四射,而如今的国产动漫辉煌不再。全球化语境下,在甚嚣尘上的美、日等外来动漫的冲击下,国产动漫内外交困,背弃了立身之本和生存之基——民间文学传统,患上了严重的“失忆症”和“失语症”,丧失话语权力,陷入发展困境。更有甚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反而成了他者的嫁衣裳,《木兰》、《功夫熊猫》及其续集等洋动漫出口转内销,赚取中国巨额的经济利益、掠夺中国文化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不说,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我们的青少年代的审美情趣、价值理想、思想观念等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国产动漫沦落到如此尴尬、颜面无存的境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它舍本逐末,背弃了民间文学传统,对现成的丰饶的民间文学资源整合创新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好本土化、国际化、审美化、现代化、人文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考察中外动漫艺术发展史可以清楚看到,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民间文学资源是各国动漫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美国和日本等动漫强国开掘创新民间文学资源(本土的和域外的),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早期国产动漫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运用与创新,因此被誉为“中国学派”。然而,当下的国产动漫迷失了民间文学传统,导致民族化的失忆、国际化的失语。振兴国产动漫,实现困境中的突围,应以内容为王,重塑民间文学传统。民间文学资源召唤着国产动漫艺术,它具有多重价值和功能:作为政治资源坚守动漫艺术民间立场、作为经济资源创造动漫艺术商业价值、作为文化资源彰显动漫艺术本土身份、作为教育资源传扬动漫艺术民族精神、作为艺术资源激发动漫艺术文化创意、作为娱乐资源提升动漫艺术喜剧品格。当下,国产动漫艺术整合创新民间文学资源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有着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产动漫在民间文学资源的表层形式方面,除了借鉴吸收民间文学资源多元化、多样性的民间艺术和民间叙事两方面的艺术形式之外,更重要的也是更能出彩的,是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深层次内涵即幻想性的诗性思维、民族性的民俗传统、普适性的道德情操、大众化的民间立场、模式化的叙事范型、娱乐化的喜剧精神的整合创新。国产动漫在对民间文学形与神全方位的整合创新过程中,应以现代化的本土化为根基,以审美化的人文化为旨归,以国际化的产业化为方向,将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兼顾并重、情感艺术与技术理性交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惟其如此,才能打造文艺精品,弘扬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身份,扞卫文化安全,抗击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创造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应,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经济;开启儿童智慧,重视寓教于乐,培育国民创造想象能力。这样,造福于人类社会,自立于世界动漫艺术之林。将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这两门综合性艺术结合起来进行应用性研究,是个新的探索和开掘。本文主要以民间文学为出发点和观照点,审视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共有的特质和契合点,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的互动关系,以期借用动漫艺术这一高新技术、表现方式、艺术手段和大众传播媒介,实现民间文学资源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创造性转换,在实践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借鉴经验;另一方面,为动漫艺术的现代发展和整合创新指明前进方向和根本出路,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操作层面,国产动漫艺术走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口号,虽然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究竟怎么整合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只有笼而统之的宏观叙述,不见具体化操作指南。本文着力解决动漫艺术如何对民间文学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借鉴融合、开掘创新的问题,这对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是一种实践探索。同时,在民间文学本体研究层面,重中了民间文学的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这对学界过分倚重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而漠视了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起到一定的反拨和启示作用。
尹晓丽[7](2007)在《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儒家传统的现当代文化积淀传承为出发点,着重考察儒家文化对中国大陆电影在题材、主题、风格、思潮等诸多层面的重要影响,凸显儒家文化的正负效应对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的显在支配力量和潜在渗透话语。论文运用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心理学、电影学等相关理论,辨析中国电影艺术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精神走向,考察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内在融合纠葛,探索中国电影艺术所蕴藏的儒家文化理念的优长与弊端,展现中国电影艺术家对儒家文化核心命题显见或潜在的呼应与反拨。论文以“道德教化观念”、“家庭伦理”、“文化反思”三个命题为结构主体展开对选题的阐述。全文主要从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部分来探求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之间的关系。绪论主要是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论述思路进行界定阐释,介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上编侧重探讨儒家文化的道德教化观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关系探讨: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本位认同、入世批判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干预意图、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中编主要论述与儒学最为密切的电影类型——家庭伦理片中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以及儒家乡土意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孝悌观念与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镜像凝视、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儒家文化中的乡土特质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倾向等五章内容来分析。下编主要论述儒家传统对后世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之间的关系,这一编分别从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主题、女性婚恋命运的苦难表述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等四个层面来予以分析。结语部分则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和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两方面,探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儒学对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论文试图打破历时性的研究框架,以儒家文化的核心命题来切入对中国电影的文化考察,既能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演变轨迹,又可以分析某些文化元素的共时性意义,论文将比较侧重对电影文学性、思想性在理论层面的诠解辨析,试图在较为宏观的理论视野中融入具体作品的细读甄别。
吴健[8](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本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内涵、类型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及其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不仅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过程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生动、直观、富有感染力的形象,教育引导人们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广义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包括指导这些方式方法的理论,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运用形象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片面的。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形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受到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形象本身或形象化的方法提升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形象”的属性不同,并充分考虑各种“形象”之间的重合与差异,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划分为艺术形象教育、情境形象教育、人格形象教育和数字形象教育。相较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主要具有阶级性、直观性、情感性、潜隐性、审美性五大特点。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可以分别从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和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出发,考察教育对象和教育者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的。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如何在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的最终目标。至此整个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育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者,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自我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过程不是教育对象单方面的事情,它既是教育者选取、打磨、传导形象教育载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吸收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与教育者地位相适应的独立的主体,只有全面掌握其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才能为精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几对主要矛盾进行辩证分析,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提供理论指导。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主观意愿和教育对象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教育内容丰富性与教育形式多维性之间的矛盾、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效果的取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关系的解决直指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何以“生效”?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施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需要在综合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能力素质。中国共产党在九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不仅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团结教育广大无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最终目的、大众化的教育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教育路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形象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根本方法、善于利用典型形象开展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基本方法、宣传思想工作的柔性转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淡化意识形态导向、教育方法上群众性不强、教育载体上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只有深入分析研究这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才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呼唤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新时代召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革命和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既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回应,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要顺应时代潮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优质资源、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讲好中国故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传播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五条基本路径。它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使之落到实处,才能够取得实效。本论文还特别关注了如何根据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年龄特点、价值取向、兴趣偏好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重中之重。
池莉[9](2007)在《所以》文中研究说明池莉出山,依然讲女人和男人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而且是一个烦恼一生的女人和三个男人。然而,灰姑娘离开了童话,就算爱得天崩地裂,也只能收获刻骨铭心的恨?一个看似寻常的情感故事,能写得如此咬牙切齿,是因为,还是所以?
周海珍[10](2008)在《流行歌曲: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文中指出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启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新的课程资源观,语文教学除了要利用好课内资源外,还要利用好其他一切课外的资源。语文课外资源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有精英文化资源,也有大众文化资源。我们课内资源几乎都来自传统精英文化,而大众文化中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矿藏。歌曲是大众文化之一,它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语文资源,其中有许多语文因素值得我们去发掘。本文旨在搜集、分析大量经典流行歌曲的基础上,探索流行歌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吸收其中有用的因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服务。从人文因素的角度来看,流行歌曲既是审美教育的亲近性教材,又是启智开慧的文化读本,还是陶冶情感的“心灵鸡汤”。通过对流行歌曲歌词的分析,可以发现歌词包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可以借此进行魅力修辞教学、趣味语法教学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借此了解中外文化,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等。
二、标志和主题歌 成人仪式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志和主题歌 成人仪式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意蕴追寻 |
(一)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概念 |
(二)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意义 |
1. 培养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
2. 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 |
3. 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内容解读 |
(一) 以独立意识教育为核心的成人意识教育 |
1. 独立意识教育 |
2. 感恩教育 |
3. 青春期性教育 |
4. 文明礼仪教育 |
(二) 以服务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生存技能教育 |
1. 生活技能教育 |
2. 劳动技能教育 |
3. 服务技能教育 |
4. 创造技能教育 |
(三) 以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民素质教育 |
1. 心理素质教育 |
2. 道德素质教育 |
3. 法律素质教育 |
4. 政治素质教育 |
三、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践运作 |
(一)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遵循原则 |
1. 共青团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
2. 知情意行统一原则 |
3. 制度化和法制化原则 |
4. 开放性和创新性原则 |
(二)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式 |
1. 成人预备期公民意识教育 |
2. 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 |
3. 成人预备期素质拓展训练 |
4.18 岁成人宣誓仪式 |
四、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问题与思考 |
(一)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认识上不够到位,普及面不够理想 |
2. “四方式”用力不够均衡,前期工作比较薄弱 |
3. 活动模式基本雷同,区域个性不够突出 |
(二) 提升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效果的策略性思考 |
1. 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普及 |
2. 进一步增强活动的规范性 |
3. 进一步创新区域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团中央关于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重要文件 |
1. 共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 |
2. 关于1999 年深入开展中学生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 |
3. 关于继续大力推进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 |
4. 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 |
后记 |
(2)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
1.3.1 造型美学自觉 |
1.3.2 声音美学自觉 |
1.3.3 摄影美学自觉 |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电视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媒介)仪式传播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对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现状 |
1.2.3 国内(媒介)仪式传播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现状 |
1.2.5 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的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2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 |
2.1 国家认同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
2.1.1 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概念辨析 |
2.1.2 国家认同的含义 |
2.1.3 国家认同的特征 |
2.1.4 国家认同的功能 |
2.2 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其解决危机的路径 |
2.2.1 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 |
2.2.2 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路径 |
3 电视仪式传播的含义、分类及功能 |
3.1 电视仪式传播的含义 |
3.1.1 仪式传播的含义 |
3.1.2 电视仪式传播的含义 |
3.2 电视仪式传播的分类及其与认同的关系 |
3.2.1 节庆仪式 |
3.2.2 “竞赛”仪式 |
3.2.3 “征服”仪式 |
3.2.4 “加冕”仪式 |
3.2.5 民间“祭祖”仪式 |
3.3 电视仪式传播的功能 |
3.3.1 电视仪式传播是国家秩序的强化者 |
3.3.2 电视仪式传播的空间扩展功能 |
3.3.3 电视仪式传播加速了仪式的世俗化 |
3.3.4 电视仪式传播的情感沟通、表征价值信仰、聚合社会功能 |
4 话语建构与合法性建构: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政治维度 |
4.1 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前提:拟态环境的形成 |
4.2 话语建构:彰显国家意识形态 |
4.2.1 “话语”概述 |
4.2.2 国家认同的话语建构 |
4.3 政治(合法性)建构:基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 |
4.3.1 合法性的含义、特征及意义 |
4.3.2 红歌:合法性的历史表征 |
4.3.3 国庆庆典:合法性的现实呈现 |
5 记忆建构与符号建构: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历史与文化维度 |
5.1 记忆建构:历史与现实结合,重构国家记忆 |
5.1.1 记忆与集体记忆 |
5.1.2 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国家认同之纽带 |
5.1.3 《国家命运》:集体记忆之表征 |
5.2 符号建构:制造关联,由想象到国家认同 |
5.2.1 电视仪式传播中的民族、国家符号解读 |
5.2.2 电视仪式音乐:建构国家认同的“仪式语言” |
5.2.3 国家认同的符号建构:想象的共同体 |
6 基于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制度保障 |
6.1 塑造有利于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场域环境 |
6.1.1 文化场 |
6.1.2 舆论场 |
6.2 塑造文化共性强化国家认同 |
6.3 提升公民政治社会化程度 |
6.4 改善民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社会境遇 |
(二) 学科境遇 |
(三) 个人境遇 |
(四) 研究选题的可行性 |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生命 |
(二) 生命教育 |
(三) 文化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生命教育研究历史回顾 |
(一) 生命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多元文化时代的青少年生命问题之表征 |
一、 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然中生命的对立统一 |
(一) 青少年对自然界生命的不尊重 |
(二) 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
二、 青少年生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冷漠 |
(一) 青少年生命个体生命认同危机 |
(二) 青少年生命个体道德生命危机 |
三、 青少年生命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平面化 |
(一) “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悉人——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变异 |
(二) “笼中”儿女与“祸害”父母——人伦文化下的青少年生命管制 |
四、 青少年生命个体与自我关系的异化 |
(一) 青少年生命个体的生命异化 |
(二) 青少年生命个体生命同一性混乱 |
(三) 青少年生命个体的生命焦虑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问题之解析 |
一、 多元文化碰撞与挑战导致青少年生命的迷茫 |
(一) 民族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博弈 |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峙 |
(三) 个人文化与人类文化的矛盾 |
二、 过度的文化“浪潮”与“咆哮”造成青少年生命的异化 |
(一) 重人类轻自然的人类中心文化的泛滥 |
(二) 重显性轻隐性的大众感性文化的蔓延 |
(三) 重虚拟轻现实的网络第三文化的爆发 |
三、 家庭生活中的文化等级悖论致使青少年生命的压抑 |
(一) 等级制的传统家庭文化观念 |
(二) 新时代家庭文化的悖论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 |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一) 儒家——乐天知命 |
(二) 道家——无为安命 |
(三) 佛家——轮回悟命 |
二、 我国现代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一) 流行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二) 动漫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三) 网络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四) 传媒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
第五章 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之建构 |
一、 文化视阈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生命的理论 |
(二) 文化适应理论 |
(三) 文化陶冶理论 |
(四) 文化资本理论 |
二、 文化视阈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一) 以文化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价值 |
(二) 以文化激发青少年追寻生命意义 |
(三) 以文化促使青少年超越生命现实 |
三、 文化视阈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 在社会文化场域推动青少年生命教育 |
(二) 在学校文化场域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 |
(三) 在家庭文化场域中践行青少年生命教育 |
(四) 在社区文化场域推进青少年生命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从资源到资本 ——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体内容与研究价值 |
一、主体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特色与创新 |
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
二、新的观点和理论发展 |
三、运用新材料 |
第五节 关键术语界定 |
一、资源、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
二、资本、动漫、国产动漫、动漫文化、动漫产业、创意产业 |
第二章 民间文学资源——动漫艺术的源头活水 |
第一节 美、日动漫强国开掘民间文学资源谱写华章 |
一、美国动漫开掘民间文学资源呈现的民族特色 |
二、日本动漫开掘民间文学资源呈现的民族特色 |
第二节 "中国学派"融合民间文学传统造就辉煌 |
一、"中国学派"探民族风格之路 |
二、"中国学派"民族化的成功之道 |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的不解之缘 |
一、民间文学作为动漫的艺术宝库 |
二、民间文学作为动漫的文化资本 |
第三章 当下国产动漫艺术对民间文学传统的迷失 |
第一节 民族化的失忆 |
一、不中不洋的《魔比斯环》 |
二、中为洋用的《功夫熊猫》 |
第二节 国际化的失语 |
一、黯然无亮的《宝莲灯》 |
二、有形无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
第三节 困境中的突围:内容为王、重塑民间文学传统 |
一、动漫受众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二、突围之策:以内容为王、重塑民间文学传统 |
第四章 民间文学资源转化为国产动漫资本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必要性 |
一、时代趋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确立 |
二、内在要求:动漫艺术在民族化基础上的内涵发展 |
第二节 重要性 |
一、文化功能: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实力 |
二、商业价值:创造经济效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
第三节 可能性 |
一、本体层面: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
二、政策层面:动漫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
三、操作层面:大众传媒和数字化技术 |
第四节 紧迫性 |
一、内忧:民族化的没落与迷失 |
二、外患:洋动漫的冲击和挑战 |
第五章 国产动漫对民间文学从形到神的借鉴融合 |
第一节 国产动漫与民间文学表层叙事形式 |
一、神话——严肃神圣的叙事形式 |
二、传说——口述历史的叙事形式 |
三、民间故事——世俗娱乐的叙事形式 |
四、民间叙事长诗——吟咏歌唱的叙事形式 |
第二节 国产动漫与民间文学深层文化内蕴 |
一、幻想性的诗性思维 |
二、民族性的民俗传统 |
三、普适性的道德情操 |
四、大众化的民间立场 |
五、模式化的叙事范型 |
六、娱乐化的喜剧精神 |
第六章 从民间文学资源到国产动漫资本转化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特色与全球视野兼顾 |
第二节 审美化与现代化:情感艺术与理性技术交融 |
第三节 人文化与产业化: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并重 |
第七章 《MULAN》: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动漫产业资本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形神兼具:对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表层形式与深层内涵的整合开掘 |
二、内外双修:本土化与国际化、审美化与现代化、人文化与产业化的交融 |
三、《Mulan》对国产动漫的深刻启示 |
结语 民间文学资源与国产动漫艺术整合创新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民间文学13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2:动漫受众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儒学核心精神的影像传承 |
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特质 |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主要思路及研究范围 |
上编 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 |
第一章 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质 |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道德重建的影像诉求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中的道德净化倾向与90年代以来的道德多元主题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性爱伦理与类型电影的道德意识 |
第二章 入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 |
第一节 儒家入世理念与忧患意识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百年传承 |
第三章 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话语 |
第一节 儒家艺术教化观念的构成与影响 |
第二节 教化主题在中国百年电影中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儒家载道观念与政治权力话语的共生 |
第四章 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 |
第一节 儒家理想人格内涵与十七年影片中的革命英雄主义 |
第二节 "主旋律"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儒家人格特质 |
中编 血缘观念中的家庭伦理片与乡土意识中的电影审美倾向 |
第一章 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 |
第一节 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类型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文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历史感表达 |
第二章 孝悌观念与中国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 |
第一节 儒家孝悌伦理观的形成与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电影孝悌主题的生发演变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对孝悌观的审视与呈现 |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 |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中父子关系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与父子关系的伦理立场 |
第三节 十七年电影中的父子模式与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多元父子命题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 |
第一节 血亲复仇意识与中国电影的革命战争主题 |
第二节 家庭伦理情感与群体观念的共鸣 |
第三节 爱情伦理与主流话语的疏离整合 |
第五章 儒家文化中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 |
第一节 乡土意识与中国电影的还乡主题变奏 |
第二节 温柔敦厚理念与中国电影的诗化风格 |
下编 儒家传统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
第一章 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命题 |
第一节 因循观念的批判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宗法人治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景观与儒家文化批判 |
第二章 女性婚恋命运的影像表达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 |
第一节 儒家纲常伦理的历史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生命困境 |
第二节 伦理束缚与中国电影中女性的婚恋悲剧 |
第三节 贞节观的影像批判与性张力下女性的悲情突围 |
第四节 从子意识与慈母形象的深层隐痛 |
第三章 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
第一节 早期电影中的职业女性悲剧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
第三节 从反封建到女性主义话语的影像转型 |
第四章 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 |
第一节 中庸人格的文化特征与中国电影的国民性批判 |
第二节 寻根话语与中国电影中主体人格的理想建构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观照下的自然人性与独立人格 |
结语 世界电影格局与儒家文化精神的重纳转化 |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 |
一 现代性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的边缘化困境 |
二 市场化困境与中国电影的伪民族性批判 |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 |
一 儒家文化传统在中国电影中的重纳 |
二 中国电影民族性呈现途径的相克相生 |
三 华语电影观念与中国电影民族性多元化可能 |
尾言 |
主要参考文献 |
电影名录 |
后记 |
(8)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文艺意识形态理论 |
二、精神生产理论 |
三、先进典型教育理论 |
第二节 本土资源:中国古代相关理论 |
一、文以载道论 |
二、风习教化论 |
三、文如其人论 |
第三节 重要借鉴:西方相关理论 |
一、文艺社会认识理论 |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 |
三、文化软实力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内涵、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概念 |
一、形象 |
二、形象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类型 |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形象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形象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形象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形象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特点 |
一、阶级性 |
二、直观性 |
三、情感性 |
四、潜隐性 |
五、审美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接受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过程 |
一、形象思维的参与 |
二、典型化 |
三、在使用中修正 |
四、感同身受(内化于心) |
五、积极践行(外化于行)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的机制 |
一、生理机制:人的情感体验 |
二、心理机制:历史文化心理积淀 |
三、解释机制:人的“前理解”结构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接受过程中的矛盾把握 |
一、教育者主观意愿与教育对象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 |
二、教育内容丰富性与教育形式多维性之间的矛盾 |
三、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效果的取得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运用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的基本要求 |
一、提升教育者开展形象教育的能力素质 |
二、了解教育对象 |
三、综合把握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的经验 |
一、团结教育广大无产阶级 |
二、大众化的教育导向 |
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形象教育 |
四、善于利用典型形象开展教育活动 |
五、宣传思想工作的柔性转向 |
第三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教育内容:淡化意识形态导向 |
二、教育方法:群众性不强 |
三、教育载体: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四、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
一、新时代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新时代高新技术变革的需要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路径 |
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的政治方向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创新要顺应时代潮流 |
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优质资源 |
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讲好中国故事 |
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传播渠道 |
第三节 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的创新 |
一、与新媒体相结合 |
二、从语言切入 |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流行歌曲: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与“课程资源”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大众文化的兴起 |
三、国外对大众文化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
四、我国传统课程资源开发的弊端 |
第二节 新课程理论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
一、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 |
二、教育者角色的修正 |
第二章 流行歌曲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可开发性 |
第一节 校园文化中的大众文化身影 |
一、流行歌曲的特点 |
二、流行歌曲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
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亲近流行歌曲的原因探讨 |
一、主观原因分析 |
二、客观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流行歌曲可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
一、审美教育的亲近性教材 |
二、启智开慧的文化读本 |
三、陶冶情感的“心灵鸡汤” |
第三章 流行歌曲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利用流行歌曲巩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
一、魅力修辞教学 |
二、趣味语法教学 |
第二节 利用流行歌曲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 |
一、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
二、启发学生对形式技巧的把握 |
三、操作模式探讨 |
第三节 利用流行歌曲创新作文教学 |
一、善用流行歌曲为作文的激发点 |
二、巧用流行歌曲名作为文章标题 |
三、活用歌词作为开头、题记或结尾 |
四、妙用流行歌曲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标志和主题歌 成人仪式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 李中亮. 河南大学, 2007(06)
- [2]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3]电视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 邢彦辉. 武汉大学, 2013(01)
- [4]学校的仪式及其教育作用[J]. 肖初娇. 甘肃农业, 2006(04)
- [5]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D]. 崔淑慧. 河南大学, 2013(01)
- [6]从资源到资本 ——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D]. 徐金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7]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 尹晓丽. 复旦大学, 2007(06)
- [8]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D]. 吴健. 湖北大学, 2019(05)
- [9]所以[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7(01)
- [10]流行歌曲: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D]. 周海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