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苹果花期前后的栽培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光,刘俊灵,韩立新,瞿振芳,郝贝贝,勾真真,张四普,刘小五[1](2021)在《苹果品种“蜜脆”在豫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文中提出"蜜脆"是明尼苏达大学(美国)用"麦康"与"蜜金"杂交而育成的中熟苹果品种,2001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引入国内,2015年在豫西地区引入试栽。该品种单果质量275 g,果实成熟时着鲜红色,果肉细脆多汁,硬度适中,酸甜适口,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63%,可滴定酸含量为0.42%,硬度9.12 kg/cm2,品质上等。在豫西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具短枝性状,耐贮藏,抗病性好,适宜在豫西地区推广栽培,推广前景较好。
张颖[2](2021)在《四个桃品种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湖南衡阳桃品种生物学特性与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以衡阳四个主栽桃品种为试材,分别为菁香桃、脆蜜桃、大久保、锦绣黄桃,通过测定桃品种物候期、植物学特征及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内容,比较分析桃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品质指标变化,为提升桃品种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四个桃品种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菁香桃生长规律与其他三个桃品种呈显着差异。菁香桃与其他品种物候期呈显着差异,3月初萌芽,开花始于3月中旬,盛花期为3月下旬,花期为4月初,开花期持续9-10天,果实成熟期为8月中下旬,落叶期为11月中旬,之后进入休眠状态。大久保叶片长、宽,株高与地径长势及坐果率较为显着,数值分别为 17.06±0.38d、4.21±0.12a、42.12±3.13aA、42.12±3.13aA、4.66±0.48 cm;桃品种生长发育习性中,菁香桃萌芽率及成枝率较高,为93.80%,脆蜜桃短果枝率较高,为57.3%;脆蜜桃和菁香桃花粉生活力较高,分别为70.1%、61.3%,菁香桃和大久保花粉萌发率较高,分别为60.7%、49.6%。从果实品质来看,成熟期菁香桃果实横纵径、果形指标突出,大久保果实各项指标最低。(2)四个品种光合特性呈显着差异。菁香桃比叶重数值较高,大久保较低,品种均值相差165.43 mg/dm2;脆蜜桃叶绿素a+b值较高,为3.29 mg/g,菁香桃的叶绿素a/b值较高,为2.15 mg/g。光合速率日变化中,不同桃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呈“双S”型,脆蜜桃Pn值在10:00 a.m呈最大值,比炎陵黄桃提前2h,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气孔导度变化呈“双峰型”,而大久保呈“W型”,锦绣黄桃Ci日变化均值最大,脆蜜桃Ci日变化均值最小。(3)从不同桃品种果实综合特性比较来看,菁香桃果实综合性状最好,色泽青翠,着色全面,青、脆、甜。桃果实生长发育阶段,菁香桃单果重与其他三个品种呈显着差异性,其果实纵横径较低,而大久保果实横纵径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四种桃品种的果实发育变化规律一致,桃品种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趋势均为“增长-下降-增长-下降”。成熟期时,菁香桃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1.63 mg/g、21.54 mg·g-1FW;锦绣黄桃果糖、VC 含量较高,分别为 51.31 mg/g、24.87 mg/g;锦绣黄桃可滴定酸含量与总糖含量较高,分别为0.69 mmol/100g、55.04 mg/g;脆蜜桃总糖含量较高,为0.65mg/g。在花后25d-45d,菁香桃果肉叶绿素含量表现较为活跃,其花青素及类胡萝卜素在发育后期表现活跃,且其花青苷与类胡萝卜素之间呈正相关,有利果实色素积累。(4)针对衡阳主栽品种菁香桃进行不同栽培技术管理,以改善桃品种果实的品质与产量,研究结果表明:CPPU对果实纵、横径及单果重均有显着的增大作用,并且GA3+CPPU组合处理(200mg/L+15 mg/L)对果实营养物质剂有提高作用。在疏花疏果方式中,二次疏果和报纸套袋较为合适。在不同配比施肥中,N2P1K2处理表现较为良好,2018-2019年单果重、挂果重和产量分别提升11.9%、33.9%及27.7%。综上所述,在四个不同桃品种中,晚熟菁香桃果实品质优良,抗逆性良好,结合适配的栽植管理措施适宜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杨平[3](2021)在《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及耐抽薹性的鉴定》文中指出本试验以课题组搜集和保存的47份芜菁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外观农艺性状的调查和SSR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对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芜菁种质资源耐抽薹性进行鉴定,以期在揭示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和丰富度的同时,筛选耐抽薹资源,为芜菁设施和露地周年生产提供基础支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芜菁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0-151.13%之间,其中子叶保持力和根头细颈的变异系数最小均为0,叶面刺毛的变异系数最大。芜菁叶型以花叶为主,肉质根根形多样,根肉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风味口感以及营养成分之间也因种质资源不同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参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六亚类,不同亚类芜菁农艺性状的特点各不相同,营养物质和风味口感间也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第三亚类芜菁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口感风味较其余亚类更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2)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15对表现稳定、多态性良好的引物,分析得出等位基因数(Na)总数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总数为86.0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总数为20.79、Shannon’s信息指数(I)的总数29.85。每份资源观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均为2,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22-2.0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18-5.00,Shannon’s信息指数(I)范围为0.33-0.69。蛋黄蔓菁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大部分新疆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相似。SSR分子标记与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之间存在差异,SSR分子标记技术可将芜菁种质资源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农艺性状相似的资源遗传距离间存在差异;部分亲缘关系相近的资源农艺性状之间也存在差异。(3)根据芜菁的抽薹率及隶属函数值,将芜菁种质资源的耐抽薹性分为五类,即极耐抽薹、耐抽薹、中等耐抽薹、易抽薹、极易抽薹。其中极耐抽薹资源有18份,耐抽薹资源有22份,中等耐抽薹资源有3份,易抽薹资源只包含W39白皮芜菁,极易抽薹包含W10玉环盘菜和W38红皮芜菁2份资源。(4)芜菁抽薹前后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均会发生变化,其中POD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SOD和CAT两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ABA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IAA含量呈下降趋势,6-BA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在芜菁抽薹前后的四个时期内均未检测到GA3的存在。
张敏[4](2021)在《扬州地区‘玉露香’梨主要栽培和果实发育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白梨品种‘玉露香’为供试材料,分析了该品种果实生长及糖酸组分含量变化特性与本地区栽培环境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砧木对‘玉露香’梨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糖酸含量变化,以及不同授粉品种或株系对‘玉露香’梨坐果及果实发育的影响,观察了避雨栽培对‘玉露香’梨枝条生长、果实品质形成和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夏季修剪时期和强度对枝类组成的影响,开展了‘玉露香’果实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地区梅雨季节雨量偏多,日照不足的环境气候特点抑制了‘玉露香’果实膨大和果肉的蔗糖积累,促进了果肉中苹果酸的积累;2、‘台湾梨’能够显着促进接穗品种‘玉露香’梨的花芽分化,增加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本地区‘玉露香’品种的优选砧木之一;3、避雨栽培能显着提高‘玉露香’梨中短枝数量,缓和新梢生长量,促进果实发育,改善果实品质;4、供试品种在春梢生长旺盛期(6月中旬)进行新梢中短截可显着提高‘玉露香’梨的中枝和短枝数;5、‘玉露香’果实在本地区应在8月下旬,果实硬度达到1.0-1.3kg·cm-2间采收为宜,贮藏温度15℃可显着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保鲜期可达60天左右,4℃温度下预冷20天处理也能显着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吴学峰[5](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高媛[6](2020)在《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作为我国“林油一体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是集生物质能源、日用化工、生物医药、园林绿化、生态修复、木材生产、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目前,福建、浙江、贵州、湖南等地已发展了40余万亩人工原料林。但现有原料林普遍存在产量较低、树形乱、树体高、落花落果严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园艺化的集约培育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外对无患子原料林高效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本研究主要于福建省建宁县基地围绕无患子高光效树形及花果营养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解决其花果发育规律不清、树体光利用原理及源库营养调控路径不明等科学问题,建立高效标准化培育技术体系。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如下:1.采用全年追踪测定林分生长指标等方法对其物候、花果发育规律、结果枝组分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物候分休眠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等9个关键时期;在福建建宁,春季日均温>10℃的8~10 d后进入萌动期,在>18℃后抽生花序,在>22℃后进入初花期;可孕花在末花期到初果期之间的落花率高达49.02%;坐果后,初果期到果实膨大期间的落果率高达72.74%;初果期后的70天为无患子鲜果重的迅速增长期,70-110天为稳定变化期,110天后由于失水转色导致鲜果重下降;果肉占整个果实重的60%~65%,种子重占果重的34%~39%,种仁占整个果实重的6%~7%;无患子结果枝可分为短果枝(10~34cm),中长果枝(35~57 cm)及长果枝(58~82 cm),结果母枝的基径在>15mm时,产量逐渐升高;花序果序越短越紧凑,其营养调运能力越强,源库调运的核心在于种子的调运能力(R2=0.61)。2.通过设置不同的骨干枝数目(留3、4、5骨干枝)、开张角度(30°、45°、60°及90°),以及单位投影面积留枝量(8~20个结果枝),并结合双因素交互试验,分别测定冠型特性因子、光照特性因子及光合特性因子,利用可视化三维扫描技术研究了较为理想的树体结构及其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自然树冠光环境不合理,内膛光照度仅为空地光照的10~15%;(2)经骨干枝处理后外围光照度达到空地光照度的40~54%,中部为32~35%,内膛为27~31%;单位投影面积保留16~18个结果枝时以347g/m2的产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3)控制骨干枝角度主要是调整光分布,当角度为60°或90°时可以保证垂直方向光吸收率提高2~3倍,A90°N3的光截获力比其余处理高出16%;控制骨干枝数目可以减缓8月份落叶量,A90°N3有最高的累积叶面积指数为19.57,其分形维数达到最高值1.988,中部叶片量高达7000余片,保证了最大的空间占比;A60°N3的净光合速率都比其他处理高出1-2倍;(4)叶面积指数与光截获力呈正相关关系,花序数与产量间相关性极低,但是在开花前的光截获力是影响当年开花数的主要因子,而产量与生理落果期(8月)的全株光合有相关性(R2=0.5)。综上,高光截获力能解决落叶问题,LAI与光合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A60°N3和A90°N3为初步筛选出来的无患子理想高光效高产株型。3.通过喷施蔗糖、赤霉素、2,4-D及综合调节剂,进行产量、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以及矿质元素测定,并采用13C标记等方法进行源库营养调运能力分析。结果表明:(1)喷施100ppm的赤霉素可使产量比其余处理高出6倍;喷施10-20ppm的2,4-D,坐果数比CK显着提高1~2倍;采果前喷施综合调节剂0.3%Ca2++20ppm 2,4-D的产量较CK高出75%;(2)外源喷施蔗糖后,1.5%与3%浓度处理下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和产量3~5倍;花期喷施3次3%蔗糖后花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CK 3~4倍,库的调运能力提升3倍,促使花序里的脱落酸含量从16μg/g下调致4μg/g;生理落果前期喷施1.5%的蔗糖,能使果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CK增加1.5~2.0倍,明显降低叶片和果实的脱落酸含量到CK的50%,能保证源库之间的势能差提升近2倍;高浓度蔗糖喷施提升了N、P、K的含量;(3)营养运移路径表明叶片总糖与果实总糖通过磷诱导关系建立相关性;果实糖与果实的正向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有正相关关系;叶片的总糖与叶片的细胞分裂素、叶片的氮含量以及果实的脱落酸有正相关关系。综上研究主要从树体上进行光照分配调控及叶量分布调节,并在结构上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补充旨在从内在光合产物合成上进行调控,并在生理水平上提升库-源的调运能力。两者结合为建立无患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供支撑,并为无患子树体的营养运移与吸收反馈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林舒琪[7](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李菲菲[8](2020)在《‘早蜜’椪柑主要品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作为我国主产的鲜食柑橘类型之一,占全国柑橘年产量约30%。生产中,椪柑成熟期集中,选育不同成熟期的优质品种是椪柑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由‘辛女’椪柑芽变选育的椪柑新品种‘早蜜’椪柑兼有早熟、高糖和少核的主要特性,可有效缓解椪柑品种单一、集中上市的困境,在湖南省椪柑产业结构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探明‘早蜜’椪柑的主要品质性状及其形成机理对指导椪柑的新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对配套适宜的‘早蜜’椪柑栽培技术也有实践指导作用。本研究明确了‘早蜜’椪柑的主要芽变性状,探明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果实的品质特征,分析了主要果实品质性状形成的生理和分子机理,评估了可能导致变异性状产生的变异基因,提出了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辛女’椪柑相比,‘早蜜’椪柑的着色期和成熟期均明显提早约20 d,果皮变薄,自然授粉果实种子表现为无核或少核,平均单果种子≤4粒。果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的糖酸变化趋势与‘辛女’椪柑相似;‘早蜜’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和糖组分含量在190 DAFB(盛花后天数,days after full bloom)后显着高于‘辛女’也明显增高,其中蔗糖在果实膨大期以后的增高趋势显着;果实发育前期‘早蜜’椪柑柠檬酸含量高于‘辛女’,而果实发育后期品种间柠檬酸含量差异消失。果实发育后期蔗糖合成关键基因CrSS、CrSPS及蔗糖转移蛋白酶基因CrSUC1、CrSUC3和CrSUC4在‘早蜜’椪柑果肉中明显上调表达,这种差异表达可能与‘早蜜’椪柑果肉糖分的代谢积累、促使呈现出高糖性状有关。(2)在未经任何防腐保鲜剂处理的情况下,室温贮藏期间单果包装的果实湿度维持在90%左右,失水率在4%以下。两个品种的TSS受采收期的影响不大,但贮藏期间‘早蜜’椪柑的TSS在维持在13oBrix左右,显着高于同期的‘辛女’椪柑。11月10日采收的‘早蜜’椪柑在贮藏期间果实的酸含量维持在0.4%左右,显着低于‘辛女’椪柑。不同采收期椪柑果皮的着色虽差异显着,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其着色趋于一致。延迟采收引起了‘早蜜’椪柑采后腐烂率的明显上升。生产上该品种适宜提早采收,建议在11月中旬采收,而‘辛女’椪柑适宜在12月上旬采收。(3)两个椪柑品种果皮的色泽在盛花后140–210 d存在显着差异,而造成‘早蜜’椪柑着色提早的原因主要是由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快速降解所致。‘早蜜’椪柑叶绿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与‘辛女’椪柑相似,但‘辛女’椪柑在140–160 DAFB时的叶绿素总含量是‘早蜜’椪柑的近2倍,而此期间二者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着。转色期间椪柑果皮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为紫黄质、β-隐黄质和叶黄素,这3种类胡萝卜素组分在200 DAFB时均占两个椪柑品种总类胡萝卜素量的57.8%,而此时‘辛女’椪柑果皮的叶绿素含量是‘早蜜’椪柑的6倍。‘早蜜’椪柑果皮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可能与叶绿素合成基因CrCHLH、CrPORA的下调表达及其降解相关基因CrChlase、CrPa O和CrRCCR的提早上调表达相关。(4)乙烯利处理加快了转色期‘早蜜’椪柑离体果实和树体果实的脱绿反应,而外源ABA并未显着影响果皮和果肉的着色。椪柑的内源乙烯有可能参与了果皮的转色过程;与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早蜜’椪柑乙烯合成基因CrACS2、CrACO在果皮着色过程中上调表达以及CrETR1、CrERF1等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提早上调表达;乙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影响了品种间果皮色素的改变,加速了‘早蜜’椪柑果皮的着色过程。(5)与‘辛女’椪柑相比,‘早蜜’椪柑花期略延迟,花器官形态正常但花瓣增大,雄蕊量也显着减少,部分花药外形干瘪颜色变暗,多数花粉畸形且花粉量、花粉染色活力和离体萌发率均显着降低,表现出雄性不育;且自花授粉后花粉管在柱头中的萌发受到抑制。初步确定该品种的自交不亲和性是隔离栽培表现无核的直接原因。授粉品种对椪柑坐果率和果实性状有影响。父本为克里曼丁橘和‘南橘’时的坐果率均显着高于自花授粉组合。‘早蜜’椪柑自花授粉果实显着变小,但该品种在各授粉形式下均表现出特有的高糖性状。(6)‘早蜜’椪柑与‘辛女’椪柑基因组序列相似度较高。SNP和InDel变异中非编码区变异较多,而影响基因编码功能的变异较少。研究筛选出了38个位于基因编码区的InDel移码突变相关基因,功能涉及育性、色素代谢、基因转录调控、生长发育、抗病性以及逆境胁迫反应等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生物学过程。
蔡志平[9](2020)在《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利用农业措施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资源,以增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害虫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大面积单种作物生态系统中,基于功能植物的种植以维持和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是增强天敌控害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华北地区,苹果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害虫容易大量发生,而天敌资源相对较少。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繁殖速度快、发生代数多、危害严重等特点。在苹果园中种植功能植物,可以增强果园微景观中天敌的控害功能,但这功能的发挥,势必受到微景观中功能植物种类变化的影响。本论文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山东烟台以红富士苹果园内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以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蛇床草Cnidium monnieri、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为作用因子,以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为研究系统,研究了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的发生动态、分布格局、转移扩散、捕食能力及控害功能等,以揭示苹果园微景观中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信息联系机制,为利用功能植物对果园害虫进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动态的作用通过对三种功能植物-苹果树微景观生态系统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调查发现,二月兰在3月下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二月兰种植区的苹果树上,黑带食蚜蝇(0.62头/枝)、中华通草蛉(0.22头/枝)、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0.66头/枝)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0.12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79.88头/枝)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蛇床草在5月中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异色瓢虫、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中华通草蛉及黑带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中期提供花粉、花蜜、替代猎物(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等食物资源和栖息场所,其上涵养的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最多;在蛇床草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1.18头/枝)、中华通草蛉(1.38头/枝)、黑带食蚜蝇(0.53头/枝)和三突花蛛(0.28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47.38头/枝)极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金盏菊在6月上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中后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金盏菊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0.90头/枝)、中华通草蛉(0.13头/枝)、黑带食蚜蝇(0.52头/枝)和三突花蛛(0.09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且在绣线菊蚜发生的第二高峰期(8月下旬)其种群数量(12.02头/枝)显着低于其它各区。在绣线菊蚜发生高峰期,苹果树上绣线菊蚜种群与捕食性天敌总种群数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通过罩笼排除试验显示,在绣线菊蚜发生前期二月兰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32.71%),发生高峰期蛇床草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47.56%)。说明功能植物种植对绣线菊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2.主要捕食性天敌在功能植物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通过微量元素标记技术检测铷(Rb)元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变化,结果发现Rb可通过植物叶片喷雾或土壤浇灌的方式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这条食物链中传递。其中,在喷雾Rb处理中,蛇床草叶片、花朵及胡萝卜微管蚜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在浇灌Rb处理中,叶片、花朵、胡萝卜微管蚜和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异色瓢虫在喷雾处理第3 d后其体内Rb含量最高(0.62μg/mL)。进一步在田间通过Rb标记追踪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过程表明,异色瓢虫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44.04%和66.86%,中华通草蛉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96.79%和80.09%。说明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可从功能植物蛇床草转移到苹果树上去发挥其控害功能。3.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根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选择偏好测定表明,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且雌成虫对绣线菊蚜(143.6头)和胡萝卜微管蚜(137.6头)的日捕食量均为最大;雌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最强(411.28),雄成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强(356.40)。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都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由于自身密度干扰,在蚜虫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异色瓢虫成虫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逐渐下降。在两种蚜虫共存的情况下,当总密度较低(食物不足)时,异色瓢虫对两种蚜虫均无显着的偏好性;当总密度较高(食物充足)时,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表现出显着的正偏好性,对胡萝卜微管蚜表现出显着的负偏好性。4.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室内嗅觉行为选择测试显示,异色瓢虫成虫对健康和蚜虫危害蛇床草植株的选择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但对健康和蚜虫危害植株的选择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经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筛选和鉴定,在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挥发物中,对异色瓢虫成虫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都是邻二乙苯(1,2-diethylbenzene)和对二乙苯(pdiethylbenzene)。通过室内嗅觉行为和田间诱集验证,两种活性物质均能显着地吸引异色瓢虫成虫。说明邻二乙苯和对二乙苯是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主要化学信息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蛇床草和金盏菊由于开花期不同,分别能在苹果树生长的前期、前中期和中后期涵养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黑带食蚜蝇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这些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可从功能植物向苹果树上转移扩散,从而对苹果主要害虫绣线菊蚜进行生物控制。本论文解析了不同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追踪了天敌在微景观中的转移扩散规律,研究了天敌对主要猎物的捕食能力及选择偏好,定量评价了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的控害功能,揭示了功能植物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化学信息联系机制,阐明了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中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种群发生的格局、过程、机制及功能,为建立通过功能植物种植以增强自然天敌生物控害功能的应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贾昊[10](2020)在《高垄与覆膜栽培对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性状、枣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武长枣是宁夏地方特色鲜食枣品种,效益显着。为探索适宜的轻简化生态栽培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和效益,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灵武长枣种植园,以8年生灵武长枣嫁接苗为对象,采用平作覆膜(PDM)、高垄(GL)和高垄覆膜(GLM)三种栽培模式,以平作栽培为对照,分析比较四种栽培模式下根区土壤环境、枣树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温度表现为:平作覆膜栽培>高垄覆膜栽培>高垄栽培>对照(平作栽培),平作覆膜栽培、高垄覆膜栽培和高垄栽培的平均温度比对照分别高15.05%、6.88%和11.35%;在20~40 cm 土层内,高垄栽培和高垄覆膜栽培的土壤氧气含量均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4.09%和2.41%,40~60cm土壤深度内,各时期的土壤氧气含量均值表现为:高垄栽培>高垄覆膜栽培>对照(平作栽培)>平作覆膜栽培;平作覆膜与高垄覆膜的土壤湿度极显着大于对照和高垄栽培,平作覆膜栽培和高垄覆膜栽培的平均土壤湿度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64.73%和68.77%。说明覆膜可以增加土壤温湿度,起垄栽培增加了土壤氧气含量。2、平作覆膜栽培和高垄覆膜栽培较对照都可以增加灵武长枣枣吊粗、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叶片干重的净生长量,其中叶面积的净增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 31.01%和19.78%,高垄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的营养生长量相比其它处理较低。3、平作覆膜、高垄和高垄覆膜三种处理较对照均能增加灵武长枣单株产量,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高垄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单株产量、果实单果重、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 28.29%、12.31%、2.84%、8.30%、25.40%和11.43%,均高于其它处理。对四种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产量与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高垄栽培效果最好。4、土壤湿度与灵武长枣叶面积和叶片干鲜重的净增长量存在正相关,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存在负相关。土壤氧气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覆膜、高垄和高垄覆膜栽培均可以提高产量,其中高垄栽培增加了枣树根区土壤氧气含量和土壤温度,增产增效作用最为显着,更适宜在灵武长枣生产上推广应用。
二、苹果花期前后的栽培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花期前后的栽培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品种“蜜脆”在豫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园区概况 |
2 引种结果表现 |
2.1 果实经济性状 |
2.2 植物学特性 |
2.3 生长结果习性 |
2.4 物候期 |
2.5 抗病性与抗逆性 |
3 栽培技术 |
3.1 幼树建园 |
3.2 肥水管理 |
3.3 花果管理 |
3.4 整形修剪 |
3.5 病虫害防治 |
4 推广应用前景 |
(2)四个桃品种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我国桃文化 |
1.2 我国桃的栽培历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桃品种发展现状 |
1.3.2 国内桃品种研究现状 |
1.4 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果实发育规律研究 |
1.4.1 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4.2 桃的果实发育规律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及实验材料 |
2.1.2 物候期观测 |
2.1.3 植物学特征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物候期研究 |
2.2.2 植物学特征 |
3 光合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比叶重测定 |
3.1.3 叶绿素测定 |
3.1.4 光合日变化规律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比叶重 |
3.2.2 叶绿素含量比较 |
3.2.3 光合特性 |
4 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果实外观品质研究 |
4.1.3 果实营养物质研究 |
4.1.4 果实色素类物质变化研究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果实外观品质研究 |
4.2.2 果实营养物质研究 |
4.2.3 果实色素类物质变化研究 |
5 栽培技术措施对菁香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 |
5.1.3 试验药品与仪器 |
5.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内容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GA_3与CPPU对果实品质影响 |
5.4.2 疏果套袋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5.4.3 施肥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物候期 |
6.2.2 植物学特征 |
6.2.3 光合特性 |
6.2.4 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6.2.5 栽培技术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3)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及耐抽薹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种质资源耐抽薹性的鉴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芜菁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芜菁种质资源基本农艺性状分析 |
2.2.2 芜菁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2.2.3 芜菁种质资源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的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合成引物 |
3.2.2 提取DNA |
3.2.3 DNA质量检测 |
3.2.4 PCR扩增 |
3.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芜菁种质资源耐抽薹性的鉴定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抽薹指标的测定 |
4.2.2 抽薹前后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芜菁种质资源抽薹性状的分析 |
4.3.2 芜菁抽薹前后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变化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扬州地区‘玉露香’梨主要栽培和果实发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研究进展 |
1.2.1 果实可溶性糖研究进展 |
1.2.2 果实有机酸研究进展 |
1.3 砧木对接穗生长结果的影响 |
1.3.1 砧木对接穗物候期的影响 |
1.3.2 砧木对接穗生长和结果习性的影响 |
1.3.3 砧木对接穗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
1.3.4 砧木对接穗矿质养分的影响 |
1.4 果树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授粉品种对果实生长的影响 |
1.4.2 避雨栽培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
1.4.3 夏季修剪对果树生长开花的影响 |
1.5 果实适宜采收期期及贮藏条件研究进展 |
1.5.1 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5.2 果实适宜贮藏条件研究进展 |
1.6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及糖酸形成特点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品种果实生长过程分析 |
2.2.2 供试品种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代谢 |
2.2.3 供试品种果实有机酸组分及代谢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扬州地区‘玉露香’梨适宜砧木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砧木对‘玉露香,梨物候期的影响调查 |
3.2.2 砧木对‘玉露香’生长和结果习性的影响调查 |
3.2.3 砧木对‘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砧木对‘玉露香’梨果实糖酸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 |
3.2.5 砧木与接穗‘玉露香’的叶片N、P、K含量比较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扬州地区‘玉露香’梨主要栽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坐果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
4.1.2 避雨栽培对‘玉露香’梨生长发育及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
4.1.3 夏季修剪对‘玉露香’花芽分化的影响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坐果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
4.2.2 避雨栽培对‘玉露香’枝类组成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
4.2.3 避雨栽培对‘玉露香’梨生长发育及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
4.2.4 夏季修剪对‘玉露香’花芽分化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露香’适宜采收期及贮藏条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收期对‘玉露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
5.1.2 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5.1.3 低温预冷时间对‘玉露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5.1.4 不同硬度下‘玉露香’果实品质比较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采收期对‘玉露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
5.2.2 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5.2.3 4℃低温预冷时间对‘玉露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5.2.4 不同硬度下‘玉露香’果实品质比较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无患子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无患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
1.2.2 无患子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3 树体冠型调控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基于光分布的整形修剪理论 |
1.3.2 基于生物生态学特性的整形修剪技术 |
1.3.3 三维数字扫描仪在冠型构建上的应用 |
1.4 花果调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落花落果机理 |
1.4.2 矿质营养及光合产物分配 |
1.4.3 花果调控技术 |
1.5 树体管理研究上的对策及建议 |
1.6 研究内容 |
1.6.1 无患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1.6.2 无患子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控及其光分配机理研究 |
1.6.3 无患子外源调控技术及源库营养调控研究 |
2.研究地概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及枝组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患子物候期分析 |
3.2.2 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 |
3.2.3 无患子结果枝组特征 |
3.3 讨论 |
3.3.1 闽江源气候因子对无患子主要物候期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
3.3.2 无患子落花落果现象分析 |
3.3.3 结果枝组对营养调运及产量的影响 |
3.3.4 光照度测定对无患子整形修剪的意义 |
3.4 小结 |
4.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机理及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患子自然树体光特性因子年度变化规律 |
4.2.2 单因子控型对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
4.2.3 复合冠型结构调整对树体光截获及光吸收的影响 |
4.2.4 复合冠型结构调整对冠层分形维数及分层叶量的影响 |
4.2.5 复合冠型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生长发育时期与光照的关系 |
4.3.2 冠型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3 光照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4 光合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5 形成无患子高光效树体管理技术 |
4.3.6 光分布、截获及利用率对树体的影响 |
4.3.7 三维结构分布对树体冠层调控的指导性 |
4.3.8 花序数和产量对相关因子的响应 |
4.4 小结 |
5.无患子花果调控及源库营养分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材料与设计 |
5.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几种外源物质对无患子坐果的影响 |
5.2.2 外源蔗糖补充对源库营养的影响 |
5.2.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源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对外源补充蔗糖的响应 |
5.3.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的关系路径构建 |
5.3.3 无患子生理落果机制推理 |
5.4 小结 |
6.综合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1.1 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调控的关系 |
6.1.2 开花结果特性、枝组特性对树体管理的影响 |
6.1.3 无患子高产稳产综合措施 |
6.2 结论 |
6.2.1 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枝组特性影响树体管理措施开展 |
6.2.2 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形与营养补充体系构建 |
6.3 展望 |
6.4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
2.1 相关研究史料 |
2.1.1 文档资料 |
2.1.2 图档资料 |
2.2 文档资料考据 |
2.2.1 内工则例考据 |
2.2.2 御制诗文考据 |
2.3 图档资料考据 |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
2.4 图文考据小结 |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3.1 全园普查 |
3.2 九州详查 |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
5.4.1 遗址保护层面 |
5.4.2 遗址安全层面 |
5.4.3 植物景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早蜜’椪柑主要品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柑橘果实无核性状研究进展 |
1.2.1.1 基于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的柑橘无核机理研究进展 |
1.2.1.2 基于雌性不育、胚败育及三倍体柑橘无核机理研究进展 |
1.2.2 柑橘果实色素积累与着色研究进展 |
1.2.2.1 类胡萝卜素的遗传调控机制对柑橘果实着色差异的影响 |
1.2.2.2 叶绿素降解及光照对柑橘果实着色差异的影响 |
1.2.2.3 激素信号对柑橘果实着色差异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早蜜’椪柑果实品质性状特征综合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品种和样品采集 |
2.1.2 辛女椪柑和早蜜椪柑果实色差测定 |
2.1.3 ‘辛女’椪柑和‘早蜜’椪柑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及单果实种子数分析 |
2.1.4 ‘辛女’椪柑和‘早蜜’椪柑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含量分析 |
2.1.5 ‘辛女’椪柑和‘早蜜’椪柑采后贮藏环境温度、湿度、失水率和腐烂率的测定 |
2.1.6 核酸提取、cDNA合成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动态变化趋势 |
2.2.2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色泽和种子数量差异 |
2.2.3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比较 |
2.2.4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发育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分析 |
2.2.5 不同采收期‘辛女’和‘早蜜’椪柑贮藏时果实形态变化 |
2.2.6 不同采收期‘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的内在品质特性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早蜜’椪柑果皮提前着色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取样 |
3.1.2 果实色度值 |
3.1.3 果皮叶绿素含量测定 |
3.1.4 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3.1.5 乙烯利(Ethephon)和脱落酸(ABA)处理果实 |
3.1.6 果实糖酸含量测定 |
3.1.7 叶绿素和乙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发育和外观着色变化 |
3.2.2 ‘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着色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
3.2.3 乙烯利和ABA处理对‘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着色的影响 |
3.2.4 乙烯利和ABA处理对‘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2.5 影响‘早蜜’椪柑提前着色的基因筛选 |
3.3 讨论 |
3.3.1 ‘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果皮色素与着色进程分析 |
3.3.2 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早蜜’椪果皮着色进程的影响 |
3.3.3 外源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果皮着色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4 乙烯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对‘早蜜’椪柑果皮着色进程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早蜜’椪柑无核机制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辛女’和‘早蜜’椪柑的物候期观察及人工授粉 |
4.1.2 花粉粒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花粉的染色活力 |
4.1.3 花粉量测定和花粉萌发率 |
4.1.4 花粉的原位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行为 |
4.1.5 人工授粉果实品质及果实着色分析 |
4.1.6 人工授粉果实座果率及种子数目统计 |
4.1.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辛女’和‘早蜜’椪柑开花物候期和花形态特征 |
4.2.2 ‘辛女’和‘早蜜’椪柑花粉粒特征及萌发力比较分析 |
4.2.3 ‘辛女’椪柑和‘早蜜’椪柑花粉的原位萌发特性 |
4.2.4 不同授粉组合下‘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的种子数及座果情况 |
4.2.5 不同授粉组合对‘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早蜜’椪柑少核的原因 |
4.3.2 不同授粉组合下‘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的种子情况 |
4.3.3 不同授粉组合下‘辛女’和‘早蜜’椪柑果实座果及品质情况 |
4.4 小结 |
第5章 ‘早蜜’椪柑基因组变异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及样品采集 |
5.1.2 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辛女’和‘早蜜’椪柑基因组重测序基本情况 |
5.2.2 ‘辛女‘和’早蜜‘椪柑基因组SNP和 InDel变异在基因组上的分布 |
5.2.3 ‘辛女’和‘早蜜’椪柑基因组InDel变异分析 |
5.2.4 ‘辛女’和‘早蜜’椪柑基因组编码区差异InDel位点注释 |
5.2.5 ‘辛女’和‘早蜜’椪柑基因组SNP变异分析 |
5.3 讨论 |
5.3.1 ‘早蜜’和‘辛女’椪柑基因组中的SNP和 InDel变异 |
5.3.2 ‘早蜜’和‘辛女’椪柑品种间基因编码区差异InDel变异 |
5.4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研究现状 |
1.1.1 保护性生物控制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2 生境管理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3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4 功能植物在果园生态调控中的应用 |
1.2 铷元素标记技术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1 铷元素标记在害虫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2 铷元素标记在天敌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3 铷元素标记在昆虫配偶竞争过程中的应用 |
1.3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
1.3.1 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
1.3.2 植物挥发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
1.3.4 植物挥发物对天敌行为的影响 |
1.3.5 植物挥发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1.4 绣线菊蚜研究现状 |
1.4.1 绣线菊蚜概述 |
1.4.2 绣线菊蚜的防治现状 |
1.5 本论文中的三种功能植物概述 |
1.5.1 二月兰 |
1.5.2 蛇床草 |
1.5.3 金盏菊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绣线菊蚜及天敌调查 |
2.1.4 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功能植物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三种功能植物上的发生动态 |
2.2.3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4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 |
2.2.5 绣线菊蚜在不同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的发生动态 |
2.2.6 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与绣线菊蚜种群的相关性 |
2.2.7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主要试剂 |
3.1.4 试验主要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1.6 样品处理 |
3.1.7 铷元素含量测定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变化 |
3.2.2 异色瓢虫体表喷施RbCl溶液对其体内Rb含量的影响 |
3.2.3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传递 |
3.2.4 异色瓢虫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2.5 中华通草蛉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3 讨论 |
第四章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2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 |
4.2.3 异色瓢虫成虫取食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干扰反应 |
4.2.4 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选择偏好 |
4.3 讨论 |
第五章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验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异色瓢虫成虫对蛇床草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的嗅觉行为选择 |
5.2.2 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
5.2.3 异色瓢虫成虫对活性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验证 |
5.2.4 活性物质对异色瓢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6.1.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和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6.1.3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 |
6.1.4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6.2 全文总结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功能植物组合 |
6.4.2 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组合 |
6.4.3 功能植物的其它功能研究 |
6.4.4 活性物质的混配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高垄与覆膜栽培对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性状、枣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树生态栽培 |
1.2.2 果树垄作栽培 |
1.2.3 果树覆盖栽培 |
1.2.4 灵武长枣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3 展望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根区土壤主要环境因子比较 |
3.1.1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氧气含量比较 |
3.1.2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温度比较 |
3.1.3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湿度比较 |
3.2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生长量比较 |
3.2.1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枣吊长净生长量比较 |
3.2.2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枣吊粗净生长量比较 |
3.2.3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叶片叶绿素SPAD值比较 |
3.2.4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叶面积净生长量比较 |
3.2.5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叶片鲜重净生长量比较 |
3.2.6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叶片干重净生长量比较 |
3.2.7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座果率比较 |
3.2.8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单株产量比较 |
3.3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品质比较 |
3.3.1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横径与纵径比较 |
3.3.2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单果重比较 |
3.3.3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单果体积比较 |
3.3.4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硬度比较 |
3.3.5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
3.3.6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比较 |
3.3.7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含量比较 |
3.3.8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Vc含量比较 |
3.3.9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花色素苷含量比较 |
3.3.10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类黄酮含量比较 |
3.3.11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表面色泽参数比较 |
3.4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生长及果实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4.1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 |
3.4.2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环境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 四种栽培模式的综合评价 |
3.5.1 灵武长枣评价指标选择 |
3.5.2 主成分分析 |
3.5.3 不同栽培模式灵武长枣产量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灵武长枣不同栽培模式对根区土壤温湿度与氧气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生长量的比较 |
4.1.3 不同栽培模式下灵武长枣果实产量与品质比较 |
4.1.4 灵武长枣根区土壤环境与生长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相关性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一种灵武长枣树高垄栽培方法 |
四、苹果花期前后的栽培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品种“蜜脆”在豫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李红光,刘俊灵,韩立新,瞿振芳,郝贝贝,勾真真,张四普,刘小五.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5)
- [2]四个桃品种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D]. 张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芜菁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及耐抽薹性的鉴定[D]. 杨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扬州地区‘玉露香’梨主要栽培和果实发育特性研究[D]. 张敏. 扬州大学, 2021(08)
- [5]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D]. 高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早蜜’椪柑主要品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D]. 李菲菲.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9]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D]. 蔡志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高垄与覆膜栽培对灵武长枣根区土壤性状、枣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贾昊. 宁夏大学, 2020(03)